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常识
全方位外交解读-最新文档

全方位外交解读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巨大飞跃,中国外交取得了长足进步,外交策略日益成熟,外交行动扎实有效,在维护地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上,表现积极主动,成效显著,全方位外交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
中国的全方位外交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全面推进与主要大国关系。
2.巩固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3.保持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4.积极参与多边外交。
5.在热点和全球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6.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7.依法全力保护我国海外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
8.积极宣传我国内政外交方针政策。
总而言之,中国的外交不是单向的、非此即彼式的,而是双向、多向的,一句话,对中国而言、对世界而言是全方位的。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同发达国家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增强交流,合理处理存在的分歧,推动双边关系向稳定健康方向发展。
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共同反对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外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外交与内政互为表里。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内政是外交的基础和保证”。
“弱国无外交”等已成为民众的常识。
在中国迅速发展、国内国际都在预言中国崛起的今天,中国外交中的许多问题都不可避免地与内政挂钩,外交与内政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研究现状分析,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谈中国崛起,多是从权力政治,或是从国际制度、观念建构等层面分析,很少有人从内政角度谈。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国内政策的实施和相应的成果必然会对外交产生影响。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外对中国模式的研究也就如影随形,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就今天推行的和谐世界理论讲,中国当前要落实和谐世界战略,一要把该战略具体化,针对世界局势,提出一整套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二是要在国内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保障社会主义建设和谐、健康地推进。
出国人员行前教育.ppt

8. 出国(境)人员在外期间要注意通信保密;
9. 对身份不明或经亲友介绍并不相识人员的邀请,不要 贸然应允,贸然前往,以免上当受骗,误入圈套;
10. 出国(境)人员在遇到警方公开寻衅制造事端时,要 据理力挣,拒绝回答无关的问题,并坚决要求和我使 (领)馆联系;
水电七局海外事业部
2020/1/19
Aker Kvaerner
17
第五章: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的应对和处理
若遇见警有意寻衅或者无理的纠缠,要做到不给其抓 到把柄,向寻衅的外国警务人员表示抗议,坚决要求 与项目部或者与我驻外使(领)馆联系。
8、违反了所在国的有关规定
出国(境)人员应了解和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 规定和习俗。万一不慎违反有关规定时,应该主动道 歉承认过失,接受合法处理。千万不能在看不明白的 文件上签名或者发表申明。如果对方借题发挥,乘机 敲诈,应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处理,并要求 和项目部或者我使(领)馆联系。
6. 加强组织观念,自觉遵守纪律,在国外服从驻外使领馆的领导, 遵守驻在国的法律,尊重驻在国的风俗习惯。不搞大国主义,不 搞种族歧视。
7. 不同外国机构和外国人私自交往,不利用职权和工作关系营私牟 利。严禁索贿受贿,不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归个人 所有,严格执行授受礼品的规定。
8. 勤俭节约,廉洁奉公,分清公私界限,严格遵守财务制度。
2020/1/19
水电七局海外事业部
Aker Kvaerner
20
第六章: 旅行需知
二、卫生检疫
为维护本国利益,许多国家对外国人入境者要求持有入境者所在 国卫生检疫机关签发的健康证明书,爱滋病检验证书和国际预防 接种证书(简称“黄皮书”),否则将被隔离留验、强制体检、 预防接种、罚款或拒绝入境等。
去南非注意事项

去南非注意事项一、特别提醒南非的治安情况不好,入室抢劫、拦路抢劫、仓库被盗等案件时有发生。
