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泵的扬程

合集下载

变频水泵扬程流量计算公式

变频水泵扬程流量计算公式

变频水泵扬程流量计算公式在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水泵被广泛应用于输送液体、提升水位等工作中。

而在水泵的运行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了解水泵的扬程和流量,以便对水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而对于变频水泵来说,其扬程和流量的计算需要依靠相应的公式来进行。

一、扬程的计算公式。

扬程是指水泵在输送液体时所能提供的压力高度,通常以米(m)为单位。

对于变频水泵来说,其扬程的计算公式为:H=9.81×h+P/ρg+V²/2g。

其中,H为水泵的扬程,单位为米;h为水泵进口处的压力高度,单位为米;P 为水泵出口处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ρ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²;V为液体的流速,单位为米/秒。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水泵进口处的压力高度和出口处的压力,以及液体的密度和流速,来计算出水泵的扬程。

这样就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水泵在输送液体时所能提供的压力高度,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二、流量的计算公式。

流量是指水泵在单位时间内所输送的液体体积,通常以立方米/小时(m³/h)或升/秒(L/s)为单位。

对于变频水泵来说,其流量的计算公式为:Q=Av。

其中,Q为水泵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小时;A为水泵进口处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v为液体的流速,单位为米/秒。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水泵进口处的截面积和液体的流速,来计算出水泵的流量。

这样就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水泵在单位时间内所输送的液体体积,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三、变频水泵的优势。

与传统的恒速水泵相比,变频水泵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节能高效,变频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水泵的运行速度,从而实现节能高效的目的。

2. 稳定可靠,变频水泵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使其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3. 使用寿命长,由于变频水泵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运行速度,因此可以减少水泵的启停次数,从而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扬程的计算公式

扬程的计算公式

扬程的计算公式扬程的计算公式H=P1-P2+速度头差+表位差P1为出口的压力值P2为入口的压力值例如一台泵的流量是1T/h出口1.1MPa 入口-.01MPa 表位差.0.2M 出口是DN25 入口是DN50的话H=1.1*102-(-0.1*102)+速度头差+0.2=122.6M你泵的流量小速度头差可以忽略不计水泵的扬程、流量和功率是考察水泵性能的重要参数:水泵扬程二、扬程H(m)离心泵的扬程又称为泵的压头,是指单体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泵的扬程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如叶轮直径的大小,叶片的弯曲情况等、转速。

目前对泵的压头尚不能从理论上作出精确的计算,一般用实验方法测定。

泵的扬程可同实验测定,即在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若不计两表截面上的动能差(即Δu2/2g=0),不计两表截面间的能量损失(即∑f1-2=0),则泵的扬程可用下式计算注意以下两点:(1)式中p2为泵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Pa);p1为泵进口处真空表的读数(负表压值,Pa)。

(2)注意区分离心泵的扬程(压头)和升扬高度两个不同的概念。

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后获得的能量。

在一管路系统中两截面间(包括泵)列出柏努利方程式并整理可得式中H为扬程,而升扬高度仅指Δz一项。

例2-1现测定一台离心泵的扬程。

工质为20℃清水,测得流量为60m/h时,泵进口真空表读数为0.02Mpa,出口压力表读数为0.47Mpa(表压),已知两表间垂直距离为0.45m若泵的吸入管与压出管管径相同,试计算该泵的扬程。

解由式查20℃,h=0.45m 1Mpa约等于100米汞柱p出口=0.47Mpa=0.47*100米汞柱=47米汞柱p进口=-0.02Mpa=0.02*100米汞柱=2米汞柱ρ为液体的密度H=(p出口-p进口)/ρ=45米1、水泵扬程选择所谓扬程是指所需扬程,而并不是提水高度,明确这一点对选择水泵尤为重要。

水泵扬程大约为提水高度的1.15~1.20倍。

空调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

空调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

空调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扬程=静压+动压静压的计算公式为:静压=高度差×重力加速度其中,高度差指的是水泵进口与出口的竖直距离,重力加速度为常数,约为9.8m/s²。

