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新城规划历程1117

合集下载

珠江新城规划

珠江新城规划



珠江新城建成后以冼村路为界,分东、西两区,东区 以居住为主,西区以商务办公为主,两区以珠江滨水 绿化带和东
道路交通规划图
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
地标性公共建筑
珠江新城规划
简介

1992年开始规划的珠江新城,规划用地面积6.44平方 公里 功能定位为:作为广州市21世纪城市中心商务区硬核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发展成为集国际金融、贸易、 商业、文娱、外事、行政和居住等城市一级功能设施 区,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规划范围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西至广州大道, 东抵华南快速干线。 开发容量(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住宅/商住:624.28万平方米 商贸/行政办公:757.45万平方米 其它(文化娱乐、旅业酒店、市政设施等):114.60 万平方米

西安珠江新城大盘项目策略发展方案107PPT

西安珠江新城大盘项目策略发展方案107PPT

西安珠江新城大盘项目策略发展方案 107PPT
思考与定位
客户目标
迅速回笼资金 保持高销售速度 实现目标均价 提升珠江品牌和知名度
实现2009年销售收入4 亿 每月400套左右 整体均价 珠江在西安项目的开门红
西安珠江新城大盘项目策略发展方案 107PPT
第二部分 策略与分解
西安珠江新城大盘项目策略发展方案 107PPT
西安珠江新城大盘项目策略发展方案 107PPT
思考与定位
客户定位
西安珠江新城大盘项目策略发展方案 107PPT
思考与定位
客户定位
定位分析 珠江新城作为一个现代化居住城市, 有着强烈的复合多元化色彩,涵盖着 各种居住人口和产业链条,因此,它 的客户群体不能以群体类型来定位, 因为单纯的人群类型不足以支撑如此 庞大城市的存在,不能凭借着项目的 档次和价格区分客户。
西安珠江新城大盘项目策略发展方案 107PPT
西安珠江新城大盘项目策略发展方案 107PPT
思考与定位
市场定位
市场形象
精装精彩 成品城市
西安珠江新城大盘项目策略发展方案 107PPT
西安珠江新城大盘项目策略发展方案 107PPT
市场定位
思考与定位
1. 西北第一个以“新城市主义”理论为基 础构建的现代国际化城市; 2. 国际最流行的自然生态街区景观,功能 配套全、街区氛围足; 3. 属于普罗大众的住宅产品,引导未来发 展的居住潮流; 4. 新颖户型、精品装修,让居住成为理性 的消费。
从西安市的城市发展角度来看,珠江新城 是十三朝古都中新崛起的国际化生态新城, 是三千年历史的断代点。它的出现,改变 的将是西安古城人民对于居住的观念、对 于生活的观念、对于城市的观念。

珠江新城,二十年成就“一张蓝图”

珠江新城,二十年成就“一张蓝图”

[ UED ] 115 | 10 | 2018珠江新城,二十年成就“一张蓝图”The Achievement in Twenty years of Zhujiang New Town文_袁奇峰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珠江新城规划始于1993年的国际城市规划设计竞赛,成形于2003年的规划检讨。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建设期,它首先熬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写字楼市场六年冰封,又巧妙应对了来自体制内的杂音,终于坚守到2003年的市场重新繁荣,引导了2008年之后爆炸式的增长。

1993年美国托马斯设计公司方案为广州而设计 DEsign for gUangzhoU1840年起于广州的鸦片战争,打碎了国人闭关自守的天朝大梦,把中国拉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竞赛。

落后就要挨打,救亡图强从此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话语。

而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让国人进一步相信,只有向西方学习,加入世界工业化的潮流,才能富国强兵。

虽然历史的进程跌宕起伏、迂回婉转,但是中国社会的总体发展方向就此定下——要推动国家的现代化!1918年10月,广州诞生了第一个市政建设官方机构——广州市政公所。

随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拆城墙、筑马路、辟公园、架路灯、建设骑楼商业街⋯⋯标志着广州城正式开始了现代化之路。

