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17部名著常考题型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名著阅读》专题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名著阅读》专题精练(含答案)

专题十七名著阅读1.(2019·原创)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请你结合《海底两万里》,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2019·原创)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大家熟悉的艺术形象。

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在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个,写出其身上令人赞赏的某种精神品质,并举一例说明。

①猪八戒②简·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2019·原创)《水浒》中,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替天行道;《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磨难,西天取经。

在他们各自的团队中,都有中心人物,请你从其中一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中心人物,简要说明这个人物的“中心”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2019·原创)《水浒》被称为悲剧英雄传。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题训练(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题训练(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题训练(附参考答案)1.有人说,《骆驼祥子》这本书是“车夫的奋斗泪,乱世的悲凉歌”,同学们对此纷纷发表了看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祥子曾经坚信靠个人奋斗可以挣上幸福生活,他努力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拼命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残酷的现实让他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B.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贫困的生活,但历经波折,最终沦落,其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C.祥子买了三辆车,又失去三辆车。

在经历了三起三落后,妻子虎妞难产去世使他对生活彻底失去希望,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祥子来自农村,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但现实的遭遇让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

2.下面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长篇小说。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保尔是伟大的,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

他理想坚定,英勇无畏;他浪漫温情,也有过挣扎绝望。

C.冬妮娅是保尔的精神导师。

在冬妮娅的指引下,保尔百炼成钢,最终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

D.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作者在书中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实际行动,给出了响亮的回答: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3.在不少文学作品中,都有相恋之人因故分离的内容。

请从下列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简要概括导致他们分离的关键事件,并分析背后的深层原因。

(1)简·爱与罗切斯特(《简·爱》)(2)保尔与冬妮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

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文中的“他”指的是,这种“奇特的药引”是。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名著考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名著考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必考名著考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简爱》1.简·爱在做小学教员期间,意外地获得了她的的遗产。

2.罗切斯特太太是怎样死的?3.简·爱最擅长的的技能是。

4.《简·爱》一书中和曾要与简·爱结婚。

5.简·爱最终把两万英镑的遗产与分了。

6.简·爱在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

7.简·爱在学校最喜欢的老师是。

8.简·爱最好的朋友死于。

9.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做了。

10.简·爱逃出桑菲尔德庄园后被所救。

《西游记》1.《西游记》,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的事件。

有和,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全书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表现的是,体现出了。

第8至100回总写,蕴含着。

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

4.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

5.猪八戒又叫,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6.沙僧也叫,原为天宫中的,被贬下界,在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7.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因违逆父命被囚,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骆驼祥子》1.请用简洁的语言(150字左右)叙述《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

2.请简述祥子的“三起三落”的过程。

3.请尝试从主题、写作特点、语言中的一个方面用一句话谈谈阅读《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感受。

4.请简述“骆驼祥子”这一个绰号的由来。

初中语文名著综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名著综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名著综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是什么?A. 金玉良缘B. 通灵宝玉C. 玉如意D. 玉麒麟答案:B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谁?A. 观音菩萨B. 唐僧C. 玉皇大帝D. 太上老君答案:B3. 《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的首领是?A. 宋江B. 吴用C. 林冲D. 武松答案:A4. 《三国演义》中,曹操被描述为一个怎样的人?A. 忠臣B. 奸雄C. 英雄D. 愚人答案:B5.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最终梦想是什么?A. 拥有自己的车B. 成为一个富商C. 成为一名军官D. 移民海外答案:A二、填空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该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答案:曹雪芹2.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其中孙悟空的别称是________。

答案:齐天大圣3. 《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中以智谋著称的是________。

答案:吴用4.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答案:√5.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命运反映了旧社会下层人民的________。

答案:悲惨生活三、简答题1. 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机智,才华横溢,但同时也有些孤傲和敏感。

