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恶性卵巢肿瘤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恶性卵巢肿瘤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恶性卵巢肿瘤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一.概述
颗粒细胞瘤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较常见的肿瘤,约占性索间质肿瘤的40%,为低度恶性。

但就整体卵巢肿瘤而言,其较少见。

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这两种肿瘤均具有内分泌功能, 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3%—6%。

多见于绝经后妇女。

子宫可增大, 内膜呈腺瘤样增生。

肿瘤大小不等, 呈圆或肾形, 表面光滑, 切面为蜂窝状或交错纤维梁状结构, 常有微黄或黄色区, 可含大小不等退行小囊。

二.分型
组织学上分为成人型和幼年型两种类型,成人型好发于育龄期和绝经后妇女,幼年型97%发生于30岁以前。

三.临床表现
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人以雌激素刺激引起的内分泌紊乱症状或腹部包块就诊;
1.在育龄期前内分泌紊乱,症状包括性早熟;
2.在育龄期妇女,则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不正常阴道出血症状,少数患者可有持续闭经。

3.肿瘤发生在绝经后妇女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绝经后出血,少数患者可有男性征象。

四.超声表现
1.肿瘤常单侧发生,圆形或类圆形,表面光滑或结节状凹凸不平,切面呈囊实性,也可表现为多房分隔,内部血流丰富,呈高速低阻,常合并子宫内膜增厚。

囊性部分为浆液或可有陈旧性出血。

2.肿物为圆形或肾形,包膜完整、光滑、薄,内部呈囊实性改变,可有蜂窝状或实性,但质地疏松。

CDFI实性部分测及血流信号,子宫常增大或正常大小,内膜增厚。

图像中常为实性包块, 但内回声较疏松。

体积小者常被推向子宫一侧上方( 可能因为较轻) 。

另外需注意: 子宫可较大, 内膜增厚。

卵巢颗粒细胞瘤。

妇科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

妇科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

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诊断科常才常见卵巢肿瘤的声像图特征1.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腺瘤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瘤。

声像图特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单房或多房,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囊壁厚薄均匀,囊壁光滑。

有时在囊壁内侧见小的乳头状突起,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内部血管分布稀少。

粘液性囊腺瘤体积可以很大,最大可达25cm。

呈多房性,内含较多光点。

2.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其内部回声情况与其组成成分有关。

内部回声可以呈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或强回声,或镶嵌存在。

高回声或强回声多数为脂肪、毛发或牙齿,往往形态不规则,附于囊壁一侧,低回声区为液性部分。

肿块内部脂质与液性部分之间形成较为清楚的分界线,并随体位变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块内部及边界较难探及血管。

由于畸胎瘤内部回声与肠曲相似,由于混于肠曲中,超声下容易漏诊。

2%-4%可发生恶变。

3.卵巢内膜样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区,单房或多房,多位于子宫后方。

囊腔内含密集光点,囊壁厚度基本均匀。

有时囊腔内血块沉积表现为囊腔内回声增强区,附于囊壁一侧。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壁探不到探及阻力较高的血管。

4.卵巢功能性囊肿:(1)卵泡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大小为3-8cm,壁薄,内壁光滑。

彩色多普勒检查囊壁上无新生血管存在。

观察2个月,囊肿往往自行消失。

(2)黄体囊肿:直径为3-6cm,呈圆形的无回声区,边界较模糊。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肿表面探及环状彩色血流,血管扩张,阻力降低。

(3)黄素囊肿:多为双侧性,多房性,大小从几毫米到直径20cm或更大。

囊肿呈无回声区,壁薄,表面光滑。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肿壁或分隔上探及新生血管存在。

滋养叶细胞疾病治愈后,黄素囊肿自行消失。

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由于卵巢位于盆腔的深部,早期卵巢癌无明显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方法。

