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节肢动物

合集下载

寄生虫学实验(节肢动物) ppt课件

寄生虫学实验(节肢动物)  ppt课件

W

硬蜱
软蜱

雄:1 盾板大
雌:1 盾板小
鉴别 2 背面不见假头(颚体)
3 无盾板
4 触肢(须肢指状,各节 相同,能运动)
饱血蜱
恙螨
疥螨
皮脂螨和毛囊螨
库蚊 集合成堆浮于 水面(圆锥、 长圆)
按蚊 单个分散浮于 水面(舟形、 浮囊)
三属蚊幼
伊蚊 呼吸管,倒 挂水面
库蚊 呼吸管,倒挂 水面
按蚊 呼吸孔,贴于 水面
三属蚊幼
掌状毛
呼吸孔

雌蚤
雄蚤

• 致痒蚤(人蚤)
• 印鼠客蚤

印鼠客蚤
人蚤



头虱
体虱
耻阴虱

雄性外生殖器
腹部末端V形
三属成蚊
中华按蚊
淡色库蚊
白纹伊蚊
三属成蚊 成蚊的区别
按蚊:体灰,翅大多有黑白斑,触须与口 器等长,♂触须末端膨大。 库蚊:体黄褐色,翅大多无黑白斑,触须、 口器不等长,有爪垫。 伊蚊:体黑有白斑,翅无黑白斑,足有白 环,触须、口器不等长,有爪垫。

三属蚊卵
伊蚊 单个分散沉于水 底(橄榄、长圆 )
李 李华 华 62789121 62789121
寄生虫学实验(节肢动物)
病原生物学系
节肢动物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各节肢动物主要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
1. 自看标本:三属蚊幼、人蚤、印鼠客蚤、 体虱、硬蜱、软蜱。
2. 示教标本:三属成蚊、蚊喙、蝇后气孔、耻阴虱 、恙螨、疥螨、中华白蛉。
三、作业 : 复习比较表

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寄生虫学

1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的特征:生活史生活活动和生态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科学,包括三部分: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

2 世代交替:有些寄生虫兼有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才能完成一代的发育,即无性生殖世代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进行,称~,如疟原虫,弓形冲及吸虫类。

3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及其所需条件。

4直接型生活史: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至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如人体肠道寄生的蛔虫等。

5间接型生活史: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其体内发育至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感染人。

6感染阶段:寄生虫生活史过程中具有感染人体能力的发育阶段称~,又称为感染期,如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核包中,被人误食后可致宿主感染。

7机会致病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在宿主体内处于隐性感染阶段,个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出现异常繁殖,致病力增强的寄生虫称~,如刚地弓形虫等。

8中间宿主: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有两个以上的中间宿主,可按寄生先后分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

9终宿主:指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10储蓄宿主(保虫宿主):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与人体,也可寄生与某些脊椎动物,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

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如吗等即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11转续宿主:有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不能继续发育至成虫,但可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此幼虫有机会再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12带虫免疫:宿主体内原有的寄生虫未被清除,仍保持低密度水平,但宿主对再感染有一定抵抗力,临床表现为不完全免疫,一旦药物清除体内残余寄生虫后,宿主的已获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

如疟原虫引起的疟疾。

13伴随免疫:活的成虫可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时体内原有的成虫不发生影响,可以存活下去,但对再感染时入侵的童虫有一定抵抗力,这种活动性感染与免疫力并存的免疫力状态,称~,如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

