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生化分析常见交叉污染探讨与对策

合集下载

生化试剂交叉污染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生化试剂交叉污染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生化试剂交叉污染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化分析仪已经成为临床检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对患者的生物样本进行精准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获取患者的生化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在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过程中,生化试剂交叉污染往往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对生化试剂交叉污染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生化试剂交叉污染的定义和原因生化试剂交叉污染是指在实验室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不清洁等原因导致不同生化试剂之间相互污染的现象。

生化试剂交叉污染可能会使得样本中的一些成分受到污染,从而影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

生化试剂交叉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操作不当:在进行样本处理和试剂添加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可能会导致不同试剂之间相互污染,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2. 设备清洁不当: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高精密的设备,其清洁对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如果设备清洁不当,可能会导致试剂污染,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3. 试剂质量问题:有些生化试剂的质量可能存在问题,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并更换,则可能导致交叉污染,进而影响检测结果。

1. 检测结果偏高或偏低:生化试剂交叉污染会导致样本中的一些成分受到污染,从而可能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偏高或偏低。

3. 检测结果误差增大:生化试剂交叉污染会引起检测结果的误差增大,从而影响医生对于患者病情的判断和诊断。

以上种种影响都表明,生化试剂交叉污染可能会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诊断,甚至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为了避免生化试剂交叉污染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产生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3. 定期更换试剂:定期更换生化试剂,避免因为试剂质量问题导致生化试剂交叉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生化全自动分析仪项目间试剂交叉污染其解决方法

生化全自动分析仪项目间试剂交叉污染其解决方法

浅谈生化全自动分析仪项目间试剂交叉污染及其解决方法【摘要】目前生化试剂种类繁多,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充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服务。

【关键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防止污染在生化试剂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碰到交叉污染的问题,从而导致结果的偏离,影响临床结果的报告和临床病情的诊断。

所以正确认识交叉污染问题及有效排除显得尤为重要。

交叉污染简单分析是生化仪使用过程中永恒的话题,从仪器角度分析交叉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样本针携带污染,试剂针携带污染,搅拌棒携带污染,清洗系统携带污染,比色杯污染。

主要原因 1. 样品针,试剂针弯曲,特富龙涂层剥落,针堵塞,冲洗水冲洗不充分。

2,搅拌棒特富龙涂层剥落,搅拌棒表面有顽固性污渍,冲洗水冲洗不完全。

3.比色杯划痕较多,冲洗水冲洗不完全。

4.干燥棒携带污染。

那如何鉴别交叉污染的类型从而及时排除?1. 样品针携带污染:同一血清分为五份,分别测定蛋白项目,重复性差。

2. 试剂针携带污染:①部分试剂极易变质,可通过肉眼观察发现②以蒸馏水为样本,重复测定以下项目组合 10 次以上:ast 、 alt (前)+ ldh (后); tcho(前)+tba(后),后者测定结果偏高但重复性较好。

3. 搅拌棒携带污染:对同一份血清标本重复测定ggt 或 alt或ast 20次以上,结果重复性较差且有走高趋势。

4. 清洗系统携带污染:①在样本测定过程中,加做室内质控,部分项目测定异常或者失控②在样本测定过程中以蒸馏水为样本,多次测定ldh、p、mg、tba,结果重复性不好。

5. 比色杯污染:在每日早晨刚开机时对所有项目做试剂空白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或者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结果变高,tba(循环酶速率法)经常出现负值,蛋白项目、血脂项目结果偏高,胆红素(钒酸盐法)易出现异常值。

