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1. 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减少到一定的标准以符合环境排放要求的过程。

其中,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通过代谢和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使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水质,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机理。

2. 微生物的作用机理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生化分解,厌氧/好氧氧化和沉淀。

2.1 生化分解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以生化分解为主要作用机理。

污水中的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被分解为较小的有机分子,最终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这一过程主要由厌氧菌和好氧菌参与。

厌氧菌主要在无氧环境中生活,利用有机物进行厌氧呼吸,产生甲烷等气体。

好氧菌则需要氧气参与,通过氧化有机物来获得能量,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2.2 厌氧/好氧氧化厌氧/好氧氧化是指微生物在缺氧或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分解有机物。

在厌氧条件下,厌氧菌通过厌氧呼吸产生甲烷等气体,而在好氧条件下,好氧菌通过氧化有机物获得能量。

这一过程可以减少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量并降低毒性。

2.3 沉淀微生物通过产生胶状多糖物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并与微生物自身形成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可以通过物理方式(如沉淀、过滤等)从水中去除,减少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3. 微生物的应用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厌氧消化。

3.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如好氧菌和厌氧菌)在污泥颗粒上生长和代谢,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能力强、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3.2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指将废水或农业废弃物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利用厌氧菌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气体,从而减少有机物质的处理量,产生可再利用的能源。

厌氧消化广泛应用于农村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中。

4.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生化分解、厌氧/好氧氧化和沉淀等机理,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到一定的标准,提高水质,保护环境。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方法,通过生物过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其原理主要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附和生物转化三个方面。

1. 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是污水生物处理的核心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在生物降解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附着在生物膜上,然后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有机物被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细胞等无害物质。

2. 生物吸附生物吸附是指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物质的吸附作用。

微生物通过表面胞外聚合物的产生,将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吸附在细胞表面,从而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生物吸附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3. 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是指微生物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将有机物转化为其他化合物的过程。

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氨氮等无害物质。

同时,微生物还可以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完成氮的去除。

生物转化是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起到关键作用。

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流程来描述:1. 初级处理:将污水经过格栅、砂池等物理和化学预处理设备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以减少对后续生物处理的干扰。

2. 生物降解: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物反应器,通过添加适宜的微生物群落和提供适宜的温度、氧气和营养物质等条件,促进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

在生物反应器中,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3. 深度处理:经过生物降解后的污水仍然含有一定的氮、磷等污染物,需要进一步的处理。

深度处理主要包括硝化和脱氮、磷的去除等过程,通过添加硝化细菌和脱氮细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并将硝酸盐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同时,通过添加磷酸盐沉淀剂,将污水中的磷去除。

4. 二次沉淀: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次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生物膜处理污水的原理

生物膜处理污水的原理

生物膜处理污水的原理
生物膜处理污水的原理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其他污染物。

在生物膜处理系统中,污水首先通过物理处理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然后进入生物反应槽。

在反应槽内,有氧条件下的生物膜处理系统利用空气氧化作用中的氧气,支持生物膜中的氧气要求。

微生物通过附着在生物膜表面或沉积物上,并利用有机物质作为其碳源,进行降解。

在生物膜内,存在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藻类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附着在生物膜表面形成生物膜,并形成复杂的微生物群落。

当污水流经生物膜时,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质进行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较小的化合物。

这些分解产物可以进一步被微生物利用或排出系统。

生物膜处理系统所附着的微生物群落对不同污染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例如,一些微生物可以分解废水中的氮化合物和磷酸盐,从而减少环境中的营养物质。

其他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如脂肪酸、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

这种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促进了污水处理中的有机物质的去除。

此外,生物膜的存在还可以防止有毒物质进入系统中。

微生物附着在生物膜上形成了保护层,有助于防止有毒物质对微生物的损害。

这样,生物膜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处理含有较高有机负荷的污水。

总体而言,生物膜处理污水的原理是通过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其他污染物。

这种处理方式具有高效、可靠、经济、环保的特点。

微生物污水处理

微生物污水处理

微生物污水处理微生物污水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活性和代谢能力来降解和处理污水的技术。

它是一种环保、高效、经济的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一、技术原理微生物污水处理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附和生物转化三个过程。

1. 生物降解:微生物通过吸附、吸附和降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和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质。

微生物降解的过程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酸化等反应。

2. 生物吸附:微生物通过吸附作用将有机物质吸附在其细胞表面,然后通过代谢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