浙江大学2021年《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节肢动物概论测试题及答案

浙江大学2021年《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节肢动物概论测试题及答案

第8章医学节肢动物概论测试题及答案三、选择题(一) A型题1.Phylum Arthropoda指的是A.原生动物门B.线形动物门C.扁形动物门D.棘头动物门E.节肢动物门2.Class Arachnida的中文意义是A.昆虫纲B.蛛形纲C.甲壳纲D.唇足纲E.倍足纲3.下列外文哪一个是甲壳纲?A.InsectaB.ArachnidaC.CrustaceaD.ChilopodaE.Diplopoda4.蜈蚣属于医学节肢动物中的A.昆虫纲B.蛛形纲C.甲壳纲D.唇足纲E.倍足纲5.蝎属于医学节肢动物中的A.昆虫纲B.蛛形纲C.甲壳纲D.唇足纲E.倍足纲6.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的特征?A.虫体左右对称而分节B.体表骨骼化C.均有4对足D.具成对分节的附肢E.循环系统开放式7.蚊传播丝虫病的方式是属于A.机械携带B.发育式C.增殖式D.发育增殖式E.经卵传递式8.可在蚊体内既发育又增殖的病原体是A.疟原虫B.丝虫C.杜氏利什曼原虫D.鼠疫杆菌E.普氏立克次体9.由于昆虫的抗药性及药物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哪种杀虫药已被其它杀虫剂所代替A.敌敌畏B.六六六C.马拉硫磷D.二氯苯醚菊酯E.残杀威10.下列哪种虫媒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A.鼠疫B.虱传斑疹伤寒C.虱传回归热D.疟疾E.丝虫病三、选择题(一) A型题1.E2.B3.C4.D5.B6.C7.B8.A9.B 10.A第9章蛛形纲测试题及答案三、选择题(一) A型题(单选题)1.蜱螨属于节肢动物门的哪一纲?A.蛛形纲B.昆虫纲C.甲壳纲D.倍足纲E.唇足纲2.硬蜱的吸血习性是A.仅雌性吸血B.仅若虫吸血C.仅幼虫吸血D.雌虫、雄虫、若虫、幼虫都吸血E.雌虫、若虫及幼虫吸血,雄虫不吸血3.软蜱的颚体位于A.躯体前端B.躯体后端C.躯体前端腹面D.躯体前端背面E.以上均不正确4.软蜱生活史中吸血的时期是A.仅有雌蜱B.仅有雄蜱C.仅有幼虫D.仅有若虫E.雌、雄蜱、若虫和幼虫5.我国森林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全沟硬蜱B.草原革蜱C.乳突钝缘蜱D.波斯锐缘蜱E.柏氏禽刺蜱6.硬蜱与软蜱最主要的区别是A.虫体颜色的差异B.虫体的大小、形态不同C.颚体的构造不同D.盾板的有无E.盾板的大小7.传播新疆出血热的主要媒介是A.全沟硬蜱B.亚东璃眼蜱C.森林革蜱D.嗜群血蜱E.乳突钝缘蜱8.我国莱姆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全沟硬蜱B.亚东璃眼蜱C.森林革蜱D.草原革蜱E.微小牛蜱9.恙螨生活史中营寄生生活的虫期是A.雌螨B.雌螨与雄螨C.幼虫D.若虫E.幼虫、若虫及成虫10.恙螨幼虫在自然界的主要宿主是A.人类B.鼠类C.家畜D.家禽E.爬行类动物11.恙螨幼虫传播恙虫病是由于A.叮刺宿主时,病原体随唾液被注入B.体表携带的病原体污染叮刺伤口C.病原体随粪便排出后污染伤口D.虫体被挤碎后病原体污染伤口E.病原体污染食物,经口感染12.疥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A.作为病原体引起皮炎B.吸入后引起变态反应C.误食后引起消化道疾病D.可作为疾病的传播媒介E.叮刺传播恙虫病13.疥疮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是A.粪便涂片法B.血液涂片法C.培养法D.免疫学试验E.以消毒针头挑破局部皮肤检查14.蠕形螨感染人体最多的部位是A.胸部B.腹部C.颜面部D.颈部E.四肢15.蠕形螨寄生于人体的A.上皮细胞内B.皮肤隧道中C.外周血液中D.淋巴系统内E.毛囊深部或皮脂腺内16.对于蠕形螨的致病作用,目前普遍认为是A.无致病作用B.致病力较强C.致病力较弱D.条件致病寄生虫E.非条件致病寄生虫17.蠕形螨的感染方式主要是通过A.虫卵污染食物或饮水经口感染B.媒介昆虫叮咬吸血感染C.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D.污染注射器经输血感染E.以上均不是18.检查蠕形螨最常用的方法是A.活组织检查法B.挤压涂片法或透明胶纸粘贴法C.血液涂片法D.粪便涂片法E.免疫学试验19.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的螨类是A.革螨B.尘螨C.粉螨D.恙螨E.蠕形螨20.导致人体肺螨症和肠螨症的螨类是A.革螨B.尘螨C.粉螨D.疥螨E.恙螨三、选择题(一) A型题1.A2.D3.C4.E5.A6.D7.B8.A9.C 10.Bll.A 12.A 13.E 14.C 15.E 16.C 17.C 18.B 19.A 20.C。

