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康复挛缩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常见疾病康复》复习题

《常见疾病康复》复习题
16、姿势反射具体性形式包括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紧张性腰反射
17、药物治疗肌肉痉挛,根据康复训练的需要,在使用常用量药物3~4小时后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最佳
18、运动疗法在肌张力增高初期及轻度痉挛时期使用最佳
19、BarthelADL指数评价项目包括大便、小便、吃饭、转移、活动。
20、对骨关节炎患者康复治疗的目标包括:缓解关节疼痛,减轻关节肿胀,保持关节活动功能,增加关节稳定性,矫正关节畸形。
D、脑血管疾病后,颈后伸时:上肢屈肌优势,下肢伸肌优势
E、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5、关于脑血管疾病康复目标叙述正确的是(B)
A、近期康复目标指治疗开始半个月要求达到的康复目标
B、近期康复目标指治疗开始一个月要求达到的康复目标
C、近期康复目标指治疗开始两个月要求达到的康复目标
D、远期康复目标指康复治疗一个月后应达到的康复目标
12、冠心病康复治疗的方法有:医疗性运动,心理治疗,作业治疗,行为治疗,危险因素纠正等。
13、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必备条件是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
14、能量代谢当量(MET)是衡量运动强度的指标,1MET相当于1分钟、1公斤体重、3.5ml的耗氧量。
15、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检查方法是肺功能检测。
8、脑卒中急性期持续时间一般为2~4周,待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康复治疗即可与临床诊治同时进行。
9、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可以维持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有效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的发生,促进全身功能恢复。
10、全髋置换术后3个月内髋关节禁忌作屈曲大于90°、内收、内旋等三个动作;
11、颈椎病的常见分型为①颈型颈椎病,②神经根型、③脊髓型、④椎动脉型、⑤交感神经型⑥其它型。

挛缩的名词解释康复

挛缩的名词解释康复

挛缩的名词解释康复在医学领域中,挛缩是指某一肌肉或肌群在放松时不能自由拉伸的现象。

这种肌肉的过度收缩和僵硬,往往导致肌肉的功能受损和运动能力受限。

挛缩常见于多种疾病和外伤情况下,如中风、神经损伤、关节炎等。

然而,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挛缩的名词解释康复也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治疗技术。

康复治疗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治疗手段,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对于挛缩的康复,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的治疗:减轻挛缩和增加肌肉弹性。

减轻挛缩的治疗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物理治疗师常常会采用肌肉松弛剂和热敷等物理手段,帮助患者放松过度收缩的肌肉。

这些手段可以通过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轻肌肉不适和僵硬感。

其次,康复专家亦会为患者设计一套有针对性的肌肉拉伸运动。

这些运动旨在拉伸挛缩的肌肉,逐渐增加其伸展度和弹性,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范围。

而增加肌肉弹性的治疗则着眼于促进肌肉组织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这一阶段的治疗主要由运动治疗师和康复医生负责。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和康复方案。

这些方案通常包括肌肉锻炼、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

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按摩等手段,可以刺激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的恢复和修复过程。

同时,运动治疗师还会教授患者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技巧,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再次出现挛缩的情况。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现代的医疗技术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一些医院采用了电疗等物理疗法来治疗挛缩。

电疗通过应用电流刺激受损肌肉,促进肌肉的恢复和血液循环,以达到减轻挛缩和恢复弹性的目的。

此外,应用高科技的康复设备如康复机械臂、肌肉电刺激装置等,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精确的康复治疗方案。

然而,挛缩的名词解释康复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种需要综合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和康复需求的治疗过程。

因此,在康复治疗中,医生和康复专家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技术,还需要有耐心和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

挛缩的基本概念汇总

挛缩的基本概念汇总
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见疾病康复》
主题:挛缩的基本概念
院校: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主讲教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挛缩的基本概念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肌肉、肌键等软组织发生
变性、纤维增生使其解剖长度缩短而致相应关
节强直畸形,称为挛缩。
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损、肌肉缺血性挛缩、
深度烧伤或电烧伤后的瘢痕、长期不良体位及 制动、类风湿性关节炎、脊髓灰质炎等。
诊断要点 1.有骨关节、肌肉及神经系统疾病、肢休疼痛、痉
挛、不良姿势、长欺制动和瘢增生等病史。
2.受累部位肌肉、肌肺长度缩短致使关节僵直于屈
或伸的某一位置上,肢体主动及被动活动均受限,即
使患者深度睡眠时亦然。 3.受累肢体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 4.部分患者可有局部关节和肌肉的疼痛。

