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附加题名著阅读简答题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名著之红楼梦简答题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名著之红楼梦简答题

红楼梦(查漏补缺)1、刘姥姥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①善良的老人家。

②勤劳的劳动者。

③热心的好心肠。

④智慧的公关师。

⑤幽默的老太太。

⑥率直的好脾气。

⑦乐观的生存者。

(任意答出五点即可)2、《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时宝玉有一个摔玉的举动,他摔玉的原因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5分)参考答案:原因: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一个好东西。

性格特征:平等思想,率真任性。

3、简要说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

(5分)参考答案: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

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

4、简述凤姐或“贪”或“狠”的一个故事情节。

(5分) 参考答案:①弄权铁槛寺。

凤姐为秦可卿送葬住宿铁槛寺,寺里老尼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司。

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

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送信给主审官。

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

②借刀杀人。

凤姐知道贾琏在外偷娶了尤二姐,大发雷霆,设计将尤二姐赚入大观园。

先是挑唆尤二姐的元配(未婚)张华告状,借机大闹宁国府,后又利用贾琏的侍妾秋桐折磨尤二姐。

尤二姐流产后吞金自尽,凤姐假惺惺地痛哭。

5、简述黛玉葬花的情景(5分)参考答案:黛玉夜访宝玉,丫环恶言相对,拒不开门,黛玉疑是宝玉故意不见,含泪而归。

次日乃祭饯花神之日,黛玉见园中落花无主,又勾起伤春愁思,乃荷锄葬花,不由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一面哽咽,一面低吟“葬花词”,以遣愁思。

宝玉适至,表明心迹,二人又言归于好。

6、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许多通过梦境来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暗示情节主题的场景描写,请复述其中的一个梦境,并简要说明这个梦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暗示情节主题的梦境,有第五回贾宝玉在侄媳妃秦可卿华丽的卧室中所作的那场太虚幻境的绮梦,通过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总写了全文,暗示了人物命运,还有十三回,秦氏将死,临终的时候,向凤姐儿托梦,所说的预言,起到揭示全书主旨的作用。

2010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名著阅读简答题附参考答案

2010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名著阅读简答题附参考答案

名著阅读简答题一、《边城》1.有人说,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就是“可爱”,即使不属一个阶层的人物也是这样。

试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5分)答:《边城》中不但翠翠、爷爷可爱,就是船总顺顺也是一心为他人着想,当地驻军似乎也能“与民同乐”,如端午节的表现就是如此。

2.《边城》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答:展示了作品中美好的人性所处的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

3.沈从文认为环境是人物的外化、人物的衍生物,所以他的小说多从交代环境人手,试分析《边城》的开头部分在这方面的特点。

(5分)答:《边城》由描写“茶峒”开始,白河(酉水)、河街、吊脚楼、妓女,写了长长的几节,为翠翠出场作背景。

4.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边城》中傩送的性格特征。

答:勤劳勇敢、热情大方、忠于爱情。

5.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的主人公翠翠的性格特征。

答:美丽纯洁、天真无邪、乖巧活泼。

6.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的船总顺顺的性格特征。

答:豁达洒脱、公正廉洁、慷慨好义。

7.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的老船夫的性格特征。

答:忠于职守、慷慨豪爽、忠厚善良。

8.《边城》写天保溺死,傩送远行,老船夫与世长辞之后,翠翠是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的?答:翠翠怀着对祖父的伤悼和对情人的系念的双重感情继续守着渡口,摆渡过往行人。

夏去冬来,坍了的白塔重建了,而傩送仍未有归期。

9.《边城》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追求?答:《边城》以湘西小山城茶峒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作品细腻刻画了纯真的男女之爱、和美的亲属之情、质朴的邻里之睦,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健康、优美、纯朴的民风和人情,讴歌一种淳厚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人生,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人生的执著追求。

高考语文附加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附加试题及答案

语文附加试题(12月17日)试卷满分:40分考试时长:30分钟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

(10分)北宋诗推苏、黄两家,然其间自有优劣:东坡随物赋形,信笔挥洒,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山谷则专以拗峭避俗,不肯作一寻常语,而无从容游泳之趣。

