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生物必修三判断题精选(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三159道判断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159道判断题

1、生态农业能够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能量的传递与利用效率,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有较多的产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2、在农田中,用黑光灯诱杀害虫,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的害虫或者用性外激素干扰雌雄害虫间的交配,利用种间捕食与寄生关系控制害虫的数量,均属于生物防治。

3、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合理措施。

4、对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但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且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必须从系统外获得。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6、被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包括呼吸消耗量,粪便量,生长量、发育量和繁殖量,遗体和残骸量。

7、在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越利于能量流向该生物。

8、食用菌利用了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9、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能量来自于上一个营养级。

若生产者的能量为a,被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b,则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率为b/a*100%。

10、在一条食物链中,由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推算,前一营养级比后一营养级含量一定多的指标是“能量”,而“数量”可能出现反例。

11、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了。

12、负反馈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

13、以下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组成成分:寄生生物腐生生物绿色植物硝化细菌水温度阳光无机盐14、对于捕食链来说,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分解者一定不占营养级,无机成分也一定不占营养级。

15、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

16、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由自养型生物构成,消费者和分解者由异养型生物构成。

17、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高中生物必修三精选100道判断题(含答案和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精选100道判断题(含答案和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100道精选判断题(含答案和解析)2018.101.种群在地域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阳光和温度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3.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为了种群数量一定增加4.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国家,如果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则该地区人口数量将维持稳定5.一片牧场有8户牧民,其中6户养了棉羊,2户养了山羊,这些羊共构成2个种群6.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并适应环境,其实质是调节植物基因组的表达7.婴儿在哺乳期不易患病是因为在乳汁里有免疫球蛋白,且不会被胃蛋白酶消化8.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9.人和动物激素调节,其实质是对基因组表达进行调节10.手被针扎一下感到疼痛,由于大脑皮层参与了反射,故该反射为条件反射11.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腺的细胞会合成激素。

12.细胞产生的激素、淋巴因子以及神经递质等都属于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13.在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的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

1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包括垂体与下丘脑。

15.激素间的作用包括协同与拮抗作用,促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间的关系属于协同关系;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间具有拮抗作用。

16.下丘脑是内分泌腺调节的枢纽,也是血糖调节、体温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

17.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在后天获得的,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18.具有对抗原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以及浆细胞(效应B细胞)等。

19.淋巴因子只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在细胞免疫中不起作用。

20.抗原具有异物性,即抗原都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自身的物质不能作为抗原。

21.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生物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C. 能进行光合作用D. 能排出废物答案:C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护细胞B. 控制物质进出C. 储存遗传信息D. 进行能量转换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线粒体答案:C4.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哪个阶段?A. 有丝分裂前期B. 有丝分裂中期C. 有丝分裂后期D.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A. 线粒体B. 核糖体C. 内质网D. 细胞膜答案:D6. 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哪个阶段?A. DNA复制B. 转录C. 翻译D. 细胞分裂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无机环境答案:D8. 下列哪项是遗传的基本单位?A. 染色体B. DNAC. 基因D. 细胞答案:C9. 下列哪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核心?A. 适者生存B. 物种不变C. 物种灭绝D. 物种起源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的全能性?A. 细胞分裂B. 细胞分化C. 细胞再生D. 细胞死亡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

答案:线粒体3. 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

答案:半保留复制4.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

答案:基因选择性表达5. 细胞凋亡是由____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答案:基因6. 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答案:间期、前期、中期、后期7.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和____。

答案:磷脂、蛋白质8.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____,结构特性是____。

答案:选择透过性、流动性9.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

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护细胞B. 控制物质进出C. 催化化学反应D. 储存遗传信息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A. 核糖体B. 线粒体C. 细胞核D. 内质网3.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4. 细胞凋亡是由什么控制的?A. 基因B. 环境因素C. 细胞分裂D. 病毒5.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哪个阶段?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7. 细胞分裂的两种类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8. 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_、S期、G2期和M期。

9. 细胞凋亡是一种_________的细胞死亡方式。

10.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12. 描述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及其主要事件。

