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地源热泵热源井及回灌设计
水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回灌施工工法(2)

水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回灌施工工法一、前言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水进行空调或供热的环保技术。
在水源热泵系统中,地下水回灌施工工法是一种关键的施工方法,它能够将已经被抽取过热的地下水重新回灌到地下水层中,以实现对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回灌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地下水回灌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环保性:地下水回灌施工工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下水资源的消耗,减少对地下水层的开采压力,从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经济性:通过地下水回灌施工工法,可以降低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长期稳定运行的热泵系统而言,地下水回灌可以有效降低热泵系统的运行费用。
3. 可行性:地下水回灌施工工法适应性广,可以在各种地下水层条件下应用,无论是浅层地下水还是深层地下水,都可以进行地下水回灌。
三、适应范围地下水回灌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地下水层条件,然而具体的适应范围仍需根据地质勘查、工程设计和地下水资源状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地下水回灌施工工法适用于:1. 地下水蕴藏量丰富且水质达标的地区。
2. 地下水位较深、地下水温度较低的地区。
3. 地下水层厚度较大、且无重要水源用途的地区。
4. 建筑物周边地区,特别是热泵系统的建设区域。
四、工艺原理地下水回灌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根据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点和地下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将已经被抽取过热的地下水重新回灌到地下水层中。
具体来说,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地下水回灌井的选择:根据地下水位、水质、温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地下水回灌井,保证回灌水的质量。
2. 地下水回灌水处理:对回灌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以保证回灌水的质量。
3. 地下水回灌过程控制:通过控制地下水回灌的流量、压力、时间等参数,保证地下水回灌过程的稳定性和效果。
水源热泵热源井设计与施工

前言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对能源的消耗愈来愈多,若不采取措施,将导致能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
而空调已成为季节性能源消耗大户,并已成为建筑节能的关注问题,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21世纪发展国民经济和建设小康社会刻不容缓的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
热泵技术是应用低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热泵系统是利用低温热源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方式。
与使用煤、气、油等常规能源供热方式相比,它具有清洁、高效、节能等特点,正因为如此,它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地源热泵技术,在北美和欧洲发展已非常成熟,是一种广泛采用的人工空调系统,而且增长速度惊人,比如在瑞典,2001年销售的地源热泵就达27000台,总数量已达20万台,其市场已经相当成熟,90%的房屋都已安装热泵。
在美国,已装机热泵达50万台。
在英国,丹麦等国,热泵装机增速预计将大于100%。
针对地源热泵机组、地热换热器以及系统设计和安装,北美和欧洲已有一整套标准、规范、计算方法和施工工艺。
这篇论文主要就是从水源热泵换热井方面着手,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水源热泵换热井的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以及在设计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回灌问题也是热泵性能好坏和运行效率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而且现在国内很多热源井出现的问题就是回灌堵塞,导致换热效率降低甚至热源井报废而影响整套系统的运行。
本文也从热源井结构的设计方面介绍了现在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防止回灌堵塞的方法,那就是热源井抽灌两用井设计。
通过在北京华清荣昊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我校科研综合楼水源热泵工程处一个多月的实习,我对水源热泵技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学习了水源热泵的施工工艺方法。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如有错误或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指正批评。
