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知识讲解_电解的原理_基础.doc

合集下载

电解的原理

电解的原理

电解的原理电解是一种通过电流使电解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的电解质被电流通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在阳极和阴极上析出相应的物质。

电解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冶金、化工等领域。

电解的基本原理是电解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离子迁移,从而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正离子向阴极迁移,而负离子向阳极迁移。

当正离子到达阴极时,它们接受电子并发生还原反应;而当负离子到达阳极时,它们失去电子并发生氧化反应。

这样,电解质溶液中的物质就被分解成了对应的元素或化合物。

电解的原理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以氯化钠为例,当氯化钠溶液被电解时,会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在阴极上,2H2O + 2e→ H2 + 2OH-。

在阳极上,2Cl→ Cl2 + 2e-。

综合反应,2H2O + 2Cl→ H2 + Cl2 + 2OH-。

从上述化学反应可以看出,电解过程中氯化钠分解为氢气、氯气和氢氧根离子。

这个过程就是电解的基本原理所在,通过电流使电解质分解成相应的物质。

电解的原理也可以通过离子迁移和电极反应来解释。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向阴极迁移的同时,阴离子向阳极迁移。

在电极上,正离子接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负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这样,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就被分解成了相应的物质。

电解的原理对于许多工业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电解可以用于生产金属、制取氯气、生产氢氧化钠等。

在电化学领域,电解也被广泛应用于电池、电解池等设备中。

此外,电解还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环境保护领域。

总之,电解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其原理是通过电流使电解质发生化学变化。

电解的原理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离子迁移和电极反应来解释。

电解的原理在工业生产、电化学、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理解电解的原理,可以更好地应用电解技术,促进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电解技术知识点总结

电解技术知识点总结

电解技术知识点总结一、电解技术的原理电解技术是利用电解质溶液或熔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它依赖于电解质在电场中的离子迁移和还原氧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电解质溶液或熔体中的阳离子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并在那里接收电子而还原为原子、原子团或离子,而阴离子则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原子、原子团或离子。

这一过程是通过外加电压来促进的,而这种电压通常称为电解电压。

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的导电性和溶解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导电性决定电流能否顺利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体并使离子迁移,而溶解度则决定了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反应速率。

二、电解技术的工艺与应用1. 电解工艺电解工艺是指在电解槽中进行的生产过程。

电解过程通常包括有机物电解和无机物电解两种类型。

有机物电解主要是指有机化合物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机物或有机合成产物。

无机物电解则是指无机化合物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无机产品。

在电解工艺中,选择适当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优化电解槽结构以及合理设计电流密度和电解条件等是非常重要的。

2. 电解应用电解技术在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环保工程、电镀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化学工业中,电解技术可以用来生产氯碱化工产品、金属铝等。

在冶金工业中,电解技术可以用来提取金属、精炼金属和制备化合物等。

在环保工程中,电解技术可以用来处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

在电镀领域,电解技术可以用来进行电镀、阳极氧化和化学镀等。

三、电解设备与控制1. 电解设备电解设备主要由电解槽、电极、电源和电解质等组成。

电解槽是进行电解反应的容器,它通常由非电解溶液和电极等材料构成。

电极是电解反应发生的位置,它可以是惰性金属电极、活性金属电极或导电材料。

电源是提供电压和电流的设备,它可以是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或脉冲电源。

2. 电解控制电解控制是指对电解过程中的电流密度、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等进行监控和调节的过程。

电解控制的目的是保证电解反应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并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

(完整版)知识讲解_电解的原理_基础

(完整版)知识讲解_电解的原理_基础

电解的原理【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2、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电解原理1.定义: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2.装置特点: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形成条件:(1)与电源两个电极相连;(2)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3)形成闭合回路。

4.阴阳极的判断及反应原理(以电解熔融NaCl、CuCl2溶液为例)对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通电时,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电解质的阳离子移向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的阴离子移向阳极失电子(有的是组成阳极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并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

这样,电流就依靠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里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而通过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所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的电解过程。

【高清课堂:电解原理#电解反应类型】要点二、电解类型1.只有电解质参加的反应(电解CuCl2溶液)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总反应:CuCl2电解Cu+Cl2↑2.只有水参加的反应(电解稀硫酸)阳极:4OH--4e-=2H2O+O2↑阴极:2H++2e-=H2↑总反应:2H2O电解2H2↑+O2↑3.水和电解质均参加的反应(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2Cl--2e-=Cl2↑阴极:2H++2e-=H2↑总反应:2NaCl+2H2O电解H2↑+Cl2↑+2NaOH4.电极参加的反应阳极反应:Cu-2e-=Cu2+阴极反应:2H+-2e-=H2↑总反应:Cu+2H+电解Cu2++H2↑要点三、电解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看电极。

