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诗词集

合集下载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_诗词选篇赏析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_诗词选篇赏析

士 #刘郎∃, 孙先生对刘道一的爱称, 尤见其人在他心 中的位置 # 霸图∃, 指同盟会的奋斗 目 标 着 # 空 ∃字, 更 见先生对爱将凋去, 起义失败 , 痛苦 到极点 此为概写 # 尚余遗业艰难甚 , 谁 与斯人慷 慨同∃, 诗作首先分析 了革命 的艰难 形势, 接写对刘郎的评价 刘道一年 龄虽只有 22 岁, 但有胆有识, 才干超 群 他英勇无畏, 革命意志坚定 出国 前, 他协 同黄兴 ∀宋教仁发起组建革 命组织华兴会 失败流亡 日 本后, 则 又会同秋瑾等义士, 组织反清十人 团 和三点会 加入 同盟会后 , 更是身担 重任, 一往无前 回国组织起义, 置生 死于度外 遭敌人逮捕 , 坚贞不屈, 勇 赴刑场 先生着 #慷慨 ∃二字, 对刘郎 所做评价 , 是极其凝重的 诗句蕴含 的意义还在于, 先生采用一个话问的 句式, 面对革命 队伍 中的成员, 发出 揪心一问, 更可激发大家以先烈为榜 样, 不畏艰难, 担负起未竞事业 此为 实写, 极富震撼力 #塞上秋风悲战马, 神州落 日 泣哀 鸿∃,此二句转为虚实结合的写法 诗章 运用多个比喻和即景抒发感怀的方式, 续写对刘郎的缅怀和对众心的激发 #塞上秋风∃, 比喻清朝统治者残酷镇压 革命的反动势力 #战马∃, 喻革命者及
一 ∀ 8 2,,. - -∀- -- - 一6 0 0 一 ,- -一 一 一 -一一 - - 一. 1 ----一
眺 豁词待 珍
# 转眼黄花看发处, 为嘱西风, 暂 把香笼住 待酿满枝清艳露, 和风吹 上无情墓 ∃写景寓情, 寄托哀思 #黄 花 ∃, 革命 的象征 #发处 ∃, 发祥地 #转眼∃, 表明时间运转的快速 革命 党人领导的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 但 在同年的秋天, 武 昌起义却取得 了 胜 利 诗人激动万分, 乃来至革命发祥 地 , 面对埋葬烈士遗体未久 的黄花 # 事败垂成原 鼠子 , 英雄地下长无 语 ∃, 写起义失败的原因和对英雄牺 牲的痛惋 # 鼠子 ∃,指叛徒 广州起义 是在实力 尚未集 中的情况下, 因叛徒 告密而被迫发动导致失败的 诗人将 叛徒比作鼠子, 不仅从外形上活画出 他的丑陋的嘴脸, 更深刻暴露出他的 丑恶本质和对革命的危害 末句, 写 得极为悲痛 诗人来到墓地 , 面对无 情的坟土, 望着深埋在地下的英雄战 友 , 有 多少慰语要尽情倾诉 , 可他们 却无声无息 , 无怨无悔 , 怎禁 自己不 放声悲号, 痛哭一场 纵观全词, 写得很有特色 前闽 写景, 诗句清丽, 情景交融, 似乎并无 哀意, 但透过 # 为嘱 ∃∀# 暂把 ∃∀# 无情 ∃ 等词语深入体会 , 就会看到, 诗人 融 化在景中之情, 是极其深沉的 此外, 构景托情, 想象奇特 诗人的情思, 紧 紧围绕花发 ∀吐香 ∀酿露等花享的过 程 , 展开联想, 不仅使情和景结合得 更为紧密, 亦使词 旨的意蕴得 以深 化 后阅忆事, 前半部分写得很壮烈, 特别是一个 # 吞 ∃字, 更可显现英雄勇 猛压倒群敌的磅礴气势 后两句, 将 危害革命 的鼠子 与埋葬地下长无语 的英烈对比, 更可激起我们对鼠子的 愤恨, 对为革命献身的英烈更加怀念 和无限痛惋 抚剑神伤家国虑

