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知识-橡胶树开割标准怎样规定
橡胶树的割面方法

橡胶树的割面方法
橡胶树的割面方法是指在收获橡胶时,从树干上切下一道切口,使橡胶汁流出来,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割胶”。
以下是具体的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橡胶树。
要选择成年橡胶树,树干直径在15厘
米以上的。
2. 准备工具。
割胶需要一把割刀和一个橡胶盘(用来接收滴下来的橡胶汁)。
3. 在树干上选择合适的地方割胶。
一般来说,割胶的位置要选择在树干底部或者砍掉的枝条处。
切口的长度应该在20-30厘
米左右。
4. 使用割刀割出切口。
切口应该是一个斜切,切口深度应该切到了树皮下层的橡胶组织处。
5. 在橡胶盘下面放一个容器,收集滴下来的橡胶汁。
6. 等待橡胶汁流出来。
通常情况下,橡胶汁需要30分钟到1
个小时才能流出来。
7. 将橡胶汁收集起来,放在空气中让它干燥成橡胶块。
需要注意的是,在割胶的时候要保护好树干,尽量不要割伤树
皮,这样可以避免橡胶树受到伤害。
同时,也要注意卫生,避免橡胶汁受到污染。
橡胶树栽培与割胶技术

橡胶树栽培与割胶技术
橡胶树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常绿乔木,主要用于制造橡胶。
橡胶树的栽培和割胶技术是关键的步骤,下面是一些相关的信息:
1.选择适宜的地点:橡胶树需要温暖而潮湿的气候,理想的温
度范围是20°C至35°C,并且需要每年降雨量在2000至3000
毫米之间。
2.土壤要求:橡胶树喜欢湿润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最适合橡胶
树生长的土壤是酸性土壤,pH值在4.5至6.0之间。
3.繁殖:橡胶树的繁殖主要有播种、嫁接和扦插等方法。
其中,播种是最常用的方法。
橡胶树的种子需要在发芽前进行预处理,如放入温水中浸泡一天,或在阴暗处保存5至7天,以提高发芽率。
4.栽培:橡胶树幼苗苗期需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定期
施肥。
成年橡胶树要定期修剪,去除伤病枝、枯枝和交叉生长的枝条。
5.割胶技术:橡胶树割胶是指在橡胶树的茎皮上割开一条切口,使橡胶乳流出。
割胶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因为此时橡胶乳较为丰富。
割胶刀应为锋利、干净的刀具,以免伤害橡胶树。
6.胶流搜集:割胶之后,胶流需要及时搜集,以免流失。
搜集
胶流的方法有利用木材或橡胶杯搜集,搜集后的胶乳需要进行
加工处理。
7.橡胶的加工:经过搜集后的橡胶乳需要进行凝固、干燥和加工等步骤,最终制成橡胶块或橡胶制品。
这些是橡胶树栽培与割胶技术的基本知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割胶的要求

割胶的要求“一浅四不割”(1)一浅:即在叶蓬稳定前、高产树、高温高产季节、干旱、风大的天气要浅割,割胶深度离形成层1.5-1.8毫米。
(2)四不割:是气温低于15℃时不割;第一蓬叶不稳定不割;雨后树干不干不割;严重受灾、病害的树及死皮树不割。
在易发生条溃疡病的林段割线在40厘米以下不割,但可转高割线割胶。
冬季“一浅四不割”的实行,是保证胶树长期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入冬以后,胶树的生机减弱,养料的制造和胶乳的合成也相应地减少,冬季要适当浅割,即割离木质部1.5毫米左右。
胶树的光合作用在摄氏15度以下时大为减弱,在10度以下时就完全停止。
加上高湿低温的原因,有利于条溃疡病的发生蔓延,以及排胶时间延长等关系,为避免产胶潜力和排胶强度的失调,减少死皮和割面病害的发生蔓延,所以要实行一浅四不割。
