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生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城,这是雅典的一个商业港口。
他父亲是马其顿君主的宫廷御医,虽他童年丧父,但还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7岁时,亚里士多德赴雅典柏拉图学园求学,他博览群书,刻苦用功,据说他每夜手握一只球,球下放一铜制容器,打盹时球便坠入容器,发出叮当声,以此鞭策自己,颇象中国的头悬梁、锥刺股。
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20年,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批判老师柏拉图的学说,被柏拉图称为“吃足母奶后用蹄子踢母亲的小驹”,尽管如此,亚里士多德始终对老师都非常尊重。
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前去小亚细亚的爱索斯办学,公元前342年,接受马其顿王腓力之聘,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亚历山大当时13岁,天资聪慧,雄心勃勃,十分敬重这位素有盛名的老师,他曾对别人说:“生我身者是我的父母,给我智能者是我的老师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36年,腓力在女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广招门徒,他习惯于在宽大的回廊下面边散步边讲学,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他在这里讲学、著述,大部分著作都产生于此时。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染疟疾病死在巴比伦,雅典掀起了反马其顿的风潮,亚里士多德作为统治者的老师,被人刻骨仇恨,雅典人以不敬神的罪名通缉他,他逃到优卑亚岛,准备风潮平息后重返雅典,但第二年就暴病身亡,享年62岁。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当时雅典的民主制逐步瓦解,祸乱频起,希腊的艺术也日渐衰微,思辨哲学却达到高潮,哲学家们在认真地探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问题,受这种思想背景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养成了一种务实的学风,他没有柏拉图那种恢宏的“理想”,也没有柏拉图那种神秘而玄虚的“理式”哲学,他从资料入手,进行冷静、严肃的分析,通过归纳、概括、分类、推理,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学术的集大成者,在他著作中专门研究文艺理论的有《诗学》和《修辞学》,其他像《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等,也有涉及文艺问题的。
亚裏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之大,令人震惊。他至少撰写了170种著 作,其中流传下来的有47种。当然,仅以数字衡量是远远不够的, 更为重要的是他渊博的学识令人折服。他的科学著作,在那个年代 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 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总之,涉及古希腊人已知 和各个学科。他的著作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前人的知识积累,二是 助手们为他所作的调查与发现,三是他自己独立的见解。
4、论动物:《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 之行进》、《动物之生殖》、《尼各马克伦理学》、《158城邦制》
5、论人:《论灵魂》、《论感觉和被感觉的》、《论记忆》、《论睡 眠》、《论梦》、《论睡眠中的预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 老年及死亡》、《论呼吸》、《论气息》 6、伦理学和政治学:《尼各马克伦理学》、《优台谟伦理学》、《政 治学》
公元前三四三年,他受马其 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 任起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三八四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 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这座 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 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 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从他的家 庭情况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 产阶层。他于公元前三六七年迁居到 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 图学院学习过很多年,成为了柏拉图 学院的积极参加者。亚里士多德把 Nhomakorabea学分为:
(1)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 (2)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饰学); (3)创造的科学,即诗学。
物理学方面
在物理学的力学上,亚里斯多德的成就也不少,但是最常被提到的,却是他 所犯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反对原子论;不承认有真空存在;他还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 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运动也就停止;还认为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重 的比轻的落得快(此结论后被伽利略推翻)!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C384—BC323)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学家和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被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学者中“最博学的人物”。
他的代表作之一《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学和法学的奠基之作,在该书中,他关于法律问题的论述对西方法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自然法的含义,在人类认识史上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指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
自然法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意谓着由自然,也就是说由人的本性、由社会的本性、以及甚至由物的本性中,可演绎出某些法则,这些法则可供给一个整体而言对人类行为举止适切的规定。
亚里士多德明确将法律分为自然法和人定法,认为自然法是反映自然秩序的法,是普遍的、永久不变的法,高于内容变化不定的人定法,是人定法制定的依据。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自然法高于人定法,但他不是简单的比较孰高孰低,而是把明确的把正义作为法律的目的,并进而把正义作为批判法律好坏的标准,明确指出了实行法治的前提在于法是良法。
亚里士多德视正义为城邦的原则,由正义衍生法律,确定了法律以正义为价值目标。
所谓天赋人权,实际上就是人在自然状态下就已经享有的权利,所以也有人直接把它称作自然权利。
相比人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权利,它不受人间任何意志或权力的干涉,只以自然法作为它的根本准则。
天赋人权学说最初的渊源是13~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潮的人文主义,在反神学的斗争中发现了“人”,并要求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天赋人权源于拉丁文jus nafural,应译为自然权利;中国早年译成“天赋人权”,后一直沿用。
近代自然法学派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人具有天生的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
认为在国家形成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人是自由和平等的,生命、自由追求幸福与财产是人的固有品质,也是人固有的权利。
这种权利受到自然法(人类理性)的指导与规定。
亚里士多德

元 素 (根/种子/原子) 论
不变
毕达哥拉斯学派
多
质料
(运动 载体)
形式
(决定目 前状态)
缺乏
(决定运 动朝向的 状态)
三本原
一事物的运动,就是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 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转变
不变的载体=X
形式:热
不变的载体=X 形式:冷 缺乏:热
感 谢 您 的 关 注
缺乏:冷
eg:X=水(H2O)
四因说
事物为什么要运动 .