大使馆提醒旅居南非的中国公民提高警惕、加强安保措施、保护自身安全,特别是要防范尾随抢劫,合理调整经营时间,避开犯罪高发时间,同时抓紧投保,冷静应对、处理突发事件,以防止自己人身,财产蒙受损害。
(二)入境和过境须知入境南非须持有效护照及签证,过境南非时只要不出机场无须过境签证(暂行规定)。
应要求,旅客在入境时必须向机场海关、移民官员出示回程或联程机票、国际健康证明。
途经黄热病区进入南非者,如无国际健康证明,必须接受预防疫苗注射,方可入境。
(三)海关规定旅客允许携带400支香烟、50支雪茄、250克烟丝、2升红酒、1升烈酒及不超过1250兰特的个人礼品入境。
如你携带物品所值超1万兰特海关将按20%的比例纳关税。
如携带超过20,000美元现金入境,必须向海关申报。
外国旅客在南非购买纪念品,凡金额超过250兰特,从购物之日起90天内,可在离境时到机场退税处申请退还增值税(V.A.T.)三、安全形势与治安状况治安状况南非是世界上犯罪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犯罪形式主要是持刀、枪入室抢劫财物、拦路抢劫车辆、偷窃及对妇女施暴、强奸等。
特别是近年来,针对我华商的仓库盗窃案频繁发生,造成我在南非经商人员蒙受巨大损失。
建议性防范措施1、居家安全防护选择安全记录较好的公寓和住宅小区;有高墙、电网、电动大门和保安;安装监视控制系统和报警装置;养狗,择善邻而居;要学会识别真假警察,了解居住所在地警察局和保安公司的报警电话,并与使领馆领事部门保持联系。
出入居家时,注意是否有可疑劫匪埋伏或跟踪。
2、公司安全健全保全系统,选择知名的保安公司,安装闭路监视系统,公司不宜存放大量现金,晚上打开办公室内照明系统,对公司财产进行投保。
3、汽车安全驾车时,注意不要在高速的路口和交通信号附近开车窗,不要将包和贵重物品放置在车内抢眼的位置或留在车内,如走错路,千万不要下车打探路,可将车开到附近加油站或快餐店,向站、店内员工问路。
境外游安全指南

境外游安全指南1.合适的国家和地区,是舒适境外游的充分必要条件。
罗马火车站、法国南部、意大利……很多国家一些著名景点,抢劫时有发生。
比如,去年,一个将近40人的中国旅行团在巴黎遭遇4名男子抢劫;再比如,威尼斯抢劫盗窃和诈骗事件层出不穷,之前就有华人女游客在自动售票机前买车票时被瞬间抢走了包,等等。
如何选择安全的国家和地区?提前了解国外安全形势,随时留意外交部网站、中国领事服务网上发布的“ 海外安全”等相关旅行提醒信息,充分了解前往国家及地区最新安全状况。
2、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时时备好的证件。
护照、签字、往返机票、邀请函等证件和文件,提前备好复印件,随身携带之余,也记得家中备上一份。
一是为了防止护照丢失可以应急;二是冒充假警察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到处都是,主要以查护照为由偷换或明抢护照、钱包。
如果碰见这种人,千万不要把真护照给他们!3、提前了解出入境相关信息,是旅行不打折扣的王道。
开开心心出境旅游,航班刚落地,过边检时却被告知不允许入境要被遣返回国。
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啊……摊上这样的事,任谁都会抓狂。
比如,你去免签的岛国旅游,很可能在入关的时候因未携带足额现金被遣返回国;去新加坡,入境的时候就不能携带超过20支香烟,注意不是2条!另外,各国对于动物制品的限制都相当严格,如过海关时未申报,将会被直接查没。
所以,当地海关出入境的规定,你要提前知道!4、记住大使馆、亲人、朋友电话,危机时刻请随时打电话。
出发之前给家人或朋友留一份计划日程,旅行期间保持联系。
如遇紧急情况,最简单直接的途径是及时与当地警方或大使馆与取得联系。
小编特别提示, 12308”是为中国公民提供24小时保护与服务的领事保护热线。
在国外拨打记得在 12308”前面加上 0086+10”。
5、提前购买旅行保险,为美好出游加满动力。
其实国内很多游客还不太习惯购买旅游保险,但出境旅游尤其重要。
境外游往往伴随着各种难以预料的旅行风险。
出国人员行前教育

水电七局海外事业部
2013/1/29 Aker Kvaerner 4
第一章:涉外人员守则
1.
2.
3. 4. 5.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说不利 于祖国的话,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站稳立场,坚持原则,警惕和抵制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的图谋, 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做到“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如实反映情 况,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保守国家秘密,严格执行保密法规。坚持内外有别,不泄露内部 情况。 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提高警惕,防奸、反谍、反策反。
水电七局海外事业部
2013/1/29 Aker Kvaerner 17
第五章: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的应对和处理
若遇见警有意寻衅或者无理的纠缠,要做到不给其抓 到把柄,向寻衅的外国警务人员表示抗议,坚决要求 与项目部或者与我驻外使(领)馆联系。 8、违反了所在国的有关规定 出国(境)人员应了解和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 规定和习俗。万一不慎违反有关规定时,应该主动道 歉承认过失,接受合法处理。千万不能在看不明白的 文件上签名或者发表申明。如果对方借题发挥,乘机 敲诈,应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处理,并要求 和项目部或者我使(领)馆联系。
水电七局海外事业部
2013/1/29 Aker Kvaerner 7
4.