纪念辛亥革命的诗歌集锦

纪念辛亥革命的诗歌集锦

七律悼孙中山先生郭增吉 (河南林州)千年帝制暗如斯,义士香江举大旗。

傲骨擎天观世界,奇才绝代唤群黎。

一身肝胆昆仑重,万里征程铁马疲。

辛亥百年今复祭,几觞浊酒寄哀思。

七律程昌海 (广东高州)武昌首义震全球,清室消亡帝制休。

国父导航兴禹甸,工农踊跃补金瓯。

三民主义开新宇,一统章程展壮猷。

恢复中华驱鞑虏,丰碑永竖炳神州。

七律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感赋黄尊典 (江西靖安)赤帜飘扬耸碧空,武昌首义气如虹。

推翻帝制开新纪,建立民权向大同。

无数仁人酬壮志,几多英烈创奇功。

讴歌辛亥光荣史,革命征程画卷中。

七律纪念辛亥革命刘锐 (湖北黄石 84岁)革命先驱举赤旌,义军威震武昌城。

惊雷滚滚摧清祚,众手拳拳拔帝根。

粤国先生筹独运,项城贼子梦难成。

黄花岗上英魂壮,烈士昭垂万古名。

七律辛亥首义百年颂雷翠娥 (广西南宁女)烽火弥空世路殊,义旗高举赴征途。

冲天烈焰摧皇统,坼地洪涛卷孽孤。

五色旌挥群岳舞,九州情动万民呼。

共和大业从兹始,百载风云入画图。

七律辛亥革命百年志林梦 (福建莆田)武昌义帜炽城头,王气如霾一夜收。

民主风行摧帝制,共和旭起焕神州。

补天昔赖经纶展,兴国今凭改革酬。

史册百年犹醒世,男儿热血砺吴钩。

七律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感赋张赖昌 (广东增城)惊天首义武昌城,怒卷狂潮铲帝声。

