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童话寓言阅读讲解(汇编)
小学三年级语文《伊索寓言三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伊索寓言三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伊索寓言三则》原文狐狸和葡萄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
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
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
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牧童和狼一个牧童在村边放羊。
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闻声赶来,哪里有什么狼!牧童看到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狼真的来了。
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不过,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蝉和狐狸一只蝉在大树上唱歌。
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了一个圈套。
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伊索寓言三则》教案一、设计理念“教材仅仅个例子”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并学会用“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习伊索寓言,并且迁移使用这种方法,为《蚂蚁和屎壳郎》编写寓意,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让学生初步掌握学寓言的方法,从而打开学寓言的一扇大门。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掌握“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好三则寓言的寓意。
2、通过故事与寓意之间的比较回读、仔细品味,体味寓言中蕴含的寓意,尝试为《蚂蚁和屎壳郎》这则伊索寓言编写寓意。
三、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梳理归纳1、屏幕阅读《伊索寓言》相关背景资料,汇报交流:得到了哪些信息?即时总结。
2、引入课题。
三年级上册 寓言阅读解析版

寓言一、课前测验[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东海龙王生病了,需要用兔子的胆来配药,就派龟丞相到陆地上去找一只兔子胆来。
龟丞相见了兔子,就说:“兔先生,您好!好久不见,今天我想请您到龙王的宫殿里去旅行,不知您赏脸吗?”兔子想:“它这话是真是假?能到龙宫里去旅行可是件好事。
”于是,兔子就说:“”龟丞相让兔子趴在它的背上,游到海里。
离开海岸,龟丞相突然哈哈大笑:“”“为什么呢?”“龙王要把你的胆取出来配药呢!”兔子一想;这下坏了,不过现在就从龟背上逃跑,非淹死不可。
怎么办呢?它灵机一动,有了主意,说道:“”“为什么呢?”龟丞相大吃一惊....。
“前几天不是总下雨吗?我的胆发霉了,带在身上实在不舒服,就把它放在草地上晒太阳。
刚才走得急,没有把胆带过来呢!”龟丞相想:“多亏我向它提起龙王要取胆的事,不然,这只兔子可白找啦。
”于是,它就说:“没胆可不行,现在我把你驮回去,你带上胆,我们再一起去龙宫。
”兔子上了岸,哈哈大笑,说:“再见了,龟丞相!”阅读训练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分)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大吃一惊”的意思是·(2分)3.短文中有两个“哈哈大笑”,第一次是在笑,它笑是因为;第二次是在笑,它笑是因为。
(4分)4.请联系上下文选择龟丞相和兔子的话,将序号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4分)①你就用自己的胆给龙王治病吧!②你不早说,我今天急着出门,忘记带胆了!③兔子,这回去龙宫你是有去无回喽!④真是太好了,我还没去过龙宫呢!二、阅读指导寓言,就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即“寓意于言”,在具体的故事里面寄托了一些道理或教训。
一般来说,寓言的内容都是虚构的,篇幅都比较短,但它的语言比较精辟,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往往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这些道理通常是生活中的有益的经验或教训。
寓言类的文章多具有鲜明的讽刺性或教育性,例如《守株待兔》一文,“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小学课本中寓言故事的解读

