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高考题)

合集下载

练习26青藏地区-2024年高考区域地理总复习

练习26青藏地区-2024年高考区域地理总复习

练习26 青藏地区从高空俯瞰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的光伏园区,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依次排开。

羊群穿梭在光伏板之间,奔跑在塔拉滩上,场面十分震撼(如下图)。

这一景象已成为当地特色,这些羊也因此有了新的称呼——“光伏羊”。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塔拉滩成为国内最大光伏园区的有利条件是()A.热量最为丰富B.经济技术发达C.高原荒野辽阔D.交通方便快捷2.光伏板可使园区()A.土壤蒸发量加大B.草地含水量减少C.最大风速减小D.空气湿度降低3.光伏园里专门饲养“光伏羊”,主要目的是()A.抑制杂草长高B.合理利用土地C.增加土壤肥力D.防止森林火灾【答案】1.C 2.C 3.A【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塔拉滩位于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联系不便,ABD错误;当地高原荒野辽阔,土地面积大,适合大面积铺设太阳能光伏电板,C正确。

故选C。

2.大面积铺设太阳能光伏电板,削弱了本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使得土壤蒸发量减少,草地含水量增多,空气湿度有所提高,ABD错误;大面积铺设太阳能光伏电板,增大了地表摩擦力,从而削弱了风速,C正确。

故选C。

3.由于太阳能光伏电板的大面积铺设,草地含水量增多,草类的生长条件改善,通过饲养“光伏羊”,吃食杂草,抑制杂草长高,从而避免杂草长高后影响光伏电板的发电效率,A正确;该地多为高原荒野,铺设光伏电板以及饲养羊群均是对该区域土地的合理利用;羊群在光伏园区排泄,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土壤肥力,但BC选项均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排除BC;该区域自然植被并非森林,D错误。

故选A。

【点睛】青海海南州光伏产业园区在每块光伏板的“庇护”下,风沙带来的影响已经大大减少,其中光伏园区的土壤湿度增加了32%,平均风速降低了41.2%,空气湿度增加了2.1%。

这些改善也吸引着曾经因缺乏优质牧草而离开的牧羊人重返故土。

兼具发电和生态养殖的“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的创新模式,实现了“绿电+生态+民生”三赢局面。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青藏地区 专项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青藏地区 专项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青藏地区专项练习题精选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读“雅鲁藏布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回答1~2题。

1. 图示区域A. 地处亚热带,河流不结冰B. 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C. 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低D. 大气削弱作用弱,光照强2. 图示南部地区种植业条件优于北部地区,主要体现在A. 地热充足,一年两熟B.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 海拔较低,积温较高D. 水源充足,雨热同期【答案】1. D 2. C【解析】1. 图示区域纬度较低,但海拔在3000米以上,海拔高导致气温低,冬季气温低于零度河流结冰,A错;雅鲁藏布江谷地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的西南季风顺着雅鲁藏布江河谷深入,带来丰富水汽,降水量较大,B错;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即光照强,但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白天气温较高,夜晚保温作用差,气温低,C错D对。

2. 雅鲁藏布江谷地地热资源丰富,但不能直接用于农作物种植,且南北两侧地热资源差异小,该地海拔高热量短缺,不能一年两熟,A错;读图,北部海拔高于南部,北部光照条件较南部好,B错;南部海拔较低,则气温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积温较高,C对;南北两侧都有雅鲁藏布江作为农业灌溉水源,水源条件相当,D错。

西藏矿产丰富、生态环境独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

下表是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表。

据此回答3~4题。

3. 据材料分析,影响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 水资源B. 水环境C. 土地资源D. 经济结构4. 适宜在西藏发展的产业有①采矿业②旅游业③木材加工④电器机械制造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3. C 4.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

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保持现有发展模式的情况下承载力最小的是土地资源,由此可知土地资源是限制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故C选项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是C。

