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功与机械能知识点(总4页)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功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功知识点整理

《功和机械能》是九年级物理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功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功的单位。

同时还将学习机械能的概念、转化和守恒等重要知识。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整理。

一、功的概念:1.功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力乘路径的积。

2.如果物体沿着力的方向运动,则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正;如果物体与力的方向成锐角运动,则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正弦值与力乘路径的积;如果物体与力的方向垂直运动,则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

二、功的计算方法:1.物体沿着力的方向运动时,功等于力乘力的大小乘物体位移的大小。

2.物体与力的方向成锐角运动时,功等于力乘力的大小乘物体位移的大小的正弦值。

3.物体与力的方向垂直运动时,功等于零。

三、功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2. 常用的功的单位还有千焦耳(kJ)和千卡(kcal)。

四、机械能的概念:1.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动能是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3.势能是物体由于所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的增量成正比。

五、机械能的转化:1.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当物体从静止位置下落时,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当物体上升时,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是通过外力对物体做功来实现的。

六、机械能守恒定律:1.在没有外力做功以及能量损失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表示为:初机械能=末机械能。

七、示例题目:1.一个物体沿着平直路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下落,下落到原点时动能为0,则该物体下落的最大高度等于上升的高度。

2.一个物体沿着半径为R的圆弧运动,摆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等于2R。

总结一下,《功和机械能》这一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单位,机械能的概念、转化和守恒等知识点。

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能够理解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关系。

初中物理功与机械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功与机械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功与机械能知识点1.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功是一种描述物体作用力效果的物理量,它的计算公式为:功 = 力× 距离× cosθ,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距离的单位是米(m),角度θ是力和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2.功和能量的关系功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的一种形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它所获得(或者失去)的能量。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会做功,这时外力将能量传递给物体;而当物体对外力做功时,物体将能量从自身传递给外界。

3.功的类型根据功的正负和能量转移的方向,可以将功分为正功、负功和零功三种情况。

-正功:当力和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0度<θ<90度)时,物体所做的功为正功,表示物体从外界获得了能量。

-负功:当力和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90度<θ<180度)时,物体所做的功为负功,表示物体向外界传递了能量。

-零功:当力和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直角(θ=90度)时,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功,表示力对物体不做功。

4.机械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它表示物体因位置或者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的计算公式为: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

其中,动能 = 1/2mv²,势能 = mgh。

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5.动能和势能的性质-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动能与速度成正比。

当质量不变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动能与质量成正比。

当速度不变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动能与形状的关系:动能与形状无关。

同一质量和速度的物体,无论形状如何,其动能都是相同的。

-势能与高度的关系:势能与高度成正比。

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不变时,高度越高,势能越大。

-势能与质量的关系:势能与质量成正比。

当高度不变时,质量越大,势能越大。

6.功和机械能的关系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的机械能的变化。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一、功的定义和计算1. 功(Work)是物理学中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物理量,是一个过程量。

2. 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 × d × cosθ,其中W表示功,F表示作用力,d表示位移,θ表示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

二、功的单位1. 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oule,符号J)。

2. 1焦耳等于1牛顿的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1米的距离所做的功。

三、功的类型1. 保守力做的功:保守力是指在闭合路径上所做的功为零的力,如重力、弹簧力等。

2. 非保守力做的功:非保守力是指在闭合路径上所做的功不为零的力,如摩擦力。

四、机械能1. 机械能(Mechanical Energy)是物体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是动能(Kinetic Energy)和势能(Potential Energy)的总和。

2.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KE = 0.5 × m× v²,其中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3. 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弹性-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PE_grav = m ×g × h,其中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 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为:PE_elastic = 0.5 × k × x²,其中k表示弹簧常数,x表示弹簧的形变量。

五、机械能守恒1.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只有保守力做功,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2. 机械能守恒的数学表达式为:KE₁ + PE₁ = KE₂ + PE₂,其中下标1和2分别表示系统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

六、能量转换1. 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例如,摩擦力做功可以将机械能转换为热能。

2. 能量转换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完整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复习,推荐文档

