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琼山区旧州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海口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南北场监项目用地和飞行区增加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模板】

海口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南北场监项目用地和飞行区增加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六年三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1)(一)项目背景 1(二)项目拟用地土地利用现状情况 2(三)项目拟用地土地利用规划情况 2二、规划调整的必要性、原则和依据 (2)(一)调整的必要性 2(二)调整原则 2(三)调整依据 2三、规划调整方案 (2)(一)建设用地调整方案 2(二)建设用地核减方案 2(三)基本农田补划方案 2(四)耕地补划方案 2(五)林地补划方案 2(六)规划调整方案小结 2四、规划调整方案可行性分析 (2)(一)建设用地调整方案可行性分析 2(二)基本农田补划方案可行性分析 2(三)耕地补划方案可行性分析 2(四)林地补划方案可行性分析 2五、规划调整方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影响 (2)六、规划调整方案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2)七、规划调整方案实施保障 (2)(一)做好审批监管工作 2(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 2(三)加强补划基本农田保护的措施 2(四)注重施工期间生态环境的保护 2(五)做好存档备案 2八、附件 (2)附件1.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海南省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附件2.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附件3.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附件4.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批复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2九、附图 (2)附图1.**市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局部图---项目用地附图2.**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年)局部图(调整前)---项目用地附图3.**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年)局部图(调整后)---项目用地附图4.**市**区灵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局部图(调整前)---项目用地附图5.**市**区灵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局部图(调整后)---项目用地附图6.**市**区演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局部图(调整前)---项目用地附图7.**市**区演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局部图(调整后)---项目用地附图8.**市**区三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局部图(调整前)-建设用地核减附图9.**市**区三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局部图(调整后)-建设用地核减附图10.**市**区演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局部图(调整前)-基本农田补划附图11.**市**区演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局部图(调整后)-基本农田补划附图12.**市**区三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局部图(调整前)-耕地补划附图13.**市**区三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局部图(调整后)-耕地补划附图14.**市**区演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局部图(调整前)-林地补划附图15.**市**区演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局部图(调整后)-林地补划一、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为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高运输能力,海口美兰机场将实施扩建工程。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关于实施点状用地制度的意见-琼自然资规[2020]3号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关于实施点状用地制度的意见-琼自然资规[2020]3号](https://img.taocdn.com/s3/m/c671394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3.png)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关于实施点状用地制度的意见正文:----------------------------------------------------------------------------------------------------------------------------------------------------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关于实施点状用地制度的意见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琼发〔2020〕1号),建立更加灵活、更加精细的土地利用制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实施点状用地制度提出以下意见:一、明确点状用地的内涵和实施范围(一)内涵。
本意见所称的点状用地是指在城镇、产业园区开发边界外,不适合成片开发的区域和项目,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以及项目用地需求,结合项目区块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建(构)筑物占地面积等点状布局,按照“建多少、转多少、供多少”的原则进行点状报批,根据规划用地性质和土地用途灵活点状供应的项目用地方式。
点状用地项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2.符合国家和本省相关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3.土地权属清晰,不存在权属争议;4.涉及土地征收的,应符合《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5.涉及利用农村集体土地的,应当经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实施范围。
点状用地的实施范围包括:1.乡村基础设施(含交通、水利等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乡村休闲农业和旅游项目用地及其配套设施用地;3.农产品加工、展销、存储等项目用地;4.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旅游新业态用地;5.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范围内服务于南繁育种的生产设施用地;6.旅游公路驿站、交通场站用地;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点状项目用地。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整的批复
【法规类别】土地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琼府函[2016]67号
【发布部门】海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6.04.21
【实施日期】2016.04.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
整的批复
(琼府函〔2016〕67号)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你县《关于审批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百花岭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红岭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点项目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的请示》(琼中府〔2016〕4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百花岭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即同意你县局部调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将项目拟用地原规划用途为一般