1 绪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供热和空调已成为公共建筑和住宅的普遍需求,由此带来的能源供应紧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设计要点解析

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设计要点解析摘要:本文针对不同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结合《规范》条文,对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特点、方法及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要点、系统优化1前言实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利于与太阳能供热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与空调,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但由于缺乏相应规范的约束,地源热泵系统的推广呈现出很大盲目性,许多项目在没有对当地资源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的条件下就匆匆上马,造成了地源热泵系统工作不正常,为规范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更好的发挥其节能效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13个单位共同编制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该规范现已颁布,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由于地源热泵系统的特殊性,其设计方法是其关键与难点,也是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外热点课题,在新颁布的《规范》中首次对其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了加深对规范条文的理解,本文对其部分要点内容进行解析。
2《规范》的适用范围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2.1《规范》的适用范围该《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1)“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意旨不适用于直接膨胀热泵系统,即直接将蒸发器或冷凝器埋入地下的一种热泵系统。
该系统目前在北美地区别墅或小型商用建筑中应用,它优点是成孔直径小,效率高,也可避免使用防冻剂;但制冷剂泄漏危险性较大,仅适于小规模应用。
成都平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取水、回灌井工艺

成都平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取水、回灌井工艺杨明;梁波;王晓东【摘要】成都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为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地下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在成都平原区有着较快的发展,为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对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成井工艺进行研究,并采用推广先进的技术、方法与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有机结合,最终为地下水地源热泵高效、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The Chengdu Plain is rich in ground water resources which results in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GSPH central air conditioner. This paper has a discussion on GSHP and its recharge technology on the Chengdu Plain.【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121-124)【关键词】地源热泵;取水;回灌;成都平原【作者】杨明;梁波;王晓东【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成都 610071;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成都 610071;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成都 61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75DO I:10.3969/j.issn.1006-0995.2014.01.029四川省目前采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工程已达 100多处,随着国家及政府对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技术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
在成都平原地区地源热泵系统主要以地下水换热系统为主(约占90%),由于对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成井工艺的重视不够,部分已建并投入使用的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取水井出水量减少、回灌井回灌量减少、进入机组的水质恶化等问题,最终导致机组运行达不到预期效果,并且严重影响到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推广。
