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发展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浅析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析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析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根据统计数据,东北三省的农业机械使用量、机具配备率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在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中均位居前列。

特别是黑龙江省在农机化方面的投入更是全国之最,农机具配备率达到了61%以上,农业机械使用总动力占全省农业总动力的比例也达到了7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虽然东北地区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机化设备老化严重。

东北地区大部分的农业机械化装备都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引进的,许多设备已经使用了30年以上,技术落后,性能也逐渐衰退。

2.农业生产结构单一。

东北地区主要以谷物和豆类作物为主,种植面积相对较大,而其他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较小,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

农业生产结构的单一化也限制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3.部分地区农业发展滞后。

东北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较高,但是部分地区农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对机械化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低。

三、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1.加大投入。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加速更新和改进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优化产业结构。

应该深入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一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各类作物和畜禽产品机械化生产。

3.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农机合作社、农机家庭工程等服务机构,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4.推广新技术。

大力开展农业智慧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推广新型农业机械化技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生产。

5.促进产学研用。

政府、高校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研发新型农业机械化产品和技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

黑龙江省农机行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农机行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了稳健 发展 趋势 。
模 、水 平 和生 产能 力 等方 面都 已具有 相 当 的实 力, 并 形 成 了哈尔 滨拖 拉 机厂 、 佳 木斯 联 合 收割 机 总厂 、 佳 木斯 北 方 机械 厂等 一 大批 农 机企 业 。
特别 是改 革开 放 的 2 0多年 . 黑 龙 江省 的农 业机 械化 得 到 了巨大 的发展 。 到 2 0 0 6年 底 。黑 龙 江 省 农 机 总 动 力 为
设备 还配 有 G P S卫 星定位 、 卫 星导航 系统 。 能进
h m 。三是绿 色粮 食作 物种 植 面积增 加 。全 省无
公 害 和绿 色 食 品种 植 面 积发 展 到 5 6 0万 h m 2 和 2 7 7万 h m 2 , 同 比分别增 长 4 0 %和 l 8 %。
2 黑 龙 江 省 农 业 机 具 发 展 现 状
建 了具 有 东 北 特 色 的农 业 机 械 化 生 产 方 式 . 农
科 学整合 后 向农业 机械 化投 入 。2 0 0 3 ~ 2 0 0 6年 .
全 省各 级 政府 和 部 门共 投人 农 业机 械装 备 更新
业 机 械 化 水 平逐 步 提 高 , 8 0年代 田间作 业 机 械
兴 凯 湖 等 3大平 原 和 松花 江 、 黑龙江、 乌 苏里 江
及 绥 芬 河等 4大水 系 。土壤 肥 沃 , 水资源充足, 农 业生 产 条件优 越 , 而且 耕 地平 坦 , 集 中连 片. 适 合 于机 械 化耕作 。 全省 耕地 面积 1 1 7 0万 h m z , 是
全 国耕地 最多 的省 份 。同时粮食种植结构进一步

2 5・
资金 累计达 4 . 2 1 2亿 元 。

黑龙江省农村农机维修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农村农机维修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术等因素 , 常常将修 理规模 定位 在“ 的位 置上 , 求利 润 小” 追 最大化。搞机械加工就不会 电焊 , 校油泵就不搞 加工。专项
农 机” 的农机化发展思路 , 服对 农机 维修管 理意识 上的松 克 懈, 把维修业做大做强 , 一定会抓 出成 效。
2加快农机 维修 管理 法规 的建设 .
机 管理部 门抓好农机维修业管理这一神 圣职责 , 好农 机维 做
分割 , 机的社 会化经 营不 能覆 盖整个农 业生 产 , 得农 机 农 使 结构 小型化 。党 和政府 的利农 、 惠农政策使部 分富裕起来 的
农户 , 购买农机 具从 事农 机社会 化服务 的积极 性空前 高涨 ,
修 业的管理工作 , 是保 障农 机维修经 营者和使用者合 法权益 的关键所在 , 是促进农机化健康发 展的客 观要 求。农 机维修 业是一个 服务性行业 , 对如 此众 多的个 体小企 业 , 想严 面 要 格按照有关 规定对农 机维 修业进 行 管理 , 其难 度大 , 法难 执
从业 人员。这些 人员 文化程 度低 , 有经过专 门的培训 , 没 初
消协 , 或是技术监督部 门才能有效进 行。制订好管理法 规是 执法的强有力法律依据 , 维修 业管理 走上 制度化 、 范化 是 规
的根本保证 , 农机维修业呼唤法制化 管理 。
3 转 变 工作 方式 .
要从管理型走向管理服务型 。要做好 这一工作 , 首先要 树立 以人为本的思想 , 实行 人性 化管理 , 立管理 就是 服务 树
随着农 机化水平 的进一步提高 , 机维修业也得 到了迅 农 速发 展。截止 到 20 底 , 05年 黑龙 江省农 机修理 厂及修 理点
已发展到 33 , 中股份制 或股份 合作社 26 ; 业人 62个 其 6个 从