主要是看阳极是何类型的电极,若为活性电极,电极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一般不参与电极反应。

2.看离子。

化学电解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电解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电解原理知识点总结电解是通过电流作用促使溶液或熔融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方式,常常用于生产金属、精炼金属、制备化学工业原料和分析等方面。

在电解过程中,正极和负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产生正极产物和负极产物。

下面将对电解原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电解的基本概念电解是通过电流作用使电解质在电极上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物质时,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液体、固体等称为电解产物。

2. 电解质的种类电解质是指能在电解过程中发生电离的化合物,通常包括电离性较高的盐类、酸和碱。

根据电解质的形态,电解可分为溶液电解和熔融电解两种。

3. 溶液电解的原理溶液电解是通过电流作用使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溶液电解中,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为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向负极移动,阴离子向正极移动,完成化学变化。

溶液电解可用于金属的电镀、电解精炼、氢氧化铜的制备等方面。

4. 熔融电解的原理熔融电解是通过电流作用使电解质熔化后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熔融电解中,金属或非金属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阴离子向正极移动,实现金属的电解精炼、非金属的制备等过程。

熔融电解常用于铝的生产、镁的生产、钠的生产等方面。

5. 电解反应的基本规律在电解过程中,正极上发生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负极上发生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正极上的电解反应趋向于释放电子,负极上的电解反应趋向于吸收电子。

在电解反应中,正极上通常生成氧化物,负极上通常生成金属或氢气。

6. 电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在电解过程中,电能被转化为化学能,正极和负极上的化学变化能够释放或吸收电能。

正极和负极上的能量转化满足热力学定律和电化学定律,能量守恒在电解过程中得到体现。

7. 电解反应的影响因素电解反应的速率和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电流密度、电极材料、电解质浓度、温度、电解质的离子活度等。

电解的原理知识点

电解的原理知识点

电解的原理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电解的原理》①基本定义:电解就是让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简单说呢,就像是一群小搬运工,电流就是那个指挥官,电解质溶液里的离子呢就是货物,在电流的指挥下,离子们在阴阳两极这儿进行特定的反应,就像小搬运工把货物搬到特定的地方进行特殊的处理一样。

②重要程度:在化学学科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很多工业生产就是靠电解过程,像炼铝啥的,没它可不行。

很多化合物的制取,还有金属的精炼都离不开电解原理,它就像化学工业里的一把魔法钥匙,能开启很多生产过程的大门。

③前置知识:首先要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个清楚的了解,得知道啥是氧化剂,啥是还原剂,化合价咋变之类的。

还得知道电解质的概念,就是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要是这两个概念模模糊糊的,那电解原理学起来可费劲了。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电镀,想给一个东西镀上一层亮晶晶的金属,就利用电解原理,把要镀的金属放在阳极,被镀的物件放在阴极,溶液里有相应的金属离子,一通上电,金属就乖乖地镀到物件上了。

还有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氯碱工业,靠电解食盐水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这都是很赚钱的工业生产,所以电解原理真的是实用得不得了。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化学学科里,电解原理属于电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化学就像是一个大家族,电解原理这个小弟和原电池原理这个大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电化学两个基本的反应类型。

就好比在一个大家庭里,两兄弟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反应类型),但是又有着相同的家族背景(电化学体系)。

②关联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那是紧紧相连的,毕竟电解过程就是在阴阳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还和电解质溶液的知识有关呢,电解质溶液里离子的浓度啊、种类啊,都会影响电解的过程。

就像盖房子,氧化还原反应是盖房子的设计图,电解质溶液就是盖房子的材料,这些条件不同,最后电解这个房子盖起来就不一样。

电解基础知识总结

电解基础知识总结

电解基础知识总结1、电解池的基本情况(1)构成:直流电源、两极、电解质溶液和闭合回路。

(2)能量转化形式: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电极与电极反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的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的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4)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

(5)电子流向:直流电源的负极→电解池的阴极(得电子);在电解质溶液中,靠阴、阳离子发生定向移动而导电;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直流电源的正极。