“三看”割胶所谓“三看”割胶,即是看天气、看季节物候、看树情况割胶。
“三看”割胶的理由是:不同的物候、天气、品种以及同一品种的不同植株,橡胶树的产胶能力和排胶习性都有差别。
在割胶强度,深浅和早晚等方面,要因时因种因树制宜。
譬如抽芽长叶,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水分,减少了橡胶合成的原料来源,就得适当浅割、轻割。
特别是每年开割的物候,更要严格掌握好。
以一株树来说,一定要在新叶片充分稳定之后一周左右,才能开割。
因为在此之前,胶树体内所贮存的养料都用于越冬御寒和枝叶生长,在新叶转为深绿稳定后,才有新制造的养料供橡胶合成之用。
如果过早割胶,由于养分的供给不足,使胶叶变薄、卷曲、发黄,光合作用能力差,将影响全年的产量。
养树割胶就是“三看”割胶。
看季节物候割胶(1)根据季节物候制定割胶策略,割胶策略为稳紧超养。
稳:每年开割时要稳得住,要等第一蓬叶老化植株达80%以上才动刀开割。
第二蓬叶抽叶至稳定前应少拿产量。
据介绍,叶片尚未充分稳定就割胶比叶片充分稳定后一周割胶的,年产干胶前者只为后者的80%-90%。
紧;要抓紧抓好产胶潜力大的旺产期,如海南那大地区为5-10月份要抓住好天气,善于采用刺激手段进行适当挖潜。
橡胶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橡胶树采胶技术规程》节选6 开割标准与割面规划6.1 开割标准同林段内,芽接树离地100厘米处或优良实生树离地50厘米处树围达50厘米,重风、重寒害区及树龄已达12年相应树围45厘米以上的胶树占林段总株数50%时,正式割胶。
6.2 割面规划芽接树刺激割胶新割线下端离地面高度,第一、第二割面110~130厘米,再生皮的割面高度不变;芽接树非刺激割胶第一割面新割线下端离地高度为130~150厘米,第二割面为150厘米。
同一林段内割线方向应一致。
优良实生树第一割面离地高度为50~80厘米,以后各割面离地均为110厘米。
6.3 割线倾斜度阳刀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25~30度,阴刀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40~45度。
7 割胶制度7.1 乙烯利(ET)刺激割胶7.1.1 刺激割胶制度①单阳线隔2~4天割刺激割制:s/2d/3~5+ET②双短线阴阳刀隔2~4天割刺激割制:(s/4+s/4↑)d/3~5+ET③高低阴阳线轮换隔2~4天割刺激割制:(s/2,s/2↑)d/3~5(m,m)+ET④高低双阳线轮换隔2~4天割刺激割制:(s/2,s/2)d/3~5(4m, 4m)+ET各地区(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上一种或多种割制,但一个单位(农场)只能选择其中的1~2种割制,以便于生产技术管理。
②、③、④三种割制需到第5割年以后才能采用,两条割线的距离不得小于40厘米。
7.1.2 刺激浓度采用d/3割制,耐刺激的品种如PR107、PB86、GT1等开割头3年可用0.5~1%乙烯利刺激割胶,随着割龄的增长刺激浓度可逐步提高,但最高不超过4%;不耐刺激的品种如RRIM600等开割头3年不进行刺激割胶,第4~5年可用0.5%乙烯利刺激割胶,随着割龄的增长刺激浓度可逐步提高,但最高不能超过3%。
若采用d/4~5割制,乙烯利浓度可比d/3割制相同割龄分别增加0.5~1个百分点。
橡胶树种植技术

橡胶树种植技术橡胶树原产于亚马孙森林。
中国专用国家植胶区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区,此外台湾也可种植,其中海南为主要植胶区。
那么橡胶树如何种植?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橡胶树种植技术一、开垦定植海南岛雨季集中,暴雨频繁,大部分胶园处在低山、丘陵地。
