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权利与权力的区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运行中,“权利”和“权力”这两个词经常被提及,但很多人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实际上,权利和权力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和外延。
首先,从定义和性质上来看,权利通常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它是一种法律赋予个体的资格,是个人在社会中应得的自由和利益。
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接受教育的权利、劳动获得报酬的权利等等。
这些权利保障了我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和发展,是个人自主性的体现。
权利的主体是广泛的,包括了每一个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而且,权利的行使往往是以个人的意愿为基础,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
相比之下,权力则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者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权力的主体通常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者特定的职位拥有者。
它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实现公共的目标和利益。
例如,政府拥有制定政策、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法院拥有审判的权力,警察拥有执法的权力等等。
权力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其行使是基于法律的规定和授权,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序内进行。
其次,权利和权力的来源也不同。
权利通常来源于法律的规定和保障,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公平、正义和自由而赋予个人的。
可以说,权利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为了保障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比如,现代社会中对于人权的保障,就是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了一系列的权利,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在法律的框架内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权力则来源于人民的授予。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政府的权力是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赋予的,其目的是为了让政府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权力的行使必须要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如果权力被滥用,人民有权收回。
再者,权利和权力的范围和限制也有所不同。
权利的范围通常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并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个人享有充分的自由和自主。
比如,我们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这种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能传播虚假信息或者危害国家安全。
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权利与权力的区别: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政治上的概念。
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权力以法律上的权利为基础,以实现法律权利为目的,权利作为一种法律上的资格又制约着权力的形式、程序、内容及过程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某些法律上权利的实现依赖一定的权力的行使。
两者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如都以追求一定的利益为目的;都有相应的法律上的规定和限制要求。
1.权利的基本含义权力与权利,在英文中被称为power 和right.权利是指在社会中产生,并以一定社会承认作为前提的,由其享有者自主享有的权能和利益。
这个定义告诉我们,权利是在人与人的相对存在的社会状态之中存在的。
孤立的个人,无所谓权利。
权利也总是以一定的社会承认作为前提。
这种承认可能是习惯的、道德的、宗教的和法律的。
根据其承认方式的不同或者被称为习惯权利、道德权利、宗教权利和法律权利。
这一定义还表明,权利包含权能和利益的两个方面。
权能是指权利能够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它并不要求权利的绝对实现,只是表明权利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即“非不能为也,而实不愿为也。
”利益则是权利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是权能现实化的结果。
将二者相比较,权能具有可能性,利益具有现实性。
也可以说权能是可以实现但未实现的利益;利益是被实现了的权能。
如继承权,在被继承人尚未死亡时,继承人所享有的继承权实际上是一种以权能状态存在的权利。
一旦被继承人死亡,继承产生,继承权就由一种权能转化成为了利益。
2.权力与权利的联系第一,权力来源于权利。
在权力与权利谁来源于谁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误解。
其实早在权力产生之前,权利就已经有了。
在原始时代,人们已经有了原始的权利。
这些遍及氏族内部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只是那时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别,也无法分别的。
而权力的情形则不同,在最初是没有权力的存在的。
由于人的认识发展和社会的逐步生成,就逐步产生了一些社会公共事务需要一定的人来担任和完成。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政治上的概念.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权力以法律上的权利为基础,以实现法律权利为目的,权利作为一种法律上的资格又制约着权力的形式、程序、内容及过程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某些法律上权利的实现依赖一定的权力的行使.两者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如都以追求一定的利益为目的;都有相应的法律上的规定和限制要求。