1 / 1。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口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01•【字号】海府办[2012]55号•【施行日期】2013.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司正文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海府办〔2012〕5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3年4月1日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指导东寨港旅游区(以下简称本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适当开发旅游功能,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西至东寨港大道与规划海涛路、南至规划新老铺(暂名)公路、东至规划通往文昌市的高等级公路及海口市域边界、北至琼州海峡,但不包括已经批准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地。
规划总面积为78.88平方公里。
严格执行《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切实保障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及生态修复。
积极加强本区与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与修复、科研科普与教育培训、旅游观光等方面的协调。
第三条规划原则生态保护和修复优先原则。
本区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紧邻中国最早且已经纳入国际湿地公约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本区的综合环境整治、旅游功能开发、村镇社区建设等,都应以自然保护区及本区内的自然生态和修复为优先原则,重点加强生态建设,切实加强历史人文资源保护,禁止各类破坏性的规划及发展建设活动。
核心品牌开发原则。
重点依托享有国际盛誉的东寨港红树林资源,在重点加强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结合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大力推进核心品牌项目的发展,塑造中高端生态休闲旅游形象。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口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0.20•【字号】海府办[2009]299号•【施行日期】2009.10.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海府办〔2009〕29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海口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十月二十日海口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方案为更好地引导和规范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农村土地流转),指导各区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根据《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管理和服务,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加快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全面提升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水平。
二、工作目标各区选择一个镇做为试点,在做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台账和档案。
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土地流转的自发、无序和低效局面,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向组织化、规范化发展,不断拓展流转范围,创新流转方式,提高流转效益。
三、工作内容(一)完善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工作。
当前我市的主要工作是解决第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
包括家庭承包合同的清理、个别经济社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的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换发或补发、坡地和“四荒地”的发包、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处等。
海口琼山区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3年

海口琼山区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3年1. 引言该规划是为了指导海口琼山区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规划,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本文档旨在对2010-2023年的总体规划进行简要介绍。
2. 规划目标- 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农田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3. 总体布局3.1 农村经济发展区- 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建设农村旅游示范区,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3.2 农村生态保护区- 保护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推行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加强水源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
3.3 农村建设区- 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交通和通信条件;- 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加强安居工程的推进;- 支持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
4. 实施措施为了达到上述目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供规划和资金支持;- 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和监测力度,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对土地利用规划的认知和参与度;-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推进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
5. 结论海口琼山区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3年旨在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农民生活。
通过实施措施,将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海南省海口市琼州区.考察掠影

海口市琼州区旧州镇简介
旧州镇 位于琼山区南部,气候条件 热带季风气候。 总面积约126平方公
里。地处北纬19046`,东经110024`,东连红旗镇、三门坡镇;南接甲子镇;西 南与定安交界;西部隔江与新坡镇、龙泉镇相望;北毗邻云龙镇,南渡江从镇西 边流经。全镇管辖10个村委会,103个自然村,107个经济社,总户数5492户, 总人口26094人。镇人民政府驻在旧州墟(全墟总人口5920人)。是旧州镇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1) 旧州墟镇控制规模从原来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4.5 平方公里,(2)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商贸活动频繁,中心墟镇的功能已辐射临近 的乡镇和村庄。(3)旧州墟也已建成为一个环境优美、卫生整洁、文明秀丽、秩 序井然的小城镇。旧州镇是海口市十个中心镇之一。
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关于建立全国老年基地立项文件
关于建设全国智能化养老基地 报告的复函
海口市琼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关于同意旧州镇智能化养老基地的复函
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总体规划
西部文化体验组团:
功能定位:全国智能化养老文化 体验、特色餐饮、文化观光、历 史渊源等。
组团面积 :350.07公顷,
文化有魂 生态有形 打造“百里乡村游长廊”。以旧州古渡口码头、侯家大院、