解决办法:①定期进行仪器的维护保养。

②按要求及时更换零部件。

③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

④全自动生化分析标本和试剂用量少,残存少量即会影响测试结果,每天应用无水乙醇擦洗并定期更换干燥棒,保证比色杯清洗后不留残液,避免比色杯的交叉污染。

生化仪交叉污染对策

生化仪交叉污染对策

对比检测法
对比检测法是通过比较不同项目之间的检测结果来判断交叉污染的程度。具体操作是在生化仪上对多 个项目进行检测,比较各项目之间的检测结果,若某些项目的结果异常高或异常低,则说明存在交叉 污染。
对比检测法适用于具有多个检测项目的生化仪,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的优点。
仪器自检功能的使用
生化仪自检功能是指生化仪在每次开 机后自动进行一系列检测,以确保仪 器正常工作。通过使用生化仪自检功 能,可以及时发现仪器存在的异常情 况,如管路堵塞、气泡等,从而避免 交叉污染的发生。
高粘度或高盐度的试剂容易在 管道和组件上残留,导致交叉 污染。
选择低粘度、低盐度的试剂, 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
对于必须使用的特殊试剂,应 遵循仪器说明书,采取特殊措 施预防交叉污染。
04 生化仪交叉污染的检测方 法
试剂空白检测法
试剂空白检测法是通过检测试剂的空白值来判断交叉污染 的程度。具体操作是在生化仪上分别对试剂空白和样品进 行检测,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若试剂空白值过高,则说 明存在交叉污染。
生化仪交叉污染对策
目录
• 生化仪交叉污染概述 • 生化仪交叉污染的常见原因 • 生化仪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 • 生化仪交叉污染的检测方法 • 生化仪交叉污染的应对策略
01 生化仪交叉污染概述
交叉污染的定义
交叉污染是指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仪器故障或 环境因素等原因,导致一个样本中的物质污染到其他样本, 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预防生化仪交叉污染的发生,应建立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发现污染后的处理流程、责任分工、定期检查和维护的计划等内容。
通过培训和演练,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应急预案的操作和流程,以便在交叉污染发生 时能够迅速应对。

生化分析常见交叉污染探讨与对策

生化分析常见交叉污染探讨与对策

生化分析常见交叉污染探讨与对策生化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常常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然而,在进行生化分析实验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交叉污染的问题。

交叉污染是指样品之间的杂交,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和错误解读。

因此,探讨交叉污染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交叉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实验过程中样品之间的接触、混合和传播。

以下是常见的交叉污染原因及其对应的对策:1.微量样品污染:在操作过程中,微量样品可能附着在不同实验设备的表面或液体中。

这种污染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设备不干净或者液体受到其他样品的污染。

对策:首先,要对所有的实验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其次,在进行实验之前,应该在每个设备上都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没有残留的微量样品。

此外,在液体搬运和处理过程中,应该小心避免将样品交叉污染。

2.实验室环境污染:实验室环境中可能存在空气中的微生物或粉尘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对生化分析实验的结果产生影响。

对策:为了减少实验室环境污染的影响,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同时,可以使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来净化实验室空气,确保实验环境的干净和无菌。

3.实验人员操作污染:实验人员在进行生化分析实验时,可能不小心将样品交叉污染。

这种污染可能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或者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导致的。

对策:实验人员应该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并且时刻保持实验操作的规范和准确性。

此外,实验人员还应该使用一次性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污染物接触到样品。

4.样品预处理的交叉污染:在进行样品预处理时,不同样品之间可能会交叉污染,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

对策:在进行样品预处理时,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交叉污染。

比如,在每个样品处理之前,使用洗涤剂和漂白剂对实验器具进行彻底清洁,并使用新的实验器具来处理每个样品。

总之,交叉污染是生化分析实验中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了避免交叉污染的发生,实验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实验操作和实验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项目间试剂交叉污染及避免方法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项目间试剂交叉污染及避免方法

GE n LI Ga Xi , U n
( . eatetfCii l aoao ,h itf l t o i l B n b dcl oeeB n b n u 2 3 0 ; 1D p r n uMei lg ,eg uA h i 30 4 m n aL r sA a d p a o i f aCl 2 D p r n l i l brt yB n b hr n ia H si lB n b ,nu 3 00 C ia . eat t Cic o o , eg uT i Mu ip l o t , eg uA h i 30 hn ) e f m o naL a r a d c pa 2
[ bta t A src]Obet eT i ush et et f viigt ieett cos otm nt no at t i hmcl n ye. jc v :od cs t t a n o o n edf rn i m s r — na ia o f uo i bo e i a zr i s e r m a d h f e s c i mac c aal
[ 摘要 ] 目的 : 探讨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 项 目问试 剂交 叉污染 及避免 的对策 。方法 : 用质控 血清 分别先 测血 清碱性 磷酸 酶
( L ) 测 Mg ( A P后 “ A组 ) 先 测 淀 粉 酶 ( MY 后 测 Mg ( ; A ) B组 ) 用 质 控 血 清 测 定 Mg ( 照 组 ) ; 对 。用 去 离 子 水 当 样 品 测 1次 A P , 连测 1 L后 再 0次 Mg , 质 控 血 清 替 代 去 离 子 水 当 样 品 同 样 操 作 ( “ 用 C组 ) 将 A P换 成 A Y 进 行 同 样 操 作 ( 组 ) 结 ; L M D 。 果 : B两 组 污 染 率 差 为 9 9 % 和 1.3 , L A、 .3 0 1% A P和 A MY试 剂 对 M 测 定 有 交 叉 污 染 。 结论 : 验 人 员 熟 悉 仪 器 的 操 作 及 性 g 检 能 , 仪 器 项 目顺 序 安 排 时 尽 量 将 有 污 染 的项 目隔开 , 一 定 的顺 序 安 排 项 目 , 以避 免 试 剂 间 的化 学 污 染 。 在 按 可

