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与历史研究 (全套完整课件)
合集下载
考古学绪论精品PPT课件

标志:1828年9月24日,法商博良考释埃及罗塞塔石碑的象形文字;同时期德 国温克尔曼《古代美术史》,利用大量古代遗物,被称为“考古学之父”。
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说”, 将丹麦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他首先将上述三段分期 用于古物陈列,并与1836年所著《北方古物指南》中介绍了这中陈列方法,对 所藏文物进行论述,引导观众去参观丹麦的国家博物馆。这是近代考古学发展 的基础。英国考古学家格林.丹尼尔(Glyn Daniel) (研究考古学史)认为, 1840年前后是考古发现和研究方法的开拓时代,从这时开始,是世界近代考古 学发生的起点。
考古学概论
19.10.2020
1
参考书目
1、当代考古学,陈淳,上海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4年版,复旦文博系列教 材,K85-7=2。
2、考古学--追寻人类遗失的过去,曹 兵武,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K8513。
3、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栾丰
实等,文物出版社,2002年,K85-6。
19.10.2020
金石学与近代考古学有着本质的不同,金石:铜器和石刻。 金石学是在尚未进行科学发掘的情况下,以零星出土的古代铜 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 希图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清代由于乾嘉学派的影响,金石学 发展到了顶峰。研究范围还包括甲骨、简牍、印章、封泥、瓦 当、文字等,这些都是考古学上所说的遗物,但大多是传世的。
2
考古学是什么?
(英)C.伦弗鲁 P.巴恩
考古学部分是搜寻古代的珍宝,
部分是科学工作者缜密的探究,
部分是从事创造性的想象。
她既是在伊拉克沙漠里烈日下的辛苦发掘,
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说”, 将丹麦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他首先将上述三段分期 用于古物陈列,并与1836年所著《北方古物指南》中介绍了这中陈列方法,对 所藏文物进行论述,引导观众去参观丹麦的国家博物馆。这是近代考古学发展 的基础。英国考古学家格林.丹尼尔(Glyn Daniel) (研究考古学史)认为, 1840年前后是考古发现和研究方法的开拓时代,从这时开始,是世界近代考古 学发生的起点。
考古学概论
19.10.2020
1
参考书目
1、当代考古学,陈淳,上海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4年版,复旦文博系列教 材,K85-7=2。
2、考古学--追寻人类遗失的过去,曹 兵武,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K8513。
3、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栾丰
实等,文物出版社,2002年,K85-6。
19.10.2020
金石学与近代考古学有着本质的不同,金石:铜器和石刻。 金石学是在尚未进行科学发掘的情况下,以零星出土的古代铜 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 希图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清代由于乾嘉学派的影响,金石学 发展到了顶峰。研究范围还包括甲骨、简牍、印章、封泥、瓦 当、文字等,这些都是考古学上所说的遗物,但大多是传世的。
2
考古学是什么?
(英)C.伦弗鲁 P.巴恩
考古学部分是搜寻古代的珍宝,
部分是科学工作者缜密的探究,
部分是从事创造性的想象。
她既是在伊拉克沙漠里烈日下的辛苦发掘,
现代考古与探索历史的奥秘-PPT文档资料

2、考古学发展史
பைடு நூலகம்
A、金石学 利用实物探索历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而用实物史料书写历史的行 为在孔子时就出现,司马迁实地考察历史遗迹编纂《史记》的精神更是 中国史界的楷模。同时,社会上对古代文物的出现也很重视,以为吉兆, 如元鼎年号,还有不法之徒通过盗取地下文物增加财富,如西汉诸陵、 汲冢墓的盗掘。 宋代之前利用文物考察历史多为零星、自发的活动,从北宋开始,研究 文物成为群体行为,也产生了历史学的分支——金石学。宋代政治环境 宽松、重视知识分子、印刷术的发展和学术氛围浓厚是金石学滋生的土 壤。“正经补史”和趋附风雅是重视文物的主要目的。刘敞是金石学的 开创者,之后有欧阳修《集古录》、吕大临《考古图》、赵明诚《金石 录》等,宋徽宗是文物搜集的集大成者,并有王黼的《宣和博古图》, 可惜这些文物被金人掳走。 元明两朝学术黯弱,直到清代考据学的兴起,金石学达到顶峰。清代金 石学著作占总数的90%以上,有顾炎武、叶昌炽、阮元、王昶等名家, 成为重要学术门类。
1、考古学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A、 历史学与考古学在学科归属中的关系:中国的考古学和西方 考古学的起源有差异,因此,在考古学学科划定上也不同,中国 的考古学属于历史学下的二级学科,属社会科学,也是学习苏联 的成果。而西方的考古学属自然科学,与历史或其它学科并行, 归口科学院。 80年代,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考古学曾独立于历史学之外成为一 级学科,但时间不长又重归历史学。 在我国的考古学中,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研究主要由中科院古脊 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也算能与西方接轨。而新石器以后主要 由社科院的考古所对应。各高校无论是考古学还是人类学都归口 文科,博物馆也属文化部门管理(自然博物馆除外)。
