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专题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原卷版)

专题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原卷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专题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例题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E 平分∠BCD ,交AB 于点E ,AE =3,EB =5,ED =4.则CE 的长是( )A .2√2B .6√2C .5√5D .4√5【变式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5,AD =7,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作DG ⊥AE 于点G 并延长交BC 于点F ,则线段EF 的长为( )A .2B .52C .3D .2√6【变式1-2】如图,在▱ABCD 中,O 为对角线AC 与BD 的交点,AC ⊥AB ,E 为AD 的中点,并且OF ⊥BC ,∠D =53°,则∠FOE 的度数是( )A .143°B .127°C .53°D .37°【变式1-3】如图,将平行四边形OABC 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为坐标原点,若点C 的坐标是(1,3),点A 的坐标是(5,0),则点B 的坐标是( )A .(5,3)B .(4,3)C .(6,3)D .(8,1)【变式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P 是CD 边上一点,且AP 和BP 分别平分∠DAB 和∠CBA ,若AD =5,AP =8,则△APB 的周长是( )A.18B.24C.23D.14【变式1-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60°,AE平分∠BAD交BC于点E,若∠AED=80°,则∠ACE的度数是()A.30°B.35°C.40°D.45°【变式1-6】▱ABCD中,对角线AC和BD交于O,若AC=8,BD=6,则边AB长的取值范围是()A.3≤AB≤4B.2<AB<14C.1<AB<7D.1≤AB≤7【变式1-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的角平分线把边BC分成长度为4和5的两条线段,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A.13或14B.26或28C.13D.无法确定【变式1-8】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且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连接EC.(1)求证:OE=OF;(2)若EF⊥AC,△BEC的周长是10,求▱ABCD的周长.【例题2】(2022•南京模拟)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EF =FC.(1)求证:DE∥BF;(2)若BE⊥BC,DE=6,求对角线AC的长.【变式2-1】(2022春•西吉县校级月考)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E⊥AC,DF⊥AC,求证:BE=DF.【变式2-2】(2022•泉山区校级三模)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B、CD的延长线上,BE=DF,连接EF,分别交BC、AD于G、H.求证:EG=FH.【变式2-3】(2022秋•北碚区校级期末)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CB=2AB,∠DCB的平分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DE=AE;(2)若∠DAF=70°,求∠BEA的度数.【变式2-4】(2022秋•道里区校级月考)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CD边上,点F在AB边上,连接AE、CF、DF、BE,∠DAE=∠BCF.(1)如图1,求证:DE=BF;(2)如图2,设AE交DF于点G,BE交CF于点H,连接GH,若E是CD边的中点,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中以G为顶点并且与△EHC全等的所有三角形.【变式2-5】(2021春•九龙坡区校级期中)在▱ABCD中,∠ABC=45°,过A作AE⊥CD于E,连接BE,延长EA至F,使CE=AF,连接DF.(1)求证:DF=BE;(2)若DF=√34,AD=3√2,求四边形ADEB的周长.【变式2-6】(2022春•济南期中)如图,将▱ABCD的边BC延长到点E,使BE=CD,连接AE交CD 于点F.(1)求证:AE平分∠BAD;(2)已知BC=CE=3,EF=4,FG⊥AB,求FG的长.【例题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不同的两点,下列条件中,不能得出四边形AECF一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CE=AF B.BE=DF C.∠DAF=∠BCE D.AF∥CE【变式3-1】在下列条件中,能够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有()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②一组对边平行,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③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④一组对角相等,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A.1个B.2个C.3个D.4个【变式3-2】下列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B,∠C=∠D B.AB=AD,BC=CDC.AB=CD,AD=BC D.AB∥CD,AD=BC【变式3-3】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CD,AD∥BC;②AB∥CD,∠BAD=∠BCD;③AO=CO,BO=DO;④AB∥CD,AD=BC.一定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有()A.1组B.2组C.3组D.4组【变式3-4】如图,在△ABC中,D,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F∥BC.点E是射线DF上一点,若再添加下列其中一个条件后,不能判定四边形DBCE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ADE=∠E B.∠B=∠E C.DE=BC D.BD=CE【变式3-5】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BC边的中点,点F在DE的延长线上.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DFC为平行四边形,则这个条件可以是()A.∠B=∠F B.DE=EF C.AC=CF D.AD=CF【变式3-6】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边AD,BC上的点,连接AF,CE,只需添加一个条件即可证明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这个条件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变式3-7】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不同的两点,写出一个能使四边形AECF一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条件.(用题目中的已知字母表示)【例题4】(2021•江华县一模)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F分别为BC、AB上的点,且CD=BF,以AD为边作等边△ADE.(1)求证:△ACD≌△CBF;(2)点D在线段BC上何处时,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且∠DEF=30°.【变式4-1】如图,点B、C、E、F在同一直线上,BE=CF,AC⊥BC于点C,DF⊥EF于点F,AC=DF.求证:(1)△ABC≌△DEF;(2)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变式4-2】如图所示,△ABC中,D是BC边上中点,AE是∠BAC的平分线,CE⊥AE,EF∥BC交AB于点F,求证: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变式4-3】(2021秋•海阳市期末)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的中线,F是AC上一点,且满足2AF=CF,连接BF与AD相交于点E.若G为线段BF上一动点,试分析当点G在何位置时,四边形AFDG为平行四边形?【变式4-4】(2022春•顺义区校级月考)如图,四边形ABCD中,BD垂直平分AC,垂足为点F、E为四边形ABCD外一点,且∠ADE=∠BAD,AE⊥AC.(1)求证: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DA平分∠BDE,AB=3,AD=4,求AC的长.【变式4-5】(2021春•西安期末)如图,在△AFC中,∠F AC=45°,FE⊥AC于点E,在EF上取一点B,连接AB、BC,使得AB=FC,过点A作AD⊥AF,且AD=BC,连接C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变式4-6】(2022春•礼泉县期末)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等边△ABE,已知∠BAC=30°,EF⊥AB,垂足为F,连接DF.(1)求证:△AEF≌△BAC;(2)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例题5】如图,在▱ABCD 中,要在对角线BD 上找两点E 、F ,使A 、E 、C 、F 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现有①,②,③,④四种方案,①只需要满足BE =DF ;②只需要满足AE ⊥BD ,CF ⊥BD ;③只需要满足AE ,CF 分别平分∠BAD ,∠BCD ,④只需要满足AE =CF .则对四种方案判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变式5-1】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为边AB 、DC 的中点,连接AF 、CE 、DE 、BF 、EF ,AF 与DE 交于点G ,CE 与BF 交于点H ,则图中共有平行四边形(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变式5-2】如图,已知△ABC 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点D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点D 不与点B ,C 重合),△ADE 是以AD 为边的等边三角形,过点E 作BC 的平行线,分别交线段AB ,AC 于点F ,G ,连接BE 和CF .则下列结论中:①BE =CD ;②∠BDE =∠CAD ;③四边形BCGE 是平行四边形;④当CD =2时,S △AEF =23,其中正确的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变式5-3】(2022春•南海区月考)如图,在▱ABCD 中,点E 是BC 边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与DC的延长线交于F.(1)求证:四边形ABFC是平行四边形;(2)若AF平分∠BAD,∠D=60°,AD=8,求▱ABCD的面积.【变式5-4】(2022春•重庆月考)已知,如图,在▱ABCD中,延长DA到点E,延长BC到点F,使得AE=CF,连接EF,分别交AB,CD于点M,N,连接DM,BN.(1)求证:△AEM≌△CFN;(2)求证:四边形BMDN是平行四边形.【变式5-5】(2022春•南湖区校级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D是它的一条对角线,过A、C两点分别作AE⊥BD,CF⊥BD,E、F为垂足.(1)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2)若AD=13cm,AE=12cm,AB=20cm,求四边形AFCE的面积.【变式5-6】(2021春•南昌期中)如图,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过点O的直线交AD,BC于P,Q两点,交BA,DC的延长线于M,N两点.(1)求证:AP=CQ;(2)连接DM,BN,求证:四边形BNDM是平行四边形.【变式5-7】(2022春•温州校级月考)在Rt△ABC中,∠ACB=90°,D是斜边AB上的一点,作DE ⊥BC,垂足为E,延长DE到F,连结CF,使∠A=∠F.(1)求证:四边形ADFC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CD,若CD平分∠ADE,CF=10,CD=12,求四边形ADFC的面积.【变式5-8】(2022春•锦江区校级期中)如图,在等边△ABC中,D、E两点分别在边BC、AC上,BD =CE,以AD为边作等边△ADF,连接EF,CF.(1)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2)求证:四边形BDFE为平行四边形;(3)若AE=2,EF=4,求四边形BDFE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含例题)

