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试题分析

合集下载

高考真题语文试卷讲解

高考真题语文试卷讲解

一、试题分析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总体上保持了稳定性和连贯性,试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以下是对试卷中几个典型题目的讲解。

二、典型题目讲解1. 阅读理解题目: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①在古老的中国,人们相信,时间是由四季更替、日月星辰的运行、季节的变换和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构成的。

这种时间观念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注重和谐、平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③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越来越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天人合一”的思想。

问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

解答: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首先要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

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些挑战。

例如,文章提到科技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面临的挑战之一。

2. 古诗文鉴赏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解答: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然后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例如,这首诗通过对风、天、猿、鸟、木、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3. 现代文阅读题目: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九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试题及分析

九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试题及分析

初中语文学科微课教学
【跟踪测试题】
一、古诗默写
1.莫听穿林打叶声,。

2.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3.古今多少事,。

4. ,吹笛到天明。

5.把酒问姮娥:。

6. ,人道是,清光更多。

,。

8.一抹晚烟荒戍垒,
【试题分析1】
一、古诗默写答案
1.何妨吟啸且徐行
2.料峭春风吹酒醒
3.渔唱起三更
4. 杏花疏影里
5.被白发,欺人奈何?
6.斫去桂婆娑
7.深秋远塞若为情
8.半竿斜日旧关城
分析:
考查古诗词诗句识记能力,识记无误,书写正确即可。

【典型试题2】
二、文学常识填空
1.苏轼,字,号,世称苏东坡。

2.陈与义,字,号。

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

3.辛弃疾,字,号。

南宋派词人。

4.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初年词人。

【试题分析2】
文学常识填空答案
1.子瞻东坡居士
2.去非简斋
3.幼安稼轩豪放
4. 容若楞伽山人
分析:
考查古诗词文学常识识记能力,识记无误,书写正确即可。

典型试题解析

典型试题解析

一.典型试题解析例1-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有何区别?材料含水后的影响?答:三者均表示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

但测定方法不同,计算时采用的体积不同。

密度:采用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表观密度:采用材料的表观体积(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堆积密度:采用材料的堆积体积(材料总体积+颗粒间空隙体积)。

含水对密度、表观密度无影响,因密度、表观密度均指绝对干燥状态下的物理常数。

对堆积密度的影响则较为复杂,一般含水后堆积密度增大。

【评注】本题目主要考查密度、表现密度、堆积密度的基本概念。

相同点在于三者都是表示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点在于计算时三者的体积概念不同。

材料密实体积——绝于状态,绝对密实,不含任何孔隙。

材料表观体积——自然状态,含闭口孔隙,不含开口孔隙。

材料堆积体积——绝干或含水状态,自然堆积状态,含颗粒间空隙。

例1-2 某石材在气干、绝干、水饱和情况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4,178,165mpa,求该石材的软化系数,并判断该石材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答: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k r=f b/f g=165/178=0.93∵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0.93>0.85,为耐水石材,∴可用于水下工程。

【评注】考点为软化系数的概念及耐水标准,还应区别气干和绝干状态。

软化系数为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材料在绝对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

例2-1为什么说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是建筑工程用钢的重要性能指标?答:屈服点σs——表示钢材在正常工作时承受应力不超过该值,是结构设计时取值的依据。

屈服点与抗拉强度的比值σs/σb 称为屈强比,反映钢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的安全可靠程度。

伸长率δ——表示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

钢材在使用中,为避免正常受力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发生脆断,要求其塑性良好,即具有一定的伸长率,可以使缺陷处应力超过σs时,随着发生塑性变形使应力重新分布,以避免结构物的破坏。

【评注】考点为三项性能指标的工程意义。

考试试卷分析

考试试卷分析

考试试卷分析考试试卷分析(通用2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卷,试卷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

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好试卷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考试试卷分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考试试卷分析篇1一、考试总体情况分析(好的方面、不够的方面及教学反思):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如:看拼音,写词语,只有个别学生出现出错。

填写成语没有错误。

2、学生能抓住例句的特点仿写和改写句子,写得比较恰当。

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例句是拟人句,仿写的句子句意合理,表达生动、形象,反映出孩子的童真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

只是个别学生稍不留意写成了比喻句。

用加点关联词写话,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是写出的句子逻辑关系不成立,个别句意艰涩。

3、古诗词理解运用、名言、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一题设计基础性强,大部分学生都能熟读成诵,而且准确地写,个别学生有错别字出现、出现漏词现象。