5.
第二章:涉外工作中的国家安全和保密
6. 出国(境)人员不得在旅馆、饭店和乘车、乘船、乘 机等不利于保密的场合谈论或者处理国家和企业内部 秘密事项; 7. 出国(境)人员在与外方交谈时,要注意内外有别, 严防口头泄密; 8. 出国(境)人员在外期间要注意通信保密; 9. 对身份不明或经亲友介绍并不相识人员的邀请,不要 贸然应允,贸然前往,以免上当受骗,误入圈套; 10. 出国(境)人员在遇到警方公开寻衅制造事端时,要 据理力挣,拒绝回答无关的问题,并坚决要求和我使 (领)馆联系;
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常识

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常识
1. 在前往海外之前,确保你的护照和签证是有效的。
2. 在海外旅行期间,确保你的护照和其他重要文件(例如,机票、旅馆预订证明等)随身携带,以防止丢失。
3. 在外出期间,避免携带大量现金或贵重物品,如珠宝和电子产品。
将这些物品存在安全的地方,如酒店保险箱中。
4. 对于公共交通工具和旅游景点等拥挤的场所,一定要提高警惕并注意盗窃和抢劫。
5. 对于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了解当地的法律和文化习俗是非常重要的。
尊重当地人的文化,并尽可能了解当地的习惯和礼仪。
6. 如果你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例如,被盗、失踪或遇到自然灾害等),一定要及时与使馆或领事馆联系。
7. 对于海外旅行,建议购买旅行保险,以避免意外和紧急情况。
8. 对于前往高风险地区旅行或工作,一定要在出发前与使馆或领事馆联系,以获取相关信息和建议。
9. 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在外出就餐时,选择正规餐馆和酒店,避免在路边小摊或非法食品交易市场购买食品。
10. 对于长期居留海外的中国公民,建议尽可能了解当地的法律和文化,并与当地社区和当地领导建立联系,以便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协助。
出境人员安全防范常识

附件:出国(境)人员安全防范常识近年来,我国公民出国(境)旅游、经商、留学等人员日益增多,面对国(境)外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安全状况,出国(境)人员要从思想上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防范知识的了解掌握,才能更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好自身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拿到护照时出国(境)护照办妥后,要认真检查护照上的有关项目是否与自己的情况相符,发现问题要及时补正。
此外,要记住你的护照号码、发照日期并写在纸上与护照分开保存。
为了预防不测或求助,应查询并记住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地址和电话号码。
★入关接受检查时出国(境)人员在出入他国国境或境外地区时,有义务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有关规定,接受合法的出、入关检查,但是,如果对方超出正常核实项目范围,借故盘查出国团组的出访任务、成员政治面貌及其他有关情况,出国(境)人员要有所警惕,对超出正常范围内容的询问,应婉言或拒绝回答。
★需携带内部资料时出国(境)人员确因工作需要,确须携带内部秘密文件和资料时,要严格履行报批手续;经主管部门批准后,需配备保密文件箱,并指定专人保管、随身携带,严防丢失或被外国警察秘密搜查。
★打点行装时准备出国(境)期间所需要的行装时,应认真检查一下需专人保管、携带的内部文件、资料等东西是否裹入了行李。
同时,注意不要将内部发行的刊物、记有内部情况的笔记本、通讯本、工作证件携带出境。
★委托航空公司托运行李时秘密文件资料及贵重物品,绝对不能放在托运的旅行箱内,防止锁被秘密撬开。
如果发现托运的行李物品受损或被盗,要及时向航空公司索取有关证明。
(注:行李箱内不能夹带易燃、易爆(打火机)、腐蚀、有毒放射性物品、可聚合物质、磁性物质及其他危险物品)★长途飞行抵达目的地时(或中途转换航班)抵达目的地后,如因故没有与接待方接上头,可及时用电话与接待方取得联系,以免人生地不熟出现差错。
办妥入境手续后,不可产生松懈情绪,随时警惕大厅里的行李箱、皮包被人顺手牵羊,一旦发生失窃,应马上通知机场内的警察,检查现场时要让懂得中文的航空公司职员在旁作证。
出境旅游,这份安全提示请牢记

出境旅游,这份安全提示请牢记
随着“五一”小假期的临近,越来越多人选择出国游、出境游。
近期有出境旅游计划的小伙伴注意了。
你有一份安全提示,请查收。
安全出游要注意哪些方面?