质料因
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 存在
目的因
形式因
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 运动
动力因
事物为什么会以某种特定 的方式运动
在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原因”与“为什么”相对应
雕塑活动的质料因是铜,形式因是 雕像的模型,动力因是雕塑者,目的 因是雕像的完成
亚 里 士 多 德 哲 学
亚里士多德简介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的始祖。他把“理式”或宇宙间的 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 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 “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 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仅是第二性 的,而且是不真实的。 对柏拉图人格的敬仰并未使他 盲目崇拜柏拉图的学说。“吾爱吾 师,吾更爱真理。”明确批评柏拉 图的理论。(轻视对感觉经验,不 注重研究运动变化)
Aristotle(前384——前322)
亚里士多德哲学成就
1 物理学——自然哲学
2
形而上学——实体学说
3
认识论——灵魂 学说
4
伦理与政治——实践科学
理学
物理学即自然哲学
关于自然的概念和规定: 自然是运动的事物 (自然物和人工物)
亚里士多德小故事

亚里士多德小故事亚里士多德啊,那可是个超级聪明的古希腊大佬。
有这么个事儿,亚里士多德年轻的时候,在柏拉图的学园里学习。
他这人吧,想法特别多,就像脑袋里装了个不停转的小风车。
柏拉图讲课时,说理念才是最真实的东西,就好比现实中的桌子啊椅子啊,都是照着那个完美的“理念桌子”“理念椅子”做出来的。
亚里士多德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太对劲儿了。
他心里想:“老师啊,您这说得有点玄乎,我咋觉得这现实中的东西才是实实在在的呢。
”于是呢,他就经常在课堂上跟柏拉图讨论,有时候争得那是脸红脖子粗的。
其他同学都有点懵,心想:“亚里士多德这小子,胆子也太大了,竟敢跟老师抬杠。
”可是亚里士多德可不管这些,他就觉得真理得越辩越明嘛。
还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还是个小年轻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做他的老师。
这亚历山大大帝呢,从小就很有野心,想着征服世界啥的。
亚里士多德就想把他教育成一个有智慧、有品德的君主。
有一天,亚里士多德带着小亚历山大在花园里散步,看到一棵大树。
亚里士多德就指着树说:“孩子啊,你看这棵树,它能为人们遮风挡雨,提供果实,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
你以后要是当了君主,也要像这棵树一样,为你的子民提供保护和福祉。
”亚历山大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不过呢,这亚历山大后来虽然征服了大片土地,但也不知道他到底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听进去了多少。
亚里士多德还特别爱观察小动物。
他就像一个好奇的小顽童,整天盯着小动物看。
他解剖过好多小动物,像青蛙啊、鱼啊之类的。
有一回,他在海边看到渔民打上来的鱼,就凑过去,眼睛放光。
渔民都很奇怪,这穿着长袍的家伙想干啥呢?亚里士多德就请求渔民让他看看鱼的结构。
他一边看一边嘟囔:“哇,这鱼的鳃原来是这样的,它的尾巴又有这样的作用。
”他就通过观察这些小动物,总结出了好多关于生物的知识,写了好多关于生物学的著作,就好像他是小动物世界的探秘者一样。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就像一颗超级闪亮的星星,在古希腊的知识天空中闪耀着,他的思想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们呢。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亚里士多德啊,那可是古希腊超级厉害的人物。
就像咱们现在上学有学霸一样,他在当时那就是学术界的超级学霸。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不过这亚里士多德可不是那种完全听话的乖学生。
柏拉图觉得理念才是最根本的,就像有个完美的椅子的理念,现实中的椅子都是照着这个理念来的。
亚里士多德呢,他就很实际,他觉得,不对啊,咱们得从实际的东西去研究,得从咱看得见摸得着的椅子去搞清楚椅子到底是啥,所以他就经常跟老师柏拉图争论。
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面那叫一个广。