2. 请列举《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的三个妖怪,并简述他们的特点。

答案:白骨精——变化多端,诡计多端;黄风怪——能吹出黄风,使人迷失方向;蜘蛛精——善于使用丝网捕捉猎物。

3. 《水浒传》中,宋江为何被称为“及时雨”?答案:宋江因其善于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因此被称为“及时雨”。

4.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是什么?答案: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是曹操南下意图统一中国,与孙权和刘备联军在赤壁进行的一场大战。

5.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命运是如何形成的?答案:祥子的悲剧命运是由于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以及个人无力改变社会环境的无奈所形成的。

中考语文名著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习题及答案

名著《简·爱》练习题一、填空。

1、简·爱在做()期间,意外地获得了()的遗产。

(小学教员;她的叔叔)2、罗切斯特太太是怎样死的?(跳楼)3、简·爱最擅长的的技能是()(绘画)4、《简·爱》一书中()和()曾要与简爱结婚。

(罗切斯特;圣约翰)5、简·爱最终把两万英镑的遗产与()分了。

(她的表哥和两个表姐)6、简·爱在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

(海伦)7、简·爱在学校最喜欢的老师是()(潭波儿小姐)8、简·爱最好的朋友死于()。

(肺病)9、简·爱在()做了家庭教师。

(桑菲尔德庄园)10、简·爱逃出桑菲尔德庄园后被()所救。

(圣约翰)11、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对()的爱。

(罗切斯特)12、简·爱是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方式是(),工作是做()的?(登广告;做家庭教师)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3、简·爱为什么没有和罗切斯特结婚?(因为罗切斯特还有一个活着的妻子。

)14、罗切斯特先生为什么瞎了?(他的妻子放火烧了庄园,他为了救人,一只眼睛发炎,另一只眼睛被砸伤。

)15、圣约翰为什么要娶简·爱?(他想去印度传教,他认为简·爱是一个合适的传教士之妻。

)17、简·爱所教的孩子是谁?被谁所收养?(阿黛勒;罗切斯特)18年幼的简·爱有一次被舅妈关入红房子是为什么?(和表哥打架。

)19、简·爱的舅妈一家为什么不喜欢简·爱?(舅妈看不起降低身份结婚的简的母亲;舅妈不满舅舅收留简·爱;舅妈一家不喜欢简·爱的性格。

)20、罗切斯特为什么说自己要和英格兰小姐结婚,并且要简离开?(想试探简的心意。

)21、《简爱》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孤儿,她从小寄养在舅母家,遭到虐待,后来被送进慈善机关举办的寄宿学校——雷沃德学校。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名著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一)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名著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一)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名著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一)近年来,语文中考重视对名著的阅读与理解。

为了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备战中考,许多学校都开展了名著阅读专项练习。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名著阅读专项练习及其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中考中名著阅读的一种题型,考查学生对名著中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理解。

以下是一道选择题及其参考答案:【例题】以下哪位圣人不是《论语》中的人物?A. 孟子B. 孔子C. 名门弟子D. 孔子弟子【参考答案】A. 孟子二、填空题填空题是中考中名著阅读的另一种题型,要求学生能深入阅读名著,并准确理解其中的意思。

以下是一道填空题及其参考答案:【例题】“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这句话出自哪部名著?【参考答案】《红楼梦》三、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中考中名著阅读的重要题型,也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方式。

以下是一道阅读理解题及其参考答案:【例题】文艺复兴时期的后继者——巴洛克时期,能否比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更好,周培公的这种态度说明了什么?这道题一共有两个问题,需要结合文中的内容,分别回答。

其中第一部分回答的是巴洛克时期是否比文艺复兴时期更好,第二部分回答的是周培公的态度和含义。

【参考答案】巴洛克时期并不一定比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更好。

周培公的态度既有肯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又有支持巴洛克时期的艺术的含义。

他认为两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应该平等看待。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思想家。