1、考古学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考古学课件第5-6章

青铜时代、尤其铁器时代,由于金属工具的普及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大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第二节 生 业 经 济
生业经济是指人类为了维持生存需求而获取基本生存资源的经济 行为。一般来讲,生业经济是对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经济模式的概 括,尤其是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
生业经济可以分为以采集捕捞和狩猎为主的攫取经济和以动植物 驯化栽培为主的生产经济
遗址内外地貌变迁研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遗址分布和生业经济模式的特 点,再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的地貌调查和采样,分析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 响、人类适应地貌的生业模式选择和人类活动对地貌所产生的影响
环境考古中的地貌研究则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切实与地质学家合作,尤其需要邀请熟悉区域地貌的专家, 在充分了解地貌信息的基础上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二,区域地貌与遗址内外地貌研究相结合
动物群随着植物群的变化而变化。第四纪气候尤其是青藏高原抬升对 动物群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北方地区第四纪动物群的这种变迁,不仅直接反映了气候和植被的变 化,也揭示着人地关系方面的某些变化生存策略的变化,不仅塑造了 史前人类的文化,乃至影响着现代人类的社会生活
植被变迁是古环境重建研究的重要内容 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植物遗存,是研究植被的重要依据 人类的生存活动必然会一定程度地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研究古代植被 变迁时要注意区分自然作用和人为作用下的植被变迁 遗址周围的植被记录可能反映人类对自然植被的干扰过程和程度,比 如自然植被减少和人工植被的增加等 远离聚落的植被记录则可以提供聚落所在区域自然植被的状况,为了 解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提供重要信息
中全新世的气候变迁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同时,气 候恶化进一步加剧了生存空间和资源占有的不稳定性,使之成为诱发 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节 生 业 经 济
生业经济是指人类为了维持生存需求而获取基本生存资源的经济 行为。一般来讲,生业经济是对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经济模式的概 括,尤其是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
生业经济可以分为以采集捕捞和狩猎为主的攫取经济和以动植物 驯化栽培为主的生产经济
遗址内外地貌变迁研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遗址分布和生业经济模式的特 点,再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的地貌调查和采样,分析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 响、人类适应地貌的生业模式选择和人类活动对地貌所产生的影响
环境考古中的地貌研究则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切实与地质学家合作,尤其需要邀请熟悉区域地貌的专家, 在充分了解地貌信息的基础上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二,区域地貌与遗址内外地貌研究相结合
动物群随着植物群的变化而变化。第四纪气候尤其是青藏高原抬升对 动物群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北方地区第四纪动物群的这种变迁,不仅直接反映了气候和植被的变 化,也揭示着人地关系方面的某些变化生存策略的变化,不仅塑造了 史前人类的文化,乃至影响着现代人类的社会生活
植被变迁是古环境重建研究的重要内容 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植物遗存,是研究植被的重要依据 人类的生存活动必然会一定程度地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研究古代植被 变迁时要注意区分自然作用和人为作用下的植被变迁 遗址周围的植被记录可能反映人类对自然植被的干扰过程和程度,比 如自然植被减少和人工植被的增加等 远离聚落的植被记录则可以提供聚落所在区域自然植被的状况,为了 解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提供重要信息