小学课本中寓言故事的解读第一章:狐狸与葡萄 (2)1.1 狐狸的渴望 (2)1.2 美味的诱惑 (2)1.3 无果而终的尝试 (2)1.4 寓意启示 (2)第二章:乌鸦与狐狸 (2)2.1 乌鸦的歌声 (2)2.2 狐狸的诡计 (2)2.3 骗局的揭穿 (3)2.4 寓意启示 (3)第三章:狼与七只小羊 (3)3.1 狼的阴谋 (3)3.2 小羊们的智慧 (3)3.3 狼的失败 (4)3.4 寓意启示 (4)第四章:龟兔赛跑 (4)4.1 兔子的自信 (4)4.2 龟的坚持 (4)4.3 比赛的转折 (4)4.4 寓意启示 (4)第五章:狼与三只小猪 (5)5.1 狼的威胁 (5)5.2 小猪们的团结 (5)5.3 智斗狼群 (5)5.4 寓意启示 (5)第六章:老鼠与猫 (5)6.1 老鼠的恐惧 (6)6.2 猫的威严 (6)6.3 老鼠的机智 (6)6.4 寓意启示 (6)第七章:狮子与老鼠 (6)7.1 狮子的强大 (6)7.2 老鼠的求助 (6)7.3 狮子的悔悟 (7)7.4 寓意启示 (7)第八章:牧羊人与狼 (7)8.1 牧羊人的警惕 (7)8.2 狼的狡猾 (7)8.3 牧羊人的智慧 (7)8.4 寓意启示 (7)第一章:狐狸与葡萄1.1 狐狸的渴望在一片葱郁的森林里,有一只机智而狡猾的狐狸。
它悠闲地在林间漫步,突然,它瞥见了一串晶莹剔透、鲜嫩欲滴的葡萄,悬挂在一棵高大的葡萄树上。
那串葡萄犹如一颗颗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狐狸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渴望,它想要将那串美味的葡萄收入囊中。
1.2 美味的诱惑狐狸站在葡萄树下,抬头仰望着那串葡萄,仿佛能感受到它们散发出的浓郁果香。
它想象着葡萄的甜美滋味,心中愈发痒痒。
美味的诱惑让狐狸无法抗拒,它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尝到那串葡萄。
1.3 无果而终的尝试狐狸开始尝试着跳跃,试图够到那串葡萄。
它一次又一次地跃起,但每次都差之毫厘。
狐狸并不气馁,它调整了策略,试图用爪子去抓葡萄。
【期末】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童话寓言大本营(五)(附答案)部编版

期末语文三上阅读理解——童话寓言大本营(五)萌宝阅读小能手期末快到,小萌宝们一个个来到《专题训练》大本营,化身小斗士,勇闯智慧城——(附答案)专题五:童话寓言阅读指导:一、小寓言,大道理。
二、联系生活体会寓意。
答题点拨:一、联系现实答题二、准确理解后答题训练一:蚂蚁和螳螂在夏天,蚂蚁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着。
螳螂呢?天天“叽里叽里”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
那时,每一个地方都有吃的东西,满山遍野都是盛开的花朵,真是一个快乐的夏天哪!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
“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地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储存食物,这是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了。
“唉!真是麻烦,为什么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
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飞舞着雪花。
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儿食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
螳螂蹒跚地走在雪地里,心想:我若像蚂蚁先生那样,在夏天储存了冬天所需要的食物该多好呀!1 获取信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哪一项?()A.在春天,蚂蚁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着。
B.在夏天,螳螂每天只顾唱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
C.蚂蚁只想好好储存食物,不想思考以后的事情。
D.冬天到处是雪的时候,蚂蚁储存的食物都吃完了。
2 获取信息螳螂在夏天和冬天对储存食物这件事分别有什么想法?分别用“”在文中画出来。
3 形成解释蚂蚁在夏天做了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4 创意运用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蚂蚁或螳螂说些什么?训练二:①秋风紧了,树上只剩下最后一片树叶。
②一只鸟儿飞来了,停在枝头,他听到树叶正在叹息,就问:“你发什么愁?告诉我,我是一只快乐的鸟儿。
”③树叶说:“你很快乐,可我不快乐,我快要死了。
”④鸟儿笑了:“你应该快乐才对呀,你知道那些已经飘落在地上的树叶去了哪里吗?”⑤树叶说:“不是掉在地上烂掉了吗?”⑥“但是烂掉的叶子都变成了肥料,藏进了树妈妈的身子里,”鸟儿望着树叶说,“他们在那里等着,等到春天一来,就会再长出来,变成一片片又新又绿的叶子。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讲义五童话寓言阅读含答案含解析