13. 解释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细胞分裂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15. 讨论细胞凋亡在生物体中的生理意义。

五、实验设计题(每题10分)16.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细胞周期中DNA的复制。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B4. A5. D二、填空题6. 磷脂、蛋白质7.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8. G1期9. 程序性10. 细胞核三、简答题11.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包括:流动性、选择透过性、不对称性。

12. 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及主要事件包括:G1期细胞生长,S期DNA复制,G2期细胞继续生长,M期细胞分裂。

13.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有序的细胞死亡方式,由基因控制;而细胞坏死是一种被动的、无序的细胞死亡方式,通常由外部因素引起。

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 蛋白质B. 糖类C. 脂质D. 核酸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细胞核答案:D3. 植物细胞中,负责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内质网答案:B4. DNA复制过程中,所需的酶是:A. 逆转录酶B. DNA聚合酶C. RNA聚合酶D. 限制性内切酶答案:B5.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胞的第二信使?A. cAMPB. IP3C. Ca2+D. ATP答案:D6. 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部的哪种机制控制的?A. 细胞周期B. 细胞凋亡程序C. 细胞分化D. 细胞分裂答案:B7.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主要功能是:A. 细胞识别B. 细胞间物质交换C. 细胞内物质运输D. 细胞间信号传递答案:A8.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9. 下列哪项是细胞周期的调控因子?A. 细胞骨架B. 细胞连接C. 细胞周期蛋白D. 细胞外基质答案:C10. 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通过:A. DNA甲基化B. 转录因子C. 染色质重塑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依赖于膜上的________。

答案:脂质2. 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答案:核糖体3. 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通过________来实现。

答案: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________酶可以激活凋亡过程。

答案:半胱氨酸蛋白酶5. 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主要通过________进行。

答案:跨膜运输6.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____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基因7. 细胞内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________。

答案:ATP8.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主要发生在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一、选择题1.人体中唯一不参与代谢的器官是:A. 肺B. 心脏C. 大脑D. 肾脏答案:B. 心脏2.哺乳动物的乳汁中含有哪种有益菌?A. 酸奶菌B. 牛奶菌C. 乳酸菌D. 骨酸菌答案:C. 乳酸菌3.心脏中的主要血管是:A. 动脉B. 静脉C. 脉管D. 细血管答案:A. 动脉4.下面哪个是人体内主要的免疫器官?A. 脾脏B. 肝脏C. 胃D. 肺答案:A. 脾脏5.植物通过什么结构进行气体交换?A. 叶子B. 根系C. 茎D. 花答案:A. 叶子二、判断题1.蚯蚓动物属于节肢动物。

答案:错误2.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共同组成的。

答案:正确3.手术剪断受伤的动脉可有效止血。

答案:错误4.血液中的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

答案:正确5.光合作用只发生在植物的叶片中。

答案:错误三、填空题1.哪个器官是人体最大的脏器?肝脏2.氧气是通过哪种器官进入人体的?肺3.植物的主要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片的__叶绿体__ 中。

4.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是__红细胞__。

5.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是__二氧化碳__。

四、简答题1.请解释细胞有机体和细胞器的关系。

答: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机体是指一个完整的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和功能区域,如线粒体、核糖体等。

细胞有机体是由细胞器组成的,每个细胞器在细胞内有特定的功能,通过相互配合协同工作,使细胞能够完成各种生物学活动,继而维持生物体的正常运作。

2.请简要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答: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由心房、心室和心瓣组成。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和养分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通过心脏的四个心瓣进行调控,分为心跳的收缩期和舒张期。

心脏收缩时,血液会从心房流入心室,然后通过动脉输送到全身;心脏舒张时,心房和心室会充满血液,准备下一次收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检测题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检测题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含答案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选择题1.某植物正常传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 )A.种子明显增多B.形成无子果实C.部分果实脱落D.果实较大解析:选C 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能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能疏花疏果。