加快振兴黑龙江省农机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加快振兴黑龙江省农机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二是 对 俄 农 机 出 口逐 年 增 加 。 近年 来 , 俄 罗斯 对 农 业 机 械化 发展 特别 重视 ,广 袤 的耕 地 需 要 大 量 的农 业 机械 。俄 远东 地 区气 候 与 我 省 相 近 . 农 机 产 品 的 性 能 、 对
新 产 品 开 发 滞 后 .部 分 市 场 前 景 看 好 的 新 产 品 产 业 化 进 展 不 快 .迟 迟 不 能 形 成
勃 农 兴 达 等 一 批 实 力 强 、潜 力 大 的骨 干 农 机 企 业 。其 中 , 翰 一 尔 佳 联 收获 机 约 迪 械 有 限 公 司是 国 内唯 一 能 够 开 发 生 产 大 中小 系 列 联 合 收 割 机 的现 代 化 农 机 制 造 企 业 .拥 有 全 国唯 一 的 主机 和整 机 试 验
推 动 现 代农 业 发 展 的 需 要 .也 是 振 兴 黑 龙 江省 装 备 制 造 业 的 一 项 重 要 任 务 。

台 , 套 农 具 近4 套 , 计 到 “ 二 五 ” 配 万 预 十 末 全 省 年 农 机 流 通 额 将 达3 0 元 。 省 0亿 我 已经成为 国内外农 机企业 的必争之地 。
价 格 优 势 。三 是 吉 林 、 宁 、 辽 内蒙 等地 都
在 推 进 土 地 连 片耕 作 . 大 型农 机 具 需 求 逐 年 增 加 。而 国 内农 机 制 造 多 以 中小 型
农 机 为 主 ,1 马 力 以 上 农 机 具 生 产 , 20 在 我 国还 为 数 不 多 。 等等 这 些 都 为我 省 农 机 制 造 业 提 供 了大 发 展 的机 遇 。
二 、 黑 龙 江 省 农 机 制 造 业 面 临 的发
展 机 遇
黑 龙 江 省农 机 制 造业 起 步 于 2 世 纪 0

黑龙江省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省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省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5期吴狄(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机运用大省。

黑龙江省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核心,以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购机补贴、农机深松整地和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突出关键部位关键环节,深入实施大农机发展战略,促进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加快了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为我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黑龙江省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1.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截止到2013年末,全省农村农机总动力达到4015万千瓦,比2012年同期增长7%;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42.3万台,比2012年增长3.4%,其中50以上、80马力以上、10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保有量分别达到达到10.55、4.3、2万台,分别比2012年增长了2%、23%、40%;配套农具保有量达到211万台(套),比2012年增长了4%;联合收获机数量达到7.6万台,比2012年增长了14%;机动水稻插秧机达到14.1万台,比2012年增长了12%。

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其中我省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保有量均居全国首位。

2.田间作业水平稳步提升2013年我省农村机耕水平达到99.1%,比2012年提高0.5个百分点;机播机械化程度达到94.5%,比2012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水稻机插程度达到88.2%,比2012年提高4.6个百分点;机械收获机械化达到70.1%,比2012年提高5.7个百分点,其中玉米机收程度达59.3%,比2012年提高11个百分点;水稻机收达到86.5%,比2012年提高6.3个百分点。

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1.8%,比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省农机作业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情况和对策分析