人卫第九版《人体寄生虫》第十七章医学节肢动物概论思维导图

人卫第九版《人体寄生虫》第十七章医学节肢动物概论思维导图

第十七章医学节肢动物概论三、对人的危害(一)直接危害1、骚扰和吸血如蚊、白蛉2、螯刺和毒害 桑毛虫、松毛虫3、超敏反应革螨、恙螨4、寄生疥螨、潜蚤、蝇、蛆(二)间接危害——传播病原体1、机械性传播如蝇传播痢疾、伤寒、霍乱2、生物性传播(1)发育式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只有发育而无繁殖——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2)繁殖式传播只有繁殖而无发育——如鼠疫杆菌在蚤体内(3)发育繁殖式传播疟原虫在按蚊体内、杜氏利士曼原虫在白蛉体内(4)经卵传递式传播 繁殖且侵入卵巢,产生具有感染性的后代。

——如蚊体内的日本脑炎病毒(三)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1、生物学证据(1)与人类关系密切(2)种群数量巨大,是当地的优势种或常见种(3)寿命较长,以保证病原体能在其体内完成发育和繁殖2、流行病学证据 病媒节肢动物得地理分布和季节消长应与虫媒病的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相一致或基本一致3、实验室证据人工感染来证明4、自然感染证据分离到自然感染的病原体四、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环境防制1. 环境改造,如基础卫生设施的改造和修建、排水沟渠的改造等。

2. 环境处理,如清除杂草、改变水位、间歇灌溉、水闸冲刷、填堵洞穴、翻盆倒罐和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等。

3. 改善人群居住条件,搞好环境卫生,以减少或避免人-媒介胃病原体三者的接触机会,从而减少或防止虫媒病的传播。

物理防制 如用蚊蝇拍打杀蚊蝇,开水烫蝇姐,粘蝇纸粘蝇,装纱窗纱门防蚊蝇进入室内,挂蚊帐防止蚊虫叮咬; 化学防制使用杀虫剂 生物防制如养鱼以捕食蚊幼虫等。

遗传防制 通过培育并释放遗传变异(包括杂交不育、胞质不育、性畸变和带致死因子等)的物种与目标种群交配的方法,以达到种群自然递减的目的。

法规防制 如登革热曾在澳大利亚严重流行,为防制此病,该政府通过全民动员消除埃及伊蚊的滋生地,基本控制了登革热的流行。

二、主要类群1、昆虫纲2、蛛形纲3、甲壳纲常见有:淡水蟹、淡水虾、蝲蛄、剑水蚤等4、唇足纲5、倍足纲一、共同特征1、躯体分节,左右对称2、体表骨骼化3、循环系统开放式4、发育史大多经历蜕皮和变态。

节肢动物概述PPT

节肢动物概述PPT

是研究节肢动物的形态、分类、生活史、生态、 地理分布、与传病的关系及防制措施的科学。由于 昆虫纲在节肢动物中占绝大多数,所以通常称为医 学昆虫学(medical entomology)。
一、概念
节肢动物种类很多,世界上约有一百余万种,占动 物种类总数的87%。危害人类健康的只有极少数。 重要的医学节肢动物有:
螺旋体病
虱媒回归热
蜱媒回归热 莱姆病
俄拜氏疏螺旋体
波斯疏螺旋体 伯氏包柔疏螺旋体 疟原虫
人虱
钝缘蜱 全沟硬蜱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原虫病
疟疾
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黑热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 中华白蛉、中华白蛉长管亚种、 硕大白蛉吴氏亚种 蠕虫病 马来丝虫病 班氏丝虫病 马来布鲁线虫 班氏吴策线虫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致倦库蚊、淡色库蚊
五、 危害
1、 直接危害
A、叮咬骚扰:蚊、白蛉、蠓、蚋、虻、蚤、臭虫、虱、蜱、 螨等都能叮刺吸血,造成骚扰,影响工作和 睡眠。 B、螫刺和毒害:由于某些节肢动物具有毒腺、毒毛或者体
液有毒,螫刺时分泌毒液注入人体而使
人受害。如蜈蚣、蝎子、毒蜘蛛、蠓、蚋、 虻、桑毛虫、松毛虫、毒隐翅虫等。
五、 危害
颚体