修筑梯田有利于保土。
有沟埂梯田、水平梯田和环山行几种形式。
一般土地瘦瘠,风害较重的地区种密些,植胶条件好的地区种疏些。
开割林段每亩如保留有25株常割株,就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了。
在海南每亩以种植33-37株为宜,株行距3×7或3×6.5米。
植穴:长、宽、深=70厘米×60厘米×60厘米,植穴挖好后暴晒一个月后才回表土,每穴施入生物有机肥10公斤基肥。
自行发酵的农家肥添加一些速效肥并加倍施用。
壮苗标准:抽芽芽接苗:绿色芽片小苗芽接,砧木直径不小于1厘米(离地15cm处);褐色芽片芽接,砧木直径2厘米以上。
袋育芽接苗:要求2~3蓬叶。
三合树和高截干芽接苗:直径要求3厘米以上。
定植胶苗的一般操作步骤:①定植深度:芽椄桩的定植深度保持芽接口高出地面2~3厘米,侧根不外露,泥土不能埋没芽片。
截干芽接苗要将芽接愈合点埋入土中。
袋苗则维持其原种植深度。
②定植方向:芽接桩的芽片一般向东北或向北,以减少太阳直射芽片。
在丘陵地,芽片向梯田内壁。
常风大的地区,芽片主风方向,以防止幼茎在基部被吹裂。
③回土压实:分层回土压实定植裸根苗,一般分3~4次回土压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根系吸收土壤水分,提高成活率。
定植时要保持主根垂直,侧根舒展,切忌将侧根从基部踩折。
定植袋苗,先用刀切破袋底,将袋置于穴中,由下往上把塑料袋拉至一半高度,在其露出土柱后,周围回土并轻轻压实,再将余下的塑料袋拉出,继续回土压实。
④ 整理穴面:回土完毕后,将穴面整理成锅底形,并盖草、淋水。
高温干旱天气还需插带叶树枝遮荫。
旱天定植,要提前一天对穴灌水,待穴土湿润再定植,植后如无雨,每隔3~5天淋水一次,直到第一篷叶稳定为止。
PR107中龄开割橡胶树最佳割胶制度

PR107中龄开割橡胶树最佳割胶制度谢贵水;蒋菊生;林位夫;陈俊明;杨礼富;曾宪海;蔡明道【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03(024)003【摘要】采用单位面积和单株产量与劳动生产率相结合的相对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对橡胶树PR107中龄开割树5种不同的割胶制度--S/2 d/2、S/2 d/3+ET2.00 %、S/2 d/4+ET2.50 %、S/2 d/5+ET3.00 %、S/2 d/6+ET3.50 %连续3 a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当割胶劳动报酬占产值的比例(I值)在28 %以下时,S/2d/3+ET 是中龄PR107的最佳割制;当I值超过29 %时,其最佳割制为S/2 d/6+ET.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采用乙烯利刺激的4种割制涂药后,同一割次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不同割制间,对茎围生长、死皮停割树的增加等副性状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总页数】6页(P12-17)【作者】谢贵水;蒋菊生;林位夫;陈俊明;杨礼富;曾宪海;蔡明道【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7.24【相关文献】1.刺激割制对PR107中龄橡胶树生胶质量及产胶生理特性的影响 [J], 蒋菊生;林位夫;谢贵水;陈俊明;杨礼富;曾宪海;蔡明道2.PR107刺激割胶适宜开割树围的研究(1990—1992) [J], 缪泗珍;黎仕聪3.中龄橡胶芽接树PR107割胶制度连续十年示范试验总结报告(1984—1993年)[J], 张良海;蓝志南4.中龄橡胶无性系PR107,GT1和PB86刺激割胶:制度开发性试验总结 [J], 许闻献;李乐平5.中龄PR107和热研7-33-97橡胶树"6天1刀"割制的刺激技术及适应性研究初报 [J], 仇键; 校现周; 高宏华; 杨文凤; 魏芳; 吴明; 罗世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橡 胶 树 采 胶 技 术规程

