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_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激素调节的过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课前提问: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二、展示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目标】1.分析血糖平衡的案例,构建血糖来源和去向的概念模型。
2.通过分析高血糖、低血糖时血糖调节的过程,构建血糖平衡调节模型。
3.学会辨析反馈调节,以及多种激素的相互关系(协同、相抗衡)。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激素调节的过程与特点。
2.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过程。
三、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学一学】部分,自主预习,对基础知识梳理。
第三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第1课时,共2课时)激素调节的过程1.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调节激素:______________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__________________可升高血糖浓度,其中胰高血糖素起主要作用。
(3)血糖平衡的主要调节过程2.调节机制------反馈调节(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_______调节该系统的工作的调节方式。
(2)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创设情境、问题探讨】:问题探讨1: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糖类。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
正常人全身的血量大约为5L。
提问:(1)根据材料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你认为血糖的浓度会大幅下降吗?(3)研究表明,在长跑过程中,尽管血糖在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3.9~6.1mmol/L左右。
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问题探讨2:展示餐后血糖含量变化图,提问:为什么餐后血糖含量会有如图所示的变化?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血糖的三个来源和三个去向。
思考并回答问题。
高中生物_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是在学生学习内环境稳态概念和神经调节之后对内环境稳态的另一调节方式的学习,同时与必修1细胞呼吸联系密切。
本节教材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弊四部分内容。
第一课时内容,包含激素调节的发现和血糖调节实例。
血糖调节的内容包括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血糖调节过程和血糖调节异常疾病。
其中,重点是两种激素的具体作用和两者如何实现对血糖平衡的调节;难点是如何高效的引导学生自己建立血糖平衡的物理模型从而自己升华出概念模型。
教材中有模型构建环节,如何高效的利用这个模型,需要深挖教材,才能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更好的掌握血糖调节过程。
其次,本节课第二个大环节是介绍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该部分出现在资料分析中,介绍了法国学者沃泰默、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等实验过程和体会。
意在让学生体会在科学的道路上,需要不断的探索,假设,求证,才能进一步接近真相。
但该实验学生理解难度较大,需要给出资料,利用问题串形式帮助学生分析。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说出胰岛A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说明血糖平衡调节机制;说出糖尿病的患病原因、相关症状及预防措施。
2.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形成健康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体会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所起的重要作用。
2.3 能力目标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小组合作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物理模型和图解式概念模型)。
2.4 重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和血糖平衡的调节2.5 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3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章的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神经调节》内容,所以能够较好的理解在促胰液素发现过程中历位科学家的神经论思想,但在理解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方面存在困难,所以需要沿着沃泰默的实验步步推进。
高中生物_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必修三2.2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激素的调节学案生物备课组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概述人体和动物的激素调节。
2.运用模型法构建血糖调节模型。
3.探讨动物激素的作用。
4.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探讨激素调节的重要作用。
2.参加相关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了构建血糖和甲状腺激素调节的反馈调节的模型并感受稳态的形成机制以及重要性。
能力方面:1.尝试构建负反馈调节模型。
2.培养动态感知知识的能力。
3.尝试设计实验,了解激素调节的重要意义。
教学策略1考虑到学生有必要的初中基础,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基础知识然后引导探究血糖的调节,从而借助于甲状腺激素调节完成本节重难点探究。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创设学生熟悉从而可以参与愿意参与的环境气氛,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作为铺垫,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相关探究。
关于知识的实际内容的记忆根是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然然后分组自行监测。
3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资源展开教学。
本节课的课本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赫尔案例分析,在教学的时候不要用PPT电灌,要充分给学而生留出看书读书讨论书本为题的机会并且结合自己手机的素材进行探究。
4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本节内容和学生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这一方面体现为教学是以社会为背景,分析和挖掘问题中包含的学科知识,另外体现的是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前者如马拉松运动中人体血糖的变化,后者如学习了以后分析糖尿病的防治方法等。
教学过程一、激素调节的概念概念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调节。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二、激素调节的特点1、-----------------------------2、内分泌腺分泌,通过-------------------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与反思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章主要介绍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两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教材在“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中,主要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等四部分内容。
“激素”这一名词已经广为人知,在现代生活中,激素已被广泛使用在医药、美容护肤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
