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的和服文化
日本和服调查报告

日本和服调查报告日本和服调查报告日本和服,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瑰宝,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它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服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一、历史渊源和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的日本奈良时代。
那个时候,和服还是作为宫廷贵族的特权,普通人并没有机会穿着它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服逐渐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到了江户时代,和服成为了日本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制作工艺和服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从选料到剪裁、缝制,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的手工操作。
尤其是和服的染色工艺,更是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传统的染色方法包括草木染、藍染和绘染等,每一种染色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韵味。
三、和服的种类和服有着丰富的种类和款式,每一种和服都有其特定的场合和用途。
最常见的和服包括振袖、小袖、纱袖等。
振袖是一种长袖的和服,通常由未婚女性穿着。
小袖则是一种袖口短小的和服,适合夏季穿着。
纱袖则是一种透明感强的和服,常用于正式场合。
四、和服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尽管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和服仍然在日本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地位。
许多人在特殊的场合,如结婚仪式、成人礼等,选择穿着和服。
此外,和服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象征,在时尚界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五、和服的意义和服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代表着日本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穿着和服的人们,不仅仅是在展示自己的美丽,更是在传递一种对传统价值的追求和珍视。
和服的存在,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日本的传统文化。
六、和服的未来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服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现代的设计师们将传统的和服元素融入到了时尚的设计中,创造出了更多具有现代感的和服款式。
这种创新不仅让和服在年轻人中更加流行,也让和服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自己的魅力。
总结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日本和服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浅谈日本的和服文化

浅谈日本的和服文化莎士比亚说过:“即使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
”和服可以说是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需要,在日本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利用对色彩的变化和设计的匠心独到,创造出的独特文化产物,它们的美既来自日本本土文化,也得到自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杂交”之果,明显的表现出日本民族艺术的特质,既吸收中国服饰艺术的精华,又坚持在本国风土中酿造美,将素材置于自然美中结合,在至纯的自然,简素中,展现其臻于极致的美丽。
同时也使使我们感受到日本人对自然美和传统美的不断追求。
和服的形色变迁就象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展示出日本历史各个时期不同的风情,有着无尽魅力。
一、和服的演变和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魏志·倭人传》这本书中曾这样记载:“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
”这可能就是最早期的和服了。
大和时代,日本倭王派遣使节三度前往中国,带回大批量当时中国非常盛行的汉织、吴织和擅长纺织、缝纫技术的工匠,而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有很多擅长缝纫技术的手工艺者,这些人对把当时中国的服饰风格引入日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元8世纪初,当时中国(唐朝)的一种适合农民耕种时穿的被称为“贯头衣”的服饰随着水稻的技术一同被传入日本。