6.3 割线倾斜度
• 阳刀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25~30度 • 阴刀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40~45度。
7 割胶制度
7.1 乙烯利(ET)刺激割胶
7.1.1 刺激割胶制度
•
• • • • • • •
①单阳线隔2~4天割刺激割制: s/2d/3~5+ET ②双短线阴阳刀隔2~4天割刺激割制: (s/4+s/4↑)d/3~5+ET ③高低阴阳线轮换隔2~4天割刺激割制: (s/2,s/2↑)d/3~5(m,m)+ET ④高低双阳线轮换隔2~4天割刺激割制: (s/2,s/2)d/3~5(4m, 4m)+ET
7.2 非刺激割胶(常规割胶)
• 采用s/2d/2不进行刺激的常规割胶制度(半 树周隔日割制),年割胶刀数海南 120~135刀,云南、广东105~110刀, s/2d/3割制刀数酌减。
8.1 开割期
• 云南地区以树位为单位第一蓬叶稳定 转绿植株达70%以上,可动刀开割; • 其它地区,同林段内,第一蓬叶已老 化的植株达 80% 以上,方可动刀开割。 未达标植株不能割。 • 对物候不整齐的植株,叶片老化比例 达80%以上的,按达标植株对待。
• 选择晴天涂药。涂药时,沿割线和割 线上方新割面2厘米宽处均匀涂药。 • 涂药6小时后遇暴雨冲剧,不用补涂; 在2小时内遇暴雨冲刷,要补涂; • 在2~6小时内遇暴雨冲刷,可根据施药 后第一刀的产量情况,适当缩短涂药 周期。为获得高效刀产量,涂药后24 小时内不得割胶。
7.1.6 割胶刀数
• 采用d/3割制,每周期割4~5刀,年割 60~80刀; • 采用d/4割制,每周期割3刀,年割50~60刀; • 采用d/5割制,每周期割2刀,年割50刀。 • 不能连刀、加刀,所缺涂药周期和割胶刀 数可推后补齐,以达到所规定的全年割胶 刀数为准
11.天然橡胶割胶的技术要领

11.天然橡胶割胶的技术要领1、开割标准当芽接桩和优良实生树种植后,到芽接树离地100厘米高处,优良实生树离地50厘米高处的茎围达到50厘米,风、寒害较重地区达到45厘米时,整个林段有一半的植株达此标准的即可开割。
2、割面设计(1)开割高度芽接树第1、2割面的高度为离地面110厘米,再生皮割面高度不变;优良实生树第1割面高度为率地面50厘米高处,以后各割面均为离地面100厘米处。
(2)割线的方向和斜度橡胶树树皮中的乳管与树干中轴成3- 50从左向右螺旋状上升,为了切断更多的乳管,提高产量,割胶时应该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割。
芽接树割线斜度为25-300;优良实生树为22-250。
阴线的割线斜度为40-450。
(3)割面方向在平坦的胶园,割面方向一般与行向平行,或第一割面开在东北方向;丘陵地的胶园,割面方向环山行平行,即割面朝环山行内壁或外壁,以便于割胶。
3、割胶制度近年来,在海南省主要推广的割胶制度有两种,即s/2.d/3-4Tet1-3%割制(1/2树围,3或4天割一次,涂施1-3%乙烯利),每月割7-9次,年割60-70次。
每半个月涂乙烯利一次,全年涂12-14次。
另一种割制为(s/4+s/4个)d/3-4+ET1-3%割制(四分之一树围阴、阳刀,3-4天割一次,涂1-3%乙烯利)。
每月割7-9次,全年割60-70次,每半个月涂乙烯利一次,全年涂12-14次。
乙烯利水剂可刺激橡胶树产量提高,但长期使用,易导致死皮、干胶含量下降、树皮变硬、药效短等弊病。