(完整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复习,推荐文档

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功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P(单位:、机械中的功率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课反倒是龙卷风前一天我分页符ZNBX吃噶十
D.食品夹
A.钢丝钳
B.扳手
2、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则机械效率最高的装置是()
三处受到水的图6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7、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气压的数值总是不变的
B.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的值越小
C.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换用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做实验,测量结果不同D.大气压的数值与天气无关
8、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如图所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A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
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
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
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

第7题图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课反倒是龙卷风前一天我分页符ZNBX吃噶十
图26高的杆顶:。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一、功的概念和表达式1.功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位移,且力和位移方向相同时,物体所发生的力乘以位移的乘积称为功。

2. 功的表达式:功 = 力× 位移× cosθ(θ为力和位移的夹角)3.功的单位:焦耳(J)二、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1.机械能的定义:物体由于位置或运动而具有的能力称为机械能。

2.机械能的计算:(1)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产生的能量,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1/2×m×v²(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单位为焦耳(J)。

(2)重力势能:当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位移时,重力做正功,物体由于位置上升而具有的能量称为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重力势能=m×g×h(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高度),单位为焦耳(J)。

(3)弹性势能:当弹性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物体发生形变,形变恢复时对外界做的功,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为:弹性势能=1/2×k×x²(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单位为焦耳(J)。

三、功和机械能的转化1.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功和机械能的转化:当外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会发生转化。

当外力对物体正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当外力对物体反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减小。

3.能量转化的例子:(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体下落时,重力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2)被抛体运动:物体从起始位置被抛起时,外力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四、功率的概念和计算1.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功率。

2.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单位为瓦特(W)。

3.功率与机械能的关系: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机械能的变化率。

五、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1.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不消耗能量而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的装置。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点汇总!物理中的功和机械能是初中物理的基础内容,对于理解力学、动力学、能量转化等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初中物理中关于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点的汇总。

一、功(Work)的概念和计算公式:1.功是指力对物体的作用所做的功。

当力F在物体上产生了位移s时,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而做了功。

2. 功的计算公式为:功=力×位移×cosθ,其中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或者夹角小于90度时取正值,夹角大于90度时取负值。

单位为焦耳(J)。

3.功的性质:功与力和位移的大小、方向以及夹角有关。

二、功的正负和能量转化:1.当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时,功为正值,表示能量的增加。

2.当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时,功为负值,表示能量的减少。

3.功将力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能量转化定律的表述之一是: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能在不同的形式之间相互转化。

三、机械能(Mechanical Energy)的概念和计算公式:1.机械能是指物体同时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 机械能的计算公式为:机械能=动能+势能=1/2mv²+mg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

3.机械能的单位也为焦耳(J)。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1.在没有外力做功或者无摩擦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即机械能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是互相抵消的,总数保持不变。

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通过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来求解物体在不同位置和状态下的速度、高度等物理量。

五、弹力做功:1.当弹簧或弹性绳等具有弹性的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而产生弹力时,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称为弹力做功。

2.弹力做功与物体受力的大小、弹性系数以及弹簧伸长或压缩的距离有关。

六、重力做功:1.当物体从高处向低处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称为重力做功。

2.重力做功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量乘以下落的垂直距离,即重力做功=重力×下落的高度。

功和机械能(知识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功和机械能(知识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功和机械能一、功1、功(1)力学中的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另一个是。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到了力,但。

②物体由于惯性运动通过了距离,但。

③物体受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互,这个力也不做功。

2、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

即:W=。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表示功,单位是(J),1J=1N·m;表示力,单位是(N);s 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3)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①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即明确公式中的F。