之后,日本人把这种贯头衣的前襟打开,又在左右手上边开了道口子缝成袖子。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天皇派遣唐使团来到中国,获得很多唐王御赠的唐朝朝服。
这些服饰由于是贵族服所以特别富丽堂皇,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爱不释手、羡慕不已,在日本轰动一时大受欢迎。
第二年,天皇遂下令,举国上下开始穿着类似隋唐样式的服饰。
到了室町时代,大约公元14世纪左右,按照日本的穿着习惯和审美标准,一种带有隋唐服饰特点的日本独特的民族服装,即和服完成了演变并最终定型,在之后600余年中几乎再没有什么较大的变动。
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基本都穿和服,但在这之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上层社会中的男士开始穿西服。
日本和服的历史演变

日本和服的历史演变在世界各地的传统服饰中,日本的和服是独具特色的代表之一。
它源于古代日本,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变迁,成为了日本文化的象征之一。
本文将介绍日本和服的历史演变,从起源至今,展示其多样的款式与独特的魅力。
1. 古代和服的起源古代日本的和服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八世纪的奈良时代。
那时,日本的服饰主要受到中国的影响,主要是以宽袍、圆领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和服。
2. 平安时代的和服在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的日本,和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女性的和服开始变得更加华丽,以丝绸和金属丝为主要面料,同时采用了更多的刺绣和装饰。
男性的和服则更加简约,通常由单色或简单的图案构成。
3. 戰國時代的和服战国时代(1467年-1568年)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对和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和服的款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同的地区和家族开始使用不同的图案和色彩。
士兵和武士也开始在和服中加入更多的防护措施,使其适应战斗的需要。
4. 江户时代的和服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是和服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和服成为了上层社会的象征,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款式和规矩。
男性的和服变得更加庄重,女性的和服则更加绚丽多彩。
同时,和服的设计和制作也进一步精细化,出现了更多的刺绣和织物技术。
5. 明治以后的和服随着明治维新的到来(1868年),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服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影响。
西方的服饰开始进入日本,并对和服的款式和面料选择产生了影响。
在这一时期,和服逐渐变得更加简约和实用,成为了更多人宴会、婚礼和节日等场合的着装选择。
6. 当代和服的演变到了现代,和服已经不再是日本人日常着装的主要选择。
然而,和服依然保留着独特的魅力,成为了特殊场合的着装选择。
如今,和服在传统婚礼、祭祀仪式和各种文化节日中依然被广泛使用。
同时,和服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不仅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关于和服的认识

关于和服的认识
和服,又称为日本传统服装,是古老日式文化中的一种代表性服饰,它不仅丰
富了唐装文化,而且也是标志着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象征。
传统的和服通常由细节丰富的传统服饰和它的特殊饰品组成,如长款外套、唐缎披肩、镶饰、和旗等,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优雅风格。
和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室町时代,当时的日本文化灌输着以中国礼仪为基础的
伦理道德观念。
因此,大量的唐服被引入日本,而这些外来礼服也被日本社会所接受,逐渐衍生出和服的文化。
和服的制作精良,在皇室的洞见下,也成为了一种日本文化的缩影。
其中,注重按照节季搭配穿衣及传统服饰等都显示出日本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浓厚气息。
随着日本科技和设计技术的发展,和服也进行了不断的改良,更为时尚、新潮,便于公众使用和更好地穿着。
同时,也使得和服具有了更多的社会影响力,制作和穿着和服不仅可以表达一种传统的历史文化,而且也成为了一种时尚风格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因此,通过穿和服可以使人们体会到唐装文化的魅力,感受一种关乎历史和传
统的优雅文化,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美丽体验。
穿上和服不仅能够让人带着传统的魅力现身各种场合,同时也赋予我们以一种自信,让我们拥有一份追求美的激情。
日本的和服文化和特点

日本的和服文化和特点日本的和服文化和特点和服起源于中国的唐朝,日文作“着装”源自中国的唐代长袍。
由于唐朝的昌盛, 此时的服装和服饰中外相互影响。
据说,日本的和服就是从此时中国的江浙一带“移植”过去的。
