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 社会工作的功能、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班次与时间:

课题名称:

第一讲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一)

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社会工作的含义。

2、使学生明白社会工作在西方的发展脉络。

二、教学知识点

社会工作的定义、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与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重点: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与专业发展

四、教学难点:区分“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与发展”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多媒体课件

说明:

一、教案还应包含教具、幻灯、电化教学(若使用)使用手段的说明;新课内容小结;

作业布置;后记

二、课时授课计划(教案)以一次课(2学时)为单元编写,每一单元有一首页

三、教学内容、小结、作业布置、后记等书写在竖直线左边,其他内容书写右边

四、青年教师需提供板书设计(最后)

【主要内容】

(导入:同学们刚上大学,跟人聊天的时候,人家可能经常会问你学什么专业的,对这个问题你可能会感到挺无奈的。有些人会直接说“没听过”,给你当头一棒,有些人会说是“社区大妈或大叔”、志愿者、政府公务员。那时候你也不会去反驳,只是尴尬地笑笑。时间久了,我们自己就常常会把“助人自助”四个字挂在嘴边。那究竟什么是社工呢?我记得在刚刚开学的一次专业动员会议上,张老师就告诉过同学们,我们社工就是“拿工资的雷锋”。这点大家应该不陌生。那么,为什么不说雷锋是社工,而要说社工是拿工资的雷锋呢?)雷锋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典型代表,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全国向雷锋同志学习。他做了那么多好事,小学学的在风雨中给带小孩子的大嫂撑伞等,带动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很多人也确实向他学习,做当代的活雷锋,可是为什么他们都不算是社工呢?在香港,很多人在周末或是有空的时候会自觉去做义工,已经形成一种良好的意识。可是为什么他们只能是义工,也算不上社工呢?请大家思考一下。社会工作是以职业化的姿态将专业化的技巧和手法融入“助人”之中,使“助人”成为一个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工作岗位”,这是一个讲求敬业、责任、专业、创新、协作、规范,超越传统三百六十行之外的新“行当”。职业化是指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针对一种专门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志愿者就不能算社工,它不是一份职业,是你在工作以外再去做的事情。没有规范、制度与标准。曾经有人说,雷锋精神就像民谣唱的“三月里来,四月里走”。许多人只在“雷锋日”里赶形式,走过场,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曾经有些孤寡老人在3月5日这天被“做好事”的人送去洗了好多次澡,反而洗出病来,平时却很少有人会去关心他们过得怎么样。专业化是指我们都是经过科班出身,社会学或社工专业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有自己的专业伦理、专业价值、专门的操作技巧、方法以及专门的理论等。介于此,我们社工当之无愧是“拿工资的雷锋”。

接下来,我们从理论上一起来了解一下社会工作是怎样定义的: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对这个概念进行理解。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活动。人的活动有利他和利己之分,我们是以帮助有需要、有困难的人为出发点,而不是说我要挣多少钱,或者是我要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名声、地位。虽然通过服务社会工作者也会得到社会所认可的报酬。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十分复杂的,需要运用综合的、多元的知识储备作为基础,这些知识都是科学的,不是愚昧无知的。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我们的方法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并得到了实践的检验。社会工作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是一份专门去帮助有困难

的人的职业,不是随意的服务。通过这些解释,就是将社会工作同一般的慈善活动、人们之间的互助、偶尔的公益活动区别开来,跟管理别人、控制别人的政治活动也是应该加以区别的。“服务”是重点。这个定义,同学们是一定要掌握的。

社会工作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在国外,三岁小孩儿都知道有问题要找社工。社工对于他们的概念就相当于我们对人民警察的了解这样。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去了解西方的社工发展历程。再对我们国家的社会工作进行分析。关于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是怎样的历史背景催生了其产生。没有形成专业以前开展了哪些实践活动,一直到它成为真正的专业以及后续的发展。首先,了解一下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一个事件的定式是围绕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来展开的。这里也不例外。思想渊源上主要是基督教的博爱观念、宗教改革以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我不知道班上有没有信徒,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我只是为了教学而进行客观的描述,不是给大家传教。基督教有上帝,上帝对人有超越性的怜悯,不忍看到人类罪孽深重,遭受苦难,而要去拯救人类。因为上帝先爱人,人也要以爱作为对上帝的回应,也就有了宗教的虔诚。可是人类是看不见上帝的,间接回报上帝的方式就是人们之间的互爱,即人类对自己同类的伦理观怀。上帝与人,人与人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博爱”的观念,所谓博爱,就是广泛地爱一切人与生命。不轻易发怒、不计较别人的恶,不嫉妒、不自夸,恒久忍耐,只喜欢真理,要真做到这些,那大家都是神了。这样的观念在当时其实就缓解了当时西方社会中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尖锐的矛盾,挽救了资本主义,有利于政治统治,所以在西方社会的文化和政治统治中就确立了自己的特殊地位,必然影响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这种博爱的观念就成为社工产生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关于人道主义,我们知道,西方是讲究个人主义,我们讲究集体意识。对西方人来说,自己就是自己,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我个人的奋斗就是为了个人价值的体现和享受。对东方人来说,努力奋斗除了实现个人价值,还有另外一个意义,那就是光宗耀祖,造福后人。也就是说西方人对自身的价值很看重。但是在中世纪的时候西方社会抬高神而贬低人,狂热的宗教意识已经压抑到人的发展。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作为资产阶级思想革命的先导,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的是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同时,教会是很腐败的,为了维护统治,也会相应做出一些小小的改革去恢复人的尊严与价值。人道主义和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我们了解更多的是它给国家带来的经济发展,但对于日益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产生的大量社会问题以及对于国家的社会结构带来的巨大冲击,至少在以前我们很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