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情况和对策分析

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情况和对策分析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边疆省份之一,是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黑龙江省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情况1. 基本情况黑龙江省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黑龙江省工业体系中的制造业占据了重要地位,涉及农业机械、轻纺、食品、化工、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制造业在黑龙江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 发展现状近年来,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特别是在装备制造、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哈尔滨市的工程机械产业、大庆市的石油设备制造业、齐齐哈尔市的食品加工业等都有较大的发展。

黑龙江省还积极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

3. 存在问题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依然占据较大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其次是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投入较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再次是环境污染问题,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排放严重,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最后是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薄弱,产品营销和品牌形象相对滞后,国际影响力不足。

二、对策分析1. 转型升级黑龙江省制造业应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2. 增强创新能力黑龙江省制造业应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治理环境污染黑龙江省制造业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制造,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环境压力。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需求。
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的技术创新能力 较弱,自主研发能力有限,导致高 端产品过度依赖进口。
装备使用效率不高
由于缺乏科学的操作和维护知识, 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效率不高,影 响了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01
02
03
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服 务体系尚不健全,缺乏专 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和人才 。
详细描述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机服务组织数量较少,服务能力有 限。同时,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较低,导致农机资源浪费、作业效率低下等问题 。此外,农机维修、配件供应等配套服务也相对滞后。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总结词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详细描述
等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
02
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服务监管
03
加强对服务机构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服务规范、公正、透明。
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鼓励企 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
推广先进技术
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设备,提高农 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效益。
详细描述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以小型农机具为主,这些农机 具功能单一,作业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同时,大型、高效、智能的农机具相对较少,无法充分发 挥农业机械化的优势。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总结词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表现为农机服务组织化程 度低、农机服务能力不足等。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现状:
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机械产业规模逐年扩大。

2. 技术创新成果显著:农业机械行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国外技术,实现了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如智能化、自动化等。

3. 企业竞争激烈: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农业机械行业,竞争激烈。

存在问题:
1. 技术水平相对滞后: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但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2. 产品结构亟待优化: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精细化产品仍然较少。

3. 农机服务不足:农民对农机技术的了解程度较低,配套的维修服务和技术支持体系不完善。

4.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一些农业机械使用燃油或电能,容易产生大量排放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策建议:
1. 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加大对农业机械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加强创新,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2.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向高端、精细化产品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

3. 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机技术培训的投入,推动建立健全的农机配套服务网络,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和维修支持。

4. 推动农机绿色化发展:加强对农业机械环保技术研发,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和推动绿色发展等措施,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发展现状与对策
1.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状况
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地处世界3大黑土带之一.拥有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及兴凯湖等3大平原和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及绥芬河等4大水系。

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而且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合于机械化耕作全省耕地面积1 170万hm2。

是全国耕地最多的省份。

2006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 216.8亿元,粮食总产达760多亿。

同时粮食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粮食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出现了3个增加:一是粮食作物面积增加,全省粮、豆、薯种植面积达1 017.6万hm2.同比增长2.9%.其中优质粮食种植面积933.3万hm2.占粮食种植面积的90%以上。

二是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增加.水稻种植面积208.9万hm2,同比增加23.9万hm2。

玉米种植面积296.1万hm2 ,同比增加23.1万hm2 三是绿色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全省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560万hm2和277万hm2.同比分别增长4O%和18%。

2.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最早、基础条件最好的省份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末基本上构建了农业机械化体系:60年代基本构建了具有东北特色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80年代田间作业机械已完全实现了国产化。

农业机械无论从种类、规模、水平和生产能力等方面都已具有相当的实力。

并形成了哈尔滨拖拉机厂、佳木斯联合收割机总厂、佳木斯北方机械厂等一大批农机企业。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黑龙江省的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到2006年底。

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为2 558.9万kW,农用拖拉机107.4万台。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2.2万台,配套农具40万台,农业机械化规模、农机装备和发展水平均排在全国前列。

其中。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作为全省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居国内领先.某些方面和环节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全垦区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20.8万kW.各类型拖拉机约6.4万台。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约4万台,联合收获机约1.4万台.水稻插秧机近5万台。

农用飞机30架,其中拖拉机最大功率已达367.5 kW(500 hp)、收获机达224.2 kW(305 hp)。

最先进的农机设备还配有GPS卫星定位、卫星导航系统.能进行田间机械作业的变量施肥、变量喷药和收获作业的即时产量测试等.可实现“精准农业”。

近年来。

国家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装备更新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