缔造共和三策著,驱除专制九州兴。

中山遗业炎黄创,革命精神世代赓。

更喜春风融两岸,金瓯补缺看台澎。

七律纪念辛亥革命百年雷本藩 (湖北武汉)黄花岗上祭忠魂,首义武昌振后昆。

炮火八彪驱督府,旌旗五色覆清廷。

千年一改家天下,世纪永怀孙逸君。

民主共和开国体,悠悠青史载功名。

七律武昌首义百年纪念谷兰斋 (湖北宜昌)黄鹤楼头举义旌,风雷滚滚荡乾坤。

艰辛历尽同盟会,生死置之戈甲营。

涛涌大江驱鞑虏,旗挥昊宇覆清廷。

共和民主昭华夏,千载功勋荣汗青。

121首诗词新作和我们一起缅怀辛亥革命先驱

121首诗词新作和我们一起缅怀辛亥革命先驱

121首诗词新作和我们一起缅怀辛亥革命先驱孙福奎黑龙江双鸭山七绝·辛亥革命革命先驱万众崇,武昌枪响荡豪风。

丰碑矗立扬眉日,永记孙文第一功。

杨学军江苏南京七绝·辛亥革命此峰一起众山倾,满地流萤耀眼明。

英烈至今情未了,倚听江海大潮声。

金国旗江苏宿迁七绝· 辛亥革命举旗革命结新党,首义群贤向武昌。

帝制千年一朝废,中山国父世留芳。

金光瑜黑龙江大庆七绝·辛亥革命赞孙氏扬旗帝制翻,中华大地起波澜。

山河换色三民秀,明日青天道路宽。

注:新韵藏头诗叶传德湖北广水七律· 缅怀孙中山先生辛亥风云逾百年,人民噙泪悼中山。

三民主义丹霞灿,千载皇权碧落坍。

救世救国酬夙愿,联俄联共转坤乾。

先生绮梦终实现,华夏腾飞壮大千。

孙汝瑛吉林扶余七绝·辛亥革命武昌枪响开新纪,帝制推翻建大同。

一代英雄兴社稷,千秋史册载丰功。

郁婧河南扶沟五绝·忆孙文救民辛亥年,革命绘新篇。

义帜孙文举,铲平专制权。

陈玑甘肃定西七绝·辛亥革命辛亥风云起国中,推翻帝制赖孙公。

万民敬仰先行者,继往开来伟业兴。

耿战浩河北邯郸七绝·辛亥革命赞辛亥武昌兵火雄,两千帝制此时终。

掌权兴业求独立,推动亚洲觉醒风。

石光明广东珠海五绝·辛亥革命首义武昌奋,群雄为大同。

一朝平帝制,青史记丰功。

10赵理真青海西宁七绝· 辛亥革命首义武昌惊地天,推翻帝制启新篇,共和建立功昭著,万代千秋颂圣贤。

郁洪福河南扶沟七绝·辛亥革命帝制千秋君独权,江山九域御家园。

苍穹义帜孙文举,热血共和染碧天。

耿士锋黑龙江肇源七绝·辛亥革命首义枪声震四方,废除帝制意深长。

传播民主新思想,革命精神万代扬。

周钧江西余干七绝·辛亥革命武昌枪响建奇功,帝制推翻创大同。

孙公四海庶民崇。

李鉴明江西万载七绝·辛亥革命辛亥武昌打一枪,帝皇美梦瞬间亡。

中山凛凛英雄志,华夏巍巍浩气长。

纪念百年辛亥原创诗歌

纪念百年辛亥原创诗歌

历史的回音-------纪念百年辛亥革命,颂扬武昌首义壮举今夜,翻过整整一百年历史灰白的胶卷应该记得那段带有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流淌着人民的鲜血高唱着革命的壮歌我们轰轰烈烈地走过争取民族独立的曲曲折折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也不可以忘记那刻在近代史上的屈辱镜头斑斑点点,历历在目鸦片的走私,愚民弱国林则徐虎门海滩的那一把火毕竟还是烧不尽国人麻木的内心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紫禁城虚掩的大门最终还是将雍容华贵的圆明园付之一炬骄傲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奋斗,奋斗就要革命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巨大的进步来作为补偿于是孙中山来了高喊着“驱除鞑虏,平均地权,创立民国,恢复中华”的口号来了自由平等的三民主义沸腾着每一个先进国人的血液武昌城楼上的一声炮响受万民拥护的中华民国便头角峥嵘地诞生了随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名字被永远的载入了光辉的史册长沙起义,西安起义太原,昆明,南昌,贵阳,杭州,福州,上海革命党人遍布全国,响声四起十次起义,屡挫屡战铿锵奋进,誓与清廷决一死战从武昌首义到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辛亥革命剪断了束缚着中国人民两千多年奴性的辫子开创了中华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历史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历史叩问冷漠者的良知历史敲醒愚昧者的心灵我们决不允许屈辱的旧梦重现决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决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挺起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脊梁对得起脚下这厚重的土地对得起头顶这朗朗的天空——化工102班邓国伟。

红色革命诗 短诗10首大全

红色革命诗 短诗10首大全

红色革命诗《就义诗》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绝笔诗》周文雍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就义诗》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狱中诗》恽代英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挽刘道一》孙中山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浣溪沙》柳亚子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清明节车过嘉兴访烟雨楼》董必武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

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梅岭三章》陈毅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满江红·领袖颂》郭沫若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辛亥百年、建党九十周年作品

