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合滑移隔震装置的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拉索减震支座的开发与试验研究

拉索减震支座的开发与试验研究

拉索减震支座的开发与试验研究
袁万城;曹新建;荣肇骏
【期刊名称】《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31)012
【摘要】开发了一种新型减隔震支座-拉索减震支座.拉索减震支座由聚四氟乙烯滑移装置隔震,拉索限制过大位移,并提供恢复力,讨论了其设计参数.采用拟静力
试验测定了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滑板之间的摩擦系数及支座在不同竖向压力下的滞回性能,获得了相关参数,为支座理论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以一个四跨连续梁
桥为实例,对拉索减震支座的有效性以及拉索刚度的合理取值进行了分析.分析结
果表明,拉索减震支座能够显著地减小固定墩所受的地震力,同时拉索限位能力强,能够有效防止落梁.
【总页数】8页(P1593-1600)
【作者】袁万城;曹新建;荣肇骏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江苏万宝桥梁构件有限公司,江苏,常
熟,2155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2.5
【相关文献】
1.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脉冲地震下减震性能 [J], 袁万城;谷屹童;党新志;杨浩林
2.基于拉索减震支座的钢板组合梁桥抗震性能研究 [J], 窦维禹;吴平平
3.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拟静力试验及减震效果分析 [J], 王征南;谷屹童;沈国煜;袁万城
4.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大跨连续梁桥拉索减震支座数值模型研究 [J], 张琰;吴宜峰;李爱群
5.考虑动水压力的拉索减震支座深水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J], 马婧;党新志;贺金海;袁万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外基础滑移隔震与应用现状综述

国内外基础滑移隔震与应用现状综述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28-0045-03国内外基础滑移隔震研究与应用现状综述收稿日期:2012-07-25作者简介:吴延辉(1987-),男,在读硕士吴延辉李玉荣陈翠翠(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摘要:介绍了隔震结构的概念及滑移隔震的特点,从能量角度分析了滑移隔震作用机理,对国内外基础滑移隔震的应用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分析,阐述了在分析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对滑移隔震技术理论研究及推广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滑移隔震,隔震装置,系统模型,理论分析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A0引言所谓隔震,就是在建筑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加设隔震层的抗震方法,其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集中于隔震层,有效避开地震卓越周期,隔断地震能量直接向上部结构传递,并且通过塑性变形和阻尼耗散能量。

有效降低上部结构最大加速度和层间位移,大大降低地震响应,使建筑物即使在超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依然有足够安全储备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按隔震层构造不同主要可分为叠层橡胶垫隔震和滑移隔震。

滑移隔震由于施工简单、取材容易、造价低廉、性价比高,特别适合我国国情[1]。

1滑移隔震结构研究现状滑移隔震结构自1881年由日本学者河合浩藏提出以来,历经美国、日本、中国、新西兰、法国等多国学者研究创新,现已日趋完善。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滑移隔震装置和计算理论分析两个方面。

1.1基础滑移隔震装置滑移隔震装置作为结构实现滑移隔震最关键的部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滑移支承材料和限位消能元件。

1.1.1滑移隔震支承元件滑移隔震材料主要有:砂垫层(精选砂砾)、石墨垫层(石墨泥膏)、钢珠、聚四氟乙烯、石蜡、滑石粉、不锈钢板、带二硫化钼涂层的钢板、云母等。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滑移材料的隔震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这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隔震材料在不同参数影响下的隔震效果;另一方面是研究新型滑移隔震支承元件。

