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开窍药定义
16开窍药

麝香兼能活血通经,引产堕胎,还可用治瘀血经闭,以及 难产死胎等症(堕胎丸)。麝香还能活血消痈,疗伤止痛, 用以治疗乳癌瘰疬的犀黄丸,治疗疮疡肿毒的醒消丸,治疗 咽喉肿痛的六神丸,治疗跌打损伤的七厘散等著名中成药都 以本品为其主要成分之一。近代临床还用治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苏合香丸)及癌肿(犀黄丸)。
【药用来源】
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石菖蒲
石菖蒲
石菖蒲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根茎,古称“九节菖 蒲”,又有以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作九节菖蒲用,似不应 混淆,另有水菖蒲与石菖蒲同科,亦可药用,功效略同。
本品辛苦性温,芳香燥散,功能通窍除痰,醒神健脑,去湿 开胃,故可用治肝风夹痰,中风痰迷(涤痰汤)以及痰火扰心, 惊痫抽搐,癫痫昏厥(清心温胆汤);及湿温病,湿热痰浊, 蒙蔽心窍所致神识昏蒙(菖蒲郁金汤);心气不足,痰阻健忘 (安神定志丸),肾虚耳聋(左慈耳聋丸),还可同治湿热阻 滞肠胃所致胃脘痞闷胀满,不思饮食,腹泻痢疾等(王氏连朴 饮)。以及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的噤口下痢(开噤散)
【病证用药】
神志昏迷因有热闭寒闭的不同证型,辨证选药及 配伍用药各有不同,其具体用药分述如下:
神昏热闭证
多见于外感热病,温热邪毒逆传心包,内陷营血以及肝风夹 痰热蒙蔽心窍所致中风痰厥,癫痫昏迷,小儿痰热急惊,神昏 抽搐等症,舌红绛,脉细数者。常用麝香、冰片、牛黄等凉开 宣窍之药,配伍清热凉血,泻火解毒药如犀角、石膏、寒水石、 黄芩、黄连、山栀子以清逆传心包,内陷营血之温毒邪热; (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
【药理研究】
据现代研究,开窍药苏醒神志的作用与现代 药理学中苏醒药作用不尽相同,对中枢兴奋作用 尚难肯定。
多数开窍药具有镇静及抗惊厥作用。 麝香:升压作用,抗炎作用。 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抗菌作用。 苏合香、麝香:抗心绞痛作用。
中药学课件--16.开窍药

概述
四、使用注意:
1. 禁用于脱证, 2. 中病则止, 3. 多入丸散。
4
麝香
【药用】本品为麝香囊中的分泌物。
6
麝香
辛,温。归心、脾经。 开窍醒神—开窍力强。
用于诸闭证,主治寒闭昏迷; 活血通经—闭经,癥瘕; 止痛—外伤痛,心腹痛; 催产—难产等。
【使用注意】入丸散,不入煎剂 。孕妇禁用。
二、开窍药用麝香、冰片、苏合香等,均须入丸散应用, 不作煎剂。
三、开窍药芳香走窜,易伤胎元,孕妇忌用;麝香、苏 合香又辛温走窜,阴虚阳亢者慎用。
四、开窍药中麝香、冰片、苏合香泄人元气,只宜暂用, 不可久服。
18
0.1g,孕妇忌用。
10
苏合香
【药用】本品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的树脂。
11
苏合香
辛,温。归心、脾。 开窍辟秽——中风痰厥或气厥等寒闭证。 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作丸、散剂,每次0.3~1克。 体虚无於者慎用,孕妇忌用。
12
石菖蒲
【药用】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15
石菖蒲
7
冰片
【药用】本品为龙脑香 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加 工品。也有用菊科艾纳 香(大艾)叶经蒸馏后 冷却所得的结晶品(称 为艾片),以及用松节 油等制成的人工合成品 称机制冰片)。
9
冰片
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 开窍醒神—主治热闭昏迷; 清热解毒—外用治疗目赤肿痛,痔疮
肿痛,咽喉肿痛等; 注意:不入煎剂,丸散每次0.03—
第十六章 开窍药
1
概述
一、定义:凡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
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药,具 辛香性,又名芳香开窍药。
二、药性特点:
第十六章 开窍药

2.活血通经止痛——疮疡肿毒,咽喉肿 痛,血瘀经闭,癥瘕,跌打损伤,风 寒湿痹等。 咽喉肿痛:配牛黄、蟾酥、珍珠等, 六神丸。 跌打损伤:与乳香、没药、红花等活 血疗伤药配伍。 痹证:配伍独活、威灵仙、红花等祛 风湿及活血通经之品。
21
