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的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1、2文言文常识、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常识、文化常识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一.汉字——出现在商代,“图画字”或“象形字”是最早的形状。
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八个阶段:①甲骨文→②金文→③大篆→④小篆→⑤隶书→⑥草书→⑦行书→⑧楷书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但前四种才是构字的方法,后两种只是用字的方法。
二.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学样式。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由上联、下联组合而成,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句法相似)、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平声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阳平,仄声则指上声、去声。
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三.《论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代,最著名的五个学派是儒、道、墨、名、法。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写于春秋战国之际。
书中提出的“仁”,核心是“仁者爱人”。
书中提到的“礼”,就是周代的礼节仪式、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半部《论语》治理天下”相传出自宋代宰相赵普之口,显示它是不朽的著作。
四、其他要点——(1)古文学常识★《左传》★《战国策》★《史记》(2)文化常识★【晋侯、秦伯】(公侯伯子男)★【子】★【轲卿】★【竖子】★【为变徵之声】(古时的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郎中】(宫廷侍卫)★【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左司马】(官名,掌管军事)★【诹生】★【臣战河南】【参乘】(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高中文言文逍遥游知识点

高中文言文逍遥游知识点《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也是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中的重点篇目。
这篇文章充满了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文学内涵,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掌握其中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一、文学常识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文章想象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善用寓言和比喻来说明道理。
《逍遥游》出自《庄子·内篇》,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北冥有鱼”中的“冥”通“溟”,指大海。
“小知不及大知”中的“知”通“智”,智慧。
“此小大之辩也”中的“辩”通“辨”,区别。
“而征一国者”中的“而”通“能”,才能。
2、一词多义“息”: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之”:鹏之徙于南冥也(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其”: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示选择,是……还是……);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他们)。
3、古今异义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古义指海动,今义指海洋运输。
野马也,尘埃也:“野马”古义指游动的雾气,今义指野生的马。
腹犹果然:“果然”古义指很饱的样子,今义指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词类活用怒而飞:“怒”,形容词作动词,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水击三千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三、重点句子翻译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翻译: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在水面上拍打翅膀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天空是那么湛蓝,这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必修11.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依据创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2.《雨巷》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因成名作《雨巷》而被叶圣陶赠予“雨巷诗人”的美称。
3.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曾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
4.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北方》、《向太阳》。
5.《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著。
《后汉书》作者是南朝范晔。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家为依据记录历史。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6.《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7.《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鲁迅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记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文言文文学常识

文言文文学常识文言文(Classical Chinese)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广泛应用于古代文献、诗词、散文、史书等文学作品中。
以下是一些与文言文文学相关的常识:1.文言文发展历程:文言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周朝。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言文逐渐成为官方和文人的书写和表达语言。
汉代以后,文言文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文体。
唐代是文言文的黄金时期,许多优秀的文言文作品出现。
2.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与现代汉语有一定差异。
文言文使用古代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注重平仄、对仗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文言文的句子较为短小精炼,和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不同。
3.文言文的经典作品:古代文言文作品丰富多样。
其中,《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集,以其简洁、深刻的表达广为传诵。
《楚辞》是楚国文化的代表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言文的翻译: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差异,翻译文言文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翻译文言文要注重传达原作的意境、情感和文化内涵。
翻译者需具备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和文化背景知识。
5.文言文的研究:文言文的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研究者着眼于文言文的语言特点、风格特征、修辞手法及其在古代文学中的作用,以及文言文在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和影响等。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了解文言文文学的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高中语文 《文言文之文化常识》课件 (27张PPT)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
称谓来代替。 垂髫 (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敝舍、舍弟、舍妹、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
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
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
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
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7
【敬称】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
是一种“恶谥”。
4
一、人的称谓
❖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 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 孟襄阳;
❖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 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 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人为仁公等。
【敬称】(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论语》)。唐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 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 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 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 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 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 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 母。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识积累大全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识积累大全学好一门课程,就要掌握关于这门课程的基本常识。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积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文学之最最早的诗歌总集就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最早的田园诗人就是东晋的陶渊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古代最优秀的豪放派词人就是北宋的苏轼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古代最知名的爱国词人就是南宋的辛弃疾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古代最了不起的现实主义诗人就是唐代的杜甫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古代最知名的长篇神话小说就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古代最早写下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就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嘲讽小说就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就是《论语》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就是《史记》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现代最了不起的文学家就是鲁迅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现代最存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欢呼》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归纳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归纳《兰亭集序》一、一词多义(一)之(1)动词,例:所之既倦。
(2)代词,例:以之兴怀。
(3)结助,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例:暮春之初。
(一)一(1)例:若合一契(2)例:其致一也(3)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例:一觞一咏三、词类活用少长咸集:映带左右:齐彭殇为妄作: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固知一生死为虚诞:足以极视听之娱:四、通假虽趣舍万殊亦由今之视昔或悟言一室之内五、古今异义【其次】古义:今义:【斯文】古义:这篇文章。
如:亦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六、特殊句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引以为流觞曲水引以为流觞曲水映带左右悟言一室之内不能喻之于怀亦将有感于斯文当其欣于所遇虽无管弦之盛【本课成语】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赤壁赋》一、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
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
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重点字、词、句(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山川相缪4、杯盘狼籍5、举匏尊以相属(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正襟危坐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8、侣鱼虾而友麋鹿(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凌万顷之茫然(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望美人兮天一方2、歌:扣舷而歌歌曰倚歌而和之3、如: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4、然: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5、长:抱明月而长终而卒莫消长也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7、而:羽化而登仙扣舷而歌倚歌而和之正襟危坐而问之侣鱼虾而友麋鹿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耳得之而为声8、之:凌万顷之茫然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哀吾生之须臾9、其:而不知其所止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方其破荆州(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徘徊于斗牛之间3、何为其然也4、而今安在哉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而又何羡乎7、凌万顷之茫然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文言文——文学常识