②公式中的“s”是在力F 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

③F、s 的单位分别是N、m,得出的功的单位才是 J。

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如何判断物体的做功情况1.理解判断的依据依据:见课本P207——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重点:抓住力作用在物体上是否有“成效”.2.明白不做功的三种情况A.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如见课本中的图14—2).此情况叫“劳而无功”.B.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情况叫“不劳无功”.C.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情况叫“垂直无功”.3.在分析做功情况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A.当物体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垂直时,这个力就要做功.B.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时,有一些力做了功,有些力没有做功.因此,讲做功必须指出是哪一个力对哪一个物体做功.C.什么叫物体克服阻力做功:若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一个与此方向相反的力F的作用,我们通常说物体克服阻力F做了功.比如:在竖直向上,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Gh;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fs.(二)对公式W=Fs的理解1.公式一般式W=Fs常用式W=Gh(克服重力做功)或W=f阻s(克服摩擦阻力做功)2.单位焦耳(J)3.注意事项A.有力才有可能做功,没有力根本不做功.B.F与s的方向应在同一直线上(初中要求)(比如一个人提着一重物G,从ft脚顺着一之字形的ft路爬到ft顶,此时人克服重力做功所移动的距离并不是ft路的长,而是从ft脚到ft顶的高)C.做功的多少,由W=Fs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三)怎样理解功率的概念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3.计算式P=W/t.4.单位瓦(W).5.注意事项A.注意区别功与功率.功率与功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 则表示做功的“快慢”,“多少”与“快慢”的意义不一样.只有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就做功快.否则,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也就是说:功率与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B.由P=W/t变形为P=F·v可知:功率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四)理解功的原理,明白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含义及其关系1.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A.对于理想机械(指不计摩擦、机械的重、绳重):W人对机械=W机械对物体=W手或W总=W有.B.对于实际机械:W人对机械(W总)>W机械对物体(W有)或W总=W有+W额.二、机械效率1、有用功——W 有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八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1.功的定义与计算:功(Work)是由力对物体作用造成的物体移动的能力。

它的计算公式为:功 = 力× 位移× cosθ,其中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一致时,θ =0°,cosθ = 1,因此可简化为:功 = 力× 位移。

2.功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功的单位为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1米。

机械能的单位也是焦耳,因为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都可以用焦耳来表示。

3.功与能量的转化:功是能量的转化形式之一,当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就会获得能量。

例如,把重物抬起,重力就对物体做正功,使物体获得重力势能。

4.功的性质:(1)功是标量,没有方向性。

因为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力和位移都是矢量,而矢量的乘积是标量。

(2)功与路径无关。

只与初末位置和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在做功的过程中所走的路径无关。

5.功率的定义与计算:功率(Power)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的大小,即功率 = 功 / 时间。

它的单位是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

6.机械能的定义与计算:机械能(Mechanical Energy)是指物体由于位置和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机械能的计算公式为:机械能 = 动能 +势能。

7.动能的定义与计算:动能(Kinetic Energy)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½ × 质量× 速度²。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成正比,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就越大。

8.势能的定义与计算:势能(Potential Energy)是由于物体位置相对于参考点的高低而具有的能量,它的计算公式为:势能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

物体位于地面上时的势能为零,从地面上抬起的物体将获得重力势能。

9.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即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的大小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功与机械能知识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初中物理】七、功与机械能知识点
一、功
1、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2、机械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必要!一个都不能少!
3、认识几种不做功的情况:
(1)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劳而无功;
(2)有距离,但是在运动方向上物理没有力的作用-惯性——不劳无功;(3)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运动方向是相互垂直的——垂直无功;
4、功的大小计算
功的计算公式 W=Fs (s必须是在力F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单位:焦耳
应用功的公式注意:
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二、功率
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一样,比较物体做功快慢有两种方法:
a.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

时间越少,做功越快
b.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

做功越多,做功就越快
c.如果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都不同,就比较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多少。

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

做功就越快。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我们引入了速度的概念,为了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功率的概念.
1、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P=W/t
4、单位:瓦特,简称瓦,W 常用单位 kW 1kW=1000W
1w=1J/s,表示1秒钟内所做的功为1J。

三、功的原理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简单机械的作用是什么?
省力省距离改变力的方向
那么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者省距离,能省功吗我们来看一下,要把重物运到高处,有哪些方法
(1)用手直接把物体提上去
(2)用杠杆把物体提上去
(3)用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把物体提上去
1、内容: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
对于理想机械而言,使用机械做功等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对于实际机械而言,使用机械做功大于直接用手做的功。

3、不省功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省力的机械必定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一定费力,而功=力x距离,省了多少力,必定费多少距离,
所以力x距离不变,因此不能省功。

4、既然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但人们为什么还要使用机械呢?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四、机械效率:
1、有用功和额外功
①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须要做的功。

例:提升重物W有用=Gh
②额外功:
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额= G动h(G动:表示动滑轮重)
③总功: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

即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W总=FS
2、机械效率
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η=W有用/W总
③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④说明: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总小于1
五、机械能
1、动能
①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但不一定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②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③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2、势能
①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②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③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六、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