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银行学
商业银行招聘考试主要考什么?

【导语】商业银⾏招聘考试主要考什么?银⾏招聘笔试主要考察EPI、英语、综合知识和职业测评。
与公务员有所不同,银⾏笔试考查的⾏政能⼒测试部门要求更⾼,因题量太⼤,同样的题⽬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本篇⽂章是©⽆忧考⽹为您整理的商业银⾏招聘考试主要考什么?供⼤家参考。
⼀、问:商业银⾏招聘考试主要考什么? 答:银⾏招聘笔试主要考察EPI、英语、综合知识和职业测评。
综合知识,分为专业知识和公共基础两个⽅向,共计12个学科。
其中,专业知识包括⾦融,经济,会计,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基础包括计算机,法律,时事政治,银⾏特⾊知识,百科常识,统计学,思想品德。
不同银⾏会根据⾃⼰的侧重点挑选⼀些学科进⾏考察; EPI,包括五⼤模块,逻辑推理,数字运算,⾔语理解,思维策略,资料分析; 英语,主要考察单项选择题,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三种题型; 职业测评主要是检测考试是否有⼼理疾病,性格缺陷等,在⾯试时作为⼀个参考,分数是不会计⼊银⾏招聘考试的总分的。
仅供参考。
⼆、商业银⾏招聘考试时间 银⾏招考的时间分成两个阶段,第⼀阶段,也是主要招聘季节,为每年的9⽉到次年1⽉份,为招聘合同⼯的主⼒阶段;第⼆阶段,即春季补招,主要招聘年前未满的岗位和派遣制员⼯,时间在每年的3-6⽉。
仅供参考。
三、银⾏招考笔试准备 银⾏校园招聘笔试呈现出由总⾏统⼀组织考试,全国统考。
笔试分为三⼤块内容:英语、⾏政能⼒测试和银⾏专业知识。
英语重点在于平时的积累,⽽⾏测和专业知识是得分的关键。
与公务员有所不同,银⾏笔试考查的⾏政能⼒测试部门要求更⾼,因题量太⼤,同样的题⽬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就需要对⾏测部分做全⾯系统的复习。
银⾏专业知识涉及的科⽬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融学、货币银⾏学、国际银⾏学、国际经济学、财务管理、会计学、合同法、公司法、商业银⾏法、票据法、银⾏专业知识、国际贸易、国际结算、计算机等,此外还有⼀些科⽬会有较⼩范围的涉及,如公共管理、财政学等,总共涉及的课程有20余门,范围⼗分⼴泛,涉及的考点也较多,对考⽣准备提出较⾼的要求。
香港大学金融专业设置

香港中学比大陆多念一年,大学学制为三年。
港大在大陆所招新生,第一年在大陆顶尖高校委培,相当于在籍预科,但学的是国内大一课程,转年到香港完成为期三年的大学学业。
课程设置如下(是儿子翻译的):香港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设置(2009级)【译/儿子】第一年会计学原理 6 学分公司财务 6 学分中文 3 学分英文沟通 3 学分经济学原理1 6 学分经济学原理2 6 学分核心课小计30 学分以下只选一门:经济数据分析 6 学分统计学基础 6 学分统计学引论 6 学分概率与数理统计 6 学分以下只选一门:微积分基础 6 学分大学数学 A 6 学分信息科学基础 3 学分跨学院任选课 3 学分科学技术类任选课 3 学分学院内任选课 6 学分任选课 3 学分非核心课小计30 学分合计60 学分第二年专业英文沟通 3 学分经济计量学引论 6 学分微观经济学(中级) 6 学分宏观经济学(中级) 6 学分金融衍生产品 6 学分投资及投资规划分析 6 学分任选课 27 学分合计60 学分第三年任选课60 学分附注:二、三年任选课中,以下课至少4门(每门6学分)。
人力资源经济学;公共部门财务;博弈与决策;经济思想史;宏观经济学专题讨论;金融学;投资理论;资本理论;货币学;银行学;经济与发展研究;投资、技术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工厂研究;产权经济学;法律经济学;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研究;城市经济学;交通运输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投资研究;香港经济体制研究;中国经济史;当代经济时事研究;经济学的数学方法;数理经济学;概率与信息;经济预测;价格理论专题研讨;项目评估阅读;阅读(只有第三年能选);论文(只有第三年能选)以下课至少2门(每门6学分):金融市场和机构研究;国际银行学;商业银行管理;国际金融管理;保险理论及应用;公司财务及案例研究;高级公司财务;实证金融;数理金融学;金融工程;电子表格程序建立的金融模型;利率模型;亚洲金融机构研究;量化风险管理;定量金融专题与案例;行为金融学;金融实习;固定收入安全研究;房地产金融学;财务报表分析;风险管理;金融专题研究;阅读(第三年);论文(第三年,12学分)。
美国商学院有哪些专业

美国商学院下面其实有很多专业,近几年大部分申请者都选择金融,工商管理等比较热门的专业。
但其实除了这些专业外,还有其他专业无论就业方向还是教学质量都很不错。
今天就为大家系统介绍一下。
•综合管理(General Management) 简介: 综合管理的涵盖面比较广泛,公司内部的管理,组织结构的设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公司发展的战略等等都可以归到综合管理上来。
这个方向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各个方向的广博知识,比如运作,人力资源,物流,财务,投资,市场,决策等各个方面。
主体课程: 组织行为学,决策制定/商业策略,市场营销管理,运作管理,公司财务/金融/投资,结构重组,战略分析•战略咨询(Consulting & Strategy) 简介: 战略咨询主要是商业策略的思考,分析和建议。
毕业生可以到大型的综合管理/战略咨询公司去工作,也可以到公司的业务拓展部门去工作。
这个方向不但强调战略思考和分析,也要求毕业生对市场,金融,财务具有深刻的理解,也要有很强的分析能力。
主体课程: 市场营销战略,商业情报,比较分析/比较策略,公司重组/工业结构,商业预测,决策分析,价格战略•创业(Entrepreneurship) 简介: 创业方向要求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发现商业机会,抓住机会,把机会转化为成功的商业运作的能力。
成功的创业者能认识到潜在的商业机会,能够利用各种资源组织起公司构架,进行市场推广,不断把公司壮大。
主体课程: 创业决策/执行,商业法/商务谈判,知识产权,客户关系,公司财务/金融分析,公司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金融(Finance) 简介: 金融方向有很多小方向,比如公司财务,投资银行,风险基金,资产管理等。
金融方向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资本,预算分析,公司并购分析,债务管理,现金流管理,投资/融资分析,公有或私有资产管理,交易分析等。
