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量化设计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强度、轻量化特性和耐腐蚀性能,成为了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材料之一。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可以实现汽车的轻量化。
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可以在减少重量的同时保持车辆的结构强度,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
轻量化设计不仅可以减少燃油消耗,还可以减少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可以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传统金属材料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导致汽车零部件的损坏。
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有效地抵抗酸碱腐蚀,延长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能性能,可以在碰撞事故中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保护车辆内部乘客的安全。
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吸能性能,可以减少碰撞事故对车辆和乘客造成的损害。
除此之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可以提高汽车的外观设计和性能表现。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优异的外观质感,可以为汽车提供更加时尚、动感的外观设计。
同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也可以提升汽车的加速性能、操控性能和稳定性能,提升驾驶体验。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意义。
通过在汽车制造中广泛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实现汽车的轻量化、节能减排,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和外观设计,为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扩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地位将会日益重要,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听到“复合材料”,你可能会觉得有点高深莫测,但其实它们就像是汽车的“减肥药”,能让车子变得更轻,更灵活,开起来也更省油。
说到轻量化,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轻了之后,汽车的性能可是大大提升,真的是事半功倍。
想象一下,开着一辆轻盈的车在马路上飞驰,那感觉可真爽啊!复合材料就是帮助实现这种感觉的魔法材料。
它们通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形成一种新型的材料,兼具强度和轻便。
这就像是把钢铁的坚固和塑料的轻便结合在了一起,真是妙不可言。
你可能会问,这些材料到底有哪些呢?比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等,都是近年来汽车制造中炙手可热的明星。
说到碳纤维,它可是个牛叉的家伙,虽然价格偏贵,但轻得要命,强度却爆表。
简直就是赛车手的最爱,想想在赛车场上飞速驰骋,那一瞬间,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再说玻璃纤维,这家伙更是性价比之王,轻而且便宜,简直是大众化的选择。
像一些家庭轿车,都开始用这种材料来减轻车身重量。
减重的好处不止于此,轻量化还意味着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这年头,油价像过山车一样,让人心惊胆战。
如果汽车能轻一点,跑起来更省油,钱包也能轻松一点,真是一举两得。
这就好比吃了“减肥药”,看着体重秤上的数字一点一点往下掉,心里那个乐啊,甭提多爽了。
复合材料的好处还不止于此。
它们的耐腐蚀性可谓一绝,开车的时候难免遇到风吹日晒,车身表面难免会受到侵害。
这时候,复合材料的抗氧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像是给车子穿上了一层保护膜,轻松应对各种恶劣天气,真是名副其实的“铁打的汉子”。
不过,大家也要知道,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可不是那么简单。
它们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制造过程中也得小心翼翼,才能确保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这就好比做菜,材料新鲜、火候掌握得当,才能做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聊到这儿,咱们也得提提汽车行业的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关注轻量化这一领域,纷纷投入资源研发新型复合材料。