动压的计算公式为:动压=0.5×密度×速度²其中,密度是水的密度,约为1000 kg/m³。

速度是水流通过水泵进口或出口时的流速。

水泵扬程的计算通常需结合水泵的主要参数,如额定流量、额定扬程、效率等。

以下是水泵扬程计算的详细步骤。

步骤一:确定水泵的额定流量。

水泵的额定流量是指水泵在额定工况下,能够输送的流量。

水泵供应商通常会提供额定流量的数值,单位为立方米/小时(m³/h)或升/秒(L/s)。

步骤二:确定水泵的额定扬程。

水泵的额定扬程是指水泵在额定工况下所能克服的水流阻力,将水提升的高度差。

水泵供应商通常会提供额定扬程的数值,单位为米(m)。

步骤三:确定水泵的效率。

水泵的效率是指水泵输送水流的实际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水泵供应商通常会提供额定工况下的效率数值。

步骤四:确定水泵的进口和出口直径。

水泵的进口和出口直径是影响水流速度的重要参数。

通常,进口和出口直径相同。

步骤五:通过测量或计算得到水流速度。

通过测量或计算,可以得到水流通过水泵进口或出口时的流速。

水流速度的单位通常为米/秒(m/s)。

步骤六:代入公式计算扬程。

根据以上所述的公式和参数,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即可得到水泵的扬程。

需要注意的是,水泵的实际扬程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摩擦阻力、弯头损失、管道阻力等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进行修正计算以获得更准确的扬程值。

总结起来,空调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为:扬程=静压+动压,其中静压等于高度差乘以重力加速度,动压等于0.5倍密度乘以速度的平方。

计算扬程时还需考虑水泵的额定流量、额定扬程、效率、进口和出口直径,以及测量或计算得到的水流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进行修正计算。

泵的扬程计算

泵的扬程计算

泵扬程、功率的计算公式:H=h1+h管+h Th1————垂直标高;h管——管路损失;h T——阀门损失,h T=ε×[V2/(2×g)],ε:阀门损失系数,DN200全开为0.1或一般作为富余量处理,一般取2-3m。

(此时扬程不再考虑10%裕量)h管=f×(L/D)×[V2/(2×g)];f——磨损系数(经验数据0.015~0.018,常取0.016);L——管路长度(含弯头),1个DN200 90°弯头当量长度为6.4m,1个DN400 90°弯头当量长度为12m,经验值。

D——管径;V——流速;V=4×Q/(3600π×D2);m/s扬程考虑其他因数应预留10%的裕量。

如:泵流量160~189m3/h,H=24~26m,DN200,管长85m,5个弯头,2个阀门,进料标高20m,输送物料密度1.11t/m3计算过程如下:V=4×Q/(3600π×D2)=1.415~1.672 m/sh T=ε×[V2/(2×g)]=0.01~0.014m 两个计:0.02~0.028mDN200 90°弯头当量长度为6.4m,5个计:32m管路当量长度为:85+32=117mh管=f×(L/D)×[V2/(2×g)]=0.956~1.33mH=20+ h管+h T=20.976~21.358m扬程考虑其他因数应预留10%的裕量,选用H=23.1~23.5m,满足。

轴功率计算=Q×H×ρ/(102×3600×73.6%)×1.2=189×26×1110/(102×3600×73.6%)×1.2=24.29KW。

水泵扬程功率流量2个基本计算公式

水泵扬程功率流量2个基本计算公式

水泵扬程功率流量2个基本计算公式在液体输送系统中,水泵是一种常用的设备,用来将水或其他液体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

水泵的功率和扬程是两个基本的参数,用于计算水泵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1.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
水泵的扬程是指水泵输送液体时,所能克服的垂直高度差。

扬程是衡量水泵输送能力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水泵的使用范围和工作效率。

一般情况下,水泵的扬程包括静扬程和动扬程两部分。

静扬程是指水泵输送液体时,所能克服的垂直高度差。

它与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可以计算出来。

静扬程的计算公式如下:静扬程=垂直高度差×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
动扬程是指水泵输送过程中,由于摩擦和液体速度带来的能量损失所造成的扬程。

