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砷固体废物的处理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2024年砷污染治理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砷污染治理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砷污染治理市场规模分析引言近年来,砷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砷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砷污染治理市场蓬勃发展。

本文将对砷污染治理市场规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砷污染治理市场概览砷污染治理市场是指为了减少或去除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砷污染而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这包括砷污染监测设备、砷污染治理技术和砷污染治理服务等。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全球砷污染治理市场的数据,2019年全球砷污染治理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XX亿美元。

这表明砷污染治理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砷污染治理产品市场砷污染治理产品市场主要包括砷污染监测设备和砷污染治理技术。

砷污染监测设备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砷污染治理技术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

这两个市场具有稳定增长的趋势。

砷污染治理服务市场砷污染治理服务市场主要包括砷污染调查、砷污染修复和砷污染监测与管理等服务。

砷污染治理服务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

随着砷污染治理意识的增强,这个市场有望继续扩大。

地区分析砷污染治理市场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规模和增长趋势。

亚太地区是全球砷污染治理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

北美和欧洲紧随其后,市场规模分别约为XX亿美元和XX亿美元。

市场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和研发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砷污染治理技术将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砷污染监测设备将实现更高的准确度和实时性,砷污染治理技术将更加环保和经济。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砷污染治理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政策的推动将为砷污染治理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环境保护主张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对砷污染治理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砷污染治理市场将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结论砷污染治理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支持,市场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同时,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将进一步推动砷污染治理市场的发展。

2024年砷污染治理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砷污染治理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砷污染治理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砷污染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环境问题,针对砷污染的治理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砷污染治理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并讨论其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2. 砷污染治理市场的背景2.1 砷污染的来源砷是一种常见的地壳元素,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矿山开采、化学工业及农药使用等活动会导致砷污染。

2.2 砷污染的影响砷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影响,长期暴露于高砷环境会引发癌症、皮肤病等健康问题。

3. 2024年砷污染治理市场环境分析3.1 政策法规的影响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对砷污染治理市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限制和规范企业的排放标准,加大对砷污染治理技术研发的支持,都有助于市场的发展。

3.2 技术水平的影响砷污染治理市场的发展还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

治理技术的成熟度和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3 市场需求的影响市场需求是砷污染治理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健康的关注,砷污染治理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3.4 竞争态势的影响砷污染治理市场的竞争态势也对市场环境产生影响。

市场上存在着多个企业竞争同一市场份额,竞争程度较大,这将促使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

4. 砷污染治理市场的发展趋势4.1 技术创新的推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砷污染治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新技术的出现将为砷污染治理市场开辟更多发展空间。

4.2 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对于砷污染治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相应的政策支持也将会增加。

这将为治理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4.3 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砷污染治理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这将为砷污染治理市场带来更多的商机。

4.4 国际合作的加强砷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对于砷污染治理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国际间的合作将促进技术的交流和共享,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5. 总结砷污染治理市场的发展受到政策法规、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的影响。

未来,随着技术创新、政府支持、市场需求增加和国际合作加强,砷污染治理市场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2024年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近年来,土壤砷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之一。

砷是一种有毒重金属污染物,长期暴露于高砷土壤中的人体健康会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土壤砷污染问题,砷污染治理市场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

本文将对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现状分析治理技术目前,土壤砷污染治理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技术手段。

物理治理技术包括土壤剥离、覆盖和替代等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砷的迁移和转化。

化学治理技术利用添加剂改变土壤中砷的化学性质,如土壤酸碱度调节、砷的稳定化等。

生物治理技术则依靠植物吸收和还原砷,如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方法。

治理技术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场地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市场规模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由于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府对土壤环境保护的加大力度而逐渐壮大。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土壤砷污染治理领域存在着众多相关企业。

一方面,传统的环保监测和治理企业逐渐加大对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的布局和投入;另一方面,一些专业化的土壤污染治理企业也崭露头角。

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治理技术的研发创新、治理成本的降低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等方面,企业需具备专业团队和先进设备,以满足市场需求。

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对土壤环境保护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关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等,以推动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的发展。

政策支持的加强为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发展趋势技术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土壤砷污染治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未来,治理技术将更加环保、高效和经济,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开发出更好的治理材料和方法,提高治理效果和降低治理成本。

土壤砷污染的治理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协作,包括土壤学、环境科学、化学工程等。