公元3世纪左右,据《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
”这便是和服的雏形了。
大和时代,倭王曾三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带回大批汉织,吴织以及擅长纺织、缝纫技术的工匠,而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大多是文人和手工艺者,他们将中国的服饰风格传入日本。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
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
次年,日本君主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
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在其后600多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
至于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开始腰包在前面,后来移到了后面。
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但在明治维新之后,上层社会中的男士开始流行穿西服,也就是俗称的"洋服"。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由于当时的妇女仍穿和服,故因行动不便而遭遇不幸或身留残伤。
此后,日本妇女才逐渐改穿套裙或其它服装。
不过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爱,无论是在节日庆典、毕业典礼、婚礼、葬礼或是在庆祝儿童的"七五三"等重大场合之上,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人们。
和服的两个袖子在左肩上打结,腰间用别针固定,下排开衩是一种新设计的无袖和服。
使布面起立体皱纹的直线式和服。
在长衬衣外披上和服并用别针固定腰部,行动起来两袖轻盈飘逸。
和服是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它是在依照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的。
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和服上。
从日本和服看日本文化

2、颜色与文化含义
和服的颜色与图案往往寓意深远。例如,白色和服通常用于婚礼,象征着纯洁 与美好;黑色和服则代表着神秘与高贵。此外,和服上的图案还反映了日本的 文化元素,如樱花、竹子、桃子等象征着忠诚、正直和长寿。而龙、凤、狮子 等则代表着权威与力量。
文化元素
1、纹样与logo
和服上的纹样和logo不仅是装饰,更是日本次演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菊花、桐叶、蝙蝠等纹样代表着吉祥与富贵;而品牌logo如Lolita和Zozo等 则体现了时尚与品牌文化。这些纹样和logo在传承日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展 示了设计师的创意与审美。
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日本和服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成为时尚界的焦点之 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和服的文化内涵与品牌意义,感叹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 历史与传统文化魅力。可以说,日本和服不仅是时尚的代表,更是文化的传承 者,为人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美学体验。
谢谢观看
2、结与腰带
和服上的结与腰带不仅是装饰,更是传统工艺的体现。结的样式和打法往往反 映了和服的款式和用途。例如,正式场合所穿的直筒袖和服通常采用一字结或 蝴蝶结,而日常穿着的和服则随意地打成各种样式。腰带也是和服的重要组成 部分,不仅能够凸显女性的身材线条,还具有固定和服的作用。
品牌文化
1、Lolita品牌
Lolita是日本著名的和服品牌之一,其设计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 Lolita品牌的和服在继承传统织法的基础上,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图 案,展现出独特的品牌魅力。此外,Lolita还推出了一系列周边产品,如背 包、鞋子等,使品牌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播。
2、Zozo品牌
Zozo是日本另一知名和服品牌,其设计理念是“让传统焕发新生”。Zozo品 牌的和服运用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将传统织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和服更加 舒适、轻便。同时,Zozo还致力于传承日本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之融入到品牌 设计之中,使消费者在穿着时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
浅谈日本的和服文化

浅谈日本的和服文化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
和服的穿著巧技,乃是随著时代的风俗背景,琢磨考验,蕴育而生.高雅而优美的图案,源自於日本民族对於山水的欣赏及对於风土的眷恋,乃至於对人本精神与情境的细腻感受。
