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_计算题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汇总(1)

第三章——习 题 第三章
(1)简述清洁生产概念。 )简述清洁生产概念。 (2)试述清洁生产在环评中的作用。 )试述清洁生产在环评中的作用。 (3)叙述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 )叙述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习 题 第四章
(1)某工厂烧煤 t/h,含硫量为 )某工厂烧煤10 ,含硫量为3%,燃烧后有 ,燃烧后有80%的 的 SO2自烟囱排出,若排气筒有效烟云高度为 m,烟囱 自烟囱排出,若排气筒有效烟云高度为50 , 出口高度出的平均风速为5 级时, 出口高度出的平均风速为 m/s,求大气稳定度位 级时, ,求大气稳定度位D级时 在排气筒下风向为500 m处,垂直平均风向轴线水平距 在排气筒下风向为 处 m处评价点所增加的 处评价点所增加的SO 浓度值( =35.7m, 离50 m处评价点所增加的SO2浓度值(设σy=35.7m, σz=17.77m)。 )。 (2)在大气环境现状评价中一般来说污染源调查应包括 ) 哪些内容?通常采取哪些调查方法? 哪些内容?通常采取哪些调查方法? (3)在选取大气环境预测方法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 )在选取大气环境预测方法时, 素?
第五章——习 题 第五章
长的均匀稳态河段, (7)一个 km长的均匀稳态河段,平均宽 )一个10 长的均匀稳态河段 平均宽B=500 m,水 , 深H=2.5 m,u=1 m/s,My=1 m2/s。一个工厂于河岸 , , 。 边排放含盐废液10 ,盐的质量浓度为10% 边排放含盐废液 m3/h,盐的质量浓度为 %[100 g(盐)/L(水)]。求排污口下游 km和3 km处污染物扩散 盐 水 。求排污口下游1 和 处污染物扩散 形成的污染带宽度及最大的污染物浓度。 形成的污染带宽度及最大的污染物浓度。
第五章——习 题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

1.溶解氧
气温为23℃时,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4.5mg/L,已知该河段属于Ⅱ类水体,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请计算其指数值。
(根据GB 3838—2002,Ⅱ类水体溶解氧标准为≥6mg/L)
解:
即该河段的溶解氧浓度标准型指数为3.25
2.SO2的计算
3.某工厂位于山谷,锅炉日耗煤960t,煤炭含硫量为0.8%,其中可燃硫含量为85%,试
确定其评价等级。
解:(1)计算污染物排放量
每小时燃煤量:960t/24h=40t/h
每小时SO2排放量:40*0.008*0.85*2=0.574(t/h)
(2)计算判别参数
GB3095中SO2的1小时评价质量浓度限值(二级标准)为0.5mg/m3,则
Pi=(Q i/C0i)×109=(0.572/0.5) ×109=1.44×109
2.5×109>P i≥2.5×108,因为其复杂地形,故应按二级评价。
4.某厂有一台链条炉(烟气中的烟尘占灰分量的80%),装有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为80%,用煤量为1.8t/h,煤的灰分为25%,含硫率为2%。
该锅炉SO2的排放量是多少?烟尘排放量为多少?