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正式成立。

至今,广州城市建设有过两个黄金时代:其一,是1918年到1937年。

广州市政府致力于打造民国“模范城市”,探索通过拆除城墙、改造旧城、开办大学推动城市现代化。

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Killam Merphy)帮广州做了旧城中轴线的规划,重构了广州城的城市结构,建设了从越秀山中山纪念塔、中山纪念堂、市政府、中央公园、维新路到海珠桥的近代城市中轴线,取得了“在旧城市中建设新城市”的巨大成功。

始建于1933年,位于五山的国立中山大学校区见证了“民国黄金十年”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发展与评价

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发展与评价

Urban design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f Zhujiang New Town Core Area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发展与评价文_吴桂宁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胡凯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生何力宇 广州零号建筑设计公司 建筑师珠江新城核心区是广州市近年建成的CBD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最重要的城市标志之一,其设计与建设实践对国内众多大规模、高密集程度的城市核心区建设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系统梳理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对各阶段工作的成果特点、联系和变化进行评析,并对其进行了总体评价。

珠江新城核心区(又称广州新中轴珠江新城段)占地1.4km2,经过20余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基本成型并获得普遍好评,作为广州经济发展的引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州市全市土地面积7434km2,珠江新城核心区占全市面积的0.013%,据统计2015年全市GDP总值为1.8万亿,珠江新城核心区GDP总值990亿, GDP总值占比为5.5%;同时它还是重要的城市标志,被誉为广州市的城市客厅。

珠江新城核心区建设启动以来,进行了多次的城市设计探索研究。

通过对其城市设计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我们可以理清其发展的连续性、各阶段的特点、联系和变化情况,为后续的反馈完善提供依据;同时作为广州同时期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总结其过程中的得失可以对广州未来的城市设计及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对国内众多大规模、高密集程度的城市核心区规划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

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的发展经历了起步探索、检讨调整、深化实施、逐步完善等四个阶段。

图6 广州规划院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方案总图图7 同济大学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方案总图图8 华南理工大学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总图图9 华南理工大学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模型年)珠江新城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1992年)1992年7-8月,广州市规划局委托美国托马斯规划服务公司、香港梁栢涛规划师建筑师事务所、广州市规划院等三家单位进行“广州珠江新城概念性规划方案竞赛”,经专家评审后,托马斯公司方案胜出,其方案基本确定了珠江新城规划的总体构架。

浅谈珠江新城规划设计完整版

浅谈珠江新城规划设计完整版

浅谈珠江新城规划设计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学院:广州工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1、珠江新城的简介 (3)1、珠江新城的简介珠江新城总用地面积约6.5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1496万平方米。

珠江新城规划范围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西以广州大道为界,东抵华南快速干线,将容纳20万居住人口。

珠江新城中心区域包括歌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第二少年宫、超高双塔和电视塔在内的七大标志性建筑和37栋商业大厦。

形成珠江与城市新中轴线交汇的城市景观中心,规划定位为21世纪广州中央商务区(CBD)核心。

2、回顾珠江新城的历史早在1993年广州市政府就作出决策,将广州新城市中心定在珠江新城,并打算用5-10年的时间把它建成一个现代化的金融商务中心。

按照1993年出台的《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珠江新城规划》,珠江新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西以广州大道为界,东抵华南快速干线,用地面积约6.4平方公里。

2000年,广州市确立了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这使得珠江新城的重新定位迫在眉睫。

于是,《珠江新城规划检讨》应运而生。

这个对“93版”规划进行修正的新规划在2003年由广州市政府颁布。

至此,广州CBD正式写入政府文件。

3、CBD的特点CBD作为城市中心的核心区域逐渐显现出其应有的特征和功能。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代城市CBD具有如下特征:(1)拥有高赢利水平的产业。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并逐渐替代位于中心区的工业制造业。