中全新世的气候变迁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同时,气 候恶化进一步加剧了生存空间和资源占有的不稳定性,使之成为诱发 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石器时代考古(15单元-21单元)全套课件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15
贾湖龟甲及刻划符号
贾湖骨镖
贾湖骨镞
17
贾湖骨笛
龟甲与刻划符号
骨耜
2011/7/24
19
龟甲及内装石子
碳化稻米
贾湖粮食加工工具-石镰与磨盘(棒)
贾湖绿松石饰
贾湖陶器
(3)白家村文化(老官台文化): -五十年代调查和发掘。主要分布在渭水流域及丹江上游
地区。主要遗址还有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陕西省宝鸡县北 首岭、元君庙等。-碳十四年代为距今7800一7000年。
-青塘圩属广东英德县境洞穴,洞中有大量田螺 碎片、烧骨、炭削及个别人骨。石器多打制, 有个别局部磨光之锛,同出少量陶片,有夹砂 粗陶和泥质细陶二种,素面饰粗绳纹。 -大龙潭位于广西柳州市南郊。分上下二层,下 层是室内烧火之地,有6个个体人骨,蜷曲似蹲 葬或跪葬。出石器、骨器及陶片少量,陶片有 红黑二种,质地软,粗细绳纹。 -碳14测年约10000-8000BC。
仙 人 洞 遗 址 陶 罐 与 陶 片
仙人洞
三、长江下游
上山遗址 长江下游新近发现的浙江浦江上山遗址, 水稻、陶器、磨制石器俱全,年代在公 元前9000~前7000年
上山遗址发掘现场
上 山 遗 址 出 土 的 万 年 稻 米
石器
石砧
骨 器
叁、新石器时代中期
一、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3.学会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家畜。
-使攫取性经济变为生产性经济(用人工方式增加 天然产物)。 -最早驯养农业的地区:西亚(小麦、大麦、绵羊、 山羊)、中国(大米、小米、猪;黄河流域有粟、 黍两种小米,长江流域为梗稻和籼稻两种大米)、 美洲(玉米)。 -农业被认为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
考古学导论(全套134页PPT课件)

99.9%的时间没有文字记载
人
类
今
出
天
现
2. 记录过程中受记录者眼界、水平、立场 的限制。
3. 流传过程中存在不可靠、不真实的可能, 文献不等于历史本身。
三、遗存的无限性和客观性
文献
遗存
有限性
无限性
主观性
客观性
1. 遗存的无限性:
与现存的有限的文献史料相比,地下 埋藏着的实物资料可谓无穷无尽。
严文明:《走向20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孙英明、李友谋:《中国考古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6 月第2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8 月
第三节 考古学研究的范围、程 序和方法
一、研究范围的划分
1、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
铁器时代 ∣
青铜时代 ∣
“铜石并用时代” ∣ ↗新石器时代 ∣
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 ∣
↘旧石器时代
2、按社会性质来划分:
3、文献史学来划分:
史前考古(包括旧石器、新石器)
夏商周考古
秦汉考古
魏晋南北朝考古
隋唐考古
宋元明考古
4、按照区域来划分: 5、按研究专题来划分:
面,以俞伟超为代表。
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民族学: (2)民俗学: (3)人类学: (4)生态学: (5)动物学: (6)植物学: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遗存
第一节 遗存的分类
可分为:人工遗存和非人工遗存两大类
人工遗存
遗存 非人工遗存
遗迹 遗物
一、遗物
1、定义:这种遗存是指各自分立的实体, 它们的形状或出土地点都是由人类活动 造成,是可以携带的实物,在移动或搬迁 的过程中不会改变形状。
人
类
今
出
天
现
2. 记录过程中受记录者眼界、水平、立场 的限制。
3. 流传过程中存在不可靠、不真实的可能, 文献不等于历史本身。
三、遗存的无限性和客观性
文献
遗存
有限性
无限性
主观性
客观性
1. 遗存的无限性:
与现存的有限的文献史料相比,地下 埋藏着的实物资料可谓无穷无尽。
严文明:《走向20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孙英明、李友谋:《中国考古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6 月第2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8 月
第三节 考古学研究的范围、程 序和方法
一、研究范围的划分
1、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
铁器时代 ∣
青铜时代 ∣
“铜石并用时代” ∣ ↗新石器时代 ∣
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 ∣
↘旧石器时代
2、按社会性质来划分:
3、文献史学来划分:
史前考古(包括旧石器、新石器)
夏商周考古
秦汉考古
魏晋南北朝考古
隋唐考古
宋元明考古
4、按照区域来划分: 5、按研究专题来划分:
面,以俞伟超为代表。