(6)电解质导电的过程实质就是电解的过程。

2、电极反应规律(1)阳极反应(与电极材料有关)①若为活泼电极(除金、铂以外的金属电极):金属失去电子生成金属离子;②若为惰性电极(石墨、铂):阴离子放电,常用阴离子的放电顺序为:OH —〈Cl— < Br—〈I-〈S2—;②阴极反应(与电极材料无关):阳离子放电,常见阳离子放电顺序为: H+< Cu2+〈Fe3+〈Ag +。

3、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1)电解水型:强碱:NaOH、KOH、Ba(OH)2;含氧酸:H2SO4、HNO3等;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Na2SO4、K2SO4等.电解后复原方法:加H2O。

(2)电解电解质本身型:无氧酸:HCl、HBr、HI等;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CuCl2、CuBr2、CuI2等。

电解后复原方法:加电解质本身。

(3)电解水和电解质型①放氢生碱型:NaCl、NaBr、KI、Na2S等;电解后复原方法:加HCl、HBr、HI、H2S气体。

②放氧生酸型:CuSO4、AgNO3等。

电解后复原方法:加CuO、Ag2O。

4、电镀池的特点(1)电极:镀层金属或惰性电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2)电解质溶液: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3)镀层金属离子浓度变化情况:若用镀层金属作阳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镀层金属离子浓度不变;若用惰性电极作阳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镀层金属离子浓度减小。

电解有哪些原理-电解知识

电解有哪些原理-电解知识

电解有哪些原理-电解知识电解有哪些原理-电解知识电解是电流通过物质而引起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变化是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氧化或还原)的过程。

下面,店铺为大家讲讲电解原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电解原理电解质中的离子常处于无秩序的运动中,通直流电后,离子作定向运动(图1)。

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

在水电解过程中,OH在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氧气放出;H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成氢气放出。

所得到的氧气和氢气,即为水电解过程的产品。

电解时,在电极上析出的产物与电解质溶液之间形成电池,其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解质的理论电解电压。

此理论电解电压可由能斯特方程计算:式中E0为标准电极电位(R为气体常数,等于8.314J/(K·mol);T为温度(K);n为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F为法拉第常数,等于96500C/mol;α1、α2分别为还原态和氧化态物质的活度。

整个电解过程的理论电解电压为两个电极理论电解电压之差。

在水溶液电解时,究竟是电解质电离的正负离子还是水电离的H 和OH离子在电极上放电,需视在该电解条件下的实际电解电压的高低而定。

实际电解电压为理论电解电压与超电压之和。

影响超电压的因素很多,有电极材料和电极间距、电解液温度、浓度、pH等。

例如:在氯碱生产过程中,浓的.食盐水溶液用碳电极电解时,阴极上放出氢气,同时产生氢氧化钠,阳极放出氯气;稀的食盐水溶液电解时,阴极放出氢气,同时产生氢氧化钠,阳极放出氧气,同时产生盐酸。

电解原理分析[以氯化铜(CuCl2)溶液的电解为例]CuCl2是强电解质且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Cu2+和Cl-。

CuCl2===Cu2++2Cl-通电前,Cu2+和Cl-在水里自由地移动着;通电后,这些自由移动着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改作定向移动。

溶液中带正电的Cu2+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氯离子向阳极移动。

电解的基本原理

电解的基本原理

电解的基本原理电解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它是基于离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原理。

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电极运动,从而发生化学反应。

电解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电解质溶液的离解电解质溶液是指能够导电的溶液,其中溶解了离子化合物。

当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化合物溶解时,其离子会与溶剂分子发生作用,形成离子和溶剂分子的水合物。

水合离子可以在溶液中自由运动,并参与到电解过程中。

2.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在电解质溶液中,当外加电压施加到电解槽中的电极上时,正极吸引阴离子,负极吸引阳离子。

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电极运动,离子运动的速度与电场强度和离子的电荷量有关。

当离子到达电极表面时,它们会与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发生电解。

3. 电解过程的化学反应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与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

在负极上,阳离子接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上,阴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这些化学反应导致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发生转化,形成新的物质。

4. 电解过程的能量转化在电解过程中,电能被转化为化学能。

当外加电压施加到电解槽中时,电源向电解槽提供了电能,而电解槽中的化学反应则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这种能量转化是可逆的,即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反应。

电解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上述几个方面来描述。

电解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重要过程,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分析、电镀、电解制氧等领域。

通过深入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电解技术,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的原理【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2、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电解原理1.定义: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2.装置特点: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形成条件:(1)与电源两个电极相连;(2)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3)形成闭合回路。