高中地理第二讲 青藏地区练习+答案

高中地理第二讲 青藏地区练习+答案

高二选考地理第二讲青藏专题一、位置和范围二、地形分析1、注意板块界限:地形突出特点: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力具体证明:外力具体证明:内外力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原因分析:地热资源、矿产资源解释: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形成(世界最深、最长):湿润的原因:水能开发的论证:(思考)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同纬度比向北推进5—10个纬度原因:山麓自然带:植物基因库分析:3、柴达木盆地(海拔2000—3000):地形特点:气候的特别点:聚宝盆:冷湖油田、察尔汗的盐、鱼卡煤、锡铁山铅锌矿三、气候:1、特点:干湿地区:2、分析: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太阳能丰富:降水少:海拔高气温低:3、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太阳辐射能线、等压线的思考:水汽来源:西藏南北的气候差异和原因分析:4、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注意解析的方法)自己的高原气候(干旱的荒漠和半荒漠气候):对新疆:对印度冬季气温:对东部冬季风的加强、降水增多(画图)四、河流:1、大江和大河的发源地:(分析)2、注意上游的水文特征:3、青海湖:咸水湖的成因:水位下降的原因:4、冰川的作用、后退问题五、植被土壤:草甸土、荒漠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垂直地域差异: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自然带和雪线分析:六、环境问题:荒漠化冰川、湖泊萎缩河源生态七、农业:1、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利弊:2、对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的解剖(1)高寒畜牧业:(2)高寒畜牧业七、资源:水能:地热能:(用途)太阳能:农林资源:(森林分布)十、青藏铁路分析:西宁—格尔木—拉萨线路优势:里程短、地势平缓、隧道和桥梁少、资金最少、地质条件较好沿公路原因:提供材料及各项服务,节省投资,尽量少破坏生态环境难题:冻土、高寒缺氧、脆弱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含义:海拔高,气温低、湿度小、缺森林,生物量低对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使牧民转化为工人,减轻对畜牧业的压力,利于草原生态建设;将西北煤和天然气运进,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对生态的不利:筑路,破坏植被,草场退化;沿线垃圾污染;野生种类数量少,因为栖息地少意义:练习1.2014年8月15日,世界海拔最高的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西)正式开通运营。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人教版-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人教版-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含解析)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2024·福建福州市模拟]20世纪90年代开始,福建和宁夏两省区政府协作在贺兰山东麓的戈壁滩新建闽宁镇,开展调水、输电、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宁夏南部干旱山区的百姓作为生态移民迁入。

当地光伏农业产业示范园内,建有一半阳光可照射、一半密闭阴暗,但建设成本更高的“阴阳大棚”(如图所示),分别种植香菇和绿叶蔬菜,在阴阳棚之间有隔帘并适时打开气体交换。

据此完成1~2题。

1.吸引移民迁入的主要自然因素有()①地形②气候③水源④土壤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有关该“阴阳大棚”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甲侧大棚种植绿叶蔬菜②加大昼夜温差,提高香菇品质③太阳能板建在阳棚上方④隔帘适时打开,有利于碳氧平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盐沼属于湿地的一部分,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

柴达木盆地是世界上盐沼连续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这些盐沼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盐业资源,还阻止了沙漠在盆地的肆意扩张。

该地盐沼中的植物群落常以湖水为中心,随地下水位深度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不同环湖呈带状有规律地分布。

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盐沼植物分布剖面。

据此完成3~5题。

3.在柴达木盆地盐沼主要分布在()A.盆地边缘冲积扇B.周围山间谷地C.盆地底部平原D.季节性河流沿岸4.以下盐沼植被类型中分布在环带Ⅱ的是()A.盐壳B.盐角草、碱蓬C.芦苇D.向草甸过渡的植被5.柴达木盆地多盐沼分布,原因之一是底部还加了一层“防渗膜”。

这里的“防渗膜”是指()A.盐沼植被B.季节性积雪C.永久性冰川D.冻土层祁连山北坡流向河西走廊的河流由东向西形成了石羊河水系、黑河水系、北大河水系、疏勒河水系和党河水系。

祁连山北坡冰川分布不均,降水丰富的东祁连山石羊河流域冰川面积仅65km2,中祁连山黑河流域冰川面积421km2,而干旱的西祁连山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达822km2。

祁连山越往西,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越少,而降水不足,冰川补之,疏勒河30%的水量来自冰川融水。

2020年高考地理关于我国青藏地区的高考试题解读(共55张PPT)

2020年高考地理关于我国青藏地区的高考试题解读(共55张PPT)