解:SO2排放量为 1.8*2%*(64/32)*0.8t/h=0.0576t/h
烟尘排放量为 1.8*25%*80%*(1-80%)t/h=0.072t/h。
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章第四章计算)

1. 设有某污染源由烟囱排入大气的 SO 2 源强为 80g/s, 有效源高为60m, 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 6m/s, 当时气象条件下,正下风方向 500m 处的σz=18.1m,σy=35.3m ;计算x=500m y=50m 处的SO 2地面浓度。
解:根据高斯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可得:22221(,,0,)exp 2y z y z qy H C x y H u πσσσσ⎧⎫⎡⎤⎪⎪=-+⎢⎥⎨⎬⎢⎥⎪⎪⎣⎦⎩⎭ 将以上数据带入:)/10001.11.18603.355021exp 3.351.18614.3803522m g C (-⨯=⎪⎭⎪⎬⎫⎪⎩⎪⎨⎧⎥⎥⎦⎤⎢⎢⎣⎡⎪⎭⎫ ⎝⎛+⎪⎭⎫ ⎝⎛-⨯⨯⨯⨯== 0.01 mg/m 3经计算获得,x=500m y=50m 处的SO 2地面浓度为0.01 mg/m 3。
2. 某工厂烟囱高Hs=45m ,内径D=1.0m ,烟温Ts=100℃,烟速V s =5.0m/s ,耗煤量180kg/h ,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取10%,试求气温20℃,风速2.0m/s ,中性大气条件下,距源450m 轴线上SO 2的浓度。
(大气压Pa=101KPa )小型烟囱Q h <1700KJ/s ,采用霍兰德公式计算其烟气提升高度1)01.05.1(2-+=∆u Q D V H h s风速廓线幂指数 p 的取值在中性大气稳定度下,高斯扩散系数可由下式计算:σy =0.110726x 0.929481σz =0.104634x 0.826212解:⑴工厂烟囱的SO 2排放强度为: Q=180kg/hr×1%×90%×3264×1000/3600=0.90 (g/s) ⑵根据风廓方程,可计算在评价因子45m 处的风速。
从表中可查风速高度指数p=0.25p z z u u )(1212=)/(9.21045225.0s m u =⎪⎭⎫ ⎝⎛⨯= ⑶计算烟囱的提升高度和有效高度①烟气排放量Q v =A.u=3.14×0.52×5=3.9(m 3/s )②烟气热释放率v s a h Q T T P Q ⋅∆⋅=5.3=3.5×101×10027320100+-×3.9 = 296 (KJ/s )③烟气提升高度Qh<1700KJ/s ,属小型烟囱,可采用霍兰德公式计算其烟气提升高度。
环境影响评价多套计算题含答案

1、假设3个不同的噪声源同时作用于A点,声压值分别为P1=8.6×10-4 N/m2,P2 =9.2×10-4N/m2,P3 =58 P0,请计算总声压级LPT的值?若B点离A点相距5米,该噪声源由于随传播距离而引起衰减,那么B点的噪声值LB是多少?2、某工厂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为0.3 m3/s,苯酚浓度为30ug/L,河流流量为8m3/s,流速为1m/s,苯酚的背景浓度为1ug/L,苯酚的衰减系数在该河流中满足方程:X=100米时,C=25 ug/L;X=300米时,C=20 ug/L。
试求排放点下游1.6公里处的污染物浓度?3、某地计划建一化工厂,有一个烟囱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烟囱高45米,每小时燃煤1.8吨,已知烟气抬升高度55米,煤含硫量为1%,风速u = 2 m/s。
问:该厂建成后在其正下风向1000米处距离地面100米的高空SO2的贡献浓度是多少?(σy =0.15X0.8;σz =0.1X0.9;S的原子量为32,O的原子量为16)4、有一条铁路与风向垂直,列车平均速度为72公里/小时,每小时有36辆列车经过,每辆列车向大气排放SO2的浓度为8 g/s,已知列车烟囱高均为5米,风速u = 2 m/s,烟气抬升高度为25米。
试求该厂建成后在铁路下风向离铁路800米处的地面上SO2的贡献浓度是多少?(σy =0.11X0.9;σz =5、某企业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0.2m3/s,BOD5=75mg/L;河流流量Q=9.8m3/s,流速Ux=0.1m/s, BOD5背景值为1 mg/L. BOD5的降解系数为0.2d-1。
求排污口下游2000m处的BOD5浓度。
(忽略纵向弥散作用)6、一条均匀的河段,平均河宽为200 m,平均水深为4 m,流量为360 m3/s,横向弥散系数为2 m2/s,平均坡底为0.0005,一拟建项目可能以岸边和河中心两种方案排放,试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完全混合距离?四、计算题1、计算如下几个噪声之和:52dB ,61 dB ,58 dB ,55 dB ,52 dB ,64 dB ,57 dB 。
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全)

三、计算题1、一个库容1×105m3的水库,进水和出水流量为4×104 m3/d,进水BOD=8mg/L,5降解系数k=0.5,河水可与库水迅速混合,求出水的BOD 5。
)/(6.35.01041011845L mg c =•⨯⨯+=解:2、一个改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 为0.15 m 3/s ,苯酚浓度为30μg/L ,河流流量Q 为5.5m 3/s ,流速u x = 0.3m/s ,苯酚背景浓度为0.5 μg/L ,降解系数k 为0.2d -1,纵向弥散系数E x =10m 2/s ,求排放点下游10km 处苯酚浓度。
Lg c L g c Lg c /19.1864003.0100002.0exp 28.1/19.13.010)86400/2.0(411102100003.0exp 28.1/28.115.05.55.05.53015.020μμμ=⎪⎭⎫⎝⎛⨯⨯-⨯==⎥⎥⎦⎤⎢⎢⎣⎡⎪⎪⎭⎫ ⎝⎛⨯⨯+-⨯⨯⨯==+⨯+⨯=若不考虑弥散系数,若考虑弥散系数,初始浓度 3、连续点源Q=100g/s ,河流水深1.5m ,流速u x =0.3m/s ,横向弥散系数E y =5m 2/s ,污染物的衰减常数k=0。