密切关注当地主要媒体信息,了解各类安全风险,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
海外出行时,中国公民要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留意各类标识提示,听从当地工作人员引导。
海外出行时,留意当地灾害预警,提前防范自然灾害。
保护个人信息与账户安全,未知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
特别强调:我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不存在所谓安全账户或者核查账户,不会让您转账汇款,更不会以保密为由,阻断您与外界的联系。
出行前密切关注中国领事服务网、驻外使馆等平台发布的安全提醒。
面对
国外陌生环境,以及医药等费用普遍较高的情况,建议出行前购买必要的人身安全和医疗等方面保险。
如遇突发事件,及时报警求助,并与中国驻当地使领馆联系,或拨打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86-10-12308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常识出行必备身份证件旅行在外,要养成随身携带身份证件的习惯。
遇意外情况时,明确的身份情况是当事人获得及时、有效救助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事后办理索赔、救济等善后手续的基本要求。
证件种类在境外期间的身份证件包括护照、旅行证、当地的居留证、工作许可证、社会保险卡等。
许多情况下,国内的居民身份证也可帮助中国驻外使领馆确定当事人的身份。
个人信息卡如在境外停留时间长,且当地没有规定外国人必须随身携带护照备查,为避免丢失,建议将护照资料页复印,复印件背后写上紧急情况联系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将此页塑封做成“个人信息卡”,一份本人长期随身携带,一份留在国内直系亲属处以备不时之需。
行前推荐购买保险旅行在外,出现意外情况的几率增加,且国外医药等费用普遍较高,建议出行前及在海外居留期间,购买必要的人身意外和医疗等方面保险,以防万一。
同时,个人购买保险的有关情况也要及时告知家人。
行前提醒了解国情尽可能多地了解旅行目的国国情,包括风土人情、气候变化、治安状况、艾滋病、流行病疫情、海关规定(食品、动植物制品、外汇方面的入境限制)等信息,并针对突出问题,采取必要应对或预防措施。
预防接种根据旅行目的国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并随身携带接种证明(俗称“黄皮书”),以备进入目的国边境时检查。
检查证件检查护照有效期(剩余有效期应在一年以上)、空白页(应有两页以上空白页),办妥目的国入境签证和经停国家过境签证,确定是否应携带“黄皮书”,核对机(车、船)票上姓名、时间、地点等信息,避免因证件问题影响旅行。
预防万一携带《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本“常识”和相关宣传折页,认真阅读相关旅行提醒及安全常识,查明目的国中国使馆或领事馆的联系方式,旅行中尽量规避风险,同时还要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联络求助。
少带现金尽量避免携带大额现金出行,建议携带和使用银行卡。
如银联卡,目前已可在全球许多国家使用,出境前可查询确认,以方便旅行。
如必须携带大额现金,记得做好安全防范,入出境时必须按规定向海关申报,还要注意目的地国家的外汇限制。
勿带禁品严禁携带毒品、国际禁运物品、受保护动植物制品及前往国禁止携带的其他物品。
切勿为陌生人携带行李或物品,防止在不知情中为他人携带违禁品而引来法律麻烦。
慎带药品慎重选择携带个人物品,在海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所携带药品的品种和数量。
携带治疗自身疾病的特殊药品时,建议同时携带医生处方及药品外文说明和购药发票。
配合审查赴目的国的意图应与所办理的签证种类相符,入境时请主动配合目的国出入境检查机关的审查,如实说明情况。
对外沟通时要注意保持冷静、理智,避免出现过激言行或向有关官员“塞钱”,以免授人以柄。
谨慎签字入境一国遭遇特殊审查时,如不懂当地语言,切忌随意点头应允或在文件上签字。
可立即要求提供翻译或由亲友代行翻译。
如被要求在文件上签字,应请对方提供中文版本,阅读无误后再做决定。