4、阅读短文训练中,有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答题情况蛮好。

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与平时的积累和阅读能力有很大关系。

测试暴露出有些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存在欠缺,表达的针对性、语言的精确性仍有待提高。

由于一处划线的句子在第2面,学生大意没能看清,而把第二处划线句子误当作两次心理活动来分析。

5、《我学会了……》学生能对自己的材料进行精心挑选,突显中心,能找出最具代表性的、最生动的、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例展开叙述。

能写出这件事的真实特点,具有真情实感。

文章能够做到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有的同学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精彩,一个学生这样开头的:“一个身影在我眼前掠过,像俯冲的猎鹰,又像破夜空的流星,他脚下踩着一块活力板”-----每当这时,我都巴不得那人就是我自己。

”叙述详略得当,整篇文章语言流畅,朴素、自然、真挚感人。

总体来说,作文方面大部分同学完成得还可以,只是个别学生选取事例不够恰当、典型,叙述平淡、拉杂,详略不当;语言不够生动、形象、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较少。

中考试题典型题赏析:数据的分析(含解析)

中考试题典型题赏析:数据的分析(含解析)

数据的分析典型题赏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的应用非常广泛,备受中考命题人员的青睐,下面以2012年全国中考题为例,加以分析说明,供同学们赏析,.以起画龙点睛.例1.(呼和浩特)一组数据为﹣1,0,2,3,x,其中这组数据的极差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分析:因为一组数据﹣1,0,2,3,x的极差是5,且x可以是最大值或最小值.所以当x为最大值时,x﹣(﹣1)=5.所以x=4.所以平均数是(﹣1+0+2+3+4)÷5=1.6;当x是最小值时,3﹣x=5.所以x=﹣2.所以平均数是(﹣1+0+2+3﹣2)÷5=0.4.所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6或0.4.解:应填1.6或0.4.点评:由极差的定义按x为最大值或最小值分类讨论求解是解题的突破口.例2.(广元)一组数据2,3,6,8,x的众数是x,其中x又是不等式组240x70x->⎧⎨-<⎩的整数解,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是( ).A. 3B. 4C. 6D. 3或6分析:将不等式组转化为2x40,x70.><-⎧⎨-⎩①②解不等式①得x>2.解不等式②得x<7.∴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7.∴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3,4,5,6.∵一组数据2,3,6,8,x的众数是x,∴x=3或6.当x=3时,按从小到大排序后该组数据为2,3,3,6,8,则中位数为3;当x=6时,按从小到大排序后该组数据为2,3,6,6,8,则中位数为6.∴中位数为3或6.解:应选D.点评:由一组数据众数的不唯一性与中位数的排序性是解题的切入口.例3.(贵阳)张老师对同学们的打字能力进行测试,他将全班同学分成五组.经统计,这五个小组平均每分钟打字个数如下:100,80,x,90,90,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分析:∵数字为100,80,x,90,90,∴分为3种情况:①当众数是90时,x=80.∵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90.解得x=90;②当众数是80时,即x=80.∵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80.∴此时不可能.。

7 行政能力测试—典型数学运算例题试题本分析315题

7 行政能力测试—典型数学运算例题试题本分析315题

行政能力测试—典型例题试题本分析1. 256 ,269 ,286 ,302 ,()A.254B.307C.294D.316解析: 2+5+6=13 256+13=2692+6+9=17 269+17=2862+8+6=16 286+16=302?=302+3+2=3072. 72 , 36 , 24 , 18 , ( )A.12B.16C.14.4D.16.4解析:(方法一)相邻两项相除,72 36 24 18\ / \ / \ /2/1 3/2 4/3(分子与分母相差1且前一项的分子是后一项的分母) 接下来貌似该轮到5/4,而18/14.4=5/4. 选C(方法二)6×12=72, 6×6=36, 6×4=24, 6×3 =18, 6×X 现在转化为求X12,6,4,3,X12/6 ,6/4 , 4/3 ,3/X化简得2/1,3/2,4/3,3/X,注意前三项有规律,即分子比分母大一,则3/X=5/4可解得:X=12/5再用6×12/5=14.43. 8 , 10 , 14 , 18 ,()A. 24B. 32C. 26D. 20分析:8,10,14,18分别相差2,4,4,?可考虑满足2/4=4/?则?=8所以,此题选18+8=264. 3 , 11 , 13 , 29 , 31 ,()A.52B.53C.54D.55分析:奇偶项分别相差11-3=8,29-13=16=8×2,?-31=24=8×3则可得?=55,故此题选D5. -2/5,1/5,-8/750,()。