《康复医学》第四章 常见疾病的康复 第三节 烧伤康复

《康复医学》第四章 常见疾病的康复 第三节 烧伤康复
① 音频电疗
后期创面的处理
–对瘢痕有止痛、止痒、消炎消肿的作用
–可能还有软化瘢痕和松解粘连的作用
② 蜡疗
–腊疗具有较强、较持久的温热作用
–可减轻疼痛,加速组织的修复生长,松解 粘连,软化瘢痕,促进炎症消散,消肿,以 及润滑皮肤
12
–不适用于肥厚性瘢痕增殖期
后期创面的处理
2.物理治疗
③ 超声波疗法
–中小剂量超声波可改善皮肤营养
• 意义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使患者早日重返社会 4
(三)烧伤创面的处理
• 早期创面处理
– 预防和控制感染 – 加速创面的愈合
– 为早日进行功能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 后期创面处理
5
早期创面处理
1.水疗
– 盆浴或淋浴,可加入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或 1:1000新洁尔灭溶液,37~39℃,15~20分钟, 1 次/ 日
–加速真皮再生,同时有镇痛的作用
–超声波疗法结合冰疗,对瘢痕组织镇痛效 果较好 –头、眼、生殖器部位慎用
13
后期创面的处理
2.物理治疗
④ 红外线疗法
– 红外线能促进渗出吸收、消肿、镇痛
– 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的生长 – 松解粘连的作用 – 每次照射10~30分钟,每日1~2次/日
14
后期创面的处理
2. 光疗
– 电光浴 – 红外线照射疗法3. 紫外线疗法6早期创面处理
• 电光浴、红外线照射疗法
–大面积用全身或局部电光浴,可进行较长 时间 小面积用红外线照射,30~60分钟,1~4 次/日 –照射时,要经常询问和观察患者的皮肤反 应情况,防止烫伤
7
早期创面处理
3. 紫外线疗法
–创面的坏死组织或脓性分泌物较多,肉芽生长不 良,可用中或强红斑量; –分泌物减少或者脱痂露出新鲜肉芽组织时,应减 量至阈红斑量; –浅平而新鲜的创面,可用亚红斑量紫外线照射,

康复治疗技术 教材 《常见疾病康复》答案3

康复治疗技术 教材 《常见疾病康复》答案3

《常见疾病康复》试题及答案3答案:一、1D 2A 3A 4B 5D 6C 7C 8D 9B 10C二、 4 ACDE三、名词1、ROM: ROM即是关节活动度的英文缩写,是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活动范围。

因为关节活动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所以关节活动范围亦分为主动的与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

2、肌力: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取决于活动肌群中运动单位参与的数量(运动单位的募集)、质量(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及各运动单位兴奋时间的一致性。

3 残障: 指残疾者社会活动、交往、适应能力的障碍,包括工作、学习、社交等,个人在社会上不能独立,是社会水平的障碍。

4、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时康复治疗的基础。

由于康复医学的对象是患者及其功能障碍,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重建或带长其功能,康复评定不是寻找疾病的病因和诊断,而是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委、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为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

5、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以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为理论基础,促进中枢性瘫痪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即促进软弱的肌肉和抑制过度兴奋的肌肉,恢复肌肉随意协调收缩的能力。

6 技术 Bruunstrom技术的核心为中枢神经兴奋扩散原理,瘫痪早期利用协同运动和反射模式作为促进手段诱发肢体的运动反应,再从异常模式中引导正常运动成分,最终脱离异常模式,形成正常模式,恢复运动控制能力。

(4)本体感觉促感觉进技术本体感觉促进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刺激本体感觉,促进或抑制肌肉运动。

3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的主要类型及其机制。

(1)神经再生和发芽1)神经再生;2)神经发芽:再生性发芽、侧枝发芽;(2)神经细胞再生和移植(3)脑功能的代偿(4)突触的可塑性1)突触结合的可塑性;突触传递的可塑性;(5)神经元的代偿性修复4.脑卒中早期的治疗目标(1)改善呼吸、吞咽、进食以及提高身体感知能力;(2)改善对躯干和近端关节的控制能力;(3)保持肩胛、肘、腕、手和髋、膝、踝的活动范围;(4)采用兴奋性促进手法提高瘫痪肌的张力和力量;(5)改善日常活动能力,加强非受累侧肢体的活动。