为了克服乙烯利水剂的上述不足之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研制出两种剂型四种复方乙烯利,即化学糊剂的"增产素"、"乙烯录"和"增胶宝"及"复方乙烯利乳剂"。
基增产效果比同浓度乙烯利水剂高8-10%,基本上克服了乙烯利水剂的副作用,已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受到用户的欢迎,其中有的已获国家专利,有的已获部、省级成果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⑴手、脚、眼、身要配合协调。手、脚、眼、身四配合是指在割胶中手、脚、眼、身的姿势要正确,要轻松自然地协调行进,手握稳胶刀,掌稳行刀的方向,使刀不向上、下、左、右摇摆而顺沿着割线斜度方向前进。脚要站在离树适当的位置,自然地移步向前。眼睛要斜侧看准接刀点。身体向侧弯与眼睛自然配合行进。割胶是一种精细的技术性很强的手工操作。在胶园生产中,虽然其它抚管措施相同,但由于割胶工具和割 胶技术不同,而产生相差悬殊的产量效果。
(2)胶刀清洁。胶刀要锋利、光滑、无锈。
(3)胶杯清洁每年开割前,要将胶杯彻底清洁一次。割胶时,要抹净胶杯;收胶时,要刮净杯内的胶乳,收胶后将胶杯斜放在胶杯架上,杯口向树干,以防露水、雨、沙等沾污胶杯。]
(4)胶舌清洁。每刀或隔刀清除胶舌上的残胶、树皮、杂物。
(5)胶刮清洁。每次收完胶,要洗净胶刮上的残胶。胶刮不宜在硬而粗糙的物面上摩擦,以免磨损表面,难于清洁。
⑶确定割线方向。多数橡胶无性系的树皮乳管与树干主轴交角2°~7°,逆时针方向从左下方向右上方螺旋排列。因此割线由左向右往下倾斜要比相反方向切断更多的乳管。据试验,按这样的方向割胶所得的产量比相反方向高13%。至于割面方向,一般以东北向和西南向为好,同一林段内割面方向应一致。每年割胶前,应浅开上下垂线。胶舌在割线下方10厘米内浅钉,胶杯与胶舌的距离不超过10厘米。
开割率(%)= ? 林段开割株数/林段总株数?× 100%???
3、割胶培训内容是什么?
答:割胶培训要求胶工贯彻割胶生产技术规程,掌握割胶技术操作技能,训练磨刀的懂得橡胶树管、养、割的基本知识等。基本内容为:
⑴练习基本功。主要练习磨刀、拿刀、用刀、走步的正确姿势,达到手、脚、眼、身配合好。每天练割前,可以先做2,以体会正确的操作要求。
(2)每刀切皮厚度要适当厚些。割口应向上反侧。
(3)胶刀凿口要有0.8—1.0厘米宽。
16、割胶工具有哪些?
答:割胶工具包括:胶刀、磨刀石、胶刮、胶线箩、上胶桶、胶舌、胶杯、胶杯架、胶灯和氨水瓶等。
(1)胶刀。常用的是推刀,少数用拉刀。一般说来,低割线(离地60厘米以下割线)适于用推刀;中割线,推拉刀都方便;高割线(离地150厘米或以下的割线)用拉刀时,则从割线的高端割向低端,推刀则相反,从割线的低端割向割线的高端,割高割面的阴刀时(离地150厘米以上)则用推刀,用拉刀则很不方便。一把好胶刀应该是钢质好,不易钝,两翼对称,外侧平顺;刀口锋利,近刀口处没有收口现象;刀身无锈无裂痕,刀胸近小圆杆,弯曲度合适;刀柄与刀胸成一条直线。通常,一个胶工应配备两把胶刀。
答:⑴用画线器定割线位置。画线器由一根木条和一块铝片组成,木条长度等于开割高度,铝片宽约2厘米,长度比半树围长10厘米左右。铝片和木条固定成一个角度(90°+割线斜度角)。
⑵开前后垂线。开割线时,先开后水线(也叫后垂线)和前水线(也叫前垂线),然后将画线器紧贴在前水线上,木条的下端置于地面或接合点处,铝片向左边围绕半个树围,用粉笔沿铝片划出标线,再用胶刀沿粉笔线开出割线。前、后水线都不宜开得过深,以不流出胶乳为宜。新开割胶树,前、后水线应浅开,一直开到地面或接合点较好,这样有利于避免在割????? 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割线变长或变短的现象,另外,前水线的斜口应向后,后水线的斜口应向前。
13、割胶一刀该耗皮多小?
