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说如皋历史和地理位置
长寿之乡如皋简介

长寿之乡如皋简介
如皋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被誉为“长寿之乡”。
如皋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盛产海鲜和稻谷,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优质的食品来源。
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让如皋的人们享受到了长寿的福祉。
如皋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群,如皋城墙、清真寺等,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例如“皋城古色”、皋塘渔歌等传统节庆活动。
如皋也是一个美轮美奂、环境优美的城市。
它拥有水资源丰富的黄河、苏北运河和东海,风景秀丽的仙女湖和荷花乡等旅游景区。
此外,如皋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广泛的保护和修复,也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
如皋的居民通常以健康长寿为标志。
这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皋人饮食习惯清淡、健康,经常食用大豆、鱼、蔬菜等食品,并坚持每天适量运动。
如此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使居民自身拥有了健康长寿的福祉,也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大特色。
综上所述,如皋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健康长寿的人文风貌。
它是中国长寿之乡之一,也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城市。
长寿之乡如皋简介

长寿之乡如皋简介如皋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素有“长寿之乡”之称。
它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养生传统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如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使得它成为了被人们称誉的长寿之乡。
如皋的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长江入海口的白兔闸以北,常州市以东,青黄海之间,北临黄海的江苏东北角,东连连云港,西连启东市,南濒长江,无锡市以南,与南京、常州之间距离相等。
如皋的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适宜人居住。
如皋之所以被誉为长寿之乡,首先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如皋被大片的农田包围,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种植业发达。
如皋盛产高品质的水稻、小麦、豆类以及各种蔬菜水果,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源,为他们的饮食提供了均衡的营养。
其次,如皋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
如皋与长江相交,还有许多湖泊和河流,这些水域资源为如皋提供了丰富的鱼类和水产品。
当地居民经常食用新鲜、健康的水产品,这种饮食习惯对他们的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自然环境的优势,如皋还积极保护和传承了养生文化,这也是如皋成为长寿之乡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皋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养生传统。
当地居民注重饮食起居的养生之道,讲究均衡的饮食,尤其是注重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坚持适量运动和养身保健。
如皋还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这也成为吸引游客和居民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皋的温泉多达几十个,其中以天然矿泉温泉最著名。
当地居民常常享受温泉浴,这不仅可以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于舒缓压力和改善皮肤质量。
如今,如皋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养生旅游目的地之一。
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国际游客,都纷纷来到这里感受如皋的独特之处。
在如皋,你可以见到许多老年人健康地活动,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令人羡慕。
不仅可以欣赏到自然风光,还可以学习到养生之道,体验到传统的中医养生理念。
总之,如皋作为中国的“长寿之乡”,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养生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居民。
我的家乡——如皋

城市概况
如皋,隶属南通市,江苏历史文化名城, 如皋,隶属南通市,江苏历史文化名城,位于经济发 达的长江三角洲上海都市圈内,南临长江, 长江三角洲上海都市圈内 达的长江三角洲上海都市圈内,南临长江,与苏州张 家港隔江相望。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 家港隔江相望。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中国长寿之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长寿之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园林城市。 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园林城市。 江海平原最早成陆的地区、 平原最早成陆的地区 江海平原最早成陆的地区、长江三角洲最早见诸史册 的古邑、民国时期的中华第一大县、 的古邑、民国时期的中华第一大县、我国沿海最早对 外开放的县( 之一等四个“之最” 外开放的县(市)之一等四个“之最”是如皋历史文 化的最好写照。 化的最好写照。
我的家乡——如皋 如皋 我的家乡
张海鹏
地理位置与地名由来
如皋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隔江与苏州的张家港市隔江相望, 如皋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隔江与苏州的张家港市隔江相望, 苏州的张家港市隔江相望 全市面积1477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全市面积 平方公里 如皋”之名,岁数已老,老得上了《礼记》的木牍和《左传》 “如皋”之名,岁数已老,老得上了《礼记》的木牍和《左传》 的竹简。 太平寰宇记》 县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 的竹简。据《太平寰宇记》载:“县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港侧 有如皋村,县因以为名。 有如皋村,县因以为名。” 如皋港,如皋村的得名,取自《春秋左传》 昔贾大夫恶, 如皋港,如皋村的得名,取自《春秋左传》:“昔贾大夫恶, 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 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 十三经注疏》 是皋为泽也, 往也, 言。”《十三经注疏》:“是皋为泽也,如,往也,为妻御车以 往泽也。”“贾大夫射雉 的动人故事,曾经引得西晋潘岳, 贾大夫射雉” 西晋潘岳 往泽也。”“贾大夫射雉”的动人故事,曾经引得西晋潘岳,唐 杜甫,北宋苏轼等文人雅士为之吟诗作赋。 代杜甫,北宋苏轼等文人雅士为之吟诗作赋。 如皋”之名的意思是:到水边的高地去看美丽的日出。 “如皋”之名的意思是:到水边的高地去看美丽的日出。 往也, 水边的高地。 “如”:往也,“皋”:水边的高地。 如皋别称:雉皋,雉水,东皋。前两名源于射雉说, 如皋别称:雉皋,雉水,东皋。前两名源于射雉说,后者出 自晋潘岳《秋兴赋》 耕东皋沃壤兮 耕东皋沃壤兮” 自晋潘岳《秋兴赋》“耕东皋沃壤兮”句。
简短介绍如皋的一段话