3. 生物转化: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如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等。

二、处理工艺微生物污水处理的常用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微生物法和生物膜法等。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活性污泥池,在氧气的供给下,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沉淀、澄清等步骤后,达到排放标准。

2. 固定化微生物法:固定化微生物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微生物膜,然后将污水通过微生物膜进行处理。

固定化微生物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

3.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膜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污水通过生物膜时,微生物在膜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通过降解有机物质来净化污水。

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运行稳定等优点。

三、应用领域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1. 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污水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的处理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氮、磷等污染物降解到国家排放标准以内。

2. 工业废水处理: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如化工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加工废水等。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微生物的选择,可以高效地降解和处理工业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

微生物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

本文将通过介绍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⒈氨氧化菌的作用:氨氧化菌能够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氮素源作用。

⒉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亚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

这一过程是污水处理中的关键步骤,同时能够释放出更多的氮气。

⒊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反硝化细菌能够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有效消除水体中的氮污染。

三、微生物在不同处理工艺中的应用⒈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利用具有吸附和降解能力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

其中的厌氧菌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上升气泡将底部的污泥搅拌起来,加速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⒉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主要利用厌氧细菌来处理污泥。

这些细菌能够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⒊土壤过滤法:土壤过滤法利用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来分解和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等优点,适用于一些规模较小的污水处理厂。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主要用于管理和控制水体的污染情况,保护水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⒉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是指污水处理厂在处理过程中,对排放水质的要求和指标。

根据不同的水环境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以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相关要求。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⒈污水处理工艺示意图⒉微生物菌种信息表⒊污水处理厂实地调研报告。

污水处理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生物处理污水处理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工作。

而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生物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和去除有机物的一种处理方法,是目前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

1. 生物处理原理生物处理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吸附、吞噬、胞内降解等方式,将有机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通过这种方式,污水中的有机成分得以有效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生物处理的种类生物处理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生物滤池、活性池、生物膜反应器等。

生物滤池是利用生物膜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活性池则通过将水流经过生物体积,使得其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处理。

生物膜反应器则是通过在固定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来对污水进行处理。

3. 生物处理的优点生物处理相较于其他污水处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生物处理具有较低的运行成本,因为生物处理过程不需要额外添加大量化学试剂。

其次,生物处理过程对环境友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而且,生物处理过程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例如通过厌氧消化还可以产生甲烷气,作为能源利用。

4. 生物处理的局限性尽管生物处理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生物处理需要一定的温度、PH值等条件才能正常运行,因此在极端环境下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生物处理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因此也增加了管理成本。

总的来说,生物处理作为污水处理中重要的一环,具有许多优点和局限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优化生物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成本,以实现更加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工作。

希望通过多方合作,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改善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污水处理是将含有有机物、无机盐和微生物等的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以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污水处理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原理和作用。

1.厌氧菌和厌氧消化厌氧菌是一类只在无氧环境中能够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

在污水处理中,厌氧菌主要参与厌氧消化,将有机物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产物。

厌氧菌主要包括产甲烷菌、乙酸菌和醋酸菌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嗜氧菌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从而达到减少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2.好氧菌和好氧消化好氧菌是一类只在有氧环境下能够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

在污水处理中,好氧菌主要参与好氧消化,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产物。

好氧菌主要包括脱氮菌、硝化菌和硫氧化菌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氮和硫等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硫酸等。

3.硝化反应和脱氮反应在好氧消化过程中,硝化反应和脱氮反应是重要的环节。

硝化反应是指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参与硝化反应的菌种主要是硝化菌。

硝化菌通过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脱氮反应是指将硝酸盐还原为大气中的氮气的过程,参与脱氮反应的菌种主要是脱氮菌。

脱氮菌通过还原作用,将废水中的硝酸盐转化为氮气,从而减少水体中的氮污染。

4.除磷反应除磷反应是指将废水中的磷转化为无机磷盐的过程。

参与除磷反应的微生物主要是磷酸盐积累菌。

磷酸盐积累菌通过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将废水中的磷转化为无机磷盐,从而减少水体中的磷污染。

5.并行操作和群体合作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通过并行操作和群体合作,发挥了更好的效果。

并行操作是指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时进行反应,达到最佳的微生物组合。

群体合作是指微生物之间通过代谢产物的协同作用,提高反应效率和降解效果。

综上所述,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厌氧消化、好氧消化、硝化反应、脱氮反应和除磷反应等过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等有害物质降解为无害的产物。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概述污水处理是将含有有机污染物和其他杂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使其能够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水处理过程。