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民族学: (2)民俗学: (3)人类学: (4)生态学: (5)动物学: (6)植物学: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遗存
第一节 遗存的分类
可分为:人工遗存和非人工遗存两大类
人工遗存
遗存 非人工遗存
遗迹 遗物
一、遗物
1、定义:这种遗存是指各自分立的实体, 它们的形状或出土地点都是由人类活动 造成,是可以携带的实物,在移动或搬迁 的过程中不会改变形状。
考古知识普及PPT模板

周朝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礼乐制度 完备,出现铁器。
秦汉时期统一帝国形成
秦朝
首次实现大一统,推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汉朝
继承秦制并有所创新,推行察举 制选拔人才,出现纸和火药。
唐宋元明清各朝代文化特色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文化繁荣,成为亚洲文化中心,实行科举制 选拔官员。
经济发达,出现纸币和交子,科技发展达到 高峰。
金字塔内部和外部雕刻的众多神秘符 号,至今仍未被完全解读,引发了人 们对古埃及文明的无尽遐想。
金字塔
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以其 巨大的规模和神秘的建筑技术而闻名 于世。
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文化成就
希腊哲学
希腊古典时代涌现出众多杰出的 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思想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
博物馆参观导览能力提升
提高导览讲解水平
考古知识可以帮助博物馆导览人员更加专业、生动地讲解文物背 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
增强观众互动体验
通过考古知识的运用,博物馆可以设计出更加有趣、互动性强的展 览和活动,吸引更多观众参与。
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考古知识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可以为博物馆提供更加丰富的数字化 展示手段,提高观众的参观便捷性和体验感。
古代智慧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借鉴古代城市规划理念
古代城市规划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 等理念,对现代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习古代工艺技术
古代工艺技术如陶瓷制作、金属冶炼等在当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对现代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青铜器、玉器、陶瓷器等艺术品欣赏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礼乐制度 完备,出现铁器。
秦汉时期统一帝国形成
秦朝
首次实现大一统,推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汉朝
继承秦制并有所创新,推行察举 制选拔人才,出现纸和火药。
唐宋元明清各朝代文化特色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文化繁荣,成为亚洲文化中心,实行科举制 选拔官员。
经济发达,出现纸币和交子,科技发展达到 高峰。
金字塔内部和外部雕刻的众多神秘符 号,至今仍未被完全解读,引发了人 们对古埃及文明的无尽遐想。
金字塔
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以其 巨大的规模和神秘的建筑技术而闻名 于世。
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文化成就
希腊哲学
希腊古典时代涌现出众多杰出的 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思想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
博物馆参观导览能力提升
提高导览讲解水平
考古知识可以帮助博物馆导览人员更加专业、生动地讲解文物背 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
增强观众互动体验
通过考古知识的运用,博物馆可以设计出更加有趣、互动性强的展 览和活动,吸引更多观众参与。
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考古知识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可以为博物馆提供更加丰富的数字化 展示手段,提高观众的参观便捷性和体验感。
古代智慧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借鉴古代城市规划理念
古代城市规划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 等理念,对现代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习古代工艺技术
古代工艺技术如陶瓷制作、金属冶炼等在当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对现代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青铜器、玉器、陶瓷器等艺术品欣赏
考古与历史研究ppt.