简短介绍如皋的一段话
如皋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是江苏省十大经济强县之一。
如皋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生态示范城市、江苏省洋河新区、联合国绿色城市,并与美国佛
罗里达橙县结为友好城市。
如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中国东部地区最早开化的地区之一。
如皋市境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和文化遗迹,如皋桥头堡、如意庵、尧山岛等,表现出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皋市是全国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水产品的城市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如皋
盐帮、马鞍山茶、长丰果品、东华蟹、龙华鲜虾等农副产品享誉全国。
同时,如皋市还是
国内外五金制品、铁艺制品生产基地之一,为全国“五金城”之一。
如皋市秉承“团结、拼搏、开拓、奉献”的精神,坚持“环境优先、产业兴市、差异
化竞争、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科技,拓展经济领域,加强生态建设,注重人
才培养,积极推动全方位发展。
未来,如皋市将努力实现“绿色、智能、宜居、和谐”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建设
综合性国家沿海开发试验区,构建“一带一路”合作新格局,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江苏省
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如皋的历史文化和特色

如皋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如皋,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
如皋凭借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传承,展示出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特色。
如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左右的东周时期,拥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节点,如皋一直扮演着军事、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
在历史的长河中,如皋曾多次更迭政权,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在如皋的城区内,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址和文化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如皋文庙,建于明代,是一个古老而庄严的文化圣地。
文庙内供奉着孔子和四配祀,是如皋崇尚儒家文化和教育的象征。
每年的孔子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此外,如皋还有许多古建筑和园林景点。
比如,古城区内的各大街巷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石板路、老式建筑、青砖黛瓦,给人一种宜居而又古朴的感觉。
其中有许多民居改造成了古色古香的客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体验当地文化的机会。
此外,如皋的园林也是独具特色,比如凤凰山庄和东方园林等,以其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吸引了大量游客。
如皋的文化特色也表现在其民俗风情和传统节庆上。
如皋的民俗文化深受渔民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影响,例如渔家灯、船歌等民俗活动常常在节假日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如皋还有独具特色的传统节庆,如寿春节、苏州水乡艺术节等,这些节庆活动集中展示了如皋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为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除了历史文化,如皋还以其特色产业而闻名。
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沿海城市,如皋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渔业资源。
渔业是如皋的传统产业之一,这里的海鲜产量丰富,以蟹类、鱼类和贝类为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每年的蟹类季节,如皋的蟹类市场繁忙起来,成为美食爱好者的天堂。
此外,如皋还以农业发展和特色农产品而著称。
这里的农田肥沃,土地适合种植水稻、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
如皋的大米和蔬菜品质优良,受到广泛认可。
如皋市的地名介绍和历史

如皋市的地名介绍和历史如皋市位于江苏省南通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东临黄海,南濒长江,北界通州区,西接海安市。
如皋市地名源于其地理位置,因位于长江入海口,故得名“如皋”,意为“如同皋水一样”。
如皋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市内有沪通铁路、沪通高速公路、204国道等多条交通干线贯穿全境,与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相距不远,交通十分便捷。
同时,如皋市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是江苏省内水运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如皋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如皋市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皋市境内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古迹,如皋古城、如皋博物馆、如皋文庙等,这些古迹见证了如皋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如皋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近年来,如皋市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市区内高楼林立,商业繁荣,各类现代化设施齐全,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同时,如皋市还注重保护环境,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
如皋市是一个富饶的农业区。
市内农田肥沃,农产品丰富多样,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为主要农作物。
如皋市还以渔业闻名,是江苏省内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
市内的渔港和渔船数量众多,每年都有大量的海产品出口到国内外市场。
如皋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区。
市内拥有众多的工业园区和企业,涵盖了机械制造、化工、纺织、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
如皋市还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如皋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江苏省内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如皋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旅游胜地。
市内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如皋市的海滩、渔港、古镇等景点备受游客喜爱。
同时,如皋市还举办了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如皋渔民节、如皋蟹文化节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如皋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艺术之地。
1. 如皋简介

