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I 中图分 类 号】R5 1 4
d s a e. ie s
【 献标 识 码 】A 文
【 章编 号 】 1 7 - 7 22 0) 5a-0 6 - 2 文 6 4 0 4 (0 90 () 13 0
[Ab ta t T ee rh e lp n f a t lg u p rp r l lo tm el r n p a tt0 o ai ns src ] he r s a c d veo me t o u oo o s e ihe a bo d se c ls ta s l n ain n p te t wih o o a y a t r h a t t c rn r re y e r
[K y e W ods P rp r l lo se r ] e ihe a bo d t m c lsl o a d a i f rto Tr n p a ai n e l My c r i l n a c inl a s lntt0
பைடு நூலகம்
急性 心肌梗 死是在冠心 病的基 础上 , 由于冠状 动脉 绝对 或相对 供
来在 外周血干 细胞 移植 方 面的研 究进展表 明其 在心梗 发生 后具有修 复坏死 区域 心肌组 织 , 少心室重 构和改 善心 功能的 能力 。 周血 减 外 干细 胞取 材 方便 , 易保 存且安 全 , 缺血性 心脏 病的 治疗 中可望有 广阔 的临床应 用前景 。 在 【 关键 词 】外 周血 干 细胞 心肌梗 死 移植
外 周血干细胞 悬液 。
222 外周 血干 细胞 的鉴定 ..
干细 胞没 有 明确的形 态学 特征 ,
都表 现为淋 巴细胞样 的单个 核母 细胞 , 目前根据 干细胞膜表 面表达 故 的 特 异 因 子 的 不 同 , 多数 研 究 将 C 3 + 胞 视 为 干 细 胞 , 以 大 D4细 并 C 3+ 胞作 为干细 胞生物 学活性 与临床 应 用的源细 胞 ,认 为它可 D4细 能是造血 干细胞 、 骨髓 问质干细 胞和骨髓成血管 细胞的共同谱 系祖先 。 3 外周 血干 细胞治 疗冠心 病的机 制 () 植干细 胞在心肌环 境内可分化 成为心肌 细胞 , 1 移 参与梗 死区域 心肌修 复 , 增加梗 死区有收 缩功能的心 肌细胞 数量进而 改善心肌 收缩 和心功能 ; ) ( 移植干细胞 可分化成为血管 内皮细 , 2 因此能够 促进梗死区 血 管新生 和再生 , 为缺血 区心肌增加血 供 , 使心 肌血运改 善 , 为缺血 区 心 肌及移植 细胞提供营 养 ; ) 胞在体外 培养过程 中及移植后 可产 ( 干细 3 生 与细胞生长相 关的细胞 子 , : 如 血管内皮 生长 因子(E F、 岛素 re) 胰 样 生 长 因子( F 、 性纤 维母 细 胞 因 子(F F等 ~1干细 胞移 植 I )碱 G bO) 。 后, 移植 区内这些细胞 因子的含量 明显增加 , 通过 自分泌或旁分 泌 他们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从基础到临床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从基础到临床
分 离 的胎儿 心肌 细 胞 分 4点 注射 到 心 肌梗 死 区域 。
结 果显示 , 移植组 大 鼠梗 死 瘢痕 组 织 中可 见 新 生 细
胞 生长 , 可 观察 到 移 植 的细 胞 问 有 闰 盘连 接 。 ’ 应 用
平 滑肌 a . 肌动 蛋 白进 行 免疫 组 化 染 色证 明 , 移植 的
胎 儿心 肌 细 胞 已在 坏 死 心 肌 区域 存 活 、 生长增殖。
超 声心 动 图可见 细胞 移植 组 大 鼠左 室收缩 功 能 明显
改善 , 并 限制 了心 室 进一 步扩 大 的 重 构过 程 。 胎 儿 心 肌细 胞虽 具有 最 好 的再 生 心 肌 能 力 , 但 其 临 床应
用还存 在许 多 问 题 , 如伦理道德 、 法 律 以及 免 疫 排
1 . 1 骨骼肌 源性 干 细 胞
骨 骼 肌 和 心 肌 细 胞 同属
斥、 致肿 瘤性 等 均有 待解决 。
1 . 3 心 肌 源干 细胞 心 肌 源 干 细胞 目前 已经 有 临 床 应用 报道 。长 期 以 来 , 人 们一 直认 为 心 肌 组织 是
因, 全球 每 年 约 有 1 7 0 0 万 人 死 于 心 血 管疾 பைடு நூலகம் , 其 中
因急性 心 肌 梗 死 ( a c u t e m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 A MI )
和慢 性心 功 能不 全 而导致 的死 亡 占心血 管疾 病病 死
《 转 化医学杂 ̄) ) 2 0 1 3年 2月 第 2卷 第 1 期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 Me d i c i n e J o u r n a 1 . V o l _ 2 N o . 1 . F e b 2 0 1 3

