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 13《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3《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 新人教版
“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
对生活 (shēnghuó)的 勇猛
第十五页,共24页。
“我孤零零地坐着…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在 我心里发出(fāchū)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 的都美。…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
孤是独丧,失对了音听乐(觉yīn。y”uè)执着
界。 4、感受贝多芬与命运(mìngyùn)抗争的顽强精
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五页,共24页。
思考题
客人是怎样(zěnyàng)访问贝多芬的? 期间写了几件事?
客人来访(lái fǎnɡ)——女佣开门—— 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 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和客人谈话——贝多 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恋人、没有健康、没有知音、没有家族、没
有理解,亦没有财富!但他热爱自然,追求
中年贝多芬
自由,平等、博爱!世界没有给予他欢乐, 他却为世界创造欢乐。
少年贝多芬
第四页,共24页。
教学(jiāo xué)目 标
1、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展现人物个性的写法,并
会运用到写作中。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走进贝多芬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世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
生平(shēngpíng) 家、钢琴家,有欧洲“乐圣”之称。以《英 雄》、《命运》、《田园》、《合唱
略述
(héchàng)》等交响乐最为出名,小提琴、钢 琴协奏曲成绩斐然。一生饱受耳疾折磨。耳
疾起于二十八岁,五十岁时全聋,众多登峰
老年贝多芬 青年贝造童极年多的凄芬作苦品,均盛是年这患期病间,的晚作年品失意。落一魄生坎!坷没:有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ppt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ppt
9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 强,严肃而善良,热爱 自然,追求自由,献身 音乐。
10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
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 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罗曼·罗兰 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因为他是一个音乐家,更 因为他是一位能勇于与命运作斗争的人!
——罗曼·罗 兰
--脸:他的脸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 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 头发;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长而笨重 的鼻子;紧闭的嘴;略带方形的下颏。
刚毅、坚强、沉郁、执着
6
准确地抓住人物 外貌的特征,表现人 物性格 。
7
整体: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
远 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
由外到内 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原名何敬业,1922年生于浙江定海, 历任报纸记者、刊物编辑和电影文学编辑, 1937年开始发表文章。著有《第二次考试》 《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
3
主要事件:
“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贝多芬和“客人”会面 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 乐会的情形
4
外貌描写
整体--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
外衣
件纯白的背心;
貌 描

由前到后
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 东西(一副早已失效的助听

近局

手特写:人们器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手
整体印象
他的脸呈现出悲剧,一张含 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
脸 部
头部/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深色的眼
的特写
睛略带灰色;长而笨重的鼻子; 紧闭的嘴;略带方形的下颏。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新人教版

感到很吃惊。
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 一个人好”?
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 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 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 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 声音; 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 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 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 不如树好。
何为
导入新课 人物介绍
整体感知 评析人物 合作探究
体验反思 拓展延伸 音乐欣赏
作者简介
把握字词 听读课文
人物速写
研读赏析
课外练笔
本课小结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 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 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 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 难来铸成欢乐! ——罗曼· 罗兰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 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 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 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 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 重造音响的王国。 ——傅雷
“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 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 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 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 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 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 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 乐”。
体验反思
读准字音
重荷 hè 磐石 pán 门槛 kǎn 深邃 suì 喧嚣 xiāo 踌躇 chóu chú kē
厌恶 wù
头颅
下颏
含蓄 清晰

xù xī
捏弄 niē
听读课文
整体感知
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是怎样的? 女佣开门 介绍近况 下楼交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3《音乐巨人贝多芬》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3《音乐巨人贝多芬》ppt