4.阴阳极的判断及反应原理(以电解熔融NaCl 、CuCl 2溶液为例)对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通电时,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电解质的阳离子移向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的阴离子移向阳极失电子(有的是组成阳极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并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

这样,电流就依靠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里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而通过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所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的电解过程。

【高清课堂:电解原理#电解反应类型】要点二、电解类型1.只有电解质参加的反应(电解CuCl 2溶液)阳极: 2Cl -- 2e-= Cl 2↑(氧化反应)阴极: Cu2++2e -=Cu (还原反应)总反应: CuCl 2 电解Cu+Cl 2↑2.只有水参加的反应(电解稀硫酸)--阳极: 4OH --4e =2H 2 O+O2 阴极: 2H ++2e =H2电解总反应: 2H2O2H 2 +O 23.水和电解质均参加的反应(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 2H -阳极: 2Cl --2e =Cl 2 + +2e =H 2总反应: 2NaCl+2H 2O 电解+2NaOHH 2 +Cl 24.电极参加的反应阳极反应: Cu-2e-=Cu2+ 阴极反应: 2H +-2e -=H 2电解Cu2++H 2总反应: Cu+2H +要点三、电解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看电极。

主要是看阳极是何类型的电极,若为活性电极,电极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一般不参与电极反应。

2.看离子。

搞清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哪些阴离子、阳离子,根据放电顺序书写电极反应式。

3.水溶液中始终有H+和 OH -,放电顺序中H+、OH -之后的离子一般不参与电极反应。

例如:电解 CuSO4 ( aq)的电极反应分析:如图所示:( 1)看电极。

石墨作阳极,Fe 作阴极,所以两电极都不反应。

( 2)看离子。

阳离子放电顺序:Cu2+> H +,故 Cu2+ -+2e =Cu-> SO42-,故 4OH -- 4e-= 2H 2 2↑阴离子放电顺序: OH O+O总方程式为:2+ 电解+或 2CuSO 电解2Cu +2H 2O 4+2H 2O Cu+O 2↑ +2HSO42Cu+O 2↑ +4H要点诠释:书写电极反应式的步骤一般分为四步:(1)列物质、标得失;(2)选离子、配电荷;(3)配个数、巧用水;(4)两式加、验总式。

要点四、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1.阳极产物的判断。

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性电极(除Au 、Pt 、石墨以外的材料作电极) ,则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被溶解,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失电子。

如果是惰性电极( Pt 、 Au 、石墨),则要再看溶液中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此时根据阴离子放电顺序加以判断。

阴离子放电顺序:S 2-> I -> Br -> Cl -> OH ->含氧酸根( SO 42-、 NO 3-等)。

2.阴极产物的判断。

直接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阳离子放电顺序:+> Hg 2+3+2+++2+2+>Fe 2+2+++浓度较小时) >Al 3+> Mg 2+。

Ag > Fe > Cu > H ( H 浓度较大时) > Pb > Sn > Zn >H ( H 要点诠释:( 1)离子的放电顺序主要取决于离子的本性,但还与其他的因素有关(如离子的浓度、溶液的酸碱性等),如在电镀条件下 Fe 2+、 Zn 2+的放电顺序在 H +之前。

( 2)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基本上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反,即越活泼的金属,其阳离子越难结合电子,但需注意: Fe 3+氧化性较强,排在 Cu 2+之前。

【高清课堂: 电解规律 #电解规律】要点 五、酸、碱、盐溶液电 解规律类型 电极反应特点电解阴: 2H + - = H 2+2e↑水型阳: 4OH -- 4e -= 2H 2O+O 2 ↑电解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 电解型 子分别在两极放电 放 H 2 阴极: H 2O 放 H 2 生碱 生碱型 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电 放 O 2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电 生酸型阳极: H 2O 放 O 2 生酸实例 电解对象 电解质浓度 pH 电解质溶液复原 NaOH 水 增大 增大 水 H 2SO 4 水 增大 减小 水 Na 2SO 4 水增大 不变 水 HCl 电解质 减小 增大 氯化氢 CuCl 2 电解质 减小—— 氯化铜 NaCl电解质和水 生成新电解质 增大 氯化氢CuSO 4电解质和水生成新电解质增大氧化铜要点诠释:( 1)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首先要全面分析电解质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为阴、阳离子两组,然后排出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写出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根据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写出反应的总方程式。

( 2)若阴极为 H +放电,则阴极区 c (OH -)增大;若阳极为 OH -放电,则阳极区 c (H +)增大;若阴、阳极同时有 H +、 OH -放电,相当于电解水,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