16. 南宋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词集是《漱玉词》,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等。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的代表作有《关山月》、《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等。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他的代表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等。岳飞,字鹏举,他的词《满江红》是名作。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他的代表作有诗《过零丁洋》等。在欧阳修、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四人中,“婉约派”词人有欧阳修和李清照,宋朝最有名的“婉约派”词人还有柳永、姜夔。
7. 曹操,字孟德,东汉建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擅长以古题乐府写时事。他的诗气韵沉雄,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篙里行》等。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后人称以“三曹”为核心的文坛所体现的文风“建安风骨”。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曹植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作家,其代表作有诗《白马篇》、赋《洛神赋》等。诸葛亮,字孔明,他的《出师表》是名篇。
15.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诗是北宋最大一家,词开创豪放词派,散文也成就很高,他的诗、词、文代表作分别有《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赋》、《石钟山记》等。苏轼和欧阳修并称“欧苏”,他们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苏轼又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我们读过他父亲的《六国论》、他弟弟的《上枢密韩太尉书》。
11. 代表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诗人是“李杜”。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誉之为“诗仙”,他的代表作有《梦游天姥吟留别》、《独坐敬亭山》、《把酒问月》、《登金陵凤凰台》等。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誉其人为“诗圣”,誉其诗为“诗史”,他的代表们的诗风,称李白的诗雄起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的文学常识
高中在学习相关的文言文时,我们了解一些文言文的文学常识能更好地进行相关的学习。
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高中文言文的文学常识,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1.关于任职授官的:
①任:担当,担任。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
②授:授官,任命。
“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
③除:任命,授职。
“除臣洗马。
”
④拜;授给官职。
“拜亮为丞相。
”
⑤征:征召(特指君召臣)。
“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
⑥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
⑦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荀)彧荐嘉。
”
⑧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⑨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
三人者,皆
张仪之雠也。
”
⑩提:提拔。
“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
”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
”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
“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
2.关于提升职务的:
①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
“擢为后将军。
”
②进:用于较高职务。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
③起复:恢复原职务。
“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
”
④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
3.关于调动职务的:
①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
“调为陇西都尉。
”“徙齐王信为楚王。
”
②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方进转为博士。
数年,迁朔方刺史。
”
③出:指出京受任。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④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⑤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
”
4.关于兼职的:
①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
“(范晔)服终,领新蔡太守。
”
②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
“羊舌鲋摄司马。
”
③权:临时代职。
“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
”
④假:暂时代理。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
⑤行:代理官职。
“太祖行备武将军。
“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
⑥署:有“代理,暂任”的意思,指代理无本官的职务。
“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
⑦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统率”之意。
“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
5.关于降级免职的:
①罢、免、解、黜、夺: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
“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