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项目策划书
白鹿原美食街方案

2、店面产品氛围包装,用不同的 产品特色和氛围吸引带动游客,如 张飞牛肉,乐山豆腐脑,翘脚牛肉, “蜀之源”酿酒坊等。
3、节假日不定期非物质文化遗
产川剧表演,如变脸、滚灯、 吐火等
4、日常现场引流,铜人互动,熊 猫留影,三国人物走秀。
5、店内主题文化表演,张飞牛肉角色扮演,地主血旺等。
保持每个门市的开间进 身,符合客户的具体的经 营需求;
四 川 美 食 , 作 为
” 的 形 象 工 程 。
, 已 成 为 打 造
色 街 区 在 全 国 迅
大 , 随 着 时 代 飞
对 中 国 人 乃 至 全
要 性
项
四
文
美
多
目 优
川 魅
化 历
食 地
样
力
史
位
化
势
项目品牌优势
四川,古称“巴蜀”。天府之国,钟灵毓秀,古人称“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烹饪史上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建议在各个入口修建特色牌坊来升华项目
相统一的产品;根据景区的场景, 整 统一建筑外观。融入四川各类代 体
表文化元素,古色古香,多元素 打
色彩明快。
造
交通组织井然有序,通道 不宜拥挤,景观设计科学、 合理有利于人流的聚集。
交通组织井然有序,通道不宜拥挤,景 观设计科学、合理有利于人流的聚集。
管
标
专
经
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中国戏剧中一个古老的剧种:川剧,则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 已有着300多年的历史,令人为之惊叹。川剧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变脸。 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它是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变脸的方法大体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变脸可是川剧的精华所在,醉人之所。以浪漫主义手法塑造出一个个鲜活 的人物,衬托出一幅幅优美的场景。
白鹿原项目策划书

白鹿原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白鹿原位于中国山西省壶关县,是一部以农村家族为背景的现代文学作品,由陈忠实撰写,内容描绘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革与家族纷争。
该作品曾被改编成电视剧和舞台剧,深受观众喜爱。
为了进一步发扬白鹿原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本策划书旨在打造白鹿原项目,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近距离了解白鹿原的机会。
二、项目目标1.打造一个高度还原白鹿原家庭与社会场景的文化园区。
2.创造互动体验,让游客沉浸式地参与白鹿原的故事情节中。
3.提供有趣、富有价值的文化活动,深入挖掘白鹿原文化内涵。
4.增加文化旅游收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项目内容及规划1.主题展览区主题展览区将还原白鹿原小说中的关键场景与角色。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展览,近距离了解白鹿原故事的起源、家族的传承以及农村社会变革的背景。
精心设计的布展,通过多媒体展示方式,将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生活场景和时代背景完美还原。
2.实景体验区游客将进入一个真实的白鹿原村庄,参与农田劳作、采摘农作物等真实农村体验。
有机会感受到农村的田园风光,了解农业文化的精髓。
在这里,游客可以与当地农民互动,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信仰等。
3.文化演艺区文化演艺区将以白鹿原小说中的经典情节为灵感,打造富有农村特色的演艺表演。
通过舞台剧、音乐会等形式,让游客更好地融入白鹿原的故事情节。
演艺区还将定期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如农民书画展、摄影比赛等,吸引更多的文化爱好者参与。
4.交流互动区交流互动区将设立图书馆、咖啡厅等休闲场所,为游客提供一个与他们共同讨论白鹿原的空间。
此外,互动区还将设置互动游戏设施,让游客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白鹿原故事。