成虫 4对,
幼虫
3对
四、生活史变态
昆虫由卵孵出后发育到成虫所经过的形态、生理机能、
生活习性等一系列的变化,称为昆虫的变态(metamorphesis)
1、完全变态(全变态):
孵化 化蛹
有蛹期
羽化
卵──→幼虫──→蛹──→成虫
如蝇: 卵──→蛆──→蛹──→蝇
孵化 化蛹 羽化
四、生活史变态
2、不完全变态(半变态):无蛹期 卵──→若虫──→成虫 孵化 如蟑螂:卵──→小蟑螂──→大蟑螂 孵化 3、蛛形纲的变态介乎于全变态与半变态之间: 卵──→幼虫──→若虫──→成虫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九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九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1.夺取营养寄生虫以人体的消化或半消化物质 、组织液、血液等为食,对人造成损害,引起疾病 。如钩虫咬附在肠壁上,以血液为食,使人体长期 慢性失血,引起贫血等。 2.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在侵入宿主或在宿主体 内移行、寄生时,可对局部造成机械性损伤、压迫 或阻塞等。 3.毒性作用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分泌物或虫 体死亡后的分解产物,对人体都有毒性及致敏作用 。 某些寄生虫在正常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 官内寄生的现象,称为异位寄生。可造成更加严重 的损害。
(二)流行因素 流行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生物因素和社 会因素,其中社会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1.自然因素 包括温度、降水量、地 理环境、光照等。 2.生物因素 生物种群的存在与分布 对寄生虫病的流行有重要影响。 3.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体制、经济发 展、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生产方式、生活 习惯和行为方式等。
四、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原则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寄生虫病在一个地区造成流行,除受一定 因素的影响外,还需要具有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指寄生虫感染的人或动物,包 括寄生虫患者、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指寄生虫感染阶段侵入机体 的过程。寄生虫通过一定的方式侵入人体,称 为传播方式。寄生虫常见的传播的传播途径和 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1)经口感染: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 ,如蛔虫等。 (2)经皮肤黏膜感染:寄生虫感染阶 段经皮肤黏膜侵入人体。如钩虫、血吸虫等 。
(3)保虫宿主:又称储存宿主。指作为 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寄生虫感染的其他脊 椎动物,称为保虫宿主。如肝吸虫成虫寄生于 人、猫、犬科动物体内,幼虫先后寄生于淡水 螺、淡水鱼、虾体内,人是其终宿主,淡水螺 、淡水鱼和虾分别是其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 间宿主,猫和狗是其保虫宿主。 (4)转续宿主:有的寄生虫幼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 转续宿主。