主体课程: 公司财务/税务,货币银行学/货币市场,投资/融资,风险分析和管理,公司并购会计学,决策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财务会计(Accounting) 简介: 财务会计方向负责公司日常运行的财务分析和汇报,对公司成本进行控制和分析,对内部运作进行财务计划制作,给公司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导师王志军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导师王志军姓名:王志军所在单位: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毕业院校:南开大学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欧美金融发展史、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招生专业:金融学个人简历: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经济学(金融学专业)博士,世界经济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英国威尔士大学银行与金融研究中心(欧洲金融研究所)访问学者。
现研究领域为欧美金融发展史、国际金融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讲授本科《货币银行学》、《欧美金融发展史》课程。
一、学术著述教材:《欧美金融发展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专著:《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专著:《欧洲金融体系变革与发展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专著:《欧盟银行业结构发展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
教材:《国际银行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
二、论文(CSSCI来源期刊).“美国个人部门股票持有结构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6期。
.“资本管制到金融全球化时代的美国对外投资”,《南开学报》2012年第2期。
.“战后美国个人部门债务发展分析”,《南开学报》2010年第6期。
.“战后美国个人部门金融资产结构发展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12期。
.“欧元区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与稳定性安排困境”,《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3期。
.“经营环境变迁与银行业发展:基于欧洲银行业的分析”,《南开学报》2009年第1期。
.“欧元区金融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绩效:基于金融功能观的分析”,《欧洲研究》2008年第5期。
.“美国近百年来的对外负债”,《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4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2008年第34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
.“当代国际私人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1期;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欧盟共同金融政策的发展与调整”,《南开学报》,2007年4期。
《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4154005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适用专业:经济与金融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国际金融》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是院校本科层次各专业统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而且是金融、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
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涉及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都是在国际金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国际金融以开放经济学为基础,研究开放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在经济、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促进学习者理解和重点掌握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
2、培养学习者掌握观察和分析国内、国际发生的有关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资本流动动向、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习者综合应用国际金融理论解决国际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习者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树立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金融一体化的理念,掌握扎实的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其他国际金融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4.该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为闭卷考试。
以百分制计分。
二、课程目标1、系统阐述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重点讲解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管理原理及实务操作方法,详细阐述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
“国际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与金融” 傻傻分不清?