三年级阅读训练专题五 童话、寓言阅读童话阅读童话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源于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具有奇妙的幻想,曲折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有趣的内容。
童话一般分为拟人化童话、超人化童话、知识童话(科学童话)等。
阅读童话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理解童话中的幻想内容。
童话的魅力来自于它的幻想和夸张。
这既是童话的艺术手法,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地方。
正因为如此,所以童话里的人物是虚构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事件也不是生活中所实有的。
但幻想不是胡思乱想,夸张不是不合逻辑的随意编造,它们都不能离开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
我们在理解时,应该把它作为客观生活的反映。
二、把握童话中的比拟特征。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就是通常说的人格化手法。
童话作品常常把非人的有机物、无机物以及抽象的思想、概念比拟成人,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
这样,猫狗虎豹,花草树木,一沙一石,一旦进入童话领域,就“活”起来了,就成为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生灵。
因此,我们在阅读童话时,千万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非人的有机物、无机物,而要把它们看做活生生的人。
三、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
不论是童话的幻想、比拟、夸张,还是它的思想内容,都源于现实生活,折射现实生活。
例如,社会上有冻死孩子的事情,才出现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的童话;世界上有些虚伪的、自欺欺人的人,才出现像《皇帝的新装》那样的作品;还有善与恶、苦与甜、笑与哭等情景在童话里的出现,无一不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因此,我们随作者进入了一个个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上天入地、嬉笑怒骂的时候,决不能小视它的现实意义。
寓言阅读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含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它的故事情节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得以体现。
中国古代有名的寓言故事有《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国外的寓言故事《农夫与蛇》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中小学语文课文故事解读

中小学语文课文故事解读第一章:寓言故事精选 (2)1.1 《狐狸和葡萄》解读 (2)1.2 《狼与七只小羊》解读 (2)1.3 《乌鸦和狐狸》解读 (2)第二章:成语故事解析 (3)2.1 《画蛇添足》的故事背景与启示 (3)2.2 《对牛弹琴》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3)2.3 《掩耳盗铃》的启示与反思 (3)第三章:神话故事新解 (3)3.1 《嫦娥奔月》的现代视角解读 (4)3.2 《精卫填海》的寓意与启示 (4)3.3 《夸父追日》的英雄精神解读 (4)第四章:民间故事研究 (5)4.1 《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传说与历史真相 (5)4.2 《白蛇传》的爱情观念及其影响 (5)4.3 《宝莲灯》的道德教育意义 (6)第五章:古典名著选段解析 (6)5.1 《红楼梦》中的宝黛之恋 (6)5.2 《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6)5.3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7)第六章:现代文学名著选读 (7)6.1 《骆驼祥子》的社会现实反映 (7)6.2 《小桔灯》的温暖与希望 (7)6.3 《草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精神 (7)第七章:散文佳作欣赏 (8)7.1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艺术特色 (8)7.2 朱自清《背影》的感人至深 (8)7.3 林清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哲学思考 (8)第八章:诗歌鉴赏与解读 (9)8.1 杜甫《春望》的忧国忧民情怀 (9)8.2 李白《将进酒》的豪放与激情 (9)8.3 白居易《琵琶行》的音乐与人生 (9)第九章:古代散文选读 (10)9.1 韩愈《师说》的教育观念及其影响 (10)9.2 柳宗元《小石潭记》的自然美与人文精神 (10)9.3 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山水情怀 (10)第十章:外国文学作品选读 (11)10.1 《鲁滨逊漂流记》的冒险精神与生存智慧 (11)10.2 《老人与海》的人生哲理及其启示 (11)10.3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及其现实意义 (11)第一章:寓言故事精选1.1 《狐狸和葡萄》解读《狐狸和葡萄》是一则广为流传的伊索寓言,通过讲述一只狐狸因无法摘到高挂的葡萄而心生嫉妒的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 covetousness(贪婪)和rationalization(合理化)。