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轻量化已成为当今汽车工业界最火热的话题之一。
汽车轻量化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节约燃料、减少排放,提高车辆性能。
为此,汽车制造商们开始寻找各种轻量化材料来用在车身、底盘等汽车重要零部件上,以此来提高整车的轻量化程度。
轻量化材料范围很广泛,如有机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
本文将着重介绍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工业中应用前景1.1 燃料消耗降低汽车制造商们需要使用各种材料来轻量化汽车,以降低燃料消耗。
当车子重量降低了10%,则可以提高1%的燃油效率。
而在电动汽车方面,轻量化可以增加电动汽车耐用程度并使电池续航里程加长。
1.2 环境保护与减少尾气排放全球汽车工业都面临着严格的排放标准,而轻量化使诸如燃油效益提高、尾气排放减少等的环保影响绘上显著的底色。
1.3 安全性轻量化材料不仅仅能趋近于传统材料的强度,甚至有时强于传统材料。
许多新材料,例如复合材料和高强度异种金属连接材料等,都带来了新的成分和功能,也提高了整车级安全性。
例子包括“航空级”铝合金,这种材料在力学和化学性能都优秀,并已经应用于许多轻型汽车中。
第二章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发展趋势2.1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和生产技术不断地发展,可替代传统钢铁材料用于汽车部件。
借助其单向向性和热性能对材料性质的特别优化,它们能够实现极大的自重降低。
在未来的研究中,预计碳纤维复合材料将会取代部分金属法兰板,可用于制造轻量化车身以及一些结构件,例如架构和车门等。
2.2 纳米材料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就是纳米粘土,利用了其优异的障碍性,它不仅可以增加陶瓷材料的刚性和牢度,还可以使其耐力的提高。
此外,纳米铁氧体材料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InorgaMatik AG等公司已经将其运用于汽车制造中,用于汽车加热器中的泵和阀门件中。
新一代轻量化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运用

新一代轻量化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运用新一代轻量化材料正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制造的热门选择。
传统汽车由于重量较大,对能源的消耗较大,因此新一代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成为提高汽车能效和续航里程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新一代轻量化材料?它们在新能源汽车中有哪些运用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科技汽车时代的面纱吧。
轻量化材料是什么?轻量化材料是相对于传统汽车材料而言,密度更小、强度更高的材料。
这种材料通常可以减轻汽车的整体重量,从而减少能源消耗,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
常见的轻量化材料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镁合金等。
新一代轻量化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重量轻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结构和零部件制造。
碳纤维可以替代传统的钢铁材料,使汽车整体重量减轻,同时不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高的强度重量比,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车身板件和车轮制造。
相较于传统的钢铁材料,铝合金制造的零部件重量更轻,有助于提高汽车的能效和性能。
镁合金镁合金是一种密度较小但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被用于新能源汽车中的轻量化零部件制造。
镁合金可以减轻汽车的整体重量,提升汽车的能效和驾驶体验。
新一代轻量化材料的广泛应用将在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镁合金等材料的运用,使得新能源汽车在节能减排、提升性能、延长续航里程等方面都迈出了重要一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新一代轻量化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多样化,未来可期。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轻量化材料的运用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升汽车的性能和能效,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让我们共同期待新一代轻量化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更广泛应用,为环保节能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愿我们的科技未来更加美好!感谢阅读!。