四、大作文大作文是名著阅读的一种较难的题型,要求学生能够在深入理解名著的基础上,进行细致而独到的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以下是一道写作题及其参考答案:【例题】《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一个“异类”,他在道德、性格等方面都与传统形象不同,甚至有些“反叛”。

你认为这种“异类”在文学作品中有哪些价值?【参考答案】“异类”在文学作品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初三名著试题及答案

初三名著试题及答案

初三名著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而薛宝钗佩戴的金锁上则刻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

()答案:√2.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以“智多星”著称的是吴用,而以“及时雨”著称的是宋江。

()答案:√3.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第一次车被大兵抢走,第二次车被孙侦探敲诈,第三次车是虎妞用自己积蓄买的。

()答案:√4.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小人国因为吃了太多的肉而变得肥胖,这导致他无法继续在小人国生活。

()答案:×(格列佛在小人国因为吃了太多的肉而变得肥胖,这导致他无法继续在小人国生活的说法是错误的。

)5. 《简·爱》中,简·爱最终与罗切斯特先生结婚,并继承了一大笔遗产。

()答案:√二、选择题1.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如来佛祖赐予他们什么?A. 金箍棒B. 紧箍咒C. 真经D. 紫金钵答案:C2. 《三国演义》中,下列哪位人物被称为“美髯公”?A. 曹操B. 刘备C. 关羽D. 张飞答案:C3. 《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因为什么而被判刑?A. 偷窃B. 杀人C. 强奸D. 纵火答案:A4.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多少年?A. 28年B. 30年C. 33年D. 35年答案:C5. 《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父亲是如何被谋杀的?A. 被毒死B. 被刺死C. 被勒死D. 被淹死答案:A三、简答题1. 《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的情节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林黛玉葬花的情节表现了她多愁善感、敏感脆弱的性格特点。

她对花的凋谢感到哀伤,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花的身上,通过葬花来表达对生命无常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2. 《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体现了武松哪些性格特点?答案:武松打虎的故事体现了他勇敢、果断、机智和正义感强的性格特点。

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毫不畏惧,果断出手,机智地利用环境和自身力量战胜了老虎,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智慧。

初中语文名著必考考点整理,知识点+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语文名著必考考点整理,知识点+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语⽂名著必考考点整理,知识点+练习题(附答案)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语⽂考试中都会出现对名著的考核,但很多学⽣进⼊初中后,由于学习任务重,对名著的阅读也越来越少。

今天,⼩编分享的是初中阶段重点考察的⼀些名著考点+中考真题,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1.《西游记》中考典型真题1.(2017·绍兴中考)名著阅读。

(1)不属于散⽂集《朝花⼣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项是( )A.抒发对往⽇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命和活⼒是怎样被扼杀的。

(2)《⽼⼈与海》的主⼈公名字叫桑地亚哥,但⼩说称呼他为“桑地亚哥”仅4处,以“⽼⼈”称呼他却有214处,结合⼈物形象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7·湖州中考)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任务。

(1)为下⾯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选择合适的书名。

(填写字母)标题:①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读《________》有感②我也可以旧事重提——读《________》有感③见字如⾯墨短情长——读《________》有感书名:A.《朝花⼣拾》 B.《简·爱》 C.《培根随笔》 D.《傅雷家书》(2)同学们针对《骆驼祥⼦》中“⼈把⾃⼰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还把⾃⼰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

下⾯是甲、⼄两位同学的发⾔,你怎么看?请结合⼩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是被他周围的⼈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把⾃⼰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把⾃⼰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6·湖州中考)名著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17部名著常考题型专项练习题
1《西游记》
1.《西游记》第六回中大圣变成一座土地庙,“只有尾巴不好收,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杆”,被赶到的真君识破真相。

真君是怎样识破大圣变化的?你从这里悟出了什么道理?
真君从未见过旗杆竖在庙宇后面。

__本领再大的人也难免有弱点;假象总是难掩破绽;生活常识有助于人识别真相。

2.阅读《西游记》选段,根据原著填空。

(1)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

他是牛魔王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

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了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乳名叫作红孩儿,号叫作圣婴大王。