4三年级阅读理解之童话、寓言故事(教师版)

C.虽然欣然依然自然D.虽然依然自然欣然
长颈鹿难受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可是,不能哭。对于一个生病的伙伴来说,流泪是不妥当的。
长颈鹿都忍住了。
当小猴爬到长颈鹿头顶上时,他向灰兔做了个有趣的鬼脸,这是一个友好的鬼脸,这是个表示问候的鬼脸,这是一个一看就知道——充满着关怀和良好祝愿的鬼脸……
躺在床上的灰兔先生,从窗户的玻璃上看见了三位伙伴的脸:一位是那样的严肃,一位是那样的滑稽,而另一位又是那样的活泼。
②分析寓言中的含意。阅读寓言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含意。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可能渉及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题。分析语言寓意时,要善于抓往故事中的关键词(有暗示意义的词),善于从多角度阐述寓意。
③进行情景转换,弄懂生活的哲理。由于寓言故事是虚构的,其主要手法是拟人化,大多是将动物、植物等当作主人公,往往带有夸张浪漫的色彩,所以在阅读中,还要将其中的艺术形象和情景迸行转换。将那一情景转换成这一情景,将那一人物转换成这一人物,将非人的情景转换成人的情景,进而分辨善恶、美丑和好坏,弄懂其中的道理。
第三步:准确解答问题
课外童话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一、基础题,即字、词部分、二、综合题,即内容理解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全面把握文段内容。三、拓展题,即根据文段内容展开的习题,这类题往往较难,不仅需要同学们认真阅读语段,还要有很强的迁移能力。
⑵方法
答题时,通常有顺读法和倒读法两种。
忽然,晴转阴。清风发出了叹息的声音,阳光也渐渐地暗下来,朦朦胧胧的,嫩蓝的天空好像被谁抹了一层昏暗的灰色。
牵牛花有些恐慌了,连叶子、枝茎都不由自主地发抖。她心里惧怕,但表面竭力地掩饰,()不肯放下高扬的裙子。她只是不再微笑了,而惶惶不安地把茎收紧,把小树抓得更牢了。
小学童话寓言(汇编15篇)

小学童话寓言(汇编15篇)小学童话寓言1傍晚,果园很安静。
就连蟋蟀也闭上了嘴。
一只大乌鸦喜鹊悄无声息地落在苹果树上,尾巴翘得像孩子手中燃烧的棍子。
“喀嚓”,眨眼间,最大最红的苹果毁了,多么深的伤口!苹果树爷爷颤抖着对乌鸦喜鹊说,你应该只抓虫子吃!乌鸦鹊一听,呱呱叫道:“你疯了!我是谁?我是鸟类行业的精英。
怎么才能捉虫吃呢?”它的嘴就像一台疯狂的挖掘机,挖啊挖,挖这个苹果的眼睛,挖那个苹果的鼻子…第二天,果园里又出现了四只稻草人。
乌鸦喜鹊来了。
尾巴在树上趾高气扬,像抹了黑油的桨。
还故意在稻草人头上流口水。
第三天,果园里又多了几张cd,挂在高处。
乌鸦鹊唱道:“风雨中,这光算不得什么,大乌鸦鹊,不要怕……”它以cd为镜,上面写着:我吃最大最红的苹果,以此来满足我高贵的身份。
它翘起的尾巴可以申请威尼斯。
第四天,果园里,“传”“传”,响了几声鞭炮,它不害怕了。
往右拐。
它说:“我只有吃了最大最红的苹果,才能保持年轻。
”它的翅膀翘的高高的哟,让人怀疑天上的乌云被它染黑了。
第五天,刚要“执行任务”。
突然,它的翅膀好像被什么东西捆住了,脖子卡住了。
它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在——面前被一张巨大的白色网紧紧地罩住。
网下面是一筐被它咬过的苹果。
它拼命,想趾高气扬,浑身发抖,一动也不动。
喜鹊啼死了。
钉在网上,风来雨落,太阳又照,尾巴上的毛飞得到处都是。
路过的人都笑了,说乌鸦鹊——尾巴爱翘。
小学童话寓言2一天早上,吃完早饭,鸡妈妈让鸡爸爸和鸡儿子去跑步。
鸡爸爸懒懒地、生气地说:“我不去。
”鸡儿子也接着说:“我也不去!”鸡妈妈听了,就放出一只她养的宠物——黄鼠狼。
鸡爸爸和鸡儿子一看,吓得跑出了家门。
鸡儿子跑在前面,翅膀扇动着想飞起来。
鸡爸爸跑在后面,尾巴直得拉成了一道线。
它们俩一边跑一边往后瞅着,跑啊,跑啊,跑得浑身是汗。
到了晚上,鸡爸爸和鸡儿子才跑回来,瘫倒在屋里。
鸡爸爸对鸡儿子说:“咱们以后可要加强锻炼,这样才能跑过黄鼠狼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话寓言阅读【优美语段】1、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
2、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3、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4、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