一方面激素在造福人类,并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激素也被一些人滥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有关激素的知识,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其日常生活,有助于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和批判滥用激素的行为。
二、学情分析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激素的作用在初中已经学过,但激素如何调节人体生命活动却没有学过,这个知识对高二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建构模型,化抽象为具体,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促胰液素的发现史;(2)、阐明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中的作用;(3)、分析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去向。
2、能力目标:(1)、通过介绍促胰液素的发现史,激素作用的研究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2)、通过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模型构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促胰液素的发现史,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重要作用;(2)、通过“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建构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3)、通过对“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中的作用”的了解,让学生进一步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高中生物_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2.概述激素调节的概念。
3.描述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和特点。
4.关注激素调节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了解糖尿病,并讨论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5.通过糖尿病的讨论分析,认识到血糖平衡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激素调节的概念2.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3.血糖平衡的调节三、教学难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相关实验的分析2.血糖调节的分析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学习法、演示法五、教学过程导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最常见的激素调节失调的疾病例子(带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展示内容:1、巨人症——幼年时生长激素过多。
2、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
3、呆小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新陈代谢率下降,生长和发育都将受到影响,精神和智力及生殖器的发育都受影响。
发生在幼年表现为呆小症。
教师:当然,我们人体的激素不止这些,让我一起来认识一下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图示:课本P25问:最早被发现的激素是什么激素呢?(促胰液素)教师:促胰液素的发现伴随着激素调节的发现。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展示学术背景:在20世纪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
比如,对“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这一问题,19世纪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2稀盐酸狗的上段小肠肠腔稀盐酸狗的血液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问: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不一样?(提示:狗的上段小肠肠腔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有神经和没神经,胰腺都分泌胰液,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认为,胰腺分泌胰液不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实现的呢?可是沃泰默不是这么解释的。
沃泰默的解释: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的缘故,所以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高中生物_通过激素的调节(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肥城六中“三段四步”课堂教学导学案年级:高一学科:生物编制人:审核人:高一生物组通过激素的调节(二)【学习目标】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3、激素调节的特点【学习重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
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学习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课前自主学习】一、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的实例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1)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促进血糖合成;抑制;抑制。
使血糖浓度(2)胰高血糖素:促进促进使血糖浓度(3)调节机制: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1)甲状腺激素作用:靶细胞:(2)分泌的调节结构:甲乙丙物质:A B符号:①②③④4.反馈调节1.定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反过来又作为调节系统工作。
2.反馈调节意义:反馈调节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是对机体具重要意义。
二、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
2.通过运输。
3.作用于,作用后被灭活。
【课堂自主检测】一、辨析正误1.激素都需要体液的运输()2.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作用相互拮抗。
()4.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二、单选题1、下列激素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 D.抗利尿激素2、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生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细胞间的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调节生命活动是必需的。
下图是两种细胞通讯的实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图中激素的受体只有肝细胞,它接受刺激后发生的生理反应是合成肝糖元B.B图中的靶细胞如果是A图中的胰岛B细胞,则它受到的刺激是由垂体传递过来的C.调节血糖的激素除A图中的激素外,还有其它激素,与该激素均为拮抗作用D.若B图中所示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则该神经元为传入神经元3、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4、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
《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激素的观点和作用机制。
2. 掌握激素调节的特点和作用方式。
3. 理解激素调节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方式。
2. 难点:激素调节在生命活动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实物和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2. 准备教学视频或PPT,展示激素调节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3. 准备练习题,以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