国内外隔震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国内外隔震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灾害。 相对于复杂的主动控制技术而言, 基
础隔震是一种容易掌握的结构被动控制技 术, 基础隔震设计方法己经写进了一些国 家的设计规范, 成为一种实用的结构设计 方法; 采用隔震技术建筑和桥梁经受了地震 的考验, 有了成功的经验, 1 9 9 4 年在美国圣 费南尔多发生的洛杉矶地震, 震级为里氏 6 . 7 级直下型地震, 死亡 5 6 人, 伤超过 7 3 0 0 人, 损失很大, 在这次地震中, 震中附近有 两座医院,一座为抗震结构(USCUniversity 医院),另一座为隔震结构(oliveView 医院)。 隔震结构在这次地震及其其后的余震中, 地面加速度最大为 0 . 4 9 9 , 而最大楼顶加速 度为 0 . 2 1 9 , 建筑物内部的各种机器等均未 损坏, 医院功能得以维持, 成为防灾中心, 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另一座, 由于建 筑结构发生破坏, 机器等翻转, 并且水管破 裂, 建筑物不能使用, 完全丧失了医院的功 能。由此可见, 隔震技术将会对未来的建 筑设计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隔震技术尤 其适用于对于震后救灾、恢复生产具有重 要作用的建筑, 如: 政府、警察局、电力、通 讯、医院、防灾指挥中心等建筑, 也适用于 博物馆、学校、计算机中心等内部价值及 无形价值很高的建筑, 以及建筑物本身价 值很高的古建筑等。
目前已有美国、日本、新西兰和意大利四个 国家颁布了建筑隔震设计规程。我国也在 2 0 0 1 年编制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B 5 0 0 1 1 - 2 0 0 1 ) 中把“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作为其 中一部分写了进去, 同时还编制了《叠层
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 C E C S 1 2 6 : 2 0 0 1 ) 。 基础隔震能显著地降低结构的自振频率, 适用于短周期的中低层建筑和刚性结构。 由于隔震仅对地震波中的高频部分有效, 因此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不太适用。另 外, 橡胶隔震垫的老化和耐久性问题、隔 震效果的定量设计问题以及隔震体系的优 化设计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滑移隔震结构滑移量的计算研究

滑移隔震结构滑移量的计算研究
的增加 在 某种 程 度上 反 而有 利于 最 终滑 移量 的 减小 。
矩阵 缩 减 ) 。它是 三 种 方法 中功 能最 强 的 , 允许 包 括 各类 非 线 性 ( 塑性, 大 变 形, 大 应变 , 接触 单 元分 析 等 ) 。 因此 可 以用来 分 析滑 移 隔震结 构 。 分析 中考 虑 了惯 性 和阻 尼 的影 响 , 因此要 打 开时 间 积 分效 果 。阻 尼 在 瞬 态动 力学 分 析 中 可以指 定 三种形 式 : A l p h a ( 质量) 阻尼、 B e t a ( 刚度) 阻尼、 和材 料相 关 的 ( B e t a ) 阻尼[ M e, D A MP 1 , 本 分 析 只考 虑 前两 种 形 式 的阻 尼 。加 载 方
其 中: ( M】 =质 量 矩 阵 ; [ c ] =阻 尼 矩 阵 ; [ K 】 = 刚度 矩 阵 ; { ) =节点 加 速 度 向量 ; f } :节 点速 度 向量 ; f x 】 =节点 位 移 向量 。在任 意 给定 的时 间t , 这 些 方 程 可看 作 是 一 系列 考 虑 了惯 性 力 [ M ] { } 和 阻 尼 了[ c 】 { } 的 静力 学 平 衡 方程 。 A N S Y S 程序 使 用N e w ma r k 时 间积 分方 法 在离 散 的时 间点 上求 解 这些 方程 。接 连 的时 间 点间 的 时间增 量 称为 积分 时 间步 长 ( i n t e g r a t i o n t i me s t e p ) 。 瞬 态 动力 学 分 析 可采 用 三 种方 法 : 完全( F u l 1 ) 法、 缩减( R e d u c e d ) 法及 模
2 采用 A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Y S 动 力分 析的 条件 及计 算模 型

隔震设计与施工工艺的最新研究

隔震设计与施工工艺的最新研究

隔震设计与施工工艺的最新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高层建筑的广泛兴建,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日渐凸显。

因此,隔震设计与施工工艺的研究成为了建筑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隔震设计与施工工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隔震设计的原理与方法隔震设计旨在通过减震措施,将地震作用传导到建筑物之外,从而降低建筑物的震动加速度。