3.催产——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堕胎丸:配猪牙皂、天花粉,葱汁为 丸,外用取效。 4.每次0.06—0.1g,外用适量。 5.孕妇忌服。易于耗气伤阴,脱证忌用。 皮肤破伤者外用宜慎。
第十六章
开 窍 药
中药学教研室 吴依娜
学习要求
1.掌握开窍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 掌握开窍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病证、 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 2.掌握麝香、冰片、石菖蒲的性能、功 .掌握麝香、冰片、石菖蒲的性能、功 效、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 效、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 了解苏合香、蟾酥的功效、特殊用法和 了解苏合香、蟾酥的功效、特殊用法和 特殊使用注意。 参考药:安息香 参考药:安息香
安息香 为安息 香科乔 香科乔 木白花 树等的 干燥树 脂。
泰 国 安 息 香
苏 门 答 腊 安 息 香
蟾酥 为蟾蜍 科动物 中华大 蟾蜍或 蟾蜍或 黑眶蟾 蜍的干 燥分泌 物。
黑 眶 蟾 蜍
苏合香(树脂) 苏合香(树脂)
性味:辛温 功用: 1.开窍辟秽醒神: 开窍辟秽醒神: 开窍力介于麝香与冰片之间,其性 辛温,主治寒闭神昏。 2.辟秽止痛:用治胸腹冷痛满闷, 辟秽止痛:用治胸腹冷痛满闷, 常与冰片同用,如苏合丸。 常与冰片同用,如苏合丸。 用法用量:0 用法用量:0·3-1克/次,入丸剂。
37
小
辛 开窍 醒神 治 神昏 闭证
结
冰片:清热止痛,清热解毒, 冰片:清热止痛,清热解毒,防腐生肌 麝香:开窍醒神力最强 最强, 麝香:开窍醒神力最强,活血散结 止痛, 止痛,催产下胎 宁心安神, 石菖蒲 :宁心安神,化湿和胃 苏合香:温通辟秽,治寒闭, 苏合香:温通辟秽,治寒闭,止痛 蟾酥:有毒,辟秽; 蟾酥:有毒,辟秽;攻毒消肿止痛 蟾皮: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蟾皮: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安息香:开窍醒神,祛痰辟秽,行气活血, 安息香:开窍醒神,祛痰辟秽,行气活血, 止痛。 止痛。
第十六章 开窍药-职业药师2011

第十六章
开窍药
含义:凡气味辛香,性善走窜,能开窍醒神, 含义:凡气味辛香,性善走窜,能开窍醒神,以治疗神昏 闭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开窍药,又称芳香开窍药。 闭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开窍药,又称芳香开窍药。 闭证:牙关紧闭,两手紧握,脉有力——开窍 闭证:牙关紧闭,两手紧握,脉有力 开窍 神昏 脱证:手撒肢冷,目合口开,二便失禁——回 脱证:手撒肢冷,目合口开,二便失禁 回 阳救逆、 阳救逆、益气救脱 性能特点:味辛,气芳香,性善走窜,主归心经。 性能特点:味辛,气芳香,性善走窜,主归心经。 功效:通关开窍、苏醒神志。 功效:通关开窍、苏醒神志。
【中药学教研室】
冰 片 《新修本草》 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龙脑冰片、 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龙脑冰片、梅 片)、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纳香叶的升华物经加工而 艾片) 现用松节油、樟脑等化学方法合成( 成(艾片)、现用松节油、樟脑等化学方法合成(机制 冰片) 冰片)【图】 性味归经】 微寒。归心、 肺经。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 功效应用】 【功效应用】 1、开窍醒神:闭证神昏。特点:为凉开之品,长于治 、开窍醒神:闭证神昏。特点:为凉开之品, 热闭神昏证。 热闭神昏证。 热闭神昏,痰热内闭,暑热卒厥,小儿惊风— 热闭神昏,痰热内闭,暑热卒厥,小儿惊风 —牛黄、麝香 牛黄、 牛黄 麝香——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 配温里药亦用于寒闭。 配温里药亦用于寒闭。
安息香
安息香科植物安息香或越南安息香的干燥树脂。 安息香科植物安息香或越南安息香的干燥树脂。 性味归经】 归心、脾经。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心、脾经。 功效应用】 【功效应用】 1、开窍辟秽:闭证神昏。特点:寒热闭证均用。 开窍辟秽:闭证神昏。特点:寒热闭证均用。 行气活血:心腹瘀痛。 2、行气活血:心腹瘀痛。 用量用法】 【用量用法】 0.3-1.5克 入丸散。 0.3-1.5克,入丸散。