( 3)用惰性电极电解时,若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原状态,应遵循 “缺什么加什么,缺多少加多少 ”的原则,一般加入阴极产物与阳极产物的化合物,例如电解 CuSO 4 溶液,发生反应 2CuSO 4 +2H 2O电解2↑ +2HSO 4,2Cu+O 若使溶液恢复原状态, 可向溶液中加入 CuO ,若加入 Cu(OH) (2 可拆写成 CuO ·H 2O )会使溶液中水量增多, CuSO 4 溶液被稀释,其他如电解NaOH 溶液 —— 加 H 2O ,电解食盐水 —— 通入 HCl 气体等。

要点六、电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计算包括两极产物的定量计算、溶液 pH 的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测定的计算、根据电量求产物的量与根据产物的量求电量等的计算。

不论哪类计算,均可概括为下列三种方法:1.根据电子守恒法计算:用于串联电路、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上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或阴、阳两极得、失电子守恒)2.根据总反应式计算: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写出总反应式,最后根据总反应式列比例式计算。

3.根据关系式计算: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定律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建立计算所需的关系式。

要点诠释:电解的计算:首先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要特别注意阳极材料);注意溶液中多种离子共存时,要根据离子放电顺序确定离子放电的先后;最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相关计算。

【典型例题】类型一、电解原理例 1、( 2015 浙江高考)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 2O— CO2混合气体制备H 2和 CO 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X 是电源的负极B .阴极的反应式是:H 2O+ 2eˉ= H2+O2ˉCO2+ 2eˉ=CO+ O2ˉ通电C.总反应可表示为:H 2O+ CO2H 2+ CO+O2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思路点拨】仔细观察图中进入和出去的气体便可判断阴阳极,同时电极反应式也可迎刃而解。

【答案】 D【解析】 A 、从图示可看出,与X 相连的电极发生 H2 O→H、 CO → CO 的转化,均得电子,应为电解池的2 2阴极,则 X 为电源的负极, A 正确; B、阴极 H 2O→H2、 CO2→ CO 均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分别为:H 2O+ 2eˉ= H 2+O2ˉ、 CO2+ 2eˉ= CO+ O2ˉ, B 正确; C、从图示可知,阳极生成H 2和 CO 的同时,阴极有O2生通电2mol 成,所以总反应可表示为:H 2O+ CO2 H2+ CO+ O2, C 正确; D、从总反应方程式可知,阴极生成气体( H2、CO 各 1mol )、阳极生成 1mol 气体(氧气),所以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2∶ 1,D 不正确。

故选 D 。

【总结升华】举一反三:【变式 1】( 2015 山东高考)利用LiOH 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OH 可由电解法制备。

( 1)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 ,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 和 LiCl 溶液。

B 极区电解液为 __________ 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电解过程中Li +向 _____电极迁移(填“A”或“B”)。

【答案】 LiOH ;2Cl ̄— 2e ̄=Cl 2↑; B【解析】 B 极区生产 H 2,同时生成 LiOH ,则 B 极区电解液为 LiOH 溶液;电极 A 为阳极,阳极区电解液为 LiCl 溶液,根据放电顺序,阳极上 Cl  ̄失去电子,则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2Cl  ̄— 2e  ̄=Cl 2↑;根据电流方向,电解过 程中 Li+向B 电极迁移。

【变式2】某学生为完成2HCl+2Ag==2AgCl ↓+H2↑,设计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

【答案】 D类型二、电解规律例 2、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 H 2 产生电解B .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 2SO 4 CuSO 4+H 2↑C .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D .整个电解过程中,H +的浓度不断增大【思路点拨】考查电解池的原理,需要了解电极反应、总反应及电解过程。

铜连接电源的正极,所以作为电解池的阳极,本身会失电子生成铜离子。

反应初期溶液中氢离子在石墨电极 放电生成氢气,当铜离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继续在石墨电极放电生成铜单质。

【答案】 B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的基本原理,由题目所给图示可知,活泼金属铜作阳极,发生反应:-Cu - 2e =Cu 2+ 。

同时溶液中的H + 在阴极石墨上发生反应:2H + +2e - = H 2↑,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 电解2SO 4CuSO 4+H 2↑,所以 A 项不正确, B 项正确, D 项不正确;随着电解过程不断进行,溶液中的Cu 2+浓度不断增大,一定时间后即当 c (Cu 2+)较大时,由于-,所以 C 项 Cu 2+ 的氧化性大于 H +,故此时阴极发生反应: Cu 2+ +2e =Cu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