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0分,完全正确答卷

合集下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0分,完全正确答卷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0分,完全正确答卷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一、判断题(10 道)1.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适量加大适用死刑的罪名。

正确错误2. 多年来,尽管党和政府不断强调法治建设,但法治问题依然非常突出。

正确错误3. 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合法性要求。

正确错误4. 法律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

正确错误5. 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正确错误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正确错误7. 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正确错误8. 十八大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正确错误9. 李克强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这一论断。

正确错误10. “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的“升级版”。

正确错误二、单选题(25 道)1. “法治就是法律的统治”是()的观点。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孟德斯鸠D. 哈耶克2.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 民主集中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A. 邓小平B. 胡锦涛C. 江泽民D. 毛泽东4. 发展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 民主政治B. 协商民主C. 民主化D. 法治建设5. 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行使。

A. 最高人民法院B. 最高人民检察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 政府公信力其实质是政权的()。

A. 社会化B. 真实性C. 合法性D. 关联性7.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 依宪治国B. 依法执政C. 依宪执政D. 加强宪法实施8. ()是法治的内在机制。

2020国开大学电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网络课网考形考任务 7(专题测验七) 答案

2020国开大学电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网络课网考形考任务 7(专题测验七) 答案

2020国开大学电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网考形考任务 7(专题测验七)答案专题测验七一、判断题(每题 5 分,共 75 分)题目 11. 法与法律完全相同。

()选择一项:错题目 2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选择一项:对题目 33.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渐形成,在宪法统帅下形成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

()选择一项:对题目 44.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选择一项:对题目 5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虽然未能遵循法治普遍规律,却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治国理政基本方式。

()选择一项:错题目 66.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选择一项:对题目 77.程序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与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选择一项:错题目 8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刑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刑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选择一项:题目 9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选择一项:对题目 1010.法治思维要求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关系和解决问题。

()选择一项:对题目 111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选择一项:对题目 1212.全体社会成员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不仅是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也是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底线和红线。

()选择一项:题目 1313.制定和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

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知识的测试题目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知识的测试题目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知识的测试题目依法治国思想,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学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知识,有利于在建设中华民族的队伍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测试卷,希望对你有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测试卷选择题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 A )有机统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A.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B.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民参与C.依法治党、依法治国、依法治军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提出了( C )法治体系建设目标。

A.三大B.四大C.五大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以下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B.法律主要发挥教化作用,道德主要发挥规范作用C.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 C )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A.立废B.立改废C.立改废释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 C )定为国家宪法日。

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A.七月一日B.十月一日C.十二月四日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明确立法权力边界,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 B ),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决定,不能久拖不决。

A.组织双方协商B.引入第三方评估C.组织开展调研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 B )。

A.由财物变为财产性利益B.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C.由财产性利益扩大为财物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综合执法,( A )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同步测试(含答案)

第四课建设法治国家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50分)1.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法等。

”下列说法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有()①科学立法,制定良法①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①全民守法,依法办事①无为而治,以德化民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2. 我国坚定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是()①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①依法治国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①依法治国是依法行政的要求①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保障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3.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下列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 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B. 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C. 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D. 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4. 2020年5月7日中核集团208大队原大队长刘正林贪污1.23亿余元,被呼和浩特中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由此可见()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享有法律以外特权①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①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责任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 十九大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其目的是()①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②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③保证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依法办事④保证公民都能够做到有序参与政治生活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6.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需求。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①立法机关科学立法①行政机关严格执法①司法机关公正司法①全民尊法学法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7. 某药店N95口罩哄抬价格行为被处以300万元顶格罚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将采取最严措施,加大巡查、执法力度,保障市场价格秩序和质量安全监管。

这表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A. 参政议政,充分发挥监督作用B. 不断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的法律法规C. 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市场监管D. 严厉打击一切违法违规的犯罪行为8. 李克强总理指出,深人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作用,利用好网络平台,时回应社会关切,使群众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

大转折新起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试卷77分

大转折新起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试卷77分

大转折新起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试卷77分1、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正确错误2、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通过法治形成更加规范有序推进改革的方式。