(2016新课标卷1)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 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深入森林带。每年夏秋 季常有冰川泥石流暴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
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 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 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
关于我国青藏地区的高考试题
(2019海南卷)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 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 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 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 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 图5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 (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3)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 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
(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
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
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
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古老的经贸商路“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分川藏、滇 藏两路。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 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主要兴 起于汉藏之间的茶马互市,是连接横断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两大民族文化带的走廊;它是 东西走向,与呈南北走向的西南丝绸之路形成交汇并且部分融合;它以背夫、马帮和牦牛 驼队为运输载体;它萌发于唐,形成于宋明,在清代达到鼎盛。

青藏地区练习题

青藏地区练习题

高三地理——青藏地区练习题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全长504.6km,最深处6009km,平均深度2268km,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材料三西藏的物资主要靠区外输入,其生产资料和绝大部分生活资料价格都普遍高出内地近一倍左右,随着交通布局日益完善,西藏物价偏高的现象将逐步得到缓解。

(1)说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2)分析西藏物价普遍较高的原因。

(3)从自然灾害多发角度简析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

(4)简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汽通道对大峡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湟水谷地地形水系图。

材料二湟水谷地年降水量约为330—600毫米,且集中于夏季。

其夜间降水量大,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以上,如西宁≥0.1毫米年降水量的54%、≥5毫米年降水量的68%、≥15毫米年降水量的73%都是在夜间发生的。

材料三大樱桃属于薔薇科落叶小乔木,喜光,根系呼吸旺盛,对土壤的通气性要求较高。

青海省乐都区是全国大樱桃成熟最晚的地区之一,果实具有个大汁多肉厚、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含糖量高等独特优良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

2010年,“乐都大樱桃”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商标认证。

近几年大樱桃在乐都得到快速发展,但生产中经常出现死树现象,给果农带来了较大损失。

(1)分析湟水谷地降水集中于夏季的原因,说明该地夜雨率高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2)分析乐都有利于大樱桃种植的自然条件。

(3)指出湟水谷地导致大樱桃出现“死树”现象的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并针对其中一种灾害提出防治措施。

(4)专家建议应在乐都扩大大樱桃种植规模,你是否赞同?说出你的理由。

材料一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山多,水多,瀑布多,墨脱公路两侧大大小小的瀑布就有400多条。

墨脱四季如春,雨量充沛。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思维过程】 第(1)题,“(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
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说明该地区的 热量和水分条件较好,因此高原东南部适宜发 展河谷农业。而“(青藏)高原上多山地冰川, 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 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说明高原北部可利用 高寒草原发展高寒畜牧业。
【思维过程】 第(2)题,青藏高原北部地势高,晴天多,太
(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
B 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

30°
拉萨 ③
1000
2000
90 °
40006000
图 例
国界线
河流


95°
等积温线 6000
(2)从图中信息判断, 该区域降水有何特征?
① ②
30°
拉萨 ③

1000
2000
(2)地势西北 高,东南低。
主要山脉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描述青藏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东南地区降水 较丰富,但季节分 配不均,干湿季明 显。
降水由东南向西 北高原内部逐渐减 少。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特点: (1)独特的高寒气候; 昼夜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小 晴天多,云量少,光照强, 太阳辐射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 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自然保护区内野 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 富,其中有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14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 趋恶化,灾害频繁。 主要表现为:湖泊萎 缩,湿地退化,江河 径流量减少,草地严 重退化,鼠虫害猖獗, 土地沙漠化发展,生 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 锐减,水土流失加剧。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5部分 第2章 第2讲 课时96 青藏地区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5部分 第2章 第2讲 课时96 青藏地区

课时96青藏地区1.填出本区的邻国①印度,②尼泊尔,③不丹,④缅甸。

2.填出下列地形区名称山脉:A横断山脉,B祁连山,D巴颜喀拉山,E昆仑山,F唐古拉山,其中D山脉是长江和黄河两条大河的分水岭。

盆地:C柴达木盆地。

高原:N青藏高原。

谷地:L雅鲁藏布江谷地,W湟水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分布区。

3.填出下列河流的名称M黄河,K金沙江,I澜沧江,H怒江,G雅鲁藏布江,世界第一大峡谷位于图中G、H、I、K、M等河流中的G河流上,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水量大,落差大。

4.本区除水能资源丰富外,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城市⑤拉萨有“日光城”之称;⑥是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本区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处于甲印度洋板块和乙亚欧板块交界处。