16.开窍药

石菖蒲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心、
胃经。
[功效及临床应用]
1.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宜用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 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
治痰热蒙蔽,高热、神昏谵语者,常与郁金、半夏、 竹沥等化痰、开窍之品配伍,如菖蒲郁金汤:
治痰热癫痫抽搐,可与枳实、竹茹、黄连等化痰、 清热药同用,如清心温胆汤;
走窜之力均不及麝香,且味苦性微寒,故更宜用治热
闭神昏。麝香除开窍醒神外,还具有活血通经、止痛、
催产的功能,还可用治血瘀经闭、癥瘕、跌打损伤、
痹证疼痛,以及难产、死胎、胞衣不下等证;能活血
散肿止痛而治疗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冰片味苦、性
寒,还具清热解毒止痛之效,还可用于治疗火热目赤
肿痛、喉痹、口疮及热毒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证。
治湿浊蒙蔽,头晕、嗜睡、健忘、耳鸣、耳聋等 症,常与茯苓、远志、龙骨等配伍,以增强安神之 效,如安神定志丸。
2.化湿和胃——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痞塞撑 痛。
治湿浊中阻,脘闷腹胀,常与砂仁、苍术、厚朴 等化湿行气之品同用,以增强疗效;
治湿热毒盛,痢疾后重,不纳水谷之噤口痢,又 与黄连、石莲子、茯苓等配伍,以清热燥湿止痢, 如开噤散。
治心腹暴痛,每与木香、桃仁等行气、活血
药物配伍,如麝香汤;
治跌打损伤,如七厘散
或八厘散;
治痹证疼痛,顽固不愈者,可与独活、威灵
仙、桑寄生等祛风湿,通经活络药伍用。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03-0.1g,外用适量。不 宜入煎剂。
此外,本品尚可用于声音嘶哑、风湿痹痛、痈疽疥癣、 跌打损伤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3~1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性能特点]本品辛开苦泄温通,芳香走窜,入 心胃经。功擅开窍宁神,兼可化湿、祛痰、 辟秽。能开心窍、祛湿浊、醒神志,善治痰 湿蒙蔽清窍之神昏谵语、癫痫抽搐、头晕嗜 睡、健忘耳鸣。又善化湿浊,醒脾开胃,常 治湿阻中焦之脘腹胀闷;痞塞疼痛。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单元 开窍药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单元开窍药细目一基本知识要点开窍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功效:开窍醒神主要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麝香:对中枢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小剂量—缩短,大剂量—则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
(2)麝香:增加——中枢耐缺氧能力。
(3)冰片:有一定的中枢兴奋作用。
(4)多数开窍药如石菖蒲、安宫牛黄丸等有镇静作用,并能拮抗戊四氮、苯丙胺所致的惊厥。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麝香、苏合香、冰片: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
(2)苏冰滴丸等: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降低—心肌耗氧量。
开窍方药的上述作用:是其临床治疗急性心肌缺血、心绞痛的药理学基础,与中医“温通开窍”可治心痛的理论相符。
3.抗炎(1)麝香:既能抑制——炎症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白细胞游走,减轻局部水肿,又能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增生。
抗炎作用是开窍药“消肿止痛”的药理学基础。
细目二常用药物麝香要点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要点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1)对CNS(中枢)表现为兴奋和镇静的双重作用。