轻量化技术和材料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轻量化技术和材料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摘要:伴随着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在逐步提升,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然而与此同时,汽车制造行业也正在面临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危机,节能减排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需要重点解决的一项问题。
基于此,以下对轻量化技术和材料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轻量化技术和材料;汽车工程;应用引言随着汽车燃油价格的不断提高,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有效降低汽车能耗、控制成本的关键举措,这也是获取更多汽车消费者的关键所在。
为此,加大对汽车轻量化技术应用的研究,采用更多的新材料,在确保汽车安全性的同时推动汽车轻量化发展,实现降低能耗,推动汽车节能减排。
1车架轻量化设计方案车架结构轻量化的总体原则为:①不影响车架整体承载及抗扭性;②对于应力集中的位置进行局部加强;③精简结构,实现降重。
基于现有车型的车架结构,在满足承载及可靠性的基础上,对车架材料及结构进行优化。
轻量化方案既能减轻自重,又能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高强钢材料不可或缺。
高强度钢具有以下优点:①原材料价格低,经济性好;②综合性能优越,易实现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③与普通钢材强度相比,高强度钢具有较高的缓冲,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前提下结构设计时,高强度钢的强度优点可以减轻构件壁厚,从而降低产品质量。
据研究,相对于传统510L的普通钢材,500MPa级高强钢种的减重潜能约为20%,700MPa级高强钢种的减重潜能可达到30%以上。
2汽车轻量化途径就当前总体情况来看,全球范围内的中型乘用车平均质量在1200-1400kg之间。
针对汽车轻量化而言,该目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a.加强轻质材料的使用,例如,密度相对较低的铝、铝合金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都为轻质材料,对于此类材料的合理使用能够大大减少汽车重量;b.对原本汽车使用的普通钢材替换为高强度钢,通过此种方式有利于有效降低钢板厚度;c.加强现代化先进制造工艺的使用,目前汽车制造应用较为广泛的工艺包括半固态成形技术、液压成形技术以及激光拼焊技术等;d.针对汽车的结构设计展开全面优化,具体来说就是汽车车身、发动机等构件展开相应的结构优化,对于此方面尝试应用在前轮驱动以及超轻悬架结构等。
汽车轻量化中的化工材料的运用分析

准。
在塑料方面,以工程塑料居多,如尼龙、高端聚烯烃、聚碳酸酯等。
在复合材料方面,以树脂基纤维增强材料为主,如碳纤维类的高性能纤维、环氧树脂类的热固性树脂材料应用等。
而且,复合材料大多属于高分子材料,其材料成型加工与应用,也能够以具有“质量体系管理标准”特征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制造。
并且,实现“个性化订制生产”目标。
此类材料在汽车轻量化生产要素层面的比较优势,集中体现在“技术含量高”“功能性强”“性能优异”“质量轻薄”等方面。
从当前化工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运用现状分析,其运用已经涉及到整个汽车实体。
比如,在动力系统零部件中的运用、在车窗零部件中的运用、在内饰与外饰中的运用、在车身中的运用等,几乎涵盖了整体汽车组成要素。
以汽车轻量化中应用相对普遍的塑料为例,已经实现了40个部位的具体应用[2]。
以车身中的化工材料运用现状为例,在“白车身”和“车身覆盖件”主体结构中,已获得有效应用。
比如,在“白车身”方面,以工程塑料、CFRP —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主的轻量化应用,主要集中于受力结构加固。
典型的宝马7系列汽车中,在骨架加固件的材料选择方面,即以CFRP —碳纤维复合材料为准。
具体而言,在钢材为主体的基本骨架基础上,将CFRP —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到了车顶横梁、C 柱和A 柱加固件、行李舱和室内隔断等个别部位。
从应用效用看,车体骨架减轻量约为40 kg 、整体车型减轻量约在130 kg 。
另外,在B 柱中对尼龙塑料加强件的使用,也可以使整体减轻量达到2.9 kg 。
再如,宝马i3系列中,对于CFRP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大量应用,就是在宝马i7系列减轻量数据基础上,进一步将减轻量,提高到了250 kg 到350 kg 范围,其平均减轻量也达到了300 kg 左右。