目前,常用的隔震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基础隔震、导摇隔震和阻尼隔震。

其中,基础隔震采用可压缩材料垫层和橡胶隔震支座等,能够有效减少地震能量传递;导摇隔震则通过设置摇摆杆和滑移架等装置,使建筑物能够在地震中产生旋转位移,从而分散地震能量;而阻尼隔震主要依靠阻尼器减震装置,通过增加阻尼力来消耗地震能量。

二、隔震设计的研究进展1. 传统隔震设计方法的改进传统的隔震设计方法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例如,引入变形缝隔震技术,通过设置合理分布的变形缝,使建筑物能够在地震中产生一定位移,从而减小地震作用;此外,结合数字仿真技术与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对隔震系统进行全面的优化,使其在地震中呈现更好的性能。

2. 新型材料在隔震设计中的应用近年来,一些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隔震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比如,超高强混凝土、高性能弹性层、形状记忆合金等材料的出现,使得隔震设计在抗震性能和耐久性方面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三、施工工艺的创新与发展除了隔震设计,施工工艺也是保证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创新的施工工艺逐渐应用于隔震工程中。

1. 激振试验技术激振试验技术是通过模拟地震荷载,对隔震结构进行振动台试验,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工程的可行性。

这种技术能够全面检验隔震工程的性能,同时为隔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 测震技术测震技术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对建筑物的振动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测震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建筑物的安全状况,为施工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

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振动特性试验研究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轨道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列车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轨枕作为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轨道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有砟轨道作为一种传统的轨道铺设方式,其轨枕主要采用水泥砂浆或沥青砂浆等材料进行固定。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线路荷载的增加,传统有砟轨道在振动方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研究新型轨道铺设材料和轨枕的振动特性,对于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复合轨枕作为一种新型的轨枕材料,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抗压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可以有效降低轨道的振动响应。

本试验研究旨在通过搭建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的振动试验平台,对复合轨枕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为今后有砟轨道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复合轨枕振动特性的研究,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轨道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铁路交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1.1 铁路交通的发展现状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其中之一便是轨道的质量问题,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轨道的质量至关重要。

研究和改进轨道铺设材料及轨枕振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研究旨在通过对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振动特性的测试,为优化轨道结构、提高轨道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有砟轨道铺设的弊端有砟轨道需要定期更换轨枕、捣固道床等材料,以保持轨道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而这些工作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由于有砟轨道的使用寿命较短,因此需要频繁进行维修和改造,导致维护成本较高。

有砟轨道在列车行驶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在夜晚或者早晨,噪音问题更为突出。

有砟轨道的摩擦系数较低,不适宜高速列车的运行。

随着高速列车速度的提高,对轨道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有砟轨道无法满足高速列车的运行需求,限制了其在现代铁路运输中的作用。

复合隔震体系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探讨

复合隔震体系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探讨
( ) ( ) 式 判 断滑 板 是 否 滑 动 , 4 、5 两 然后 再 作 相 应
的处理 .
当滑板 不滑 动时 : 可把方 程组 ( )中第 一式 转变 为下式 : 1
f =一/ ・ in . x sg ( ) N
时程分析程序进行计算.然而, 对于采用橡胶垫与
弹性滑 板 ( 由普 通 橡胶 垫 与摩 擦 滑 板 上 下 串联 而 成 的 隔震 支 座 ) 联 的复合 隔震 体 系来 说 , 并 当地 震 作 用足够 大 时 , 由于 有 部 分 橡 胶 垫 含 铅 且 铅 的 初 始 刚度较 大 , 是铅 先屈 服 然后 再 到 弹性 滑 板 起 滑 , 所 以即使 在 最 简 单 的 情 况 下 , 即所 有 相 同 的 弹性 滑板 都置 在 相 同压 力 的 柱 子 下 时 , 隔震 层 的恢 复
震层 的多线 型恢 复力 模 型 , 论 了其 地 震 反 应 的 讨
时程分 析方 法 , 根 据 隔 震 层 置 有 铅 芯 橡 胶 垫 的 并
特性 、 地震反应特征和参数 选择等方面进行 了一
些 理论 。和 试 验 究 , 应 用 到 实 际 工 卜n 研 并 程 , 实 了 复 合 隔 震 确 实 有 其 独 特 的优 越 证
中 图 分 类 号 : U 32 T 5 文献标识码 : A
力 滞 回曲线 也 有 两 个 转 折 点 , 别 对 应 铅 的 屈 服 分
0 前 言
本文 所述 的复 合 隔震 是把 橡 胶 垫 隔震 和 摩擦 滑移 隔震 两种 技术综 合 运 用 的一 种 新 的基 础 隔震 技术 , 过把 橡 胶 垫 与 摩 擦 滑 板 以并 联 或 串联 等 通 方式 联结 在一 起共 同 工 作 , 以得 到 更 佳 的技 术 可 和经 济效果 . 目前 , 国内 已对 复合 隔震体 系 的性能