(2)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被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

如今做了善财童子,受了正果,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3.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尸魔三戏唐三藏: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一路走到了宛子山。

山中有个妖魔白骨精,想要吃唐僧肉修得不死之身,于是两次施魔法变成村姑和婆婆,前去诓骗唐僧,不料均被悟空识破。

最后白骨精变成白发老翁诓称前来寻亲,仍被火眼金睛的悟空识破,悟空不顾唐僧念咒阻止,挥棒将假老翁击毙。

唐僧误以为孙悟空无故三次杀人,佛法难容,十分愤怒,从而逐走悟空。

悟空苦苦哀求,但是唐僧不予原谅,无奈痛别师父跟师弟们,暂回花果山。

_ “极真之理”:不要被假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4.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
(2)三借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借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 √)
(3)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等故事都写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
(4)《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

《西游记》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奇异神魔世界,同时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主题。

( √)
(5)《西游记》中,孙悟空因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连累了唐僧,被唐僧赶回花果山。

( ×)
(6)古典名著《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想象超凡,夸张神奇,赞扬了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 √)
(7)《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妖怪有时也会遇到麻烦。

例如青牛怪有一个白森森的“金刚镯”,能把金箍棒一股脑儿套去,让孙悟空不得不另行设法。

( √)
(8)《西游记》中,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金刚镯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最后还是观音菩萨出面带走了妖怪,悟空才救回王后。

(×)
2《鲁滨逊漂流记》
1.下面是名著的插图,请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鲁滨逊和一条狗被海浪冲到荒岛上。

他想记录日期却没有工具,于是就在上岸的地方竖了一个大十字架,刻下他上岛的日期,并用不同的刻痕来表示日、
周、月。

这样,他就有了一个独特的日历。

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出于生活的需要,我开始着手制造陶器。

在找到陶土后,我做了无数次试验,刚开始,有的由于陶土太软没有做完,有的由于温度太高而爆裂。

探索了两个多月之后,终于做成两个大瓦器,还有许多小型器皿,但还是没有可以装流质、经得起大火煮的泥锅。

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有的泥制器皿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于是我开始研究烧陶的火力,最后烧成了三个瓦锅,两个瓦罐。

(1)该文段中的“我”指的是鲁滨逊,出自《鲁滨逊漂流记》。

(2)请结合上面材料分析“我”的性格特点。

“我”是一个聪明、机敏、执着、顽强、永不放弃、富有进取精神的人。

3《朝花夕拾》
1.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示例: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感激、歉疚、思念)。

衍太太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把这个谣言散播开来,“我”对衍太太这个庸俗的市井妇人充满厌恶。

2.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3.名著阅读。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描写的人物是阿长(长妈妈)。

(2)关于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
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4.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五猖会》中,记叙了这样的情节:父亲在“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让“我”背书,背不出就不许去看,等“我”背完书再去看时,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兴致。

(√)
(2)《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姓长,又高又瘦,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 ×)
(3)《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五猖会》《狗·猫·鼠》《二十四孝图》都选自这部作品。

(×)
(4)范爱农因为想看光复的绍兴,便从日本回到故乡。

但受到排挤迫害,生活潦倒,无奈又躲到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

( ×)
(5)《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 √)
(6)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迷信啰嗦却善良真诚的“长妈妈”,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 √)
(7)《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

( √)
(8)《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既讽刺庸医,也批判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

( √)
(9)《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

这部作品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富有生活情趣。

(×)
(10)《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 √)
4《海底两万里》
1.小明在复习自己读过的科幻类小说时,发现一张掉落的插图(见右图)。

根据画面内容,他应将此页放回《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去,理由是“诺第留斯号”尼摩船长把金锭装在小箱子里,用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