平行四边形(含例题)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8.1 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定义:两组对边分别__________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性质,又是判定.(1)由定义知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由定义可以得出只要四边形中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个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元素:边、角、对角线.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__________;(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__________.【归纳】(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为证明线段平行或相等、角相等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2)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的四个三角形中,相对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且四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相邻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差等于平行四边形相应的邻边之差;(3)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以解决对角线或边的取值范围问题,在解答时应联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解决.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定义: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性质:(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__________;(2)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注意】(1)判定方法可作为“画平行四边形”的依据.(2)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有可能是等腰梯形.(3)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也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邻边分别相等或两组邻角分别相等都不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三角形的中位线及其定理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__________.【注意】(1)三角形有三条中位线,每一条中位线与第三边都有相应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为证明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三角形的中位线是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三角形的中线是连接三角形顶点与其对边中点的线段.(3)当遇到中点时,可考虑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来解决问题,这种思路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遇到中点想中位线”;相应地,知道三角形的中位线也就等于知道了三角形两边的中点.K知识参考答案:1.平行2.相等;平分3.相等4.相等5.一半K—重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K—难点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平行四边形性质及判定的灵活运用K—易错对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区分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例1】将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可拼成的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_______.【答案】3【解析】如图所示:可以拼成3个平行四边形.分别是:DBCA,BACF,AECB.故答案为:3.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例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垂直于CD,E是垂足.如果∠B=55°,那么∠DAE的角度为A.25°B.35°C.45°D.55°【答案】B【解析】∵平行四边形ABCD,∴∠D=∠B=55°,∵AE⊥CD,∴∠AED=90°,∴∠DAE=90°–55°=35°.故选B.【名师点睛】本题主要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解题.【例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cm,BC=5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OA的取值范围是A.2cm<OA<5cm B.2cm<OA<8cmC.1cm<OA<4cm D.3cm<OA<8cm【答案】C【解析】∵AB=3,BC=5,∴2<AC<8.∵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12AC,∴1<OA<4.故选C.【例4】如图,在ABCD中,AB=4,BC=5,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D,BC于点E,F,且OE=1.5,则四边形EFCD的周长为A.10 B.12 C.14 D.16【答案】B【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D=AB=4,AD=BC=5,OA=OC,AD∥BC,∴∠EAO=∠FCO,∠AEO=∠CFO,∴△AOE≌△COF(AAS),∴OF=OE=1.5,CF=AE.故四边形EFCD的周长为CD+EF+AD=12.故选B.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两条平行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例5】如图,已知l1∥l2,AB∥CD,CE⊥l2,FG⊥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l1与l2之间的距离是线段FG的长度B.CE=FGC.线段CD的长度就是l1与l2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D.AC=BD【答案】C【解析】A、∵FG⊥l2于点G,∴l1与l2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就是线段FG的长度,故本选项正确;B、∵l1∥l2,CE⊥l2于点E,FG⊥l2于点G,∴CE∥FG,∴四边形CEGF是平行四边形,∴CE=FG,故本选项正确;C、∵CE⊥l2于点E,∴l1与l2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就是线段CE的长度,故本选项错误;D、∵l1∥l2,AB∥CD,∴四边形ABDC是平行四边形,∴AC=BD,故本选项正确;故选C.四、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有:①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例6】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则下列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A.OA=OC,AD∥BC B.∠ABC=∠ADC,AD∥BCC.AB=DC,AD=BC D.∠ABD=∠ADB,∠BAO=∠DCO【答案】D五、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条件和结论正好与判定的条件和结论相反,它们构成互逆的关系.由平行四边形这一条件,得到边、角或对角线的关系,这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反之,由边、角或对角线的关系,得到平行四边形的结论,这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例7】如图,在ABCD中,过点A作AM⊥BC于点M,交BD于点E,过点C作CN⊥AD于点N,交BD于点F,连接AF,CE.求证: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ABC=∠ADC,∴∠ABD=∠CDB,又∵AM⊥BC,CN⊥AD,∴∠BAM=∠DCN,∴△ABE≌△CDF(ASA),∴AE=CF,∠AEB=∠CFD,∴∠AEF=∠CFE,∴AE∥CF,∴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六、三角形的中位线及其定理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不仅可以证明直线平行,也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例8】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P是对角线BD的中点,M是DC的中点,N是AB的中点.请判断△P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解析】△PMN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点P是BD的中点,点M是CD的中点,∴PM=12 BC,同理:PN=12 AD,∵AD=BC,∴PM=PN,∴△PMN是等腰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典型例题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典型例题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典型例题例1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是它邻角的3倍,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各是多少度?例2 已知:如图,ABCD 的周长为60cm,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OB ∆的周长比BOC ∆的周长多8cm ,求这个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例3 已知:如图,在ABCD 中,BD AC 、交于点O ,过O 点作EF 交AB、CD于E 、F ,那么OE、OF 是否相等,说明理由.例4 已知:如图,点E 在矩形AB CD的边BC上,且DE AF AD DE ⊥=,,垂足为F .求证:.DC AF =例 5 O是A BCD 对角线的交点,OBC ∆的周长为59,38=BD ,24=AC ,则=AD ________,若OBC ∆与OAB ∆的周长之差为15,则=AB ______,AB CD 的周长=______.D CA B O例6 已知:如图,ABC D的周长是cm 36,由钝角顶点D向AB ,BC 引两条高DE ,DF ,且cm DE 34=,cm DF 35=.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例7 如图,已知:AB CD中,BC AE ⊥于E ,CD AF ⊥于F ,若︒=∠60EAF ,cm BE 2=,cm FD 3=.求:AB、B C的长和ABCD 的面积.参考答案例1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可以求出四个内角的度数.解 设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为x,则它的邻角的度数为3x ,根据题意,得1803=+x x ,解得45=x ,∴.1353=x∴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45°,135°,45°,135°.例2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可知=+BC AB 平行四边形周长的一半=30cm ,又由AOB ∆的周长比BOC ∆的周长多8cm,可知8=-BC AB cm ,由此两式,可求得各边的长.解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OO AO BC AD CD AB === 60=+++BC AD CD AB ,∴.30=+BC AB8)(=++-++OC BC OB OB AB AO ,∴.8=-BC AB∴.11,19====AD BC CD AB答:这个平行四边形各边长分别为19cm ,11cm,19cm,11cm.说明:学习本题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平行四边形两邻边之和等于平行四边形周长的一半.(2)平行四边形被对角线分成四个小三角形,相邻两个三角形周长之差等于邻边之差.例3 分析 观察图形,DOF BOE CFO AEO CDO ABO ∆≅∆∆≅∆∆≅∆,,,从而可说明.OF OE =证明 在ABCD 中,BD AC 、 交于O ,∴.OC AO =CD AB // ,∴CFO AEO FCO EAO ∠=∠∠=∠,,∴)(AAS CFO AEO ∆≅∆,∴.OF OE =例4 分析 观察图形,AFD ∆与DCE ∆都是直角三角形,且锐角DEC ADF ∠=∠,斜边DE AD =,因此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平行四边形经典例题