入境惯例当一国对您入境意图、停留时间、入境次数等有怀疑时,即使您已取得该国签证,该国也有权拒绝您入境并拒绝说明理由。
维护权益如被一国拒绝入境,在等待该国安排适合交通工具返回时,应要求该国提供人道待遇,保障饮食、休息等基本权利。
否则,应立即要求与中国驻当地使领馆联系。
常念家人出行期间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及时向家人更新自己在外旅行日程、联络方式。
在外旅行、居留期间,可选择电话、电邮、短信等多种方式保持与家人和朋友的经常性联系。
出行安全管好财物不露富,不炫富。
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事先准备好零钱。
不随身携带大额现金、贵重物品,也不在住处存放。
最好在白天人多处使用自动取款机,取款时最好有朋友在身边。
因商业往来等原因接收大额现金后,建议立即存入银行。
妥善保管证件。
丢失银行卡,应立即报警并打电话到发卡银行进行口头挂失,回国后再办理有关挂失的书面手续。
牢记特征出行如发现可疑情况,留心周围环境的特征,如地点、地形、车辆、人们的行为、衣着等可辨认的细节,以利于意外情况发生后帮助警察抓到罪犯。
严防飞车上街行走应走人行道,避免靠机动车道太近。
携物(背包、提包等)行走,物品要置于身体远离机动车道的一侧。
在摩托车盛行的国家或地区,应严防飞车抢劫。
遭遇飞车抢劫不要生拉硬夺,避免伤害自己。
遵规守则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走人行横道时,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时迅速通过。
在实行左侧通行的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要注意调整行走习惯,确保安全。
不要边看地图边过马路。
减少夜行远离偏僻街巷及黑暗地下道,夜间行走尤其要选择明亮道路。
尽量避免深夜独行,尤要避免长期有规律的夜间独行。
慎选场所不去名声不好的酒吧、俱乐部、卡拉OK厅、台球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慎对生人不搭陌生人便车,不亲自为陌生人带路,不被陌生人带路,不与不熟悉的人结伴同行。
回避大街上主动为你服务的陌生人,不饮用陌生人向你提供的食物、饮料。
安全驾车夜晚停车应选择灯光明亮且有很多车辆往来的地方。
走近停靠的汽车前,应环顾四周观察是否有人藏匿,提早将车钥匙准备好,并在上车前检查车内情况,如无异常,快速上车。
上车后记得锁上车门,系上安全带。
下车时勿将手包等物品留在车内明显位置,以防车窗遭砸、物品被窃。
配合警察遇到当地警察拦截检查时,应立即停下,双手放在警察可以看到的地方,切忌试图逃跑或双手乱动。
请警察出示证件明确其身份后,配合检查和询问。
妥防勒索如遭遇警察借检查之机敲诈勒索,应默记其证件号、警徽号、警车号等信息,并尽量明确证人,事后及时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反映。
结伴出行最好结伴外出游玩、购物,赴外地、外出游泳、夜间行走、海中钓鱼、戏水时尤其要注意结伴而行。
与众同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和众人或保安坐在一起,或坐在靠近司机的地方。
不要独自坐在空旷车厢,也尽量不要坐在车后门人少的位置。
尽量避免在偏僻的汽车站下车或候车。
入乡随俗预防溺水选择有救生员监护的合格泳场游泳,避免野外随兴下水。
雷雨或风浪大的天气不宜游泳。
独自驾船、筏要备齐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衣、呼救通讯设备,并应避免独自驾船、筏赴陌生水域。
乘坐船、筏,要遵守水上安全规定,了解掌握救生设备使用方法,并听从安全人员指挥。
居住安全合法租房了解当地房屋租售管理机关名称、职能,按照相关指导租住房屋。
租房应通过合法房屋中介,尽量选择在治安、环境条件较好的住宅区寻租,并签订完备的租住合同。
慎选合租不与陌生人合租。
与友人合租时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妥存个人证件,防止银行卡遗失、密码泄漏。
严防陷阱租房过程中注意留存相关广告、收据、合同等文件证据。
警惕低价出租广告,不因贪图廉价、方便而落入不法房主圈套。
当遭遇租房陷阱、被骗或被盗时,应及时向当地房屋租售管理部门投诉、向警方报案或采取进一步法律行动。
熟悉警局了解所在区域警署位置、主管警官姓名、报警电话或紧急求助电话,将有关信息在下面空白处一一对应记录备用。