动扬程与流体性质、管道长度、管道直径、摩擦系数等参数有关,一般需要通过试验或计算方法来确定。

动扬程的计算公式如下:动扬程=摩擦损失+动能损失
其中,摩擦损失可以通过计算管道内摩擦阻力和流速来确定;动能损失可以通过计算管道入口流速和出口流速的差值来确定。

总扬程=静扬程+动扬程
2.水泵功率的计算公式:
功率=流量×扬程×密度×重力加速度/效率
其中,流量是指水泵每秒能够输送的液体体积,单位是立方米/秒;扬程是指水泵所能克服的垂直高度差,单位是米;密度是指液体的密度,单位是千克/立方米;重力加速度是指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1米/平方秒;效率是指水泵工作时的能量转换效率,一般为百分比。

通过上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水泵的扬程和功率。

这两个参数是评价水泵性能和工作状态的重要指标,对于用户选择和使用水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水泵功率与流量扬程计算公式

水泵功率与流量扬程计算公式

水泵功率与流量扬程计算公式
水泵的功率与流量和扬程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功率(kW)= 流量(m³/s) ×扬程(m) ×单位重力加速度(9.81 m/s²) ÷泵效率(%) ÷ 1000
其中,流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水泵的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³/s);扬程指的是水泵将水抬升的高度,单位为米(m);单位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取值为9.81 m/s²;泵效率指的是水泵的能量转换效率,单位为百分比(%)。

最后除以1000是因为功率一般以千瓦(kW)为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是理论计算公式,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摩擦损失、泵的设备损耗等。

要得到更准确的功率计算结果,可以借助实际测试数据或者使用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泵的扬程计算公式单位

泵的扬程计算公式单位在液体输送系统中,泵是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设备。

泵的扬程是泵能够提供的液体能量,也是液体在泵内部受到的压力。

扬程的计算对于选择合适的泵和设计输送系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泵的扬程计算公式及其单位。

泵的扬程计算公式如下:H = (P2 P1) / ρg + (v2^2 v1^2) / 2g + z2 z1。

其中,H为泵的扬程,单位为米(m);P2为出口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P1为入口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ρ为液体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3);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2(m/s^2);v2为出口流速,单位为米/秒(m/s);v1为入口流速,单位为米/秒(m/s);z2为出口高度,单位为米(m);z1为入口高度,单位为米(m)。

在这个公式中,液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流速和高度都是影响泵扬程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对这些因素的单位进行详细介绍。

1. 压力(P)。

压力是液体在泵内部受到的力的作用。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为帕斯卡(Pa),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N/m^2)。

2. 密度(ρ)。

密度是液体的质量单位体积,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3)。

不同液体的密度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液体输送系统,需要根据液体的密度来计算泵的扬程。

3. 重力加速度(g)。

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上物体受到的加速度,单位为米/秒^2(m/s^2),通常取9.8m/s^2。

4. 流速(v)。

流速是液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单位为米/秒(m/s)。

流速的大小与管道的直径、液体的黏度等因素有关。

5. 高度(z)。

高度是液体在管道中的垂直高度差,单位为米(m)。

高度差会影响液体的势能,从而影响泵的扬程。

通过上述公式和单位的介绍,可以看出泵的扬程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液体输送系统的参数来计算泵的扬程,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输送要求。

除了上述公式外,还有一些简化的泵的扬程计算方法,例如根据泵的性能曲线来选择合适的泵和计算扬程。

水泵扬程的计算

水泵扬程的计算
扬程通常是指水泵所能够扬水的最高度,用H表示。

最常用的水泵扬程计算公式是H=(p2-p1)/ρg+(c2-c1)/2g+z2-z1。

其中,H——扬程,m;p1,p2——泵进出口处液体的压力,Pa;c1,c2——流体在泵进出口处的流速,m/s;z1,z2——进出口高度,m;ρ——液体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