如皋简介古城如皋,濒江临海,经济区的一颗明珠,被誉为江苏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长寿养生福地。
古城如皋,人杰地灵,上海都市圈的一束奇葩,向全世界亮出“长江、长绿、长寿”三张城市名片,成为投资者天堂和宜居胜地。
江苏省如皋市,东距150公里,西距200公里,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人口146万人,辖20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如皋(411年建县)已有1600年建县史,有文字记载历史约2500年。
历史文化积淀相当丰厚。
三国军事家、北宋教育家,宋代词人王观、明末文学家、清初戏剧理论家、当代着名语言学家魏建功、法学家韩德培等等,是历代如皋星空中一颗颗耀眼的星座。
如皋现存大量独特卓异的人文景观,如皋古城内外城河外圆内方,形如古钱,自古以来就是货物集散、商贾云集的生财之地。
隋代建筑定慧寺,山门北向,环寺,群楼抱殿,为中华寺庙一绝;明代建筑文庙大成殿国内罕见的全楠木结构;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水绘园被誉为海内徽派园林孤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皋师范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师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内有中国教师教育博物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公园)位于如皋城东,占地近300亩,在如皋建军的红十四军,是江苏境内唯一的正规编制中央红军。
此外,还有、法宝寺、济忠井、集贤里、石合泰等许多具有文史价值的遗迹和民居,富集着丰厚的。
乾隆年间,如皋曾是最富的县,享有“金如皋”之美誉。
中国花木盆景之都系七大流派之一,与派、沪派、扬派等各领风骚,以其“云头雨足美人腰”的独特造型享誉海内外。
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等重要场所以及一些中央国家机关,均可见的身影。
栽培始于宋代,兴于明清。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如皋先后有600多盆盆景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荣获大奖。
今年,在举办的2002年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评比出的9枚金奖中,如皋独得3枚。
目前,如皋是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花木盆景种植面积有20多万亩。
世界长寿养生福地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为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
如皋简介

如皋简介如皋,位于长江、黄海的“T”型交汇处,紧邻国际大都市上海,与苏州的张家港市隔江相望。
她是长江三角洲最早见诸史册的古邑,于东晋义熙七年建县,距今已有1590多年的历史。
她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有江苏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长寿养生福地的美誉,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全国商标百强县(市)。
她现辖20个镇、一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总人口145万。
2008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文同意如皋港正式一类口岸开放,这是如皋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一类口岸开放,大港时代来临,为如皋经济社会持续腾飞安上了强大的引擎。
千百年来,如皋人携手自然,铸就了独具魅力的三张名片:长江、长绿、长寿。
长江如皋众所周知,如皋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现已成为我国东部江海交汇处最发达的经济区、国际公认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继珠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的最亮点。
位于长三角北翼的江苏,近年来大力实施沿江大开发战略,800里沿江被专家视为全球未来最大的制造业基地。
如皋作为江苏沿江开发的15个重点县(市)之一,在江苏沿江乃至长三角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占得重要地位。
如皋拥有48公里的长江岸线,其中深水贴岸、微冲不淤的深水岸线长达17.2公里,可建万吨级码头30多座,可通航5万吨级的“三超”巨轮。
这是江苏沿江亟待开发的非常珍贵的岸线资源,也是长江中下游独一无二的江海联动的物流枢纽。
沿江地区拥有数万亩滩涂和国有土地,区内居民稀少,开发成本相对低廉。
如皋率先在全省出台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将沿江产业定位为以石油化工、船舶修造、高级不锈钢冶炼为龙头,以精细化工、机电加工为配套,物流仓储、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为依托的十大经济板块格局。
长绿如皋如皋花木盆景的栽培始于宋代,兴于明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说如皋历史和地理位置
来源:如皋网
如皋市行政中心如皋,又名雉皋、雉水。
夏时隶扬州之域,周时为海阳地。
春秋时为吴国郧地,吴亡归越;战国时属楚,称九夷海阳。
秦时归九江郡,汉代曾为吴王刘濞封地,名海陵,因地并海而高得名。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正式置县。
隋时废,并入海宁县,唐武德年间,宁海县复名为海陵县,如皋仍为其属地。
宋元明之际,隶属泰州,宋时如皋定为中下县,元至元二十一年升为上等县。
1940年新四军东进,将县境沿今通扬运河一分为二,以东为如东县,以西为如西县。
后为日军占据,1945年9月新四军收复如皋县城,如西县政府奉命接管,复名如皋县。
1991年6月1日,经民政部批准撤县设市,现辖20镇532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145.28万,面积1477平方公里。
2008年11月23日,如皋港一类开放口岸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对外独立开放。
从2000年4月至2008年12月,分步实施乡镇以及开发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全市由原来的53个乡镇整合为沿江开发开放三大主体功能区(经济开发区【柴湾镇】、如城镇、长江镇【如皋港区】)和17个镇。
地理位置
如皋地处长江角洲北翼,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
市内20个镇、2个开发区,皆有公路贯通。
境内现有204国道贯穿南北,宁通高速公路、317和316省道横跨东西,苏通大桥、沿海高速公路已开通,从市区由204国道或316、317省道上宁通高速公路车程约20分钟,通过江阴长江大桥可以在2小时内到达苏州、无锡、常州,苏通长江大桥已建成,2小时内可以到达上海。
新长铁路傍城而过,最近的铁路运输站在如城,可达南通、新沂。
境内拥有通扬运河。
如海运河、如泰运河等主要河流纵横全境,总长180.8公里,内河航运十分便利。
长江岸线全长48公里,其中在又来沙有可直接利用的深水岸线长5公里,深水贴岸,微冲不淤,可通航5万吨级“三超巨轮”,可建1—5万吨级泊位14座,5千吨级泊位10座,建成港口已停泊6万吨级巨轮,另外在长青沙到泓北沙之间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岸线资源12公里,是十分难得的江河海贯通的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