他研究的东西五花八门的,从天上的星星到地上的虫子,从哲学到政治,从伦理道德到文学艺术,就没有他不涉足的领域。
他就像一个知识大超市,啥知识都能在他那儿找到。
比如说他对生物就特别感兴趣。
他整天就在那观察动物,什么鸡啊、鸭啊、鱼啊,他都研究。
他还把动物分成不同的种类,就像我们现在分类一样。
他看到鸭子有蹼,就想啊,这蹼肯定是为了让鸭子在水里游得更快更方便,这就有点像现在说的生物进化的思想的雏形了。
在哲学方面,他提出了很多让人深思的观点。
他说人是政治的动物,意思就是啊,人天生就得在社会里,得和其他人打交道,参与政治生活。
这就像我们现在住在小区里,得参加社区活动,在国家里就得关心国家大事一样。
他还特别喜欢讲学。
他一边走来走去,一边滔滔不绝地给学生们讲知识。
他的学生们就围在他身边,眼睛里满是崇拜。
他的那些理论就像种子一样,撒到了学生们的脑袋里,然后在古希腊,甚至后来在整个西方世界发芽生长。
不过呢,他也不是啥都对。
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有些他的观点被证明是错的。
但是你可不能因为这个就小看他。
就像一个探险家,他在知识的大荒野里探索,虽然可能走错了一些路,但他开辟出来的那些正确的路,那可是给后来的人照亮了方向呢。
亚里士多德就像是知识海洋里的一个巨大灯塔,虽然灯光可能有点闪烁,但那光芒可是指引了无数人去探索知识的彼岸。
亚里士多德简介

Aristote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
生于卡尔基狄克半岛的斯塔吉罗斯城,父亲是著名的医生,受到马其顿王阿明塔斯二世的器重。
亚里士多德从小对自然科学感到兴趣,可能受他父亲影响。
他17岁时到雅典作柏拉图的弟子,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到小亚细亚的阿索斯从事学术研究,这里当时是研究柏拉图哲学的一个中心。
公元前343、342年间,应马其顿王腓力邀请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师傅,主要讲授荷马史诗和悲剧。
公元前335年腓力死后,他回到雅典,创办一所学院,收集了不少抄本、地图和其他科学研究资料。
在他的领导下,编成许多有关动物学、天文学、物理学、形而上学、数学等方面的著作。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雅典出现反对马其顿统治的运动,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前往卡尔基斯,次年病死。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著作传世的有《诗学》和《修辞学》。
《诗学》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论喜剧的部分已失传。
《诗学》针对柏拉图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就文艺理论上两大根本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
第一个问题是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式(一译“理念”,本义是“原型”)世界的摹本,而艺术作品则是摹本的摹本。
这样柏拉图就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否定了艺术作品的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作品所摹仿的对象是“人的行动、生活”,他这样就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第二个问题是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
柏拉图把感情当作人性中的卑劣部分,他攻击诗人逢迎人心的非理性部分,损害了理性,使人失去对感情的控制。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感情是人所不可少的,是对人有益的。
他说,悲剧的功用在于引起怜悯与恐惧的感情,使这种感情得到宣泄(或净化),这样,人的心理就恢复了健康。
另一种解释是,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也就是说,使怜悯与恐惧保持适当的强度,借此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总之,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对社会道德可以起良好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各种艺术的创作过程都是摹仿自然。
亚 里 士 多 德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
他生于希腊北方的斯塔吉拉。
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宫廷侍医。