求下列三种条件下x=2000m ,y=10m 处污染物浓度:(1)无边界约束条件下;(2)在岸边排放河流宽度无穷大时;(3)岸边排放,河流宽度B=100m 时。
()())/(38.4)10,2000(,4)/(10.4)10,2000(,22000541010023.0exp 2000541010023.0exp 2000541003.0exp 3.0/2000545.13.01002)10,2000()/(68.0)10,2000(2)10,2000()/(34.020*******.0exp 3.0/2000545.13.0100)10,2000(33121231221L mg c p L mg c p n n c L mg c c L mg c p n pn ====⎪⎭⎪⎬⎫⎥⎦⎤⎢⎣⎡⨯⨯+⨯-+⎥⎦⎤⎢⎣⎡⨯⨯-⨯-⎩⎨⎧+⎪⎭⎫ ⎝⎛⨯⨯⨯-⨯⨯⨯⨯⨯====⎪⎪⎭⎫⎝⎛⨯⨯⨯-⨯⨯⨯⨯=∑∑==ππ解:4、在流场均匀的河段中,河宽B=200m ,平均水深h=3m ,流速u x =0.5m/s ,横向弥散系数E y =1m 2/s 。
环评作业

第四章作业:1、某一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废水排放量为2.5m3/s,废水中含Pb为1000mg/L,废水排入一条河流中,河水的流量为100m3/s,该河上游水含Pb的浓度为0.001mg/L。
问废水排入河水后,其污染程度如何?是否超标?(水体为Ⅲ类水质)2、需预测某工厂投产后的废水中挥发酚对河水下游的影响。
污水中挥发酚为100mg/L,污水流量为2.5m3/s,河水流量为25m3/s,流速为3.6m/s。
河水中挥发酚未检出。
K1为0.2d-1。
忽略弥散系数时,问在河流排污的下游2公里处,挥发酚的浓度为多少?3、一均匀稳态河段,河宽B=200 m,平均水深H=3 m,流速U=0.5m/s,平均底坡I=0.0005,一个拟建项目可能以岸边和河中心两种方案排放污水,试计算完全混合距离的长度?并对两种结果进行讨论。
4、有一河段长4Km,河段起点BOD5=38mg/L,河段末端BOD5=16mg/L,平均流速为1.5Km/d,求该河段的自净系数K1?5、拟建一个化工厂,其废水排入工厂旁边的一条河流,已知污水与河水在排污口下游1.5Km 外完全混合,在这个位置BOD5=7.8mg/L,DO=5.6mg/L,平均流速为1.5m/s,在完全混合断面的下游25Km处为渔业用水的引水源。
K1=0.35d-1,K2=0.5d-1,若从DO的浓度分析,该厂的废水对下游的渔业用水有何影响?(20o C)6、已知某一工厂的排污断面上BOD5的浓度为65mg/L,DO的浓度为7mg/L,受纳废水的河流平均流速为1.8Km/d,K1=0.18d-1,K2=2d-1。
试求:(20o C)(1)距离为1.5Km处的BOD5和DO的浓度;(2)DO的临界浓度和临界距离。
7、《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评价工作等级是怎样划分的?8、试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来评价某水库的水质现状,该水库的水质监测结果如下:(200C,单位:mg/L,水质为Ⅲ类水质)(1)、氟化物0.56 (2)氰化物0.006 (3)酚0.001 (4)汞0.0006 (5)铬0.105 (6)pH8.50 (7)pH 5.40 (8)DO6.00 (9)DO4.50第五章作业:1、地下水的定义与分类是什么?2、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的方法是什么?3、地下水质量是如何分类的?。
环评作业

一至三章练习题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功能分别是什么?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原则: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
功能: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导向功能2.什么是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按级别,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分哪些标准,其执行优先级是什么?按内容分类,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包括哪些标准?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具体讲,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率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环境标准的分级: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两个级别,另有环境保护部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环境标准的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目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目的——掌握环境质量现状或本底,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累积效应分析以及投产运行进行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原则——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筛选出应调查的参数。
调查范围应大于评价区域。
结果尽量定量化方法——搜集资料法(首选)、现场调查法、遥感法。
