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_太完美
(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_顾客和工匠

有一天,制帽匠家来了一个顾客,带来了一张羊皮,请求道:“请用这张羊皮给我做顶帽子吧!”“好,这就给你做!”制帽匠说。
顾客走出门,他想:“这张皮不是很大吗?也许可以做两顶帽子。
”他这样想着,便转身去问制帽匠:“师傅,请告诉我,能不能用这张皮给我做两顶帽子?”“怎么不行呢?”制帽匠说,“成。
”“既然如此,那就请你给我做两顶吧!”顾客说完就走了。
走了一会儿,他又犯嘀咕,又去问制帽匠:“师傅,用这张皮能做3顶帽子吗?”“怎么不行呢?”制帽匠说,“可以做3顶。
”顾客高兴极了,又问:“能做4顶吗?”“能做4顶!”制帽匠回答说。
“5顶呢?”“能做5顶!”“那就请给我做5顶帽子吧!”顾客走了,可是到了半路他又转回来问制帽匠:“师傅,那张皮能做6顶帽子吗?”“能做6顶!”“做7顶、8顶可以吗?”“怎么不行呢?做8顶也可以。
”制帽匠回答说。
“好,那就给我做8顶吧!”“行,我给你做8顶,一个星期以后你来取货。
”过了一个星期,顾客来制帽匠家取帽子。
“我的帽子做好了吗?”“做好了。
”制帽匠回答说。
他把自己的徒弟叫来,吩咐说:“去把客人的帽子拿来!”徒弟立刻拿来了8顶小帽子。
这帽子不能戴在头上,而只能戴在苹果上!顾客看着帽子,奇怪地问:“这是什么呀!”“这是你定做的帽子呀!”制帽匠回答说。
“唉,师傅,怎么把帽子做得这样小啊?”“那你自己想想吧!”制帽匠回答说。
顾客拿着8顶小帽子走了,他想:“为什么帽子做得这样小?这是为什么呢?”哲理箴言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要异想天开,一切脱离实际的做法都是不现实的。
同时,也不要苛求太多。
(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_家庭是大家的

照理说,奉养双亲是儿女们应尽的责任,虽然时代变迁,旧日的道德观念多已被抛弃,然而新时代的人们还不至于明显地置双亲的生活于不顾。
但是奉养双亲的责任,却常在兄弟之间引起争执,这种情形,在社会上也是普遍的现象。
从奉养着老人的家庭中,最常听到媳妇们有如下的怨言:“我先生最差劲了,情愿自己一生负起奉养父母的责任,却让兄弟们乐得逍遥,小叔小婶们的日子过得真轻松,他们大概认为侍奉公婆的事与他们毫不相干吧,看了真令人生气,我跟我丈夫说了几遍,他还数落我的不是呢,你看气不气人。
”的确,一般人都认为老大负起奉养父母的责任是天经地义的事,其他的儿媳们,如果偶尔来探望一下或带点东西来孝敬老人家,就觉得已经尽了孝道了,这种情形也真怪不得长媳在为之愤愤不平了。
都说男人心胸较宽大,女人较狭窄,就以此种情形来说,这话大致是不错的,当丈夫对独立奉养父母而安之若素时,多半会使妻子满腹牢骚,甚至会在夫妻间引起一场严重的争吵。
就丈夫的立场来说,奉养自己父母是尽孝道,至于兄弟们不肯分担奉养的责任,心中虽也不以为然,或许因为心胸较宽大,或许是因为面子问题。
如果兄弟们不主动说自己也分担一些,做哥哥的是不愿意计较的,或许他的脾气倔强,认为兄弟们为了父母的奉养问题而争执计较,甚至因此而强迫兄弟们来分担,那就毫无意义了。
就妻子的立场来说,则较客观而不带感情。
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来看,她认为让兄弟们提供劳力或经济方面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兄弟妯娌间的袖手旁观才会令她大为生气,况且,即使公婆留有财产,依现行的法律来看,也要兄弟姐妹们平分,又不是由长子独得,那么为什么非要由长子来负起奉养的责任呢?这是不公平的。
立场不同,想法也就不同,如果不设法加以协调的话,夫妻间的一场大吵,终究是难免的,严重的话,很可能造成夫妻间的决裂。
有一次,有位朋友很烦恼地诉苦说:“家父现年将近80,而母亲也已70多岁,本来年事已高理应接来与我们同住,但二老又坚持住在郊外的老家,只好由我与内人每天去探视他们。
(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_从1美元到1.5美元

