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工具中文版中的翻译混乱之处及其更正(MSA篇(第4版)百)
TS16949五大工具---FMEA第四版

FMEA 的时间顺序
DFMEA PFMEA
概念
初始设计
设计完成
样件制造
设计/过程 确认
生产开始
DFMEA 开始早于过程,完成时间在早期的图样完成但任何工具 的制造开始之前 PFMEA 开始于基本的操作方法讨论完成时,完成时间早于生产 计划制定和生产批准之前
小组的开发FMEA转变成个人的行为 FMEA是创造顾客或第三方满意,而不是提高 过程 FMEA在过程开发中运用太迟或没有改进产品/ 过程循环发展 在产品寿命期内FMEA没有被重新评定和更新, 没有像动态工具一样被加工 FMEA被认为太复杂或花费太多的时间
过程流程/ 控制计划 (所有的“”主要“过程)
FMEA 的益处
预防计划 识别改变需求 降低成本 减少浪费 降低保证成本 降低无增值操作
FMEA 的前提条件
选择适当的小组和有效的组织成员 为每个产品/服务、过程/系统选择小组 建立团队体系 定义顾客和顾客需求/期望 涉及/过程需求 开发过程流程图**
过程FMEA 小组成员
过程工程师—通常的小组领导 生产操作者 工艺工程师 设计工程师 可靠性工程师 加工工程师 维修工程师 项目经理 质量工程师 其他,包括:销售、供应商、QA/QC等
定义顾客
DFMEA的顾客 最终使用者:使用产品的人 PFMEA的顾客 后序的操作者 最终使用者:使用产品的人
注意
不要混淆 DFMEA与PFMEA的起因和失效
DFMEA的失效
润滑能力不足 错误的原料说明
PFMEA的失效
润滑油使用不够 错误的原料使用
五大工具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MSA和SPC培训测试题共15页

五大工具培训考试题卷单位:姓名:总分300分得分: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部分(共3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APQP参考手册中规定的产品质量策划过程的五个阶段分别是:计划和确定项目,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的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反馈、评估和纠正措施。
2、PFMEA是在试生产之前、产品质量策划过程中进行的,它是一个表格化文件。
3、产品和过程确认的输出有试生产、测量系统分析、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生产件批准、生产确认试验、包装评价、生产控制计划和质量策划认定和管理者支持。
4、试生产的目的之一是用来收集足够的产品质量数据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研究,测量系统分析,PPAP提交,生产确认试验,包装评价,试生产能力和质量策划认定。
5、控制计划内容包括的要素有:过程/工序、特性、特殊特性分类、控制方法、反应计划。
6、特殊特性是指可能影响安全性或法规的符合性、产品的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编制APQP进度计划表的作用是什么?它必须由谁来负责主持制订?确定每一事项的任务、安排及其它事项,并给策划小组提供了跟踪进度和制订会议日程的格式。
它由产品质量策划小组负责主持制订。
2、在产品质量策划的每一个阶段结束时都要由谁主持召开评审会议?并将结果报告给谁?以获得支持。
产品质量策划小组的组长主持召开评审会议,并将结果报告给管理者已获取支持。
3、反馈、评估和纠正措施阶段的输出有哪些内容?减小变差、顾客满意、改善交付和服务、有效的经验总结及最佳实践。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部分(50分)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35分)1、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的目的是发现、评价过程中潜在的失效与可能的B,找出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E,并将上述过程G化。
A 现象B 后果C条件D原因E措施F格式G文件2、PFMEA是在B阶段进行的活动。
A设计和开发B过程设计和开发C产品和过程确认3、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使用的表格上的“关键日期”是指B的日期。
APQP、FEMA、MSA、PPAP、SPCTS16949五大工具的关系,你了解吗?

