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关于鸦片战争的正面影响

关于鸦片战争的正面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它不仅仅是中英两国之间一次战争的问题,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极其深刻的。
在正面影响方面,以下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几点:第一、增强了民族意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全面与外国列强进行的斗争,虽然结局并不完全符合我们的期望,但是它却让中国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国家现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宣扬,而且鸦片战争也让广大中国人民加强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开始关注自己的国家的利益、尊严和荣耀,为保护祖国、捍卫民族利益而奋斗不息。
第二、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进入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转捩点。
尤其在晚清时期,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崛起、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加速、科技进步等都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开启了和西方接触、学习和竞争的历程,激发了广泛的社会变革,持续地推动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开始步入现代化的轨道。
第三、促进了女权运动的开展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地接触西方文化智慧,其中就包括女性解放思想的观念,女权运动在中国许多城市开展,逐渐积累了经验,推动了女性地位的进步。
在之后的社会中,中国社会对待女性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促进了社会大众对于性别平等的认可。
第四、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大力推进教育的发展,母校文化在这个时期有着长足的发展,而教育则开始普及化,包括中小学和大学等,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学生抨击旧教育、提倡新教育,推动了教育的进步,建立了新的学校和机构,大力推进了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鸦片战争虽然是中国的一场战争,在当时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痛苦和损失,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对中国的现代化、教育、文化、民族意识、女权运动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正面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1. 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标志着中国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
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了一系列特权,包括贸易特权、传教权、领事裁判权等,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主权。
2. 经济体系的冲击: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所控制。
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打击了中国的手工业和农业,导致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3. 国家主权的丧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
例如,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中国的海关自主权、司法主权等也受到严重侵犯。
4. 思想文化的启蒙:鸦片战争促使一部分中国人开始觉醒,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倡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5. 民族意识的觉醒:鸦片战争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人们开始反抗外国侵略,掀起了一系列的爱国运动,如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
总之,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经济体系,也推动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近代化进程。
战败之耻: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战败之耻: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灾难性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深远,可以说是战败之耻。
一、外交层面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英国想要合法贸易鸦片,但被中国政府禁止,最终导致战争的爆发。
战争结束后,中国不得不签订《南京条约》,向英国赔款20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并对英国公民实行最惠国待遇。
这样的条款对中国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屈辱,也打破了中国封闭状态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国成为了一个几乎彻底被列强欺压的国家。
而英国更是因此成为了中国史上的头号侵略者,对中国的外交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层面的影响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不得不开放更多的口岸和贸易,为列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从此之后,中国的国家主权开始失去,外商经营和中国官商勾结越来越多,中国国家经济逐渐萎缩。
随着不断的割让和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的国土被劫掠一空,霸权主义逐渐扩大,中国成为了商品和原材料供应国。
这样的经济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也是战败之耻。
三、文化层面的影响虽然鸦片战争主要涉及的是中国的贸易,但这个事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开始进行戒烟运动,禁止鸦片流入中国,但禁令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中国人逐渐沉溺于吸食鸦片,这也导致中国人的道德和精神层面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人们开始追求物质和享乐,而忽略了传统的道德和文化价值观。
这样的文化变革使中国丧失了自身的身份和独特性,为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战败之耻,对外交、经济和文化等多个层面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这场战争让中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为中国的历史进程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今天的和平,让历史留下的教训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鸦片战争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影响

鸦片战争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以下是一些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鸦片战争导致清政府的失败,它标志着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削弱了清朝的国力:鸦片战争后,清朝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等地给英国,赔款巨大,加速了清朝的衰落。
拓展了中国的对外关系: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开放向外交往,与西方国家建立了一系列的外交关系,拓展了中国的对外交往。
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巨大的危机,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和现代化的尝试,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这些尝试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志士开始呼吁保卫祖国、振兴中华,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形成。
总的来说,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它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带来的危害:1.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2.使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
3.使军队失去战斗力。
4.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失去劳动能力。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1,清朝封建制度及思想的腐朽。
2,中国封建经济落后。
3,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
4,清朝统治者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总之,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影响
1、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3、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由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变为中国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启示

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启示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