龙塘地震玄武石文化、木雕陶艺文化、珠崖郡遗址文化、南渡江舟楫江炊文化为特色 资源,打造旧州、龙塘古文化旅游区;以云龙镇琼崖工农红军改编旧址、冯白驹将军 故居、玉仙村,红旗镇本立村、泮边村等革命老区村庄为特色资源,打造云龙、红旗 红色文化旅游区;以龙湾国际休闲生态旅游区、南国威尼斯城为支撑,以万亩橡胶、 万亩胡椒、万亩荔枝、万亩龙眼、万亩香蕉、万亩菠萝等热带绿色经济作物、热带水 果为特色资源,打造三门坡、大坡、旧州、甲子的大生态农业、绿色田园、低碳经济 观光体验的生态文化养生旅游区。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典型乡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典型乡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口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7.11•【字号】海府办[2010]237号•【施行日期】2010.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典型乡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海府办〔2010〕23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海口市典型乡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七月十一日海口市典型乡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为加强我市乡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加快我市典型乡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下简称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饮水安全,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典型乡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10〕2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科学合理地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为海口科学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组织领导根据省政府的要求,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完成,成立海口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与领导。
组长:张磊(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成员单位:秀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琼山区政府、美兰区政府、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海洋渔业局、市水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交通港航局。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我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技术工作。
办公室主任由市环保局陈超局长担任,成员从各成员单位抽调(工作电话:65955818)。
三、主要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根据省政府工作安排,我市工作任务分2个时段:2013年年底前,分3批完成共11个乡镇和农村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报批和立桩定界工作;2015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报批和立桩定界工作(见附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说明(2014年调整)编制单位: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五年一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调整背景 (1)第一节基本情况 (1)第二节规划调整的必要性 (3)第三节规划调整的工作过程 (5)第四节规划调整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7)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及目标 (8)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 (8)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变化情况 (9)第三章各类用地空间布局变化情况 (11)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1)第二节土地利用分区 (17)第三节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调整 (23)第四节园、林地布局调整 (25)第五节建设用地布局调整 (26)第六节重点项目安排 (29)第七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0)第四章基本农田调整情况说明 (32)第一节基本农田调整情况 (32)第二节基本农田调整检验分析 (34)第五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变化分析 (35)第六章规划调整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评价 (36)第一节对规划主要目标实现的影响评价 (36)第二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评估 (37)第三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 (38)第四节调整方案可操作性分析 (38)第七章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39)第一节数据来源说明 (39)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二调数据的衔接 (39)第三节规划协调情况 (40)附件 (41)专家论证意见 (41)专家论证意见及修改落实情况回复表 (43)征求部门意见及修改落实情况回复表 (45)第一章规划调整背景第一节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旧州镇位于琼山区南部,地处北纬19°40′39″~19°50′05″,东经110°22′42″~110°29′22″。
东与红旗、三门坡两镇相连,南接甲子镇,西隔南渡江与新坡镇相望,北与云龙镇接壤。
云文公路以东北-西南方向贯穿全镇。
2、地形地貌旧州镇地形呈东部高、西北部低平之势。
地貌分为三个类型:一是东南部和南部旧州岭四周的小丘陵地区,海拔30—200米;二是东北部和北部的缓丘地区,海拔30—100米;三是南渡江沿岸的冲积小平原地区,海拔2.5—30米。
土壤类型主要有砖红壤和水稻土。
此外,南渡江沿岸有少量以河流沉积物为母质而发育形成的冲积土。
砖红壤为玄武岩砖红壤,风化深,土层厚,土中石砾含量很少,但土质偏粘,肥力一般中等或中等偏下,磷、钾等元素较缺乏;水稻土主要发育在砖红壤上,是砖红壤经水耕熟化而形成的,由于砖红壤肥力不高,演变成水稻土后,土壤肥力一般也为中等左右。
3、气候条件旧州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区,属热带季风气候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年平均气温23.30-23.80℃,年平均降雨量1663.8mm,年均日照2000h以上。
春季天气温暖,少雨多旱;夏季受热带海洋天气系统影响,高温多雨;秋季受南海、太平洋台风的影响,暴雨频繁,气候湿凉;冬季受大陆冷空气入侵的影响,有寒害出现,常有低温阴雨,对早作农作物不利。
4、水文条件河流:镇内水系大部分为南渡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渡江、铁炉溪、鸭程溪、三十六曲溪。
水库:全镇共有山塘水库14宗,其中小(1)型水库3宗,小(2)型水库4宗,主渠道25条97km,支渠道114条203km。
其中包括南任水库、石桶水库、大仁水库、美联水库、日富水库、美食水库、龙头水库、东西俑水库等。
(二)社会经济状况旧州镇土地总面积约125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委会。
2012年末,全镇总人口30658人,其中城镇人口4236人,农村人口26422人。
旧州镇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交通、产业基础等条件的制约,第二产业发展较为滞后,第三产业发展呈现出雏形。
2012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为2.8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为2.31亿元,第二产业总产值0.03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0.51亿元,三次产业比为81:1:18。