专业导游将定期为游客解说和讲解,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四、项目推广与营销1.线上宣传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官方网站和旅游软件等渠道,开展项目宣传,展示项目的特色和亮点。
撰写精彩的游记、发布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内容。
2.线下宣传利用媒体合作和合作伙伴关系,发布项目新闻稿,扩大项目的知名度。
白鹿原影视城地域文化体验旅游策划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11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在这里可以增加一些现代化辅助教学设备,给游客上一堂“农业 知识科普教育课”,让游客了解关中地区乃至我国博大精深的农 耕文化和农业历史,还能学到日常膳食营养知识,这无疑是具有 教育意义的旅游体验方式。
2.儿童休闲体验区 儿童休闲体验区是反映关中民俗文化的儿童乐园。在这里 孩子们可以通过荡秋千、坐跷跷板、玩陀螺和铁环、踢毽子、跳 房子等活动重回大自然怀抱;还有滑索、轮胎公园等竞技园区, 可进行团队游戏。小朋友可以在“关中百艺体验村”中扮演小中 医、蓝田小厨师、小木匠、小作家、小饲养员等不同角色,体验 关中传统乡村文化的同时,培养理解、尊重、独立的好习惯。同 时在这个区域增加“鹿苑”,饲养、观察小鹿的日常生活,体验 喂养乐趣,可真正的近距离感受“白鹿”文化。 3.文学文化体验区 文学文化体验区作为游览的第一步和最后一步,应有循序渐 进和总结的意义,起到前奏和尾声的双重作用。 从“前奏”来说:以绿色环保为理念,通过种植不同植物 体现“四季有景”的景观廊道设计独特,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处,同时用万物生长的积极含义体现关中文化绵延不息,传承 至今;水上景区栈道作为游客游览的一条重要风景线,从陈忠实 老宅至巨幕影院,沿途经过作家雕塑群、民俗浮雕墙、竹林、池 塘、月光舞台、白鹿云梯等可观性景观,游客步道而行,沉醉于 优美风景和关中民俗文化;在西北地区采用水景布景,给人灵气 毓秀,涵养古今的体验,同时“游客动、景观静”的手法使游客 沉醉其中,有关中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熏陶之感。 至于“尾声”:按照游览线路,最后参观展示关中作家、艺 术家作品的文学天地以及关中民俗博物馆,欣赏农具展、关中寿 宴风俗展、关中婚俗展,依托动静结合、情景演示等手段,展示 关中文学文化、婚俗文化、孝亲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最后,可在白鹿原影视城整个园区设计摄影写生创作活动, 举办“白鹿原文学、摄影艺术节”,邀请文学摄影艺术家和学生 团队来此进行创作,举办展览,底蕴深厚的艺术作品和白鹿原特 色的景致风光能相得益彰。人们既可以体验关中文化,又能提升 艺术欣赏品味,能增加游客量,打造白鹿原影视城“文化产业基 地”又一品牌。
白鹿原项目策划书

白鹿原项目策划书白鹿原民俗文化庄园经营管理方案总论项目概况白鹿原民俗文化庄园以重现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初期这段历史时期白鹿原地区人文历史风貌为主题,打造一个集旅游度假、生态养生、文化体验、影视娱乐、历史教育为一体的具有浓厚乡土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型生态农业庄园!第一章市场环境分析一、西安地区总体经济人口形势根据2014年西安市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统计(部分)数据显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62.75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3.9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64%。
城镇人口626.44万人,占72.61%;乡村人口236.31万人,占27.39%。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815.29万人,比上年增长1.0%。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5474.77亿元,比上年增长9.9%。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00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462元,比上年增长1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西安市城市规模、国民经济及居民收入都在持续上涨,居民用于基本消费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而用于休闲旅游的支出在不断增加,另外不断上涨的居民储蓄和存款余额为基本生活以外的消费提供了多余的空间。