固体废料治理情况汇报

固体废料治理情况汇报

固体废料治理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固体废料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固体废料治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汇报。

首先,固体废料治理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固体废料产生量不断增加,而废料中的有害物质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固体废料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这种传统的处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

此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固体废料治理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方面。

在技术水平方面,我国固体废料处理技术相对滞后,尤其是对于有害废料的处理技术仍然比较薄弱。

在管理方面,一些地方对于固体废料的管理并不规范,存在着乱倾倒、乱堆放等现象。

在监管方面,监管部门的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企业对固体废料的处理不够重视,甚至存在违法行为。

针对以上问题,未来固体废料治理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加强技术研发、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

在技术方面,应当加大对于固体废料处理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固体废料处理的效率和环保水平。

在管理方面,应当建立健全固体废料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制度,加强对于固体废料的监管力度,严格打击违法行为。

在监管方面,应当加大对于固体废料处理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其依法合规经营,同时加大对于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总的来说,固体废料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我们必须意识到固体废料治理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固体废料治理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希望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我国固体废料治理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含砷固体废物的处理现状与展望

含砷固体废物的处理现状与展望

含砷固体废物的处理现状与展望含砷固体废物的处理现状与展望更新时间:1-26 15:29我国砷矿资源丰富,探明储量为世界总储量的70%,其中广西、云南、湖南三省储量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41.5%,15.5%和8.8%,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2/3。

砷在农业、电子、医药、冶金、化工等领域具有特殊用途,可用于制取杀虫剂、木材防腐剂、玻璃澄清脱色剂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砷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全世界砷的年产量(以As2O3计)约5万t。

在砷的冶炼及其化合物的生产使用过程中,大量的砷化物被引入环境,污染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人们对砷毒危害已给予了极大关注。

我国《工业企业卫生标准》规定:地面水中砷最高允许质量浓度为0.04 mg/L,居民区大气中砷化物(按砷计)日平均最高允许质量浓度为0.003mg/m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规定: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最高允许质量浓度为0.5 mg/L。

采用现代废水处理技术,含砷废水可以较易实现达标排放,然而,冶炼过程产生的固体含砷废物以及处理废水、废酸产生的含砷沉渣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目前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大量有价金属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含砷废物的排放现状与环保部门的要求仍相距甚远。

长期以来含砷废物大多采用囤积贮存的方法处理,随着高浓度含砷废物越积越多,对其无害化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含砷固体废物的来源含砷废渣主要来自冶炼废渣、处理含砷废水和废酸的沉渣、电子工业的含砷废物以及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含砷阳极泥等。

冶炼炉渣(尤其是锑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砷碱渣)中砷含量较高、污染较严重。

从整个有色冶金系统来看,进入冶炼厂的砷,除一部分直接回收成产品白砷(如从高砷烟灰中直接提取白砷)外,其它的含砷中间产物最终几乎都进入到含砷废渣中。

2 含砷固体废物的稳定性评价通过浸出实验来检测有害化合物的稳定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做法,目前各国大都采用美国环保局的“毒性特征程序实验”(TCLP实验)来检测。

含砷废渣处理技术进展

含砷废渣处理技术进展

含砷废渣处理技术进展含砷废渣处理技术进展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砷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因此,近几年来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对砷污染的治理,本文就是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含砷废渣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了简单综述。

关键词含砷废渣处理方法稳定化固化砷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对人体毒性比较严重;砷也是累积性中毒的毒物,近年来还发现砷还是致癌物质。

环境中的砷污染主要是工业三废造成的,包括含砷金属矿石的开采、焙烧、冶炼、化工、炼焦、火电、造纸、皮革等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砷烟尘、废水、废气、废渣造成的污染,其中以冶金、化工排放砷量最高,是对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在冶金工业生产过程中,约有30%左右的砷进入废水、废气中,因此对从废水中除砷形成的含砷废渣的最终处理一直是冶金和环保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对近几来国内外含砷废渣的处理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一、稳定化技术稳定化过程是一种利用添加剂改变废物的工程特性(例如渗透性、可压缩性和强度等)的过程,即使废物转变成不可流动的固体的过程[1]。

此过程可将有害的污染物变成低溶解性、低毒性和低移动性的物质,以减少废弃物的危害。

国内外在处理有毒砷渣和污泥时,大都采用化学方法将其稳定,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相对难溶的、自然条件下时较稳定的金属砷酸盐和亚砷酸盐,包括常见的亚砷酸钙、砷酸钙、砷酸铁等[2-3]。