地下水地源热泵热源井及回灌设计-

5. 地下水供回水管的布置应考虑多口取水井、回灌井水量的平衡。地 下水供回水管宜采用聚乙烯管直埋敷设,供水管宜保温,在寒冷地 区,系统侧的循环水路应有防冻措施。输水管网设计、施工及验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及《给水排 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规定。
比热容
C
(kJ/kg.K) 0.89 0.84 0.91 0.84 0.92 0.92
0.00517
0.84
35
大理石+花岗岩
-
36
花岗岩
-
37
石灰质凝灰岩
-
38
灰质页岩
-
2800 2700 1300 1760
3.45 3.14 0.52 0.83
0.00487 0.0046 0.00157 0.00166
4. 注入式回灌一般利用管井进行,采用的方式有自流回灌、真空回灌 和压力回灌。低水位和渗透性良好的含水层,宜采用利用自然重力 进行回灌的自流回灌方式或利用虹吸原理产生水头差的真空回灌方 式;低水位和渗透性好的含水层及高水位和渗透性差的含水层,宜 采用压力回灌方式
四、地下水回灌设计要求
5. 为保证回灌效果,泵井管的连接部位,泵管与井管之间均需做好密封。 真空回灌时必须先抽真空,保持回灌所需的真空度。
(GB50050)的要求,并结合地
6
全铁
≤0.3mg/L
7
CaO
≤200mg/L
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工作特性及 地下水化学特点,地下水地源热
医院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用水水源及回灌问题打井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部分水井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述1、1项目简介为了解决顺义医院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用水水源及回灌问题,准备施工28眼抽水回灌井及1眼观测井,水井位于北京市顺义医院内。
2、水源热泵水井工程布井方案2、1布井总体方案此次工程包括28眼水源井和1眼专门观测井。
工程布置见附图。
3、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3.1、施工方案、施工工艺(1)钻孔结构采用φ800mm口径开孔,一径到底,下入φ325mm的7mm厚的优质螺旋钢管、桥式滤水管及沉淀管。
采用φ800mm的孔径,其目的是填入砾料后,增加过水断面,保证地下水能100%回灌。
需要说明的是,井的抽水、回灌能力受过水断面的面积影响,即过水断面面积越大,抽水和回灌能力越大。
由于井壁和井管之间的填砾料的透水能力远大于地层的透水能力,井的过水断面不是依据井管的直径计算的,而是依据井径计算的。
这也是我们建议使用φ800mm钻头钻进成井的原因。
单井合理开采量的确定所依据的主要原因是地层的富水性和地下水补给的流速,当井管过水断面达到一定值后,在相同降深下单井出水量基本是一致的。
另外,在井管过水断面达到一定值后,填砾厚度增大可以增加过滤效果。
关于潜水泵直径与井管直径规范要求是井管直径要大于潜水泵直径50MM,本工程井管直径325MM,所用潜水泵直径184MM,因此本工程选用井管直径325MM是完全满足水泵要求和水量要求的,同时在有效控制水井含砂量方面也是非常有利的,此种施工方案已经过很多工程的检验和证明。
(2)施工工艺流程(3)钻进方法钻机采用反循环钻机,φ800mm钻头钻进至终孔。
①钻机按十字线就位,钻机对位允许偏差2cm。
钻机就位后应保持机身平稳,调直机架挺杆,不允许发生倾斜、移位现象。
钻孔孔径1200mm,孔深20m。
②下钻,钻机就位后,先量探孔深度,做好记录,然后慢慢下入钻具。
③钻进:钻进过程中时常检查钻杆垂直度,确保孔壁垂直。
遇卵石层,跑偏或缩径时,应提钻调整后重新打入。
地热项目回灌实施方案

地热项目回灌实施方案一、项目概述。
咱们这个地热项目啊,就像是从大地这个超级“暖宝宝”里取热,但是光取不还可不行,那就得搞个回灌实施方案,把用过的水再灌回地下,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和大地妈妈和谐共处呢。
二、回灌的重要性。
1. 资源可持续性。
地热资源虽然丰富,但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要是只往外抽水取热,不回灌,过不了多久,地下的水就少了,热也没了,就像一直从存钱罐里拿钱,不往里放,很快就空了。
回灌就是给这个“存钱罐”补充,让地热能源一直能为咱们所用。
2. 环境保护。
如果不回灌,地下水位可能会下降,这就会导致地面沉降之类的问题。
想象一下,地面像个松糕一样陷下去,那可不得了。
而且地热流体里可能含有一些物质,如果随意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回灌就像给大地做了个环保清洁,把东西都归位,不让它们乱跑乱污染。
三、回灌系统设计。
# (一)回灌井的选址。
1. 地质条件。
首先得找个地质条件合适的地方打回灌井。
要找那种地层有足够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地方,就像找个有很多小孔可以让水流进去的海绵一样。
要是地层太密实了,水就灌不进去了。
一般来说,那些砂岩层或者有裂隙的岩石层就比较合适。
2. 与开采井的关系。
回灌井和开采井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又不能离得太远。
就像两个人合作干活,不能太挤也不能离得太远。
太近了,可能会互相干扰,比如回灌的水又被开采井抽出来了;太远了,又不方便管理,还可能影响回灌效果。
通常根据地质情况和项目规模,这个距离可能在几百米到一两千米不等。
# (二)回灌设备的选择。
1. 回灌泵。
回灌泵就像一个大力士,负责把回灌的水送到地下。
要根据回灌量和回灌压力来选择合适的泵。
如果回灌量比较大,就得选个功率大的泵;如果回灌压力要求高,那就要选个能承受高压的泵。
而且这个泵得质量好,要是它老是出故障,那回灌就没法顺利进行了。
2. 过滤设备。
在回灌之前,得把地热流体里的杂质过滤掉。
这就需要过滤设备,就像给回灌的水做个“安检”,把那些沙子、小石头之类的东西都拦住。
地下水地源热泵回灌分析

地下水地源热泵回灌分析【摘要】本文对地下水地源热泵回灌分析,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同时说明了水井堵塞显著增加地下水地源热泵的灌压,回扬对于减小系统灌压大有益处,尤其是对于回灌困难的系统。