辛亥百年、建党九十周年作品

庆建党九十周年(七律)
船起南湖红映天,
⊙●⊙○⊙●△
燎原星火险相传。

⊙○⊙●●○△
出生入死开新局,
⊙○⊙●⊙○●
斩棘披荆写巨篇。

⊙●⊙○⊙●△
华夏春回三十载,
⊙●⊙○○●●
神州寿庆耄耋年。

⊙○⊙●●○△
镌碑莫忘辛酸史,
⊙○⊙●⊙○●
永续和谐再启帆。

⊙●⊙○⊙●△
蝶恋花·辛亥往事
国耻百年尤历历,
⊙●⊙○○●▲
辽阔九州,
⊙●○○
贼寇瓜分急。

⊙●○○▲
志士仁人肝胆沥,
⊙●⊙○○●▲
同盟旗举三民义。

⊙○⊙●○○▲
炮起武昌天地异,
⊙●⊙○○●▲
复我中华,
⊙●○○
帝制千年毙。

⊙●○○▲
今日山河惊旖旎,
⊙●⊙○○●▲
英雄血泪凭谁记?
⊙○⊙●○○▲
作者:二月土,原名王勇,1978年3月生。

川师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现从事教育管理。

好文学,略长于古典诗词,199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蓬溪县作家协会会员,蓬溪县楹联学会理事。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四首)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四首)

008
最 是 百年 回首 际 , 前 驱 风 采 念 怀 中 。
哲 思 翻 解 知行 论 ,博 爱 恒言 天 下 公 。
早建 勋 名 昭 日月 , 更 留 遗 教 吐霓 虹 。
果 然 时 势 造 英 雄 , 泛舸 横 流 求 大 同 。


前 尘 多 少 随 流 水 ,首 义武 昌 金 石 镌 。
更有 佳 音 托 画卷 , 富 春 两岸 璧 完 时 。
锦 程 偶 遏 云中 嶂 , 厄劫 每 持 风 里旗 。 百栽 已 圆 强 国梦 ,九 州 又抒 展 眉 诗 。 山河 重 理换 新姿 ,莫 道 姗姗 来 却 迟 。
其 四

从来向背唯民命 ,红遍遐荒 一 帜扬。
天 下 纷争 真 主 义 ,神 州 苦觅 好单 方 。 疮 痍 河岳 龙 蛇 走 , 憔 悴 人 寰 草 木 伤 。 匝 地 干戈 较 短长 , 当 时 国事 总 蜩 塘 。
惊 起 狂 飚 九 万 里 ,喜 除 专 制 两 千 年凝 魂 国 粹 篇 : 。 破碎 山 河 长夜 天 , 男 儿 若 个 岂 能 眠 。
纪念 辛亥革命 百年
故 宫 视 点
郑 欣 淼
009

红色革命诗词

红色革命诗词

红色革命诗词1、《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二、红色革命诗词大全100首介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者:毛泽东久有楚轻狂,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赏析:《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写于1965年的一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76年1月号。

作者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以登井冈山为题材,在忆旧颂新中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实践精神相结合,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慷慨激昂,表达了作者要继续革命的英雄气概。

三、收集红色革命诗词大全100首的集合:《党旗颂》你有晨曦一样的颜色映红了东方的天宇你有沸点一样的温度让神州变为热土你是阵痛中分娩的彩红嫁接起中华民族腾飞的桥梁你用卓越的成就谱写歌词将春天的故事传唱那把磨得锃亮的镰刀披荆斩棘割去旧中国腐朽的毒瘤那把高高擎起的铁锤力重千钧已砸烂旧社会沉重的枷锁你是一面真理的旗帜穿越88个春秋永不褪色你是一面飘扬的战旗无数优秀儿女为你前赴后继你是一面永恒的党旗旗下回响着庄严神圣的誓词你是漫漫长夜指路的北斗星你是大海上指引航行的灯塔你将金黄的党徽融进殷红的血液积淀出永远不变的信仰你用太阳般的光芒编织未来建设起富饶美丽的家园因为你,七月跳动着熠熠的火焰因为你,七一有着火红的主题你是一张宏伟的蓝图由三代领导人精心设计你是一幅多彩的画卷由十三亿人民共同描绘你如春风吹拂将荒漠变成绿洲你如号角长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诗词集
《辛亥风云》有感
宝鸡杨斌
时光如梭,辛亥革命100周年转瞬就到了。