平行四边形经典例题

平行四边形经典例题平行四边形一、基础知识平行四边形二、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遍的一半。

2、由矩形的性质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例题例1、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D ,CF ⊥BD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BAE =∠DCF.例2、如图2,矩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O 点,BE ⊥AC 于E ,CF ⊥BD 于F. 求证:BE = CF.例3、已知:如图3,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 DC ,点E 、F 分别在AB 、CD 上,且BE = 2EA ,CF = 2FD. 求证:∠BEC =∠CFB.(图1) BO A B C D E F (图2)例4、如图6,E 、F 分别是 ABCD 的AD 、BC 边上的点,且AE = CF. (1△ABE ≌△CDF ;(2)若、N 分别是BE 、DF 的中点,连结MF 、EN ,试判断四边形MFNE 是怎样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例5、如图7 的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 ,BC 分别相交于点E ,F.,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例6、如图8,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 是它的中心,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点.(1)如果,则△DEC ≌△BFA (请你填上一个能使结论成立的一个条件);(2)证明你的结论.例7、如图9,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 DC ,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E 是BC 边上一个动点(点E 不与B 、C 两点重合),EF ∥BD 交AC 于点F ,EG ∥AC 交BD 于点C.(1)求证:四边形EFOG 的周长等于2OB ;(2)请你将上述题目的条件“梯形ABCD 中,AD ∥BC ,AB = DC”改为另一种四边形,其他条件不变,使得结论,“四边形EFOG 的周长等于2OB”仍成立,并将改编后的题目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不必证明.例8、有一块梯形形状的土地,现要平均分给两个农户种植(即将梯形的面积两等分),试设计两种方案(平分方案画在备用图13(1)、(2)上),并给予合理的解释.A DBC EF (图6) M N 备用图(1)备用图(2)B C BRPDCBAEF 第12题图四、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D)、在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2.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32, 5AB=3BC,则AC 的取值范围为( ) A. 6<ac<ac<ac<ac<="">4.延长平形四边形ABCD 的一边AB 到E ,使BE =BD ,连结DE 交BC 于F ,若∠DAB =120°,∠CFE =135°,AB =1,则AC 的长为()(A )1 (B )1.2 (C )32(D )1.5 5.若菱形ABCD 中,AE 垂直平分BC 于E ,AE =1cm ,则BD 的长是()(A )1cm (B )2cm (C )3cm (D )4cm6.若顺次连结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图形是矩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 ) (A )互相垂直(B )相等(C )互相平分(D )互相垂直且相等7. 如图,等腰△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一点,DE ∥AC ,DF ∥AB ,AB=5那么四边形AFDE 的周长是()(A )5 (B )10 (C )15 (D )20(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8.如图,将边长为8cm 的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中点E 处,点A 落在点F 处,折痕为MN ,则线段CN 的长是().(A )3cm (B )4cm (C )5cm (D )6cm9.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BC,∠B=90°,AC 将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AC D 是周长为18 cm 的等边三角形,则该梯形的中位线的长是( ). (A)9 cm (B)12cm (c)29cm (D)18 cm 10.如图,在周长为20cm 的□ABCD中,AB≠AD,AC 、BD 相交于点O ,OE ⊥BD 交AD 于E ,则△ABE 的周长为()(A)4cm (B)6cm (C)8cm (D)10cm11. 如图2,四边形ABCD 为矩形纸片.把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恰好落在CD 边的中点E 处,折痕为AF .若CD =6,则AF 等于()(A )34 (B )33 (C )24(D )81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R 、P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E 、F 分别是 AP 、RP 的中点,当点P 在CD 上从C 向D 移动而点R 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线段EF 的长逐渐增大B 、线段EF 的长逐渐减小C 、线段EF 的长不变D 、线段EF 的长与点P13. 在梯形ABCD 中,AD//BC ,对角线AC ⊥BD ,且cm AC5 ,BD=12c m ,则梯形中位线的长等于() AB CDOEA BCDEF图 2ABCDEFO第10题图DABCPMN (1)(2)图9A B CDE F O 图A. 7.5cmB. 7cmC. 6.5cmD. 6cm14.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金华,风光秀丽,花木葱茏.某广场上一个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如图),分别种有红、黄、蓝、绿、橙、紫6种颜色的花.如果有AB EF DC ∥∥,BC GH AD ∥∥,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红花、绿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B .紫花、橙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C .红花、蓝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D .蓝花、黄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二、填空题1.如果四边形四个内角之比1:2:3:4,则这四边形为____形。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练习题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练习题