二、西安地区旅游发展状况(一)西安旅游消费趋势根据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以及行业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旅游市场消费的趋势有:1、大城市周边短线游成为旅游消费的重点和热点;2、乡村生态观光游、民俗文化体验游成为主要的旅游消费产品;3、旅游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占比逐年上升;(二)现有民俗旅游项目状况:近年来,由于旅游文化市场的推动,西安周边涌现出了一些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民俗旅游文化项目,比如永兴坊、袁家村、马嵬驿等;这些项目虽然具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和游客群体,但从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长远发展考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1、建设水平低、规划不合理、配套设施或项目不齐全、环境保护意识差;2、对地域历史民俗文化要素的挖掘展现不够,没有将历史文化要素融入旅游产业经营之中,项目发展缺乏后劲和长远价值;3、盈利模式单一,经营管理方式粗放,没有充分发挥对当地相关产业的协同带动作用;第二章项目形象定位与功能区域规划一、项目形象与定位(一)白鹿原历史背景概况:白鹿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古代金、元、羌等少数民族杂居及其与汉文化融会之所。
白鹿原影视城开发与规划——基于“景观信息链”理论

白鹿原影视城开发与规划——基于“景观信息链”理论贾 凡 白素均 王丹瑛 米晓洁(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00)摘要:本文旨在根据刘沛林教授文化旅游地规划的“景观信息链”理论,通过确定“景观信息元”,定位“景观信息点”,打造“景观信息廊道”,来为陕西省政府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白鹿原影视城的规划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景观信息链;文化旅游地规划;白鹿原文化旅游地规划关键在于如何充分且行之有效地展示旅游地历史文化信息[1]。
刘沛林教授针对这个问题,基于英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达比(Darby)提出的“景观连续断面复原”理论[2],于2005年提出了文化遗产地保护和文化旅游地规划的“景观信息链”理论[3],并将该理论运用于我国文化遗产地保护和文化旅游地规划实践中去,发现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1]。
本文将继续以该理论为指导,深入探讨景区核心部分——滋水县城和白鹿村的规划发展。
1.“ 景观信息元”的确定白鹿原影视城是以荣获茅盾文学奖作品——《白鹿原》[4]为文化载体打造的一座大型影视城,《白鹿原》描写的是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以麦田为生的一个村庄(白鹿村),“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情仇,及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根据“景观信息链”理论,结合小说内容与景区实体景观要素,其文化特征可归纳为:麦田、白嘉轩家、鹿子霖家、冷先生家、田福贤家、田小娥窑洞、白鹿书院。
这些都是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居住空间,并以此为文化景观基因,展开了小说中一系列故事情节,构建了以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为界的丰富的景观载体,而其中滋水县城部分的白鹿书院则在景区中并无实体空间体现,需再建。
2.“景观信息点”的确定根据“景观信息链”理论,结合小说《白鹿原》和景区实体景观要素,将白鹿原影视城主要的“景观信息点”定位于祠堂、戏台、围墙、三官庙、乡保所、学校、白鹿仓、白鹿塔、衙署、县府、民乐园等景观点。
白鹿塬国际温泉度假景区

白鹿塬国际温泉度假景区一.规划背景:(一)我国温泉旅游的开发趋势成为项目的外在推动力1、第四代温泉发展趋势建国以来,我国温泉开发已经历了四个阶段,由单一的疗养院型的疗养度假型温泉发展到大型综合温泉旅游区,到现阶段已经形成了以感受温泉沐浴为目的,由原来的单一温泉疗养提升到符合现代休闲旅游消费的物质、文化、精神层面,达到养生、休闲、度假、观光的综合型旅游效果。
表我国温泉发展的四个阶段2、功能多元化和综合性。