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的探讨(一)

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的探讨(一)

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的探讨(一)〔摘要〕目的:探讨OLYMPUS400和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中交叉污染问题。

方法:设定生化仪的分析顺序,以无机磷、血清镁、乳酸脱氢酶为研究对象,将试剂内含磷酸盐、镁离子、乳酸脱氢酶组分的检测项目和这3个项目做几种组合,观察这些试剂用OLYMPUS400和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混合血清、临床样本和蒸馏水检测这3种组合项目的影响。

结果:对于OLYMPUS2700,实验中的任何项目之间无显著影响,对于OLYMPUS400当仪器状态比较好时,除AST对LDH、CHE对无机磷项目有影响外,其余项目均无显著影响,交叉污染较小,而当仪器状况不好时,交叉污染较严重。

结论:在日常工作中,既要注意项目间的设置,以减少交叉污染,更要重视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结果的准确。

〔关键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试剂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迅速发展,各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相继出现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生化分析仪项目间的交叉污染方面的研究也很多,我们用OLYMPUS400、OLYMPUS2700对目前使用的试剂可能存在交叉污染的项目进行了实验,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仪器OLYMPUS400、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试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由温州东瓯公司提供,方法均为连续监测法;淀粉酶脢(AMS)、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由科利亚公司提供,方法为连续监测法;血清镁(Mg2+)由科利亚公司提供,方法为二甲苯胺蓝法;无机磷(P2+)由中生公司提供,方法为钼酸铵法;总二氧化碳(TCO2)由RADON公司提供,方法为酶法。

1.3标本混合血清、门诊患者血清、蒸馏水。

生化检测中的交叉污染与预防

生化检测中的交叉污染与预防

生化检测中的交叉污染与预防目的:探讨生化检测中交叉污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方法:研究加样针的交叉污染,运用以下检测方式,混合血清与血清磷;先测血清钙再测血清磷;先测血清氯再测血清磷。

结果:测血清钙后再测血清磷对血清磷的测定值有明显影响,测血清氯后再测血清磷则对磷的测定值无明显影响。

结论:生化检测的交叉污染主要源于比色杯的交叉污染;搅拌棒的交叉污染;加样针的交叉污染。

标签:生化检测;交叉污染;预防近几年,各种生化分析仪逐漸进入各大小医院的检验科,日常检测过程中,生化检测中的交叉污染严重影响生化分析仪的精密度,进而影响检测结果[1-2]。

本文围绕生化检测中的交叉污染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加样针引起的污染进行实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钙:偶氮胂Ⅲ(100 μmol/L),磷酸盐缓冲液(50 mmol/L);测氯:硫氰酸贡,硝酸铁;测磷:钼酸铵(0.48 mmol/L),硫酸(220 mmol/L)。

1.2方法根据试剂的说明书设置仪器的各项参数,实验之前要对仪器实施整体的维护,例如用清洗溶液对比色杯进行全面的清洗,还要清洗搅拌棒和仪器的管道,最后实行仪器光校正。

从选定的血清标本中随机抽取几份,即为测试用的混合血清,再把混合血清分成20份,分成3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同时溶解一瓶室内质控非定值血清(室内质控血清:常规工作中检测项目的精密度水平,是室内质量控制中靶值和允许误差范围确定的依据)。

检测方法:①只测混合血清和质控血清磷;②先进行血清钙的测定然后再测定血清磷;③测定血清氯之后测血清磷。

1.3 统计学方法血清磷测定值以x±s表示,3种测定方式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先测钙再测磷对磷的测定值有明显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先测氯再测磷则对磷的测定值无明显影响。

见表1。

3 讨论3.1 交叉污染的原因分析每一种生化分析仪都是共同使用样品吸样针、试剂吸样针,玻璃搅拌棒,因此,当经过很长时间后,生化分析仪的清洗和洗涤作用减弱了,比色杯吸附力加强,日常维护工作欠缺,就导致交叉污染,影响生化分析仪的精密度[3]。