4.环境影响预测的原则是什么?预测阶段如何划分?预测的原则——按相应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的特性、当地的环境要求而定。
环境影响评价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环境影响评价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开始阶段是()答案:项目立项阶段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属于该总纲中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的是()。
答案:依法评价;科学评价;突出重点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有()。
答案:实行持证评价和评价机构审查制度。
;与“三同时”制度紧密结合;进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建设项目环评量大,规划环评逐渐开始;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可以分为()答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阶段;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证与预测评价阶段5.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案:强化和完善阶段;规范和建设阶段;深入发展阶段;提高阶段6.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制度之一是公众参制。
()答案:对7.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不包括环境管理部门。
()答案:错8.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准备阶段主要进行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的制定。
()答案:对9.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都是由环评机构与申报单位完成。
()答案:错10.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生态保护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的是()。
答案:古树名木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纳入()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答案:所在地区3.环境影响评价要根据()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案: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和区域总量控制4.对于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方案从()进行比选。
答案:环境保护角度5.环境标准的作用有()答案: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制定环境规划与环境计划的主要依据;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准绳;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6.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在环境标准体系中处于指导地位,是制定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d-1,若从DO的浓度分 2 析,该厂的废水排放对下游渔业用水有何影响。
解:可利用 P模型求解。 S (1)计算 C下饱和溶解氧浓度 s , 10 C C s 468 /(31.6 T ) 468 /(31.6 10) 11.25mg / L
(2) 由 题 知 , 只 考 虑 有 机 耗 氧 和 大 气 复 氧 过 程 物 , C C s (C s C 0 )e
补充练习题
1. 计划在河边建一工厂,该厂将以2.83m3/s的 流量排放废水,废水中总溶解固体浓度为 1300mg/L;该河流平均流速为0.457m/s,平 均河宽为13.72m,平均水深h为0.61m,总溶 解固体为310mg/L,问该工厂的废水排入河 流后,总溶解固体的浓度是否超标(设标准 为500mg/L)?
第四章 计算题 站在吊丝的肩膀上看问题
4. 一个拟建项目将排放含BOD、酚、氰等污 染物的废水氰等污染物的废水12000m3/d,水 温40℃,pH=5.5.拟排入一条平均流量50 m3/s 的河流,该河流为Ⅲ类水体.问该项目的水环境 评价等级?若此废水排入一个平均水深12m,面 积面积面积面积20km2属Ⅱ类水体的水库,则 评价等级如何?
2. 拟建一个化工厂,其废水排入一条河流,已 知污水与河流在排放口下游1.5km处完全混合, 混合后水温为10℃,在这个位置 BOD5=7.5mg/L,DO=5.6mg/L,河流的平均流 速为1.5m/s,在完全混合断面的下游25km处事
渔业用水的引水源,河流的衰减系数K1=0.35d1,大气复氧系数K
解:可利用完全混合模 求解。 型 (1) 计 算 河 水 流 量 p, Q Q p u B H 0.457 13.72 0.61 3.82m / s
3
( 2)计 算 混 合 后 的 总 溶 解 固 浓 度C, 体 C (C p Q p C hQh ) /(Q p Qh ) 310 3.82 1300 2.83) 3.82 2.83) ( ( / 731.31mg / L 500mg / L( 标 准 ) 故该工厂的废水排入河 后,总溶解固体的 流 浓度将超标。
3. 计算容许排放量?处理率应达到多少才能排 放?建议采取什么措施?