目前国内温泉景区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体现了休闲、养生、疗养、度假、观光等综给功能,并配套有度假酒店、餐饮、会议等服务设施,形成多元化休闲旅游度假区。
从整体上看,以露天温泉沐浴为主导产品,组合在旅游线路之中,成为游客度假休闲的消费产品,在我国是从1998年开始兴起的,其主要特征是把温泉沐浴从室内发展到露天、半露天,强化了温泉的保健、娱乐、休闲、自然、运动的功能,摆脱了从属酒店或度假村配套产品的地位(即常称的第一代温泉的概念,温泉尚未被旅游组线的自然温泉沐浴,或者只是酒店、度假村附属产品)。
综合性的温泉旅游景区由南方至北方的发展趋势。
从1999年至2005年间,以广东省温泉旅游开发为龙头,由南向北延伸,形成了广东省的珠海御温泉、恩平锦江温泉、清新温矿泉、珠海海泉湾;湖北应城、天津帝都等几个大型的温泉旅游景区。
3、“温泉+地产”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出现了房地产市场与酒店市场直接结合的新兴业态,而温泉的开发在新兴业态中起到推波助澜的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的发展推动第二居所的市场需求,使具有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城郊型旅游地产业得到发展。
(2)房地产业的资金流向温泉旅游行业,尤其是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实行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和民营企业资本的介入,使更多的资金流向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温泉旅游产业成为其中受益者之一。
(3)温泉旅游的开发可以把温泉旅游成功的运作模式运用到旅游地产的开发,增加旅游地产的附加值。
0k白鹿原文化产业基地灰土施工方案 (1)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白鹿原文化产业基地灰土垫层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陕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白鹿原文化产业基地目部2015年5月6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0二、编制依据 (1)三、施工准备 (1)四、施工部署: (2)五、灰土回填施工工艺 (2)六、土方回填控制要点 (4)七、质量控制措施 (5)八、安全施工 (6)一、工程概况白鹿原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儿童剧场位于西安市蓝田县前卫镇,距蓝田县16公里,距离西安市40公里,建筑面积为1710㎡,地上一层,局部夹层,无地下室。
建筑高度为:11.5m,设计使用年限50年。
耐火等级二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地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儿童剧场地基处理为0.6m厚3:7灰土夯实。
压实系数为0.97。
本工程所用黄土为施工场地内堆放黄土;白灰为外购散装白灰。
回填主要采用机械回填,人工回填配合。
二、编制依据1、白鹿原文化产业基地儿童剧场施工图纸2、《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⑴施工前进行回填土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做好标高的抄测和分层厚度标定工作。
⑵素土含水率/最大干密度控制标准为通过现场取土,试验确定。
2、机械准备根据土方工程施工特点、工程量的大小及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合理选择土方施工机械:(本工程采用机械回填,人工回填配合)装载机一台、挖掘机一台、压路机一台。
3、材料准备⑴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若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优先使用基坑内挖出的土,要求填方土料的粒径不宜大于50mm其有机含量不得大于5%,土料内不得含有砖瓦块、石块、杂草等杂质。
选用填方土料时,应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测定,要求将填方土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2%之内。
西安特色小镇案例分析——白鹿原田园风情特色小镇

西安特⾊⼩镇案例分析——⽩⿅原⽥园风情特⾊⼩镇⼀、项⽬概况⽩⿅原是⼀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向10公⾥,灞河和浐河之间。