卵巢癌确诊时,605-70%已属晚期。

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医学课件

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医学课件

卵巢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卵巢肿瘤的症状
早期卵巢肿瘤可能无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出现腹部胀痛、食欲不振、疲 劳、消瘦等症状。
卵巢肿瘤的诊断
超声检查是诊断卵巢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 及内部回声等信息。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也可用于辅助诊断。
02
超声诊断原理与方法
超声波的基本原理
单纯性囊肿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透 声好,无分隔。
巧克力囊肿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呈均 匀细密点状回声,可有分隔。
黄体囊肿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透声好 ,可有分隔。
卵巢实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
畸胎瘤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呈密集的强回声、低 回声、无回声或脂液分层征象。
卵巢腺癌
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可 有腹水。
《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医学 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卵巢肿瘤概述 • 超声诊断原理与方法 • 卵巢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 • 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与并发症处理 • 超声诊断在卵巢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评估 • 卵巢肿瘤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01
卵巢肿瘤概述
卵巢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卵巢肿瘤的定义
卵巢肿瘤是指发生于卵巢上的肿瘤,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
超声在卵巢肿瘤复发诊断中的应用
复发监测
治疗后,通过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可以监测卵巢肿瘤的复发情况 ,及时发现复发的肿瘤并进行干预和治疗。
复发鉴别
超声检查可以对复发的卵巢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回声、血流等进行 比较和分析,为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复发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复发的卵巢肿瘤的治疗方 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

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
6. 无性细胞瘤此为圆形或椭圆形恶性肿瘤 , 大小不等 , 表面 光而硬 , 切面为灰红色。声像图以实性为主 , 常呈肾形 , 可有退行变。
7. 卵巢内胚窦瘤多发生在年轻妇女 , 单侧性 , 以实为主 , 周 围常有小囊 , 生长迅速 , 预后不佳。
8. 卵巢透明细胞瘤以实性为主 , 内回声衰减 , 包膜不清。
卵巢库肯勃 格氏瘤
谢谢大家!
9. 卵巢囊性肿瘤:内壁乳头丛生 , 塞满囊腔时则回声偏 实 , 较疏松状。
粘液性囊腺瘤及囊腺癌
• 粘液性囊腺瘤为常见旳一种良性肿瘤 , 约占卵 巢全部肿瘤旳 15%~25% 。其恶变率为 5%, 绝大多数为单侧。偶可自然破裂 , 或不 慎在手术中破裂,可造成肿瘤旳广泛种植 , 形成腹腔粘液瘤病。粘液性囊腺瘤旳一种突出 特点是以隔为主旳内部构造,从少许隔到极多 量隔 , 呈多房状 , 内含透明粘液或含较密光 点 , 有时可见胶冻体 , 此为一种糖蛋白 , 囊壁及隔均光滑 , 内部构造简朴。
块、发团征、面团征等 , 可为良性 , 但假如出现实性区 , 则回声复杂多见于恶性畸胎瘤
卵巢囊性畸胎瘤
卵巢良性囊 性畸胎瘤
卵巢良性囊性畸 胎瘤(液脂分层 型)
卵巢实性及偏实性肿瘤(1)
• 卵巢实性肿瘤种类颇多 , 而其间声像图旳特异性又不明显 , 常 难做出确实诊疗。本组涉及许多类型旳肿瘤 , 常见者有卵巢纤 维瘤、勃勒那氏瘤、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透明细胞癌、内 胚窦瘤、无性细胞瘤、颗 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等。以上 实性卵巢肿瘤除前两种外均为恶性。
4. 卵巢混合性囊性肿瘤 : 围绕囊肿内壁 , 有一层较厚旳 实质性 “ 衬里 ”, 亦可见少许分隔 , 多见于浆液性 囊腺癌。
5. 卵巢混合性囊性肿瘤 : 内壁突出大块状实质性结节 , 其他部分可为囊液或少许分隔 , 实性块有时可充斥囊 腔 ,多见于浆液性囊腺癌 。

恶性卵巢肿瘤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恶性卵巢肿瘤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恶性卵巢肿瘤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一.概述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属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恶性程度高。

本病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常见腹部包块、腹痛等,腹腔种植发生率高。

采用术后辅助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后,生存率从10%~20%提高到95%以上。

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常见腹部包块、腹痛等。

腹腔种植发生率高,60%患者有腹腔积液,腹腔积液消耗体质,使体重减轻。

大部分患者的月经及生育功能正常。

本病转移的发生率高,为32%—58%。

转移方式沿腹膜扩散,常见的转移部位有盆腔及腹腔腹膜、大网膜、肝表面、横膈、肠及肠系膜等。

转移灶大多数为表面种植。

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

三.超声表现
内部回声呈现“破絮状”,或内部回声会呈现“粗网络状”,回声的程度是中等,卵巢囊实性肿瘤实性或者包膜上出现血流现象,频谱PI≤1. 0,RI≤0. 5。

