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测试题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单元训练2(含解析人教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单元训练2(含解析人教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单元训练2(含解析人教版)一、选择题1.我国各民族的关系是()A.打杂居 B.小聚居 C.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D.以汉族为主体2.下列哪一个不是省级民族自治区()A.内蒙古 B.云南 C.广西 D.新疆3.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主要是由于()A.中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央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C.中共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4.新疆维吾尔族在丰收季节的重要节日是()A.葡萄节 B.泼水节 C.舞蹈节 D.哈密瓜节5.我国的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与中央的关系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 D.各自的权限不同6.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A.改革开放 B.一国两制 C.科教兴国 D.独立自主7.香港、澳门在回归祖国之前,分别沦为殖民地多少年()A.100多年、200多年 B.100多年、400多年C.200多年、400多年 D.200多年、100多年8.我国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在()A.新中国成立后 B.改革开放后 C.香港回归后 D.澳门回归后9.右图是一枚澳门回归五周年纪念币,它应该发行于()A.1999年 B.2003年 C.2005年 D.2004年10.首先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11.“一国两制”的构想,所适用的范围是()A.沿海经济特区 B.台、港、澳地区C.各地开发区 D.少数民族地区12.海峡两岸近38年的隔离状态被打破是在()A.1986年 B.1987年 C.1988年 D.1989年13.在“汪辜会谈”中,汪道涵的身份是()A.大陆海协会董事长 B.台湾海基会会长C.台湾海基会董事长 D.大陆海协会会长14.孙中山说:“统一是中国全体人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北京市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北京市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1.(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D.内蒙古自治区2.(2022春·北京房山·八年级统考期末)2019年10月1日,伴随着“石榴瓶”彩车,各族群众手拉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组成“民族团结”方阵,载歌载舞经过天安门前。

这一场景的出现,有利于()A.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B.消除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C.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D.贯彻“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2022春·北京房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三幅历史图片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有关,根据图片文字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恰当的主题,应该是()A.民主政治的发展B.民族团结的力量C.社会生活的变迁D.政协会议的扩大4.(2022春·北京通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中,有一辆主题彩车(下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它的造型外观是一个石榴瓶,展示了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辆彩车的主题应该是()A.国家富强B.科学发展C.改革先锋D.民族团结5.(2022春·北京朝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材料反映出我国实行的是A.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2022春·北京丰台·八年级校考期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7.(2022秋·北京东城·八年级统考期末)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为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社会保障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两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中国现代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中国现代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发
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基础是
( B)
A.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民间团体的经济交流
D.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3.(2018·云南第 16 题 2 分)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盛事,
其回归与下列哪一项基本国策的实施有关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 世纪末实行的哪一战略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大开发。
材料四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史清楚表明,每一次民族大融合都促进 了国家大一统和中华文明大发展,每一次国家大一统和中华文明大发展 都强化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和谐之道在于不同区域的农耕、绿洲、山 地与不同草原文明的交流交融;在于不同民族的政权对于先进文明的主 动选择与弘扬;在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始终具有不断完善的制度实 践与体制支撑。
——潘岳《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与国家大一统、中 华文明大发展相辅相成,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断完善的制度实践 与体制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的需要,有 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 C)
A.依法治国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 D.科教兴国战略
4.(2019·昆明第 13 题 2 分)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 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是 ( B ) A.试办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 B.“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C.坚持“九二共识”的成果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单元复习试题: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答案)

单元复习试题: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答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复习课【真题体验】1.(2017·内蒙古巴彦淖尔)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早在筹建新中国时,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协商制度D.金瓶掣签制度2.(2017·内蒙古鄂尔多斯)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位于全区前列。

这得益于()①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②完成了民主改革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④企业实行公私合营⑤发挥地区资源优势A.①③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3.(2017·山东枣庄)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其中,“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者是()A.孙中山B.毛泽东C.周恩来D.邓小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4.(2017·广西柳州)1997年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西藏和平解放B.经济特区创建C.“九二共识”达成D.香港回归5.(2017·广西贵港)“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

”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中国的()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民族区域自治区D.直辖市6.(2017·江苏南通)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保持了持续的稳定和繁荣。

这主要说明()A.必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践C.坚持“九二共识”不可动摇D.经济特区取得显著成效7.(2017·江苏泰州)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A.武力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国共合作D.民族区域自治8.(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988年1月21日,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欢呼“到家了”。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与答案出题人:中山市东凤中学邬开政、陈辉新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A、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民主改革的推行C、改革开放的推动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3、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方式是()A、设置驻藏大臣B、实行金瓶掣签制度C、实行西部大开发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湖南省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江华瑶族自治县”,它们的设置与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5、“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乡镇企业得到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经济令人瞩目,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材料中所反映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文化大革命D、“科技立国”政策6、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A、加强民族团结B、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C、维护祖国统一D、促进民族和解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为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C、西部开发D、民族区域自治8、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9、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0、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11、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12、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70分)1.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A.政治协商制度B.一国两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B.新中国成立后C.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D.土地改革后3.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5月26日召开会议,探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工作。