第一部分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练习题 例题1、平行四边形得周长为50cm ,两邻边之差为5cm,求各边长。

变题1.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40cm,两邻边AB 、AC 之比为2:3,则AB=_______,BC=________. 变题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AC=90°,AB=3,AC=4,求AD 的长。

例题2.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20°,求平行四边形各内角的度数。

变题3.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平分∠DAB, ∠DEA=20°,则∠C=_________,∠B_________. 变题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AC=34°, ∠ACB=26°,求∠DAC 与∠D 的度数。

例题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E ⊥AD,CF ⊥BA 交BA 的延长线于F ,∠FBC=30°,CE=3cm,CF=5cm,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

变题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50,其中AB=15,∠ABC=60°,求平行四边形面积。

1、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6cm,BC=8cm ,∠B=70°,则AD=________,CD=______,∠D=_______,∠A=______,∠C=_______.2、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40cm,两邻边AB 、AC 之比为2:3,则AB=_______,BC=________.3、平行四边形得周长为50cm ,两邻边之差为5cm,则长边是________ ,短边是__________.4、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20°, 则∠A=_______ ∠B=________5、.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平分∠DAB, ∠DEA=20°,则∠C=____,∠B_____.6、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C=200°.则:∠A= _______,∠B= _________ .7、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50,其中AB=15,∠ABC=60°,求平行四边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典型例题】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解边和角例1 如图,□ABCD 中,AD ⊥BD ,垂足为D ,OA=10,OB=6,求BC 、AB 的长。

# 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进行边长、周长计算例2—1 如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形,∠A+∠C=80°,□ABCD 的周长为40cm ,且AB -BC=2cm ,求□ABCD 各边长和各内角的度数。

例2—2 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AB:∠ABC=1:3,AB=4,BD 与AC 相交于O ,且BD ⊥AB ,求AD ,BC 和AC 的长。

# 利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与边长的关系求取值范围例3—1 如图,□ABCD 中,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O 点,若AC=8,BD=6,则边AB 长的取值范围为( ) A .1﹤AB ﹤7 B .2﹤AB ﹤14 C .6﹤AB ﹤8D .3﹤AB14例3—2 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10,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可以是( ) A .8和12B .20和30C .6和8D .4和6# 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例4 已知□ABCD 中周长是36cm ,且AB=10cm ,AD 与BC 间的距离为6cm ,求:AB 与CD 之间的距离。

ABCDOA BCDA BCDOABCDO DCBA h2* 例5 如图所示,□ABCD 中,∠ABC=75°,AF ⊥BC ,垂足为F ,AF 交BD 于E 。

若DE=2AB ,求∠AED 的度数。

* 例6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且EF ∥BD ,求证:S △ABE =S △ADF 。