第一章、现代考古的相关介绍
1、考古学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
2、考古学发展简史 3、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概念 4、现代科技和其它学科在考古研究中的运用
1、考古学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A、 历史学与考古学在学科归属中的关系:中国的考古学和
西方考古学的起源有差异,因此,在考古学学科划定上也不 同,中国的考古学属于历史学下的二级学科,属社会科学, 也是学习苏联的成果。而西方的考古学属自然科学,与历史 或其它学科并行,归口科学院。 80年代,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考古学曾独立于历史学之外成 为一级学科,但时间不长又重归历史学。 在我国的考古学中,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研究主要由中科院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也算能与西方接轨。而新石器 以后主要由社科院的考古所对应。各高校无论是考古学还是 人类学都归口文科,博物馆也属文化部门管理(自然博物馆 除外)。
2、考古学发展史
A、金石学 利用实物探索历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而用实物史料书写历
史的行为在孔子时就出现,司马迁实地考察历史遗迹编纂《史记》 的精神更是中国史界的楷模。同时,社会上对古代文物的出现也 很重视,以为吉兆,如元鼎年号,还有不法之徒通过盗取地下文 物增加财富,如西汉诸陵、汲冢墓的盗掘。 宋代之前利用文物考察历史多为零星、自发的活动,从北宋开始, 研究文物成为群体行为,也产生了历史学的分支——金石学。宋 代政治环境宽松、重视知识分子、印刷术的发展和学术氛围浓厚 是金石学滋生的土壤。“正经补史”和趋附风雅是重视文物的主 要目的。刘敞是金石学的开创者,之后有欧阳修《集古录》、吕 大临《考古图》、赵明诚《金石录》等,宋徽宗是文物搜集的集 大成者,并有王黼的《宣和博古图》,可惜这些文物被金人掳走。 元明两朝学术黯弱,直到清代考据学的兴起,金石学达到顶峰。 清代金石学著作占总数的90%以上,有顾炎武、叶昌炽、阮元、 王昶等名家,成为重要学术门类。
1、考古学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
2、考古学发展简史 3、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概念 4、现代科技和其它学科在考古研究中的运用
1、考古学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A、 历史学与考古学在学科归属中的关系:中国的考古学和
西方考古学的起源有差异,因此,在考古学学科划定上也不 同,中国的考古学属于历史学下的二级学科,属社会科学, 也是学习苏联的成果。而西方的考古学属自然科学,与历史 或其它学科并行,归口科学院。 80年代,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考古学曾独立于历史学之外成 为一级学科,但时间不长又重归历史学。 在我国的考古学中,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研究主要由中科院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也算能与西方接轨。而新石器 以后主要由社科院的考古所对应。各高校无论是考古学还是 人类学都归口文科,博物馆也属文化部门管理(自然博物馆 除外)。
2、考古学发展史
A、金石学 利用实物探索历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而用实物史料书写历
史的行为在孔子时就出现,司马迁实地考察历史遗迹编纂《史记》 的精神更是中国史界的楷模。同时,社会上对古代文物的出现也 很重视,以为吉兆,如元鼎年号,还有不法之徒通过盗取地下文 物增加财富,如西汉诸陵、汲冢墓的盗掘。 宋代之前利用文物考察历史多为零星、自发的活动,从北宋开始, 研究文物成为群体行为,也产生了历史学的分支——金石学。宋 代政治环境宽松、重视知识分子、印刷术的发展和学术氛围浓厚 是金石学滋生的土壤。“正经补史”和趋附风雅是重视文物的主 要目的。刘敞是金石学的开创者,之后有欧阳修《集古录》、吕 大临《考古图》、赵明诚《金石录》等,宋徽宗是文物搜集的集 大成者,并有王黼的《宣和博古图》,可惜这些文物被金人掳走。 元明两朝学术黯弱,直到清代考据学的兴起,金石学达到顶峰。 清代金石学著作占总数的90%以上,有顾炎武、叶昌炽、阮元、 王昶等名家,成为重要学术门类。
2024版小小考古家ppt课件

促进文明交流与发展
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发展,推动世界 文明的多样性和共同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出土情况
介绍文物的出土时间、地点、数 量等情况,以及文物的保存状况。
文物价值
阐述文物在历史、艺术、科学等 方面的价值,以及对于研究古代
社会的意义。
考古研究成果的分享与交流
1 2
研究成果
介绍在遗址和文物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如 年代测定、文化因素分析、工艺技术探讨等。
学术交流 通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方式,与国内外同行进 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考古学科的发展。