标签:和服、文化日本和服文化不仅融合了优雅气度与深层内敛之本质,更反应了穿著之人的「心」与「动」。
每一套优美的和服,都经精心裁制,讲究穿著时的每一个细节及步骤。
因此,不论是坐姿或站姿,都需经由完整的学习训练,而成为内外在兼具的完美礼仪.和服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赏花幕」,因为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当人们穿著和服走动时,会因为晃动而使得和服如同一块动态的画布。
下面从和服的发展史、和服的种类及和服的色彩、图案特征等方面论述从中体现的日本文化,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日本文化的了解。
一、和服的由来日本几乎所有传统习俗,如茶道、花道、书道、祭祀、陶瓷、织锦、古诗、古词甚至文字,多少都受到古代中国的影响,和服也不例外。
综观日本上古时代的粗布服装,窄袖斜襟与古代中国穿着十分相似。
但是,真正有文字记载,将中国服饰引进日本,并将之制度化,应该是从奈良时代开始。
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
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
“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
“衣服令”规定了礼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职等级区分。
制服是无官职的公务人员服装,按行业分类。
奈良时代服装色彩较简单。
到了平安时代,衣服色彩开始多样化,衣袖也向宽大方向发展。
镰仓时代,大概受元朝的影响,为了便于战斗,服装又回归素朴,宽袖又变回窄袖。
在衣服上印上家纹,古代日本按姓氏每家都有家纹,估计家纹数目超过两万种。
便服设计开始礼服化,是进入室町时代的特征。
桃山时代,人们开始讲究不同场所穿着不同服饰,于是出现了参加婚宴、茶会时穿的“访问装”和参加各种庆典、成人节、宴会、相亲时穿的“留袖装”。
和服——日本文化的浓缩

和服——日本文化的浓缩和服——日本文化的浓缩日本和服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服饰,承载着丰富的日本文化内涵。
它不仅在日本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同时也体现了日本人民对于和谐、优雅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和服是日本文化的浓缩,展现了日本人民对于传统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的珍视。
和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源于中国的汉服。
在日本,和服从最初的穿着方式演变为具有特定款式和形式的服装,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穿着有着明显的区别。
而现在和服已变成了日本的代表性服饰,常见于特殊节日、婚礼和传统演艺活动中。
传统的和服包括多个组成部分,如袖口、腰带和蓬莱等。
每个部分都有着独特的名称和用途。
和服的摆放也有着严格的规范,所使用的腰带必须紧密结绑,以展现身材曲线。
这些细节都体现了日本人对于完美和谐的追求。
和服的材料非常考究,常见的有丝绸、绢和汉服等。
设计上,和服体现了对于自然之美的崇尚,常以花卉、瀑布和鸟类等自然元素为纹饰。
这些纹饰细腻而富有层次感,传达出日本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崇敬之情。
和服的颜色也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是富兴和喜庆的象征,白色则代表纯洁和祥和。
这些颜色的选用与日本人对于平衡与和谐的追求密切相关。
和服的穿着和维护也有一套独特的流程,需要细致的技巧和耐心。
首先,和服的穿着需要严谨的步骤,包括固定腰带、穿着襦袢、系着袴等。
其次,和服在清洗和保养上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需要采用特殊的洗涤剂和手法。
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日本人对待和服的敬重和对细节的追求。
和服的传统仪式活动中更是充满了日本文化的内涵。
例如,成人式是日本的一个重要节日,年满20岁的年轻人在这一天会穿着传统的和服,参加庆祝仪式。
这个仪式不仅代表着他们进入成年,还象征着责任和自立。
由此可见,和服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中承载了日本人文化认同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总之,和服作为日本文化的浓缩,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传统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的追求。
和服的细腻之美、和谐之道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崇敬之情,与日本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日本的和服文化莎士比亚说过:“即使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
”和服可以说是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需要,在日本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利用对色彩的变化和设计的匠心独到,创造出的独特文化产物,它们的美既来自日本本土文化,也得到自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杂交”之果,明显的表现出日本民族艺术的特质,既吸收中国服饰艺术的精华,又坚持在本国风土中酿造美,将素材置于自然美中结合,在至纯的自然,简素中,展现其臻于极致的美丽。