康复治疗技术 教材 《常见疾病康复》答案2

康复治疗技术 教材 《常见疾病康复》答案2

《常见疾病康复》试题及答案2答案:一、OT: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训练,使其恢复、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2、脑可塑性:脑具有适应能力,能够修改自身而适应损伤的现实。

3、共同运动:无论从事哪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也就是说由意志诱发而又不随意志改变的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

4、小儿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5、ROM:即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弧度,关节运动有主动、被动之分,所有关节活动度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二、1D 2A 3D 4C 5C 6B 7C 8B 9B 10D三、1BD 2ACD 3BCD 4ABCD 5AC四、1对2错 3对4错 5对五、1、1渐进性抗阻练习:这是发展肌肉力量的一种特殊训练法。

具体方法是先测定某一肌群能完成重复10次的最大负荷量。

将该量作为练习的基数,然后取其量的1/2为第一组,再取其量的3/4为第二组,重复10次,最后取全量,也重复10次。

每组相隔1分钟,每天进行1次。

其中前二组可视为最后全量的准备活动。

如不断提高训练效果,应每周复查一次重复10次的最大负荷量,为下周练习的基数。

2短暂最大负荷练习:每次负重要求维持5—10秒,,不断增加。

至最大负荷并能维持5—10秒为止,每次负荷只进行1次,不必重复多次。

3短暂等长练习:本法不产生关节运动,方法以最大负荷,并使承受负荷的肌群比等长收缩形式维持5一l0秒,重复2021每次间隔20212、1 消炎作用(2)止痛作用(3)刺激、破坏作用(4)杀菌作用(5)免疫保健作用。

3、(1)健康和体力的障碍(2)智力低下(3)癫痫(4)语言障碍(5)(6)视觉障碍(7)口面、牙功能障碍(8)情绪、行为障碍4、1)股二头肌它有2个头:长头与半腱肌形成总腱起自坐骨结节。

挛缩的康复电子教材

挛缩的康复电子教材

挛缩的康复电子教材【学习目标】1.掌握:挛缩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障碍、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2.熟悉:挛缩的分类、病因。

3.了解:挛缩的手术治疗。

一、概述(一)基本概念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肌肉、韧带和关节囊等失去原有弹性,引起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受限。

其临床表现为:肌张力高,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度差。

常见于骨骼、关节和肌肉系统损伤及疾病后,各种类型的神经瘫痪、烧伤、长期坐轮椅或卧床以及老年患者。

其发病机理为:限制关节活动导致肌纤维间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增生;关节囊纤维化,疏松结缔组织变为致密结缔组织,使关节周围软组织短缩,活动范围减少;关节变得僵硬,甚至强直畸形,严重者关节可能完全不能活动。

其临床疗效不十分理想,常常后遗关节活动功能降低或消失,不仅影响疾病的康复,还可造成患者日常生活的严重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挛缩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挛缩对机体的主要危害为影响机体的运动功能和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降低。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关节处于限制性体位状态,达不到正常关节活动范围,使关节的活动能力下降,功能减退;②肌力下降: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和肌力下降,肌肉能量代谢障碍;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因运动功能下降,导致完成日常生活自理、处理家务、户外活动的能力减退,使患者的社会参与程度降低。

(三)病因与分类1.病因关节挛缩的形成不仅与肢体瘫痪及限制活动有关,也与痉挛及重力的影响使四肢处于不适当的强制肢位有关。

(1)关节病损:骨、关节、软组织创伤或手术后,早期为减轻损伤局部的出血、水肿、疼痛和炎症反应,减少进一步损伤或再发损伤,常要求以石膏或夹板固定病变部位,关节被迫长期维持于一个位置。

特别是不适当的外固定或超时间的外固定,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因受不到牵拉而自动缩短、失去弹性,疏松结缔组织会出现增生性变化,胶原成分增多,密度增大而变成较致密结缔组织,逐渐丧失活动性,造成挛缩。