A 11/375B 9/375C 7/375D 8/375解析: -2/5,1/5,-8/750,11/375=>4/(-10),1/5,8/(-750),11/375=>分子 4、1、8、11=>头尾相减=>7、7分母 -10、5、-750、375=>分2组(-10,5)、(-750,375)=>每组第二项除以第一项=>-1/2,-1/2 所以答案为A6. 16 , 8 , 8 , 12 , 24 , 60 , ( )分析:后项÷前项,得相邻两项的商为0.5,1,1.5,2,2.5,3,所以选1807.一次师生座谈会,老师看学生,人数一样多,学生看老师,老师的人数是学生的3倍,问老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分析:(方法一)设:老师= X , 学生=Y;老师看学生,人数一样多(在看的老师不包括在内)即可以列为方程:X-1=Y;学生看老师,老师的人数是学生的3倍(在看的学生不包括在内)即可列为方程:3×(Y-1)=X;所以:解得Y=2,X=3分析:(方法二)3个老师,当其中一位老师看学生的时候,把自己忽略了,2个学生。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5篇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5篇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5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精选篇1一、试题分析本次试卷从字、词、句、段、阅读、习作各个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既注意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灵活运用,基本覆盖了前半段课文的重点知识。

本次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上,如有拼音、字词、字音、形近字、反义词、谚语、排列成句、排列成段及课文里的语文知识等的检测。

(2)过程与方法。

本次二年级测评以阅读为专项对学生进行了测评,内容涵盖了概括、句子理解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写作一题通过观察图,写一段话。

总之,这张试卷是能够较为全面的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的一份优秀试卷。

二、考试情况本次参考39人,平均分71.5分,及格率81.2%,优秀率3%,低分率5%。

三、答题分析(一)字词1、读拼音,写词语,相信你能写得漂亮。

此题是出现错误较多,一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扎实。

2、选择正确的读音。

学生掌握较好,“钉着”的“钉”的读音有大部分学生读错。

3、写反义词。

“宽”“贵”二字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好。

4、形近字组词,音同字的运用,词语搭配,选词填空。

学生完成较好。

(二)句子8题把下面谚语补充完整。

学生完成得不够好。

学生错别字较多。

9、10、11题把下列各组词语排列成句子写下来,句子排列成句,和按课文内容填空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不会上下文连起来理解,答案是五花八门;还有的学生是都课文不熟,需要反复的背诵课文;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拼音不过关,用拼音代替的大部分都是错的。

可见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只注重了学生字词的训练,而对课文的渗透还不到位,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段落阅读学生完成得不够好。

主要是学生不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四)习作学生对助人为乐的主题都比较熟悉,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写出短文。

但大部分学生内容平淡,语言罗嗦。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总结(精选21篇)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总结(精选21篇)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总结(精选21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总结1本次期末考试重点考察了高二上学期解析几何及立体几何中的部分知识,本试卷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考查,突出了对数学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一、试卷特点1、紧扣考纲,注重双基本次期末考试有很多题目源于课本,如解答题第一题求证双曲线和椭圆的焦点相同。

2、突出重点和数学思想试题对本部分各节知识考察较为全面,一方面突出了重点知识重点考察,另一方面突出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如:选择题中根据直线方程求直线斜率,均是在基本概念和易混知识上进行了考察。

3、突出书写能力,考察知识的完备性和准确性。

解答题中的证明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题目,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察,又对立几中的书写问题有了较深入的检验,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深度的考查。

4、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多,在知识交汇点处设置考题。

解答题最后一题,将椭圆方程和直线方程联系起来,考查了学生知识的全面性,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悟性和对数学本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有效的体现出试题的层次和梯度。

二、阅卷过程中反应的问题1、书写混乱,答题不够规范。

比如:证明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

2、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靠,考虑问题不全面如:判断一个方程表示一个圆所需条件。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比如解答题最后一题,绝大多数同学是空白,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分析不来。

4、从整个试卷来看,学生主要是选择题得分,填空题和解答题做对少。

三、教学建议1、新课程教材带来的第一个突出问题教学容量大,学生对概念、定义的理解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位置,要求学生不断地反思提升,做到“螺旋式”上升理解。