麝香与麝香酮:小剂量——可缩短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则使睡眠时间延长即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2)麝香在中枢缺氧的情况下,能延长脑电波的存在时间,麝香有增强中枢耐缺氧能力。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麝香:a.扩张—冠脉b.增加—冠脉流量c.降低—心肌耗氧量d.还有强心作用(2)麝香乙醚提取物:静注——降压大剂量——使心率减慢,降压作用机制:通过扩张外周血管所致。
(3)麝香: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酶的作用。
3.抗炎(1)麝香对炎症病理的三个阶段: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游走和肉芽肿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2)多肽类物质:可能是抑制前两阶段的有效成分。
要点现代应用1.冠心病心绞痛。
2.流脑、乙脑、肺性脑病等热性病高热昏迷、惊厥抽搐。
3.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等。
要点不良反应1.麝香对心肌细胞有一定的损伤。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单元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单元开窍药第十六单元开窍药(一)基本知识主要药理作用:凡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开窍药。
开窍药主要药理作用如下: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麝香→对中枢有双重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麝香→增加中枢耐缺氧能力。
冰片→中枢兴奋作用。
多数开窍药如石菖蒲、安宫牛黄丸等→镇静、抗惊厥。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麝香、苏合香、冰片→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治疗急性心肌缺血、心绞痛的药理学基础。
3.抗炎抗炎作用是开窍药“消肿止痛”的药理学基础。
[讲义编号NODE70102200216100000101:针对本讲义提问](二)常用药物麝香1.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2.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成分:麝香酮;表现:麝香、麝香酮→小剂量可缩短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则使睡眠时间延长。
双重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讲义编号NODE70102200216100000102:针对本讲义提问]麝香→在中枢缺氧的情况下,能延长脑电波的存在时间→增强中枢耐缺氧能力。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扩张冠脉;强心;降压;大剂量减慢心率;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降压机制:扩张外周血管。
(3)抗炎对炎症病理的三个阶段——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游走和肉芽肿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多肽类物质可能是抑制前两阶段的有效成分。
[讲义编号NODE70102200216100000103:针对本讲义提问]3.现代应用:冠心病心绞痛;流脑、乙脑、肺性脑病等热性病高热昏迷、惊厥抽搐;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等。
4.不良反应对心肌细胞有一定的损伤。
中毒剂量致急性肾衰竭。
[讲义编号NODE70102200216100000104:针对本讲义提问]石菖蒲1.功效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2.药理作用(1)中枢抑制表现: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对抗戊四氮所致小鼠惊厥;其挥发油能对抗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并降低体温。
《中药学》课件——第16章 开窍药

麝香、元寸、 寸香、当门子
【 功用】
开窍醒神