4. 安排实验室或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激素调节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们学习《通过激素的调节》,主要内容包括激素的种类、激素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
由于激素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需要掌握激素的种类、分级调节和调节机制。
一、导入新课起首,通过展示一些常见激素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激素的基本形态和作用。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激素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应该如何去学习激素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 激素的种类起首,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激素种类,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
我们将介绍这些激素的基本结构、生理作用以及分泌部位。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演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2. 激素的分级调节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激素的分级调节机制。
我们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生命活动中需要激素的分级调节?这种调节机制是如何实现的?通过讨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激素分级调节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3. 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我们将介绍激素调节的具体过程,包括激素的合成、运输、受体以及信号转导等。
通过实验演示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激素调节实例,如血糖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激素调节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第2章第2节通“通过激素的调节”中的第1课时,教材在“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中,主要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相关激素的分泌与作用,激素调节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涉及的部分内容“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因此并不以此为重难点,只需要稍加复习即可。
高二学生第一章《人体内环境稳态中》已经了解稳态调节的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因此第二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在学习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调节”后,知道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是受神经系统调节的,这是本节内容的基础。
学习了解神经调节后,再通过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学习了解激素调节的发现。
这个知识对高二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2)了解人体内分泌腺及相关激素分泌及作用(3)总结概括激素调节的特点2、能力目标:(1)通过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的切身体会,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2)通过人体内分泌腺及相关激素的生活实例,增加学生的指导生活实践能力。
(3)通过互动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促胰液素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所起的作用。
(2)通过对激素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关爱身体,增强健康观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2)激素调节的特点2、教学难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五、教学方法:谈话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导入呈现问题:1.稳态调节机制?2.人和动物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免疫神经调节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师:激素调节是继神经调节之后被发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标分析:关于“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了解有关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接受科学精神熏陶;以建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的物理模型和角色扮演,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这个动手合作活动更好的理解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下三维目标:1、概述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所分泌的激素。
2、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3、掌握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2节。
本节内容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三部分内容,大约需要二课时。
本节课内容与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和第4节《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三个主要环节,是稳态调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三个环节看似独立,但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学好本节课内容,将为理解其它两种调节机制有积极的帮助。
学情分析:本节课涉及的部分内容如“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只需稍加复习即可。
学生在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中已经了解稳态调节的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因此在学习第二章内容的时候已经有一个整体上的概念。
在学习第1节“通过神经的调节”后,知道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受神经系统调节的,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学习了解神经调节的机制再学习激素的调节,这样更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准确把握“神经—体液调节”的过程和特点。
从教材编写特点来看,本节内容大多是通过实例和资料分析、学生活动等来实现这些目标的,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以辅为主,顺利地完成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学习。
教学过程:课题导入:通过寒冷时人体会出现骨骼肌战栗和立毛肌收缩等变化,引出人体存在神经调节,再通过图片展示巨人症、甲亢、呆小症等引出激素调节在生命活动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一)连线题:请将各种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起来:(二)激素调节的概念:由___________器官(或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初中学过部分内容,所以简单带过即可。
二、促胰液素的发现(一)沃泰默实验:实验一: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二: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三:若先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切断,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时,结果胰腺仍能分泌胰液。