浅析生化分析仪试剂间交叉污染及解决方法

浅析生化分析仪试剂间交叉污染及解决方法

浅析生化分析仪试剂间交叉污染及解决方法标签: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实验室目前,各种型号的生化分析仪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生化分析仪具有快速、高效、准确、重复性好及多项目、多样本处理能力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各种检测方法学在不断改进,试剂、校准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使得临床生化分析检测结果重复性和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但由于生化分析仪在分析过程中必须共用吸样针、试剂针、搅拌棒以及比色杯,使得交叉污染的问题也随之产生[1]。

交叉污染分为吸样针、搅拌棒、样品杯及试剂间的交叉污染,其中试剂间的交叉污染常不易发现,具有偶然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最为严重[2]。

下面,本文就生化分析仪试剂间交叉污染和处理作一简要介绍。

1原因生化分析仪试剂间的交叉污染主要是因为仪器的清洗能力下降,特别是仪器老化、日常维护欠缺和仪器内积聚的污垢均使得仪器不能有效消除携带污染。

生化分析仪的试剂针在加样时要接触各种试剂成分,而搅拌棒需将血清和试剂在反应杯中混匀,如果试剂针、吸样针和搅拌棒清洗不干净,就容易在测试项目之间出现交叉污染,因为前一测试项目在试剂针、样品针或混匀器的残留部分会对下一测定项目造成影响。

特别是如果前一测试项目的某一试剂含有下一测定项目的测试所要测定的底物或含有的某种成分与下一测定项目的反应所要测定的底物有作用,就会直接干扰下一测定项目的反应的测定结果;如果试剂污染了,下一测定项目的反应就是前后两种试剂综合作用的结果,会干扰下一测定项目的反应的测定结果[3]。

朱武军等[4]研究了26个常用生化项目试剂对TBA测定的干扰现象,发现HDL-C、TC、Cr和TG试剂对TBA测定产生正干扰的原因是由于试剂交叉污染,可能是HDL-C、TC和TG试剂所含的胆酸钠具有胆汁酸的反应特性,从而对TBA测定造成干扰;而Cr对TBA的干扰可能与前者试剂所含抗坏血酸氧化酶有关,其影响了后者氧化还原的进程。