⽩⿅原分属西安市长安区、灞桥区以及蓝⽥县三个区县。
⽩⿅原⽥园风情特⾊⼩镇就建在⽩⿅原之上,与市中⼼直线距离约20公⾥,距离南三环约12公⾥,属鲸鱼沟风景区,现为杨家沟村、狄忖、迷村⽤地,项⽬⽤地⾯积4000亩。
项⽬位置图⼆、项⽬开发条件1、历史渊源⽩⿅原因有⽩⿅出现⽽名,这不仅是出⾃⼀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就连历代史籍也有记载:《后汉书郡国志》载:“新丰县西有⽩⿅原,周平王时⽩⿅出。
”《⽔经注》、《太平寰宇记》也有“平王东迁时,有⽩⿅游于此原,以是名。
”由此可见,关于⽩⿅原名称的来历及有⽩⿅出现的历史,已是遥远的2700多年以前的事了。
约115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之⼀——蓝⽥猿⼈,就在县境内公王岭⼀带繁衍⽣息,逐渐散居于灞河中下游。
周安王23年(公元前379年)置蓝⽥县,⾄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
⽩⿅原是“蓝⽥猿⼈”向渭河平原迁徒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最早涉⾜之地,其历史源远流长。
华胥⽒、华族、华⼭、华夏、伏羲、⼥娲、炎黄⼆帝,史前⽂明⼀脉相承,上古传说的考古发现,⽩⿅原及周边地区是⼈类先祖的发祥地之⼀,也是华夏⽂明最早的萌发地之⼀。
历史上,⽩⿅原因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从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开始,就在灞河上修筑军事要塞“灞城”。
⽩⿅原曾先后两次单独建⽴过“⽩⿅县”,⼜先后涉建过芷阳县、灞陵县、南陵县、杜县、宁民县等。
在西安建都的历代王朝,都把⽩⿅原视为吉祥的风⽔宝地和郊游狩猎的御园。
在唐代,由于⽩⿅原地处京郊,地势开阔,故当时的显贵死后多葬于此。
近40年来,原上现出⼟了包括皇室亲王、公主及刺史等⾼级官吏的墓志铭百余⽅。
2、⽂化渊源⽩⿅原由著名作家陈忠实及其⼩说《⽩⿅原》⽽熠熠⽣辉,⽂学《⽩⿅原》与现实⽩⿅原相得益彰。
⽩⿅原上的孟村和安村,被认为是⼩说《⽩⿅原》的创作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鹿原项目策划书————————————————————————————————作者:————————————————————————————————日期:白鹿原民俗文化庄园经营管理方案总论项目概况白鹿原民俗文化庄园以重现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初期这段历史时期白鹿原地区人文历史风貌为主题,打造一个集旅游度假、生态养生、文化体验、影视娱乐、历史教育为一体的具有浓厚乡土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型生态农业庄园!第一章市场环境分析一、西安地区总体经济人口形势根据2014年西安市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统计(部分)数据显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62.75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3.9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64%。
城镇人口626.44万人,占72.61%;乡村人口236.31万人,占27.39%。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815.29万人,比上年增长1.0%。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5474.77亿元,比上年增长9.9%。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00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462元,比上年增长1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西安市城市规模、国民经济及居民收入都在持续上涨,居民用于基本消费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而用于休闲旅游的支出在不断增加,另外不断上涨的居民储蓄和存款余额为基本生活以外的消费提供了多余的空间。