1.权利的基本含义权力与权利,在英文中被称为power 和right.权利是指在社会中产生,并以一定社会承认作为前提的,由其享有者自主享有的权能和利益。
这个定义告诉我们,权利是在人与人的相对存在的社会状态之中存在的.孤立的个人,无所谓权利。
权利也总是以一定的社会承认作为前提.这种承认可能是习惯的、道德的、宗教的和法律的。
根据其承认方式的不同或者被称为习惯权利、道德权利、宗教权利和法律权利。
这一定义还表明,权利包含权能和利益的两个方面。
权能是指权利能够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它并不要求权利的绝对实现,只是表明权利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即“非不能为也,而实不愿为也。
”利益则是权利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是权能现实化的结果。
将二者相比较,权能具有可能性,利益具有现实性。
也可以说权能是可以实现但未实现的利益;利益是被实现了的权能。
如继承权,在被继承人尚未死亡时,继承人所享有的继承权实际上是一种以权能状态存在的权利。
一旦被继承人死亡,继承产生,继承权就由一种权能转化成为了利益。
2。
权力与权利的联系(一)权力来源于权利.在权力与权利谁来源于谁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误解。
其实早在权力产生之前,权利就已经有了。
在原始时代,人们已经有了原始的权利。
这些遍及氏族内部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只是那时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别,也无法分别的。
而权力的情形则不同,在最初是没有权力的存在的.由于人的认识发展和社会的逐步生成,就逐步产生了一些社会公共事务需要一定的人来担任和完成。
权利与权力

权利与权力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一般是指不顾他人反对冠以自己意志的能力。
权力有强制性,它总是和服从联结在一起。
权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就是国家的强制力量,像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二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它同一定的职务相联系,即有了一定职务就有了相应的某种权力,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了赋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即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
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作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相应的行为。
权利的行使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权利是指在社会中产生,并以一定社会承认作为前提的,权利是在人与人的相对存在的社会状态之中存在的。
权利包含权能和利益的两个方面。
权能是指权利能够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它并不要求权利的绝对实现,只是表明权利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即“非不能为也,而实不愿为也。
”利益则是权利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是权能现实化的结果。
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一)区别:第一,权利的主体是不特定的,而权力的主体是特定的。
权利的主体十分普遍。
就公民权利来说所有的公民都有权享有。
但是就权力来说就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有特定的主体限制。
这种限制都是由法律来作出的。
第二,权利的内容比权力的内容广泛。
权利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等。
权力的内容是有限的,仅限于特定程序和方式所赋予或获得的事项。
权利往往并不限于法律的规定。
法律所规定的一般也只是基本的权利,而权力则是严格以法律的规定内容为限的,超出了法律的规定范围,即构成对于其他权力或者权利的侵犯。
即构成违法。
第三,处理方式不同。
权利可以放弃,权力不能放弃。
这是由权利的自主性所决定的,而权力,往往都是职权,它是与职责相伴随的。
放弃权力则可能意味着渎职,甚至还为法律所要惩罚。
因此,原则上权力也不可让权力享有者随意转让,而权利,除一些最基本的权利之外,许多权利都是可以转让的。
第四,社会功能不同。
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
权利与权力

权利与权力作者:孙章晟前言: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政治上的概念。
概念:1.权利:权利是指在社会中产生,并以一定社会承认作为前提的,由其享有者自主享有的权能和利益,权利也是天赋的,每一位公民都拥有的,即权利是在人与人的相对存在的社会状态之中存在的。
孤立的个人,无所谓权利。
权利包含权能和利益的两个方面:a.权能是指权利能够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它并不要求权利的绝对实现,只是表明权利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即“非不能为也,而是不愿为也。
”b.利益则是权利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是权能现实化的结果。
将二者相比较,权能具有可能性,利益具有现实性。
也可以说权能是可以实现但未实现的利益;利益是被实现了的权能。
2.权力:首先,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其次,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影响力,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造成他所希望和预定影响的能力,或者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一般由相应国家机关代为行使。
权力通常包括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两种:a.经济权力是指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权、支配权、分配权和管理权。
b.政治权力主要是指国家权力,也包括党派的权力和团体的权力。
经济权力是国家靠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来运转;国家权力是靠宪法、法律、法令、命令和带有强制性的各种决定、通告等形式加以颁布和确认,并由军队、警察、法庭等政权机关保证其实现。
