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课的十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十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十条评价标准
一、精神面貌:手握钢枪上战场
起立示威口号响,犹如正跨鸭绿江。
敌人胆敢来侵犯,手握钢枪上战场。
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第一标准就是看师生的精神面貌,是精神抖擞还是吊儿郎当,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是勤学好问还是冷漠懒散,是字正腔圆还是含糊其声,是群情激昂还是七凌八乱……这从上课的起立动作中,从问好口号的呼喊中,从回答上台展演的争抢中,从积极发言的争辩中,都能看出来。
好的精神面貌应该是和谐、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的,由此营造的课堂气氛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表现欲,身处其中都感到振奋、激昂、欢快、充实。
这种氛围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的东西,其实它体现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中间,体现在课堂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中,完全是可以被当事双方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
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

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一、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1、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
2、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
3、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
4、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
5、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二、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应该具备哪些特点1、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
2、趣——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
3、活——教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学活。
4、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
5、美——语言美、教风美、板书美。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怎样的一堂课是好课呢1、一堂好课,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程度要到位(1)是学习目标的达成度高,而且是多元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是教材内容处理灵活且要有实效。
(3)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能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4)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5)是注重课堂上对学生的多元评价、即时评价、激励评价。
2、一堂好课,教师课前要做精心的准备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扎实搞好个人备课和认真参与集体备课,通过充分的准备做到细致地分析学生,充分地把握教材,精心地设计教学进程,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准确地拟定教学目标并对学生多种可能的反映做出预期。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课前准备越充分,教师在课堂上就越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出现僵局。
3、一堂好课,应是不出错的课堂4、一堂好课,应体现出较强的对教材和课堂的驾驭能力教师要具备较高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问题,能智慧、恰当而又果断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及时矫正学生的错误,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实际效率,使课堂变得优质、高效。
5、一堂好课,教学程序应十分顺畅,时间上“收放自如”,教学思路上十分清晰从导入,到结束,短短的40分钟,一堂好课应是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自然顺畅,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内容、时间分配要合理,既不能前紧后松,也不宜前松后紧,拖堂的课不是好课,剩余大量时间而“挂”在台上的课也不是好课。
一堂好课有9个标准

一堂好课有9个标准
,可简化为27个字:明目标、自主学、合作探、精点拨、整建构、找规律、巧组织、高效率、人人清。
即:学习目标是否适度明确并告诉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师灌输还是先让学生*自学和*作;学生不会的问题是否通过相互讨论和帮助来解决;教师的点拨是否精当并退到最后一步;教师是引领学生整体建构还是一开始就陷入细节之中;教师是否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恰当,活而不乱;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并高效率;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否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一堂好课的十要素

” J ‘ ~ { , IH
J / 。了 ’上
.I/',P- l,、 J
}0 ,p 0 J ’
自我 、认 识 自我 、修 正 自我 的镜 子 ,可 以 温
故 知 新 、查漏 补缺 。
十 、有 实效
教学 效率是 有 高低之 别 的 。在整 个课
堂教学 中 ,各个 环节 都应 讲究 有效 性 ,避免
经常 有 教师 问我 :究竟 怎 样 的课 才算 是一 堂好课 ?
我认为 ,一堂好课应具备下面十个要素。 一 、 好 的 导 入 “良好 的开 端 是成 功 的一半 。”一节 课 可 以有 多种 形 式导 人 ,例如 以复 习 上 节 内 容 、讲 故 事 、播 视 频等 形 式 进行 导 入 ,激 发 学 生 的好 奇 心 , 引起 学 生 对 本 节 课 的 兴 趣 。 二 、教 学 目标 、重点 突 出 新课程标 准提倡三维 目标 。即本节课 知 识 技能 有哪些 ,要应 用什 么方 法 ,过程 是什 么 ,要 达到怎样 的情 感态度与价值 观 目标 。 教学 重 点突 出是指 本节课 教学 目标 下 的 哪 个知识 点最重要 ,每节课 的教学重 点不宜 多 (一 到两 个 ),若 一节课 的重点 较多 (超 过 了 三个 ),那么也就无教学重点可言 了。 三 、让 学生真 正 动起 来 这 里 的 “动 ”主 要是 指 学 生 积 极 思考 。 真 正 的好 课 ,应 以教 师 为 主 导 。学 生 为 主 体 。学 生 在 教师 的引 导下 ,去思 考 、合作 、 探究 ,真 正动 起来 。 四、教学 程序 流 畅 教 学环 节要 比较 完 整 。环 环 相扣 。步 步 为 营 ,要 在 短 短 的 40分 钟 内 。收到 预 设 的效 果 ,注重 知识 的生 成 、教学 程序 流 畅 。 五 、把握 好时 间 要合 理分配 教学 的各 个环 节 、内容 、时 间 ,既 不能 虎头 蛇尾 ,也不 能蛇 头虎 尾 。下
一堂好课的十条评价标准

