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完整论文

合集下载

bim毕业设计论文

bim毕业设计论文

bim毕业设计论文标题:BIM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及优势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BIM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及优势。

首先介绍了BIM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分析了BIM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了其在模型构建、协同设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接着,探讨了BIM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及优势,包括施工进度的控制、质量的管理等。

最后,总结了BIM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关键词:BIM;建筑设计;施工;应用;优势一、引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模的技术,通过集成各种建筑信息和数据,提供了建筑设计、施工等过程的全方位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BIM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优势1. 模型构建:BIM可以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快速构建建筑模型,实现对建筑形态、结构等多个方面的精确表示,为后续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协同设计:BIM支持多人共同协作设计,可以实现不同设计团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3. 碰撞检测:BIM可以通过模型比对和碰撞检测功能,快速发现各种冲突并及时解决,避免在施工阶段出现问题。

4. 数据管理:BIM可以集成各种信息和数据,实现对建筑材料、设备等信息的管理和追踪,为后续施工过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BIM在施工中的应用及优势1. 施工方案的制定:BIM可以根据建筑模型和相关数据,辅助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空间利用等,提高施工效率。

2. 施工进度的控制:BIM可以通过模型构建和资源管理等功能,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和资源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进度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质量管理:BIM可以通过模型比对和质量检测等功能,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并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支持,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管。

4. 安全管理:BIM可以通过综合管理和模拟预测等功能,预防和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高施工安全性。

bim的论文

bim的论文

BIM的论文引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一种综合性的数字化建筑设计和管理的方法。

它通过集成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信息,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本论文主要探讨BIM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BIM的优势BIM相较于传统的建筑设计和管理方法,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

1. 提高设计效率BIM集成了建筑设计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机电、给排水以及施工工艺等。

通过BIM,设计团队可以通过实时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减少设计错误和重复工作,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2. 降低成本BIM可以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提供准确的数据和模型,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控制成本。

通过模拟和预测,可以在设计阶段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避免后期的变更和额外费用。

3. 提升协作效果BIM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设计团队、施工团队和运营团队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减少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障碍,提高团队间的协作效果。

4. 增加项目可视化通过BIM,建筑模型可以以三维、甚至是四维的形式展现,使得设计方案更加直观和可视化。

这有助于设计团队和业主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设计方案,并有效地进行决策和调整。

BIM的挑战虽然BIM具有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 技术要求BIM需要设计团队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IT能力,才能够熟练操作BIM软件和处理BIM数据。

对于一些传统的建筑团队来说,学习和掌握BIM技术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

2. 数据共享和保护BIM要求不同团队之间共享数据和信息,但同时也需要保护数据的安全和机密性。

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权限和保护措施,避免数据泄露和滥用。

3. 标准与规范BIM需要一套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不同团队之间的数据兼容性和一致性。

然而,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BIM的标准和规范尚未完全统一,这给BIM的应用和推广带来一定的困扰。

BIM设计管理论文(共5659字)

BIM设计管理论文(共5659字)

BIM设计管理论文(共5659字) 1运用BIM进行设计管理的优势和必要性1.1BIM理念与应用关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的定义有很多版本,既有源自于软件公司(Autodesk、Bentley等)和建筑企业(DPR、Ma-graw-Hill等)的解释,也有行业协会(AIA、AGC等)、政府部门(GSA等)和科研机构(NIBS)的定义。

鉴于BIM理念的推广程度,本文不再赘述,仅引用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对BIM定义(由三部分组成)的解释:(1)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

(2)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概念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

(3)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BIM在引入国内的10余年间,应用之路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宏观层面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到中微观层面的众多项目应用案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国内建筑领域的BIM 应用大都停留在解决单项技术问题的层面,缺少支持项目级和企业级管理提升的BIM应用方法。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BIM 应用主要集中在设计院和施工单位,侧重某一阶段几个相对容易的层面去打破信息壁垒,例如设计院内部不同专业的协同、施工总包和不同分包之间的协同。

受制于法律制度环境、硬件水平、建设单位的理解程度和建筑行业传统利益分配,目前并未普遍实现跨单位和跨阶段的全过程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1.2运用BIM进行设计管理的优势和必要性由于建设项目分阶段开展设计工作的特点,设计管理是一个标准的长流程管理,而通过BIM进行设计管理,则可以简化管理流程、压缩路径从而实现破除信息割裂、共享信息流,使各种信息能够顺畅地流向BIM模型。

BIM并不是简单意义的从二维到三维的发展,是为建筑设计、建造以及管理提供协调一致、准确可靠、高度集成的信息模型,是整个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在各个阶段共同工作的对象。

bim论文

bim论文

BIM论文引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模的综合性技术,可以在建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实现信息的协同共享和管理。