APQP、FEMA、MSA、PPAP、SPCTS16949五大工具的关系,你了解吗?IATF(国际汽车行动组织)为了推动TS16949标准的理解和运用,专门出版了五大核心工具应用指南,以此来推动五大工具的应用和推广。
本期就五大工具向各位同仁作简要介绍。
TS16949五大核心工具简介:1、APQP(先期产品质量策划)APQP强调在产品量产之前,通过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或项目管理等方法,对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设计进行管理,用来确定和制定让产品达到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可靠性,它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和确定项目(项目阶段);第二阶段:产品设计开发验证(设计及样车试制);第三阶段:过程设计开发验证(试生产阶段);第四阶段:产品和过程的确认(量产阶段);第五阶段:反馈、评定及纠正措施(量产阶段后)。
2、FEMA(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EMA体现了防错的思想,要求在设计阶段和过程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子系统、零件及过程中的各个工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所有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可能的后果,从而预先采用必要的措施,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系统化的活动。
FEMA从失效模式的严重度(S)、频度(O)、探测度(D)三方面分析,得出风险顺序数RPN=S×O×D,对RPN及严重度较高的失效模式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FMEA能够消除或减少潜在失效发生的机会,是汽车业界认可的最能减少“召回”事件的质量预防工具。
3、MSA(测量系统分析)MSA是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和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和误差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组成的方法。
测量系统的误差对稳定条件下运行的测量系统,通过多次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的偏倚和方差来表征。
一般来说,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应为获得测量参数的过程变差的十分之一,测量系统的相关指标有:重复性、再现性、线性、偏倚和稳定性等。
TS16949五大工具经典讲解

C3
C4
C5
C6
SOP
ÊÐ ³¡ µ÷ÑÐ ¾º ±ê /ѯ ¼Û ¶© µ¥ /Ð Òé Éè ¼Æ ¿ª ·¢ Éú ²ú È·ÈÏ
Á¿ ²ú
S1 Åà ѵ
¡ñ
¡ñ
¡ñ
¡ñ
¡ñ
¡ñ
S2
¹« Óà Éè Ê©
¡ñ
¡ñ
¡ñ
S3
Éú ²ú Éè ¸±
¡ñ
¡ñ
¡ñ
S4
Ä£ ¾ß / ¼Ð ¾ß
¡ñ
Out
In 顾客拿到 『报价单』 Out
In
In
Out
In
Out
8
7
1
In
6
2
Out
5
3
4
顾客要求报价
Out
In
In
Out
Out
In
7、乌龟图
With what 用那些
With Who 跟谁做
Input 输入
Process 过程
(COP、MOP、SP)
Output 输出
How 如何做
What result 测量方法
一、质量管理的三个阶段的特点
质量的检验阶段,消极阻拦缺陷 质量的控制阶段,积极控制缺陷 质量的策划阶段,根本消除缺陷
二、产品质量策划的基本原则
概念提出
产品质量策划进度表
项目批准
样件
试生产
投产
策划 产品设计和开发
过程设计和开发 产品与过程确认
计划确 定项目
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
产品设 计验证
过程设 计验证
管理导向过程
Management Oriented Processes (MOPs)
质量五大工具之MSA知识考核试题

质量五大工具之MSA知识考核试题一、单选题1 .偏倚是指()的差异。
[单选题]*A.测量值和真实值B示值和刻度值C测量值平均和真实值√D.测量值平均2 .在全部测量范围内,()的差异保持稳定,说明其线性好。
[单选题]*A.测量值和真实值8 .测量值和基准值√C真实值和刻度值D测量值平均和真实值9 .根据时间的推移测量结果()时,说明该测量系统缺乏稳定性。
[单选题]*A.互不相同√10 互不干涉C.相互接近D.无偏差4.重复性是指:由一个人使用()量具,对()被测特性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偏差。
[单选题]*A.不同、同一B.同一、不同C.同一、同一√D.不同、不同5.真实值是指某一物品理论上的(1[单选题]*A理论值或实测值B.真实值或参考值√C.理论值或参考值D.真实值或实测值6 .稳定性分析适用范围,()测量类设备、使用年限较为长久的设备。
[单选题]*A启动VB手动C标准D通用7 .偏倚分析适用范围,()的测量设备(条件:需要有准确度等级高于待分析的测量设,检测基准值),测量设备经检定校准,可不开展偏倚分析。
[单选题]*A.专用B标准C.所有√D通用8 .偏倚分析由同一评价人对同一零件作连续()次测量。
[单选题]*A.10B.15√C.20D.3O9 .GR&R分析,接受准则表述正确()[单选题]*A.R&R%<5%,系统可接受B. R&R%<10%,系统可接受WC. R&R%>30%,系统不需要做改进D.10%≤RGR%<20%根据应用的重要程度、量具成本、修理成本,系统可能被接受10 .一作业员对一个轴的外径作了15次测量,数据如下:基准值为6.0,是一个基准值,即假定产品与原样一致。
估计偏倚:均值(X-bar)=6.0067,偏倚=观测均值-基准值=6.0067-6.0=0.0067,标准偏差二(6.4-5.6)/3.553=0.22514,均值的标准偏差=0.22514∕(sqrt15)=0.05813t=0.0067∕0.05813=0.1153, 95%置信区∣⅛-1.1107<0<0.1241o偏倚是()接受的。
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介绍及应用