一堂好课十条评价标准正如美学中对“美”定义莫衷一是一样,一堂好课中“好”标准也是难以界定。
因为界定标准太多了,观察角度太多了,评价内容太多了,主观判定太多了,所以,只能是见仁见智,各赋春秋。
一、精神面貌评价一堂好课第一标准就是看师生精神面貌,是精神抖擞还是吊儿郎当,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是勤学好问还是冷漠懒散,是字正腔圆还是含糊其声,是群情激昂还是七凌八乱……这从上课起立动作中,从问好口号呼叫中,从回复上台展演争抢中,从主动讲话争辩中,全部能看出来。
好精神面貌应该是友好、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由此营造课堂气氛能让每个参与者全部有见贤思齐上进心、分秒必争紧迫感和舍我其谁表现欲,身处其中全部感到振奋、激昂、欢快、充实。
这种气氛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东西,其实它表现在师生交往和活动中间,表现在课堂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中,完全是能够被当事双方和观察者感知客观存在,是一个能够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关键原因。
二、求知欲望爱好是最好老师,关键怎样提升爱好?概括说来,老师应选择合适学习内容,设计科学教学方案,营造宽松教学环境,采取灵活教学形式,组织适当教学过程。
内容、形式、过程、环境,全部会引发学习爱好,也可能转移学生注意力。
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习爱好是否浓郁,看老师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
假如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么课堂一定是最好。
三、教学方法真正好课,学生是老师同僚而不是单纯实施者,是课堂主宰而不是作业奴隶。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发挥本身能动性,借助和同学合作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方法,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并在不停进取中感受学习愉快。
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三个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自主,有没有互动,有没有因人而异表现个性化教学,有没有优势互补提倡合作学习,有没有站在学生立场上从学角度去设计问题,有没相关注学生发展差异并提供阶梯式套餐……假如仅是老师大显神通,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听众观众,那么,这么课堂不算好课。
一堂好课的十条评价统一标准

一堂好课十条评价标准正如美学中对“美”定义莫衷一是一样,一堂好课中“好”标准也是难以界定。
因为界定标准太多了,观察角度太多了,评价内容太多了,主观判定太多了,所以,只能是见仁见智,各赋春秋。
一、精神面貌评价一堂好课第一标准就是看师生精神面貌,是精神抖擞还是吊儿郎当,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是勤学好问还是冷漠懒散,是字正腔圆还是含糊其声,是群情激昂还是七凌八乱……这从上课起立动作中,从问好口号呼叫中,从回复上台展演争抢中,从主动讲话争辩中,全部能看出来。
好精神面貌应该是友好、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由此营造课堂气氛能让每个参与者全部有见贤思齐上进心、分秒必争紧迫感和舍我其谁表现欲,身处其中全部感到振奋、激昂、欢快、充实。
这种气氛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东西,其实它表现在师生交往和活动中间,表现在课堂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中,完全是能够被当事双方和观察者感知客观存在,是一个能够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关键原因。
二、求知欲望爱好是最好老师,关键怎样提升爱好?概括说来,老师应选择合适学习内容,设计科学教学方案,营造宽松教学环境,采取灵活教学形式,组织适当教学过程。
内容、形式、过程、环境,全部会引发学习爱好,也可能转移学生注意力。
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习爱好是否浓郁,看老师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
假如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么课堂一定是最好。
三、教学方法真正好课,学生是老师同僚而不是单纯实施者,是课堂主宰而不是作业奴隶。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发挥本身能动性,借助和同学合作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方法,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并在不停进取中感受学习愉快。
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三个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自主,有没有互动,有没有因人而异表现个性化教学,有没有优势互补提倡合作学习,有没有站在学生立场上从学角度去设计问题,有没相关注学生发展差异并提供阶梯式套餐……假如仅是老师大显神通,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听众观众,那么,这么课堂不算好课。
一堂好课的十条评价标准

一堂好课的十条评价标准一堂好课是指教学内容有条理、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效果显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的一堂课。
下面是十条评价标准,以确保一堂好课的实现。
1.教学目标明确。
一堂好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知道自己希望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什么,以便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
2.教学内容有深度和广度。
教学内容不仅应当涵盖课本知识,还应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展他们的学习面。
一堂好课应该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3.教学方法多样化。
好课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让学生能够以多种方式学习和表达。
教师可以采用讲课、互动讨论、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
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措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
5.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课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趣味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到学习是有趣和意义的。
6.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
一堂好课应该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7.高效的教学组织和时间管理。
好课应该有高效的教学组织和时间管理,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任务,确保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参与和互动。
8.紧密的师生互动。
好课应该能够建立起紧密的师生互动关系,让学生有机会向教师提问、讨论,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9.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好课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舒适。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情感和需求,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和合作。
10.评价和反思的机会。
一堂好课的30条评价标准