【关键词】地下水地源热泵回灌一、地源热泵回灌技术的发展现状1、回灌方式及适用范围目前,地下水人工回灌类型一般有真空回灌、无压自流回灌和加压回灌。
(l)真空回灌又称负压回灌,利用真空虹吸作用,在具有密封装置的回灌井中,开泵扬水时,井管和管路内充满地下水,停泵,并立即关闭泵出口的控制阀门,此时由于重力作用,井管内水迅速下降,在管内的水面与控制阀之间造成真空,开启控制阀门和回灌水管路上的进水阀,水就迅速进入井管中,并克服阻力向含水层中渗透。
真空回灌适用于地卜水理层较深(静水位埋藏深度大于10m),含水层渗透性好的含水层。
由于回灌时,对井的滤水层冲击不强,冲浸适合老井。
(2)无压白流回灌(又称重力回灌),依靠自然重力进行回灌,即依靠井中回灌水位和静水位之差。
适用于低水位且含水层渗透性好的情况。
通过水分子同位素试验,一般地质条件下,回水层井壁截面积应为出水层截面积的四倍,方能保证井水全部自然回灌,即一出四回,因此这种回灌防范水井数量较多。
这一回灌方式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的方式。
(3)加压问灌既适用于渗透性较差,地下水位高的含水层,也适用于低水位和渗透性好的地下含水层。
但是,由于增大,对井的过滤层和含砂层的冲击力较强。
目前加压回灌的方式一是通过回扬来增大回灌压力,另一方式是在井头安装加压装置来实现,后者在荷兰等欧美国家使用较多。
(4)同井回灌国内应用的同井回灌热泵系统是取水和回灌水在同一口井内进行,通过隔板把井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低压(吸水)区,另一部分是高压(回水)区。
当潜水泵运行时,地下水从低压区被抽至井口换热器中,与热泵低温水换热,地下水释放完热量,再由同井返回到回水区。
在井中加装隔板来提高回灌压力,以改善回灌条件,使回灌水畅通返回地下含水层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地下水地源热泵热源井设计与施工要求
1. 地下水热源井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296)的相关规定;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热源井的管井构造设计,包括井室、井壁管、过滤管、沉淀管、 填砾层等的构造,尺寸及规格,还须校核过滤器表面渗透速度、 当其速度超过允许流速时,应调整过滤器的尺寸(口径或长度) 或出水量,以保持含水层的渗流稳定性。 2 ) 管井的设计深度,应根据需水量和拟开采热源井含水层的埋深、 层厚、水质、渗透性及出水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
二、地下水地源热泵热源井设计与施工要求
1. 地下水热源井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296)的相关规定;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3 ) 井孔必须保证井管的安装和维护,井管必须保证抽水设备的正常 工作,并应采取减少空气侵入的措施。 4) 井管直径可根据取水量和管内流速计算确定。井孔直径除应能下 入井壁管和滤水管外,还应满足围填滤料的要求。井孔终孔直径 大于井管外径:采用填砾过滤器时,在中、初砂含水层中应大于 200mm,在粉、细砂含水层中应大于300mm;采用非填砾过滤器 时,应大于1000mm。
导热系数
导温系数
比热容
C
(W/m.K) 1.62 1.84 3.14 1.28 1.16 0.93 3.6 3.45 3.14 0.52 0.83
(m2/h) 0.00358 0.0035 0.0046 0.00245 0.00227 0.00214 0.00517 0.00487 0.0046 0.00157 0.00166
表1 岩土热物性参数
天然含水量 序号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岩土名称 卵石+砂 砂岩 石灰岩 石灰岩 石灰岩 石灰岩 大理石+花岗岩 大理石+花岗岩 花岗岩 石灰质凝灰岩 灰质页岩
(%) 9.8 - - - - - - - - - -
密度 (kg/m3) 1840 2250 2700 2250 2000 1700 3000 2800 2700 1300 1760
表1 岩土热物性参数
天然含水量 序号 岩土名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粘性土 粘性土 粘性土 粘性土 细砂 细砂 细砂 细砂 细砂 中砂 中砂 粗砂 砾砂 砾砂 粗砾砂 粗砾砂 圆砾 圆砾
(%) 27 29 31.4 20 22.1 11.1 5.5 8 16.1 7 13.8 12.4 8.9 5.3 23.3 21.9 9.5 10.5
四、地下水回灌设计要求
5. 为保证回灌效果,泵井管的连接部位,泵管与井管之间均需做好密封。 真空回灌时必须先抽真空,保持回灌所需的真空度。 6. 回灌量的大小与水文地质条件、管井质量、回灌方法等有关,其中水 文地质条件是影响回灌量的主要因素。一般应根据抽水、回灌试验的 数据来确定回灌量和回灌方式。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灌抽比、井的 布置和单井出水量情况可参见表3。
二、地下水地源热泵热源井设计与施工要求
2. 抽水井与回灌井宜能相互转换,其间应设排气装置。抽水管和回灌 管上均应设置水样采集口及监测口。 3. 根据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热泵机组的选型,确定热源井抽水 量和回灌量及地下水利用温差。当水温和水量不能满足水源热泵机 组使用要求时,可通过混水或设置中间换热器进行调节,以满足机 组使用要求。 4. 应根据地下水位、流向、补给条件和地形地质情况考虑井群布置方 案,合理选取和布置取水井、回灌井的数量及位置。取水井、回灌 井的间距应根据试验井的热干扰半径确定,一般以50~80m为宜。 5. 地下水供回水管的布置应考虑多口取水井、回灌井水量的平衡。地 下水供回水管宜采用聚乙烯管直埋敷设,供水管宜保温,在寒冷地 区,系统侧的循环水路应有防冻措施。输水管网设计、施工及验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及《给水排 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规定。
地下水地源热泵热源井及回灌设计
一、地下水地源热泵热源井设计要点