人体寄生虫学-第16章 概论第17章蚊蝇蚤虱-精选

人体寄生虫学-第16章 概论第17章蚊蝇蚤虱-精选

3-8w
3-7d
2.0mm, 表面光 滑。3~7天孵
2-3w
3龄
2.出幼幼虫虫:。蛆状,3龄。3.蛹:蚤雏形,需外界刺激羽化。
2~3周,蜕皮2次
为成熟幼虫。吐丝 4.成虫:先吸血后交配,1~2
作茧,茧内蜕皮1 天后产卵。寿命2~3月或1~2
次化蛹。
年。
53
生态
孳生地雌:蚤产卵于宿主皮毛上或窝巢中,散落处为幼 虫孳生地,如鼠洞、土炕及地缝等。阴暗、潮湿环境 适合发育。
大头金蝇:体长8~11 ㎜,躯体肥大,头宽于胸, 体呈青绿色光泽。复眼深红色,颊为杏黄或橙黄。
黑尾黑麻蝇:体长6~12 ㎜,暗灰色,胸背面有3条 黑色纵纹,腹部背面有黑白相间的棋盘状斑。雄蝇外 生殖器呈亮黑色。
43
舍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体灰黑色,胸部 背面有4条黑色纵纹,第4纵脉末端向上急转成折角, 腹部橙黄色,在基部两侧尤为明显,有黑色纵条。
蝇蛆后气门:1,2龄幼虫每个后气门
有2个气门裂,3龄幼虫每个后气门有3个气 门裂。后气门形状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40
蝇蛹:圆筒形,5-8mm,棕
褐至黑色,不食不动。
41
生态
胃蝇幼虫
皮蝇幼虫
孳生地: 自生生活幼虫:粪便类、腐败的动植物类、垃圾类。 寄生生活幼虫:专性寄生、兼性寄生、偶然寄生。 食性:非吸血蝇有蜜食性、粪食性、杂食性。
胸: 前、中和后胸,各有足1对, 中胸翅1对,后胸平衡棒1对。
腹:分11节,末3节变为外生殖器。
16
Maxillary palp antenna
Compound eyes
喙 mouthparts Head
thorax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在人体寄生虫学中,共生有共栖和互利共生两种方式,而寄生则是一种关系,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方受到损害。

寄生虫是指在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而宿主则是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

寄生虫对宿主有致病作用,包括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反应和超敏反应等。

而宿主则通过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来对抗寄生虫。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其中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基本环节,而自然、生物和社会因素则会影响寄生虫病的流行。

寄生虫病的特点包括异位寄生、幼虫移行症和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等,其防治原则则是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医学蠕虫学是研究人体内寄生的蠕虫的科学。

其中似蚓蛔线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成虫形似蚯蚓,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而雄虫则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其虫卵则为椭圆形或椭圆形扁球形,大小为0.07-0.09mm x0.04-0.05mm。

肝吸虫的生活史需要经过两个中间宿主,首选中间宿主为淡水螺。

成虫寄生在人体肝内,产下虫卵,虫卵随着痰液或粪便排出体外,进入水中孵化成为毛蚴,再被淡水螺吞食,经过无性生殖繁殖,最终形成具有尾蚴的cercariae,再次感染人体,成为肝吸虫的成虫。

三、感染方式:人体摄入感染虫卵污染的水或食物,也可以通过皮肤接触感染。

四、致病:肝吸虫寄生在肝内,会引起肝脏炎症、肝硬化、门脉高压等疾病,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五、实验诊断:通过检查痰液或粪便中是否有肝吸虫虫卵来进行诊断,也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或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