BIM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能够提供精确的数据,提高效率、减少误差,并且优化项目的可持续性。

本论文旨在探讨BIM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BIM的应用范围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建筑设计阶段,BIM可以创建精确的建筑模型,通过三维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建筑结构、设备布局和材料选择等信息。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建筑师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并与客户进行更好的沟通。

在施工阶段,BIM可以用来规划施工序列、优化资源分配,并提供全面的项目管理。

在运营阶段,BIM可以作为建筑设备和维护信息的数据库,并提供实时的监控和预警。

BIM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建筑设计和管理方式,BIM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

首先,BIM提供了更高的设计和施工效率。

通过BIM,建筑师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虚拟建模和模拟测试,以确保设计的正确性和优化的施工方案。

BIM还可以自动生成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错误和重复。

其次,BIM可以提高建筑项目的可持续性。

BIM可以模拟建筑的能耗、水耗和材料消耗等数据,以优化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

另外,BIM可以促进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建筑项目通常涉及多个专业和团队的合作,BIM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工作平台,方便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BIM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BIM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首先,BIM技术将与其他相关技术融合,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

例如,将BIM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建筑设备的智能化监控和远程管理。

将BIM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结合,可以提供更直观和沉浸式的建筑体验。

其次,BIM将实现更广泛的行业应用。

目前,BIM主要应用于建筑行业,但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bim应用论文工程施工论文

bim应用论文工程施工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从BIM技术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其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和价值,并探讨了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一、引言BIM技术作为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将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运维等各阶段信息集成,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理。

本文旨在探讨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与价值,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现状1. 设计阶段:BIM技术可以辅助设计师进行三维设计,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

同时,BIM模型可以方便地进行碰撞检测,减少设计变更。

2. 施工阶段:BIM技术可以应用于施工组织设计、进度管理、成本控制、资源调配等方面。

通过BIM模型,施工方可以直观地了解工程情况,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3. 运维阶段:BIM技术可以为建筑物的运维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

三、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优势和价值1. 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BIM技术可以将设计图纸转化为三维模型,方便设计师进行修改和优化。

2. 降低设计变更:BIM技术可以提前发现设计中的碰撞问题,降低设计变更带来的成本和工期延误。

3. 优化施工方案:BIM技术可以模拟施工过程,为施工方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

4.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BIM技术,施工方可以实时了解工程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

5. 降低成本:BIM技术可以帮助施工方合理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6. 提高工程质量: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四、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1. 技术挑战:BIM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应对策略:加强BIM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bim毕业论文

bim毕业论文

bim毕业论文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它将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设计、施工和运维过程进行数字化建模和协作,实现了信息共享、工作效率提高和质量控制等优势。

本文旨在探讨BIM在现代建筑行业的应用,以及对于建筑行业的影响。

首先,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能够快速模拟建筑全过程,实现多维度、多层级的设计和模拟,从而减少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漏洞。

BIM技术能够通过三维模型的方式,直观地展示建筑设计方案,减少设计者和业主之间的沟通成本,并能够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实时的协作和更改。

此外,BIM技术还能够应用于设计方案的模拟和分析,如能源分析、照明效果模拟等,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优化设计方案。

其次,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协调。

BIM模型可以将各个专业的施工图纸整合为一体,实现施工过程的协调和优化。

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进行进度管理、材料管理和质量管理,大大提高了施工过程的效率和控制。

此外,BIM技术还能够应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评估和模拟,帮助施工人员预测和防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最后,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能够提高建筑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效率。

通过BIM技术,建筑设施的运行数据和维护记录可以进行数字化管理和分析,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预测性维护。

运维人员可以通过BIM模型定位设备和故障,提高维修效率,并通过历史数据和经验进行设备的优化和更替。

总结起来,BIM技术在现代建筑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维的全过程进行了整合和改进,大大提高了建筑行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控制。

然而,BIM技术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标准的缺乏、人力资源的不足等。

因此,建筑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BIM技术的研发和培训,以更好地应用和推广BIM技术,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bim论文

bim论文

bim论文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将虚拟建筑模型
应用于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建筑项目的技术。

BIM的目
标是通过整合信息和协调合作来提高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本论文将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BIM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介绍BIM的定义、原则和基本工
作流程,以及BIM在建筑设计、工程施工、设备维护等方面
的具体应用。

2. BIM的优势和挑战:分析BIM相对于传统建筑模型的优势,如减少项目成本和时间、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等。

同时,讨论BIM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如技术标准、数据安全和
项目管理等问题。

3. BIM在建筑工程中的案例研究: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
筑工程案例,分析其在BIM技术应用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效果。