同时也使使我们感受到日本人对自然美和传统美的不断追求。
和服的形色变迁就象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展示出日本历史各个时期不同的风情,有着无尽魅力。
一、和服的演变和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魏志·倭人传》这本书中曾这样记载:“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
”这可能就是最早期的和服了。
大和时代,日本倭王派遣使节三度前往中国,带回大批量当时中国非常盛行的汉织、吴织和擅长纺织、缝纫技术的工匠,而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有很多擅长缝纫技术的手工艺者,这些人对把当时中国的服饰风格引入日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元8世纪初,当时中国(唐朝)的一种适合农民耕种时穿的被称为“贯头衣”的服饰随着水稻的技术一同被传入日本。
之后,日本人把这种贯头衣的前襟打开,又在左右手上边开了道口子缝成袖子。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天皇派遣唐使团来到中国,获得很多唐王御赠的唐朝朝服。
这些服饰由于是贵族服所以特别富丽堂皇,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爱不释手、羡慕不已,在日本轰动一时大受欢迎。
第二年,天皇遂下令,举国上下开始穿着类似隋唐样式的服饰。
到了室町时代,大约公元14世纪左右,按照日本的穿着习惯和审美标准,一种带有隋唐服饰特点的日本独特的民族服装,即和服完成了演变并最终定型,在之后600余年中几乎再没有什么较大的变动。
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基本都穿和服,但在这之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上层社会中的男士开始穿西服。
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因为当时的妇女都还穿着和服,所以在逃难时因为行动不便而惨遭不幸。
此后,日本妇女才逐渐改穿其它服装。
不过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爱, 无论是在节日庆典、毕业典礼、婚礼、葬礼或是在庆祝儿童的“七五三”等重大场合之上, 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人们。
二、和服的种类以及适宜穿着的场合和服的种类繁多, 基本分为便服和礼服两种。
男式和服款式较少, 颜色单调, 多以深色为主, 腰带细, 穿着简便。
女式和服款式多样, 色彩艳丽, 腰带宽, 穿戴繁琐, 一个人很难完成。
此外根据参加的场合不同, 穿着和服的颜色, 样式等也有不同,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浴衣: 是棉质材料的简化版和服, 它是安土桃山时代浴后流行穿着的“汤帷子”由于轻便凉快, 很适合浴后、室内、夏季炎热时作为休闲服饰穿着, 很受平民的喜爱, 因此演变成现在的“浴衣”。
留袖和服: 主要分为黑留袖和色留袖。
以黑色为底色, 染有五个花纹, 在和服前身下摆两端印有图案的叫“黑留袖”, 为已婚女性礼服。
在其他颜色的面料上印有三个或者一个花纹, 下摆有图案, 从下摆、左前袖左肩到领子展开后是一幅图画的, 叫“色留袖”, 又称“访问和服”没有已婚和未婚之分。
主要是女性在在参加亲戚的婚礼和正式的仪式、典礼、晚会等场合时穿的和服。
振袖和服: 又称长袖礼服, 根据袖的长短, 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 其中最常见的是中振袖, 通常是未婚女性所穿, 但是由于此和服给人一种时尚的感觉, 现在已婚妇女穿中振袖和服的也越来越多。
主要是女性在参加成人仪式、毕业典礼、晚会、访友等场合时穿的和服。
花嫁衣裳( 婚服) : 是结婚时穿的礼服。
日本的婚礼形式分为传统的神前婚礼和西洋婚礼, 花嫁衣裳是神前婚礼穿着的礼服, 也是和服中最为华丽的服饰, 色调以红白为主。
男式和服: 以染有花纹的外褂和裙为正式礼装。
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纹的外褂和裙子也只作为简易礼装, 可以随便进行服装搭配。
素色小纹和服: 除黑色以外, 整体上染有碎小花纹的, 可作礼服, 没有花纹的, 则作日常时装, 很适合用于约会和外出购物的场合。
三、和服的款式和服款式十分之多, 婚、宴、丧、礼、春、夏、秋、冬各不相同。
按和服花纹和质地也有贵贱之分。
今天, 和服不仅是人们婚, 宴, 丧, 礼时喜爱的服装, 和服及其饰物还成了布置的装饰品。
例如新娘的结婚礼服, 以同样的图案设计不同颜色来强调它的变化, 一般正式新娘礼服要穿三层, 此三层完全相同图案的设计, 惟以不同颜色, 分别在不同场合穿著, 如在夫家宴客穿著的颜色和在娘家宴客时的穿著, 以不同的颜色为之。
也有以代表长寿的松, 鹤等吉祥图案设计的结婚礼服。
少女在正式场合的穿著, 强调及地的长袖(振袖);而一般结过婚妇女的衣袖则是短的, 表示已婚的身份。
春季:樱花盛开或以春天的西洋花图案为主题的设计, 以粉色系较多。
夏季:以清凉色系为考量, 图案常以浪花, 水中嬉戏的鱼儿, 甚至水边水草, 花鸟为主题。
秋季:以秋天的菊花为主题, 添上一些萧瑟的秋意, 暗色系较多。
冬季: 以冬天的北国雪景意境为考量。
四、和服的纹样日本的传统民族服饰上的纹样,源自于日本民族对于山水风土的眷恋及对人本精神与情境的感受,并随着时代的风俗背景蕴育而生。
和服纹样极具装饰性,色彩缤纷,造型丰富,一件和服展开来后就像块画布,上面形象构图完整,花卉、人物、风景、动物栩栩如生。
故和服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赏花幕”。