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的最新进展

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的最新进展

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的最新进展心脏疾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症状、延长生命,但对于一些严重的心脏疾病,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心脏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它们可以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细胞,包括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

因此,通过将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心脏组织中,有望修复或替代受损的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功能。

目前,用于心脏疾病治疗的干细胞主要包括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等。

胚胎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分化能力,但由于其来源涉及伦理问题,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将成熟细胞重编程为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状态而获得的,虽然避免了伦理问题,但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则具有来源广泛、免疫原性低等优点,成为了目前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研究的热点。

在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

例如,一项针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试验表明,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梗死面积减小,心肌灌注增加。

另一项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也显示,干细胞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然而,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干细胞的移植效率和存活数量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移植过程中,大量的干细胞可能会死亡或流失,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其次,干细胞的分化方向和机制尚不明确,如何精确控制干细胞分化为所需的心肌细胞仍然是一个难题。

此外,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评估,例如干细胞移植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免疫排斥等不良反应。

为了提高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的效果,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

例如,通过基因修饰等手段增强干细胞的存活和分化能力,利用生物材料作为载体提高干细胞的移植效率,以及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以实现协同增效的作用。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与进展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与进展
22 经 心 内膜 注 射 ( rned cri jco ) . Tasnoada i et n ln i
心 肌细胞 融合 引起 的。另一方 面 , 研究 E表 明骨 髓来 源 有 4 的细胞 在 体外 能分 化为 心 肌细胞 但 在成 熟 的心肌 内却 不 能 。事实上 , 所观察 到得新 生心 肌细胞有 可能 是细胞 融合
b d l s m cl [] J Ci Iv s,0 1 1 7 y a ut t e s J . l n et2 0 ,0 : e l n
1 95—1 3 402.
[ ] A vrzD l oM,P ra R,G ri— ed g M,e 3 lae— o d a a l d a aV ruoJ c t
1 骨 髓 干 细 胞 及 其 分 类
骨髓干细胞 是一组多能干 细胞的统称 ,具 有 向血液 细 胞、 骨骼肌 、 心肌等组织 分化 的能 力 , 其主要 成分包 括造 血 干细胞 ( S s 、 H C ) 间充质干细胞 ( C ) 内皮祖 细胞 ( P s MS s和 EC)
三大类 细胞群 。
重重 , 骨髓 干细胞 移植 治疗缺 血性 心脏病 的研 究 已经 取得
该 方法通 常与冠 状动 脉介 入手 术相结合 . 经皮 腔 内冠 状 动 脉 成 形 术 (ec t eu t nlm nl o nr p r a os r s ia un a u cr ay o ag pat,T A) ni l y P C 及支架 植入 术 中或术 后 , o e tewr o s 经 vr h i e
岭南现代 临床外科 2 1 年 6 01 月第 l 卷第 3 L g a . en l i u e , n 2 1 , o 1 o 1 期 i n nM d r Ci c i S r r J . 0 1V 1 1 . n o n sn g y u . N3

胚胎多能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护理

胚胎多能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护理

胚胎多能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护理研究【摘要】目的:总结多能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的护理经验,探索多能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护理方法,提高移植术成功率和保障远期效果,并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方法: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对11例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

结果:10例病人均成功进行移植治疗,无1例因护理原因出现并发症。

结论:随着多能干细胞移植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探索适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护理措施及观察方法,以确保胚胎多能干细胞移植的顺利进行,提高移植术成功率和保障远期效果,其间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关键词】胚胎多能干细胞移植;缺血性心脏病;护理研究【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67-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缺血性性心脏病人呈上升趋势,目前对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

但有一部分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虽然经过积极的血运重建,但最终因存活的的心肌细胞减少而死亡,而心脏移植又因供体及免疫排斥限制尚不能广泛开展。

干细胞移植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富有前景的治疗策略,大部分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均表明干细胞确实能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液灌注和心脏功能。