旧州镇第一产业基础雄厚,特色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农业主导产业已形成基地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形成了以橡胶、胡椒和荔枝为主的红土片,以槟榔、经济林和畜牧业为主的石砾土片和以香蕉、反季节瓜菜为主的旱田片三大农业片区,建成各种农业基地22个;第二产业方面,依托旧州镇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果蔬产品加工产业;第三产业方面,以旅游业为着力点,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古文化等主题旅游项目,随着旧州古文化旅游镇建设的深入,未来第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第二节规划调整的必要性(一)现行规划实施情况《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于2010年7月启动修编,2012年2月经海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规划实施以来,为旧州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1、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初步完成,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得以落实。
通过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现了基本农田图、表、册与地块的对应,宣传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要求,明确了基本农田保护范围,有效的落实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
2、经济社会发展用地得到保障,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作用加强。
基本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明确建设用地必须在规划所确定的规模控制圈内选址,有效地控制了建设用地的布局范围,对于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3、规划编制过程中,在座谈、踏勘、成果审查、征求意见、听证公示等多个环节,通过多渠道征询区、镇、村、组和农户意见,加大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树立了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了社会舆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不断提高旧州镇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规划、维护规划、实施规划的意识。
规划实施过程中,对用地单位和个人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提高公众依法用地、按规划用地的意识。
(二)现行规划调整的必要性1、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对土地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共海口市第十二届三次会议批准通过《关于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海发〔2012〕5号)提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的原则,具体举措包括“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镇域经济发展基础”、“全力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支撑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发展,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径,均对旧州镇今后一段时期内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改善、产业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现行规划编制时,无法预测到旧州镇上述重大发展机遇的变化,为了落实海南省、海口市对旧州镇发展的要求,镇域土地利用安排亟需根据新的发展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土地利用规划能够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2、现行规划需与正在修编的《旧州镇总体规划(2013-2030)》各类用地布局相协调由于现行规划与《旧州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编制基期不同、规划期限不同、背景差异较大,导致现行规划与《旧州镇总体规划(2013-2030)》中各类用地空间布局存在一定的偏差。
将《旧州镇总体规划(2013-2030)》中新增建设用地布局与现行规划进行空间分析,有部分新增建设用地位于现行规划的限制建设区内,现行规划的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旧州镇的发展建设需要。
未来几年,随着旧州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现行规划中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与镇域经济发展所需土地之间在空间上的差异将日益突出。
3、项目的开发建设对土地开发利用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深入推进,配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旧州国际生态养老中心等项目进驻旧州镇。
由于现行规划编制时,上述项目没有最终选址定线,故没有将其拟利用地块规划为建设用地,导致项目落地的用地需求与现行规划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存在差异。
第三节规划调整的工作过程(一)前期工作回顾2013年12月,旧州镇人民政府向海口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开展规划评估和调整工作,2014年1月,经市国土资源局复函同意后,镇政府立即组织开展规划评估工作,并编制了《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
2014年5月30日,海口市国土资源局组织有关专家和部门代表对实施评估成果进行了论证,会议同意了《评估报告》通过论证并建议对现行规划进行调整。
2014年7月23日,根据《评估报告》结论,琼山区人民政府向市国土资源局发出《关于申请调整<旧州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函》(琼山府函〔2014〕244号),在取得市国土资源局批准同意后,旧州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正式启动。
(二)规划调整工作流程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遵循“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经历了组织准备、调查研究、方案编制、协调论证四个阶段。
在海口市国土资源局和琼山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旧州镇人民政府和北京地格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共同组成了工作小组,负责规划调整的具体事宜。
1.准备阶段包括组织准备、业务准备和经费准备等。
2.调查研究阶段调查研究工作一方面收集有关自然、社会经济、人口及用地计划等方面的资料;另一方面,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供需预测、基本农田调整补划等研究。
同时利用海口市2009年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和2010、2011、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形成基础数据,为规划调整做好准备。
同时,对于本次调整需补划的基本农田,项目组根据数据库中耕地质量等级,拟定可补划区域,并进行现场踏勘,落实补划方案,保证补划的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空间布局优化。
3.方案编制阶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旧州镇土地利用的规划目标、用地结构与布局、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等重要规划内容的调整方案进行说明,系统编制规划调整文本、文本说明及成果图件。
4.协调论证阶段规划调整成果编制完成后,报经旧州镇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海口市国土资源局。
按程序由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听证、论证、征求各部门意见等工作,充分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经海口市人民政府开展公示后审批,并报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备案。
第四节规划调整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一)规划调整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目标,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调整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着眼未来,遵循“严格保护、占补平衡,统筹兼顾、保障重点,优化布局、集约利用,强化措施、保障实施”的原则。
——严格保护、占补平衡。
从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土地整治工作实施力度,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农用地质量和生产能力,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