二、西安地区旅游发展状况(一)西安旅游消费趋势根据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以及行业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旅游市场消费的趋势有:1、大城市周边短线游成为旅游消费的重点和热点;2、乡村生态观光游、民俗文化体验游成为主要的旅游消费产品;3、旅游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占比逐年上升;(二)现有民俗旅游项目状况:近年来,由于旅游文化市场的推动,西安周边涌现出了一些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民俗旅游文化项目,比如永兴坊、袁家村、马嵬驿等;这些项目虽然具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和游客群体,但从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长远发展考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1、建设水平低、规划不合理、配套设施或项目不齐全、环境保护意识差;2、对地域历史民俗文化要素的挖掘展现不够,没有将历史文化要素融入旅游产业经营之中,项目发展缺乏后劲和长远价值;3、盈利模式单一,经营管理方式粗放,没有充分发挥对当地相关产业的协同带动作用;第二章项目形象定位与功能区域规划一、项目形象与定位(一)白鹿原历史背景概况:白鹿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古代金、元、羌等少数民族杂居及其与汉文化融会之所。
民风淳厚,传奇色彩浓烈。
著名作家陈忠实依据白鹿原20世纪前半叶为背景创作的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99年评选为“华人百年百部文学作品第一名”,将白鹿原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推向了世界,勾勒出一幅白鹿原雄奇史诗,描绘出一轴波澜壮阔的白鹿原画卷;随之上映的同名电影《白鹿原》更使得白鹿原家喻户晓;这两部文化影视题材为发展白鹿原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市场基础。
(二)形象定位以文化游为主线,兼顾农村生态体验游,重塑白鹿原地区的历史风土以及文化风貌,向人们重新展现白鹿原地区刚毅、旷迈、勤劳质朴的历史人文情怀!要求项目每一个细节都透漏着历史文化元素与底蕴!二、功能区域规划项目功能区域规划为:(一)人文历史文化体验区1、白鹿书院:陈忠实、肖云儒、贾平凹等为代表的文人名人讲学论道的文化居所;展现大师们的创作历程与人文情怀;2、白鹿原历史文化纪念馆;从生产、生活、政治、文化、建筑等各个可能发掘的社会历史元素,通过图文说明、实物展示的方式描述白鹿原地区(从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原貌;(二)商业服务区1、白鹿客栈;一楼喝茶、吃饭、看戏听曲;二楼普通厢房;三楼上好厢房;2、白鹿剧院;话剧、秦腔、说书、杂技….演出;3、白鹿原老街铺子;土特产铺子、老中医馆、酒馆茶社、大食堂、照相馆….(三)农耕文化体验区1、农耕种植区,用于季节性种植、观光、采摘;2、打麦场;陈列碾盘子,麦垛子、木梨等展现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生活场景;3、生态饲养区;养殖几头耕牛用于季节性生产,展现耕牛播种的生产场景;设置土鸡放养区、黑猪饲养圈,不但可以处理剩菜剩饭,还可以集中利用人畜粪便灌溉施肥,建立沼气能利用设施,从而建立符现代生态循环理念的农场能源管理机制;(四)其他现代辅助区域停车场、养生馆、园林景观带第三章经营策略一、盈利模式:经营模式有租赁、联营抽成、自营等,根据业态不同,采用不同的经营模式;针对文化体验与农耕体验项目应该采用自营模式,以门票、文化附属产品,工艺品、农特产销售为盈利点;针对客栈、戏园子、街铺等商业服务区以租赁、联营抽成等招商模式为主,以租金、流水抽成、文化演出收入为盈利点;二、经营策略1、招商策略:合同期限,对象、品类广泛灵活;以特色,乡土商户为重点目标;充分挖掘民间历史文化异人参与;2、运营策略统一形象,统一结算、统一推广、统一管理、不断挖掘与重塑三、市场营销策略1、形式:文化营销;通过定期举行各类主题文化活动,如兴办文化论坛、文化刊物等提高项目的文化知名度和客流量;2、渠道:电视媒体+新媒体;构建门户官网以及利用新媒体推广等;冠名各类影视文化节目;3、产业联盟:与旅游网站、影视公司、影楼、各类文化节目组等相关利益方开展合作;4、价格策略:(1) 散客散单,无优惠无打折;现单现结;(2)套餐券;针对团体客户提供组合式套餐型消费产品,享受一定的优惠打折;(预售)(3)充值会员卡;不限制项目和消费时间,终身享受优惠打折;(预售)(4)年卡套餐:期限内、限定项目内全年免费任意消费;(预售)5、销售渠道策略:销售人员拜访、电子商务团购、代理机构代售、市区与景区来往客车带客;6、产品策略(重点):产品项目是吸引消费者,展现商业定位以及实现品牌盈利的核心关键点;该项目任何一个产品项目都必须突出明显的白鹿原历史文化气息,并且具有良好的商业盈利点;根据项目特点我们设计了以下几类产品:(1)“白鹿书院文化开坛”;该项目聘请陈忠实先生、西北大学教授李刚为名誉院长,联合省市各类相关媒体合办,定期组织各种有关陕西历史文化的相关论坛节目以及文化鉴宝类节目。