作者写贝多芬的身材和面容都不 是简单的描画,而是突出了他一 种精神。你认为突出了什么精神? (课文中有提示)
“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与命运的顽强抗争。
客人观察贝多芬面容时是一种 怎样的心情?
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
“敬畏”改为“敬爱”可以吗? “怜惜”改为“可怜”可以吗?
写 “客人”的心情有什么作用? 侧面烘托贝多芬的形象,突出他与命 运的抗争。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你听到的是什么乐曲? 作者是谁? 乐曲表达什么主题?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主题: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还有什么代表作?
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 (1770-1827) ,德国最伟大 的音乐家之一。很早就显露了音乐能, 八岁便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 艺术上迚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 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 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 运》,《田园》; 钢琴奏鸣曲《悲怆》, 《月光》……
听觉。 以上种种与世不和谐的性格行为 可能皆源于此。
写他这些痛苦是什么目的?
烘托他
与命运的抗争。
阅读
客人与贝多芬 的谈话
“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老狮子”指谁?“你们”指谁?
“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老狮子——贝多芬自称。
你们——客人,可能还有女佣。
抓老狮子的毛——来拜访贝多芬。
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 争。
概括课文中的贝多芬的形象
有坚忍无比的意志 与不幸的命运顽强抗争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别以为这房间 杂乱无章 ,我曾 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 劳的。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 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 得 零乱不堪 。 2.客人带着好像 敬畏 又好像 怜惜. 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七年级语文下册 13《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七年级语文下册 13《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 新人教版PPT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 江苏无锡人。在他34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迫, 流浪街头,卖艺为生。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 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
完全荒弃音乐达三年之久,经过三天的练习,分两
次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 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 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
狂徒贝多芬
贝多芬对世故人情,疏忽得很,又往往专横 独断,藐视一切,表面看来他简直是一个狂徒。 所以除了十分理解他,原谅他的人以外,他没有 知交的朋友。评论家形容他这专横的性格,有这 样一句话:这人不像欧洲的第一音乐家,倒颇像 漂流在荒岛上的鲁滨逊。他会为一盆汤做得不好 而大动肝火,他会连盆带汤投在旅舍主人的身上。 有一次为了动怒,拿起一个开了盖的墨水瓶,投 在钢琴的键上。凡此种种暴怒的脾气,均源自于 他的聋疾。
音乐巨人贝多芬
“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 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 里我孤零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 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 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 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 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 失了听觉。”
我知道:
文章按照访问的顺序,成功地表现出了贝多芬的 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贝多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 哀乐,他也会孤独、苦闷、烦躁、甚至绝望。当有人 来拜访他,并希望了解他时,他会感动得流泪;当无 端被打扰时,他会表现出不耐烦。面对耳聋的打击, 他也不免叹息,感到软弱。这样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 与不幸命运顽强抗争的伟大的贝多芬,也让我们看到 了一个现实生活中平凡的贝多芬。
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 说说这些外貌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 内心世界。

七年级语文下册 13、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3、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何为
fē i 心扉
kǎn tú 门槛 徒劳
má ng xī 流氓 清晰
hè kān pé ng chó u chú 重荷 零乱不堪 蓬勃 踌 躇 yù rǎn 沉郁 感染 pá n xiāo 磐石 嚣张 suì 深邃
整体感知
朗读全文:
理清“客人”访问贝多 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 哪几件事?
“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贝多芬和“客人”会面 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刚 毅 、 顽 强 善 良 、 执 着 的 人 ,
形神兼备
贝多芬形象归纳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 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 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抒发感触
文中贝多芬的 哪些话深深触动了 你?读出来,并说 说你的理解。
拓展延伸
贝多芬历尽坎坷而又成 就斐然的一生给了你怎 样的启发,现实生活中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人? 当你面对困难时,你会 怎样做?
服 喉 。 , 而 不 会 被 贝 命 多 运 芬 所 征
我 将 扼 住 命 运 的 咽
——
贝多芬画像
世界音乐发展史上 的一位巨匠,欧洲 古典乐派的重要代 表人物,集大成者, 开创欧洲浪漫主义 乐派先河的著名作 曲家,以他出众的 音乐才华,崇高的 人格和顽强的毅力, 给世界人民留下十 分美好的极为深刻 的印象。
研读探究
勾画关于贝多芬 的外貌描写的句子, 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 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 的内心世界。
两肩—— 极宽 衣服—— 陈旧不整洁 手—— 大而有力 脸—— 愁苦和力量 头发—— 火一样蓬勃 眼睛—— 深邃凝重不可逼视 鼻子—— 长而笨重
嘴—— 紧闭
下颌—— 方形
透 出 坚 韧 无 比 的 生 的 意 志 。

七级语文下册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 人教新课标(通用)