5、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课前热身】找朋友(仿写句子)(1)在【优美语段】中选一句进行仿写。
扩写句子(1)同学们在踢球。
(至少两处)(2)风筝越飞越高。
(至少两处)(3)墙边开着小花。
(至少两处)【知识点精讲】一、童话的阅读方法童话特点:(1)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
(2)采用夸张的手法,想象大胆有趣。
(3)童话里的事物都有象征意义。
(4)童话里包含一定的道理。
正确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和生活真谛。
二、寓言的阅读方法(1)把握寓言中的“故事”。
寓言从结构上看大多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
(2)领会寓言的寓意。
要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含义。
(3)掌握艺术手法,体会寓言的生活哲理。
常使用拟人、夸张、讽刺等表现手法【课本再现】小马过河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
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
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去。
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
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呀!牛伯伯也这么说。
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
”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对岸。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照样子写一写。
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______,请您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小马的妈妈鼓励小马独立思考,勇于实践,不要盲目的跟随别人。
【例题解析】小牛和老骡子有一段时间,老农夫一直用小牛和骡子一起耕作,耕作相当辛苦。
年轻的小牛对骡子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休息。
”老骡子却答道:“不行啊,我们需要工作做完,因为耕种的季节很短啊。
”但小牛还是装病了,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它舒服些。
等老骡耕种回来,小牛询问地里的情况如何,“没有以前耕种得多,”老骡子回答道:“但我们也耕种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没有?”“没有。
”老骡子回答。
第二天,小牛还想偷懒,就再次装病。
当老骡子从田间回来时,小牛问道:“今天怎么样?”“还不错,我认为。
”老骡子答道。
“但耕种得还不是太多。
”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了?”“啥也没有对我说,”老骡子说,“但是,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1、小牛两次装病,第一次是因为耕作相当辛苦,为了得到休息第二次是为了偷懒2、小牛装病不耕田,却一再询问“老家伙说我什么了?”老家伙是谁?一再询问表明了什么?“老家伙”指老农夫一再询问,表明小牛有点担心后果,心里不踏实3、短文中出现了骡子、牛,他们都是农村更添的力畜,还有一样你知道是什么吗?马4. 老骡子和小牛的差距在哪里?老骡子勤劳、能吃苦,很有责任心,小牛懒惰,装病,说明它太过于精明。
5“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屠夫是干什么的?老农夫和屠夫说话,意味着什么?屠夫是专门宰杀牲畜的。
意味着小牛有危险了,不要再偷懒,否则会被害了。
蜗牛与它的大海有一只蜗牛,很想去见识一番大海。
然而,它算计了一下,悲观地发现,如果按照每日的爬行速度,它的寿命只可能爬完四分之一的路程。
“但是”,它又换了一个角色,自言自语道,“能否到达大海,并不是最重要的。
因为对于许多到达大海的人来说,大海反而离他们更远了。
”“因此,大海或许只存在于向着大海的进行之中。
”这只蜗牛继续自言自语道:“如果我现在向着大海迈开了第一步,那么,我就攫取了大海的一部分,尽管微不足道。
但是,我如果坚持着向大海行进了四分只一的路程,那么,我就拥有了四分只一的大海——对于一只蜗牛来说,这已经够了。
”于是,这只蜗牛踏上了大海之程。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乐观(悲观)丧失(拥有)奔跑(爬行)放弃(坚持)2.“很想去见识一番大海”的“见识”在文中的意思是( A )A 借出事物,扩大见闻B 见闻,见识。
3.“微不足道”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它的近义词是(微乎其微)4.蜗牛渴望看见大海,人也渴望看见大海,你认为大海有什么吸引力?下面说法符合你的想法的一句是( ABC )A 大海一望无际,开拓了认得视野。
B 大海好玩,可以捡贝壳,可以游泳,可以在沙滩上晒太阳。