他18岁到雅典,在柏拉图学院跟从柏拉图学习、工作了20年之久,被柏拉图称为"学园之精英"。
柏拉图去世后,他赴小亚细亚各地讲学。
公元前343年,应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任王太子亚里山大三世的教师。
公元前335年返回雅典,创办了吕克昂学园,从事讲学和科学研究。
他是西方古代最渊博的学者,在许多学科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他的教育观点主要反映在《政治学》和《伦理学》两部著作中:1.强调教育的政治作用。
他认为"立法者"应首先注意少年人的教育,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治。
主张教育由国家管理,对奴隶主子弟进公共教育。
2.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划分教育阶段。
第1阶段,从初生到7岁,在家庭受教育,重点在于注意儿童身体的健全发展发育。
第2阶段,男孩从7岁到青春期(约14岁)进国立初等学校,学习阅读、书写、体育、音乐、绘画。
第3阶段,从青春期到21岁,以智育为主,学习内容包括物理、天文、生物、政治、伦理、哲学、美学等。
3.从实践上总结了雅典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实践;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
认为人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体。
灵魂由3部分构成:植物灵魂,具有营养与繁殖的功能;动物灵魂,具有欲望、感觉的功能;理性灵魂,具有思维的功能。
据此必须实施3方面的教育:体育,发展儿童健美的体格;德育,净化儿童的非理性灵魂,培养公正、节制、勇敢等美德;智育,发展儿童的理性灵魂,这是教育的最高任务。
在教育中,将体、德、智互相联系起来,使人得到和谐的发展。
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土多德首次论证了"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提出"遵循自然"的教育原则,发展儿童的天性,根据儿童身心发展顺序划分教育年龄阶段,对后世教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去世后手稿失传 这期间的研究主要放在伦 理学修辞学, 理学修辞学,忽略了对亚 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研究
在地窖里发现,公元前 年 在地窖里发现,公元前86年, 吕克昂学院第十一代主持人安 德罗尼柯整理, 德罗尼柯整理,遂重见天日 公元1 公元1-2世纪是空白
公元2世纪漫步学派阿斯帕琉斯、 公元2世纪漫步学派阿斯帕琉斯、阿菲罗地西亚的 亚历山大( 诠释者” 亚里士多德第二” 亚历山大(’诠释者”、”亚里士多德第二”)
——(布赖恩.麦基在《哲学的故事》中说) (布赖恩 麦基在 哲学的故事》中说) 麦基在《
也称“漫步学派” 也称“漫步学派” 晚年创立吕克昂学园,著书授徒,创立逍遥学派。 晚年创立吕克昂学园,著书授徒,创立逍遥学派。 耗资巨大 图书馆 规模巨大 “为了不让希腊人犯第二次错误”,公元前323逃离雅 为了不让希腊人犯第二次错误” 公元前 为了不让希腊人犯第二次错误 逃离雅 第二年,病死途中。 典,第二年,病死途中。 博物馆
17岁进入柏拉图的学园,学习20年,直到 岁。 岁进入柏拉图的学园,学习 年 直到37岁 岁进入柏拉图的学园
时髦
“一个追求真理的人不应该把心思用在 一个追求真理的人不应该把心思用在 打扮上” 打扮上”。——柏拉图 重金购买古代典籍, 重金购买古代典籍,大量的亲自阅读
“读书人屋” 读书人屋” 读书人屋
劝勉篇
他是阿卡德米的努斯 他是阿卡德米的努斯nouns ——柏拉图 努斯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就像小马驹踢养育它的母马那样踢我。” 亚里士多德就像小马驹踢养育它的母马那样踢我。 亚里士多德就像小马驹踢养育它的母马那样踢我
——(据蒂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柏拉图曾经说) (据蒂欧根尼 拉尔修的记载柏拉图曾经说 拉尔修的记载柏拉图曾经说)
观点一: 求知是人的本性” 观点一:“求知是人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
认识的过程依次分为五个阶段: 认识的过程依次分为五个阶段: ——感觉、记忆、经验、技艺(知识)、智慧 感觉、记忆、经验、技艺(知识)、智慧 感觉 )、
(1)感觉是认识的开始;没有感觉便没有知识 )感觉是认识的开始; 重视感觉经验, 重视感觉经验,这不同于以前的哲学家 (2)人有记忆,所以,人有知识,是可教的 ; )人有记忆,所以,人有知识, (3)经验不同于技艺,前者是实践得来,是个别、 )经验不同于技艺,前者是实践得来,是个别、 特殊,后者是普遍、是共性; 特殊,后者是普遍、是共性;所以技工高于工匠 (4)智慧是对最初的本质和原因的追问,即哲学。 )智慧是对最初的本质和原因的追问,即哲学。