七级语文下册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 人教新课标(通用)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8:08:36 AM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021/5/122021/5/122021/5/12May-2112-May-21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2021/5/12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在他34岁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 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 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完全荒弃音乐达三年之久,经过三 天的练习,分两次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 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 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 乐作品奖。
参考作业
1、 推荐阅读罗曼罗兰的 《约翰克 里斯朵夫》。 2、 推荐欣赏曲目《英雄》、《田 园》、《欢乐颂》等曲目。 3、阅读《贝多芬传》。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3《音乐巨人贝多芬》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3《音乐巨人贝多芬》ppt课件
“永恒”指的是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这句话是说,贝多芬虽 因耳聋,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发生困难,但这种局面又使他超越形体 和言辞,直接感知人的心灵世界,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音乐成了 他忠实的朋友,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朋友会离去,会 误解他,但音乐不会,音乐永远陪伴他。
5、对“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并 且加以引申开的”一句应如何理解?
生平略述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有欧洲 “乐圣”之称 。以《英雄》《命运》 《田园》 《合唱》等交响乐最为出名,小提 琴、钢琴协奏曲成绩斐然。一生饱受耳疾折磨。耳疾起于二十 八岁,五十岁时全聋,众多登峰造极这作均是这期间的作品。 一生坎坷:童年凄苦,盛年患病,晚年失意落魄!没有恋人、 没有健康、没有知音、没有家族、没有理解,亦没有财富!世 界没在给予他欢乐,他却为世界创造欢乐。热爱自然,毕生追 求自由,平等、博爱!
不同的视角
女佣 (日常生活的见证人) 孤独和安静 不拘小节
生活基本能独立自理
不同的视角
客人 (一个陌生人的观察) 外貌描写
不同的视角
贝多芬自己
(展现内心世界)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凡人贝多芬
当有人拜访他,并希望了解他时
感动得流泪
当无端被打扰时
不耐烦
面对耳聋的打击
不免叹息,感到软弱
外貌 动作 语言
伟人贝多芬
意志。
外貌描写之写法指导
1、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以形 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
2、外貌描写后要加上提示性格特点的语言。 3、进行外貌写作可用修辞,如比喻、夸张,以其更好
地表现人物性格。
外貌描写之智者猜谜
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为描写对象。三五 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后朗读大家一起猜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斯特洛夫斯基· H (1904~1936) 苏联 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 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 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 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 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 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 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 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 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 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 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 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 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 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 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关于贝多芬——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19岁于波恩大学旁听哲学,接触资产阶级革命启 蒙思想。1787年起任音乐教师。1792年定居维也纳,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 从此开始创作生涯。1820年两耳失聪,但从不辍笔,他以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 不向厄运低头,对艺术的热爱、理想不懈追求一如既往。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 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曲《费黛里奥》,歌剧《哀格蒙特》 《雅典的废墟》配乐,钢琴协奏曲五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十 六部,小提琴奏鸣曲十部和弥散曲两部等。 贝多芬的一生,是不屈不挠与苦难抗争的一生,是艺术不懈追求的一生, 是对人类杰出贡献的一生。
返回
第三问参考答案:
• 贝多芬把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 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 • 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放弃他 的音乐事业,“拼命”“挣扎”— —用音乐表现他与命运的抗争。
返回
第四问参考答案:
• “永恒”指音乐艺术。 • 音乐成为他忠实的朋友,永远陪 伴他,不会离去。
返回
第五问参考答案:
二、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中的贝多芬的形象。 并想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三、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是 怎样理解的?
思考题
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几件事?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 —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和客人谈话—— 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你还知道其他遇到不幸的人 通过坚强的意志和与世抗争的 精神获得成功的例子吗?
海伦· 凯勒(1880--1968)
美国著名女作家。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 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 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 入了痛苦的深渊。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 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 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安妮 教会她写字、手语。然而,一个人在无声、 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 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 以想象的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 放弃努力。
贝多芬(1770——1827)
( )国( )家、( )家。维也 纳古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 ) ( )等九部,另有歌剧、戏剧、钢琴协奏曲 等。
德国 作曲 钢琴 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田园
我要紧紧的扼住命 运的咽喉,它决不能让 我屈服。 --贝多芬
速读课文 整体感悟
一、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 间写了哪几件事。
“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 毛”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比喻。贝多芬的意思是说,一般 人都以为他很可怕,很难接近,而“客人”竟 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他的允许就让客人进 门,他对他们的做法感到吃惊。
第二问参考答案:
• 表现贝多芬“神往”大自然:一棵树尚 能谛听大自然的声音,耳聋的他却听不 到。 • 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 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 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
• 罗曼· 罗兰《约翰· 克利斯朵夫》的主 人公克利斯朵夫的经历、性格与贝 多芬很相似。这部书是以贝多芬为 原形创作的。
返回
第六问参考答案:
• “心里的音乐”——他与命运的 抗争。 • 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 能传达 他“心里的音乐”,即 他与命运的抗争。
语言描写
坚毅顽强的性格,
反抗个人命运。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五英尺左右
1英尺≈0.3米
整体: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