检测:
检查并剔除不符合规范的产品。
预防:
在第一步就可以避免生产无用 的输出,从而避免浪费。 过程控制系统
特殊原因
UCL CL LCL
SPC的定义
Statistical :统计数据和分析技术 Process :对生产过程能力的分析 Control :通过PDCA循环的可持续管理
变差
随机原因
apqpcpfmeamsaspcppap程序作业指导书其它文件第二层确定谁做什么何时做第三层回答如何做第四层及时记录的信息如表格标记标签一旦记录第四层的项目就可以成为质量记录五大工具介绍及应用质量管理体系的五大技术手册概况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测量系统分析msa第三版2001年7月第三版2002年3月统计过程控制spc第二版2005年7月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第四版2006年3月第一版1994年6月五大技术手册五大工具介绍及应用五大工具乊apqpcp概念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dvancedproductqualityplanningcontrolplan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五大工具介绍及应用产品质量策划进度图表productqualityplanningtimingchartplnning策划plnning产品设计和开发productdesigndevelopment过程设计和开发prcessdesigndevelopment产品与过程确认productprcessvalidation生产生产production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feedbackassessmentcorrectiveaction策划plnning概念提出批准conceptinitiationapproval项目批准programapproval样件prototype试生产pilot投产launch计划和确定项目plandefineprogram产品设计开发和验证productdesigndevelopmentverification过程设计开发和验证processdesigndevelopmentverification产品和过程确认productprocessvalidation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feedbackassessmentcorrectiveaction五大工具介绍及应用计划和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和过程确认dfmeapfmeamsaspcppapapqp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五大工具介绍及应用fmea
S16949五大工具培训教材之三MSA第四版讲议

02
MSA第四版的核心概念
MSA第四版的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的概念
测量系统分析是对整个测量系统的评估,包括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操作者、环境条件等 因素。通过对测量系统的分析,可以了解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测量系统对产 品性能的影响。
测量系统分析的步骤
进行测量系统分析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包括确定测量系统分析的目标和范围、选择适当 的测量设备和方法、收集数据、评估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制定改进措施等。
常见问题三
总结词
基于评估结果进行改进、持续优化测量系统、提高测量质量和效率。
详细描述
根据测量系统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优化,包括改进测量设备、 优化测量方法、提高人员技能等。同时要持续关注测量系统的变化和更新,及时调整和 改进测量系统,以保持其有效性。此外,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方法,提高测量质量和效率,
MSA第四版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测量系统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MSA第四版的制定和发布是行业发 展的必然结果。
发展方向
未来,MSA第四版将继续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汽车行业的新技术和新需求。同时,随着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 型的推进,测量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MSA第四版也将与时俱进,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总结词
确保评估过程的规范性、准确性、可靠 性、可追溯性。
VS
详细描述
实施有效的测量系统评估需要遵循一定的 规范和流程,确保评估过程的规范性。同 时要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 测量设备、测量方法、人员技能等方面进 行全面评估。此外,要实现测量结果的追 溯性,建立测量结果的可追溯体系,以便 对测量结果进行复核和验证。
质量管理五大核心工具之MSA