且坡使事处,随其意之所之,自有书卷供其驱驾,故无捃摭痕迹。

山谷则书卷比坡更多数倍,几于无一字无来历,然专以选材庀料为主宁不工而不肯不典宁不切而不肯不奥故往往意为词累而性情反为所掩。

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然专以选材庀料为主宁不工而不肯不典宁不切而不肯不奥故往往意为词累而性情反为所掩。

23.“山谷”指▲,为宋代▲诗派之首。

(2分)24.作者认为苏优于黄,具体表现在哪两点?(4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A.三国时勇将辈出,太史慈曾在战场上霎时间“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被人称为“小霸王”;而曹操手下名将夏侯惇更是曾在战场上“拔剑啖睛”。

B.《药》是以1911年黄花岗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的情况,发人深省地剖析了革命不成功的原因。

C.《老人与海》中的男孩马诺林是海明威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

他崇拜老人,但又给老人以鼓励和勇气,成为老人汲取力量的源泉之一。

D.《茶馆》在艺术风格上,把悲剧和喜剧有机融合起来,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最为悲切的内容,形成了悲喜结合的特色,是一曲含泪带笑的旧时代哀歌,是一个亦庄亦谐的旧社会葬礼。

E.《哈姆雷特》全剧共五幕二十场,最后一场全剧达到高潮:哈姆雷特中了毒剑,并用毒剑刺中了篡位的叔父,王后也误饮毒酒身亡。

26.简答题(10分)(1)贾雨村是《红楼梦》中一个贯穿全文的人物,他与贾府的联系体现在哪些重要情节上?(6分)▲▲▲(2)《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像饿虎扑向熟睡的儿童那样朝梳妆盒扑过来”,请简述小说中与这个“梳妆盒”相关的情节。

【2020】高考语文附加题训练及参考答案

【2020】高考语文附加题训练及参考答案
B.《呐喊》多表现乡村农民和城镇劳动者在“吃人”社会中的种种磨难,鲁迅既对他们寄予深切同情,又对他们精神上的病态进行了冷静严厉的批判.。
C.蘩漪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敢爱敢恨,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与周朴园奉行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但封建家庭的压抑和束缚使得她心理扭曲,行为极端.。
D.《边城》中围绕翠翠出现的人物,无论是眉眼秀拔出群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的天保,还是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的傩送,都保持着做人的美德,信守着灵魂的纯洁.。
公证人坐在一边,神情泰然地望着神父,心想:“德·格拉珊一家白费劲.。我的财产,加上我老兄的财产和侄儿的财产,合在一起有百十来万.。格拉珊总共还不到这数的一半.。他们也有女儿要出嫁,他们爱送什么礼就送吧.。葛朗台的独生女儿和她受下的礼物早晚都会落到我们的手里.。”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2020】高考语文附加题训练及参考答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刘 梦 得 竹 枝 九 章 词 意 高 妙 元 和 间 诚 可 独 步 道 风 俗 而 不 俚 追古 昔 而 不 愧 比 之 杜 子 美 夔 州 歌 所 谓 同 工 而 异 曲 也.。昔东坡尝闻余咏第一篇,叹曰:“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 黄庭坚《跋刘梦得〈竹枝歌〉》
E.《欧也妮•葛朗台》以欧也妮的婚事贯穿全书,再现了19世纪初期法国外省的社会风俗和人情世态,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塑造冷酷、狡诈、贪婪、吝啬的葛朗台的形象.。
23.简答题(10分)

江苏高考语文近五年附加题(含答案)

江苏高考语文近五年附加题(含答案)

第一套(2010年)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6分)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伤文章之不足恃也……然读《史》《汉》之书,而察徐广、裴驷、服虔、应劭诸家之注释,其间不得迁固之意者,十常四五焉。

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又有推求失旨之病,与爱憎不齐之数。

(节选自《文史通义》) 20.“四部”是我国古代图书的分类名称,通常指哪四类?(2分)答:21.《文史通义》作者是清代的哪位学者?(2分)答: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阿Q正传》中,阿Q为了革命,用砖砸开了静修庵,砸了庵里“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并顺手拿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

B.《女神•湘累》中,屈原在洞庭湖上说:“我效法造化底精神,我自由创造,自由地表现我自己。

”作者借此表现了五四个性解放精神。

C.在《边城》的结尾部分,傩送出走了,白塔倾圮了,老船夫也死了,老马兵觉得自己却成了翠翠“这孤雏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

D.《哈姆莱特》中所写的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三人复仇的举动,既是为了各自故去的父亲,也是为了争得骑士荣誉。