而我们的学生很少能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做好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2、教学中应注意分层教学,注意提优与补差工作,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增加新概念、新情境、探索性与开放性的例题,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总结,不妨让其记准定义、公式,辅之以适时表扬;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这对学习风气的培养很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15】 为实现视频信息的压缩,建立了若干种国际标准。其中适合于连续色调、 多级灰度的静止图像压缩的标准是( ) 。 A) P×32 B) P×64 C) JPEG D) MPEG 解析: JPEG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话咨询委员会联合制定的,是适合于连续 色调、多级灰度、彩色或单色静止图像的国际标准。 答案: C) 【例题16】 下列( ) 多媒体文件的扩展名是WAV。 A) 音频 B) 乐器数字 C) 动画 D) 数字视频 解析: 音频主要格式有MIDI音乐、MP3格式、RM格式和WAV格式等。 答案: A) 【例题17】 符合电视质量的视频和音频压缩形式的国际标准是 。 解析: MPEG标准包括视频、音频和系统3部分,它要考虑到音频和视频的同步,联合 压缩后产生一个电视质量的视频和音频压缩形式的位速为1.5Mbps的单一流。 答案: MPEG
【例题9】 在数据库、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电子设计自动化等应用中,由于服务器 处理的数据量很庞大,而常常需要采用安腾处理器。安腾处理器采用的创新技术是 ( )。 A) 复杂指令系统计算CISC B)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RISC C) 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IC D) 复杂并行指令计算CPIC 解析: 早期的286、386采用的是传统的复杂指令系统,即CISC技术,所以选项A错误; 奔腾采用了许多精简指令系统的措施,即RISC技术,所以选项B错误;而安腾处理器 采用了超越CISC与RISC的最新设计理念EPIC,即简明并行指令计算技术,选项C正确。 而选项D复杂并行指令计算CPIC是干扰项。 答案: C) 【例题10】 关于局部总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VESA的含义是外围部件接口 B) PCI的含义是个人电脑接口 C) VESA是英特尔公司的标准 D) PCI比VESA有明显的优势 解析: PCI标准有更多的优越性。 答案: D)
【例题3】 存储量1GB大约等于( ) 。 A) 1 000GB B) 100KB C) 1 000 000KB D) 100 000KB 解析: 存储容量的单位除了字节外,经常使用的还有KB(千字节)、MB(兆字节)和 GB(千兆字节),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 1B=8bit;1KB=1 024B;1MB=1 024KB;1GB=1 024MB 1GB=1 024×1 024≈1 000 000KB 答案: C) 【例题4】 在扩展的ASCII码中,每个数字都能用二进制数表示,例如1表示为 00110001,2表示为00110010,那么2008可表示为( ) 。 A) 00110010 00000000 00000000 00110111 B) 00110010 00000000 00000000 00111000 C) 00110010 00110000 00110000 00110111 D) 00110010 00110000 00110000 00111000 解析: 1的ASCII为00110001,2的ASCII码为00110010,所以0的ASCII为码00110000, 8的ASCII码为00111000,2008的ASCII码为:00110010 00110000 00110000 00111000。 答案: D)
【例23】网络既可以传输数据、文本,又可以传输图形、图像。下列哪个文件类型 不是图形文件? A)BMP B)TIF C)JPG D)WMF 解析:BMP、TIF和JPG都是图形文件,WMF是多媒体数据文件。 答案:D)
【例24】有许多国际标准可实现视频信息的压缩。其中适合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 静止图像的压缩标准是 A) JPEG B) MPEG C) P×32 D) P×64 解析: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 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联合制定的。是适合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彩色 或单色静止图像的国际标准。 答案: A)
第 一 章
计算机硬件 组成
微处理器芯片发展简史 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安腾芯片技术特点 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 软件的种类 计算机软件 组成 程序文档与软件开发 编程语言 多媒体基本概念
计 算 机 基 础
多媒体与超 媒体
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 超文本、超媒体、流媒体
【例题1】 按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代,分别是电子 管数字计算机时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时代和( ) 。 A) 微电子管数字计算机时代 B) 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C)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D) 微晶体管数字计算机时代 解析: 按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代:第一代电子管数 字计算机,电子器件采用电子管;第二代晶体管数字计算机,电子器件采用晶体管; 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 答案: C) 【例题2】 如果按字长来划分,微机可以分为8位机、16位机、32位机和64位机。所 谓32位机是指计算机所用的CPU( ) 。 A) 同时能处理32位二进制数 B) 具有32位的寄存器 C) 只能处理32位二进制点数 D) 有32个寄存器 解析: 按字长来划分计算机有8位机、16位机、32位机和64位机之分。例如,奔腾是 32位的,这是指该处理器,特别是其中的寄存器能够保存32位的数据,CPU同时能处 理32位二进制数。一般来说,字长越大,运算精确度越高。 答案: A)