一堂好课的30条评价标准一、教学内容方面1.内容准确性:课程内容准确无误,与教材、大纲保持一致,无科学错误。
2.系统性:知识点组织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前瞻性:适当引入学科前沿动态,拓宽学生视野。
4.难易程度适中:内容难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
二、教学方法方面5.启发式教学: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7.互动性: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交流频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多媒体辅助教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生参与度方面9.学生出勤率:学生按时出勤,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10.课堂讨论:学生能主动发言,提出有见地的问题和观点。
11.小组合作:小组合作任务完成质量高,成员间能够相互协作。
12.作业完成情况:作业提交及时,质量符合教师要求。
四、课堂氛围方面13.秩序井然:课堂秩序良好,无干扰教学的行为。
14.情绪积极:教师情绪饱满,能感染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15.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方面16.评价方式多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17.及时反馈:对学生表现给予及时、准确的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18.自我反思:教师课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六、创新能力培养方面19.创新意识激发: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实践环节设置:设置实践性强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七、教学资源利用方面21.教材选用合理:选用适合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科特点的教材。
22.教辅材料使用得当:合理使用教辅材料,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八、课程目标与达成情况方面23.课程目标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执行。
24.目标达成度高: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课程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节好课的十个标准
1、教师要充满激情。
不论教育怎样改革,教师在课堂上、在学习上的主导地位是不会改变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总导演的角色是不会改变的。
教师的情绪,决定课堂的气氛,决定课堂的效果。
没有教师的激情,就没有学生的激情,就没有课堂的活跃和生机,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
只有充满师生激情的课堂,才能振奋学生的精神,调动学生的情绪,开拓学生的思路,创造积极活泼的氛围,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要饱含兴趣,蕴育生机。
教师还要调动手段和方法,包括语言、技术和技巧,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解决问题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
能够使学生在兴趣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发现方法,发现过程,发现自己。
使课堂兴趣蕴育着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生机。
没有兴趣的教学是没有效益的教学,没有生机的兴趣是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3、学生要主动、真动、全动。
反对纯讲授式的灌输式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的互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这里的互动,要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要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索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扮演学习的主人的角色,表现出持续不断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互动,要使学生真动,要使学生产生真正的疑问和问题,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分析、思考和探讨,使学生在认真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出过程和方法,得出合理的结论。
这里的互动,要使全体学生都动,要使全体学生都沉浸在积极的思考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师生互教,生生互教的学习局面。
4、注重基础,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有所得,更能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开发,思路得到开拓。
能够获得规律性的东西,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有所悟,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
5、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每一节课,都要贯穿这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堂课上,几十个学生的智力、性格、情绪及知识基础是各不相同的,要使他们都学有应得,就得从各方面给予不同的对待。
从情感上要有不同的关注,从方法上要有不同的引导、指导,从难度上要有不同的设计,从目标上要有不同的要求,从发展上要有不同的期望,否则,一种态度,一个表情,一种难度,一种方法,一个要求,一个目标的千篇一律,决不能成为好课。
6、不再是教课本,还要走向实际和生活。
一节好课,绝对不能是教教材,而必须是利用教材,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现实的心灵之窗,
铺出一条同向生活的现实路。
7、既重知识能力,又重情感思想。
一节好课,只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对学生情感思想方面的教育。
这种教育,不能是脱离课堂内容的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的说教,而应是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情绪的感染,观念的渗透,思想的放飞,是不着痕迹的熏陶和如诗般的润物无声。
8、合理有效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合理运用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无目的,无原则地追逐风潮,滥用多媒体等手段,便会流于形式,沉迷于花拳绣腿,陷课堂于肤浅、浮华、浮躁。
好课运用多媒体,应是用则当用,用则必用,解决的是其他一切手段都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达到的是其他一切手段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9、教师要表现出良好的素养。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和典范,常言道身正为范,教师课堂上的语言、仪态对学生有着不可估计的影响,任何的不良语言或语言习惯,任何的不良仪态,如衣冠不整、容貌不洁、过于矫饰、过于呆板或过于好动,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刺激。
好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言行举动,都必须符合为人师表的身份,符合课堂氛围,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教学的需要。
10、课堂问题能够得到合理的机智、幽默的解决。
课堂问题,有的是知识性的,有的是纪律性的,有师生之间的,有学生之间的,无时不在,无课不在,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切问题,都能得到机智、幽默、合理、妥善的解决。
任何知识性问题的解决,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思维的发散和开拓及学生能力的提高,任何纪律性问题的解决,都能做到防微杜渐,化有形为无形,能使矛盾问题的解决不影响或最小程度的影响教学进程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