关于胚胎多能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动物和临床实验开展的较少,我市仅我科开展。

1 临床资料11例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42-65岁。

均为我院住院确诊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 who 规定的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2 护理我科对11例缺血性心脏病人进行研究,病人没有感觉带来很大痛苦,和以往静脉输液相似,病人都愿意接受,输注干细胞过程中,会有一名年资高、学历深的护士在旁守护,持续为病人晃动输液瓶,使干细胞全部输入到病人体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边操作边询问病人感受,观察病人状态,由于我们采取了新研制的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方法,病人未出现不良反应。

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薄、 心室扩张及心脏功能障碍 的发生 。由于人类 胚胎心肌
作者单位 : 0 5 北京 . 1 83 0 中国人民解放军 医院心血管外科
宿主心肌细胞数 量的 减少 , 加 心肌梗 死 区血供 , 增 延缓心 梗 后 心室重 构 一 ) c t 。O 等 ’ 的实 验结果 进一步证 实 了骨 o 髓 干细胞 的横向分化特性 , 随大 量新生 肌组 织的出现及其 伴
维普资讯
2O 年 6 02 月第 l 卷第 3 8
嘶u 1 a  ̄r J c

Sm, 2 . l u J Ⅷ 8 0

综 述 ・
细 胞 移 植 治疗 缺 血 性 心 脏 病 的研 究进 展
王 立新 高 长青
成年 哺乳 动物心 肌细胞本身缺乏增 殖分化 能力 , 肌细 心 胞 损伤坏 死后 必然 由纤 维 结缔组 织 替代 导致 心脏 的收缩 、
1胚 胎 心 肌 细 胞
收缩 型肌纤维 , 在心肌 损伤 修复 过程 , 逐渐 转变为 慢收缩 型
肌纤维 , 在适当 的刺激 下具 有类 似心脏 的工 作周期 , 替收 交
缩、 舒张。成功 的骨骼肌星状细胞移植 可部分 克服心 梗后有 功能心肌细胞数 量 的丢 失 , 保持 心脏结 构 的完整性 , 善心 改 脏收缩舒 张功 。其 改善 心功 能 的机 制与移植 细胞 在 心肌梗 死区增殖分化形 成横故肌组 织直接 相关 , 组织的弹 肌 性特征 可防止舒张期室壁蠕动及收缩期心 室被动扩 张 , 时 同
步增殖分化 , 并相互 融合形 成 多核肌 管 , 发育为 成熟 的快
细胞移 植治疗 缺血性 心脏病 是通 过移植 具有成肌 潜能 的各种干细胞至心梗 区, 其在心肌梗死 区增殖分 化为肌组 使 织, 增加有 功能的 肌细胞数 量 , 进而 改善 心脏 功能 。此类 实 验研究经历了两个历史性 的阶段 , 一 阶段 是移植 细胞 能否 第 在心肌梗死区成活并增殖分化 为肌组 织 ; 二 阶段 是细胞移 第 植能否改善受 损心脏 收缩 、 张功能 。 目前 , 舒 国内外 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实验 动物 阶段 , 近期 已有 临床 应用 的报道 , 但 结 果令人鼓 舞 。 移植细胞类型 移植细胞 的类) 伴 随心梗 区的延 心 后

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众所 周知, 在传统意义上 , 心肌细胞 被认为是永久性细胞 , 不能进行 完全修 复。但 是,随着众多科研工作者 的不 断探 索,
我们对心肌有 了更清 晰的认识 。 有研究人员在 2 0 0 4年 A HA学
缩功 能的改善 与冠状动 脉内输注 骨髓祖细胞有关 。研究提示 , 对于 OMI心肌 已经愈合 的患 者,骨髓祖细 胞移植 3 个 月后
My cri f co ) o ada I a t n 。该实验共选入 2 4例患者 。 lnr i 0 患者接受移 植的时间平均 为梗死后 4天,经 冠状动脉注射骨髓干细胞后 ,
随访 4个月 ,左室射血分数 ( VE )的绝对增 加值 在移植组 L F
为 ( 1 ±7 3 5 5 1 )%,对照组为 ( 1 ±6 5 3 0 1 )%,P O O 。分析 = I1
c r i my c ts a d o e el wh c r v d ep s i i t fmy c r i l o l t e t r t n T i p p ro e v e d t e ci i a au a d o o y e n t rc l h , ih p o i e t o s l y o o a d a mp h b i c o h n v
增 加 了 1%, 从 ( 17 1 )%增 加 到 ( 8 9 1 )% ,与 4 5 1 ±3 7 5 1 ±32
髓干细胞 的随机 对照实验 。入选 的标准是急性 S T段抬高性心 肌梗死 5天内,成功进行经皮冠脉 介入 治疗 ( C ) P I。移植 时间
为 P I 4 8 1)。 C 后( 1 ±I3 d 终点分别为 6 月、 8个月后 的 L E 个 1 V F 改变 ( j检 查 ) MR 。结果发现 ,6个 月时细胞移植 组 L E V F增 加显着高于对照 组, 是 ,1 个 月后两组 的差别 已无统计学意 但 8 义 。结果提 示,冠脉 内注射 骨髓 干细胞 ( MC )虽 不能提高 B s AMI后 L E 恢复水平 ,却可 以明显提 高恢复速度 。不仅如 V F