【例题7】 关于PC机硬件的描述中,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 。 A) 目前奔腾处理器是32位微处理器 B) 微处理器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C) CPU中的Cache是为解决CPU与外设的速度匹配而设计的 D) 系统总线的传输速率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解析: 由于CPU的数据存取速度远远高于内存的数据存取速度,使得CPU经常处于等 待内存的运行状态。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内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了一种数据存取速 度远高于普通内存的特殊存储器,即Cache。 答案: C) 【例题8】 在奔腾芯片的结构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超标量技术的特点是提高主频、细化流水 B) 分支预测能动态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 C) 超流水线技术的特点是提高主频、细化流水 D) 哈佛结构是把指令与数据分别进行存储 解析: 超标量技术是在芯片内部设置多条的流水线以便同时执行多个处理,而超流 水线技术主要是提高主频、细化流水,以便在一个机器周期之内完成多个操作。 答案: A)
【例题11】 一般把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这种程序不能直接在计算 机中运行,需由相应的语言处理程序翻译成( ) 后才能运行。 A) 编译程序 B) 文本 C) 目标程序 D) 汇编程序 解析: 编译程序是高级语言程序转化为机器语言程序的媒介;文本文件是由文字处 理软件生成的文件,该文件主要由汉字代码、ASCII码、打印控制码、数字、图形或 其他文字码组成;目标程序是机器语言程序,计算机可直接识别和执行这种程序;汇 编程序是指汇编语言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的媒介软件定义、( ) 和运行及维护3个阶段, 在每一个阶段完成一定的功能,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是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又是后一阶段工作的前提。 A) 可行性分析B) 详细阶段C) 问题定义D) 软件开发 解析: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一个计算机软件的功能确定、设计、开发成功投入使用, 使用中不断地修改、增补和完善,直至被新的需要所替代而停止该软件的使用为止的 全过程。瀑布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将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3个周期,每个 时期又划分为若干阶段。软件定义期:问题定义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软件开发期: 需求分析阶段、总体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运行及维护期: 维护阶段。 答案: D)
【例题5】 一条指令用十六进制表示为CD21,则用二进制表示为( ) 。 A) 1101110000100001 B) 1100110100100001 C) 1100110100010010 D) 1101110000010010 解析: (C) 16=(1100)2,(D) 16=(1101)2,(2) 16=(0010)2,(1) 16=(0001)2。 十六进制的一位数字,用4位进制数表示。 答案: B) 【例题6】 早期的IBM—PC使用的芯片是( ) A) Motorola公司的6800芯片 B) MOS Technologies公司的6502芯片 C) Intel公司的8088芯片 D) Intel公司的8086芯片 解析: Intel公司的8088芯片曾长期占领统治地位,并促进了DOS和Lotusl-2-3等软 件的成长,早期的IBM-PC使用的芯片就是8088芯片。 答案: C)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三级网络技术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计算机基础 网络基本概念 局域网基础 网络操作系统 因特网基础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因特网基本服务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网络应用技术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计算机的种类 计算机系统 的组成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例题13】 著名的国产办公软件是( ) 。 A) Office 2000 B) WPS 2000 C) Lotus 2000 D) Corel 2000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软件的基本知识。本题中除WPS Office 是我国自主开发的 办公软件外,其余3项都是国外的字处理软件。 答案: B) 【例题14】 以下关于编程语言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汇编语言是符号化的机器语言,机器可以直接执行 B) 为了完成编译任务,编译程序要对源程序进行扫描 C) 解释程序比较简单,所以解释型程序执行程度很快 D) 编译程序非常复杂,所以编译出的程序执行速度很慢 解析: 计算机语言的几个概念:① 计算机只能直接执行机器语言。② 把高级 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有两种方法,即解释和编译,前者简单,但执行慢;后者通 常要对源程序进行扫描,执行较快,但过程比较复杂。 答案: B)
【例题18】 流媒体数据有3个特点:连续性、实时性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