农村房屋新型隔震与抗震砌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农村房屋新型隔震与抗震砌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pr s n e o i r v h n is imi nd d mp n ro ma c s o s n ui n si r la e s e e t d t mp o et e a t—e s c a a i g pef r n e fma o r b l g n r a r a .Th wo tc n l ge y di u e t e h oo is
综合 抗震 能力显著提高 。 文研发的新型基础滑移隔震砌体结构和异形保 温砌块砌 体结 构 , 本 适于农 村房屋的建造 。
关键 词 :农 村房屋 ; 基础滑移 隔震 ; 异形保温砌块 ; 砌体结 构 ; 模拟地震振动 台试验
中 图 分 类 号 :T 3 2 1 U 5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构造 柱砌体 房屋 , 并均 已获得 国家发 明专利 。进行 了 4个农村房屋结构模型 的模 拟地震振 动台试验研究 , 试验模 型包括 : 1 个基础滑移 隔震砌体房 屋和 1 个对 比的抗震房 屋 ; 个 异形保温砌块 带构造 柱砌体房屋 和 1 对 比的普通保 温砌块砌 1 个 体 房屋。通过试 验 , 研究 了基础滑移 隔震结构 的工作 机制 , 分析 了抗震结构 的抗倒塌 能力 与墙体破坏过程 。研究表明 : 提 出的基 础滑移隔震 结构 , 构造简单 , 造价低廉 , 工作可靠 , 当峰值加 速度为 0 1 . g时滑移隔震 系统便可启 动 , 可显 著减小上 部结 构的地震 作用 ; 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 房屋 与普 通保 温砌 块砌 体房屋相 比, 其承载力 高 , 刚度退 化慢 , 延性较好 ,
t e ma o r t cu e mo e ma e u f s c a— h pe n u ai g c n r t l c s wih c n t c in l c l mns a d t h s n sr t r d l y u d p o pe ils a d i s ltn o c e e b o k t o sr t a ou u o n i s c mp rs n o a o mo e ma e p f o a c n r t b o k a d o r s o i c n t c in l i dl d u o n r l o c ee l c s n c re p ndng o sr t a me s e . Ba e o t m u o a urs s d n h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 。 结 果 表 明 , 型复 合 滑移 隔震 装 置 性 能 稳 定 , 压 应 力和 位 移 幅 值 是 影 响 摩 擦 系 数 的 主 要 因素 , 载 频 率 与 摩 擦 系数 无 新 正 加
关。
[ 关键 词】 二硫化钨; 摩擦 系 ; 数 滞回; 试验 【 图分类 - ]U 5 【 中  ̄ T 3 2 交献 标识 码] [ 章编  ̄ ]0 5 6 7 {0 )5 0 5 — 5 - A 文 -10 — 2 0 2 1 0 — 0 5 0 1
江 苏 建 筑
21 0 1年第 5期 ( 第 1 3期 ) 总 4
5 5
新型复 合滑移 隔震装置 的试验 研究
周 效 军 , 知 真 , 杏 平 1 , 龙 武 余 李 .卫 2
( 锡 龙 湖置 业有 限公 司 。 苏无 锡 无 江 东 南大 学土 木 工程 学 院 。 苏南 京 江
2 40 ; 10 0 20 9 ) 10 6
其 性 能 。 文 提 出 了一 种 新 型 复合 滑 移 隔 震 装 置 , 综 合 性 本 并
能 . 行 了试 验 研 究 和 理论 分 析 。 进 l 新 型 复 合 滑 移 隔震 装 置 的 构 造 与 特 性
涂 于普 通 钢 板 表 面 可 以提 高 装 置 滑 移 接 触 面 的 耐 腐 蚀 等 性 能 , 大 幅 提 高 其 表 面 的 光 洁 度 目 因 此 。 比于 聚 四 氟 乙 并 。 相 烯 一 不 锈 钢 板 滑 移 支 座 ,新 型 复合 滑 移 隔 震 装 置 的底 座 钢
现 代 隔震 技 术 以叠 层 钢 板 橡 胶 支 座 和 聚 四 氟 乙 烯 摩 擦
板 的 应 用 为标 志 。实 际 工 程 最 常 用 的 是 叠 层 天 然橡 胶 支 座