答:(1)阳线每耗皮0.14——0.16厘米。一株正常生长的胶树,其经济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割胶的耗皮量。没有树皮,胶树就失去其特有的经济价值。在正常天气和隔天割的情况下,乳管末端的胶赛厚约0。8毫米,而且还向部收缩。割胶时,以割去乳管胶赛和收缩部分为准,耗皮量d/2—d/3割制,阳线每刀耗皮0。14厘米,d/4割制为0.16厘米,按年规定力数计算耗皮量,每年开割前在杩作出标记,当达到规定界限后,立即停割。
14、特伤、大伤和小伤标准如何?
答:按农业部《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伤树率要求是:消灭特伤,大伤伤口率少于5%,小伤伤口率少于20%。
割胶上通常用特伤、大伤和小伤来表示胶树割面受伤的程度,橡胶树伤树标准如下:
(1)特伤:伤口长1厘米,宽0.4厘米。伤口面积0.4×1.0(平方厘米)。
(2)大伤;伤口长0.26—0.99厘米,宽0.26—0.39厘米。
1、橡胶树开割标准怎样规定?
答:确定开割标准,一般以树围为主,树龄为次。同林段内芽接树离地100厘米处,优良实生树离地50厘米处,树围50厘米。重风、重寒害地区及树龄已达十年树围达到45厘米以上的胶树,占林段株数50%时,正式开割。
2、为什么树围达开割标准后才能开割?
答:⑴开割后对胶树生长影响小。
橡胶芽接树离地100厘米处,树围达到50厘米时开割,胶树光合作用能基本满足胶树对营养的需要,开割后对胶树生长影响较小,较好解决生长与产胶的矛盾。资料显示,树围50厘米的胶树制造营养物质的能力,要比40厘米的高29%;树围50厘米的胶树开割后,树围增长量比不开割的对照树仅少5.9%,而40厘米割胶的则要少18%左右。
(2)实生树割胶深度为0.16——0.20厘米。实生树(包括低产芽接树)刺激割胶深度为离木质部0。16——0。20厘米。割面均匀面积应占整个割面的90%以上切片近长方皮,且厚薄和长短较一致。
11、怎样掌握割胶的深浅度?
答:(1)根据树情调节割胶深浅度。好的割胶技术能做到根据天气、橡胶树生长物候、胶树产量和健康状况合理调节深浅度,做到需要割深时能深,需要割浅时能浅。做到割面、深度、切片三均匀。
(2)接刀准确。掌握深度均匀的关键在于接刀准,下一刀应对准上一刀够深的地方接刀。如果接刀位置移前就会浅出或漏刀,接刀位置移后就会加深或重刀。对胶乳容易固的胶树应稍割深些,稍正刀些,割线斜度稍大些,否则胶乳容易外流,造成有割无收的现象。割胶深度均匀,即从下刀,行刀到收刀的深度符合要求。
12、怎样割胶才能做到割面均匀?
(2)阴线每刀耗皮0。18——0。20厘米。阴线每割次的耗皮量,d/2—d/3割制,阴线每刀耗皮0。18厘米,d/4割制0.20厘米。
(3)根据割口情况而定。每割次的耗皮量,应根据割口的回枯情况而定。割口湿润时,每刀耗皮1.0—1.2毫米,割口干枯时,每刀耗皮1.5毫米。割皮太薄,没有把乳管未端的胶塞和收缩部分割完,产量当然很低;相反,割得太厚,产量也不会增加。更严重的是耗皮量太大,超过树皮的再生速度,树皮不够周转,被迫去割未熟的再生皮,将造成产量下降。
⑶达到“三均匀”。即深度均匀,接刀均匀和切片厚薄、长短均匀。稳、准是达到三均匀的前提,要在稳、准的基础上求轻、快,提高割胶效率。割胶操作切忌顿刀、漏刀、重刀、压刀和空刀。良好的割胶技术应该既能挖掘橡胶树产胶潜力,又能“刀锋养树”,做到产量高,伤树少,耗皮少,再生皮恢复快,养树好。割胶工具的优劣程度,操作的熟练水平,对胶树的产量和健康状况都有直接的影响。
(3)小伤:伤口长、宽各为0.25厘米。伤口面积0.25×0.25(平方厘米)。
15、怎样割阻刀?