(2)拥有商务空间的最高聚集度。

CBD内商务办公建筑空间集约化,是城市内建筑空间、交通和就业岗位密度的峰值地区。

(3)具有最高的交通可达性。

CBD占据了块速道路网、公共交通系统、步行系统等交通报务最佳区域。

(4)拥有最高的地价。

峰值地价点往往是CBD的核心区。

(5)与城市的地理中心有关联,有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技术设施和城市景观;对区域经济活动起控制作用。

广州 珠江新城总结

广州 珠江新城总结

珠江新城已有研究总结报告戚路辉发展历程简述:作为广州CBD的珠江新城,1992年广州市政府委托美国托马斯夫人就珠江新城进行规划,1993年批准实施《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但在1996年上报国务院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没有提及中央商务区(CBD)的概念。

2002年4月实施《珠江新城规划检讨》,直到2003版广州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广州21世纪城市中央商务区区的基本结构是“以体育中心四周和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商务办公区为硬核,以天河中心区和东风路、环市东路沿线地民为核缘,以新城市中轴线南延地区为发展用地储备,以广州大道、江海大道(暂名)为内部交通轴的CBD”。

有论文说是中国通过审批的三个中央商务区之一。

(还待考证)建设问题总结: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市政府曾设想用5到10年时间,把珠江新城打造成一个现代化金融商务中心,但10年过去了,珠江新城仍未能形成设想中的商务环境。

在卖出去的地块中,有2 /3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开发,然而近几年来珠江新城的开发掀起了一股热潮。

广州CBD的发展,主要在于没有考虑市场因素。

CBD不是规划出来的,它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自然产物,只有顺应市场,CBD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

从1992年至2001年底,珠江新城卖地99宗,其中,已建成19宗,在建11宗,没有开发的达69宗,占2/3还多。

珠江新城合同出让地价共102亿元。

广州市原本指望珠江新城土地能为地铁“生财”80-100亿元,但政府急于启动珠江新城开发。

以每平方米2300元的拍卖底价出让,直到2001年底真正到手的仅45亿元。

珠江新城不但没有如期建成广州市的“中央商务区”,而且还成为广州市最大的闲置地。

2002年后建设逐步复苏,2005年商务用地的楼面地价2700多元/平方米(越秀城建),2005年3月,珠江新城住宅用地拍出3348元/平方米。

2006年广州市新出台的“双核心”规划,当年4月12日起,对于在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新设立金融机构总部的,广州政府将一次性奖励500万元,以及预计珠江新城大型配套设施2009年基本投入使用后的刺激,2006年进入发力期;2006年商务用地的楼面地价达到4308元/平方米(富力),2007年楼面地价8357元/平方米的新地王(永恒投资有限公司)。

珠江新城规划

珠江新城规划

广州市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检讨(文本)2007-09-19 15:17:36来源:互联网【字体:大中小】编制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面积:6.19平方公里居住人口:7.3万人完成年份:1999年项目概况珠江新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地处城市旧城大组团与东翼组团交汇处,用地面积约6.19平方公里。

为未来的广州新城市中心,预计全区居住人口7.3万人,就业岗位6.16万个。

地区发展策略检讨结论(1)全市写字楼过剩广州市商务用地供应失控,办公设施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写字楼开发缺少动力,目前的市场需求难以在短期内维持一个强大而集中的商务中心区。

(2)城市土地政策供过于求的土地市场、旧城区见缝插针的旧城改建既破坏了名城风貌,又分散了有限的市场需求。

大量廉价的村留用地扰乱市场,土地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影响土地市场的良性发育,削弱了政府利用土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能力,迟滞了新区开发。

(3)加强地区战略研究在充分考虑城市新中轴线南延尚有大量区位良好的用地储备的前提下,未来20年里,在目前城市建成区及正在开发的新区范围内,全市商务办公建筑总体规模应该控制在1100万平方米左右,而天河中心区与珠江新城商务办公建筑应在600万平方米左右,那么,珠江新城商务办公建筑应控制在300-400万平方米左右。