2.(2018·武汉调研)下列生产活动或自然现象中,与生长素的作用无关的是( ) A.扦插枝条时保留芽,易于生根成活B.摘除棉花的顶芽,使其多开花多结果C.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叶,提高移栽成活率D.倒伏的玉米苗,茎背地生长以更好地接受光照解析:选C 扦插枝条时保留芽,芽合成的生长素能促进枝条生根,使扦插枝条易于成活;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使其多开花多结果;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叶,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以提高移栽成活率;倒伏的玉米苗,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茎背地生长,可以更好地接受光照。

3.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B.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产生的原因是顶端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处,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D.切除顶芽,切口处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解析:选D 除去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生长;顶端优势是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顶芽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侧芽生长,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处积累,抑制了侧芽生长;除去顶芽,切口处涂以高浓度生长素,侧芽处生长素浓度仍然很高,仍抑制侧芽生长。

4.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两重性表现是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B.茎的向光性是由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少,抑制生长导致的C.茎的背地生长可以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利用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解析:选D 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少,背光侧含量多,由于茎对生长素不敏感从而使向光侧生长较慢,背光侧生长较快,由此茎就产生了向光性弯曲;茎的背地性生长只能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特性;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故可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庄稼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

高中生物必修三判断题专练

高中生物必修三判断题专练

1、消化酶在内环境中起催化作用。

()2、细胞都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性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依赖于血液运输。

()4、将人和蛙从200C的环境转移到00C的环境中,人和蛙的耗氧量都减少。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定是双向的。

()6、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的生理基础是Na+内流或Cl-内流。

()7、大脑皮层的H区受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8、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9、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10、神经递质都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

()11、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2、神经纤维受刺激部位发生的Na+内流过程要消耗ATP。

()13、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如果不能及时被分解、运走或失活,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或抑制。

()14、如果神经递质不能释放,或释放后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则兴奋不能完成传递。

()15、如果某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过高时由胰岛B细胞受损引起,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16、激素分泌后,经体液特异性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后发挥作用。

()17、胰高血糖素的主要靶细胞是肝细胞和肌细胞。

()18、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19、吃的过咸,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

()20、动物细胞的分泌物就是分泌蛋白。

()21、能传递信息的细胞分泌物均为激素。

()22、人体内的信息分子都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后才能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

()23、信息分子是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24、非特异性免疫可针对所有的抗原,而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特定的抗原。

()25、抗体由浆细胞产生,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26、浆细胞与B细胞中某些细胞器的数量不同。

()27、浆细胞均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28、B细胞和T细胞、吞噬细胞一样,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错误
24.正确
25.错误
23.()存在完整的反射弧并加以刺激一定会发生反射
24.()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也可以促进骨的生长
25.()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答案
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6.正确
7.错误
பைடு நூலகம்8.正确
9.正确
10.错误
11.错误
12.正确解析:婴儿在出生时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胃酸及各种消化酶尚不能分泌,故不能如成人般进食,母亲初乳中含有的多种抗体可通过内吞作用被孩子摄入,因而获得了一定的免疫力
17.()导管细胞是死细胞,筛管细胞是活细胞
18.()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19.()抗体只分布在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不存在于外分泌液中
20.()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中所涉及的抗体都分布于血清中
21.()浆细胞和吞噬细胞都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22.()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
7.()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时间越短
8.()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9.()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了联系的,缺一不可
10.()影响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不包括湿度的高低
11.()双子叶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不易除净,常常使用2,4-D除去
生物必修三判断题精选
1.()假说-演绎法的结论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一定正确
2.()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可能倒置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4.()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5.()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6.()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13.正确
14.正确
15.错误解析:生物个体的大小与食物没有关系,与环境有关;小的捕食者的生物数量不一定比被捕食者多
16.正确解析:蚯蚓是分解者,蚯蚓体内的能量在蚯蚓被捕食后流入消费者体内
17.正确
18.错误
19.错误解析:乳汁中也有分布
20.错误解析:过敏反应中的抗体分布在某些细胞表面
21.正确
22.错误
12.()婴儿在哺乳期不易患病是因为在乳汁里有免疫球蛋白,且不会被胃蛋白酶消化
1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14.()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15.()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形
16.()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