通常选用比转数ns在130~150的离心式清水泵,水泵的流量应为冷水机组额定流量的1.1~1.2倍(单台取1.1,两台并联取1.2。

按估算可大致取每100米管长的沿程损失为5mH2O,水泵扬程计算公式(mH2O):
Hmax=△P1+△P2+0.05L(1+K)
△P1为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水压降。

△P2为该环中并联的各占空调未端装置的水压损失最大的一台的水压降。

L为该最不利环路的管长
K为最不利环路中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总和和与直管总长的比值,当最不利环路较长时K值取0.2~0.3,最不利环路较短时K值取0.4~0.6。

看完水泵扬程计算公式,相信大家对于水泵扬程怎么计算的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总的来说,水泵扬程就是伯努利方程来计算的。

扬程的计算公式

扬程的计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扬程的计算公式H=P1-P2+速度头差+表位差P1为出口的压力值P2为入口的压力值例如一台泵的流量是1T/h出口入口表位差.0.2M 出口是DN25 入口是DN50的话H=*102-*102)+速度头差+=122.6M 你泵的流量小速度头差可以忽略不计水泵的扬程、流量和功率是考察水泵性能的重要参数:水泵扬程二、扬程H(m)离心泵的扬程又称为泵的压头,是指单体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泵的扬程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如叶轮直径的大小,叶片的弯曲情况等、转速。

目前对泵的压头尚不能从理论上作出精确的计算,一般用实验方法测定。

泵的扬程可同实验测定,即在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若不计两表截面上的动能差(即Δu2/2g=0),不计两表截面间的能量损失(即∑f1-2=0),则泵的扬程可用下式计算注意以下两点:(1)式中p2为泵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Pa);p1为泵进口处真空表的读数(负表压值,Pa)。

(2)注意区分离心泵的扬程(压头)和升扬高度两个不同的概念。

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后获得的能量。

在一管路系统中两截面间(包括泵)列出柏努利方程式并整理可得式中H为扬程,而升扬高度仅指Δz一项。

例2-1现测定一台离心泵的扬程。

工质为20℃清水,测得流量为60m/h时,泵进口真空表读数为,出口压力表读数为(表压),已知两表间垂直距离为若泵的吸入管与压出管管径相同,试计算该泵的扬程。

解由式查20℃,h= 1Mpa约等于100米汞柱p出口==*100米汞柱=47米汞柱p进口==*100米汞柱=2米汞柱ρ为液体的密度H=(p出口-p进口)/ρ=45米1、水泵扬程选择所谓扬程是指所需扬程,而并不是提水高度,明确这一点对选择水泵尤为重要。

水泵扬程大约为提水高度的~倍。

如某水源到用水处的垂直高度 20米,其所需扬程大约为23~24米。

选择水泵时应使水泵铭牌上的扬程最好与所需扬程接近,这样的情况下,水泵的效率最高,使用会更经济。

扬程的计算公式

扬程的计算公式扬程是指流体通过管道或泵站输送时所产生的压力,也可以理解为液体在管道中的高度差。

扬程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推导出来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出流体在不同高度差下所产生的压力。

扬程的计算公式是:H = (P2-P1)/(ρ*g) + (V2^2-V1^2)/(2*g) + Z2-Z1其中,H表示扬程,P表示压力,ρ表示流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V表示流体速度,Z表示高度。

根据扬程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分析出不同因素对扬程的影响。

压力是影响扬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扬程与压力的关系是线性的,即压力越大,扬程也越大。

这是因为压力的增加会增加流体在管道中的压力能,从而使流体能够克服更大的阻力,提高扬程。

因此,在设计管道或泵站时,需要合理选择工作压力,以确保流体能够顺利输送。

流体密度也会影响扬程的计算。

流体密度越大,扬程也会相应增大。

这是因为流体密度的增加会增加流体的质量,从而使流体在管道中的压力能增加,提高扬程。

因此,在计算扬程时,需要准确地测量流体的密度,并将其考虑在内。

流体速度对扬程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根据扬程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流体速度的平方与扬程之间存在关系。