加 阻 尼 的 隔震 系统 、铅 芯 叠 层 橡 胶 支 座 和 高 阻 尼 叠 层 橡 胶
支 座 。 四氟 乙烯 摩 擦 板 也 在 部 分 工 程 中得 到应 用 。 这 2 聚 但
f c i n p ro ma c n me h n c l e d Du n h x e me t, t e f c in lc e f in s b t e n t t e i o r t e fr n e i c a i a l . i f i r g t e e p r n s h r t a o f c e t e w e i i o i wo se l p a e o t d wi S , n h y t r t o p f h e rn x i d b h i u od lw r e td a e1 I l t sc ae t W 2 a d t e h se ei lo s o e b a g e ct y t e sn s i a e e t se s w l t h c t i e .
板 可 以 用 普 通 钢 板 代 替 原 不 锈 钢 板 .并 对 钢 板 表 面 的 光 洁
[ 收稿日 ̄] 1- -1 2 0 3 01 5
【 作者简介】效 ,(8 ) 锡 湖 韭 限 司工 师 周 军男 12 , 龙 置 有 公 ,程 。 9一 无
5 6
度 无 特 别 要 求 . 时减 少 粘 贴 聚 四氟 乙烯 板 等 加 工 过 程 。 同
本 实 验 选 用 的橡 胶 垫 为 天 然橡 胶 支 座 , 安 装 方 便 , 为 选 用 的 橡 胶 垫 为 正 方 形 , 边 长 为 2 0 m 厚 度 为 6 m( 0 其 0 m。 8m 1 层 橡 胶 层+ 0层 钢 板 ) 1 ,竖 向刚 度 2 8 N m,试 件 数 量 为 22k /
( ) 载 装 置 1加
阻 止上 部 结 构 滑 动 , 使建 筑 物 保 持 稳 定 ; 当地 震作 用 超 过某

