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

一、单选20个40分

二、名词解释5个15分

微观三个宏观两个三、问答2个10分

微观一个宏观一个四、计算题2个15分

微观一个宏观一个五、画图题2个10分

微观一个宏观一个六、经济现象解释2个10分

微观一个宏观一个

D需求S供给TR收益E需求

Ep需求价格弹性Ey需求的收入弹性

Es供给的价格弹性

TU总效用AU平均效用MU边际效用

MRS边际替代率ICC收入——消费曲线

PCC价格——消费曲线

TP总产量AP平均产量MP边际产量

R效益MRT边际产品转化率TC总成本

TR=P*Q收益TFC固定总成本TVC变动总成本

STC短期总成本=TFC固定总成本+TVC变动总成本

SAC短期平均成本=TC(总成本)/Q(产量)=TFC/Q+TVC/Q AC=AFC平均固定成本+A VC平均变动成本

SMC边际成本AFC平均固定成本A VC平均变动成本LTC长期总成本LAC长期平均成本LMC长期边际成本

Y——AE模型总收入——总支出模型

IS——LM模型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AD——AS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GDP国内生产总值

AE总支出= C消费+ I投资

G政府投资X出口

Y收入= C消费+ S储蓄

T税M进口

T定额税t比例税G政府购买TR转移支付(补贴)

Yd个人可支配收入

NNP国民生产净值

NDP国内生产净值= GDP -折旧

NI国民收入= NDP -间接税

PI个人收入= NI -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费DPI个人可支配收入= PI -个人收入所得税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

AE总支出Y产出/收入

二、名词解释(5个)

微观

两个定律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

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递减的。

边际报酬递减定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均衡

消费者均衡

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生产者均衡

厂商谋求利润最大化,或产出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但是受制于其他条件或其他利益主体,主要提供要素的厂商,市场价格等方面的约束,各种要素交织在一起,使生产者达到最优状态

厂商均衡

指一个厂商在其所面临的各种约束下,利润达到最大化时的产出的水平或状态,此时厂商没有改变其产出或价格水平的动机在规范的厂商理论中,这意味着厂商选择了一个边际收益恰好等于边际成本的产出水平。

市场均衡

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恰好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被称为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

成本

长期总成本

企业在长期生产中生产一定量水平时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成本。长期内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调整,没有可变成本和不可变成本之说。

长期边际成本

从长期来看,企业每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短期总成本

厂商在短期内生产既定产量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投入的费用就是该产量下的总成本,是短期内生产既定产品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短期边际成本

是指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

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总成本。

短期可变成本

每单位可变成本所花费的可变成本。

宏观

国民收入(五个考两个)

GDP(国内生产总值)

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NP:

经济社会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NNP:(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量的价值。NI:(国民收入)

一国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PI:(个人收入)

个人得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GNP)-资本折旧= 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民生产净值(NNP)- (间接税-津贴) = 国民收入(NI),或:国民收入(NI)= 工资+ 利息+ 利润+ 地租,

国民收入(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 股息+ 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 红利收入= 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PI)-个人纳税=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消费+ 个人储蓄。

这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折旧就可以得出国民生产净值。从国民生产净值中减去间接税就得出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去企业所得税,加上政府给居民户的

转移支付,加上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就是个人收入。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交纳的税收(如所得税、财产税等)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核算国民收入的三种方法

支出法。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计算GDP及其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GDP的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

GDP(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售价)来计量GDP。

收入法。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要素创造收入的角度计算GDP的一种方法。即各常住单位的增加值等于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四项之和。这四项在投入产出中也称最初投入价值。各常住单位增加值的总和就是GDP。计算公式为:

GDP(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所有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来计量GD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