解:已知:入库地表径 Q 8 104 m 3 /d, 流 BOD5的浓度 1 1.2mg/L; 工厂废水排放量 4500m 3 /d; q BOD5的浓度 2 60mg/L; 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GB 3838 2002)得, 准》 水库II类BOD5的限值是 s 3mg/L。
6. 计算完全混合距离。
解 : )当 采 用 理 论 公 式 计 算 : (1 0.1u x B 0.1 0.5 200 x1 2000m Ey 1
2 2
河中心排放时完成横向 合的距离为: 混
0.4u x B 在岸边排放时:2 x 8000m Ey
2
( 2)当采用泰勒经验公式计 E x ( P 82 : 4 67): 算 E y (0.058H 0.0065B )( gHI )1 / 2 (0.058 3 0.0065 200) (9.8 3 0.0005)1 / 2 0.18m 2 / s 0.1u x B 2 0.1 0.5 2002 中心排放: 3 x 11111 m Ey 0.18 0.4u x B 2 0.4 0.5 2002 岸边排放: 4 x 44444m Ey 0.18 经验公式考虑了水力坡 度的影响,横向扩散系 数变小, 使得横向混合所需的距 离变大。
⑴污水排污量:Q=12000 m3/d,属于10000≤Q< 20000m3/d,的分级范围. ⑵污水复杂程度:污水 中含有的污染物类型为≥3,因此污水属于复杂. ⑶地表水规模:河流,流量q=50 m3/s,介于1515050 m3/s之间,即该河流属于中河; 水库,水深 H=12m>10m,水面面积S=20km2 ,介于2.5-25 km2 ,属于中库. ⑷地表水水质要求:河流为Ⅲ 类水体,水库为Ⅱ类水体.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 根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表,则排入 河流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为一级,排入水库 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为一级.
(1)可利用完全混合模型 ) /(Q q )
x
s (Q q ) Q 1
q
3 (8 104 4500) 8 104 1.2 4500
33mg / L ( 2)如果废水中的 BOD5浓度 2 60mg/L,处理率为:
2.在一水库附近拟建一个工厂,投产后向水 库排放废水1500 m3/d,水库设计库容 8.5×106m3,入库的地表径流8×104 m3/d,地 方上规定水库为III类水。水库现状BOD5浓 度为1.2 mg/L。请计算该拟建工厂容许排放 的BOD5量。如果该厂排放的废水中BOD5浓 度为60 mg/L,处理率应达到多少才能排放?
k2 x / u
k1C BOD0 k1 k 2
( e k1 x / u e k 2 x / u )
11.25 11.25 5.6)e (
( 0.5 / 86400) 251000 1. 5
( 0.35 / 86400) 7.8 (0.35 / 86400) ( 0.5 / 86400) (e
(2 x )
2
(60 33) 100 100 45% 60
建议采取的措施:如果不能达标排放,要么是项 目排污口位置重新确定,要么是该企业重新选址。
6. 一条流场均匀的河段,河宽B=200m,平均水深 H=3m,流速ux=0.5m/s,横向弥散系数 Ey=1m2/s,平均底坡I=0.0005.一个拟建项目可 能以岸边和河中心两种方案排放,试采用理论 公式和经验公式计算完全混合距离,并对计算 结果进行解释.
( 0.35 / 86400) 251000 1 .5
e
( 0.5 / 86400) 251000 1 .5
)
5.63mg / L 5mg / L(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类 III 或渔业水质标准) 故 该 厂 的 废 水 排 放 对 下 25km处 渔 业 用 水 水 源 无 影 响 游 。
水环境规划的水体自净 能力允许利用率 0.6。
计算自净利用指数计算CODCr : P PCODCr
2 1 13 10 0.5 1 ( s 1 ) 0.6 20 10) (
因此,拟建项目排放的 污染物还没有超过河流 自净能力允许的比例, 可以批准建设。
7. 应用环境的自净利用指数(Pij)判 断影响的重大性
解:已知: CODCr的基线浓度 1 10mg/L; 废水排放后 CODCr的浓度 2 13mg/L;; 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GB 3838 2002)得, 准》 III类水体CODCr的限值是 s 2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