3
社会影响
阐述考古研究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文物保护意 识的提高以及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的积极 影响。
05
考古之旅体验活动
模拟考古挖掘现场体验
搭建模拟考古挖掘现场,让孩子 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考古工作的真
实场景。
提供专业的考古工具,指导孩子 们进行模拟挖掘,学习考古的基
本技能和方法。
引导孩子们观察挖掘出的“文 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
介绍古代城市遗址的概念、分类及特 点,帮助学生了解城市遗址的基本知 识。
发掘方法与步骤
著名城市遗址案例
通过介绍国内外著名的古代城市遗址 案例,如庞贝古城、长安城等,让学 生了解不同文明背景下的城市遗址特 点。
详细介绍古代城市遗址的发掘方法和 步骤,包括勘探、测绘、挖掘、记录 等,让学生了解考古工作的基本流程。
古代墓葬研究
墓葬类型与特点
01
介绍古代墓葬的类型、特点及演变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丧
葬制度和文化背景。
随葬品与墓主人身份
02
通过分析墓葬中的随葬品和墓主人身份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古
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发展,推动世界 文明的多样性和共同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出土情况
介绍文物的出土时间、地点、数 量等情况,以及文物的保存状况。
文物价值
阐述文物在历史、艺术、科学等 方面的价值,以及对于研究古代
社会的意义。
考古研究成果的分享与交流
1 2
研究成果
介绍在遗址和文物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如 年代测定、文化因素分析、工艺技术探讨等。
学术交流 通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方式,与国内外同行进 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考古学科的发展。
3
社会影响
阐述考古研究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文物保护意 识的提高以及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的积极 影响。
05
考古之旅体验活动
模拟考古挖掘现场体验
搭建模拟考古挖掘现场,让孩子 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考古工作的真
实场景。
提供专业的考古工具,指导孩子 们进行模拟挖掘,学习考古的基
本技能和方法。
引导孩子们观察挖掘出的“文 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
介绍古代城市遗址的概念、分类及特 点,帮助学生了解城市遗址的基本知 识。
发掘方法与步骤
著名城市遗址案例
通过介绍国内外著名的古代城市遗址 案例,如庞贝古城、长安城等,让学 生了解不同文明背景下的城市遗址特 点。
详细介绍古代城市遗址的发掘方法和 步骤,包括勘探、测绘、挖掘、记录 等,让学生了解考古工作的基本流程。
古代墓葬研究
墓葬类型与特点
01
介绍古代墓葬的类型、特点及演变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丧
葬制度和文化背景。
随葬品与墓主人身份
02
通过分析墓葬中的随葬品和墓主人身份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考古资料的局限性
与文字记载相比,实物材料也有很多局限性。考古材料 缺乏系统性,留下的多是只麟半爪,相互间缺乏联系, 给人们的认识带来困难。多数实物远离今天的社会或功 能迁移,其真实用途已难以惴测或前后大相径庭,且部 分信息已经丢失,造成我们解读的困难。如鼎由实用炊 器到祀器到祭器到今天的意义丧乱就是一例,另如书刀、 水注、宫灯、博山炉等。
随着西方对中国侵略的深入和扩大,武装之后是文化,一批学 者蹑士兵足迹来到我国,其中就包括考古学者和探险家。西方 人对中国文物的破坏显而易见,但也带来了田野考古、摄影、 绘图等近代考古方法,使我国文物的来源有了科学依据。
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 三大发现(殷墟甲骨、敦煌宝藏、流沙坠简)之后,西方的考
三是改正历史。历史记载由于讹传、遗漏和妄测而造成 很多错误,有的谬传已久,影响深远。考古新材料的出 现,则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如《孙子兵法》过去被认 为是孙膑所著,1972年银雀汉简出土了《孙膑兵法》, 才使人们知道这是两本书,分别由孙子和孙膑撰写。长 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则纠正了张仪与 苏秦为同时代人的结论。
80年代,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考古学曾独立于历史学之外成 为一级学科,但时间不长又重归历史学。
在我国的考古学中,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研究主要由中科院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也算能与西方接轨。而新石器 以后主要由社科院的考古所对应。各高校无论是考古学还是 人类学都归口文科,博物馆也属文化部门管理(自然博物馆 除外)。