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贯穿到新疆工作各个方面。

下列属于我国民族政策的是()①民族平等政策②民族团结政策③民族区域自治政策④“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政策⑤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政策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4.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4周年。

64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西藏民主政治建设成果丰硕,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C.坚持了改革开放这一立国之本D.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5.我国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今新疆地区的治理,采取了下列举措,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左宗棠收复新疆②设立新疆行省③设置西域都护④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处治制度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6.历史上有些年代注定不平凡,让人无法忘记。

1997年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让人无法忘怀。

香港的回归与哪一国策的成功实施有关()A.科教兴国B.依法治国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7.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①三地的现状②三地的历史③三地与大陆的差异④大陆的社会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政府为开辟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D.少数民族问题9.我国能够成功地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地位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增强C.军事力量的壮大D.“一国两制”的构想10.图一、图二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A.民族团结B.祖国统一C.国防建设D.文化繁荣11.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关系形成的“九二共识”的核心是()A.一个中国原则B.两种制度设想C.政治谈判形式D.加强联系手段12.“你好,台湾”网站登录了许多信息,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信息()①“汪辜会谈”②江泽民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③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④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C.④③①②D.③①④②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3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A.50个B.52个C.55个D.56个2、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西藏自治区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指的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区域自治D.民主改革4、今天,西藏是我国的()A.五大牧区之一B.国家的商品粮基地C.汽车工业基地D.第二橡胶基地5、使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B.新中国成立后C.土地改革后D.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6、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山东援藏干部是()A.孔繁森B.焦裕禄C.王进喜D.邓稼先7、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是在()A.1996年7月1日B.1997年7月1日C.1998年7月1日D.1999年7月1日8、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9、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国两制”构想C.民族平等D.民族区域自治10、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一国两制”被各方所接受B.统一符合中华民族利益C.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D.国际舆论的压力11、右边的图案是()A.红十字会会旗B.澳门区旗C.香港区旗D.奥运会会旗12、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C.“汪辜会谈”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13、“三通”是指大陆与哪一地区的沟通?()A.香港B.澳门C.台湾D.以上都不是14、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A.新中国成立后B.澳门回归后C.改革开放后D.香港回归后15、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于()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3年二、填空题1、我国是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测试卷-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面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了我国在这两个地区实行的民主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之处有①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②都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③都从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④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阅读右图,在图中文字所标注地区,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3.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比例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7%,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为8.49%。

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4.与下侧两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

它践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5.“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6.据统计,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海外,到2007年,从海外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

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B.“一国两制”的保障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投资环境的优化7.“海峡浅浅,明月弯弯。

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

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

”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

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C.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8.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

八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一、选择判断(24分)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 A.50个B.52个C.54个D.56个2.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内蒙古自治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西藏自治区3.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山东援藏干部是[ ] A.孔繁森B.焦裕禄C.王进喜D.张秉贵4.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是在[ ] A.1996年7月1 日B.1997年7月1日C.1998年7月1日D.1999年7月1日5.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6.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C.“汪辜会谈”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的主张7.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B.澳门回归后C.改革开放后D.香港回归后8.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于[ ] 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3年二、相关连接(9分)请用线条把下列相关事件连接起来我国五大牧场之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我国第二橡胶基地西藏国家商品粮基地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三、观察思考(16分)观察下页图,说说你的感受四、问题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请回答:①香港由哪几部分组成?②我国收回香港的方式是什么?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江泽民1997年3月26日请回答:①我们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是什么?②你认为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明了什么?(12分)4.请你简要解释“一国两制”。

人教部编版 历史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 含答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25题,共75分)1.(3分)下列革命建设年代凝聚起来的精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五四精神②长征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两弹一星”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2.(3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3.(3分)邓小平曾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邓小平这一观点的是()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D.”863计划“的实施4.(3分)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就。

中国人民最早掌握的空间技术是()A.原子弹B.导弹C.氢弹D.人造地球卫星5.(3分)追溯历史,下列科技成果中,表明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无人飞船“神舟1号”发射成功C.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D.“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6.(3分)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

”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7.(3分)新中国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四大军种是()①陆军②空军③海军④第二炮兵⑤装甲兵。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8.(3分)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航母下水仪式在大连造船厂举行,我国海上国防力量有了重大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我国的省级民族自治区不包括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C.青海回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原则不包括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共同繁荣D文化相同
3.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民主改革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推动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4.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为保障西藏地区社会稳定,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和平解放西藏
B.设立西藏自治区
C.西藏是最早对外开放地区之一
D.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6.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7.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8.“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针对哪一问题提出的?又首先在解决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的?
A、香港、澳门
B、香港、台湾
C、台湾、澳门
D、台湾、香港
9.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台湾比港、澳享有的更大权利是
A.社会制度不变B.生活方式不变 C.法律基本不变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0.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雄壮盛大的进驻仪式,他们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A.对港澳行使主权
B.向港澳显示强大
C.让港澳人民放心
D.对港澳特别保护
24.材料一
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材料二
胡锦涛会见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台湾旅客坐深航班机回家台湾歌手范晓萱成都演唱会
材料三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11分)
①材料一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写出这一构想的内涵是什么?
②材料二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原
则是什么?
③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
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

④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请谈谈你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