E.《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其中暗示了迎春的悲惨命运。

23.简答题(10分)(1)《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结合人物形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答:(2)《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6分)答: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在健康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能以剥夺农村为手段采发展自己。

因为城市并不必然代表先进,农村更不意味着落后。

工业区边界的推进和农田的退缩并非天然正当的。

高考江苏卷语文附加题分析及答案

高考江苏卷语文附加题分析及答案

高考江苏卷语文附加题分析及答案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2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6分)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22.“黄老”和“六经”分别指先秦时期的哪两个学派?(2分)▲23.写出这段文字提到的《史记》中的两个篇名。

(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郭沫若创作的《凤凰涅架》和《女神之再生》,分别借用了我国女娲炼石补天和天方国古代的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的神话材料。

B.巴金的《家》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它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了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其中写了一个幼稚而大胆的旧礼教的叛徒——觉慧。

C.《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到达南郡,突然大哭,说如果荀彧在,决不会遭此大败,这是曹操在痛骂诸谋士无能。

D.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E.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除了金钱,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他破例为病危的妻子花钱求医,也是因为妻子一死,她名下的财产就要分给女儿。

25.简答题(10分)(1)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士成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5分)▲▲▲(2)《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5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6、27题。

留存至今的古镇,是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古镇大多有独特的建筑风貌、街巷格局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古镇保留了旧时代的生活痕迹,徜徉在古镇老街,可以发思古之幽情。

江苏高考名著简答题及答案

江苏高考名著简答题及答案

2008--20XX年江苏高考附加题名著简答题2008:《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参考答案】“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

“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如答:薛宝钗的“钗”中有金,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两人结为婚姻为金玉良缘。

林黛玉的名字中有木,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前生有约,两人应结为婚姻为木石前盟。

(2)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士成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5分)【参考答案】夏瑜——《药》;九斤老太—-《风波》;闰土——《故乡》;单四嫂子—-《明天》;陈士成——《白光》。

2009: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估计就算给了这种提示在考卷上,学渣们能否拿到分也说不定呀!(2)《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参考答案】吝啬鬼,投机商,暴发户。

2010:考的三国演义的简答题《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参考答案】一方面,曹操礼贤下士,不计前嫌,虚心求教;(3分)另一方面,曹操步步设防,虚虚实实,奸诈诡谲。

(3分)(2)《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结合人物形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参考答案】在恶劣环境和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人会失败,肉体会被消灭,但抗争到底、决不屈服的精神和意志是无法摧毁的;(2分)作为一个硬汉形象,体现了永不屈服、保持尊严的人格力量。

(2分)2011:《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参考答案】(1)袭人(花袭人);蒋玉菡,宝玉(贾宝玉)。

高三语文复习题:名著附加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复习题:名著附加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家》塑造了善良却抑郁的梅、贤惠的瑞珏、柔中带刚的鸣凤等三位悲剧性女性形象作者通过对她们悲惨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对无辜、善良女性的迫害B. 《女神》中的“炉中煤”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其黑色外表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C.韩当、周泰对陆逊担任大都督十分不满,私自行动。

陆逊大怒。

刘备轻视陆逊,不听孔明之劝。

D.海明威的作品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了众多的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桑提亚哥的形象象征着一种永恒的压倒命运的力量E.史湘云是《红楼梦》中光彩照人的形象,她开朗豪爽,才情超人她的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意境凄冷,暗示了她悲惨的结局。

解析:CE( “不听马良之劝”“冷月葬花魂”是黛玉的诗句)1.《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第三次请客在全城有怎样的影响?间接反映了什么?答:此时此刻在全城穿得沸沸扬扬,他前天把今年的收成出卖,背信于所有葡萄园主的罪过反而没有如此强烈地刺激人心。

间接反映了老葛朗台吝啬到了极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即使是亲人也没有亲情,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回中,探春题诗为: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通过这一首诗,你能看出探春怎样的命运?答:咏海棠诸诗以及后面的咏菊诸诗,每一首都“诗如其人”,把大观园群芳每个人的思想、情趣、品格表现出来,同时作者曹雪芹也通过其中词句隐示了他们的命运。