实验分析:问题1.在实验一中稀盐酸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得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问题2.实验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在实验三中沃泰默把通向小肠的神经切断,发现胰腺仍然能够分泌胰液,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4.而当时沃泰默所做出的解释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斯他林、贝利斯实验:实验过程:将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
然后将一定量的提取液注射到同一只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从而证明了胰腺分泌胰液不是在神经调节的作用下完成的,而是一种化学物质在起到调节作用,他们把这种物质称之为促胰液素。
实验分析:问题5. 通过分析斯他林和贝斯利的实验过程,能够排除胰腺分泌胰液是由于稀盐酸在起作用吗?我们该如何完善上述实验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深化思维:问题6.综合分析以上几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促胰液素的产生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胰液素的运输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7.沃泰默做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实验,但是却失去了发现促胰液素的机会,而是由斯他林和贝斯利首先发现了促胰液素,这个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因为促胰液素的发现历程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靠自己的力量难以理解实验的过程并对实验进行正确的分析,考虑以上原因,我设计了一个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
学生们先认真阅读课本上对沃泰默、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过程的描述,根据学案上的问题提示,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互助合作,分析科学家的实验意图,渐渐得出实验的结论。
整个过程学生们参与积极性高,互相提问,也互相辩论,既提高了同学们的探究能力,同时也从科学家的严谨治学中得到了启迪!三、激素调节的实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一)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使机体__________________。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多少,又受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调节。
(二)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反过来_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__________,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像这样,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_________,反过来又作为__________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机制叫做反馈调节。
思考:反馈调节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参照课本28页描述,绘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并创设情景用语言描述其调节过程。
设计意图: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通过学生模拟角色扮演,根据提供的材料制作模型模拟该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当堂提升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1、在该图中,TRH、TSH、A的名称分别是什么?2、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A的含量将怎么变化?TRH、TSH呢?这些生理过程出现了哪些调节方式?3、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图中哪些过程分别发生什么变化的结果?4、若切除垂体,TRH、TSH、A的含量分别怎么变化?【知识小结】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构建知识结构,绘出思维导图。
诊断案1、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①甲状腺②唾液腺③肾上腺④脑垂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所作用的器官分别是 A.性腺、甲状腺、肾上腺 B. 垂体、甲状腺、垂体C.垂体、垂体、垂体 D. 垂体、垂体、肾上腺3、选体重相近、发育正常的四只雄性小狗,甲狗不做任何处理,乙、丙、丁分别做不同手术处理。
几个月后,测得四只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的含量(μg/mL)如下表:甲乙丙丁甲状腺激素 3 0.1 2.8 3雄性激素 4 3.8 3.6 0.8生长激素 6 5.8 0.1 5.6A.甲状腺、垂体、睾丸 B.甲状腺、睾丸、垂体C.垂体、甲状腺、睾丸 D.睾丸、甲状腺、垂体4、下列腺体中,哪种腺体功能退化后,其他腺体的功能也随之减退A.甲状腺B.垂体C.性腺D.肾上腺5、下列有关动物激素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些激素促进动物的发育 B.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C.有些激素促进动物的生长 D.有些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6、下图表示正常哺乳动物体内多种分泌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以下对该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激素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B.图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能起到反馈调节的作用C.手术摘除成年小白鼠分泌图中激素C的腺体,一段时间后,该小白鼠表现为细胞氧化分解代谢增强D.图中激素C作用的靶细胞是肝脏和骨骼肌7、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分泌③过多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课外阅读】糖尿病人体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
由于胰岛素缺乏,使葡萄糖进入细胞受阻,氧化利用减少,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一部分糖经肾脏排出,尿中出现糖,大量能源物质不能利用,白白丢失,伴随着失去大量水分。
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机体就利用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产生能量,所以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病人需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并适当节制饮食.低血糖病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过低的病症。
一般血糖浓度在55mg/dl以下(正常为80~120mg/dl)。
常因食物摄入不足或养料消耗,损失过多造成。
也有因为肝脏患病或机能的异常,当血糖过高时,不能将葡萄糖转变成肝糖原贮藏起来;血糖过低时,又因肝糖原过少或分解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的生成减少;或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胰岛素,或胰岛B细胞发生癌变,造成血糖过低。
血糖过低主要影响脑与交感神经,因此造成心动过速,出汗、饥饿、面色苍白、焦虑、紧张等一系列神经症状。
应针对病因进行防治。
轻微者可速给糖类食物和饮料,或注射葡萄糖予以缓解.胰岛素由胰脏里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是调节和控制体内糖和脂肪代谢的重要因素,主要作用表现在促进糖类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抑制非糖类物质转化为糖类,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引起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过多时,造成低血糖病。
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是由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直链多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