流体速度越大,扬程也会相应增大。

这是因为流体速度的增加会增加流体的动能,从而使流体在管道中具有更大的压力能,提高扬程。

因此,在设计管道或泵站时,需要合理控制流体的速度,以保证流体能够稳定地输送。

高度差也是影响扬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度差越大,扬程也会相应增大。

这是因为高度差的增加会增加流体在管道中的重力势能,从而使流体具有更大的压力能,提高扬程。

因此,在设计管道或泵站时,需要合理选择高度差,以确保流体能够充分利用重力势能,提高扬程。

扬程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推导出来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出流体在不同高度差下所产生的压力。

在计算扬程时,需要考虑压力、流体密度、流体速度和高度差等因素。

合理选择这些参数,可以确保流体能够顺利地输送,并提高扬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计算泵的扬程
楼主问:如一座五层商业楼,层高4.6米,五层共23米,生活水箱高3米。

市政自来水管网压力仅能打至二层,不能打至屋面生活水箱,因此想增设一台管道泵。

管道泵设于一楼卫生间内,进水口接于自外墙引至卫生间内的管道上,出水口接管引至屋面生活水箱。

原选用的管道泵扬程为20米,流量满足要求。

但运行后发现水压不至生活水箱,后把泵换为扬程38米的,则水可以顺利压入生活水箱。

虽然市政管网压力可以打至二层,但由于泵设于一层,相当于把市政原有压力给截断了,因此计算扬程时应该从一层计算至五层,且考虑生活水箱的高层,并附加一定的余量。

所以38米满足要求,而20米则不行。

换个角度想,假如此泵放在三层,那么20米扬程是否够用?请大家发表意见。

答:楼主的问题,我想用一个计算表格来说明问题(附后)并供大家批评讨论。

1、由表可知,从±0.0至水箱,就本案而言,无论水泵置于何层,水泵扬程H是定值,水系统阻损△h可以近似认为相同;
2、由已知条件可得,m=26,p=9.2,市政资用压力为9.2m,说明水泵若设置在>9.2m 高度则该系统是失效的。

所以,就本案“假如此泵放在三层,那么20米扬程是否够用?”的假设是无意义的。

3、由上可得,水泵扬程为H=(M+△h-P)=16.8+△h,当实际扬程H=16.8+△h>20,即△h>3.2时,便有“运行后发现水压不至生活水箱”。

4、至于△h是否大到需要“所以38米满足要求,而20米则不行”的38m扬程水泵来克服系统阻损?请大家继续讨论!
答:我想请问下楼主:水泵前是否设置了水箱?水泵的吸水来自于水箱?
楼主所述,市政供水可以打到2层,是2层的的哪个位置(顶部还是下部)?
最后楼主选用了38m扬程的水泵,就不代表>20m<38m扬程的水泵就打不到楼顶水箱了,因为楼主水泵选型时,是从20m直接跨到38m的。

从S的帖子看出,△h取多少合适,就需要楼主根据现场情况计算下才能得知。

个人认为不需要38m就可以打到楼顶水箱了。

答:楼主说:虽然市政管网压力可以打至二层,但由于泵设于一层,相当于把市政原有压力给截断了,因此计算扬程时应该从一层计算至五层......
楼主应该说明下是怎么给截断了?如果是一楼有水箱那20米肯定是不够了~~
楼主:说明:
1、1F没有水箱,水泵是直接接于一层卫生间进水总管上的,如进水总管管径为DN50的,水泵接口也为DN50的,两者直接接在一起。

实际上就是一个管道泵。

2、楼上的意思是若水泵接于水箱的话,系统相当于开式,那么计算泵扬程时自然要从一层计算;我想即便是接于总进水管上,由于屋面生活水箱是与空气连通的,所以这个系统仍然是开式的。

所以还需要从一层计算扬程。

原有的市政压力不用考虑。

楼主:也不是说泵放一层,20米扬程送不上去,现象是可以送,但出水量不足,而选用38米扬程后,出水量大且速度快。

我的疑问是:
1、若水泵接于一层卫生间进水管(并没有接于水箱),实际上就是管道泵,即便原市政压力可以达到二层顶部,但由于水泵的拦截(不运行状态下),原有压力会大大衰减,在泵不启动的情况下,也许市政压力达不到二层顶部了。