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权力的行使是靠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导,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掌握的只是一种“间接权力”,要把自己的意志贯彻于整个社会,需通过国家变成法律和法令来实施。
区别:1.行使主体:权力的行使主体是国家,具体地讲,权力是由国家委托给具体的国家机关,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来行使的。
有时,国家机关还可以委托其他的组织来行使国家权力。
权利的行使主体则为一般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性质内涵:权力关涉到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权利关涉的是私人利益,不具有公共性。
权利和权力的区别

权利和权力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一、行使主体不同。
权利的行使是一般主体,而权力主要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二、处分方式不同。
权利一般可以放弃和转让,而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和转让。
三、推定规则不同。
权利的推定规则为“法无明文禁止及可为。
”而权力只以明文规定为限,否则为越权。
四、社会功能不同。
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
两者的关系:一、相互依存。
一方面,一国最高权力来源于其公民对自身部分权利的让渡;另一方面,权力在将自然权利确认为法定权利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相互作用。
一方面,公民可以以权利控制权力;另一方面,法定权利的实现,救济也离不开权力。
三、相互冲突。
一方面,权力是保障权力必不可少的力量;另一方面,为了切实保护权利又必须限制权利。
权利是指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实施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资格.权力则是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两者的区别有5点:1、权力的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和组织,公民不可以成为权力主体。
而权利的主体除了国家机关和组织外,还可以是自然人。
2、实施权力的行为属于国家行为,享受权利的行为不属于国家行为;3、权力是法律所确认的权能和支配力,而权利是法律所赋予的自由和利益;4、权力的实现取决于主体自身的权力行为,不峄相对人的态度和行为为转移,具有单方性。
而权利的实现一般取决于义务人的行为,不具有单方性。
5、权力不能自由处置,否则行为人应承担法律责任,而权利可以自由的放弃或转让。
法律上的权利与权力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一般而言,主要表现在:从主体上来看,权利的主体是个人或一般集体(不包括国家机关),而权力的主体是公民全体、国家机关;从意志关系来看,权利强调权利人自身的意志相对自由,而权力则强调意志的服从性;从内容上来看,权利的内容可以是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生活的,而权力的内容则主要是政治的;再次,在法律没有明确禁止或强制的情况下,可以做出权利推定,即“法不禁止即自由”。
权利和权力的用法

权利和权力的用法在人类社会中,权利和权力是两个常见的词汇,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政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尽管它们的拼音和发音相似,但权利和权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的用法。
首先,权利可以被解释为个人或团体根据法律或道义所享有的自由和特权。
它是个人的自由意志和需求与社会共识之间的平衡体现。
权利是个体的尊严、平等和自主的保证。
例如,在宪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享有的诸多权利,例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财产权、平等权等。
这些权利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幸福的基础,它们保障了人们的尊严,使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和自由意志时受到保护。
而权力则是指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中获得的控制和影响力。
它是权利的实际执行者。
例如,政府、法律制度、官员等都具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对人们行使权利进行管理、约束和调整。
权力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使社会能够有效地运转。
然而,权力也容易导致滥用和不公平。
因此,权力的行使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以确保它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权利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权利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和自由意志的体现,而权力则是保障和执行这些权利的手段。
权利与权力的平衡是现代社会法治体系的核心原则。
一方面,权利的存在可以限制权力的滥用,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另一方面,权力的存在和行使可以保障权利的实施,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得到维护。
在实践中,我们常常需要努力平衡权利和权力的关系。
个人和组织应当充分了解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也应当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政府和法律制度应当建立在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基础之上,确保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公民社会应当对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和评估,保障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权利和权力是不可分割的概念,它们在社会生活和政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权利是个人或团体所享有的自由和特权,它们是个人尊严、平等和自主的保证。
权力则是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中获得的控制和影响力,它们是保障和执行权利的手段。
权利权力法制法治

权利与权力等概念的区别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政治上的概念。