和服纹样的原型大多来自自然界的花鸟风月或生活中的各种道具,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类:(1)植物纹样:樱花纹、菊纹、桐纹、梅纹、唐草纹、稻纹、浮草纹、草花纹、莲花纹、红叶纹、蔓纹、枫纹、秋草纹、柳纹、椿纹、棣棠纹、橘纹、葵纹、西瓜纹、葡萄纹、各种果树、银杏、铁仙、鸡头、南天等植物都是常见的纹样。
其中,又以樱、菊、梅为最多见(2)动物纹样:蝶纹、鹤纹、鸳鸯纹、龙纹、凤凰、鱼纹(如鲤鱼)、海老纹、骆驼纹、兔子纹、海岸动物(如贝类)、海洋生物(如乌贼)等纹样。
(3)生活纹样:也被称为器物纹样,八宝纹、扇纹(如团扇和折扇)、伞纹、御所车纹、花瓶纹、托盘纹、太鼓纹、乐器纹(如萧、琴、琵琶)、建筑纹(如茶屋)、舟纹、帆纹、鱼笼纹、钱形纹等各种生活器物,有很浓的生活气息。
(4)几何纹样:涡纹、龟甲纹、鹿子纹、日纹、月纹、星辰纹、云纹、波纹、扇纹、宝物纹、独乐纹、法轮纹、三角纹、四交纹、六角纹、纵缟纹、横缟纹、格子纹、朽木纹、若松纹、笼目纹、匹田鹿纹等,也有综合的几何纹样,如花菱龟甲等。
(5)自然风景纹样:江户解放纹样、御所解纹样、山水纹、城纹、远山纹、波纹、八桥纹。
(6)天体纹样:雨纹、霞纹、云纹。
(7)其他纹样:唐子文、绞纹、字纹、流水纹。
和服纹样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贯穿着日本各个时期的历史。
从其发展和演变中可以窥得和服纹样的历史轨迹。
同时也可以窥见日本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嬗变。
不断融入的新元素使得和服纹样风格逐渐改变,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的思想变迁。
和服纹样的起源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时间流变,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其发展的速度是缓慢的, 形式是多样的。
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和服纹样的发展经历了从单调到丰富, 从简单到复杂, 从不足到完善的过程, 在中国文化和唐服的熏染下最终演变成富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梳理和服纹样的历史, 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服理念、认识和掌握日本传统服饰的设计与构思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五、和服的穿法和应注意的礼仪和服的穿法比较繁复, 不同的和服有不同的穿法, 虽然在大致的步骤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细节处则很有讲究, 和服穿着的技术也就表现在这些细微的差别上面。
例如和服的底襟离鞋跟位置, 浴衣是7-8 厘米左右, 留袖在25 厘米左右, 而中振袖、小纹等都是在15 厘米左右。
衬领外露的多少也是不相同的, 丧服的衬领外露约1- 1.5 厘米, 访问服的衬领外露约2 厘米, 中振袖一般外露3 厘米左右。
穿和服一是要了解和服的基本知识, 如和服各部位的名称、和服的种类以及和服的面料, 同时还要了解和服带的形式、特征、质地和性能; 在和服必要的配件中要了解附属的物品、内衣、现代美容用具、履和包等; 在和服与带的组合方法中要了解不同质地的配合、不同色彩的搭配以及TPO 的组合方法。
二是要了解操作步骤和程序。
为了达到美的着装效果, 首先要对人体进行补正。
着装人对自己体型特征的优缺点要比较清楚, 这十分重要, 因为服装是人体的第二皮肤, 人体的缺陷会影响着装的效果。
所以在着装前, 要补正人体的缺陷。
三是在开始着装之前, 一定要将准备工作做得充分, 必要的道具包括和服的一些小配件, 与和服配套的内衣, 穿和服进行美容时的一些现代美容辅助用具, 鞋和其他附属品都要准备好。
另外, 要补充说明的一点就是: 穿和服一般得有人帮助, 自己一个人很难穿得服服帖帖、整整齐齐。
世界上开设有专门传授民族服装穿法学校的, 大概估计也就只有穿和服了吧? 西装在成衣时, 它的式样已经定形, 和服却不同, 它的式样要穿上身后才能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和服是一种未定形的半成品衣服。
和服一般都是以直线裁剪制成的,这样的衣服可以重重叠叠穿上好几件, 因而可以根据冷暖的变化自由穿脱, 任意夹剪。
穿和服时该有的举止礼仪:(1)穿和服的站相:站立时, 要求低颔, 直背, 松肩, 并脚。
在人前站立的时候, 千万注意不要形成猫背。
坐分为椅子和蒲团两种。
坐椅子时, 不能坐得太深也不能太浅, 坐的时候脚和膝要并拢, 脚稍稍后退则更美更雅。
振袖的大袖要放在膝上, 右袖在下, 左袖在上。
(2)穿和服的坐相:在别人家作客要坐蒲团。
入座的方式也很讲究, 以跪的姿势将膝盖接触蒲团的角端, 然后再逐步以膝横向跪进, 到达蒲团中央, 再以正面面向主人。
站起来时, 要腰不动而将两足立起来。
(3)穿和服的走相:步幅必须小而平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衣袖和下摆。
走动时衣袖不能乱晃, 而是要轻轻地摆动, 下摆也不能拖地而行, 要轻轻地提起。
为了不让袖端被夹在门缝里或是下摆被别人踩住, 在乘坐汽车、上台阶时, 需要特别注意。
(4)穿和服坐车注意事项:坐车时, 首先要把包和其它所带的东西放在座位上。
然后背对座位坐下。
穿振袖时要用左手将衣袖合拢, 右手托起左袖, 而左手则稍稍提起衣襟。
坐时只能坐位置的一半左右, 不能坐得太靠里, 胸要挺起,微微前倾, 脚尖着地, 不能让腰带接触椅背。
以免变形。
如是车上无座位时, 可能会站在车中间拉着吊环, 此时一般要用一手将另一手的衣袖按住, 不能让别人看到衣袖里的白衬衣, 手腕也不能露得太多。
下车时, 左手持襟, 右手拉住扶手而下, 下车之后, 必须先整理腰带, 确认腰带及衣服的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