在分析广州市城市发展的趋势、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提出了广州市21世纪中央商务区(GCBD21st)的空间结构概念:以体育中心四周及珠江新城商务办公区为硬核(Hard Core),以天河中心区和东风路、环市东路沿线地区为核心缘(Core Fringe),以城市新中轴线南延地区为发展用储备,以广州大道、天河东路(江海大道)为内部交通轴的CBD地区。

这样一个商务办公建筑规模和CBD结构目标的设定与广州力争成为区域级国际性城市的目标相衬,又足以支持区域级国际性城市对商务办公设施的需求。

相应,珠江新城功能定位如下:作为广州市21世纪城市中央商务区(GCBD21)硬核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发展成为集国际金融、贸易、商业、会展、文娱、外事、行政和居住等城市一级功能设施,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珠江新城规划历程1117

珠江新城规划历程1117
原规划宽128米的笔直中央林荫大 道调整为宝瓶状、面积约40公顷的生态 性绿色开敞广场,由北向南依次为:入 口广场——都市绿核广场——文化艺术 广场,并与海心沙市民广场相连,形成 广州最大的“城市客厅”。
2004年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城市设计 (美国SWA+市规划院)
2004年深化方案的规划理念
2004年深化方案的规划理念
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设计历程
1993
1999
珠江新城规划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咨询方案
(美国托马斯规划服务公司方案()华南理工、同济大学、市规划院参加,以华南
理工方案深化)
2000-2003
2002
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城市设
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与珠江新
计咨询方案
城规划检讨
(华南理工、同济大学、
2007
珠江新市政交通项目景观 工程及海心沙岛景观设计
2009年,实施方案
2004年,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城市设计咨询》,邀请国 内四家著名设计单位参与。
华南理工大学方案
清华大学方案
同济大学方案
市规划院方案
2公里
700米
2004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方案基础 上,综合四个咨询方案的优点,编制完 成了《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城市设计》, 确定了珠江新城核心区的城市形态和中 央广场景观控制要求。核心区东起冼村 路,西至华夏路,北起黄埔大道,南临 珠江,占地面积约1.4 平方公里。
2003-2004年,《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城市设计》深化成果编制完成;
2005年,市建委组织了珠江新城市政交通项目设计招标;
2007年,市建委组织开展了珠江新市政交通项目景观工程及海心沙岛景观 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 项目方案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于2005年7月完成了《珠江新城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深化方案》,对珠江新城交通问题进行了 全面研究,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周边道路过境交通压力较大,道路交通不畅,道路通行能 力已趋饱和。
对外出入通道能力不足,特别是缺少与西部旧城中心以及 北部天河商贸区的联系。
2003-2004年,《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城市设计》深化成果编制完成;
2005年,市建委组织了珠江新城市政交通项目设计招标;
2007年,市建委组织开展了珠江新市政交通项目景观工程及海心沙岛景观 设计。
2004
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城市设计 (美国SWA+市规划院)
2005
珠江新城市政交通项目 (德国欧博迈亚)
警备人员 安检及入口区
临时发电设施 运动员
存放区
器材物流
安检及入口区
观众集散桥梁 (钢桥)
可升降 表演舞台 LED风帆
+14.40 +8.30
直升机 起降坪
运动员停车场 及调度室
+7.80
贵宾、嘉宾 安检及入口区
观众集散平台 (钢筋混凝土)
主会场 观众看台
亚运火炬塔 浅水区 喷泉船首 花海广场
水上巡游
清华大学、市规划院参加)
1993年,珠江新城开发建设正式启动,控规开始编制; 1999年,市府提出对前期规划和建设管理进行全面检讨;
并开展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咨询; 2000-2003年,进行《珠江新城规划检讨》并审议通过; 2002年,《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城市设计》完成咨询方案;
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设计历程
深水区 高台跳水区 运动员星光大道
运动员集结区 登陆码头
地铁3号线
2010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主会场(海心沙)运营规划总图
珠江新城中轴集运线
+6.00 珠江
器材物流 存放区
全民欢庆 亚运之舟
富力君悦酒店
第一名:德国欧博迈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集团)
主题: “火山”,隐喻自然,模拟地壳运动,地层下能源聚集,地层开裂,喷发火山,隐 喻广州孕育着的巨大的内在能量,同时又是一个将双子塔连成一个整体的城市雕塑。
第二名:日本设计+规划院+地铁院(联合体)
第三名:广东省 建筑设计研究院+荷 兰皇家哈斯康宁集 团(联合体)
• 目标一:改善CBD核心区的内部交通,建立高效、便捷、舒适的综合交