“1美元。
”店员回答。
“1美元?”这人又问,“你能不能少要点?”“它的价格就是1美元。
”店员回答。
这位顾客又看了一会儿,然后想:“一个百万富翁和一个穷光蛋至少在某一方面是完全一样的……他们一天都只有24小时,1440分钟……”在富兰克林报社前面的商店里,一位犹豫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男人终于开口问店员了:“这本书多少钱?富兰克林先生在吗?”“在,”店员回答,“他在印刷室忙着呢。
”“那好,我要见见他。
”这个人坚持一定要见富兰克林,于是,店员叫出了富兰克林。
这个人问:“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你能出的最低价格是多少?”“1?郾25美元。
”富兰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1?郾25美元?你的店员刚才还说1美元1本呢!”“这没错,”富兰克林说,“但是,我情愿倒给你1美元,也不愿意离开我的工作。
”这位顾客惊异了。
他心想,算了,结束这场自己引起的谈判吧,他说:“好,这样,你说这本书最少要多少钱吧。
”“1?郾5美元。
”“又变成1?郾5美元?你刚才不还说1?郾25美元吗?”“对。
”富兰克林冷冷地说,“我现在能出的最好价钱就是1?郾5美元。
”这人默默地把钱放到柜台上,拿起书出去了。
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政治家给他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对于有志者,时间就是金钱。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记住,时间就是金钱。
假如说,一个每天能挣10个先令的人玩了半天,或躺在沙发上消磨了半天,他以为他在娱乐上仅仅花了6个便士而已。
不对!他还失掉了他本可以获得的5个先令……记住,金钱就其本性来说,绝不是不能升值的。
钱能生钱,而且它的子孙还会有更多的子孙……谁杀死一头生仔的猪,那就是消灭了它的一切后裔以及它的子孙万代,如果谁毁掉了5先令的钱,那就是毁掉了它所能产生的一切,也就是说,毁掉了一座英镑之山。
”这是为成功学大师所普遍推崇的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段名言。
它通俗而又直接地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想成功,必须重视时间的价值。
(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_主持抛宝碗教徒

巴东下岩院的主持和尚,有一天在外面捡到了一个青瓷碗,就把它带回寺院。
他折了一朵鲜花放在碗里,供奉在佛像前,第二天碗里就长满了鲜花。
后来,他又在碗里放了几粒大米,过了一夜,碗里又长满了大米。
而后,他又把少许的铜钱和金银放在碗里,一夜之间又变成了满满的一碗铜钱和金银。
从此以后,下岩寺便富裕起来了。
过了一些日子,主持和尚老了,一天他过江去查田,当船行至江心时,他从怀里取出那个青瓷碗,随手抛进了江中。
弟子们都惊呆了,老和尚就对他们说:“我死后,你们难道能够谨慎守节吗?将青瓷碗丢了,是不想让你们增加罪过啊!”
哲理箴言
世间的奇珍异宝固然稀少,但任何财富的取得是人用双手劳动所得,勤劳才能致富,那种不劳而获的安逸思想永远不会长久。
(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_企业之春在于人

在比尔·盖茨看来,世界知识经济的时代即将到来,要想在这一竞争激烈的时代浪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对人才的有效利用便是不可忽视的了。
对人才的运用,仅仅限于网罗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不仅要善于识别其长处,而且要敢于大胆地使用,让他们各尽其能,充分显示自己的才华,这才是合理有效利用人才的最佳策略。
1981年底,“微软”公司已经完全控制了PC机的操作系统,并在全体董事会上一致决定进军应用软件这个领域。
同时,盖茨还雄心勃勃地提出,他已决定把微软公司变成为一个不仅仅开发软件,而且还具有零售营销能力的综合性公司。
他打算一边从事软件产品生产的开发,一边从事产品销售,全面投入市场竞争中去。
但是,与软件程序的开发设计和生产相比,市场营销更令盖茨感到头痛。
因为从“微软”公司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软件设计方面,公司的人才都是高手,而在市场营销方面,则找不出一个很懂得具体市场操作的营销人员来。
没有营销方面的人才,“微软”公司要想进入市场,无异天方夜谭;没有营销人才,“微软”公司的“创收火山”也只能是一座毫无生气的死火山。
精明的盖茨当然深知问题的症结,于是他四处打听,八方网罗。
最后,终于从肥皂大王尼多格拉公司挖来了一个大人物——后来在“微软”公司专管营销的副总裁——罗兰德·汉森。
在公司的业务方面,汉森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大外行。
然而,数十年商场中摸爬滚打的经历,使他对市场营销有着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盖茨任命汉森为公司营销方面的主管,负责“微软”公司全部的广告、公关和产品销售业务,此外,他还需负责公司的对外宣传以及形象设计。
上任伊始,汉森便为“微软”公司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营销教学课,给这群只懂软件技术、不懂市场运作的软件专家们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市场品牌教育。
他说:“品牌会产生光环效应。
只有让人们对品牌产生联想,产品才会更容易被接受。
当你用这个品牌推出新产品时,依靠品牌的荣光,你的新产品才会更容易在市场上站住脚,也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_甘地的鞋