3 汽车轻量化中的化工材料用量分析从汽车轻量化发展路径中的化工材料用量情况看,一方面,主要通过化工新材料逐渐替代钢材料,形成了“以塑代钢”0 引言汽车产品发展过程,先后经历了独立产品生产制造、流水线作业生产制造、工业产业链条生产制造三个主要时期。
碳纤维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碳纤维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作者:王俊峰马祥林张兴龙李超齐苏杰刘小利于浩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5年第2期文/ 王俊峰马祥林张兴龙李超齐苏杰刘小利于浩河南永煤碳纤维有限公司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将突破1.5亿辆,年耗油量将突破2.5亿t。
我国汽车的二氧化碳(C O2)排放量大约占总排放量10%,再加上其他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在加剧。
汽车质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约7%。
因此,面对节能减排和低碳的双重压力,汽车轻量化是解决我国汽车环保方面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汽车轻量化主要是针对汽车结构、变速器、发动机、悬架、车身及其他附件设计,并使用轻质材料的方式实现。
实现汽车轻量化,力学性能优异的碳纤维被寄予厚望。
碳纤维是纤维状的碳素材料,含碳量大于90%,具有加工能耗低、轻质高强、耐腐蚀、容易成型等优点,其成为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
一、碳纤维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情况据美国相关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在汽车中的比例显著提升。
2010 ~2017年,碳纤维复合材料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1.5%。
预计2017年,全球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将增长至7 885t。
目前,工厂与一级供应商、碳纤维制造商合作以制造可用的零部件。
德国赢创集团与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雅各布塑料以及东邦化学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东邦”)研发碳纤维增强塑料材料(C F R P );荷兰昙卡草坪集团与东丽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东丽”)建立供应协议;东丽与戴姆勒股份公司研发奔驰CFRP部件。
宝马集团与碳纤维生产商西格里集团(以下简称“西格里”)投资1亿欧元对位于美国摩西湖的工厂进行扩建,碳纤维产量由3 000t/a提高到6 000t/a。
该项目生产的碳纤维将用于满足宝马i系列电动汽车市场,同时应用于2014年底上市的宝马7系车上,以减轻新型宝马自重并降低CO2的排放量。
目前,国外汽车利用碳纤维减重的案例已有不少。
美国道奇蝰蛇和2014款雪佛兰科尔维特使用碳纤维材料生产了发动机罩和其他部位,其中科尔维特计划实现产销量2万辆/年。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研究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研究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和能源危机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寻求创新和变革。
新能源汽车作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备受瞩目。
而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中,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成为了提高车辆性能、延长续航里程、降低能耗的关键因素之一。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由于搭载了沉重的电池组,整车重量普遍较大。
这不仅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加速性能,还会增加能耗,缩短续航里程。
因此,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减轻车身重量,对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铝合金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
它具有良好的强度、耐腐蚀性和可加工性,同时密度相对较低。
在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结构、车架、轮毂等部件中,铝合金都有出色的表现。
例如,采用铝合金制造车身框架,可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显著减轻车身重量。
此外,铝合金轮毂不仅能够减轻簧下质量,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还能降低车轮转动时的惯性,从而减少能量损耗。