质量管理五大核心工具之MSA一、何谓测量系统定义:是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
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由这个定义可以将测量过程看作一个制造过程,其产生的输出就是数值(数据)。
这样看待一个测量系统是很有用的,因为这样让我们明白已经说明的所有概念、原理、工具,这在统计过程控制中早已被证实它们的作用。
检验本身就是一个过程。
二、为什么要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l测量数据的质量:数据的质量取决于多次测量的统计特征:偏倚及变差。
高质量数据——对某一特定特性值进行多次测量的数值均与该特性的参考值“接近”。
低质量数据——测量数据均与该特性的参考值相差“很远”。
理想的测量系统——零偏倚、零变差。
理想的测量系统不存在,为什么?由于测量系统变差源:标准、人员(评价人、)仪器(量具)、工作件(零件)、程序(方法)、环境的作用结果,使得观测到的过程变差值与实际的过程变差值不相等。
例如:Cp测为2,Cp实必须大于或等于1.79时,才得到Cp观为1.33只有在测量过程没有任何变差源作用时,Cp观=Cp测,这是不可能的。
再比如:当R&R为10%时,Cp实为2,Cp观为1.96当R&R为 30%时,Cp实为2,Cp观为1.71当R&R为 60%时,Cp实为2,Cp观为1.28可以看出,Cp观由1.96到1.28之间的区别就是由于测量系统的不同所造成的。
为此,我们要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要识别测量系统的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以便采取决策措施,使测量系统的变差减小到最小程度,使得测量系统观测到的过程变差值尽可能接近和真实地反映过程的变差值。
这就要求,测量系统的最大(最坏)的变差必须小于过程变差或规范公差。
三、对测量系统分析要分析什么前面我们谈到,数据的质量取决于处于稳定条件下进行操作的测量系统中,多次测量的统计特征:偏倚和变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 n=m×g
3
4)130 页,交叉表方法中,错误百出:
有效性 A B C 84% 90% 80% 错误率 5% 2% 9% 错误警报率 8% 4% 15%
正确的应该是:
有效性 A B C 84% 90% 80% 漏判率 6.3% 6.3% 12.5% 误判率 4.9% 2.0% 8.8%
首先术语翻译错,什么错误率、错误警报率,只有鬼才知道。里面的数字 更是随便填上去的,误导读者。 上面 2) 、4)几个问题,英文版都没有错,只有中文版出错!
5
有些人有时很奇怪,某本书让他看不明白,他就认为作者水平高。反之,就 认为作者水平低。 如果你是工科大学生,一本五大工具的书你都看不明白,说明这本书写的有 问题,而不是你的问题。只能说明作者表述能力不行。
1
如果你认真看过 MSA 中文第四版,你一定会发现很多错误。我在这里指出 几个错误: 1) 79 页, 重复性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有错, 少了一个根号 (英文版也有错) 。
下面,我对术语的定义做正确的解释:
(1)误判率的计算。 误判就是指把合格的判为不合格。误判率又称弃真概率,所引发的风险称为第Ⅰ类风险。 弃真对生产者不利,所以第Ⅰ类风险又称生产者风险。
误判率 将合格品判为不合格的次数 合格机会总数
所谓合格机会总数就是对合格零件测量的总次数。。 如果测量过程中有 7 次将合格零件判为不合格, 则误判率=7/100=7%。 (2)漏判率的计算。 漏判就是指把不合格的判为合格。漏判率又称取伪概率,所引发的风险称为第Ⅱ类风险。 取伪对顾客不利,所以第Ⅱ类风险又称顾客风险。
漏判率 将不合格品判为合格的次数 不合格机会总数
所谓不合格机会总数就是对不合格零件测量的总次数。 比如对 10 个不合格零件各测量 5 次, 则不合格机会总数=10×5=50 次。如果测量过程中有 3 次将不合格零件判为合格,则漏判率 =3/50=6%。
4
MSA 无论是使用中,还是中译本,都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东东。我在这里搞 个校正本,供大家参考! 计数型 MSA 中, “错误率、错误警报率”都是似是而非的术语,大家最好 校正过来。
五大工具中文版中的翻译混乱之处及其更正 (MSA 篇) (第 4 版)
为了表示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在此申明,以下更正中引用了下列书籍的内 容: 1)孙静:过程能力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 2)张智勇:ISO/TS16949 五大工具最新版一本通(机械工业出版社) ; 3)马林:六西格玛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美)库拜尔克:注册六西格玛黑带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 对以上作者表示感谢!
正确的是:
2)85 页,计算均值的标准差时,根号下应该是 m×g,而书中只有 g。
正确的是:
其中 n=m×g
2
3)87 页,线性指南,弄得不清不楚(英文版也一样)。
你搞得清吗?我想大家都搞不清! 无论中英文版本,我想大家对手册中的线性分析可能都看不懂。不是你没有 水平,而是书籍内容太单薄。
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