四.鉴别诊断
1.结核性盆腔脓肿
液性成分为主,实性部分有钙化,无血流,比较符合。

但结核性盆腔脓肿多有慢性消耗症状,常有不孕。

脓肿壁多较厚。

2.阑尾周围脓肿或粘液囊肿
多有慢性右下腹痛病史;壁厚,钙化少见。

3.宫外孕
病变内有实性病变及骨类回声,但与宫内胎囊及胎芽对比非常不一致,基本可以排除。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患儿10岁,发现下腹包块1月。

腹部超声见下腹部不均质团块,直径约16cm ;疑为腹腔肿瘤
大体标本包块外观光滑
剖视包块内呈“烂肉状”,病理诊断:右卵巢不成熟畸胎瘤Ⅲ级。

几种常见卵巢肿瘤的超声特点

几种常见卵巢肿瘤的超声特点

几种常见卵巢肿瘤的超声特点作者:陈中淑来源:《健康人生》2019年第09期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一些妇科疾病的确诊率也越来越高。

卵巢肿瘤是困扰很多女性患者的疾病之一,那么我们就来聊一下常见的卵巢肿瘤及其超声特点。

一、卵巢黏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是卵巢肿瘤中一种常见类型的良性肿瘤,这种类型的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15%~25%。

这种肿瘤绝大多数发生在一侧卵巢,只有5%的恶变率。

但是如果偶然破裂或者在手术中不慎破裂,就会造成肿瘤在腹腔内的广泛种植,并导致患者腹腔黏液瘤病发。

超声成像中可以看到黏液性囊腺瘤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是以分隔改变为主要变化的内部结构的改变。

隔的数量由少到多,呈现多房状改变,且内部含有透明的黏液,或者显示出密度比较高的光点。

有时可以看到内部的胶冻体——糖蛋白。

黏液性囊腺瘤的囊壁以及隔的表面均呈现光滑的状态,内部的结构也比较简单。

二、卵巢黏液性囊腺癌這种类型的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的肿瘤是在卵巢黏液性腺瘤的多隔改变的基础上改变,更为多样和复杂。

一般情况下这种类型的肿瘤可以体形很大,而且内部回声奇形怪状。

1.石菜花状改变。

肿瘤从主干部分分出许多须状分枝,似多须状石菜花。

2.芦苇状的变化。

超声提示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的肿瘤患者的囊内可以看到多个隔,酷似杂乱的芦苇。

3.单发的大乳头状的实性块状结构。

超声成像提示块状结构内部回声与其他部分相比,较为的疏松。

4.多隔、隔厚或者薄厚不均的表现。

此种类型的卵巢黏液性囊腺癌在超声显示下隔相交的部分出现实性结节,内壁部分也可以看到小乳头和结节的出现。

三、卵巢囊性肿瘤的超声表现卵巢囊性肿瘤病人占卵巢肿瘤病人的90%以上,各种年龄的妇女均会发生。

1.超声成像表现大多可以看见内部结构为网状分隔的卵巢混合型囊性肿瘤,此种类型的卵巢囊性肿瘤内壁常不光滑,而且分隔粗细程度不均一,肿瘤的囊壁比较厚,多见于黏液性囊腺癌。

2.卵巢混合性囊性肿瘤,查探异常的囊肿的内壁,可以发现一层比较厚的貌似实质性结构的内衬样改变,同时超声中也可有少量的分隔存在,这种特征性改变多可见于浆液性囊腺癌的超声诊断中。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分析一、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和恶性肿瘤之一,其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早期诊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卵巢肿瘤的隐匿性,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治疗效果大大降低。

通过超声影像对卵巢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二、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1. 良性卵巢肿瘤(1)外形规则:一般来说,良性卵巢肿瘤的外形比较规则,边界清晰,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

(2)内部回声:良性卵巢肿瘤内部多为均匀回声,少部分呈现囊实性混合回声。

(3)血流灌注:多数情况下,良性卵巢肿瘤的血流灌注不明显或较少。

三、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分析1. 大小与形态良性卵巢肿瘤一般较小,直径一般在10cm以下,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