2表现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生化分析仪试剂间出现交叉污染主要表现为某一项目的测定结果一直符合临床要求,一段时间后其测定结果趋高或减低,日益明显;但单独测定该项目时其测定结果又合理起来,钟原胜等[5]检测了DBIL后再检测的ALT发现DBIL试剂对ALT的检测有负干扰,而单独检测的ALT与增加2项对研究对象无干扰项目测定后再测定,则发现检测结果合理,无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值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通过考察百 分比的大小来初步判断携带污染的可 能性。
目前的判断标准以正负百分之五作为 判断标准,超过范围时怀疑有携带污 染。
试剂针携带污染确认实验
由携带污染初实验筛选出怀疑有污染的项目组合, 假设 (A→B) 同(D→E)
即A项目对B项目(A项目做好后紧接着做B项目),D项目对E项目(D项目做好后紧接着做 E项目)怀疑有污染。
通过计算携带污染率q = (40 – 20)/ 2000 * 100% = 1%。
例2:选择高浓度的Cl 样本浓度值为140 mmol/L,低浓度Cl 样本第一次检测 结果为86 mmol/L,第三次检测结果为80 mmol/L。
通过计算携带污染率q = (86 – 80)/ 60 * 100% = 10%。
试剂针携带污染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一般采用双试剂针,即所有项目的一 试剂都共用试剂针R1,所有项目的二试剂都共用试剂 针R2。试剂针R1或R2在每吸取一次试剂后都会进行一 次清洗,之后会 立即吸取下一个项目的试剂。
当自身清洗能力下降,试剂针在吸取试剂时会将部分残 留的前项目试剂成分带入到后项 目反应杯中,对后项 目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试剂针携带污染实验方案原理:通过设置特定的标本检测顺序,每个 样本只做一个项目的检测,可以控制不同项目的先后吸取顺序,实现 任何一个 项目都能与其他项目相遇。为了有效评价项目之间携带污染 影响程度,污染实验所用病人样本的混合血清应尽量包含医学决定水 平浓度
试剂针携带污染实验方法
携污染初实验
假设本次实验以A, B, C, D, E五个项目来考察各个项目之间的试剂针携 带污染,
从各个项目设置的参数可知,试剂体积量远大于样本体 积量。因此试剂针携带污染影响程度会高于样本针携带 污染。
携带污染实验方案
目前大部分实验室开展的生化检测项目至少都有20项以上,评价全项 目之间的携带污染会非常耗时,试剂成本消耗量大。且不同仪器的动 作原理不完全相同,设计一个较为简单,合理的实验方法是需要重点 考虑的 内容。
(注上述顺序前的数字代表测试数 量,如3L代表连续测试3个低值样 本)
定义:L – L 值为紧跟在低值标本后 低值标本的结果。
H – L 值为紧跟在高值标本后低值 样本的结果
携带污染指标= H – L结果的平均值 – L – L结果的平均值
判断标准:
当携带污染指标小于 3SD
SD是 ( L – L ) 结果的SD值。
确认实验检测顺序以(A→B ), (D→E)为例
确认实验步骤(表4)
A B1 B2 B3 D E1 E2 E3
搅拌棒携带污染
搅拌棒污染:试剂与样本、第一试剂与第二试剂的混 匀需要搅拌棒,而搅拌棒如果清洗不完全,或黏附力增 加时,残留试剂可能会对下一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鉴别
对同一份血清标本重复测定GGT 或ALT或 AST20次以上,结果重复性较差且有走高趋势。 原因
先在生化仪中输入样本测试号码和选择项目,每个样本号码只选择一 个项目,目的是使试剂针吸取项目的顺序 完全按照样本测试号码的先 后顺序进行,五个项目的测试 顺序见表1。测试完成后,将数据输入到 处理表格2和表格3中,按照一定的判断标准,寻找可能存在的污染项 目组合。
表3中显示了试剂之间携带污染初实验 后的结果: a 将表格内测试顺序号代表的位置处输 入该项目对应的测试结果, b 对每个测试顺序号下面对应的测试结 果和该项目单独5次重复结果的均值相 比
携带污染率主要是体现样品之间的污染程度
样本针携带污染率试验(一)
同一检测项目浓度相差较大的a标本(高浓度),b标本(低浓度)。
检测顺序:a 1 , a 2 , b 1 ,b 2 , b3
计算:
评价: 以q小于10%为判断标准。局限性:结果与选择的标本浓度有关系
例1:选择高浓度的ALT样本浓度值为2020 U/L,低浓度ALT 样本第一次检测 结果40 U/L,第三次检测结果20 U/L。
上例中,例1的携带污染率尽管只有1%,由于结果正好在医学决定水平附近 因此对临床判断有较大影响。例2的携带污 染率尽管达到了10%,但是对于临 床判断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因此,使用该方法评价样本针携带污染需考虑样 本的实际浓度。
样本针携带污染率试验(二)
测试顺序:3L 2H 1L 2H 4L 2H 1L 2H 1L 2H 1L
由于初实验的项目交叉结果只是一次测试的结果, 可能有偶然因素,还必须进行确认实验。
以(A→B)为例,(D→E)的情况相同
先单独做A项目,紧接着连续测试3次B项目,第一个B项目的结果受A项目影响最大,第三 个B项目的结果因为有2次自身冲洗,结果应比较准确。比较第一个B项目检测结果同第 三个B项目检测结果,如果影响百分比同初试结果影响趋势和程度相近,可以判断 A项 目对B项目有携带污染。
二 交叉污染的分类
❖ 样本针携带污染 ❖ 试剂针携带污染 ❖ 搅拌棒携带污染 ❖ 清洗系统携带污染 ❖ 比色杯污染
❖ 试剂交叉污染
三 不同类型交叉污染的鉴别 方法及原因
1. 样本针携带污染: 目前大多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循环冲洗 式样本针吸取样本,当样本针在清洗不完全,或黏附力增加时,样本 残留可能会对下一相邻样本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原因:样品针尖弯曲,特富龙涂层剥落,针堵塞,冲洗水冲洗不充分
搅拌棒特富龙涂层剥落,搅拌棒表面有顽固性 污渍,冲洗水冲洗不充分,
可用无水乙醇擦洗搅拌棒
4.清洗系统携带污染 鉴别:
在样本测定过程中加做室内质控,部分项目 测定异常或者失控
在样本测定过程中以蒸馏水为样本,多次测 定LDH、P、Mg、TBA,结果重复性不好。
原因:
干燥棒携带污染为多
(优选)生化分析常见交叉污染探讨与 对策
引发交叉污染的原因
生化仪的发展变化 ①多项目,多样本处理 ②处理能力的提高(高速化) 设计共用机械部分 ①样本针,试剂针 ②比色杯 ③搅拌棒
生化仪状态不良,使用不当
①清洗力的低下(日常维护 欠缺,仪器老化)
②生化仪内污垢的积聚
③测试顺序安排不当
④常规清洗不能有效消除 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