回顾100年前的这场历史巨变,纪念这个革命对现代中国的历史贡献,继承发扬辛亥志士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从而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为富强、文明、民主,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辛亥革命是在清政府异常腐败、中国面临危亡的时候发生的。

近代中国曾经很值得称道,有资料称,清中前期的国民总产值曾达到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多。

然而到了晚清,封建统治腐朽没落,国内矛盾激化、弊病丛生,农民起义斗争此起彼伏。

而这时,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鼎盛的局面,民主共和制度在解放社会生产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世界资本主义列强本能扩张,致使衰败的中国战争不断败北,不平等条约接连签订,大片领土被蚕食、割让,天文数字的巨款被勒索。

而清政府中保守势力却非常强大,任何想改良、改革现状的企图,都以惨败而告终。

终于,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都不愿在现存条件下继续生活下去,革命的条件逐步成熟了。

辛亥革命毫无疑问是一场伟大的历史巨变。

它彻底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初级的民主共和体制,实现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当时政治空气活跃,法政学校遍布全国,各种政党团体、社会组织和报纸杂志纷纷涌现,在鱼龙混杂,弊端百出中,也首次以
选举的方法产生了国会,建立起现代性的司法机构和司法秩序。

同时平等、自由、民主等现代观念逐步在中国广大人民中传布开来。

从此中国人民知道了,国家政权除过禅让、世袭等方式外,还可以采用选举的办法;知道了国家的领导人是可以批评的,个人的疾苦诉求是可以公开表达的;知道了表示尊卑的跪拜之礼可以废除,表示屈辱的男性辫子、女性裹脚也终于可以剪除等等。

这在皇权统治下都是不可思议、大逆不道的。

辛亥革命的标志性成果,是在南京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

制定了体现“主权在民”思想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个约法集中体现了辛亥革命的目标。

虽然这个《约法》最终被以袁世凯、蒋介石为代表的政府所弃毁,但作为辛亥革命的一个最佳理论成果,它所绽放的历史光辉却是长久的。

纪念辛亥革命,我们尤其不能忘了那些为了国家的命运而英勇奋斗甚至慷慨捐躯的志士仁人们。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袖的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邹容、陈天华、秋瑾、赵声等慷慨赴难、以牺牲唤起民气的舍身精神;章炳麟、徐锡麟、蔡锷、廖仲恺等屡挫不折、奔走呼号、前赴后继的忘我精神等等,都是值得敬佩、值得讴歌,值得世代相传的中华民族宝贵财富。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们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和最忠实的继承者。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我们可以以举世瞩目的中国面貌深刻变化来告慰孙中山先生们。

我们还要铭记孙中山等革命先辈振兴中华的夙愿,继续把几代中国人为之呐
喊、为之奋斗、为之流血牺牲的民族复兴伟业继续推向前进。

民革宝鸡市委员会和宝鸡市诗词学会的同志们,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筹划编印了这本纪念诗文集,为我们不忘先驱,铭记历史,继承精神提供了一本好教材。

在这本书中,辛亥志士们的忧国忧民、舍生取义、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原貌呈现,令人震撼;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朝代,它的中前期曾经有非常鼎盛的局面。

虽然世界资本主义与清王朝入主中原几乎是同时期现世的,但资本主义初期的生产力还是远不能与这个世界最大最久的封建主义末期相比,从康熙、乾隆时期开始,社会生产较快发展,民众生活基本安定,这样的繁衍成果在当时世界是仅有的。

200多年间,王朝的人口从近一亿增长到四亿多,占当时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

而正是这200年,世界资本主义高度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封建主义却走上了尽头。

当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成果伴随着野性掠夺展现在古老中国面前时,这个王朝大有一触即溃之势!大块的领土丧失,大宗的权利沦丧,列国的强权,似也左右着这个把皇权看得至高无上的朝廷的政治走向。