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原理及其作用。

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和藻类等。

这些微生物有以下特点:- 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以其快速繁殖能力而闻名。

它们在分解有机物和去除氮、磷等污染物中起着重要作用。

- 真菌:特别擅长分解和降解含有木质素等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

其中,最常见的是腐生真菌和脱氮真菌。

- 藻类:能够利用光合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转化为生物质,起到氧化、混凝和沉降的作用。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去除污染物。

下面将分别介绍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几个关键作用:1. 分解有机物细菌是在废水中分解有机物的关键微生物。

它们通过产生外胞膜酶和内胞膜酶来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无机物。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有机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 去除氮、磷等污染物在污水处理中,氮和磷是常见的污染物,它们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

微生物在去除这些污染物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 氮的去除: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微生物能够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

然后,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进而将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 磷的去除:通过微生物的吸附和沉淀作用,废水中的磷可以被微生物去除并沉淀到污泥中。

3. 氧化污染物通过细菌和藻类的作用,废水中的污染物可以被氧化为无害物质。

此过程中,微生物利用污染物中的能量和营养进行代谢,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4. 混凝和沉降藻类在废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质,在废水中形成生物絮凝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编辑说明:此章在很多书上都有涉及,但深层次讲解的少,编写此章的目标是,使入门者真正理解各类微生物特点和会用生物相分析系统环境,使本章作为中控室、化验室观测生物相的必要知识。

编写时要注意多涉猎专业书籍,结合微生物学和一些论文,力图达到不仅知道结论,还要深究原因。

我们在第三章已经说过: 生物处理方法的核心(或者说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核心)是,使用设施、设备,控制曝气量、水量、污泥量、营养物质等,创造出适宜微生物存活和生长的环境,并有意的引导微生物的生长向我们需要去除的污染物性质方向发展,最终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所以,凡是采用了微生物处理方法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微生物原理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知识,一个好的运营师,可以通过微生物的状态和变化就可判断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并提前采取措施将出现的问题苗头消灭。

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生活于活性污泥中,在生物膜法中,微生物生活于生物膜中,存在地方虽不一样,但生物种群是基本一致的。

另:微生物种群非常多,按世代期(可理解为生长周期)分,从几个小时长一代到几十天长一代不等,活性污泥是由人为控制泥龄的,一般在10~25天之间,不会超过30天,所以种群是人为遴选优化过的,具有去除污染物针对性更强,但难以降解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不好的特点;而生物膜法的污泥变化是由生物自行生长脱落决定的,所以各种世代期不同的种群在理论上均有存在,具有去除污染物更彻底,但处理量有限制的特点。

在微生物学领域里,习惯将动胶菌属形成的细菌团块称为菌胶团。

在水处理工程领域内,则将所有具有荚膜或粘液或明胶质的絮凝性细菌互相絮凝聚集成的菌胶团块也称为菌胶团,这是广义的菌胶团。

如上所述,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绒粒)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表现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丝状膨胀的活性污泥除外),是活性污泥的基本组分。

它的作用表现在:1、有很强的生物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一旦菌胶团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破坏,则对有机物去除率明显下降,甚至无去除能力。

2、菌胶团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例如去除毒物、提供食料、溶解氧升高。

3、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场所。

4、具有指示作用:通过菌胶团的颜色、透明度、数量、颗粒大小及结构的松紧程度可衡量好氧活性污泥的性能。

例如新生菌胶团颜色浅、无色透明、结构紧密,则说明菌胶团生命力旺盛,吸附和氧化能力强,即再生能力强。

老化的菌胶团,颜色深,结构松散,活性不强,吸附和氧化能力差。

第一节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要求化验室强记,中控室熟悉)在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社会的环境,各个种群的微生物均在生长,并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作用,这是一个奇妙的属于微物的世界。

有偏好,有的喜欢氮、有的喜欢磷;有特点,有的对污水处理发挥巨大作用,有的反起到了破坏作用;有等级,根据食物链的规律形成了食物链的金字塔。

了解这些特点、规律,能为技术人员的工艺控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微生物类别 活性污泥是城市污水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反应主体,是由细菌、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所组成的絮状体颗粒,是微生物生存和展开生命活动的基地。