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权力以法律上的权利为基础,以实现法律权利为目的,权利作为一种法律上的资格又制约着权力的形式、程序、内容及过程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某些法律上权利的实现依赖一定的权力的行使。
两者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如都以追求一定的利益为目的;都有相应的法律上的规定和限制要求。
1.权利的基本含义权力与权利,在英文中被称为powe r 和right.权利是指在社会中产生,并以一定社会承认作为前提的,由其享有者自主享有的权能和利益。
这个定义告诉我们,权利是在人与人的相对存在的社会状态之中存在的。
孤立的个人,无所谓权利。
权利也总是以一定的社会承认作为前提。
这种承认可能是习惯的、道德的、宗教的和法律的。
根据其承认方式的不同或者被称为习惯权利、道德权利、宗教权利和法律权利。
这一定义还表明,权利包含权能和利益的两个方面。
权能是指权利能够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它并不要求权利的绝对实现,只是表明权利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即“非不能为也,而实不愿为也。
”利益则是权利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是权能现实化的结果。
将二者相比较,权能具有可能性,利益具有现实性。
也可以说权能是可以实现但未实现的利益;利益是被实现了的权能。
如继承权,在被继承人尚未死亡时,继承人所享有的继承权实际上是一种以权能状态存在的权利。
一旦被继承人死亡,继承产生,继承权就由一种权能转化成为了利益。
2.权力与权利的联系第一,权力来源于权利。
在权力与权利谁来源于谁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误解。
其实早在权力产生之前,权利就已经有了。
在原始时代,人们已经有了原始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利与“权力其意思区别在哪里?
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政治上的
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一般是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它总是和服从联
结在一起。
任何社会都是一定的权力和一定的服从的统一。
权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就是国家的强制力量,像立法权、司法权、
行政权等;二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它同一定的职务相联系,即有了一定职务就有了相应的某种权力,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即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
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作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相应的行为。
例如,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权利的行使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正当的权利。
权利和义务相对应而存在。
权力,一般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它总是和服从
联系在一起,在任何社会,都有一定权力,同时也必须有一定的服从。
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赋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
权利是义务相对而存在的。
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权力以法律上的权利为基础, 以实现法律权利为目的,权利作为一种法律上的资格又制约着权力的形式、程序、内容及过程各个方面;
另一方面,某些法律上权利的实现依赖一定的权力的行使。
两者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如都以追求一定的利益为目的;都有相应的法律上的规定和限制要求等等。
但两者却有显着的区别:
一、内容不同:权利是指社会主体享有的以追求某种利益为内容的行为自由。
日常生活中的权利多指的是法律上的权利即法律权利,是法律化了的社会权利,没有相应的法律
规定,没有国家对某种社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就没有相应的权利,因此可以说,权利内容着重的是利益的保障,它与义务共同构成国家的权利体系;而权力则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各种社会形态之中的特定主体(包括个人、组织和国家)因某种优势而拥有的对社会或他人的强制力量和支配力量,权力内容着重于强制力的实施,与责任在某种意义上构成国家的权力体系。
二、主体不同:法律权利的主体具有普遍性, 如公民、组织以及社会团体;而权力的主体必须是由特定的权力主体来实施,如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三、范围不同:法律权利一般据法律的规定来确定,范围非常广泛,如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民事权利等等;而权力则主要由法律来配置或由一定政治组织赋予的具体的、特定的职责范围来约束和确定,范围具有特定性,主要是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国家机构职能配置为前提权利实施体系。
四、体现的关系性质和利益重点不同:权利体现的是一种完全平等的与义务相一致的关系,以追求平等的社会利益需求为目的,故其追求的利益很广泛,可能是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而权力体现的则是服从和被服从、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平等的关系,它是应政治利益的需求而产生的,总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主要使命,故其追求的利益主要是政治利益。
五、实现方式和要求不同:权利的实现方式以国家的强制力保障性为后盾,无严格的限制要求, 既可依法行使, 也可以转让(但有些人身权如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婚姻权等不能转让)和放弃,转让和放弃权利具有合法性;而权力的实现往往直接伴随着国家强制力的强制性,只能依法由特定的主体行使,既不能转让也不能随意放弃,否则属于违法。
权利属于市民社会,权力则属于政治国家。
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人民以宪法的形式将人民主权具体为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以制衡的方式,进行政治统治和运行公共事务,保障公民权利的最大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