面对欺凌,改革改良的趋势似乎是必然的,但是这个简单的尝试却被血腥扼杀,甚至不惜把那个还稍有些振兴心性的皇帝也打入冷宫。

于是,革命成为必然!“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朝廷,不但民众感到愤慨,甚至作为执政支柱的官吏们大多数也感到困惑了!改弦更张,挽救危亡,似乎成了一个普遍的心态。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这时应运而生,国家的命运和屈辱使他们走在了一起,外国的发达富强使他们决心更加坚定!1905年末科举制废除,新学制颁布,西学逐渐成为全
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教育方式的这一根本性变革,无意间从思想体系上动摇了满清皇权的根基,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年轻新锐就此脱颖而出,为封建制度最后的灭亡敲响了丧钟。

革命党人把从新兴的资本主义那里获取的很多新思想、新蓝图,传播给国内的民众,革命的舆论也有了一定市场。

时机逐步在成熟,革命党人组织了十次武装起义,虽然牺牲不少,也极大的震动了清王朝的统治,却都没有出现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那样,天下八方呼应,朝廷树倒猢狲散的局面。

最痛心的是1911年4月27日的黄花岗之役,损失同盟会骨干100余人,而其时距武昌起义不到半年时间。

武昌起义的爆发在当时来说确实事出突然。

后来人也多觉得偶然性太大。

孙中山先生就说:“按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澂一逃;倘瑞澂不逃,则张彪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

”从前十次起义的过程看这次,确实有许多偶然性。

同盟会组织起义多次,而这次却是共进会和文学社组织的,而且由于突发情况,两个组织的领导人被捕的被捕,脱逃的脱逃。

其余下层新军人员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冒然发动,获得同城几支部队响应,以3000人之众,一夜间攻克武昌城,清总督逃跑、提督弃战,完成了这个胜利。

而大部分驻鄂清军赴川镇压保路风潮,更成为起义胜利的有利条件。

此后不到两个月里,关内十八省中有十四省宣布独立,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但偶然中却蕴涵必然:清政府的腐败使上层人士和下层群众都渴望着变革发生;1910年长沙的抢米风潮和1911年四川的保路运动成了革命的预演和前奏;清政府在世界潮流推动下建立的新军和新式学堂孕育了它的
掘墓人;同盟会虽然多次失利,但孙中山和黄兴等在社会上却积攒了巨大的号召力。

特别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和极端失望,应该是革命快速胜利的决定因素。

前苏联的倒台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

须知太平天国以几十万之众也最后失败了。

这场革命过去了整整100年,它的意义是巨大的,在本书序言和诗文中都反复谈到了。

宝鸡市诗词学会从去年就计划以诗词形式纪念这个革命,而民革宝鸡市委员会也非常赞同这种纪念形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民革主委蔡元兴和市政协副秘书长、市民革副主委宋建国都多次谈了自己的设想。

期间,市政协的张民义、陈靖劳等领导都表示了大力支持。

市上四大班子的主要领导都高兴地为本书或作序,或题词,增添了相当厚重的份量。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志士遗珠”是辛亥革命亲历者的诗作,共计51个作者,190首诗词。

内容回肠荡气、义薄云天,资料很宝贵。

由杨斌依据1980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辛亥革命诗词选》电子版为蓝本,结合其他资料选编选注。

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385首诗:“功著青史”、“共和狂澜”、“先驱俊杰”、“感赋颂联”,基本是本市诗词作者的作品,分别由邓汉章选萃,容琳、赵解放、邓耐、邱利全、苟敬文、朱晓林编校;最后一部分“缅文怀章”主要是本市民革成员及其他同志的纪念文章18篇,由强文编选,赵强复审。

全书由杨斌总策划并最后审定取舍。

在对第一部分的编选中,我们深深为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所打动,这些珍贵的、史料性质的历史篇章,相信也会给读者以震撼,若能如此,我们辛苦编辑这册书,就算得到了最满意的回报。

2011年8月1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