所以这时候选水泵,我认为应该从一层计算扬程:一层至屋面水箱高度26米(由于水箱与空气连通,故系统为开式,需要考虑静水压力)+管路沿程力+局部阻力。

论坛上有人说,扬程计算为:26+管道沿程+局部阻力-市政原压力。

我认为不妥,原因上面已说明。

2、计算结果:
水泵流量计算:《技术措施》要求,补水泵流量取系统补水量的2.5-5倍,即:0.55L/M2*75000M2*2%*4倍=3.3M3/H
我的扬程计算结果为:管道阻力计算,管道沿程+局部阻力=2.56M+2.56*0.5=3.84M
总阻力:26M(系统静压)+3.84+4M(附加)=34M
考虑原有进水管径DN50,因此水泵接管管径也取DN50,选凯泉:KQW50/170-3/2,流量为10M3/H,扬程:36M,转速2960RPM,满足要求。

可以看出,该泵的流量比计算流量要大得多,但由于为了满足水泵接管径与进水口管径相同,故只好选此泵了。

否则可以选KQW40/170-2.2/2的泵。

以上的计算步骤请大家看看是否准确。

答:1、在2楼中对水泵扬程的计算是基于尽可能利用市政可用资用压头而省去水泵进水箱,适用于规范的经济、节能原则。

水泵未工作,市政资用压头并不会发生耗散;在连续流体中,压力是可以连续传递的,水泵工作时,不能忽略了市政可资用压力。

2、也基于对此理解歧义,下面就不利用市政管网资用压力而设置水泵进水箱进行本案的水泵扬程再次推算(附后),也借此说明一些问题。

3、由于2楼中忽略了层与层之间的阻损▽f是为便于计算,先修改计算如下表(附后),大家可比较计算结果。

4、将m=26,f=4.6,△h为±0.0至屋面水箱水系统阻损,为便于讨论,假设▽f=0.05f=0.23,带入水泵扬程计算式。

从表中可以看出,
①系统1,随楼层的递增,水泵计算扬程呈单位(f+▽f)递减;
②比较系统1、系统2,设置水泵进水箱的水泵扬程计算均值大于利用市政管网资用压力的水泵扬程计算均值,也就是说,该供水系统总体上更加耗能;
系统1的耗能是因为浪费了市政管网可资用压力,系统2的节能恰恰是最大化利用了市政管网可资用压力,能量守恒定律就能说明此问题;
③为更直观说明问题,假设△h=0.15*m=3.9,考虑安全系数1.15,则系统1的计算扬程有:34.385→28.305→23.276;系统2的计算扬程为23.805。

5、“也不是说泵放一层,20米扬程送不上去,现象是可以送,但出水量不足”说明该泵
的实际出力状态正处于系统水力曲线与泵性能曲线共同作用的临界点。

这又能说明什么,也请大家继续讨论!
答:根据楼主所述采用38m扬程能够满足系统需求,20m扬程不能够满足,我画了个泵的工作点状态图(图是大概画的,目的是能更好的说明问题)。

望大家拍砖指正!
如下图,本案例是,管网特性没有变化,当更换水泵后,水泵的性能曲线改变了。

从D 点移到了B点,此时流量提高。

可以解释“20米扬程送不上去,现象是可以送,但出水量不足,而选用38米扬程后,出水量大且速度快”。

1、楼主说20m可以送,说明20m扬程的水泵可以达到38扬程,泵的性能曲线一定,即A点向D点偏移(或接近D点),这证明了―――20米扬程送不上去,现象是可以送,但出水量不足。

这应该是sungkingdom专家说的“泵的实际出力状态正处于系统水力曲线与泵性能曲线共同作用的临界点”,不知理解是否正确?此时水泵的工作状态点已经偏离了理想状态点,说明这种泵的性能过低,不能适应整个系统的要求。

2、楼主说选用38m扬程时,此时扬程和流量的平衡点正好在B点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