例7.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从①AB ∥CD ;②AB=CD ;③BC ∥AD ;④BC=AD ,这四个条件中选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多少种( ) A .3 B .4C .5D .6# 例8、如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E 、F 分别为AB 、DC 的中点,AF 、DE 交于G ,BF 、CE 交于H ,试说明:EHFG 为平行四边形。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30道经典题(含答案和解析)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30道经典题(含答案和解析)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30道经典题(含答案和解析)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BC=5,AE平分∠BAD交BC于点E,则CE的长为().A.1B.2C.3D.4答案:B.解析:∵平行四边形ABCD,AE平分∠BAD交BC于点E.∴∠BAE=∠EAD,∠EAD=∠AEB.∴∠BAE=∠AEB.∴AB=BE=3.∴EC=2.所以答案为B.考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F,若BF=12,AB=10,则AB的长为().A.13B.14C.15D.16答案:D解析:∵平行四边形ABCD,∠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F.∴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FAB+∠ABE=180°,∠FAE=∠EAB,∠ABF=∠FBE. ∴∠BAE+∠ABF=90°,AE⊥BF.∴四边形ABEF为菱形.设AE,BF交点为点O,则点O平分线段AE,BF.在△ABO中,AO2+BO2=AB2,(12AE)2+(12BF)2=AB2.∵BF=12,AB=10.解得AE=16.所以答案为D.考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四边形——菱形——菱形的判定.3.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的周长为20,将纸片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折痕交AD于点E,交BC于点F,连接BE,则△ABE的周长为.答案:10.解析:依题可知,翻折轴对称BE=DE,△ABE的周长=AB+AE+BE=AB+AD=10.考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几何变换——图形的对称——翻折变换(折叠问题).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AB∥CD,AD∥BCB. AB=CD,AD∥BCC. AB∥CD,AB=CDD. ∠A=∠C,∠B=∠D答案:B.解析:如图:A选项,∵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选项,根据AB=CD和AD∥BC 可以是等腰梯形,错误,故本选项正确.C选项,∵AB∥CD,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正确,故本选项错误.D选项,∵∠A=∠C,∠B=∠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考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5.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已知:直线l及其外一点A.求作:l的平行线,使它经过点A.小云的作法如下:(1)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B,以点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l于点C.(2)分别以A,C为圆心,以BC,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D.(3)作直线AD.所以直线AD即为所求.老师说:“小云的作法正确.”请回答:小云的作图依据是.答案: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析: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考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6.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60°,点E,F分别在CD和BC的延长线上,AE∥BD,EF⊥BC,CF=√3.(1)求证: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求AB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AB=√3.解析:(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B=CD.∵AE∥BD.∴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由(1)知,AB=DE=CD.即D为CE中点.∵EF⊥BC.∴∠EFC=90°.∵AB∥CD.∴∠DCF=∠ABC=60°.∴∠CEF=30°.∴CE=2CF=2√3.∴AB=CD=√3.考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7.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BC边的中点,沿直线AE翻折△ABE,使B点落在点F处,连结CF并延长交AD于G点.(1)依题意补全图形.(2)连接BF 交AE 于点O ,判断四边形AECG 的形状并证明.(3)若BC =10,AB =203,求CF 的长.答案:(1)画图见解析. (2)四边形AECG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见解析.(3)CF =6.解析:(1)依题意补全图形,如图:(2)依翻折的性质可知,点O 是BF 中点.∵E 是BC 边的中点. ∴EO ∥CG. ∵AG ∥CE.∴四边形AECG 是平行四边形.(3)在Rt △ABE 中.∵BE =12BC =5,AB =203.∴AE =253.∵S △BAE =12AB×BE =12AE×BO.∴BO =4. ∴BF =2BO =8. ∵BF ⊥AE ,AE ∥CG. ∴∠BFC =90°. ∴CF =6.考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几何变换——图形的对称——作图:轴对称变换.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0,△BOC的周长比△AOB的周长多10,则AB为().A.20B.15C.10D.5答案:D.解析:∵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40.∴AB+BC=20.又∵△BOC的周长比△AOB的周长多10.∴BC-AB=10.解得:AB=5,BC=15.故答案为:D.考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9.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所在直线折叠,点C落在同一平面内,落点记为C′和B C′与AD交于点E,若AB=3,BC=4,则DE的长为.答案:25.8解析:由折叠得,∠CBD=∠EBD.由AD∥BC得,∠CBD=∠EDB.∴∠EDB=∠EBD.∴DE=BE.设DE=BE=x,则AE=4-x.在Rt△ABE中.AE2+AB2=BE2.(4−x)2+32=x2..解得x=258∴DE的长为25.8考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四边形——矩形——矩形的性质.几何变换——图形的对称——翻折变换(折叠问题).10.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DE∥AC交BA的延长线于点E,点F在BC上,BF=BO,且AE=6,AD=8.(1)求BF的长.(2)求四边形OFCD的面积.答案:(1)BF=5..(2)S四边形OFCD=332解析:(1)∵四边形ABCD是矩形.∴∠BAD=90°.∴∠EAD=180°-∠BAD=90°.∵在Rt△EAD中,AE=6,AD=8.∴DE=√AE2+AD2=10.∵DE∥AC,AB∥CD.∴四边形ACDE 是平行四边形. ∴AC =DE =6.在Rt △ABC 中,∠ABC =90°. ∵OA =OC. ∴BO =12AC =5.∵BF =BO. ∴BF =5. (2)取BC 中点为O.∴BG =CG.∵四边形ABCD 是矩形.∴OB =OD ,∠BCD =90°,CD ⊥BC . ∴OG 是△BCD 的中位线. ∴OG ∥CD .由(1)知,四边形ACDE 是平行四边形,AE =6. ∴CD =AE =6. ∴OG =12CD =3.∵AD =8. ∴BC =AD =8.∴S △BCD =12BC×CD =24,S △BOF =12BF×OG =152. ∴S 四边形OFCD =S △BCD -S △BOF =332.考点:三角形——三角形基础——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矩形——矩形的性质. 四边形基础——四边形面积.11. 如图,在菱形ABCD 中,∠B =60°,AB =1,延长AD 到点E ,使DE =AD ,延长CD 到点F ,使DF =CD ,连接AC 、CE 、EF 、AF .(1)求证:四边形ACEF是矩形.(2)求四边形ACEF的周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ACEF的周长为:2+2√3.解析:(1)∵DE=AD,DF=CD.∴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为菱形.∴AD=CD.∴AE=CF.∴四边形ACEF是矩形.(2)∵△ACD是等边三角形.∴AC=1.∴EF=AC=1.过点D作DG⊥AF于点G,则AG=FG=AD×cos30°=√3.2∴AF=CE=2AG=√3.∴四边形ACEF的周长为:AC+CE+EF+AF=1+√3+1+√3=2+2√3.考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矩形的判定.菱形——菱形的性质.四边形基础——四边形周长.12.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M,N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连接EF,FM,MN,NE.(1)依题意,补全图形. (2)求证:四边形EFMN 是矩形.(3)连接DM ,若DM ⊥AC 于点M ,ON =3,求矩形ABCD 的面积.答案:(1)答案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3)36√3.解析:(1)(2)∵点 E ,F 分别为OA ,OB 的中点.∴EF ∥AB ,EF =12AB .同理,NM ∥DC ,NM =12DC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B ∥DC ,AB =DC ,AC =BD. ∴EF ∥NM ,EF =NM.∴四边形EFMN 是平行四边形.∵点E ,F ,M ,N 分别OA ,OB ,OC ,OD 的中点. ∴OE =12OA ,OM =12OC . 在矩形ABCD 中.OA =OC =12AC ,OB =OD =12BD.∴EM =OE +OM =12AC . 同理可证FN =12BD . ∴EM =FN .∴四边形EFMN 是矩形.(3)∵DM ⊥AC 于点M.由(2)可知,OM =12OC. ∴OD =CD . 在矩形ABCD 中.OA =OC =12AC ,OB =OD =12BD ,AC =BD. ∴OA =OB =OC =OD. ∴△COD 是等边三角形. ∴∠ODC =60°. ∵NM ∥DC.∴∠FNM =∠ODC =60°. 在矩形EFMN 中,∠FMN =90°. ∴∠NFM =90°-∠FNM =30°. ∵ON =3.∴FN =2ON =6,FM =3√3,MN =3. ∵点F ,M 分别OB ,OC 的中点. ∴BC =2FM =6√3.∴矩形ABCD 的面积为BC×CD =36√3.考点:直线、射线、线段——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线段中点、等分点.