通过这些案例研究,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BIM在实际项目中
的应用情况。

4. BIM在未来发展中的趋势和前景:预测BIM在未来的发展
方向和趋势,如扩展到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

同时,讨论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以及未来可能的变革。

通过上述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结论:BIM是建筑行业的一
个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然而,需要克服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障碍,才能实现BIM的最大价值。

建筑业
需要积极推动BIM的应用,并与政府、教育机构和相关领域合作,共同推进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BIM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BIM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BIM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运用论文•相关推荐除信息割裂,提升设计管理的效率。

1BIM概述BIM是英文BuildingInformationModel的缩写,其含义为“建筑信息模型”。

人们提到的BIM技术,实际上指的是把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基本框架当作设计元素,把描绘框架元素的几何数据、材料信息、物理特点等一系列信息有机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建筑系统综合信息数据库。

建筑框架当中的全部数据信息都将存储在这一数据库当中,并由这个数据库建立起建筑工程项目对应的数据模型。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为了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可以针对数据库进行信息的提取、插入、更新、编辑等操作。

模型当中各部分的数据信息并非是独立的信息个体,它们彼此之间还存在有逻辑关系与空间关系,以此来作为BIM模型这一虚拟化数字建筑工程构成部分,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有层次性的建筑工程数据系统[1]。

BIM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工作信息的桥梁,给传统建筑工程设计方式带来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信息数据与设计管理新概念,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著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

2BIM技术应用在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已经开始关注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当中的使用。

国内的一些大型建筑工程设计院已经针对BIM技术对员工开展了专项培训,并组建了自己的BIM技术队伍。

为了解决当前我国BIM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BIM技术的咨询服务、BIM技术的教育服务相继出现。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参与者、建筑工程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对BIM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BIM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BIM技术发展前期,成本投入过大。

这些成本投入涵盖有软件投入、硬件投入、人才培养投入等。

BIM技术的使用效果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要求,存在投资回报过低的现象。

在使用BIM技术前应对设计人员进行指导,这是因为在建筑工程设计当中信息技术和BIM技术是相互依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信息模型系统(BIM)的策略研究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作者:杨阳指导老师:李政摘要:随着近年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信息集成下的建筑创作变得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然而作为数字化设计的集合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集成化管理系统(BIM)在国内的规模化推进却依旧艰难,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为了找出问题,解决目前这一现状,本文从工程项目信息的集成化管理角度切入中国的建筑设计,从大量的具体的工程实践入手,分析并阐述了目前我BIM 实践中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对目前国内普遍应用以及主流的BIM 平台进行了总结,为BIM 在我国设计院的有效推进与本土化实现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文章总结出的具体可操作的实现方式,将有效的促进我国尤其是设计院架构下的建筑产业的信息集成化建设发展。

本文的研究将原有大量分散的 BIM 策略进了系统性的串联。

对BIM 在中国的实践进行了一个完整的梳理。

为未来的BIM 实践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构架和方向性的操作指南。

在论文的展望与结论部分,作者对未来在建筑数字信息模型的基础上,数字地球以及定制化设计方式提出了自己开拓性的意见。

为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与方向。

自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电脑革命和90年代的互联网革命及其普及作用,计算机网络使得信息化所包含的信息收集、传递与共享具备了实现的技术条件。

信息技术近十几年来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重要意义和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举世公认。

在工程建设领域,计算机应用和数字化技术已展示了其特有的潜力,成为工程技术在新世纪发展的命脉。

关键词: 数字技术信息化 BIM 系统论协同设计策略Abstract:In the past decad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pplied to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excellent digital based works can be widely seen now, however the main vehicle of digital architecture design, BIM, is facing a lot of difficulties while populating in China, still a big gap to catch up with world-class level. This article aims toin-sighting root cause of slow population of BIM, find solutions and summarize widely used BIM platforms from perspective of using integrated management to architecture design, in term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challenges of using BIM. The theory and solution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will provide with a good basis for populating BIM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design industry. The research helps to link ad hoc BIM applications together and form one integrated theory framework and practice guideline for future BIM booming up in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field. In the section of future work and conclusions, the author states out constructive ideas from perspectives of digital model, digital planet as well as customized design, which could be start point and guidance of further studies.Keywords : BIM 、Design strategy 、Localization Strategy 、Modeling 1.BIM核心体系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

在过去的20年中,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的普及推广使建筑师、工程师们从手工绘图走向电子绘图。

甩掉图板,将图纸转变成计算机中2D数据的创建,可以说是工程设计领域第一次革命。

CA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传统的设计方法和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不仅把工程设计人员从传统的设计计算和手工绘图中解放出来,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方案优化、改进和复核上,而且提高设计效率十几倍到几十倍,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

建筑信息模型给工程设计领域带来了第二次革命,从二维图纸到四维设计和建造的革命,同时,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建筑信息模型(BIM)也是一次真正的信息革命。