因可溶性的砷能够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此类化合物,利用这一特性,沉淀法常以钙、铁、镁、铝盐及硫化物等做沉淀剂,再经过滤即可除去液相中的砷。

根据这一点,在处理含砷废渣和污泥时要对其进行预处理,用热水或酸碱等溶液将砷浸出,然后对浸出液进行稳定化处理。

近几年国内外常用的方法是钙盐和铁盐沉淀法。

(一)钙盐沉淀法钙盐沉淀法处理成本低、工艺简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稳定化方法。

金哲男等人在处理炼锑砷碱渣时就采用了钙盐沉淀法,该实验的反应方程式为:4Ca2++2AsO43-+2OH-=Ca3(AsO4)2?Ca(OH)24CaOH++2AsO43-=Ca3(AsO4)2?Ca(OH)2工艺流程为:炼锑砷碱渣的热水浸出──氧化钙沉砷。

含砷废渣处理现状及对策

含砷废渣处理现状及对策

第26卷第3期矿冶V q L 26,〇. 32017 年 6 月MINING & METALLURGY June 2017文章编号:1005-7854 (2017 )03-0082-05含砷废渣处理现状及对策徐建兵沈强华陈雯曹忠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摘要:伴随着优质矿逐渐被消耗,复杂含砷矿逐渐被开采出来,含砷废渣的产量不断增加,而砷及含砷化合物毒性很大,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理含砷废渣使其无害化变得非常迫切。

介绍了砷的危害,含砷废渣的来源,综述了含砷废渣处理方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处理含砷废渣的方法主要有硫酸铜置换法、硫酸铁法和碱浸法等资源化处理,以及水泥固化、钙盐稳定化等固化稳定化处理。

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相应的不足,为了能有效地解决含砷废渣的问题,提出了合成臭葱石固化砷是处理含砷废渣的对策。

关键词:含砷废渣;资源化;固化;稳定化;臭葱石中图分类号:X75 文献标志码:A doi:10. 3969/j.issn. 1005-7854. 2017. 03. 018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OFTHE PROCESSING OF ARSENIC RESIDUESXU Jian-bing SEEN Qiang-hua CHEN Wen CAO Zhong-hua(1. Faculty of Metallurgic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 ,Kunming650093 , China)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depletion of high quality ore,complicated ore containing arsenic was gradually be­ing m i n e d,and the production of arsenic residues increased continuously.As the toxicity of arsenic and arsenic compounds are quite strong,so how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arsenic residues to mak e i t harmless become very ur­gent.The detriment of arsenic and the origin of arsenic-containing wastes are introduced,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rocessing i s reviewed.Currently,major treatment methods for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arsenic residues include copper sulfate cementation process,ferric sulfate leaching process,alkali leaching process etc.and the 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of arsenic residues include cement solidification process,calcium salt stabili­zation process etc.But all these methods have their respective shortcomings.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arsenic residues,a process of stabilizing arsenic by synthesizing scorodite i s proposed as the countermeasure for treatment of arsenic residues.KEY WORDS :arsenic residues; resource utilization;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scorodite我国砷矿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 总储量的70 %左右[1]。

试析环境砷污染及其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试析环境砷污染及其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试析环境砷污染及其治理技术发展趋势论文关键词:砷污染防治主要对策生物法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砷的毒性以及其引起的环境污染,并详细说明了国内砷污染的现状,随后总结了砷污染防治的方法,及砷污染的主要对策―生物法。

生物法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方法,它包括微生物法和植物法以及微生物和植物联合修复法。

其中利用微生物和植物联合修复法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未来治理受砷污染的水体和土壤的主要方法。

1.砷的毒性砷属类金属,但因其行为与来源都与重金属相似,常被列为霓金属来研究。

在自然界有三价无机态As(II1)、五价无机态As( V)和有机砷MMA(甲基肿酸).DMA(二甲基肿酸),TMA(三甲基砷酸)等。

有机砷中除了砷化氢衍生物外一般毒性较弱。

无机砷有剧毒,其中三价砷As(II1)较五价砷As( V)毒性高约100倍。

砷化合物可从呼吸道、食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进入人体的三价砷化合物能和硫基作用,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并致癌;五价砷其结构类似磷化合物,能干扰人体代谢。