三角形——三角形基础——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直角三角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四边形——矩形——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1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菱形ABCD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3,0) ,(2,0),点D 在y 轴正半轴上,则点C 的坐标是 .答案:(5,4).解析:由题意及菱形性质,得:AO=3,AD=AB=DC=5.根据勾股定理,得DO=√AD2−AO2=√52−32=4.∴点C的坐标是(5,4).考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应用.四边形——菱形——菱形的性质.14.如图,在矩形ABCD中,边AB的长为3,点E,F分别在AD,BC上,连接BE,DF,EF,BD.若四边形BFDE是菱形,且EF=AE+FC,则边BC的长为().√3A. 2√3B.3√3C. 6√3D.92答案:B.解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A=90°,AD=BC,AB=DC=3.∵四边形BEDF是菱形.∴EF⊥BD,∠EBO=∠DBF,ED=BE=BF.∴AD-DE=BC-BF,即AE=CF.∵EF=AE+FC,EO=FO.∴AE=EO=CF=FO.∴△ABE≌△OBE.∴AB=BO=3,∠ABE=∠EBO.∴∠ABE=∠EBD=∠DBC=30°.∴在Rt△BCD中,BD=2DC=6.∴BC=√BD2−DC2=3√3.考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四边形——矩形——矩形的性质.菱形——菱形的性质.15.如图,在给定的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上作一个菱形.小米的作法是:连接AC,作AC的垂直平分线MN分别交AD,AC,BC于M,O,N,连接AN,CM,则四边形ANCM 是菱形.则小米的依据是.答案: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义可知,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菱形的定义可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所以答案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考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菱形的判定.16.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如图1:将锐角三角形纸片ABC(BC>AC)经过两次折叠,得到边AB,BC,CA上的点D,E,F.使得四边形DECF恰好为菱形.小明的折叠方法如下:如图2:(1)AC边向BC边折叠,使AC边落在BC边上,得到折痕交AB于D.(2)c点向AB边折叠,使C点与D点重合,得到折痕交BC边于E,交AC边于F.老师说:“小明的作法正确.”请回答:小明这样折叠得到菱形的依据是.答案:CD和EF是四边形DECF对角线,而CD和EF互相垂直且平分(答案不唯一).解析:如图,连接DF、DE.根据折叠的性质知,CD⊥EF,且OD=OC,OE=OF.则四边形DECF恰为菱形.考点:四边形——菱形——菱形的判定.几何变换——图形的对称——翻折变换(折叠问题).1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M分别在边AB,CD上,且AE=CM.点F,N分别在边BC,AD上,且DN=BF.(1)求证:△AEN≌△CMF.(2)连接EM,FN,若EM⊥FN,求证:四边形EFMN是菱形.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C.∵ND=BF.∴AD-ND=BC-BF.即AN=CF.在△AEN和△CMF中.{AN=CM ∠A=∠C AN=CF.∴△AEN ≌△CMF.(2)由(1)△AEN ≌△CMF.∴EN=FM.同理可证:△EBF ≌△MDB.∴EF=MN.∵EN=FM,EF=MN.∴四边形EFMN是平行四边形.∵EM⊥FN.∴四边形EFMN是菱形.考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菱形的判定.18.如图,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分别过点A,C作AE∥DC和CE∥AB,两线交于点E.(1)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2)若∠B=60°,BC=2,求四边形AECD的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S菱形AECD=2√3.解析:(1)∵AE∥DC,CE∥AB.∴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AD.∴四边形AECD是菱形.(2)连结DE.∵∠ACB=90°,∠B=60°.∴∠BAC=30°.∴AB=4,AC=2√3.∵四边形AECD是菱形.∴EC=AD=DB.又∵CE∥DB.∴四边形ECBD是平行四边形. ∴ED=CB=2.∴S菱形AECD=AC×ED2=2√3×22=2√3.考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四边形基础——四边形面积.19.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2,E,F,P分别是AB,BC,AC上的动点,PE+PF的最小值等于.答案:√2.解析:∵线段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F对线段AC的对称点永远落在线段DC上.如图所示,做F对线段AC的对称点于F’,连接EF’,EF’的长就是PE+PF的值.根据两平行线的距离定义,从一条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外一条直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PE+PF的最小值等于垂线段EH的长度.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知EH=AD.∵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2.∴AD=EH=√2.所以答案为√2.考点:几何变换——图形的对称——轴对称与几何最值.2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在AB边上,四边形EFGB也为正方形,设△AFC的面积为S,则().A. S=2B. S=2.4C. S=4D. S随BE长度的变化而变化答案:A.解析:法一:∵AC∥BF.∴S△AFC=S△ABC=2.法二:∵S△AFC=S正方形ABCD+S正方形EFGB+S△AEF-S△FGC-S△ADC.∴设正方形EFGB的边长为a.∴S△AFC=2×2+a2+12a(2−a)−12(2+a)a−12×2×2.=4+a2+a−12a2−a−12a2−2.=2.考点:三角形——三角形基础——三角形面积及等积变换.四边形——正方形.21.将正方形A的一个顶点与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重合,如图1位置,则阴影部分面积是正方形A面积的18,将正方形A与B按图2放置,则阴影部分面积是正方形B面积的.(几分之几)答案:12.解析:在图1中,∠GBF +∠DBF =∠CBD +∠DBF =90°.∴∠GBF =∠CBD ,∠BGF =∠CDB =45°,BD =BG. ∴ △FBG ≌△CBD.∴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DGB 的面积,且是小正方形的面积的14,是大正方形面积的18.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y. 则有14X 2=18y 2. ∴y =√2x .同上,在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正方形的面积的14,为14y 2=12x 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B 面积的12.考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四边形——正方形——正方形的性质.22. 如图,正方形 的对角线交于O ,OE ⊥AB ,EF ⊥OB ,FG ⊥EB .若△BGF 的面积为1,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 .答案:32.解析:∵两条对角线将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E ⊥AB 于点E ,EF ⊥OB 于点F ,FG ⊥EB 于点G. ∴E 为AB 的中点,F 为BO 的中点,G 为EB 的中点. ∴AB =EB =EO =12AB ,EF =BF =FO ,GF =BG =EG =12EB .∴BGAB =14.∴S△BGFS△BAD =(BGAB)2=116.∴S△BAD=16.∴S正方形ABCD=2S△ABD=32.故答案为32.考点: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四边形——正方形——正方形的性质.23.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与边长为3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条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条直线上.(1)小明发现DG=BE且DG⊥BE,请你给出证明.(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ADG的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1+12√14.解析:(1)如图1,延长EB交DG于点H.∵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EFG是正方形.∴AD=AB,∠DAG=∠BAE=90°,AG=AE.∴△ABC≌△ABE(SAS).∴∠AGD=∠AEB,DG=BE.∵△ADG中,∠AGD+∠ADG=90°.∴∠AEB+∠ADG=90°.∴△DEH中,∠AEB+∠ADG+∠DHE=180°.∴∠DHE=90°.∴DG⊥BE.(2)如图2,过点A作AM⊥DG交DG于点M.∴∠AMD=∠AMG=90°.∵BD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MDA=45°.在Rt△AMD中.∵∠MDA=45°,AD=2.∴AM=DM=√2.在Rt△AMG中.∵AM2+GM2=AG2.∴GM=√7.∵DG=DM+GM=√2+√7.∴S△ADG=12×DG×AM=12×(√2+√7)×√2=1+12√14.考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四边形——正方形——正方形的性质.24.如图,DE为△ABC的中位线,点F在DE上,且∠AFB=90°.若AB=5,BC=8,则EF的长为.答案:32.解析:∵DE 为△ABC 的中位线.∴DE =12BC =4,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 又∵∠AFB =90°. ∴DF =12AB =52. ∴EF =DE −DF =32.所以答案为32.考点:三角形——三角形基础——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25.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点E 、F 、G 、H 分别为AB 、BC 、CD 、DA的中点.若AC =8,BD =6,则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 ).A. 14B. 12C. 24D.48 答案:B解析:∵点E 、F 、G 、H 分别为AB 、BC 、CD 、DA 的中点.∴EF =HG =12AC =4,FG =EH =12BD =3,EF ∥HG ,FG ∥EH.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AC⊥BD.∴EF⊥FG.∴四边形EFGH是矩形.∴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3×4=12.考点:三角形——三角形基础——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四边形——矩形——矩形的判定.四边形基础——四边形面积.26.如图,在Rt△ABC中,∠ACB=90°,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若CD=6cm,则EF=cm .答案:6.解析:由题意,得:EFAB =12.在Rt△ABC中,D是AB的中点.∴CD=EF=12AB.