体系。
• 目标二:整合、连接区内设施和建筑,形成一个统一、有机的地下空间 体 系。
• 目标三:创建新中轴线上的标志性中央广场,营造“城市客厅”。
• 目标四:为市民、游客提供齐全、优质的公共设施,形成以人为本、充 满 活力、景观宜人的城市中心区。
行云流水,珠连璧合 百川纳海、都市绿舟 璀璨银河、耀眼星光
2009年结合亚运会开幕式的表演创意,对海心沙岛重新 整体规划与设计
开幕式主会场总用地面积为36.4公顷,其中海心沙岛用地面积为17公顷。
媒体转播 专用停车场 及临时工作间
观众及媒体记者 安检及入口区
临时发电设施 存放区
分会场 观众看台
工作人员 演员
2007
珠江新市政交通项目景观 工程及海心沙岛景观设计
2009年,实施方案
2004年,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城市设计咨询》,邀请国 内四家著名设计单位参与。
华南理工大学方案
清华大学方案
同济大学方案
市规划院方案
2公里
700米
2004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方案基础 上,综合四个咨询方案的优点,编制完 成了《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城市设计》, 确定了珠江新城核心区的城市形态和中 央广场景观控制要求。核心区东起冼村 路,西至华夏路,北起黄埔大道,南临 珠江,占地面积约1.4 平方公里。
•。
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设计招标工作过程
2005年7月 完成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规划研究方案;
2005年9月 发布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建筑设计方案 招标公告,共有66家单位报名,确定12家正式投标人;
2006年1月 选定3个优胜方案;
2006年4月 选定中标单位——德国欧博迈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集团),国内合作牵头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内合 作参与单位——广州市设计院、广州市市政设计院、广州市地 铁设计院、广州市规划设计院。
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设计历程
1993
1999
珠江新城规划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咨询方案
(美国托马斯规划服务公司方案()华南理工、同济大学、市规划院参加,以华南
理工方案深化)
2000-2003
2002
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城市设
珠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与珠江新
计咨询方案
城规划检讨
(华南理工、同济大学、
原规划宽128米的笔直中央林荫大 道调整为宝瓶状、面积约40公顷的生态 性绿色开敞广场,由北向南依次为:入 口广场——都市绿核广场——文化艺术 广场,并与海心沙市民广场相连,形成 广州最大的“城市客厅”。
2004年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城市设计 (美国SWA+市规划院)划理念
轨道交通的覆盖范围有限,交通衔接不便,行人步行距离 过长。
为完善以轨道交通为主 体的公共交通体系,解决内部 大量人流、车流交叉问题,提 供人性化的步行空间,并与城 市轨道交通、公交系统实现 “零换乘”,构建一个井然有 序、综合人性的区域立体交通 组织体系,满足中央商务区的 交通需求,2005年市政府组 织开展了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 交通项目设计方案招标。
1999年:
委托同济大学完 成12公里长的广 州新城市轴线概 念规划。其后, 陆续开展了中轴 线各段的城市设 计工作。2009年 上半年完成北段 的最终整合,下 半年将开展南段 的城市设计整合。
6公里
6公里
燕岭公园
珠江新城 珠江
珠江新城被定位为广州市新的城市中轴线的核 心节点,广州二十一世纪的中央商务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