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

建筑信息模型或建筑资讯模型一词由Autodesk所创。

第一个革命: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普及的革命信息第二个革命:建筑景观对于cad的引用—二维第三个革命:3dmax等建筑三维软件的引用—三维第四个革命:BIM系统的引进---建筑信息全模型(覆盖了二维,三维,各种建筑信息,包括内部的,外部景观的,地理信息的等等)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不仅包含了建筑师的设计信息,而且可以容纳从设计到建成使用,甚至是使用周期终结的全过程信息,并且各种信息始终是建立在一个三维模型数据库中。

建筑信息模型(BIM)可以持续即时地提供项目设计范围、进度以及成本信息,这些信息完整可靠并且完全协调。

建筑信息模型(BIM)能够在综合数字环境中保持信息不断更新并可提供访问,使建筑师、工程师、施工人员以及业主可以清楚全面地了解项目。

这些信息在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过程中能促使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从而使项目质量提高,收益增加。

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

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

Graphisoft公司的Arch c a d、Bentley公司的Trifrom以及Autodesk公司的Revit这些引领潮流的建筑设计软件系统,都是应用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开发的,可以支持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管理环境。

1. 参数化设计参数化设计从实质上讲是一个构件组合设计,建筑信息模型是由无数个虚拟构件拼装而成,其构件设计并不需要采用过多的传统建模语言,如拉伸、旋转等,而是对已经建立好的构件(称为族)设置相应的参数,并使参数可以调节,进而驱动构件形体发生改变,满足设计的要求。

而参数化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将建筑构件的各种真实属性通过参数的形式进行模拟,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和计算。

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建筑构件并不只是一个虚拟的视觉构件,而是可以模拟除几何形状以外的一些非几何属性,如材料的耐火等级、材料的传热系数、构件的造价、采购信息、重量、受力状况等等。

2. 构件关联性设计构件关联性设计是参数化设计的衍生。

当建筑模型中所有构件都是由参数加以控制时,如果我们将这些参数相互关联起来,那么我们就实现了关联性设计。

换言之,当建筑师修改某个构件,建筑模型将进行自动更新,而且这种更新是相互关联的。

例如,我们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修改层高的情况,在建筑信息模型中,我们只要修改每层标高的数值,那么所有的墙、柱、窗、门都会自动发生改变,因为这些构件的参数都与标高相关联,而且这种改变是三维的,并且是准确和同步的。

我们不再需要去分别修改平立剖。

关联性设计它不仅提高了建筑师的工作效率,而且解决了长期以来图纸之间的错、漏、缺问题,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3. 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是指通过定义参数来生成建筑形体的方法,当建筑师改变一个参数,形体可以进行自动更新,从而帮助建筑师进行形体研究。

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仍然可以采用定义构件的方法实现。

如果我们要设计一个形体复杂的高层建筑,我们可以将高层建筑的每一层作为一个构件,然后用参数(包含一些简单的函数)对这一层的几何形状进行定义和描述,最后将上下两层之间再用参数关联起来,例如设定上下两层之间的扭转角度,这样就可以通过修改所定义的角度来驱动模型,生成一系列建筑形体。

这种模式对于生成一些有规律的,但却很复杂的建筑形体是十分有用的。

在Revit中,还有另外一种方便的工具——体量。

体量设计更加接近建筑师的工作模式,建筑师可以从体量推敲做起,而不必关心体量与尺寸参数的关系,当体量推敲满意后,再为体量附着上具有真实属性的建筑构件,例如给形态附着幕墙、墙、楼板等。

体量模式较为强大的功能还在于,当我们再次修改体量时,原先附着的建筑构件可以相应更新。

这实际上实现了“先形状后尺寸”的设计方式,其技术思想与“变量化实体造型技术”较为接近。

4. 协作设计在以往,我们理解的协作设计通常是建筑专业与结构水暖电的专业协作。

而今天,随着建筑工程复杂性的增加,跨学科的合作成为建筑设计的趋势。

在二维CAD 时代,协作设计缺少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但建筑信息模型为传统建筑工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协作平台,例如,结构工程师改变其柱子的尺寸时,建筑模型中的柱子也会立即更新,而且建筑信息模型还为不同的生产部门,甚至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协作平台,例如施工企业可以在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添加时间参数进行施工虚拟,控制施工进度,政务部门可以进行电子审图等等。

这不仅改变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传统的工作协调模式,而且业主、政府政务部门、制造商、施工企业都可以基于同一个带有三维参数的建筑模型协同工作。

2.BIM的价值具体而言,BIM 的应用具有以下价值。

1、解决当前建筑领域信息化的瓶颈问题建立单一工程数据源。

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使用的是单一信息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实现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各参与方基于纸介质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形成的“信息断层”和应用系统之间“信息孤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