又∵CD=6.∴EF=CD=6cm.考点:三角形——三角形基础——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27.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中,点D在CG上,BC=1,CE=3,H是AF的中点.那么CH的长是.答案:√5.解析:∵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中,点D在CG上,BC=1,CE=3.∴AB=BC=1,CE=EF=3,∠E=90°.延长AD交EF于M,连接AC、CF.则AM=BC+CE=1+3=4,FM=EF-AB=3-1=2.∵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GCEF是正方形.∴∠ACD=∠GCF=45°.∴∠ACF=90°.∵H为AF的中点.AF.∴CH=12在Rt△AMF中,由勾股定理得:AF=√AM2+FM2=√42+22=2√5.∴CH=√5.故答案为:√5.考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四边形——正方形——正方形的性质.28.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无缝隙不重叠地拼下列图形:①矩形;②菱形;③正方形;④等腰三角形;⑤等边三角形.一定能够拼成的图形是(填序号).答案:①④.解析:由于菱形和正方形中都有四边相等的特点,而直角三角形不一定有两边相等,故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不一定能拼成菱形和正方形.由于等边三角形三个角均为60°,而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含60°角,故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不一定能拼成等边三角形.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一定能拼成矩形和等腰三角形,如图.考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四边形——矩形——矩形的判定.菱形——菱形的判定——正方形——正方形的判定.29. 边长为a 的菱形是由边长为a 的正方形“形变”得到的,若这个菱形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为h ,则称ah 为这个菱形的“形变度”.(1)一个“形变度”为3的菱形与其“形变”前的正方形的面积之比为 . (2)如图,A 、B 、C 为菱形网格(每个小菱形的边长为1,“形变度”为98)中的格点,则△ABC 的面积为 .答案:(1)1:3.(2)12. 解析:(1)如图所示.∵“形变度”为3. ∴ah =3,即h =13a .∴一个“形变度”为3的菱形与其“形变”前的正方形的面积之比为aℎa 2=ℎa =13. (2)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面积为:6×6−12×3×3-12×3×6−12×3×6=272.由(1)可得,在菱形网格中,△ABC的面积为89×272=12.考点:式——探究规律——定义新运算.三角形——三角形基础——三角形面积及等积变换.四边形——菱形——菱形的性质.30.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我们把这种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请探究筝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小南根据学习四边形的经验,对筝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南的探究过程:(1)由筝形的定义可知,筝形的边的性质是:筝形的两组邻边分别相等,关于筝形的角的性质,通过测量,折纸的方法,猜想:筝形有一组对角相等,请将下面证明此猜想的过程补充完整.已知:如图,在筝形ABCD中,AB=AD,CB=CD.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由以上证明可得,筝形的角的性质是:筝形有一组对角相等.(2)连接筝形的两条对角线,探究发现筝形的另一条性质:筝形的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结合图形,写出筝形的其他性质(一条即可):.(3)筝形的定义是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筝形的方法之一.试判断命题“一组对角相等,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筝形”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举出一个反例,画出图形,并加以说明.答案:(1)求证:∠B=∠D.证明见解析.(2)筝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3)不成立.解析:(1)求证:∠B =∠D .已知:如图,筝形ABCD 中,AB =AD ,CB =CD .求证:∠B =∠D . 证明:连接AC ,如图. 在△ABC 和△ADC 中.{AB =AD CB =CD AC =AC.∴△ABC ≌△ADC . ∴∠B =∠D .(2)筝形的其他性质.①筝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②筝形的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筝形是轴对称图形.(3)不成立.反例如图2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A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由平行四边形性质可知此图形满足∠ABC =∠ADC ,AC 平分BD ,但该四边形不是筝形.考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习题(有答案)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边的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必定具备的是()A.对角互补B.邻角互补C.对角相等D.内角和为 360°2.在中,∠ A:∠ B:∠ C:∠ D 的值能够是()A .1:2:3:4B .1:2:1:2C .1:1:2:2 D.1: 2:2:1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它的边能够构成全等三角形()A.3对B.4 对 C .5对D. 6 对A D 4.以下图,在中,对角线 AC、BD交于点 O,?以下式子中一O 定建立的是()B CA.AC⊥ BD B . OA=OC C. AC=BD D .AO=OD5.以下图,在中, AD=5,AB=3,AE均分∠ BAD交BC A D边于点 E,则线段 BE、 EC的长度分别为()BE C A .2和3 B.3和2 C .4和1 D .1和46.的两条对角线订交于点 O,已知 AB=8cm,BC=6cm,△AOB的周长是 18cm,那么△ AOD的周长是()A .14cmB .15cmC .16cmD .17cm7.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等于14,它的对角线可能的取值是()A .8cm和 16cmB .10cm和 16cmC . 12cm和 16cmD . 20cm和 22cm 8.如图,在中,以下各式不必定正确的选项是()A.∠ 1+∠ 2=180° B .∠ 2+∠ 3=180C.∠ 3+∠ 4=180°D.∠ 2+∠4=180°9.如图,在中,∠ ACD=70°,AE⊥ BD于点E,则∠ ABE等于()A、20°B、25° C 、 30° D 、35°10.如图,在△ MBN中, BM=6,点 A、C、D 分别在 MB、NB、MN上,四边形 ABCD为平行四边形,∠NDC=∠ MDA,那么的周长是()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11.在中,∠ A:∠ B=4:5,则∠ C=______.12.在中, AB:BC=1:2,周长为 18cm,则 AB=______cm,AD=_______cm.13.在中,∠A=30°,则∠ B=______,∠C=______,∠D=________.14.如图,已知:点 O是的对角线的交点, ?AC=?48mm,?BD=18mm,AD=16mm,那么△ OBC的周长等于 _______mm.15.如图,在中,E、F是对角线BD上两点,要使△ ADF≌△ CBE,还需增添一个条件是 ________.16.如图,在中,EF∥ AD,MN∥ AB,那么图中共有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三、解答题17.已知:如图,在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BE与D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并说明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典型例题
例1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是它邻角的3倍,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各是多少度?
例2 已知:如图,ABCD 的周长为60cm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OB ∆的周长比BOC ∆的周长多8cm ,求这个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
例3 已知:如图,在ABCD 中,BD AC 、交于点O ,
过O 点作EF 交AB 、CD 于E 、F ,那么OE 、OF 是否相等,说明理由.
例4 已知:如图,点E 在矩形ABCD 的边BC 上,且DE AF AD DE ⊥=,,垂足为F .求证:.DC AF =
例5 O 是ABCD 对角线的交点,OBC ∆的周长为59,38=BD ,24=AC ,则=AD ________,若OBC ∆与OAB ∆的周长之差为15,则=AB ______,ABCD 的周长=______.
D C
A B O
例6 已知:如图,ABCD 的周长是cm 36,由钝角顶点D 向AB ,BC 引两条高DE ,DF ,且cm DE 34=,cm DF 35=.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例7 如图,已知:ABCD 中,BC AE ⊥于E ,CD AF ⊥于F ,
若︒=∠60EAF ,cm BE 2=,cm FD 3=.
求:AB 、BC 的长和ABCD 的面积.
参考答案
例1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可以求出四个内角的度数.
解 设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为x ,则它的邻角的度数为3x ,根据题意,得1803=+x x ,解得45=x ,∴.1353=x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45°,135°,45°,135°.
例2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可知=+BC AB 平行四边形周长的一半=30cm ,又由AOB ∆的周长比BOC ∆的周长多8cm ,可知8=-BC AB cm ,由此两式,可求得各边的长.
解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OO AO BC AD CD AB ===
60=+++BC AD CD AB ,∴.30=+BC AB
8)(=++-++OC BC OB OB AB AO ,∴.8=-BC AB
∴.11,19====AD BC CD AB
答:这个平行四边形各边长分别为19cm ,11cm ,19cm ,11cm.
说明:学习本题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平行四边形两邻边之和等于平行四边形周长的一半.(2)平行四边形被对角线分成四个小三角形,相邻两个三角形周长之差等于邻边之差.
例3 分析 观察图形,DOF BOE CFO AEO CDO ABO ∆≅∆∆≅∆∆≅∆,,,从而可说明.OF OE =
证明 在ABCD 中,BD AC 、 交于O ,∴.OC AO =
CD AB // ,∴CFO AEO FCO EAO ∠=∠∠=∠,,
∴)(AAS CFO AEO ∆≅∆,∴.OF OE =
例4 分析 观察图形,AFD ∆与DCE ∆都是直角三角形,且锐角DEC ADF ∠=∠,斜边DE AD =,因此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在这个图形中,若连结AE ,则ABE ∆与AFE ∆全等,因此可以确定图中许多有用的相等关系。