由内到外
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 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
衣 外 服 貌 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一副 由前到后 早已失效的助听器) 描 写 局 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手 手特写: 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体印象
他的脸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 苦和力量的脸
外 貌 描 写
动作描写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 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 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痛 苦来铸成欢乐。
——罗曼· 罗兰
不往人此顺 幸往们不,一 中能啊幸他个 找造,往坚人 到就不往强很 自成要能的坚 信功悲激神强 。,伤发经, 愿、坚就但 天不强不是 下要。会如 不消遇被果 幸沉到触他 的,不动一 人不幸。帆 在幸的因风
中国的海伦· 凯勒
她叫王峥,中国第一位盲人女大学生; 她叫周婷婷,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女大学 生。二人同时被保送到辽宁师范大学,之 后,你成了我的眼睛,我成了你的耳朵, 携手组成“海伦· 凯勒号联合舰队”。
你叫“海伦”,我叫“凯勒”
迎新联欢会结束后,余兴未消的周婷婷对王峥说:“很小的时候,爸爸 就给我起了一个英文名字,叫海伦,他希望我像美国残疾人作家、教育家 海伦· 凯勒那样自强不息。” “‘海伦’这个名字好哇。我也起一个英文名字,就叫‘凯勒’吧。”“海 也是王峥多年崇拜的偶像,她兴奋地抓住了婷婷的手,说:“我们就合二为一, 做中国的‘海伦· 凯勒’吧”。
阿炳简介
阿炳(1893-1950): 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 江苏无锡人。
在他34岁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 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 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完全荒弃音乐达三年之久,经过三 天的练习,分两次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 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 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 乐作品奖。
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深色的眼睛略带灰色; 头部/脸的特 脸 长而笨重的鼻子;紧闭的嘴;略带方形的 下颏。 部 写
由上到下
外貌描写
整体 坚强(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
运的担子)
特写: 拿起一枝笔。人们可以 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刚毅(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
不拘小节(艺术家性格)
--脸:他的脸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 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 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长而笨重的鼻子; 紧闭的嘴;略带方形的下颏。 刚毅、坚强、沉郁、执着(无比生的意志)
参考作业
1、 推荐阅读罗曼罗兰的 《约翰克 里斯朵夫》。 2、 推荐欣赏曲目《英雄》、《田 园》、《欢乐颂》等曲目。 3、阅读《贝多芬传》。
4、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是 指的什么? 5、请看一看罗曼· 罗兰的《约翰· 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 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 且加以引申开的。 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6、“听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 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 么意思?
贝多芬的形象
有坚忍无比的意志 严肃而善良 独立而骄傲 沉郁而坚强 热爱自然 献身音乐
返回
与世不和谐的性格行为皆源于耳聋的痛苦。
问题研究
1.“你们胆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 望挣扎出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主要事件:
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贝多芬和客人谈话 贝多芬回忆往事
返回
贝多芬的形象
• 从女佣——见证人的角度,介绍他的基本生活 情况和精神状态。 (1--5) • 从客人的眼光,描写再现他的形象。(6—9) • 从主人公的角度,展示它的内心世界,表现其 性格。(10—27)
跳读全文 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 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写反映 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