1小时期中考试、2小时期末闭卷考试
外汇交易市场(20学分)
3次平时作业、2小时期末闭卷考试
计量经济学金融应用学(30学分)
1小时选择题测验、3小时期末考试来自国际银行的规范与监管(10学分)
2次平时作业、2小时期末笔试
风险与信息(10学分)
1500字论文、2小时期末闭卷考试
选修课(20学分)
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学院的经济系在英国有着极高声望,在经济学科中处于领导地位,尤其在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货币与银行学、经济发展等学科领域中颇有建树。在经济系下设各专业中,“国际货币银行学”与“货币银行与金融”是两个最热门的专业,在我院历年来报读伯明翰大学的同学中,这两个专业也是选择人数最多的两个专业。
环境自然经济学(10学分)
环境自然经济学(10学分)
实验与行为经济学(10学分)
实验与行为经济学(10学分)
企业融资(10学分)
企业融资(10学分)
博弈论(10学分)
国际银行:规范与监管(10学分)
安全分析与证券组合理论(10学分)
本着对自身职业发展和学习兴趣的了解,同学们可在专业选择上有所倾向。申请英国金融专业,你需要做到“门清”,如果你在申请阶段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赶快来鑫泉留学问个明白吧,不要误选专业。
选修课(20学分)
毕业论文(60学分)
毕业论文(60学分)
国际货币银行学(选修课)
货币银行与金融(选修课)
国际投资(10学分)
国际投资(10学分)
发展经济学政策(10学分)
发展经济学政策(10学分)
国际贸易政策(10学分)
国际贸易政策(10学分)
政治经济与经济政策(10学分)
托福TPO25 section1 翻译

TPO25 Coversation1ProfessorHi, Mark. What can I do for you?你好,Mark. 我能为你做点什么?StudentI am just filling out this approval for graduation form for the dean's office, and I don't know, I hope I will be able to graduate next semester.我正在填写要交给系主任办公室的毕业批准表格,我不知道会不会批准,希望下个学期我能够毕业。
ProfessorWell, as long as you've met the departmental requirements and you submit the form on time, you shouldn't have any problem. Make sure you include all the classes you will have taken for your degree in finance and the electives too.只要你满足院系里的毕业要求然后按时提交表格,你就应该没有问题。
请确认你把所有上过的金融专业的课都算在内还有那些选修课。
StudentYeah, but as I look over the form, I got confused because of the way, um…they've changed the requirements. So now I am not sure I will be qualified to graduate next semester. I know I would, before, under the old requirements.是的,但是看了这份表格之后,我有些困惑,因为他们改变了要求。
国外大学课程资料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The Darla Moore school of business根据2009年8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告》出具的美国大学排名报告,The Darla Moore 商学院的国际商务专业在美国排名第一,该学院已经第13年获此殊荣。
国际商务是不同国家的个人或者组织之间进行的一切商务活动,当前国际环境下,本专业旨在培养能掌握财务、会计、采购、营销、生产与物流以及规划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学生。
毕业生能进入相关进出口公司、跨国公司、在美国的相关外资公司等。
本科生课程设置301 —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国际商务简介310 — Globalization and Business.全球化与国际商务401 —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国际财务管理402 —International Marketing.国际市场营销405 —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国际信息系统406 —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422 — Foreign Market Entry and Growth. 国际市场准入及扩张423 —Cross-Cultural Behavior and Negotiations.跨文化行为及沟通424 — Exporting and Importing.进出口425 — Competitive Strateg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发展中国家竞争性战略426 — Global Competitive Analysis. 全球竞争性分析444 — Business in Africa. 非洲商务430 —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国际商务调查441 — Business in Latin America.拉美商务442 — Business in Asia.亚洲商务443 — Business in Europe.欧洲商务490 — Specialized Study in Internati onal Business.国际商务专业专题研究乔治敦大学创建于1789年,是美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名词解释1.银行的银行l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1)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2)中央银行与其他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3)中央银行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
2.存款准备金制度所谓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正常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3.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认为不宜用货币政策为主去维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货币政策效果的滞后。
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简言之,就是从需要采取某种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常被称之为“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
4.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宏观经济学理论就是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讨论,是以货币对产出影响与否为基础,侧重点在于货币政策对抗波动效应的分析。
换言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非仅在于其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增长或抑制通货膨胀的效应,而主要在于其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
5.中央银行债券中央银行债券是为调节金融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
1.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1)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2)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加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3)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3.再贴现业务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4.准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通常不设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予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5.基础货币基础货币被定义为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通货和吸收的存款,它们应该包括中央银行的全部负债业务。
1.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在有些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门负责)。
2.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目的有两个:1.保卫性目标,即维持既定的货币政策。
2.主动性目标,即主动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变。
3.委托国库制委托国库制系指国家不单独设立经营国家财政预算的专门机构,而是委托银行(主要是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业务,银行根据国家的法规条例,负责国库的组织建制、业务操作及管理监督。
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针对总量进行调节的,中央银行经常使用且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5.支付系统作为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支付系统是支持各种支付工具应用、实现资金清算并完成资金转移的通道,是维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社会公众之间的纽带。
三、简答题1.简述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目的与特点。
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目的:(1)有利于调控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
(2)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安全。