仅2004—2006年。

通过国家实施的中央购机补贴、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等项目.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投人资金就达6 140万元。

同时。

黑龙江省政府将涉农资金进行科学整合后向农业机械化投入.2003—2006年.全省各级政府和部门共投人农业机械装备更新资金累计达4.212亿元.
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使得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目前。

黑龙江省机械整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

旱田机械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

机械深施肥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秸秆和根茬粉碎还田达到80%。

全省农机化率达到81.3%。

黑龙江垦区的农机化率已高达93.3%。

其中旱田95%、水田90%。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黑龙江全省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根本上推动了农村的生产发展。

3.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使用的空间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给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但是.其发展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1)农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机械化总体投人不足。

(2)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大豆、水稻等机械化收获水平低
(3)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和青贮玉米收获机械化研究刚起步且比例较小.同时加工业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

(4)全省农业机械化高新技术的应用与新机具的研发相对滞后
(5)农业种植结构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6)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较窄,机制不活,服务功能不强。

4.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1)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的进一步支持。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议国家进一步出台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人的相关政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民的收人增加了.才能快速地发展农业机械化。

同时,完善新技术、新机具的使用,提高购机补贴资金目前,在黑龙江省内.大部分农户对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新机具有明确的认识,但苦于人力、财力有限。

一家一户采用不了新技术或买不起配套机具,如国家、省、市和县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和补贴.给农户一定的支持.可有效提高农户农业机械的拥有量.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全面提高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黑龙江粮食主产区以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4大作物为主,要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促进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目前,黑龙江省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比较成熟.对于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的重点应突出解决大豆机收问题;对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应重点解决机械深松联合整地和机械收获,以及青贮玉米联合收获和加工贮藏机械化;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应重点解决机械插秧和机械收获
(3)推广适合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机械化技术。

①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及配套机具。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土壤采用少耕、免耕,尽量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
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国内外多年试验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可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作物产量.减少水蚀、风蚀,保护生态环境。

在黑龙江全省范围内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探索适应省内自然条件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开发相应配套免耕播种机具、深松机具、收获机具等,不仅可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而且可有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②推广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黑龙江省未来农业机械的发展应围绕农机节能降耗、节本增效等方面,逐步更新高能耗的拖拉机、农业机械装备,加强农业机械装备的维修与保养,开发复式作业机械.以减少机具作业次数和能耗.减轻对土壤的压实。

同时,推广高效节水、节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③解决作物机械收获等薄弱环节黑龙江省未来农业机械开发的重点应集中解决大豆、水稻的机械化收获,适度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逐步开发马铃薯联合收获、清选分级.解决亚麻全程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等(
(4)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农业种植结构是影响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有些作物的种植由于其农艺的特殊要求和种植面积的影响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或机械化作业水平很低.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黑龙江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对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的确定.在考虑到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考虑机械化发展水平和机械化作业的难易程度。

(5)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通过法律的制定,规范了农业机械市场.保证了农业机械质量.对加快农业机械化产品的开发起到了促进使用。

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为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目前.黑龙江省内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力量薄弱.推广能力不足.远不能满足省内农业生产的需要。

建议增加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投人,加强省内现有农业机械化服务系统人才的培训,同时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人才到农业机械化服务系统工作。

稳定和扩大队伍.促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
5.结论
加速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根据省内农业生产状况,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策.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能加速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而且对于东北经济的振兴和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日,从黑龙江省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项目及省内配套推进会上获悉,今后黑龙江省将大力发展农机配套加工产业,打造质量合格、成本低廉、配送顺畅的本省农机配套体系,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聚集,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进而做大做强该省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

会上,来自全省各地的20家重点农机生产企业与50多家主要农机配套加工企业进行了洽谈协商。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农机配套加工企业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配套加工体系,大多数农机制造企业“龙头在龙江,配套在关内”,严重影响了这个省农机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也制约了这个省新型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

今后,黑龙江省将引导一批不适合做主机的农机制造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转向配套加工生产,并鼓励有配套加工条件的各类机械制造企业拿出一部分加工能力,为农机主机企业配套。

各市地将重点扶持那些从事零件加工、总成制造、基本实现或逐步实现本地化生产的农机企业。

最大限度地降低该省农机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尽快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农机工业生产链,使该省农民享受更好更快捷的售后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