良好的活性污泥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和良好的沉降性能,絮体的大小约为0.02~0.2mm ,茶褐色,微具土壤味,密度1.005kg/m 3,含水率99%。

活性污泥中生存着各种微生物,构成了复杂的生物相。

在多数情况下,活性污泥中的主要微生物是细菌、原生动物构成其基本营养层次,然后是以细菌为食的掠食性后生动物。

二、具有指示作用的微生物具有指示作用的微生物(后生动物)属于高级食物链层级,也是我们所说的生物相重点观察的目标。

我们知道,在污水处理中,微生物中起到污染物处理的最大作用的是细菌,但细菌的数量繁多、个头太小,观测起来存在很多难度。

但细菌的生活状态直接影响了上层食物链的微生物,通过观测后生动物,即可判断细菌的生活状态,生物相观测即是这项的工作。

1、变形虫(肉足类)图4-3 水中微生物 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病毒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真 菌 藻 类 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 细 菌(处理水体的主要微生物) 放线菌 蓝 藻 酵母菌 霉 菌肉足类鞭毛类 纤毛类 图4-1 水中微生物分类 线 虫轮 虫 二次捕食者 (后生动物) 一次捕食者(原生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营养级Ⅲ 营养级Ⅱ 营养级Ⅰ 图4-2 微生物的级别顾名思义,变形虫是能变形的,不过这种变形也是有限度的。

一些种类的变形虫能向四外伸出假足,以探查水中的化学成分,决定移动方向。

而有些种类根本没有假足。

他们猎食时覆盖它的猎物,把猎物裹起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食物泡,食物泡可以消化吸收猎物。

变形虫食性广,单细胞藻类、细菌、小原生动物、真菌、有机碎片等皆是它们的食物.变形虫生命力强,在条件不好时,可以形成一个包囊(休眠体)度过难关。

2、太阳虫(肉足类)图4-4太阳虫身体圆球状,原生质包在一个光滑的、膜状的外包中。

外质有许多空泡,内质较少。

内质常有共生绿藻。

1个细胞核,位于中央。

1个伸缩泡,位于一侧。

伪足内有硬的轴丝,故而伪足十分挺直。

轴丝自细胞核辐射伸出,伪足长而细,常为身体直径的1~2倍。

以纤毛虫和小的轮虫为食。

3、草履虫(纤毛类)图4-5草履虫属体大,履状,有十分发达的口沟,口沟引入口腔。

口腔内右边有1片口侧膜、2片波动咽膜和1片四分膜。

体纤毛均匀,外质有刺丝泡。

大核1个,伸缩泡通常2个,其周围有辐射管。

在一般高负荷的活性污泥系统中,草履虫将占优势,此时活性污泥发育正常,沉降性能及生物活性良好,出水水质较好,处理效果较好。

4、栉毛虫(纤毛类)图4-6栉毛虫体桶形,前端中央有一短的圆锥形“吻”突。

胞口在“吻”突的顶端。

胞咽有长的刺杆支撑。

体纤毛退化,仅有1圈或数圈由排列整齐的梳状纤毛栉形成的纤毛环围绕。

大核1个,肾形或马蹄形。

伸缩泡1个,在后端中央,常有辅助泡。

摄食草履虫等其他纤毛虫。

5、轮虫(轮虫)图4-7轮虫是重要的生物相观测对象。

轮虫形体微小,长度约4~4000um ,多数在500um 左右。

身体为长形,分头部、躯干和尾部。

头部有一个由1~2圈纤毛组成的能转动的轮盘,形如车轮。

咽内有一个几丁质的咀嚼器。

躯干呈圆筒形,背腹扁宽,具刺或棘,外面有透明的角质甲膜,尾部末端有分叉的趾,内有腺体分泌的黏液,借以固着在其他物体上。

大多数轮虫以细菌、霉菌、藻类、原生动物及有机颗粒为食,轮虫要求较高的溶解氧量。

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常在运行正常、水质较好、有机物含量较低时出现。

但当污泥老化解絮、污泥碎屑过多时,会刺激轮虫大量增殖,数量可多至10000个/ml ,这是污泥老化解絮的标志。

6、线虫(线虫)图4-8线虫的虫体为长线形,在水中的长度一般0.25~2mm ,断面为圆形,线虫前端口上有感觉器官,体内有神经系统,消化道为直管,食道由辐射肌组成。