正确错误3、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

正确错误4、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正确错误5、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错误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正确错误7、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正确错误8、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正确错误9、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正确错误10、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正确错误1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中国建设。

法制法治民主以上均错误12、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从内容上看,宪法()。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比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3、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司法独立党的领导依宪治国建立法治政府14、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科学执政依宪执政民主执政公平执政15、()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六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16、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

依宪执政民主执政依宪治国党的领导17、“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这一条规定了()。

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18、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司考真题答案解析(2015-1-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司考真题答案解析(2015-1-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司考真题答案解析(2015-1-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于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B.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C.总目标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D.通过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保障【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选项A.B说法正确。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选项C说法正确。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选项D说法错误。

法律关系存在局限性,不可能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

欢迎考生关注法律教育网司法考试官方微信(chinalawedu_com)、手机网(/)随时关注司考信息!精彩链接:法律教育网官方国家司法考试QQ群法律教育网2015年司法考试优秀学员高分榜2015年司法考试成绩查询网校辅导捷报频传2016年司法考试网上辅导特色班/精品班/实验班/定制班火爆热招2015年司法考试优秀学员经验交流活动嘉宾招募通知精彩推荐:司法考试移动班每日一练司法考试真题在线模拟考场司法考试电子书。

大转折新起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考试题答案

大转折新起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考试题答案

《大转折新起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单选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在最佳答案前点击选择。

)1.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

正确答案是:(D)A 依法治国B 党的领导C 执法为民D 公平正义2.中国古代讲理法合一,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

正确答案是:(B)A 相互背离B 相辅相成C 完全统一D 完全相异3.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从内容上看,宪法()。

正确答案是:(B)A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B 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C 比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D 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4.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

正确答案是:(D)A 依法治国B 执法为民C 公平正义D 党的领导多选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案前点击选择。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为不通过。

)1.从粗放发展阶段转向科学发展阶段,必须通过法治克服()倾向。

正确答案是:(A,B)A 短期化B 功利化C 长期化D 利益化2.法治建设的新起点是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新起点、()、党内法治建设新起点。

正确答案是:(A,B,C,D)A 建设发展的新起点B 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C 反腐倡廉的新起点D 法治实践的新起点是非题:1.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正确答案是:(A)A 是B 否2.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正确答案是:(A)A 是B 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正确答案是:(A)A 是B 否4.实现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正确答案是:(A)A 是B 否。

2023公需课-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试题及答案-包过

2023公需课-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试题及答案-包过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12020年11月16-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

[ 单选题:5 分]A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B 习近平法治思想C 习近平强军思想D 习近平外交思想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2()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 单选题:5 分]A 科学立法B 严格执法C 公正司法D 全民守法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3依法行政目标是建设()。

[ 单选题:5 分]A 法治政府B 法制政府C 法治国家D 法制国家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

[ 单选题:5 分]A 实施方针B 具体体现C 重要纲领D 行为准则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5()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 单选题:5 分]A 法治政府B 法治社会C 法治精神D 法治体系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6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

[ 单选题:5 分]A 促进经济社会开展B 维护社会稳定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 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7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的报告。

[ 单选题:5 分]A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B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C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8根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建设法治中国,应当实现法律规范科学完备统一,()公正高效权威,权力运行受到有效制约监督,人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保障,法治信仰普遍确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建成。

[ 单选题:5 分]A 法治理论B 法制建设C 执法司法D 法治保障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9根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一、判断题(10 道)
1.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适量加大适用死刑的罪名。

正确
错误
2. 多年来,尽管党和政府不断强调法治建设,但法治问题依然非常突出。

正确
错误
3. 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合法性要求。

正确
错误
4. 法律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

正确
错误
5. 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正确
错误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正确
错误
7. 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正确
错误
8. 十八大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正确
错误
9. 李克强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这一论断。