证明 ∵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C BC AD ,∴.DEC ADE ∠=∠ DE AF ⊥ ,∴︒=∠=∠90C AFD ,
又DE AD =,∴DCE AFD ∆≅∆。

∴.DC AF =
例5 解答 ABCD 中,AC OC OA 21==,BD OD OB 2
1==. ∴ OBC ∆的周长BC AC BD BC OC OB ++=++=2121 591219=++=BC
∴ 28=BC .
在ABCD 中,AD BC =. ∴28=AD
OBC ∆的周长-OAB ∆的周长)()(AB OB OA BC OC OB ++-++=
AB BC -=15=
∴ 13=AB
∴ ABCD 的周长82)2813(2)(2=+=+=+++=BC AB AD CD BC AB
说明: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将OBC ∆与OAB ∆的周长的差转化为两条线段的差.
例6 解答 设ycm BC xcm AB ==,.
∵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 BC AD CD AB ==,.
又∵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36,∴3622=+y x ①
∵ BC DF AB DE ⊥⊥,,

∴ y x 3534= ②
解由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得8,10==y x .
∴)(34034102cm DE AB =⨯=⋅=. 说明: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面积公式,解题关键是把几何问题转化为方程组的问题.
例7 分析 由已知条件︒=∠60EAF ,在四边形AECF 中,可求出︒=∠120C . 从而可知︒=∠=∠60D B ,所以︒=∠=∠30DAF BAE . 因此,在直角三角形ABE 和直角三角形ADF 中,可分别求出AB 、AD 长,从而也可求出AE 、AF 的长,
则容易求出ABCD 的面积.
解答 在四边形AECF 中,
︒=∠=∠90AFC AEC (垂直定义)
,︒=∠60EAF (已知), ∴ ︒=︒-︒-︒-︒=∠120609090360C . 在ABCD 中,
∵BC AD CD AB //,//,
∴︒=∠+∠180C B ,︒=∠+∠180C D ∴︒=∠=∠60D B
在ABE Rt ∆中,︒=∠60B ,2=BE , ∴42==BE AB ,
∴4==AB CD
同理,可求出6==BC AD . 在ABE Rt ∆中,根据勾股定理, 32242222=-=-=BE AB AE ∴2)(312326cm AE B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