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一个人急匆匆地上了车,可是他的一只脚被门夹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
火车开动了,这个人毫不犹豫地脱下另一只脚上的鞋子朝第一只鞋子掉下去的方向扔了下去。
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捡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很有用。
”这个人叫甘地,在印度,他被尊称为“圣雄”。
哲理箴言
伟人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呼风唤雨,一个细节就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自己不能得到,为何不让别人完美呢?让任何东西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_追梦人

从10多岁开始工作算起,马加特差不多用整整二十年的时间来发展自己,塑造自己,探寻自己的成功之路。
他的美梦曾经一个接一个地破灭,但是他的执著、他的热忱和他对机遇的把握,却从未减弱过。
他从来没有被吓倒,相反,他的美梦反而越来越真切,他的步履也越来越坚定。
在“一战”后的大萧条时期,美国的餐饮业也寂寞异常,但马加特却在人们的嘲笑声中买下了好几座大餐馆,不久美国经济复苏,马加特的餐馆也为自己牟取了巨大利益。
就像唐纳德·希尔顿经营旅店业那样,马加特的餐饮业最初也是举步维艰,但最终,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美国的餐饮界中异军突起,占尽先机。
由于发现了石油,当时的得克萨斯就像当年的西部淘金热一样,大批人群蜂拥而至,扑向石油开采业。
只有马加特岿然不为所动,他看准时机,立志继续在餐饮业大展拳脚,经营餐馆成了他唯一的追求。
在他的内心中,有一个更大、更宏伟的梦想在督促他迈出坚实的脚步,建一幢高耸入云的,集餐饮、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商业大楼的计划在他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起来。
他甚至想到,等到他的大楼建成,楼顶上将竖起写着“马加特餐饮集团”几个大字的招牌——他要建立自己的产业,那才是真正的大手笔、大气魄。
为此,他激动地对母亲说:“我要大刀阔斧地干一场。
第一件事,就是要集资100万美元。
”一个人要单独做成价值如此不菲的大生意,这在当时确实是一桩大买卖,同时也是一件大冒险的事业,其气魄不亚于只身绕好望角航行,或横穿撒哈拉沙漠,但马加特不在乎这些,为了自己的事业,他甘冒奇险,四处筹措那100万美元的建设经费。
筹资的过程困难重重,建设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
事后回想起来,这种投资方式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冒险。
就像赌博一样,给马加特带来压力,也带来刺激与激励。
有志者事竟成。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马加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在达拉斯,第一幢“马加特餐饮综合大楼”建成,而且营业状况出奇的好,生意异常火爆,他赢得了平生第一次大冒险的成功。
(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_守口如瓶

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
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
“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
”
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
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能。
”好友急切地回答。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
哲理箴言
把秘密告诉别人是一种负担,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然而知道秘密而不能外传也是一种负担,所以,不要轻易泄密,也不要好奇心太多去打听别人的秘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商业巨子摩根是一个收藏爱好者,尤其喜欢收藏名人签名。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他的办公室,向他介绍说,自己有一份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签名。
摩根说:“好。
我要。
多少钱?”
“100美元。
”
“现金吗?”
“现金是90美元,摩根先生。
”
摩根立即数出90美元,交给那位年轻人。
“谢谢您,摩根先生。
”年轻人接过钱,轻轻地退出办公室走了。
年轻人退出办公室之后,摩根的秘书说:“先生,您不怕那签名是假的吗?”
“不怕。
我看得出,这年轻人是一个诚实的人。
”
管理大师杜拉克在他的回忆录里边写到这样一件事:
他在伦敦弗里德伯格银行里做事的时候,有两个年轻人来这里推销他们的一套计划,他们的计划很完善,如果加人的话,不出几个月,就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银行里的内行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这些提问都能获得完满的解释。
他们的说辞,让一干人怦然心动。
但弗里德伯格就是不同意投资,他说:“不行。
这两人是骗子。
”
过了不久,果然传出那两人失踪的消息。
许多有名望的大银行都在此次事件中受到损失。
同事们都非常佩服弗里德伯格,问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弗里德伯格回答说:“很简单,他们的回答太完美了。
诚实的人不是那样子的,诚实的人也不需要那样。
”
哲理箴言
的确,诚实的人不会为自己辩解,辩解是虚伪的装饰,诚实则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