C 大海有气势,大海波涛汹涌,一浪接一浪5.蜗牛两次“自言自语”,前一次是为了自我说服后一次是为了自我勉励【过手练习】沙子和泥土一粒沙子安逸地躺在大地上,骄傲地对泥土说:“喂,你没有发现吗?我是一粒多么伟大的金子啊!”“你是一粒伟大的金子,这怎么可能呢?”泥土说。
“你没有听说过‘沙里淘金’这句词语吗?那些闪光的金子,都是从我身上淘洗出来的。
”沙子自高自大地说道。
“如果你不能淘洗掉自己身上那些贪图安逸、狂妄自大、只会空想的坏心理,你永远只是一粒黯然无光的沙子。
”泥土告诫道。
“你为什么埋没我呢?”沙子问泥土。
“如果你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闪光的金子,谁又能埋没你呢?”泥土对沙子说。
“生为一粒小小的沙子,落入大地,谁又能发现我呢?”沙子感叹道。
“孩子,当你与大地融为一体时,你就是大地的一部分了。
”泥土说。
一堆沙子,被一阵大风吹得七零八落。
“我们这些苦命的沙子,为什么总经不起“风吹雨打”呢?”沙子叹息道。
“为什么不试着寻求别人的帮助呢?当你与水泥合为一体时,就能成为坚不可摧的混凝土了。
”泥土说。
1、中国有一句老话说“是金子总会发亮的,”找出短文中和它意思相近的一段话。
(“如果你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闪光的金子,谁又能埋没你呢?”)2.“沙里淘金”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从沙子里淘出黄金。
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
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精华。
3.填写近义词安逸(悠闲)埋没(埋藏)淘洗(清洗)骄傲(狂妄)告诫(劝诫)感叹(感慨)自高自大(自傲自大)沙里淘金(浪里淘沙)4.用横线划出表明本文中心的句子。
5.下面三个疑问句中,与其他两个都不同的一句是( A )A 你为什么埋没我呢?B 谁又能埋没你呢?C 谁又能发现我呢?6.找出文中对应的句子。
一粒黯然无光的沙子一颗闪光的金子7.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打上“√”安逸(miǎn yì)狂(妄忘)自大黯(hēi àn)然无光告(诫戒)埋没(mò méi) (志自)高自大权力黑熊、灰狼、狐狸组成一个强盗团伙,常常肆无忌惮地袭击羊群,使羊群不得安宁。
羊群中的头羊决定采取分化的办法对付这伙强盗。
于是采用进谗言、挑拨离间等办法,但都没有成功,因为黑熊、灰狼、狐狸团结得很紧密,它们并不相信谣言。
后来头羊死了。
死前,它把位置交给一位年轻的羊。
这位年轻的羊并没有直接上任,而是提出了一个令大家十分吃惊的计划。
它说,要请黑熊、灰狼、狐狸其中的一个来担任羊群的头领。
对此,大家都坚决反对。
但是被委以重任的年轻山羊却坚持自己的主张。
它把这一决定传递给黑熊、灰狼、狐狸。
它们都十分兴奋,谁要是当上羊群的头领,就意味着拥有整个羊群的指挥权,这里的好处太多了。
可是,由谁来当这个羊群的头领呢?黑熊想:我在团伙中力气最大,作的贡献也不小,这羊群的头领应该由我来当。
灰狼想:我在团伙中最为凶猛,咬死的山羊最多,论贡献我最大,这羊群的头领应由我来当。
狐狸想:我在团伙中是智多星,很多点子都是我想出来的,我起的作用是最大的,这羊群的头领应由我来当。
为此,它们争执起来,谁也不服谁。
就这样僵持起来,火气越来越大。
黑熊首先起了杀机,它决定用武力除掉灰狼和狐狸。
黑熊趁灰狼不备时忽然向它发起了攻击,一下子就咬断了灰狼的脖子。
黑熊还准备向狐狸下手。
狐狸看出黑熊的心思。
它处处防备着黑熊,同时,准备除掉黑熊。
它找到一个经过猎人伪装的陷阱,陷阱上面只有一层树枝。
于是,它便躺在上面假装睡觉。
因为狐狸身子轻,并没有陷下去的危险。
黑熊发现有了动手的机会,于是它猛扑向狐狸,可狐狸却迅速地躲开了,黑熊却一头栽进了陷阱里。
剩下的只有狐狸了,它对羊群已构不成威胁了。
这时,众羊才知道,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
1.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肆无忌惮():挑拨离间():2.在黑熊、灰狼、狐狸组成的强盗团伙中,它们自诩的强项各是什么?3.年轻的头羊提出一个怎样的计划?这个计划为什么令大家十分吃惊,而让强盗团伙十分兴奋?4.本文结尾说“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5.分析一下年轻的头羊提出的计划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6.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迪?1.dàn jiàn 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及。
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2.黑熊认为自己力气最大,作的贡献不小;灰狼认为自己最凶猛,咬死的山羊最多;狐狸认为自己是智多星,很多点子都是它想出来的。
3.年轻的头羊提出了要请黑熊、灰狼、狐狸其中的一个当羊群的头领。
“吃惊”是因为让敌人来当自己的头领会威胁羊群的安全。
“兴奋”是因为拥有对整个羊群的指挥权,好处太多了。
4.权力诱使黑熊,灰狼、狐狸上当,使它们的团伙四分五裂,从而解除了它们对羊群的威胁。
5.反其道而行之,利用了强盗团伙之间的相互斗争削弱它们的力量,从而保护了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