探春这首诗也就是她本人的写照。

“玉是精神难比洁”,正是“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同义语。

“雪为肌骨易销魂”也是她“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形象的进一步描绘。

芳心无力,使人联想到断线风筝;绢仙羽化,也使人联想到离家远嫁。

探春把自己的情操赋予了白海棠,实际上是借白海棠咏叹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阅读简答题一、《边城》1.有人说,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就是“可爱”,即使不属一个阶层的人物也是这样。

试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5分)答:《边城》中不但翠翠、爷爷可爱,就是船总顺顺也是一心为他人着想,当地驻军似乎也能“与民同乐”,如端午节的表现就是如此。

2.《边城》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答:展示了作品中美好的人性所处的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

3.沈从文认为环境是人物的外化、人物的衍生物,所以他的小说多从交代环境人手,试分析《边城》的开头部分在这方面的特点。

(5分)答:《边城》由描写“茶峒”开始,白河(酉水)、河街、吊脚楼、妓女,写了长长的几节,为翠翠出场作背景。

4.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边城》中傩送的性格特征。

答:勤劳勇敢、热情大方、忠于爱情。

5.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的主人公翠翠的性格特征。

答:美丽纯洁、天真无邪、乖巧活泼。

6.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的船总顺顺的性格特征。

答:豁达洒脱、公正廉洁、慷慨好义。

7.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的老船夫的性格特征。

答:忠于职守、慷慨豪爽、忠厚善良。

8.《边城》写天保溺死,傩送远行,老船夫与世长辞之后,翠翠是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的?答:翠翠怀着对祖父的伤悼和对情人的系念的双重感情继续守着渡口,摆渡过往行人。

夏去冬来,坍了的白塔重建了,而傩送仍未有归期。

9.《边城》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追求?答:《边城》以湘西小山城茶峒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作品细腻刻画了纯真的男女之爱、和美的亲属之情、质朴的邻里之睦,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健康、优美、纯朴的民风和人情,讴歌一种淳厚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人生,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人生的执著追求。

10.《边城》中的傩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傩送外在俊美,善歌。

心灵勇敢、坦白、无私、正直,为爱情不计较任何物质得失。

他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爱情,和哥哥的“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道漂泊到什么地方。

11.试分析《边城》中翠翠这一人物形象。

答: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

傩送远去后,她矢志不渝地等着心上人归来,表现了她对爱的执著。

12.《边城》让我们了解丁许多湘西民俗,请说说“爷爷”向翠翠所说的求婚的两种方式。

答:一种是走车路,就是婚姻由家长做主,请了媒人到女方家中提亲。

一种是走马路,就是婚姻由小伙子自己做主,那就为姑娘唱三年六个月歌。

13简述《边城》中对“美”与“爱”主题的诠释。

答:《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

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正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

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

14.请说说《边城》中爷爷形象的特点。

答:勤劳善良、朴实憨厚、忠于职守、恪尽本分、阅尽人事、饱经风霜、快乐豪爽、略带幽默。

小说正是通过这一形象展示亲子之爱的人情美的。

15.“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边城》结尾的文字,请对这个结尾作简要评述。

答:结尾预示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以悲剧而告终。

“—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

”翠翠与傩送的情感之间碰上了太多的人事和人情,悲剧也就成为必然。

但凄凉、哀愁与牵挂、期盼并存,傩送的回与不回虽然难以预料,但这对年青人纯纯的情爱已成为永恒。

读者也从心底里祝福这对有情人能早日喜结良缘。

16.沈从文《边城》中的老船夫待人接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请举出一两个细节加以具体说明。

答:重义轻利。

①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

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老船工必一一捡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认真告诉那人,他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如果不管怎样还是有人给钱,老船夫就拿这些钱托人买茶叶和草烟供过渡人享用。

②老船夫去买肉,人家不要他的钱,但他也不想占屠户的便宜,他会预先把钱算好,猛地把钱掷到钱筒里,提了就走。

17.举例分析《边城》中的人情美。

答:《边城》中的人物勤劳善良,纯朴可爱。

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实在难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

船总顺顺虽是富人,但常常体恤穷苦人,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

商客等各式人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民俗、乡风。

18.有人说:《边城》中在祖父叙述翠翠父母的爱情故事时之所以不和盘托出,主要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答:既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又是塑造人物的需要。