线虫有寄生的和自由生活的,自由生活的线虫体两侧的纵肌可交替收缩,使虫体做蛇状的拱曲运动。

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线虫多是自由生活的,常生活在水中有机淤泥和生物膜上,它们以细菌、藻类、轮虫和其他线虫为食,在缺氧时会大量繁殖,是污水生物处理中净化程度差的指示生物。

7、钟虫(纤毛类)图4-9钟虫是重要的生物相观测对象。

单体,多呈倒置的钟形(少数呈球形、梨形等),多用柄附着它物上(游泳钟虫除外),柄内有肌丝,遇刺激能强烈的收缩。

虫体前缘纤毛口缘区上长有2列纤毛,并按反时针方向旋转入胞口,钟虫其它部位纤毛退化。

大多数种类以细菌、藻类等为食,所以水体中细菌等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钟虫的数量。

钟虫对水质要求范围较宽,水温0~30℃,pH6.5~9.5,DO 和NH4浓度分别为1~12和2~20mg /l 都能生存,再加上其它原生动物与细菌的共同作用,使污染物去除率能达到77.8%~92.3%的好效果。

8、吸管虫(纤毛类)图4-10固着足吸管虫的成体为圆球形,虫体约200微米,身体的一端有一长柄,个体即借此柄附着在其他物体上。

体表长有许多辐射状排列的触手,触手为中空的管状,末端膨大成球状吸盘,故名吸管虫。

触手可自由伸缩。

身体内部有一个卵圆形的大核和数个小核,伸缩泡2—8个,食物泡若干个。

幼体卵圆形,表面有纤毛,营自由生活,体内一个大核及数个小核。

以原生动物为食,尤其嗜食纤毛虫类。

在猎物丰富的情况下,一只吸管虫可同时对付3—6只草履虫。

严格的说,固着足吸管虫是营附着生活的。

9、纤毛虫(纤毛类)图4-11纤毛虫是重要的生物相观测对象。

纤毛虫属纤毛门,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

纤毛在虫体表面有节律地顺序摆动,形成波状运动,加之纤毛在排列上稍有倾斜,因而推动虫体以螺旋形旋转的方式向前运动。

虫体也可依靠纤毛逆向摆动而改变运动方向,向后移动等。

游泳型和固着型的纤毛虫在活性污泥中的处理效果来看,游泳型纤毛虫在活性污泥中数量较多时,对出水的COD 值有很大的影响,数量增多时出水COD 增大;固着型纤毛虫出现数量较少时,出水水质较好。

固着型纤毛虫本身有沉降性能,加上和细菌形成絮体,可以更加完善二沉池的泥水分享作用。

10、鞭毛虫(鞭毛类)图4-12鞭毛虫是重要的生物相观测对象。

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

鞭毛长度与其体长大致相等或更长些,是运动器官,鞭毛虫又可分为植物性鞭毛虫和动物性鞭毛虫,常见的植物性鞭毛虫有滴虫属、屋滴虫属和眼虫属等,常见的动物性鞭毛虫有波豆虫属、尾波虫属等。

植物性鞭毛虫在中、多污水体中多见;动物性鞭毛虫在有机物较多的水体或曝气池进口会出现。

在超高负荷的活性污泥系统中,鞭毛虫将占优势,出水质量很差。

但在活性污泥的培养过程中,鞭毛虫出现并占居优势,则说明活性污泥已经出现,正向良性方向发展。

11、累枝虫(纤毛类)图4-13群体,柄无肌丝而不收缩。

着生在各种水生动植物体上。

个别种为浮游生活。

第二节厌氧、好氧环境中微生物原理(要求中控室强记)根据微生物与分子氧的关系,将微生物分为好氧微生物(包括专性好氧微生物和微量好氧微生物)、兼性厌氧(或叫兼性好氧)微生物及厌氧微生物。

专性好氧微生物是指在氧分压为0.2*101kPa的条件下生长繁殖良好的微生物。

微量好氧微生物是指在氧分压为(0.003~0.2)*101kPa的条件下生长繁殖良好的微生物。

厌氧微生物包括专性厌氧微生物和耐氧厌氧微生物。

专性厌氧微生物是指只能在氧分压小于0.005*101kPa的琼脂表面生长的微生物。

而兼性厌氧微生物是指既可在有氧条件下,又可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

这三种类型微生物对氧的反应不同。

根据微生物在构筑物中处于悬浮状态或固着状态,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