5.填出下列矿产及矿产地名称:Q钾盐、察尔汗;T石油、冷湖。

6.城市与交通城市:⑦西宁,⑧格尔木。

铁路线:⑨青藏铁路,于2007年7月1日全线正式通车。

1.青藏地区区域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角度特征区域定位地形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自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水文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多内流湖,主要有青海湖、纳木错等植被以高寒草地为主资源矿藏丰富(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太阳能、地热能(温泉)、水能等清洁能源丰富(2)人文地理特征角度特征人口、城市人口较少,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人口环境承载力小农业①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②河谷农业:青稞、小麦、豌豆工业西宁(毛织);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织)交通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以拉萨为中心,铁路有青藏铁路环境问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合理伐林、放牧、耕作,造成湿地退化2.用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藏地区区域特征3.青藏高寒区发展农牧业的条件(1)有利条件:①光能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植物光合作用强,为农作物高产提供了自然前提;②有大面积的高山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场;③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提供了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核心考点系列测试卷之(八)
青藏地区(高考题组)
作者:浙江省罗浮中学 蒋程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11江苏)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2.我图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2009福建)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图3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
云量日均值分布。

完成3~4题。

3、据图中信息判断
A 、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 、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 、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 、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4、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季风 C 、纬度位置 D 、海陆位置
(2007江苏)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5题。

5.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002天津)读图2,回答4~7题:
6.城市N 以西的铁路名称的
A 青藏铁路
B 兰青铁路
C 兰新铁路
D 宝成铁路 7.M 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 热量、光照
B 光照、水
C 水、地形
D 地形、热量
8.与上海、天津相比,城市N 作为毛纺织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是 A 接近市场 B 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C 接近原料产地
图 3
44
46
48 50
48

44
46
48
54
52 50 56
58
60
62 64
64 66 68 70 74
72 90º
95º 38º
32º


64
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
图2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青海省地理简图
D 交通运输方便 (2001上海)9.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 A 缺氧冻土 B 太阳辐射弱地震 C 气压高土地盐碱化 D 云雾多滑坡 (2002上海)10.目前进入西藏地区主要依靠公路。

下列四条进藏公路中,海拔最高的是 A 青藏公路 B 川藏公路 C 滇藏公路 D 新藏公路 (2002上海)11.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

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二、综合题
(2010江苏)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图l4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15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

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其有利条件是 ▲ 。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

(12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 。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 。

(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 。

(4分) (2010上海)13.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36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
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 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 仑雪峰。

“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 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 ;图中A 、B 、C 三大江河分别是
指 、 和 。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东经 80°
90°
100°
110°
5000
(米) 10000 沿北纬36°附近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东 沿北纬30°附近
(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

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

A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

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问题:
原因:
举措: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垂直带谱的复杂性取决于山麓的热量与山体的相对高度。

温度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则垂直带谱越复杂。

2.B 解析:交通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并从而推动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3.B 解析:云量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比较强,因此温差相对较小。

4.A 解析:该处云量等值线向北凸出即向低值凸出,则相对东西方向云量为高值。

而该地为河谷地形,来自印度洋水汽易顺山谷而入,水汽较多,云量自然较高。

5.D
6.A
7.D
8.C
9.A
10.D 11.C 解析:三江源地区,地势起伏相对较小,冰川广布,但融化成水毕竟还是少数,因此水资源总量不大,水能资源也不丰富。

二、综合题
12.
(1)热量、水分条件好畜牧业生态破坏(2)太阳能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3)长江黄河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13.(本题36分)
(1)乙(2分);黄河(2分);长江(2分);澜沧江(2分)
(2)地处我国第一阶梯地势高(2分);有冰川积雪融水(2分)、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三大江河主要补给来源(2分,降水和地下水任写一点即可)。

(3)A河:兰州、银川、郑州、济南(4分,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4分)
B河:重庆、武汉、南京、上海(4分,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4分)
(4)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4分)。

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需求量激增;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受污染等(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三个得6分)
举措: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止污染,提高水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4分,任答两点即可)
注意:
1.红色字体部分请大家注意修改。

2.请大家注意保证图片清晰
3.此模板为B5,利于大家将来印刷。

4.交稿时间: 2011年8月15日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