常见疾病有骨折、关节病变及损伤、滑膜及腱鞘疾病、骨性关节病等。

康复治疗技术 教材 《常见疾病康复》答案1

康复治疗技术 教材 《常见疾病康复》答案1

《常见疾病康复》试题及答案1答案:选择题:1、ABCDE 2、B 3、A B E 4、ABCE 5、ABCD 6、B 7、B 8、B 9、ABCD 10、ABCDE 11、ABCE 12、C 13、C 14、A 15、C 16、C 17、ABD 18、ABCDE 19、D 2021 21 、E 22、C 23、ACD 24、ABC 25、ACD 26、ABCDE 27、ABCD 28、ACDE 29、ABCDE 30、ABDE填空题:1、疾病功能障碍2、可塑性3、痉挛性脑瘫大腿内收肌群4、原动肌5、第二6、70%7、前屈后伸中立位8、书面语手势语9、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的障碍者10、病损残疾残障 11、功能性作业训练技能性作业训练 12、缩短张力13、残余尿量<100ml 或少于膀胱容量2021下名词解释:1、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序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

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2、是指心理上、生理上或解剖结构上或功能上的任何丧失或异常,是生物器官系统水平上的残疾。

3、由于残损或残疾,而限制或阻碍一个人完成正常的(按年龄、性别、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社会作用,是社会水平的残疾。

4、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治疗者的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种治疗方法。

简答题:1、中风患者易合并的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颠、室性心律失常。

2、中风偏瘫去康复处理内容如下:1)早期患者应保持床上正确的体位,坐位时应支持上肢,避免牵拉肩关节。

2)患肢的所以关节都应做全范围的关节被动活动,每日1次以上,防止关节挛缩。

3)几小时或几天内,患肢将恢复肌肉张力,并逐渐出现痉挛。

采用Bobath神经发育技术,使肌肉张力正常并防止过度痉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挛缩的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被动运动:是矫治关节挛缩的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主要包括。
1.持续被动运动(CPM):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关节软骨再生 及韧带、肌腱的修复,防治制动导致的关节挛缩。
2.手法治疗 (1)关节松动 目的是治疗关节活动受限、僵硬、挛缩 等。(2)被动牵伸 是通过外在力量拉长挛缩组织,以增加挛缩组织 长度和关节活动范围的方法,目的是使组织纤维在牵伸力的作用下发 生弹性和塑性延长。
理状态。
第四节 挛缩的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
增加关节活动度,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缓解疼痛、挛缩; 改善运动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提高患者生 存质量。
康复预防
1.保持良好的体位 为防止不正确体位导致肌肉、韧带等 长期处于短缩状态,失去伸缩性和弹性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2.维持关节活动范围 为了防止关节发生活动受限所采取 的预防措施,目的是确保肌肉和构成关节的软组织的柔韧 性,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防止因关节长期制动而导 致挛缩形成。
第四节 挛缩的康复
临床表现 为肌张力增高、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度降低,同时可有
疼痛、关节周围皮肤瘢痕、肌肉萎缩等。
第四节 挛缩的康复评定
一、运动功能评定 1.关节活动度评定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PROM)检查是评定挛缩最 常用的
方法。 2.肌力评定 常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法(MMT)
3.痉挛评定 常采用改良Ashworh痉挛量表进行评定。
矫形器治疗。 心理治疗 应以安慰、支持疏导等方法为主,帮助患者增
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主动配合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常用术式有关节镜下松解术及手术松解术。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常见疾病康复挛缩
第四节 挛缩的康复
痉挛的病因 1.关节病损 2.肌肉痉挛 3.深度烧伤 4.肌肉无力 发病机制 限制关节活动导致肌纤维间结蹄组织、胶原纤维增生;
关节囊纤维化,疏松结蹄组织变为致密结蹄组织,使关节 周围软组织短缩,活动范围减少;关节变的僵硬,甚至强 直畸形,严重者关节可能完全不能活动。 分类 1.关节原性挛缩 2.软组织性挛缩 3.肌肉性挛缩
第四节 挛缩的康复评定
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定
常选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
三、疼痛评定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
四、精神心理评定
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汉密
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T)评定患者的心
3.牵引 是利用牵引的重力作用,使痉挛和粘连的纤维产生更多的பைடு நூலகம் 性延长,改善关节功能状态的方法。
第四节 挛缩的康复治疗
主动运动 可改善血液循环,强化肌肉力量,促进神经支 配恢复,预防挛缩形成或改善挛缩造成的功能障碍。
物理因子治疗 在软组织松解的基础上进行,可保持手术 松解的效果,推迟复发时间,分别是1.热疗2.超声波疗法 3.音频电疗4.蜡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