(3)有利于国内的资金清算。
(4)有利于对政府融通资金。
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特点:(1)存款原则具有特殊性。
(2)存款动机具有特殊性。
(3)存款对象具有特殊性。
(4)存款当事人关系具有特殊性。
2.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与贷款业务有何意义?(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和支付保证,是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手段。
(2)中央银行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和贷款,是其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3.什么是支付体系?支付体系包括哪些重要内容?支付体系是在既定的法规制度框架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通过支付工具的应用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
支付体系包括:支付服务组织、支付工具、支付(清算)系统、法规与制度。
4.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1)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其操作规模大小完全受中央银行自己控制,而不像再贴现贷款规模不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
(2)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灵活精巧地进行,用较小的规模和步骤进行操作,以较为准确地达到政策目标,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
(3)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的操作,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的工具。
(4)公开市场业务具有较强的可逆转性,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发现错误时,可立即逆向使用该工具,以纠正其错误。
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则不能迅速的逆转。
(5)公开市场业务可迅速的操作。
当中央银行决定要改变银行储备和基础货币时,只要向公开市场交易商发出购买或出售的指令,交易便可很快执行。
公开市场业务的缺点:(1)公开市场操作较为细微,缺乏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其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差。
(2)各种市场因素的变动可能减轻或抵消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力。
(3)需要以较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
5.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再贴现政策最大的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调节信贷结构。
再贴现政策的缺点:(1)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
(2)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3)缺乏主动性。
1.货币经济发行与财政发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货币的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货币发行。
货币的财政发行是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
2.简述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货币政策作用机制。
中央银行债券是中央银行在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内主动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的一种工具,可在不改变中央银行资产和负债总量的情况下,通过负债结构的变化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3.简述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性与矛盾性。
(1)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根据奥肯定律,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通常存在负相关关系,因而,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通常存在正相关关系。
(2)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关系。
(3)稳定币值与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的关系。
4.简述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与优缺点。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
(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缺点:其优点在于: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其缺点在于:其一,对经济的振动太大。
其二,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5.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基本区别是什么?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针对总量进行调节的,中央银行经常使用且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取的信用调节工具。
主要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等。
1.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由其业务活动的特点和所能发挥的作用决定的。
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看,它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一方面,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同样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另一方面,它的业务活动又与普通金融机构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其业务对象不是一般的工商客户和居民个人,而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时,国家还赋予中央银行一系列特有的业务权利。
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2.简述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1)非营利性。
指中央银行的一切业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
(2)流动性。
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一般不做期限长的资产负债业务。
(3)主动性。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主动性主要是指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在必要时必须主动采取措施,通过具体业务实现调控目标。
(4)公开性。
主要指中央银行的业务状况公开化,定期向社会公布业务与财务状况,并向社会提供有关的金融统计资料。
3.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有何异同?其相同之处:(1)就效果而言,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实际上是以自己创造的负债去支付,这相当于中央银行的贷款;而卖出证券,则相当于贷款的收回,其效果都是相同的。
(2)就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言,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同发放贷款一样的。
(3)无论是证券买卖业务,还是贷款业务,都是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工具。
其主要区别之处是:(1)资金的流动性不同。
中央银行的贷款尽管都是短期性的,但也必须到期才能收回;而证券业务则因证券可以随时买卖,不存在到期问题。
因此,证券业务的资金流动性高于贷款业务的资金流动性。
(2)对中央银行而言,贷款有利息收取问题,通过贷款业务,可以活的一定利息的收入;而未到期的证券买卖则没有利息收入,只有买进或卖出的价差收益。
(3)中央银行从事证券买卖业务对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较高,以该国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前提;而从事的贷款业务则对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较低,一般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可以从事贷款业务。
4.公开市场操作的两种基本操作方式有何区别?(1)长期性储备调节:为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储备水平而使用。
其特点是:长期内的储备调节、单向性的储备调节、用于货币政策重大变化。
(2)临时性储备调节:为了抵消其他因素的影响,维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储备水平而使用。
其特点是:短期内的储备调节、双向性的储备调节、用于维持既定货币政策。
5.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1)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即通常所说的“双紧”政策。
(2)宽松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即通常所说的“双松”政策。
(3)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即通常所说的“紧财政、松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