该项目产品的盈利点主要为文化栏目广告赞助收益、门票收益、其他餐饮住宿接待收益;该栏目的最大优势在于经济收益的联动性强,并且可以提高整个项目的客户群体档次和庄园知名度以及彰显文化价值!是整个项目的精神核心和灵魂;白鹿书院另设书画展览馆,用于艺术品展览与交易;(2)白鹿原历史纪念馆;该项目免费或者低价位为游客开放,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通过模型展示、场景设计、图文并茂的展现历史画面;该产品项目,参照“北京明皇宫”的盈利模式,盈利点在于影视拍摄收入,旅游纪念品销售收入等;影视拍摄重点特色在于,将消费者融入波澜壮阔的动态历史画面中,为消费者拍摄出影视剧般的影像产品;同时还可以接待婚纱,个人主题拍摄等;对于优秀作品可以入选白鹿原庄园形象代言人行列,在门户网站、媒体上亮相;有机会与影视公司合作签约;(3)白鹿剧院:该项目采取招商联营的方式与院线企业或者影视企业合作(最好陕文投),主题为:“从影像体验历史”;主要挖掘一些经典的能够反映陕西历史文化风情的影视作品、或者话剧、杂技、戏曲、快板等;该项目的盈利点为门票收入以及附带的其他餐饮住宿收入等;(4)白鹿客栈:餐饮住宿茶禅一体化,房间布局功能参照民国方式设计;(5)冷先生国医养生馆;“冷先生”是小说《白鹿原》中有名的中医大夫,据考证也确有其人;用这个牌子是为了融入历史文化内涵;养生馆以中医诊断与针灸、推拿理疗为特色,参照同仁堂国医馆的经营特点;聘请古城名医龚靖海先生为馆长,打造一个闻名古城的中医养生文化主题馆;养生馆设诊疗馆、禅茶书画馆、休息厅;该项目主要盈利点为中医诊疗收入、中药饮片销售收入、禅茶馆酒水收入以及文化墨宝交易收入;建议采用联营合作的方式启动该项目(建议与陕西呈霖医药合作);(6)白鹿原老街铺子;规划一条商业街;按照民国风貌街区特色建设;向旅客提供购物,餐饮、其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街区;业态涉及季节性特色餐饮、特色农产品、便利店、茶饮店等;该项目合作方式灵活,参照一般商业地产运营模式即可,但要注意业态特色;(7)农耕体验园,该项目分为两大主题:一、生态观光采摘体验区;主要向顾客提供季节性采摘体验服务和户外休闲服务;要求附带简单的烧烤酒水餐饮服务;二、农耕文明体验区;让消费者参与体验农耕文明时代,种植与收割季节白鹿原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画面;原型参照电影《白鹿原》中的场景设计;主要盈利点为门票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影视服务收入;(8)景观园林带:主要免费向游客开放,提供休息观赏、情侣约会的场所;美化庄园环境,不盈利;以上项目仅仅是围绕体现农耕文明时代白鹿原的历史文化主题设计的盈利项目;作为文化旅游业,需要不断的挖掘和重现文化历史元素,不断满足顾客的好奇心和体验需求;历史不可重演,但历史可以重塑;第四章 管理体系一、管理组织架构 董事会招商部物业管理部公共秩序管理部经营副总后勤副总维修组总经理顾问委员会财务部董事长招商经理保洁组治安经理治安员招商助理商管部商管经理商户经理企划部策划经理设计专员质量管理部采购经理质量经理行政办公室经营办公室二、景区物业管理景区配备路标导航设施,每个区域划分到岗,明确到人;公共区域的设施设备保养形成常规化,制度化;公共秩序部负责公共区域设施的监护、报修等;经营设施由经营管理人或商户负责监护保养,景区物业维修组负责日常维修;景区经营类资产定期检查盘点,确保设施设备完好与正常运行;全员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确保生命财产安全;三、服务管理经营人员根据自身的经营业态以及文化特色着装、举止用语文明、服务规范;经营服务人员通过培训上刚好方可正式上岗,统一佩戴胸牌,接受商管和客户监督;景区管理人员统一着装,佩戴胸卡,举止,用语文明,对商户、游客热情接待,文明服务!四、结算管理景区实行统一收款,统一结算、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所有消费者持卡消费,商户不得收取现金和使用银联卡;五、消费者投诉处理景区建立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做好消费者投诉、受理权益维护工作,确保顾客满意,维护景区形象;景区结算卡全程记录消费在景区的消费情况以及满意度;卡面必须载明景区客户服务电话和消费须知!消费者服务中心由运营副总亲自挂帅督办,建立快速处理机制;六、商户管理建立商户星级评定体系,以及相应的奖惩机制;营造良好的景区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七、采购质量管理为了严把质量关,规避食品安全风险;景区所有原材料实行集中采购,统一分销的管理模式;由总经理亲自挂帅负责,严格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法规,建立采购质量追溯体系,做好整个景区材料的采购与质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