柏拉图( 柏拉图(左)夹着自己的《蒂迈欧篇》,手指更高的事物(理念 夹着自己的《蒂迈欧篇》 手指更高的事物( 世界);亚里士多德手持他的《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手持他的 世界);亚里士多德手持他的《伦理学》,他的手似乎表明我们 要脚踩大地。两种哲学的对立贯穿整个西方哲学史。 要脚踩大地。两种哲学的对立贯穿整个西方哲学史。
文艺复兴开始,亚里士多德哲学成为众矢之的, 文艺复兴开始,亚里士多德哲学成为众矢之的, 各学科在清算亚里士多德教条的基础上展开 培根、康德、黑格尔、策勒、阿墨兰、 培根、康德、黑格尔、策勒、阿墨兰、拉维松等 都系统研究过亚里士多德 20世纪早期,人们以“发生法”、“逻辑分析 世纪早期,人们以“发生法” 世纪早期 研究亚里士多德。 法”研究亚里士多德。
亚 里 士 多 德 授 课 图
据说有1000卷之多,流传下来的不到五分之一, 卷之多,流传下来的不到五分之一, 据说有 卷之多 大概47卷 为自然科学。 大概 卷。80%为自然科学。苗力田编辑的中文 为自然科学 版的《亚里士多德全集》有10卷,300万字。内容 版的《亚里士多德全集》 卷 万字。 万字 分为逻辑学、自然科学、美学、哲学。 分为逻辑学、自然科学、美学、哲学。
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 年 柏拉图去世。 公元前 亚里士多德离开了雅典,开始自己12年的游历 年的游历。 亚里士多德离开了雅典,开始自己12年的游历。 公元前343年(38岁)成为亚历山大的老师,亚历山大 年 公元前 岁 成为亚历山大的老师, 只有13岁 岁执政。 年的帝师。 只有 岁,到20岁执政。亚里士多德做了共 年的帝师。 岁执政 亚里士多德做了共8年的帝师 之后继续游历。 之后继续游历。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整个已知世界。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整个已知世界
公元前384年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死于公元前 年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 公元前 年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 322年,享年 岁。 年 享年63岁 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御医。 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御医。 少年时期生活于宫廷之中,随父学医。 少年时期生活于宫廷之中,随父学医。 培养了崇尚经验,注重观察、收集、分析的习惯。 培养了崇尚经验,注重观察、收集、分析的习惯。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最有天才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最有天才的学生。
——蒂欧根尼 拉尔修如是说 蒂欧根尼.拉尔修如是说 蒂欧根尼
结果是: 结果是:柏拉图没有选中亚里士多德成为其学园的继承人 政治原因or学术原因? 政治原因 学术原因? 学术原因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分歧
亚里士多德反对理念论,认为理念论是讲不通的。 亚里士多德反对理念论,认为理念论是讲不通的。 柏拉图抛弃经验,主张通过理性把握知识, 柏拉图抛弃经验,主张通过理性把握知识,让自己陷入 深邃的思维世界里; 深邃的思维世界里;通过灵魂对理念世界的不断回忆得 到知识。 到知识。 亚里士多德则是着眼于现象界, 亚里士多德则是着眼于现象界,不断地对具体事物的观 察分析整理中获取知识。采取大量的经验的广博的例证, 察分析整理中获取知识。采取大量的经验的广博的例证, 通过对书籍的阅读来印证自己的理论。 通过对书籍的阅读来印证自己的理论。 一条是理性之路, 一条是理性之路,一条是经验之路
知识分类中并没有包含逻辑学。 知识分类中并没有包含逻辑学。 “论辩和反驳训练是科学和哲学的工具” 《论题篇》 论辩和反驳训练是科学和哲学的工具” 论题篇》 即逻辑学是包括哲学在内的一切科学的共同的方法和 工具,所以, 工具,所以,后人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逻辑学的论文 汇编成为《工具论》 汇编成为《工具论》