砷对人体内许多器官都会造成损伤,是环境中重要的致癌物。

今天的卫生学和环境学研究者应该意识到,剧毒的砷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往往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健康效应,即砷对那些长时间与之接触(如通过食物链)的人群产生健康负效应。

在人类大规模经济活动之前,砷处于自然循环的平衡之中,由于人类工业活动扩张,加快了砷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在局部地区造成了砷在环境中的积累,从而危害动植物,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种状况就是通常所说的砷污染。

世界上曾发生多次砷中毒事件,因此含砷化合物污染和防治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往。

因此,研究已有砷污染的对策是必要的。

2砷污染现状砷污染目前己经是个全球性问题。

亚洲是砷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目前世界上的砷污染主要是在孟加拉国、印度和中国,以砷污染地下水为主。

当孟加拉东部和西部的饮用水出现高砷水平,超过4000万人暴露在含超过50 ppb砷的环境中时,砷污染就己经严重到成为灾难的地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砷固体废物的处理现状与展望更新时间:1-26 15:29我国砷矿资源丰富,探明储量为世界总储量的70%,其中广西、云南、湖南三省储量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41.5%,15.5%和8.8%,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2/3。

砷在农业、电子、医药、冶金、化工等领域具有特殊用途,可用于制取杀虫剂、木材防腐剂、玻璃澄清脱色剂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砷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全世界砷的年产量(以As2O3计)约5万t。

在砷的冶炼及其化合物的生产使用过程中,大量的砷化物被引入环境,污染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人们对砷毒危害已给予了极大关注。

我国《工业企业卫生标准》规定:地面水中砷最高允许质量浓度为0.04 mg/L,居民区大气中砷化物(按砷计)日平均最高允许质量浓度为0.003mg/m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规定: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最高允许质量浓度为0.5 mg/L。

采用现代废水处理技术,含砷废水可以较易实现达标排放,然而,冶炼过程产生的固体含砷废物以及处理废水、废酸产生的含砷沉渣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目前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大量有价金属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含砷废物的排放现状与环保部门的要求仍相距甚远。

长期以来含砷废物大多采用囤积贮存的方法处理,随着高浓度含砷废物越积越多,对其无害化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含砷固体废物的来源含砷废渣主要来自冶炼废渣、处理含砷废水和废酸的沉渣、电子工业的含砷废物以及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含砷阳极泥等。

冶炼炉渣(尤其是锑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砷碱渣)中砷含量较高、污染较严重。

从整个有色冶金系统来看,进入冶炼厂的砷,除一部分直接回收成产品白砷(如从高砷烟灰中直接提取白砷)外,其它的含砷中间产物最终几乎都进入到含砷废渣中。

2 含砷固体废物的稳定性评价通过浸出实验来检测有害化合物的稳定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做法,目前各国大都采用美国环保局的“毒性特征程序实验”(TCLP实验)来检测。

该实验将有害固体废物与pH=5的醋酸缓冲溶液按10:1的液固体积质量比混合,在搅拌强度为30r/min的条件下反应20h,液固分离后,分析浸出液中有害元素的浓度。

当含砷固体物料通过TCLP实验后浸出液中砷含量高于5mg/L时,该含砷废弃物必须加以处理而不能直接排放。

TCLP实验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短期实验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评价有害物料的长期稳定性。

模拟自然风化条件下含砷矿石的长期实验已经被提出并应用于一些含砷废物稳定性的评价。

实际上,含砷废物的长期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彰响,如含砷物料本身的特性,环境中存在的氧、硫化物以及氧化物和有机络合剂的影响等。

3 含砷废弃物的处理技术砷害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便开始了研究。

日本的有色金属90%依赖进口,其砷含量很高,故在除砷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套治理砷有害的有效方法。

前苏联、瑞典及我国等一些国家蕴藏的有色金属矿含砷量较高,对砷污染的治理也研究较多。

目前国内外处理含砷废渣的方法可分为2种:一种是用氧化焙烧、还原焙烧和真空焙烧等火法进行处理,砷直接以白砷形式回收;另一种是采用酸浸、碱浸或盐浸等湿法流程,先把砷从渣中分离出来。

然后再进一步采用硫化法处理或进行其它无害化处理。

湿法脱砷包括物理脱砷法和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又可分为硫化沉淀法、钙盐沉淀法、铁盐沉淀法等。