对于鸦片战争,有哪些历史影响?对后世的启示是什么?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启示,希望对你有用!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社会性质的变化在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经济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思想观念的变化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也认识到国家的危难;一些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显示了“向西方学习”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要求改变现状和学习外国,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
鸦片战争的现代启示十九世纪对于中国是一个黑色的时代,同样是噩梦的开始。
清朝的封建主义制度以为愚昧的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这个原本走在世界前列的东方大国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
然而,在满清王朝日渐衰落之时,西方各国的资本主义却在飞速发展。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角度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并总结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
一、政治影响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中国的封建统治体制受到了严重动摇,封建社会的矛盾更加尖锐暴露。
清朝政府在战争中的失败,使得人民对其统治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加剧,社会动荡不安。
其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沿海港口,并赔偿战争赔款。
这使得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国际地位大幅下降。
此后,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国内政治风云变幻,政治稳定面临挑战。
二、经济影响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一系列的贸易特权,中国的市场被外国商品所侵占,中国的商品则受到不公平的限制。
这导致中国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国家经济陷入了被动地位。
此外,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逐渐改变。
传统文化产业面临重大的挑战,西方的机器制造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传统手工业遭受到严重冲击,许多手工业者成为失业人口。
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不稳定。
三、社会影响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鸦片战争的失败引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众多的爱国志士开始兴起,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
他们起义、起义探索了中国的革命道路,为中国近代史的进程打下了基础。
其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战争带来的动荡,许多封建土地开始流转,农村经济的剪辑逐渐瓦解,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变成无地可种的雇佣农工。
这导致了中国农民起义的高涨,劳动者的抗争意识逐渐觉醒。
【文章可能继续】总结起来,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引发了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困境。
初三历史鸦片战争的影响与教训

初三历史鸦片战争的影响与教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它对中国的影响深远,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训。
下面从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我们可以汲取的教训。
一、经济方面的影响和教训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家,对外贸易并不发达。
然而,鸦片战争打破了这一局面。
在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军事技术和经济实力优势使他们占据了中国的优势地位,并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
作为条约的一部分,中国不得不开放更多的港口、削减关税并且让列强享有更多特权。
这无疑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鸦片战争的教训之一是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够维护自身的利益。
我们应该努力发展现代工业和先进技术,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内市场的保护,减少对外依赖,避免过度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政治方面的影响和教训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政府的腐败和薄弱变得十分明显。
清朝政府在战争中表现出弱不禁风的形象,无法有效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这为后来列强的侵略提供了机会。
从政治上看,鸦片战争告诉我们,政治稳定和强大的政府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中国需要一种高效、透明且廉洁的政治体系,以确保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
同时,必须建立强大的国家军力,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
三、文化方面的影响和教训鸦片战争不仅对中国经济和政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西方势力的入侵和文化输出,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压制。
在文化层面上,鸦片战争告诉我们要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虽然我们需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但不能盲目接受一切。
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文化特色,并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四、需要坚决抵制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中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
这给我们的教训是要遵守国际法,坚决抵制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摘要: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苦难的历史、屈辱的历史,它使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天朝上国”的美梦破碎了。
西方列强把连绵不断的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强加在中华民族的身上,造成了社会的极端贫困、主权从此不再完整,严重阻碍的中国的发展,对中国的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鸦片战争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争,它不仅使西方列强获取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对中国进行内政干涉和直接的经济压迫。
还对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鸦片战争中,西方先进的军事严重打击了我国清政府的军事,对我国近代军事方面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鸦片泛滥严重威胁了清朝的统治,不仅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钱贱,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得身体和精神。
因为鸦片吸食涉及“天朝”官吏和兵丁,所以清廷禁烟的结果是由于自乾隆后期以来吏治腐败,导致官吏、兵丁从中收受贿赂。
进而进一步加剧了吏治的腐败。
军队的战斗力亦因之丧失殆尽。
(一)、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对中国近现代军事的影响是巨大的。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统治阶级中并无人意识有系统地对西方进行专门的考察研究,西方在中国人心目中大概仅有一个朦朦胧胧的印象。
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第一次见识到了西方列强军事武器的厉害,这时的中国才发现自己的军事是这么的弱,简直是“器不如人”。
但鸦片战争却促进了中国国防建设的现代化。
为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列强侵略,开始了学习西方军事的主张,而第一个是林则徐,他主张仿照西方列强的战船。
于是后来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造,如洋务派先后创建了军工企业,筹划海防军事的部署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大海军,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军事科技等等。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军事上的侵害的长远的。
在鸦片在战争期间,中国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军事主权受到了侵害。
如台湾问题至今还未解决,所以说鸦片战争对中国近现代军事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无可估量的。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影响。