高强度钢在新能源汽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虽然其密度相对较高,但通过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优化的结构设计,可以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强度。
高强度钢常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防撞梁、底盘部件等关键部位,既能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轻量化。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极高强度和刚度,同时重量极轻的新型材料。
然而,由于其成本较高,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端车型或高性能部件上。
例如,一些新能源跑车的车身外壳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不仅能够显著减轻重量,还能提供卓越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望在未来更广泛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镁合金也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轻量化材料。
它的密度比铝合金更低,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
在新能源汽车的座椅骨架、仪表盘支架等部件中,镁合金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重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礼双 1, 贾 晶 2
机 电 工 程 系 , 广 西 柳 州 545006; 2.西 安 航 天 复 合 材 料 研 究 所 , 西 安 710025)
摘要: 本文综述了汽车轻量化设计的常用方法, 分析了轻量化方法使用的制约因素, 并以宝马集团 i3
纯电动车中碳纤维复合材料材料使用为导向, 探讨今后 CFRP 轻量化应用的方向, 为汽车轻质化设计工
研 究 数 据 显 示 , 汽 车 车 身 自 重 约 消 耗 70%的 燃 油 , 若 整 车 重 量 降 低 10%, 燃 油 效 率 可 提 高 6%到 8%; 车 重 降 低 1%, 油 耗 可 降 低 0.7%; 汽 车 整 车 质 量 每 减 少 100 公 斤 , 百 公 里 油 耗 可 降 低 0.3 升 到 0.6 升 。 油 耗 的 下 降 , 意 味 着 CO2, 氮 氧 化 物 (NOx) 等 有 害 气 体 排 放 量 的 下 降 。 据 报 道 , 在 美 国 汽 车 质 量 如 果 减 少 25%, 燃 油 消 耗 按 减 少 13%计 , 一 年 可 节 省 2.7 亿 桶 石 油 。
汽 车 轻 量 化 不 是 以 简 单 的 整 车 减 重 数 量 来 衡 量 ,必 须 与 所 设 计 车 身 的 尺 寸 和 功 能 密 切 相 关 。例 如 :对 于 经 历 过 完 整 设 计 生 产 周 期 的 经 典 车 型 ,其 功 能 已 满 足 使 用 要 求 ,轻 量 化 设 计 的 内 容 是 减 轻 整 车 质 量 ;若 车 型 功 能 还 处 于 提 升 和 完 善 期 间 ,轻 量 化 设 计 是 完 善 功 能 而 保 持 质 量 不 变 ;若 某 型 需 改 进 提 高 性 能 ,则 轻 量 化 设 计 实 际 上 是 功 能 改 进 、降 低 重 量 、结 构 优 化 和 控 制 成 本 的 结 合 。 2 主要轻量化设计方法
目前汽车轻量化设计采用的方法包括: 1) 优 化 结 构 设 计 寻 找 更 有 效 率 的 结 构 设 计 , 采 用 全 承 载 式 车 身 (BIW), 运 用 现 代 数 值 模 拟 技 术 对 车 身 进 行 刚 度 、振 动 、疲 劳去 除 冗 余 结 构 、精 简 车 身 部 件 ,使 其 小 型 化 、 中 空 化 、薄 壁 化 ,以 达 到 减 轻 车 身 重 量 的 目 的 。所 有 轻 量 化 方 法 的 使 用 ,均 以 优 化 结 构 设 计 为 基 础 展开。 2) 高 强 度 钢 的 使 用 高 强 度 钢 板 其 强 度 约 为 一 般 低 碳 钢 强 度 的 2倍 , 在 车 体 等 结 构 件 中 使 用 高 强 度 金 属 , 能 保 证 结 构 功 能 性 的 前 提 下 ,有 效 减 少 结 构 质 量 。 3) 使 用 轻 质 金 属 铝 、镁 、钛 合 金 材 料 是 金 属 材 料 中 密 度 较 低 的 材 料 ,因 而 成 为 汽 车 减 轻 自 重 ,提 高 节 能 性 和 环 保性的首选材料。 a.铝 合 金 汽 车 每 使 用 1kg 铝 , 可 减 轻 自 重 2.25kg, 减 重 效 应 高 达 125%, 在 汽 车 整 个 使 用 寿 命 周 期 内 可 减 少 废 气 排 放 20kg。 此 外 , 铝 回 收 简 便 , 是 除 钢 铁 以 外 能 最 大 限 度 回 收 利 用 的 材 料 , 接 近 90%的 汽 车 用铝可以回收并循环利用。 铝 具 有 良 好 的 物 理 和 化 学 性 能 ,工 业 生 产 中 的 铸 、锻 、冲 工 艺 均 能 适 用 ,是 可 采 用 多 种 铸 造 工 艺 制 造 零 件 的 少 数 几 种 金 属 材 料 之 一 ,最 适 于 应 用 广 泛 的 压 力 铸 造 工 艺 。但 铝 合 金 的 成 本 约 为 钢 铁 材 料 的 5倍 。 