功效
活血通经 消肿止痛 催产下胎
麝香
用于血瘀经闭,癥瘕,心腹暴痛, 头痛,用跌于打闭损证伤神,昏风。寒湿痹证 。
用用于于1红2三3等4乳5)))))疮1等2珍难));香花棱血癥跌风心疡,珠产(、等等治咽瘀瘕打寒腹肿(等1热中昏(2檀合,麝没;;痈喉))经痞损湿暴毒醒。蒙安死风:香香香药疽肿寒温闭块伤痹痛,消(蔽宫胎痰~、丸汤等疮痛闭:::热:证瘰丸六心牛,厥冰安));疡:神~~~病:~疬)神窍黄胞等片息(:~昏丹水赤热与木痰丸、丸衣、香热七~牛:参蛭芍陷香独核)小、不闭牛等厘雄黄~、、、心活、,儿至下神黄。散黄、苏桃虻丹包、桃咽惊宝。等()、蟾合仁虫参,仁威喉风丹苏蟾酥香、、、痰肿、)酥、、痛。 灵仙等同用。
民俗文化引出石菖蒲
菖蒲与端午的结合在唐宋时期的民俗中固定 成型,与艾草并提共用。唐时有五月五饮 菖蒲酒、悬挂艾草的传统。宋代市民生活 和文化的极大丰富,不仅宫廷在端午这一 日用彩色蒲线装点节庆,民间还有在门前 悬挂菖蒲艾草,并在上面系上糖果粽子的 民俗。
由药名文化认识石菖蒲:
《本草乘雅半偈》云:“(菖蒲)喜生逆水, 根茎络石,… … 叶心有脊如剑,四时长 青。”乃据生长环境及叶形联想类比而得 名,以上是据形、色命名。
留,现不提倡,不可靠也不安全
朱砂、冰片、麝香---活血化瘀 消肿止
4. 肿瘤科(肝癌、食道癌、胃癌)
痛),本品在当中起止痛作用
冰硼散
组成:冰片50g、硼砂(煅)500g、朱砂60g、 玄明粉500g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 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
应用:口腔溃疡、带状疱疹、宫颈糜烂、中 耳炎、脓疱疮、湿疹、廯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脏收缩、抗炎、兴奋子宫、抗肿瘤、抗溃疡、抗菌,还有雄激素样作用。
石菖蒲:镇静、催眠、抗惊厥、增智、解痉、抗心律失常、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促进消化
液分泌、降血脂及抑制皮肤真菌。
最佳选择题
治疗痰湿蒙蔽心窍之神昏首选
A.丹参
麝香 1.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脾经 2.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3.主治: (1)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神昏 (2)经闭,癥瘕,难产死胎。 (3)胸痹心痛,心腹暴痛,痹痛麻木,跌打损伤。 (4)疮肿,瘰疬,咽喉肿痛 4.用法用量:0.03-0.1g,不入煎剂 冰片 1.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 2.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3.主治: (1)热病神昏,中风痰厥,中恶神昏,胸痹心痛。 (2)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耳道流脓。 4.用法用量;入丸散,0.15-0.3g,不入煎剂 石菖蒲 1.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胃经 2.功效:开窍宁神,化湿开胃 3.主治: (1)痰湿蒙蔽心窍之神昏,癫痫,耳聋,耳鸣。 (2)心气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恍惚。 (3)湿浊中阻之脘腹痞胀,噤口痢 4.用法用量:3~10g 苏合香 1.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脾经 2.功效:开窍辟秽,止痛
B.石菖蒲
C.安息香 D.礞石
E.苏合香
【答案】B
3.主治: (1)寒闭神昏 (2)胸痹心痛,胸闷腹痛 4.用法用量:入丸散,0.3-1g,不入煎剂 安息香 1.性味归经:辛,苦,平。归心、脾经 2.功效:开窍辟秽,行气活血,止痛 3.主治: (1)闭证神昏 (2)心腹疼痛 (3)产后血晕,痹痛日久 4.用法用量:入丸散,0.6-1.5g,不入煎剂
第十六章 开窍药 定义: 凡具有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开窍药。 性味归经与功效 本类药辛香行散,性善走窜,主入心经,功能通闭开窍,苏醒神志。 主治病症: 主要用于由温病热陷心包或痰浊蒙蔽心窍所致的神昏谵语,以及惊痫、中风等病出现的突然 昏厥之证。闭证因其病因不同,又分为寒闭和热闭,治疗分别以凉开,温开之法。 禁忌症: 本类药只适用于神昏闭证,一般不用于神昏脱证。本类药为急救治标之用,只可暂用,不可 久服,以免耗泄元气。本类药大多辛香,易于挥发,故内服多入丸散,仅个别能入煎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