而恶性卵巢肿瘤一般比较大,直径多在10cm以上,肿块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

2. 内部回声良性卵巢肿瘤内部回声多为均匀,少数为囊性,且囊内呈无回声或低回声,良性肿瘤一般为单房或多房性。

而恶性卵巢肿瘤内部回声混杂,存在实性部分,囊性部分较少,囊内呈现出混杂的回声。

3. 血流灌注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以明显显示肿块的血流灌注情况。

良性卵巢肿瘤的血流灌注一般较少,有规律,呈现为较细的血管分布。

而恶性卵巢肿瘤的血流灌注较为明显,甚至出现异常血管形成,形成乱七八糟的血管网状结构。

四、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是卵巢肿瘤超声影像诊断的重点之一。

在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超声影像特征。

一般来说,良性卵巢肿瘤的外形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并且血流灌注较少,较为规律。

而恶性卵巢肿瘤的外形不规则、内部回声混杂、血流灌注明显。

鉴别诊断的关键在于对这些特征的综合分析,而不是单一因素的判断。

五、结语卵巢肿瘤的超声影像特征对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卵巢肿瘤的超声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早地发现病变,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 3 】 E r i c k s o n S J ,S mi t h J W ,R u i z ME, e t a 1 . MR i m a g i n g o f t h e l a t —
e r a l c o l l a t e r a l l i g a me n t o f t h e a n kl e . Am J Ro e n t g e n o l , 1 9 91 ,1 5 6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 1 4 )
进步 , 图像 质量明显改善 。只要选择合适 的扫描体位 、 脉冲序
卵巢肿瘤蒂扭转 的超声诊断 与鉴别诊断
广西壮族 自治 区南宁市第四人 民 医院( 5 3 0 0 2 3 ) 罗向佳
卵巢肿瘤 蒂扭转是发病急 、腹痛重 的妇科常见 的急腹症
距突、 跳跃 韧带 和舟骨 。深 层由粗大 的胫 距后韧带 和薄弱的
胫距前韧带组成 。横断面能够清晰地显示这些韧带并一一区 分, 冠状位则能够很 好地 显示 全貌。
M R I 是 多参数 成像技 术 , T . WI 的组织 结构分 辨率 高 , 比 较适宜显示 细微 的组 织结构 ; T I 对病变敏感 ,但 图像 信噪
( 1 ) :1 3 1 — 1 3 6 .
f 4 1 江浩 . 骨 与关 节 M R I . 2版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01 l :2 2 7 . 23 7.
[ 5 】 O a e K, T a k a o M, N a i t o K, e t a 1 .I n j u r y o f t h e t i b i o i f b u l a r
J R o e n t g e n o l , 2 0 0 4 ,1 8 2 ( 1 ) :1 3 1 - 1 3 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讲座
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
陈冠定
2013-03-17-19.30中会议室
常见卵巢肿瘤的声像图特征
1.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腺瘤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瘤。

声像图特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单房或多房,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囊壁厚薄均匀,囊壁光滑。

有时在囊壁内侧见小的乳头状突起,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内部血管分布稀少。

粘液性囊腺瘤体积可以很大,最大可达25cm。

呈多房性,内含较多光点。

2.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其内部回声情况与其组成成分有关。

内部回声可以呈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或强回声,或镶嵌存在。

高回声或强回声多数为脂肪、毛发或牙齿,往往形态不规则,附于囊壁一侧,低回声区为液性部分。

肿块内部脂质与液性部分之间形成较为清楚的分界线,并随体位变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块内部及边界较难探及血管。

由于畸胎瘤内部回声与肠曲相似,由于混于肠曲中,超声下容易漏诊。

2%-4%可发生恶变。

3.卵巢内膜样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区,单房或多
房,多位于子宫后方。

囊腔内含密集光点,囊壁厚度基本均匀。

有时囊腔内血块沉积表现为囊腔内回声增强区,附于囊壁一侧。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壁探不到探及阻力较高的血管。

4.卵巢功能性囊肿:
(1)卵泡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大小为3-8cm,壁薄,内壁光滑。

彩色多普勒检查囊壁上无新生血管存在。

观察2个月,囊肿往往自行消失。

(2)黄体囊肿:直径为3-6cm,呈圆形的无回声区,边界较模糊。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肿表面探及环状彩色血流,血管扩张,阻力降低。

(3)黄素囊肿:多为双侧性,多房性,大小从几毫米到直径20cm或更大。

囊肿呈无回声区,壁薄,表面光滑。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肿壁或分隔上探及新生血管存在。