b.镁 合 金 镁 是 极 重 要 的 有 色 金 属 ,其 密 度 低 于 铝 ,且 易 与 其 他 金 属 合 成 高 强 度 的 合 金 。我 国 原 镁 产 量 目 前 居 世 界 第 一 位 , 占 全 球 总 产 量 的 1/3, 但 在 镁 合 金 材 料 生 产 、 研 究 及 应 用 领 域 等 方 面 尚 处 于 起 步 阶 段 ,与 北 美 、西 欧 、日 本 等 发 达 国 家 差 距 很 大 。 近 年 国 外 镁 合 金 在 汽 车 上 的 应 用 , 以 年 平 均 25%的 速 度 快 速 增 长 , 汽 车 上 有 60 多 种 零 部 件 可 以 采 用 镁 合 金 生 产 。 我 国 经 过 “十 五 ” 和 “十 一 五 ” 科 技 攻 关 , 也 有 20 余 种 汽 车 零 部 件 可 以 采 用 镁 合 金 生 产 。目 前 镁 合 金 件 应 用 正 朝 大 型 集 成 化 方 向 发 展 。 c.钛 合 金 铝 和 钢 在 近 200℃力 学 性 能 会 大 幅 降 低 , 而 钛 合 金 在 500℃左 右 仍 能 保 持 良 好 的 力 学 性 能 , 而 且 钛 合 金 的 强 度 可 与 高 强 合 金 钢 的 强 度 相 媲 美 , 达 到 1500MPa, 大 大 高 于 铝 、 镁 合 金 。 钛 合 金 具 有 优
汽 车 减 重 是 系 统 工 程 ,由 车 身 结 构 轻 量 化 开 始 ,若 车 身 结 构 重 量 更 轻 ,则 悬 架 承 载 载 荷 减 少 , 相 应 地 底 盘 也 可 减 得 更 轻 ,汽 车 发 动 机 需 要 提 供 的 牵 引 力 减 小 ,则 可 搭 配 排 气 量 较 小 、较 轻 的 引 擎 。 汽 车 历 经 长 期 的 结 构 设 计 研 究 ,现 代 汽 车 的 结 构 设 计 都 已 日 臻 成 熟 ,仅 仅 通 过 结 构 优 化 设 计 来 进 一 步 改 进 ,提 升 空 间 极 其 有 限 。 3.2 高 强 度 金 属 特 点 限 制 其 大 规 模 使 用
铝 合 金 板 材 的 性 能 尚 需 提 高 ;与 汽 车 用 铝 合 金 相 关 的 数 据 库 有 待 建 立 和 完 善 。例 如 设 计 方 面 , 铝 合 金 零 件 的 设 计 方 法 、结 构 计 算 方 法 、成 形 工 艺 的 计 算 机 模 拟 等 设 计 数 据 有 待 完 善 ;铝 合 金 应 用 工 艺 的 制 定 缺 乏 基 础 数 据 ,铝 合 金 焊 接 工 艺 方 法 研 究 、铝 合 金 材 料 的 表 面 形 态 、油 漆 前 的 前 处 理 、 油 漆 后 的 防 腐 效 果 等 问 题 有 待 进 一 步 积 累 数 据 ;维 修 技 术 方 面 ,对 经 碰 撞 后 的 铝 合 金 结 构 件 和 覆 盖 件 的 复 原 、恢 复 原 则 以 及 开 裂 后 的 补 焊 等 均 缺 乏 经 验 和 方 法 。铝 合 金 的 成 本 仍 高 于 钢 铁 材 料 。 3.4 价 格 昂 贵 工 艺 不 完 善 , 限 制 镁 、 钛 合 金 的 规 模 应 用
13
异 的 耐 蚀 性 能 ,可 在 恶 劣 的 工 作 环 境 下 使 用 。 4) 非 金 属 材 料 使 用 汽 车 使 用 的 非 金 属 材 料 主 要 包 括 高 分 子 材 料 、陶 瓷 材 料 和 复 合 材 料 。高 分 子 材 料 以 工 程 塑 料 、
橡 胶 、合 成 纤 维 等 为 代 表 ,主 要 应 用 于 汽 车 保 险 杠 、内 饰 、仪 表 板 、轮 胎 等 零 部 件 ;陶 瓷 材 料 以 陶 瓷 、玻 璃 为 主 ,多 用 于 火 花 塞 、传 感 器 、门 窗 等 零 部 件 制 造 ;复 合 材 料 包 括 金 属 基 和 非 金 属 基 复 合 材 料 ,主 要 用 于 车 顶 导 流 、风 挡 窗 框 等 外 装 板 件 。 3 制约轻量化方法使用的主要因素 3.1 结 构 设 计 精 简 余 地 非 常 有 限
高 强 度 钢 由 于 其 塑 性 差 ,或 存 在 焊 接 、镀 锌 困 难 等 工 艺 特 点 ,限 制 了 其 大 规 模 使 用 ;同 时 为 了 保 证 车 身 刚 度 ,主 要 承 载 结 构 必 须 具 有 一 定 的 截 面 积 ,由 于 高 强 钢 和 普 通 碳 钢 具 有 相 同 的 弹 性 模 量 , 因此在某些要求刚度较高的部位需要增加钣金厚度而未采用高强钢。 3.3 数 据 积 累 有 待 完 善 , 铝 合 金 规 模 应 用 尚 需 时 日
第 15 卷 第 5 期 2015 年 10 月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汽车产品设计与模具开发]
Vol.15 No.5 Oct.2015
汽车轻量化设计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1.柳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图 1 车重和定速燃料消耗的关系
收稿日期: 2015-07-12 作者简介: 谷礼双, 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机械结构设计与教学; 贾晶, 硕士, 西安航 天复合材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 碳纤维研制及应用。
12
1 汽车轻量化 汽 车 轻 量 化 是 采 用 现 代 设 计 方 法 、使 用 新 材 料 和 其 它 有 效 手 段 对 汽 车 产 品 进 行 优 化 设 计 ,减 轻
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汽车; 轻量化设计; 碳纤维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