目前化学沉淀法的脱砷工艺使用最为普遍,脱砷效果也最好,近年来湿法处理受到研究者更多的关注。

3.1传统固砷法固砷法是防止砷污染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但各种砷渣的利用率较低,深埋和堆放都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企业负担增加,而且砷渣在某些条件下会被细菌氧化而溶于水体,极易导致砷的二次污染。

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研究结果和美国的TCLP浸出实验表明:砷酸钙渣的稳定性较差,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但经高温煅烧,砷酸钙和亚砷酸钙的溶解度会降低,且煅烧温度越高,其溶解度越小。

用石灰沉砷法处理含砷废水加上砷酸钙煅烧技术曾在智利几个铜冶炼厂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另外,人们普遍认为,含砷水铁矿沉淀物相当稳定,因此大多生产厂直接把这种含砷沉淀物排入尾矿坝或就地堆放、掩埋。

臭葱石的稳定性与含砷水铁矿相当,但臭葱石沉淀物中砷质量分数高(>30%),体积小,具有晶体结构,易澄清、过滤和分离;与含砷在6%以下的含砷水铁矿相比,臭葱石沉淀物的存放费用要低得多。

因此利用臭葱石沉淀固定砷是一种更优的选择,也是固砷法处理含砷废弃物的发展趋势。

电子工业的含砷废物中,砷以单质砷、砷酸、亚砷酸及其盐类等多种形式存在。

处理该类含砷废物时,先用H2O2将各价态的砷氧化成砷酸,使其与钙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砷酸钙固体沉淀后,采用自然沉降方式固液分离,最后采用包封固化技术处理,使浆状砷酸钙与环境隔绝,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3.2 焙烧法火法炼砷是一种传统的炼砷工艺。

将高砷废渣通过氧化焙烧制取粗白砷,或者将粗白砷进行还原精炼以制取单质砷。

含砷渣在600~850℃下氧化焙烧可使其中40%~70%的砷得以挥发,加入硫化剂(黄铁矿)可挥发90%~95%的砷,在适度真空中对磨碎砷渣进行焙烧,脱砷率可达98%,。

火法工艺的含砷物料处理量大,特别适于含砷重大于10%的含砷废渣,但存在环境污染严重、投资较大和原料适应范围小等不足。

目前采用火法回收砷的生产厂有日本足尾冶炼厂、瑞典波利顿公司、我国云锡公司、柳州冶炼厂及赣州冶炼厂等。

我国湖南水口山矿务局第二冶炼厂,以回收的As2O3为原料,用碳还原法制备金属砷。

应用的主设备是φ500mm电炉,分2段加热。

置于坩埚底部的As2O3受热挥发与上部的木炭相遇被还原为金属砷,经冷凝得到金属砷块,废气经布袋除尘后排空。

该法每年可生产金属砷80~100 t,纯度达99.0%~99.5%。

3.3 湿法生产As2O3湿法提砷是消除生产过程中砷对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

在传统的湿法提砷[As(Ⅲ)→As (Ⅲ)→As(Ⅲ)→As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技术途径更短[As(Ⅲ)→As(Ⅲ)→As]的湿法提砷新方法,消耗大大降低,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硫化沉淀获得的含砷废渣(As 49.23%,As2O3达81.07%),在密闭反应器中用浓硫酸(≥80%)处理,反应量度为140~210℃,反应时间2~3h。

As2O3经分解、氧化、转化,形成单质硫磺和As2O3。

在一定温度下,As2O3溶解在硫酸溶液中形成母液,固液分离出硫磺渣后,将母液冷却结晶出固体As2O3。

结晶出的As2O3用少量水洗涤,获得高纯度As2O3产品。

经分析,砷的总回收率达95.3%,As2O3固体纯度达99.4%,SO42-未检出。

3.4 硫酸铜置换法处理废酸、废水得到的含砷废渣主要有硫化砷渣和砷酸铁、砷酸钙渣。

硫酸铜置换法是处理硫化砷渣比较成熟的方法。

日本住友公司东予冶炼厂是采用该法生产白砷的代表性厂家。

该公司采用非氧化浸出法,用硫酸铜溶液中的Cu2+置换硫化砷滤饼中的砷,然后用6%以上的SO2还原制得As2O3,实现与其它重金属离子的分离,得到纯度99%以上的As2O3。