答:(1)阴刀割胶的割线斜度宜加大到40—45°。
传统的割胶方法都采用阳刀割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认为,高部位树皮有丰富的糖含量,割线上方为高糖区,割线下方为低糖区,阴刀割胶有胶乳糖含量比阳刀割线的高69.3—82.9个百分点,阴刀割线比阳刀割线产量高10%以上。
⑵掌握“三均匀”。首先要熟练正确的行刀方法,主要是操刀稳,接刀准,刀口沿着树身转,切片近长方皮,减少和防止割出细长的三角皮,然后要求割深度均匀,切片均匀,逐步消灭特伤、减少大伤,在深度均匀的基础上,加快割胶速度。
⑶练好下刀、收刀和过条沟。主要是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新胶工经常出现切片长短不一,厚薄不一,割线波浪形,行刀压力重,老胶工多数技术较好,割胶图快,经常出现下刀不够深,收刀不到位等现象。
6、割线斜度如何要求?
答:⑴割线的斜度:阳刀割线的斜度,实生树为22°~25°,芽接树为25°~30°。阴刀割线的斜度应比阳刀割线大,否则割胶树胶乳外流严重。阴刀割线斜度为40°~45°,能较好地控制耗皮量,外流量少,浪费树皮较少,胶工亦较易割胶。
⑵割线斜顺。割线斜度要求平顺,亦即割线面平顺直,使整条割线都均匀铺满胶乳,保护伤口,防止树皮干裂或割口回枯太厚,增加耗皮量;冬季低温时也能防止割面病害,同一林段内割胶方向应一致。使割线排胶畅流,要求整条割线平顺,斜度适当,达到割线斜顺。在下刀、行刀、收刀整个过程中,放刀的角度要始终与割线斜度保持一致,前臂与胶刀始终要保持平直,行刀过程角度不变,切片均匀,头与树应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要避免割线出现“波浪形”或“扁担形”等现象。
⑷熟悉收胶、“六清洁”、开水线、钉胶舌、安装胶杯架、放胶杯等割胶生产实际操作。
⑸学习养树割胶。以掌握每天的割胶生产,充分利用高效刀,避开有害刀。
4、怎样进行割面规划?
答:⑴根据树围和树皮进行割面规划。
芽接树树干呈圆柱形,自芽接位至100厘米处树围相差少于10%,树皮厚度相差少于15%,基部乳管列数仅比100厘米处多15%左右,故开割高度宜适当提高。按农业部颁规定,芽接树第一割面开割线下端,离芽接位高度为130—150厘米,第二割面为150厘米;重风、重寒地区开割高度稍低些,第一割年开割后剩下的胶树,在其后的两年内开割,后来开割的高度必须与已割胶的胶树割线高度一致,使整片胶树的割线高度相同,便于割面管理和割胶操作。
⑵做到“稳、准、轻、快”。即拿刀稳、接刀准,行刀轻,割胶快。稳、准是基础,是达到深度均匀、割面均匀、切片均匀的前提。要在稳、准的基础上求轻、快,也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速度,中心是接刀准。通常,技术优良的胶工要比技术一般的胶工多产20%~30%的橡胶,而且伤树少,耗皮少,树皮再生速度快,橡胶树产量高,经济寿命长。
答:(1)行刀进前臂与刀柄要保持平直,用臂力推刀前进。行刀时应侧身乍接刀点,每刀都从三角点处接刀。
(2)刀翼靠割面的宽度保持约0.1厘米,这们容易割了不明显的小线条。
(3)胶刀只有前端2厘米长靠在割线上,用力的大小以靠稳为度,太重时则压割面,当太轻时则刀容易往外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