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首先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其次是加速中国社会内部变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在经济、思想上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政治上,虽然清政府依旧进行着统治,但已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和控制,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等大量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
中国的政治发展也因此感受到世界民主化进程的节拍..(一)、政治构架的演变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的国家。
(二)、中国本土的传统因素与域外思想或政治力量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由于中西双方历史演进不同,而形成的政治心理,双方也不同。
西方的政治意识,可说是一种外倾型的,中国则比较属于内倾型。
中国人心理,较偏重于从政以后如何称职胜任之内在条件上,而不注重于如何去争取与获得之外在活动上。
中国社会民众对政府常抱一种信托与期待的态度,而非对立与监视的态度。
于是西方政治的主权论,一到中国,却变成了权力论。
革命与组党,只注重在如何凭借权力而活动。
若论政治本质,在近代中国,始终是一张空白,待向外国去套板印刷。
始终是用外国的理论,来打破自己的现实。
(三)、政治力量的代表的改变。
1840—1911年,中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历时71年。
如此划分不仅是基于一个王朝的终结,也是中国自秦始皇以来专制皇权政治制度的终结,同时还是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起点。
这71年的政治发展就其速率来看,是前慢后快。
政治发展的方式由局部的微调到整体的自我改造,再到旧王朝被推翻,建立共和制。
这好比一座历经千百年沧桑的老店,在无法避风挡雨的时候,店中人先是补漏(1861年增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是翻新(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的“新政”及预备立宪运动),当补漏与翻新均无济于事的时候,就只能推倒重建(辛亥革命运动)。
这是一个纵向的发展走势。
政治发展的速率通常与国民认知水平的提高相关联。
如何面对这个摇摇欲坠的内忧外患的老大帝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感受,并提出不同的对策。
三、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上的影响(一)、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上最为直观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条约的赔款上。
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含《广州和约》规定的赎城费600万银元,英国商馆损失费62372银元;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鸦片烟价600万银元、商欠300万银元、军费1200万银元。
全部赔款于4年内分做7次全部偿清,“倘有按期未能交足之数,则酌定每年每百元加息五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关平银1600万两,含中英《北京条约》中规定的英军军费银600万两、商亏银200万两;中法《北京条约》中规定的法军军费银700万两、商亏及抚恤费银100万两。
鸦片战争的赔款并不是一开始就左右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但是它开创了先河,随之而来的战争赔款数额的不断增多,致使其在清政府的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最后导致了中国财政经济的崩溃。
同时,鸦片战争的赔款,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深重的灾难,严重地阻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
(二)、鸦片战争的经济影响还表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关税自主权及海关行政管理权的略夺。
海关税收向来是清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自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掌管我国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
一方面这大大减少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这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
中国海关主权的丧失,使中国经济大门的钥匙揣在了帝国主义的袋子里,列强借此加快了对华的商品输出,并且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三)、资本主义国家还操纵着我国的经济市场。
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中国的棉纱、棉布市场;以洋货排挤土货;以机制商品打击中国手工业产品,促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并且,压迫、排挤中国民族商业资本,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四)、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运都被外国列强所垄断。
自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势力就渗入到我国的各行各业,他们利用战争打开了我国的国门,从我国榨取巨大的利润,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民族资本压得抬不起头来,不能获得正常的发展。
(五)、虽然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遭难,但对中国落后的经济还是有一定的刺激和促进作用。
鸦片战争的打响,西方国家的不断侵略,迫使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承认自己的落后,逐步消除“上国天朝”、“惟我独尊”、“夜郎自大”等等虚骄之气,不得不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引进近代化生产技术。
随着林则徐、魏沅等进步先驱提出“师以长技以制夷” 的响亮口号,左宗棠、李鸿章等洋务派也开始发展起近代机器工业。
中国也逐步走向近现代化道路。
四、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文化的影响。
西方的先进不仅冲击了中国落后的政治、军事、经济局面,更以自身开放的、高势能的文挑战中国封闭的、僵化的文化和价值观。
这不仅使中华民族遇到了“亡国、亡天下”的民族危机,而且遇到了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解体的危机,从而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稳定性,引起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危机。
(一)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
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以坚船利炮轰开了紧闭的中国国门,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和屈辱,但它同时也开启了一扇窗口,使中国人得以窥见域外世界的新鲜图景。
其中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主张明确表明了在中西文化的最初碰撞中,中国人首次看到传统文化的不足,要以西方文化的长处来弥补和纠正。
这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观念的变化,是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的里程碑,中国文化从此开始走上了艰难的近代化历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注目世界,学习西方。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虽然迫于时代的局限,二人的主张未能实施,但迈开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第一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深感“中国遇到了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遇到了千年未有之变革”,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将林、魏二人的“师夷长技”主张付诸实践。
(二)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洋务派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更认识到要有“制器之器”需要“制器之人”,先后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培养军事、翻译、科技等人才;为进一步了解西方,避免洋人“挟技居奇”,洋务派还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历程。
他们带来了欧洲的现代文明和技术。
外国的一些进步和开放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的主张,也开始在中国大陆产生。
比如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也研究了“鸦片战争”的过程,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
鉴于文艺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中宣传启蒙思想、揭露批判封建主义所起的巨大作用,他们也看到文艺对群众的极大影响,因此确定文艺是开启民智的最好手段,也就是改革社会的最有效工具。
著名学者钟叔河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民族,整个近代的历史,都是一个逐渐现代化的过程。
从古老的文化走向现代文明,走向世界,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是特别艰难的过程。
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中国的本土文化传统太强大、太悠久了。
没有鸦片战争,中国民族就不会遭受那么多年的苦难;没有鸦片战争,中国也不会惊醒过来,睁开眼睛看这日新月异的新世界。
世界在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
中国,这只熟睡的东方狮子,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不再做他的天朝上国之梦,传统落后的封建社会走向新世界。
应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参考文献:1、《中国近代史述要》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陈卫文4、《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闾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