滋养叶细胞疾病治愈后,黄素囊肿自行消失。

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由于卵巢位于盆腔的深部,早期卵巢癌无明显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方法。

卵巢癌确诊时,605-70%已属晚期。

卵巢癌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为70%-75%,而晚期为5%-15%。

随着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进展,卵巢癌已成为威胁妇女生命的恶性肿瘤,故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卵巢癌生存率的关键。

超声检查,尤其是经阴
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早期诊断卵巢癌有重要的价值。

(一)常见卵巢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点
1.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声像图表现为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

肿瘤早期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晚期表现为肿瘤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囊壁厚薄不均。

实质部分回声不均,蒂部宽,内部可以发生缺血坏死,形成不规则囊腔。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实质部分血管分布紊乱,血管扩张,血流阻力低。

晚期可伴腹水。

2.卵巢粘液性囊腺癌:肿瘤常为双侧性,表现为囊性为主的囊实性结构,形态欠规则。

囊壁厚薄不均,局部见等回声或高回声结构突向囊腔,实质部分形态不规则,蒂部较宽。

内部回声不均,内部缺血坏死形成不规则囊腔。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实质部分血管分布紊乱,血管扩张,阻力较低,晚期可伴腹水。

3.内胚窦瘤:内胚窦瘤好发于青春期,恶性程度高,肿块体积较大。

超声下表现为实质性为主的混合性肿块。

囊性部分囊壁厚薄不均。

实质部分形态不规则,呈内部分布均匀的等回声区,内见不规则小囊腔。

血管分布紊乱,血管扩张,阻力降低。

4.无性细胞瘤:是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好发于青春期,恶性程度高,对放疗敏感。

肿瘤多为单侧性,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少数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欠
清。

肿瘤呈实质性,内部回声不均,见高回声分隔,将肿瘤分成分叶状。

肿瘤内部缺血坏死形成不规则囊腔。

实质部分血管扩张,阻力降低。

5.颗粒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属低度恶性肿瘤。

会引起月经改变及绝经后阴道出血。

肿瘤体积往往较小。

圆形或椭圆形,内部回声均匀。

呈实质性,内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下降。

极少数肿瘤内部由于缺血坏死,形成不规则小囊腔。

由于肿瘤有分泌雌激素的功能,子宫体积稍大,内膜增厚,子宫血供增加。

6.转移性卵巢肿瘤:转移性卵巢肿瘤表现为双侧实质性、中等大小、肾形的肿块,表面光滑。

内部肿瘤组织缺血坏死形成不规则囊腔。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管分布较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少。

合并腹水。

内生殖器官炎症性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声像图表现炎症声像图表现多不典型,应结合病史、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作出综合判断。

1..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积脓表现为子宫一侧或两侧多房性囊性为主的混合性肿块。

肿块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囊壁厚薄不均。

囊性部分内见细光点或实质性部分。

急性炎症期常伴盆腔少量积液。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块内部或囊壁探及扩张血管,血流阻力降低。

2.急性盆腔炎或盆腔脓肿盆腔结缔组织炎时,由于炎性渗
出,子宫及双卵巢表现为边界不清。

形成盆腔脓肿时,在盆腔内探及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混合性肿块,为多房性,囊壁厚薄不均。

或盆腔内探及多个形态不规则的多房性囊块,囊腔内见细小光点。

也可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实质性肿块,内见不规则低回声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宫旁血管扩张,以静脉为主。

实质性肿块内血液供应丰富,血管扩张,血流阻力下降。

急性盆腔炎常伴少量盆腔积液。

多位于子宫直肠陷凹。

3.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积水子宫一侧或双侧探及腊肠状多房性囊块,边界清晰,囊壁薄,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壁上较难探及血管。

4.盆腔包裹性积液包裹性积液是由盆腔手术、慢性盆腔炎症、腹腔镜检查等引起。

盆腔内纤维粘连带形成,使得正常情况下通过循环吸收的少量腹腔液,或排卵时的卵泡液局部聚集而形成。

其囊壁是由纤维条索组织、盆腔脏器及肠曲组成,故包裹性积液往往形态不规则,囊壁厚薄不均,边界不清,囊液清晰,内见纤维条索形成的分隔。

在包裹性积液的一侧探及卵巢是与卵巢囊肿鉴别的关键。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壁上较难探及血管。

(二)鉴别诊断
1.卵巢恶性肿瘤
2卵巢良性肿瘤: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