警局(署)位置:报警电话:警官姓名:警官电话:针对性防范了解社区治安状况,根据当地突出问题或频发案件类型,采取对应安全措施,或移租至治安情况较好的地区。
居家提醒家里不要存放大额现金。
即使家中必须存放保险箱和贵重物品,也不要放置在客厅或门厅,以防不法分子从门口窥视到。
应根据当地社会治安状况,选择安装相应的居室防盗、报警设施,保证居住安全。
独自在家保持门窗关闭(上锁)。
在楼房底层居住尽量选择空调纳凉。
养成就寝时确认水、电、燃气、门、窗关闭(上锁)的良好习惯。
屋外安全夜间返家应尽量乘电梯不走楼梯。
应在到家之前提前准备好钥匙,不要在门口寻找。
开门前注意是否有人跟踪或藏匿在住处附近死角。
若发现可疑现象,切勿进屋,应立刻通知警方。
夜间送朋友回家时应等朋友平安进入后再离开。
慎邀入户不熟悉的朋友,不轻易带回家。
不为陌生人开门,不让送报员、送奶工等服务人员进门。
预约修理工上门服务时,应选择在有亲友陪伴或告知邻居后进行,不与外来人员谈论个人或家庭情况。
及时求救遇陌生人在门口纠缠并坚持要进入室内时,可在拒其进入的同时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
居家防火防止易燃气体泄漏引起火灾。
使用煤气等可燃气体,室内应具备通风条件。
发现漏气现象,切忌使用明火寻找漏源,也不要开灯、打电话,应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防止用电不慎引发火灾。
要经常检查家用电器线路、插座,线路老化、受损、插座接触不良均可能导致线路发热引发火灾。
不超负荷用电,不用其他导线代替保险丝。
防止烤火取暖引发火灾。
不在家中储存大量易燃液体。
烤火取暖避免使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引火。
火炉及电暖器周围不堆放可燃物,不在蒸汽管道、取暖器材周围烘烤衣物。
老人、小孩烤火需有人监护。
安全出口进入建筑物时先观察安全出口(紧急通道)位置,尤其是到达住地或下榻酒店时,应首先确认消防设施和安全出口位置,确认紧急通道畅通,以便紧急情况下自救和逃生。
预防触电家用电器、电源设备等出现故障尽量寻求专业人员修理,避免自行带电维修。
勿用湿手更换灯泡、灯管,勿用湿布、湿纸擦拭灯管、灯泡。
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切断电源。
无法切断电源时,不能直接用手拉救,要用木棍使人和带电体脱离。
居家防雷打雷时,应关闭电视机、电脑,更不能使用电视机的室外天线。
雷电一旦击中电视天线,会沿电缆线传入室内,威胁电器和人身安全。
勿打手机或有线电话,应在雷电过后再拨打,以防雷电波沿通信信号入侵,造成人员伤亡。
不要靠近窗户,或把头、手伸出户外,更不要用手触摸窗户的金属架,以防受到雷击。
野外防雷若在路上、田野等处遇雷雨天气无法躲避时,最好的应急措施是迅速蹲下,做到身体的位置越低越好,人体与地面接触越小越好,离铁路钢轨、高压线越远越号。
迅速关闭手机,不拨打或接听手机。
医疗安全购买保险了解当地医疗制度、费用情况,结合自身身体情况制订适宜的医疗计划,选择购买适合的医疗保险。
应急救治了解附近药店、医院的具体位置,熟记当地的急救电话。
并将医院地址、急救电话信息一一对应记录在以下空白位置。
医院地址:急救电话:关注疫情关注当地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了解有无疫情爆发。
饮食卫生日常生活注意饮食卫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不吃不新鲜的食物和变质食物,不吃陌生人交给的食物,不吃捡拾得来的食物,不采摘食用蘑菇和其它不认识的食物。
注意食品保质期和保质方法。
加工菜豆、豆浆等豆类食品时须充分加热。
不吃发芽、发霉的土豆和花生。
保持饮用水和厨房用水清洁干净,否则,应把水煮沸或进行消毒处理后饮用。
中毒救治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赴医院寻求专业救治,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饮水、催吐、导泻等方法进行自救。
抑制传染病有效抑制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链: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
预防先行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