因为翠翠是作品的主要人物,详写父母的爱情故事,势必削弱对主要人物的描写。

19.请概括《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的共同特点。

答:两人都是船主,又都是船手。

哥俩都忠诚地爱着翠翠,对待爱情又都具有自我牺牲的谦让美德。

当自己的幸福与别人发生矛盾时,能忍痛割爱,成人之美。

20.请简述沈从文的以《边城》为代表的乡土小说的共同特征。

答:小说有显著的文化历史指向、深厚的文化意蕴,具有独特的人情风俗的乡土内容,这种小说,不重情节与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21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息。

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

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外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述环境对人物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影响?翠翠为什么心里会感到“薄薄的凄凉”?答:环境特征:忙碌一天的安静下来了,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的白天的热闹气息,万物生机勃勃,雀子、杜鹃、泥土、甲虫都热烈勃发。

翠翠心理:面对热闹环境的寂寞惆怅,觉得自己太平凡,好像缺少了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情愫通过景物对比和环境对心理的烘托,不由心生薄薄凄凉。

22.简述《边城》中翠翠母亲的故事及其作用。

答:《边城》通过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在小说的第一章,作者就交待了翠翠母亲的故事:她和一个军人唱歌相熟后有了私情,军人服毒自杀,她在生下孩子之后也追随赴死。

23.有评论家说《边城》中的老船夫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

谈谈你的看法。

答:同意。

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恪尽本分。

他生活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

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疼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

老船夫的优良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

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原始而又纯朴的人性之美。

24.请结合《边城》中的次要人物如船总顺顺、杨总兵等,简析其“人情美”。

答:船总顺顺为人和气、大方、能济人之急。

老船夫去世的时候,所有人都来帮翠翠办丧事。

杨总兵还一直陪着孤苦的翠翠。

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都能看到人情之美。

25.“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对这小说的结尾,谈谈你的感受。

答:①白塔的倒掉又重修,象征着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

②二老和翠翠的未来难以预料,反映了作者对“湘西世界”的“理想人生形式”在现代社会冲击下的隐忧。

也可能终结,也可能新生。

26.“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请鉴赏《边城》这个开头。

答:①开头采取了讲故事的方式。

②语言朴素,平易亲切(用了顶真修辞格),一下子带起了全文牧歌一样的意境。

27.有人说:“和当今少女相比,翠翠对待爱情太过天真幼稚,不敢大胆追求幸福。

”请结合小说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答:主人公翠翠美丽温柔、淳朴善良、温婉多情,是爱和美的化身。

她对待爱情温婉含蓄,忠贞执著。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少女敢于大胆追求爱情和幸福,但似乎少了些含蓄。

时代不同,人对爱情的追求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并不能因此否定翠翠这个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

28.《边城》中多次写到翠翠一个人无由地哭,请简述翠翠哭的原因。

答:翠翠的少女春情早已萌动,但这种朦胧的心理翠翠却无法明确说出,没有母爱、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内心情感不知所措。

而爷爷却又总用说笑话的方式,试探她微妙难言的心理,她只能羞涩地极力回避。

加之前来提亲的又是并不中意的天保,去看赛龙舟时又听到关于傩送和有碾坊陪嫁的王团总千金的传闻,这样的难题翠翠不知如何面对。

二、《哈姆雷特》1.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的主要艺术特点是什么?答:第一、莎士比亚善于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中,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哈姆雷特与克劳狄的斗争,构成剧中主人公所处的外部冲突;与此同时,他还进行着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

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第二、充分发挥了独白和旁白的作用,每当剧情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关键时刻,剧本都安排独白或旁白来表现主人公的思想矛盾,表现他的思考,他的认识,他的自责,他的怀疑。

2.请举出剧中主人公哈姆莱特的两句经典台词,并作简要赏析。

答:“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莱特对母亲在厄运面前表现出的屈从的揶揄,涵盖了女性在命运面前常常表现出来的脆弱的性格弱点,这成为世人对女性的共性认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哈姆莱特对生死的严肃思考,后成为人们面对两难抉择时的共同心声。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哈姆雷特对人的礼赞,成为人文主义最经典的宣言。

3.哈姆雷特》这一著名悲剧有哪几条线索?答:主要线索是哈姆雷特为父报仇。

在这一主要线索推进的过程中又有两条类似的线索,一是贵族青年莱阿替斯的父亲为哈姆雷特所杀,一是挪威王子福丁勃拉斯的父亲为哈姆雷特的父亲所杀,按照封建法规,两人都有为父报仇的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