六、流行:肝吸虫主要分布于亚洲,尤其是中国南方地区。

七、防治原则:主要是灭螺和治疗感染者,药物治疗首选吡喹酮。

同时,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也是预防肝吸虫的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6
• 虫媒病
• 医学节肢动物除叮刺、骚扰、吸血、 寄生、毒素等直接危害人体外,主要危 害是其可传播病原体,引起虫媒病。例 如:蝇蛆寄生于人体组织或腔道引起 蝇蛆症,还可传播细菌性痢疾、霍乱、 阿米巴痢疾、伤寒等。因此,学习医学 节肢动物,了解其习性及与疾病的关系, 对防治虫媒病是非常重要的。
19:46
二、间接危害 引起虫媒病——由医学节肢动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在人和动物之 间传播的疾病。 1、机械性传播 医学节肢动物对病 原体仅起携带、运输作用,如蝇传播疾病。 2、生物性传播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 体内发育、繁殖后才能传播疾病,如蚊传 播疾病。
19:46
[主要虫媒病]
1、蜱媒病 2、恙螨 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 恙虫病
19:46
3、甲壳纲
虫体分头胸和腹两部分,
有触角2对,足5对。具有医学意义的有: 淡水蟹、淡水虾、喇蛄、剑水蚤。 4、唇足纲 虫体窄长,腹背扁平,由
头及若干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有触角1 对,每节有足1对。具有医学意义的有: 蜈蚣。
19:46
5、倍足纲
虫体呈管形,多节,由
头及若干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有触角 1对,除第1节外,每节有足2对。如马
陆。
19:46
二、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态与变态
• 生态 是指节肢动物的生活过程与周围环 境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如温度、湿度、 地理、季节等,这些因素对医学节肢动物的 孳生、活动、食性、栖息等起着重要作用。 • 了解生态是为了找出对医学节肢动物生存 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针对薄弱环节,制定切 实可行的防制措施。
19:46
3.化学方法 采用化学杀虫剂,如除虫 菊脂杀虫剂等。 4.生物方法 利用节肢动物的天敌来 防制,如稻田养鱼捕食蚊幼虫。 • 此外,还有遗传防制,法规防治,做 好个人防护等。
19:46
19:46
蚊的生活史
19:46
19:46
蝇的口器及爪
19:46
19:46
蝇的生活史
19:46
19:46
[对人的危害] 一、直接危害 1、骚扰、吸血
2、刺螯和毒质损害
3、变态反应 4、侵害组织和寄生
19:46
1.直接危害 节肢动物本身对人体的危害。包括: (1)吸血和搔扰:如蚊、蚤。 (2)寄生:如人疥螨寄生皮内引起疥疮。 (3)毒害:如蚊叮刺毒腺引起局部皮肤红肿、 疼痛等,又如蜱类涎腺分泌麻痹性神经毒素,叮 咬时注入人体内,可引起上行性肌麻痹、瘫痪, 甚至引起呼吸肌麻痹窒息而死亡,称蜱瘫痪。 (4)致敏:节肢动物的分泌物、代谢产物等为 异性蛋白,作为过敏原致敏。如尘螨引起哮喘、 鼻炎等。
19:46
医学节肢动物
19:46


医学节肢动物概念:通过刺螯、寄
生、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危害人类健
康的节肢动物,称医学节肢动物。
19:46
节肢动物的特征:
1、虫体两侧对称,身体及对程分布的 附肢均分节;
2、由几丁质及醌单宁蛋白组成坚硬的 外骨骼;
19:46
3、循环系统为开放式,其主体称为血 腔,内含血淋巴; 4、发育史经历蜕皮和变态;
19:46
[主要类群] 1、蛛形纲 虫体分头胸和腹两部分
或头胸腹愈合成为一个整体(躯体)。
幼虫足3对,若虫和成虫足4对;无翅, 无触角。具有医学意义的有:蜱、螨、 蜘蛛、蝎子等。
19:46
2、昆虫纲
虫体分头、胸、腹三部
分,头部有触角1对,胸部足3对,多
有1-2对翅。具有医学意义的有:蚊、
蝇、白蛉、蚤、虱、蟑螂、臭虫等。
19:46
2.变态 节肢动物从幼虫到成虫所经历的 形态、生理和生活习性等一系列的改变 称为变态。 全变态(有蛹期) 变态 半变态(无蛹期)
19:46
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 四个发育时期,各个时期的形态和生活习 性完全不同的称为全变态。如蚊、蝇、 蚤、白蛉的发育。 半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 或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发育时期, 的称为半变态。如虱、臭虫、蜚蠊等。 (若虫体小, 与成虫形态生活习性相似, 仅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
蝇卵
19:46
蝇幼46
19:46
19:46
19:46
19:46
19:46

蚤的生活史
虱的生活史
19:46
白蛉的生活史


19:46


19:46
19:46
19:46
毛囊蠕形螨
毛囊蠕形螨生活史
地方性回归热、莱姆病、Q热等。 3、蚊
黄热病等。
疟疾、丝虫病、登革热、乙脑、 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等。
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等。
4、蚤
5、虱
19:46
[防制]
应采用综合性防制措施,贯彻
防早、防小的原则。具体措施或方法如下: 1、环境治理如疏通沟渠,清除垃圾,搞 好环境卫生,使节肢动物失去有利的生存条 件。 2、物理防制利用机械、热、光、声、 电等捕杀、驱走节肢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