本讲的主人公,被黑格尔成为“人类导师”的亚里士多德, 本讲的主人公,被黑格尔成为“人类导师”的亚里士多德, 也是一位跨越时空阻隔的思想大师。 也是一位跨越时空阻隔的思想大师。不要说在文艺复兴之 他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泰斗” 在文艺复兴之后, 前,他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泰斗”,在文艺复兴之后,几 乎所有的思想家、 乎所有的思想家、学者在研究和树立自己的学术的时候也 是从攻击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开始的。 是从攻击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开始的。每一门学科几乎都遇 到了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阻力。 到了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阻力。在亚里士多德去世两千多 年后,欧洲才孕育出能够和他并肩的哲学家。而这一时期, 年后,欧洲才孕育出能够和他并肩的哲学家。而这一时期, 他遭受到的攻击也最多。 他遭受到的攻击也最多。过去他的作品曾经被推到一个至 高无上的地位、成为新观念的思想家希望连根铲除的—— 高无上的地位、成为新观念的思想家希望连根铲除的 可以想象一下,这该有多伟大。 可以想象一下,这该有多伟大。因为仅仅是后世纪的人们 要摆脱他思想的影响所作的个别方向上的努力就使人类历 史产生了无与伦比的改观。 史产生了无与伦比的改观。
《物理学》《论天》《论生成和消灭》、《论宇宙》、《天象 物理学》《论天》《论生成和消灭》 》《论天》《论生成和消灭 论宇宙》 》《论感觉及其对象 论感觉及其对象》 论记忆》 论睡眠》 学》《论感觉及其对象》、《论记忆》、《论睡眠》、《论 论睡眠中的征兆》 论生命的长短》 梦》、《论睡眠中的征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和 老年》《论生和死》 》《论生和死 论呼吸》 论气息》《论颜色》 》《论颜色 老年》动物的生成》 《动物志》、《动物的器官》、《动物的生成》、《论动物的 运动》 动物的进展》 论植物》 论声音》 运动》、《动物的进展》、《论植物》、《论声音》、《体相 论声音的奇异》 机械学》 论不可分割的线》 学》、《论声音的奇异》、《机械学》、《论不可分割的线》、 《论风的方位和名称》… … … 论风的方位和名称》 创立了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生理学 等学科 创立了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 创立了原则、形式、能量、现实性、动机、 创立了原则、形式、能量、现实性、动机、目的等概念
哲学起源于惊异” 观点二 “哲学起源于惊异”
因为人最初是由于好奇开始哲学思考的 自知无知, 自知无知,所以求知
哲学是最自由的知识” 观点三 “哲学是最自由的知识”
哲学是最自由的学问,它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 哲学是最自由的学问,它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 即为了知识而知识。智慧本身就是目的。 即为了知识而知识。智慧本身就是目的。
参见《论题篇》 参见《论题篇》
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 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这就是学以致知 ——分类的依据是知识的目的 分类的依据是知识的目的
理论知识 实践知识 创制知识
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 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 物理学、数学、第一哲学(神学) 物理学、数学、第一哲学(神学) 是为了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 是为了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 伦理学、家政学、 伦理学、家政学、政治学 是为了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 是为了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 包括修辞学、诗学、 包括修辞学、诗学、辩证法
(一)科学知识及其分类 (二)逻辑学之父 (三)第一哲学 (四)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全面系统地 为科学知识分类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为科学知识分类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注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科学”就是“哲学”。 注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科学”就是“哲学” 注意 哲学和科学的区分直到十八世纪才确立。 哲学和科学的区分直到十八世纪才确立。
观点四“哲学是最神圣最高尚的” 观点四“哲学是最神圣最高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