限值 时 , 隔震 层所 受水 平 地 震 作 用 超 过 最 大 静 摩 擦 力 , 滑
动 面开 始 发 生 滑 移 , 时 隔震 层 刚 度 很 低 , f 此 口 l 以显 著 地 发 挥 新 型复 合 滑 移 隔 震 装 置 的 隔 震 作 用 。这 类 滑 移 支 座 的力 一 位 移 曲线 如 图 2所示 . 滞 回特 性 是 通 过 静 摩 擦 、 摩 擦 和 其 动
2C l g f iiE g er gS uhatU i r t N nigJ n s 10 6C ia .ol eo v n i e n ,o tes nv sy aj i gu20 9 hn) e C l n i e i, n a
Ab t a t A e e ft sso w y e o e s c ioa i n b a n r nto uc d i h a e . The ne sr c: s r so e t n a ne t p fs imi s l to e r g a e i r d e n t e p p r i i w b a ng c mb n s r b r b a n s wih fi to ldi g be rng n k s u e o S e r o i e u be e r g t rc i n si n a i i i s a d ma e s f W 2 whih a hiv s g o c c e e o d
匀 后 , 涂 于金 属 表 面 , 高 金 属 的 寿命 和 光 洁 度 。将 其 喷 喷 提
间产 生 很大 位移 . 需要 配合 带 复位 功 能 的限位 装 置[ 。 了将 为 叠 层 钢 板 橡 胶 支 座 和 摩 擦 滑 移 支 座 2项 技 术 结 合 起 来 . 同
时 将 机 械 领 域 摩 擦 性 能 良好 的材 料 用 于 摩 擦 滑 板 ,并 提 高
Ex e i e t n a Ne T p fS im i s lto a i g p rm n so w y e o es cIo a in Be rn
Z UX a-u Y h-h n L ig pn ’ WE o g w HO iojn U Z ize ’ I n - ig X 。 I n- u L (. x ogo el s t oLd Wu iins 100C ia 1 Wui nfr a E t eC . t, x J gu2 4 0 hn; L R a , a
1 示。 所
二 硫 化 钨 ( 是 硫 和钨 的化 合 物 , 有 较 低 的摩 擦 系 ws) 具 数 (. )较 高 的抗 极 压 性 能 和 抗 氧 化 性 能 , 用 于 高 温 、 00 , 3 适 高 压 高 负 荷 、 腐 蚀 等 各 种 苛 刻 条 件 下 的润 滑 。 同 时 . 对 强 其 金 属 表 面 有 很 好 的 吸 附 能 力 .可 以 与某 些有 机 溶 剂 混 合 均
新 型 复合 滑 移 隔 震 装 置 是 由叠 层 橡 胶 垫 和 摩 擦 滑 板 上
下 放 置 而 成 的 一 种 复 合 隔震 支 座 .摩 擦 界 面 由分 别 喷 涂 二
硫 化 钨 的 橡 胶 垫 底 层 钢 板 和 座 底 滑 移 钢 板 组 成 ,构 造 如 图 项 目基 金 : 家 十 一 五 支 撑 计 划 重 大 项 目( 0 6 A 0 A 4 国 20B J3 0 )
叠 层 橡 胶 垫 用来 减少 新 型 复合 滑 移 隔震 装 置 的初 始 刚
度 。 可使 隔震 装 置 的 上 部 承 受 一 定 扭 转 。此 外 , 新 型 复 并 在 合 滑 移 隔 震 装 置 中 加 入叠 层 橡 胶 垫 还 町 以 显著 降 低 装 置 的
竖 向刚 度 .使其 和普 通 叠 层 橡 胶 支 座 的竖 向刚 度 达 到 同一 个 等 级 , 则 当周 围 橡 胶 支 座 在 柱 压 力 下发 生竖 向位 移 时 , 否 新 型 复 合 滑 移 隔震 装 置 由 于其 竖 向刚 度 很 大 将 基 本 不 发 生 竖向位移 。 就会引起隔震层的沉降不均匀。 这 新 型复 合 滑 移 隔 震 装 置 体 系 的 基 本 原 理 为 :当 结 构 受 到 较小 地 震 作 用 时 . 摩擦 接触 面不 发生 滑移 . 由静 摩 擦 阻 力
i ho h tt e ne t p fs imi s l to a n s a uttn n t b e pe o ma e ss wn t a h w y e o e s c i oa i n be r g ha n o sa di g sa l r r nc .Th e o iy a d i f e v l ct n d s l c me ta ip a e n mplt d sha e i o t n fe t n t e fi to l iu e v mp ra tef c so h rc ina,no n l i g la i g ̄e u n y h we e . ti cud n o d n q e e o v r Ke r :W S ;f ci n lc efc e t;h se e i o e i s x e me t y wo ds 2 r to a o fii n s y t r tc pr p r e ;e p r i t i n
初始刚度来表现的。 初始 刚度 是 南橡 胶 垫 控 制 的 , 而其 特 性
则 由滑 移 垫 或 滑 移板 的性 质来 控 制 。
本 实 验 水 平 加 载 采 用 M 系 统 公 司 生 产 的 电液 伺 服
作 动 器 ( 0 , 2 0 m ,装 置 的 竖 向压 力 由液 压 千 斤 顶 提 5 t- 0 m) * - 供 , 大 可 以提 供 2 0 t 竖 向 荷 载 , 验 装 置 如 图 3和 图 最 0 的 试 4所 示 。本 装 置 共 安 装 了 2套 新 型 复 合 滑 移 隔 震 装 置 , 置 位 上 下 完 全 对 称 , 过 竖 向千 斤 顶 施 加 竖 向荷 载 后 , 间 位 置 通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