第一章、现代考古的相关介绍
1、考古学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 2、考古学发展简史 3、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概念 4、现代科技和其它学科在考古研究中的运用
1、考古学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A、 历史学与考古学在学科归属中的关系:中国的考古学和 西方考古学的起源有差异,因此,在考古学学科划定上也不 同,中国的考古学属于历史学下的二级学科,属社会科学, 也是学习苏联的成果。而西方的考古学属自然科学,与历史 或其它学科并行,归口科学院。
清代金石学代表作
乾隆御纂《西清古鉴》 王昶《金石萃编》
阮元《山左金石志》、《两浙金石志》、《两浙輶轩 录》、《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冯云鹏、冯云鹓《金石索》
B、近代考古
近代考古是指西方近代考古方法进入我国后在金石学基础上产 生的新考古形式。西方从18世纪末开始田野考古,庞培城的 发掘(1799年)是标志。
B考古学与传统史学的区别
立足点不同(前者实物,后者文献) 方法不同(前者接近自然科学) 资料价值不同(考古更重要) 学科内容不同(如生物考古、环境考古)
C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中国现代考古的前身金石学就以“正经补史”为目的,并成 为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考古在历史研究中主要有以下五个贡献:
一是向上延伸历史,填补人类发展中阶段性记述的空白。文 献记载之前的人类历史主要通过考古重塑,如人类起源、母 系社会等时期的历史。
二是丰满历史。中国历史文献浩如烟海,但主要是英雄史 或政治史,其它如经济、文化、生活、社会等方面单薄而干 瘪,现代考古资料在相当大程度上补充了记载缺失。如汉代 人们的生活。
尽管通过专业人士的帮助,很多古代发现已经走进了历 史书籍甚至耳熟能详,但我们了解的深度和广度又是其 中的多少呢。甲骨文的研究可谓成就显著,很多人都有 所了解,但其5000多个单字,能识读的仅三分之一,对 专业人员来说其解读之路仍悠长曲折,何况普通历史爱 好者。
考古工作必须借助历史研究成果和史料,利用已有历史 知识解决考古问题是普遍方法。另外,科技水平的限制 和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也是考古工作的一大掣肘,考古 对相关学科的依赖性也是我们对实物资料识读的制约。
2、考古学发展史
A、金石学 利用实物探索历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而用实物史料书写历
史的行为在孔子时就出现,司马迁实地考察历史遗迹编纂《史记》 的精神更是中国史界的楷模。同时,社会上对古代文物的出现也 很重视,以为吉兆,如元鼎年号,还有不法之徒通过盗取地下文 物增加财富,如西汉诸陵、汲冢墓的盗掘。 宋代之前利用文物考察历史多为零星、自发的活动,从北宋开始, 研究文物成为群体行为,也产生了历史学的分支——金石学。宋 代政治环境宽松、重视知识分子、印刷术的发展和学术氛围浓厚 是金石学滋生的土壤。“正经补史”和趋附风雅是重视文物的主 要目的。刘敞是金石学的开创者,之后有欧阳修《集古录》、吕 大临《考古图》、赵明诚《金石录》等,宋徽宗是文物搜集的集 大成者,并有王黼的《宣和博古图》,可惜这些文物被金人掳走。 元明两朝学术黯弱,直到清代考据学的兴起,金石学达到顶峰。 清代金石学著作占总数的90%以上,有顾炎武、叶昌炽、阮元、 王昶等名家,成为重要学术门类。
二重证据法
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 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 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 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 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意思是运用“地下 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 以考古代历史文 化,成了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
四是增加历史的趣味性。考古发掘资料显然比文字的历 史更有趣,如秦始皇兵马俑、马王堆汉墓等比《史记》、 《汉书》更引人入胜,尽管《史记》等书已经够精彩的。
五是增加历史的真实性或准确性。史书是人写的,史 料的选取、简繁都是取决于编写者的思想,有严重的个 人倾向,且语言描述是有局限性的,有些无法用语言来 表现。如《汉书*王莽传》,如魏收等。考古资料多为 “原生态”,湮没也非人工取舍,其客观性保证了真实 性和准确性。如商代的祭祀坑和殉葬反映的是统治者罪 恶,史书是难以相容的。
古学者开始了田野考古,如安特生等在中国的华北、东北、西 北做了当多的工作,有仰韶文化等成就。 中国学者从20年代开始田野发掘,李济、梁思永、吴金鼎等 人的成果引人注目,在安阳殷墟、日照龙山镇、北京周口店等 地都有重大发现。 近代考古由于社会动荡,工作零星,所得到的资料也难以保护, 考古成果有限,如敦煌文书、殷墟甲骨的流失,北京猿人资料 的失踪。但近代考古对我国的影响深远,是现代考古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