整个生产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安全可靠,同时可回收砷、铜和硫。

我国江西铜业公司贵溪冶炼厂,耗资5000万元引进日本该项技术及主要设备,处理硫化砷滤饼,生产As2O3,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和环境效益,但此法存在工艺流程复杂、铜消耗量大(生产1t As2O3,需消耗3t氧化铜)等不足。

3.5硫酸铁法利用硫酸铁在高压下浸出硫化砷,使各种金属离子得以分离系美国专利。

由于采用高压操作,设备较复杂,操作费用及造价也较高。

针对砷渣砷品位低、铋含量高、成分复杂、浸出量大等特点,我国白银公司探索出了一条硫酸铁常压处理砷渣的新方法。

和其它湿法流程相比,该法在消除砷害的同时,回收了白砷和有价金属铋,而且在产品质量、综合利用程度、环境保护、经济效益方面都比较优越。

白银公司采用的二段浸出工艺中,一段浸出基本实现了砷、铋的分离,二次浸出时提高砷、铋的浸出率和铋的转形率,避免了过量Fe3+生成不溶于硫酸的铁钒。

二段浸出后的滤液用二氧化硫烟道气还原,还原液精制后可得纯度较高的精白砷;二段浸出后的滤渣,用盐酸使铋转形,浸铋后过滤的滤渣(即铅硫渣),可返回铅冶炼。

砷铂分离后的循环液经氧化使Fe2+转化为Fe3+可重复使用。

3.6 碱浸法利用氢氧化钠并通入空气对含砷废渣进行碱性氧化浸出,将砷转化成砷酸钠,然后经苛化、酸分解、还原结晶过程,制得粗产品As2O3。

日本住友公司和前苏联有色矿冶研究院曾采用此法处理含砷废浸。

用225 g/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出含砷废渣,浸出条件为:t=180℃,ρ(O2)=2 MPa,液固体积质量比为10:1。

一段浸出4 h,溶液中砷回收约为90%。

另外可用氨溶液或氨与硫酸铵的混合物作为砷渣浸出试剂,浸出条件为:t=80℃,ρ(O2)=400 kPa。

日本今井贞美、杉本诚人等在80℃的浸出温度下对含砷21.0%的脱铜阳极泥进行处理,60min即有90%以上的砷被浸出,砷呈五价进入溶液。

质量浓度浓度达20g/L,浸出液经进一步处理,得到的产品中As2O3质量分数达99.6%。

含砷固体废物的处理除以上主要方法外,还有硝酸浸出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和三氧化二砷饱和溶解度法等。

这些方法的缺点是浸出率低、工业化生产不易实现,故推广价值不高。

4 问题与展望含砷废物的处理从“固砷”逐渐被砷的开发利用所代替。

火法流程处理干燥状态的三氧化二砷,因而难于确保良好的作业环境。

该法提砷成本较低,处理量大,但如果生产过程控制不好极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湿法流程不产生粉尘,能满足环保要求,具有低能耗、少污染、效率高等优点,但流程较为复杂,处理成本相对较高。

在充分利用砷资源的同时,应开发含砷废弃物的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开展砷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砷污染的治理开辟新的途径。

1)细菌脱除混合精矿中的砷。

毒砂(FeAsS)既能被氧化亚铁硫杆菌直接氧化分解,又能被该微生物因氧化矿物而形成的代谢产物硫酸铁[Fe2(SO4)3]酸性溶液氧化溶解。

毒砂中的砷在氧化溶解后以砷酸(中间可能还有亚砷酸)形式转入溶液,利用固液分离法可除去砷。

研究表明,精矿中的砷经细菌氧化处理后可脱除90%以上,选用的菌种、矿样的粒度、矿浆浓度等是砷脱除的关键因素。

2)开展含砷物料的综合利用。

制定含砷物料综合利用的经济政策,简化含砷废物的回收工艺,提高综合回收率,如As2O3含量较高的高砷烟尘可直接出售给木材防腐工业或玻璃制品厂作为玻璃澄清剂,而含砷低的烟尘可返回冶炼工艺的配料系统,解决我国的砷污染问题,首先应有效开发砷产品市场,除有机砷和防腐剂外,金属砷的应用更需重视。

单质砷的毒性比其它砷化合物小得多,而且国际市场对金属砷的需求日益增大,因此用回收单质砷的方法来处理含砷废物在环保、经济、技术上都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