1. 水文地质勘察应包括以下内容: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岩性、分布、 埋深及厚度;含水层的富水性和渗透性;地下水水温及其分布;地 下水径流方向、速度和水力坡度;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地下水水 质等。 2. 在确定有足够、适宜的水源地下水的情况下,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 试验应包括以下内容:抽水试验;回灌试验;测量出水温度;水流 方向试验;取分层水样并化验分析分层水质;渗透系数计算等。 3. 抽水试验及回灌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抽水试验应稳定持续12h,且出水量应大于设计出水量,水位降 深应小于5m; 2 ) 回灌试验应稳定持续36h以上,且回灌量应大于设计回灌量。
4) 对浑浊度大的水源,应安装净水器或过滤器对其进行有效过滤。
5) 对于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对金属的腐蚀性较强,采用水处理的办
法费用较高的情况,宜采用板式换热器间接换热的方式。当地下 水的矿化度不大于350mg/L时,水源系统可以不加换热器,采用
直供连接。当地下水矿化度为350~500mg/L时,可以安装不锈
天然含水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岩土名称 粉土 粉土 粉土 粉土 粉土 粘性土 粘性土 粘性土 粘性土
(%) 16.3 22.9 26.9 25.3 26 26.3 19 29.8 30.1
密度 (kg/m3) 1590 1920 2130 1850 1930 1990 2000 2050 2110
0.5~1.0mg/L <5mg/L <10mg/L <0.5mg/L
三、地下水地源热泵对水质的要求
2. 根据地下水的不同水质,可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进行水处理: 1) 当地下水中含砂量较高时,可在水系统中加装旋流除砂器,降低 水中含砂量,避免机组和管网遭受磨损。如果工程场地面积较大, 也可修建沉淀池除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项目名称 含砂量 浊度 pH值 硬度 总碱度 全铁 CaO ClSO42SiO2 Cu2+ 矿化度
游离氯 油污 游离CO2 H2S
允许值 ≤1/20万 ≤20NTU 6.5~8.5 ≤200mg/L ≤500mg/L ≤0.3mg/L ≤200mg/L ≤100mg/L ≤200mg/L ≤50mg/L ≤0.2mg/L ≤350mg/L
密度 (kg/m3) 2170 2020 2140 2090 1800 1570 1310 1420 1460 1490 1510 1260 1950 1600 2130 2200 1860 1830
导热系数
导温系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比热容
C
(W/m.K) 1.55 1.69 1.85 1.19 1.6 0.73 0.64 0.65 0.86 0.79 1.06 1.06 1.41 1.04 1.88 1.75 1.44 0.94
导热系数
导温系数 (m2/h) 0.00129 0.00158 0.00264 0.00178 0.00222 0.00164 0.00152 0.00171 0.00197
比热容 (kJ/kg.K) 1.11 1.5 1.15 1.59 1.35 1.56 1.42 1.71 1.41
(W/m.K) 0.63 1.26 1.79 1.45 1.61 1.41 1.2 1.66 1.63
二、地下水地源热泵热源井设计与施工要求
1. 地下水热源井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296)的相关规定;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5 ) 井壁管和滤水管根据井深、水质、技术经济条件等,可选用钢管、 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混凝土管、塑料管、无砂混凝土管等管材。 各种管材的适宜深度应按表1的规定取值。金属井管用管箍丝扣连 接或焊接;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等采用焊接;混凝土管与无砂混 凝土管采用粘接加绑扎。
2 ) 当水中含铁量>0.3mg/L时,应在水系统中安装除铁处理设备。
3) 通常在地下水循环管路中安装综合电子水处理仪,除去地下水中 的Ca2+、Mg2+离子,同时,还可利用综合电子水处理仪杀灭藻 类或细菌。
三、地下水地源热泵对水质的要求
2. 根据地下水的不同水质,可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进行水处理:
(m2/h) 0.00183 0.00184 0.00223 0.00136 0.00209 0.00165 0.00176 0.00196 0.0021 0.00201 0.00255 0.00285 0.00281 0.0028 0.00228 0.00188 0.00318 0.00198
(kJ/kg.K) 1.41 1.64 1.4 1.51 1.53 1.02 1 0.84 1.01 0.95 0.99 1.06 0.93 0.84 1.39 1.52 0.88 0.93
表1 各种管材适宜深度表
管材类型 适宜深度(m) 钢管 >400 铸铁管 200~400 钢筋混凝土管 150~200 塑料管 ≤150 混凝土管 ≤100 无砂混凝土管 ≤100
二、地下水地源热泵热源井设计与施工要求
1. 地下水热源井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296)的相关规定;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6 ) 过滤器根据含水层岩性进行选择,过滤器可采用填砾过滤器和非 填砾过滤器。采用填砾过滤器的管井,井管与井孔均必须圆直, 井管下入井孔时,必须要安装井管找中器。
7) 沉淀管底部必须用钢板焊死,并座落在坚实的基础上,若下部孔 段废弃不用时,必须用卵石或碎石填实。
8) 填砾石滤料必须按标准要求严格筛选,管外封闭中滤料项部至井 口段,采用干粘土球填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