正确
错误
10. “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的“升级版”。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5 道)
1. “法治就是法律的统治”是()的观点。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孟德斯鸠
D. 哈耶克
2.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社会主义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 民主集中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A. 邓小平
B. 胡锦涛
C. 江泽民
D. 毛泽东
4. 发展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 民主政治
B. 协商民主
C. 民主化
D. 法治建设
5. 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行使。

A.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 政府公信力其实质是政权的()。

A. 社会化
B. 真实性
C. 合法性
D. 关联性
7.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 依宪治国
B. 依法执政
C. 依宪执政
D. 加强宪法实施
8. ()是法治的内在机制。

A. 监管
B. 问责
C. 选举
D. 监督
9. 法治思维的逻辑推理至少包含()。

A. 一个维度
B. 二个维度
C. 三个维度
D. 四个维度
10. ()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 德治
B. 法制
C. 人治
D. 法治
11. ()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A. 十七大
B. 十八大
C. 十八届三中全会
D. 十八届四中全会
12.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A. 依宪治国
B. 依法行政
C. 依宪执政
D. 加强宪法实施
13. 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最后成为执政党,其中三大纪律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下面属于三大纪律的是:()。

A.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B. 说话和气
C. 借东西要还
D. 买卖公平
14. ()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 德治
B. 以民为本
C. 对外开放
D. 法治
15. ()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 十四大
B. 十五大
C. 十六大
D. 十七大
16. ()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 执法公正
B. 立法公正
C. 司法公正
D. 全民守法
17. ()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

A. 法律
B. 经济
C. 文化
D. 政治
18. 在()国家里,国家的公权力受到法律的控制和社会的监督。

A. 社会主义
B. 资本主义
C. 法治
D. 封建
19. 政治权力的()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A. 权属
B. 规范性
C. 合理性
D. 合法性
20. 现阶段,稳定社会秩序,除了要不断加快发展经济之外,重中之重就是要强调()。

A. 平等
B. 公平
C. 法治
D. 福利
21.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这句话出自()。

A. 伏尔泰
B. 狄德罗
C. 霍尔巴赫
D. 卢梭
22. 法的()是指法是事先而不是事后制定的,人们可以根据预制的法律预期自己的行为后果。

A. 预设性
B. 正义性
C. 至上性
D. 公开性
23.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A. 宪法
B. 民法
C. 刑法
D. 行政法
24. ()是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A. 合法性思维
B. 权利义务思维
C. 公平正义思维
D. 责任后果思维
25. 政治权力的()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A. 权属
B. 规范性
C. 合理性
D. 合法性
三、多选题(15 道)
1. 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 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
B.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C. 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
D. 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和法律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3. 规则不仅来自于“法定”,也包括“约定”,以下说法对的是:()。

A. 可以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B. 不得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C. 对于法定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必要再用契约重复约定
D. 法定义务和责任是不能通过契约转让的,层层稳定责任制的签约只是明确责任而不
是转移责任
4.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A. 法治思维
B. 法律意识
C. 法律体系
D. 法治方式
5. 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作用。

A. 主导
B. 强力
C. 引领
D. 规范
6.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的法治政府。

A. 职能科学
B. 权责法定
C. 执法严明
D. 公开公正
7. 关于依法治国,说法对的是()。

A. 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 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C.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D.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8.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在于法治强调()。

A. 依法治理
B. 因人而异
C. 个人权威
D. 弘扬民主
9.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

A. 坚持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做主
C. 依法治国
D. 社会主义制度
10. 法治思维的逻辑推理包含的维度是指()。

A. 合法性思维
B. 公正性思维
C. 程序性思维
D. 权利性思维
11.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A. 首要任务
B. 基础性工作
C. 根本任务
D. 全局任务
12. 依法行政主要是指()。

A. 行政机构要按法办事
B. 行政权的来源要有法律依据
C. 行政权的行使要符合法律规定
D. 违法行政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1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要()。

A.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 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C. 崇尚人治和法治相结合
D. 依法行政,依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1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主要包括()。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B.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C. 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D.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
1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推动形成()的法治环境。

A. 办事依法
B. 遇事找法
C. 解决问题用法
D. 化解矛盾靠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