心肌干细胞与心肌微环境研究进展

心肌干细胞与心肌微环境研究进展

心肌干细胞与心肌微环境研究进展陈芸【摘要】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会造成心脏相应部位的心肌细胞损伤坏死,随后出现瘢痕、心室重塑、心脏增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通过药物治疗、支架植入、外科手术、器官移植,但这些方法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寻求更优的治疗手段成为现今的一个热点.以前认为心肌细胞不可再生,不能自我更新、修复,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心脏中存在心肌干细胞.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能够修复坏死的心肌,为心脏的再生提供可能,心肌干细胞的发现为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受心肌组织中微环境的调控,但心肌梗死后会造成梗死区心肌组织的微环境发生改变如内分泌因子、渗透压、pH值等,从而影响干细胞的迁移、存活、定向分化.移植后的心肌干细胞能否向心肌坏死区域迁移,并且存活,然后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受许多因素影响,主要就心肌组织中微环境对心肌干细胞的调控进行相关阐述.【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6(037)004【总页数】5页(P415-419)【关键词】心肌修复;心肌干细胞;微环境;调控【作者】陈芸【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7心肌梗死等心肌损伤性心脏疾病会使心肌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导致无收缩功能的纤维瘢痕增生,继之出现心肌结构重塑、残存心肌失代偿、心肌弹性下降、心脏扩张变薄、心功能下降等,最终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 ,增加了患者及社会的负担。

而目前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支架植入、外科搭桥、心脏移植;但药物治疗、支架植入、外科手术只能改善相应的症状, 不能达到使坏死心肌细胞再生,而心脏移植面临着费用昂贵、供体难寻、免疫排斥、手术复杂等问题。

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人员提出了干细胞治疗这一概念,从而为心肌损伤性心脏病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的治疗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PIO试验
Figure 2 Application of stem cells into infarcted tissue by intracoronary transplantation. Cells are delivered over the lumen of an inflated over-the-wire balloon catheter placed in the reopened infarct artery. MI, infarcted myocardium.
6
心脏干细胞修复心脏的机制
7
心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 Stem Cell Infusio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a Cardiomyopathy,SCIPIO • Cardiosphere-Derived Autologous Stem Cells to Reverse Ventricular Dysfunction,CADUCEUS • ALLSTAR
Otmar P.,Translational Research.2014: 307-319
心脏干细胞
• 部位 • 分化
– 心肌细胞 – 血管平滑肌细胞 – 血管内皮细胞
• 细胞表面标记
– c-Kit、Sca等
Physiol R c-kit+细胞 • Sca-1+细胞 • 侧群细胞 • 成心肌细胞 • 心球和心球衍生细胞
心脏自身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进展
缺血性心脏病治疗 • 血流动力学状态 • 心肌重构 • 心肌细胞的丢失?
Above treatment
NO
急性心梗
慢性心力衰竭
Little
Save dead cardiomyocytes
Stem cell research: new way for life!
考虑用于再生治疗的各种细胞来源
心脏干细胞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移植方法 • 心脏干细胞分离及识别方法 • 临床治疗效果的机制 • 移植细胞存活率低 • 增殖和分化的能力在体内是否能长期维持 • 大样本 严格的临床终点
11
•试验对象
CADUCEUS试验
心肌梗死后(1.5~3月)左室功能不全(EF 25% - 45%)
•干细胞细胞来源
心内膜活检 自体心肌球来源细胞
•干细胞植入方法
冠状动脉内移植
•评估指标
钆增强的心脏核磁扫描
Regional function Scar mass Viable mass
Malliaras K J Am Coll Cardiol, 2014, 63(2): 110-122
超声心动图提示 心梗后心衰 EF <40%
试验前后评估 心肌梗死面积
4months
12months 评估:
CABG术后3-4个月 体外扩增的c-kit+细胞
冠状动脉途径植入心脏 干细胞
安全性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左室射血分数 心肌梗死面积
Bolli R, Lancet 2011;378:1847–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