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分析16页

2019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分析16页
2019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分析16页

2009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分析

一、2009年年初对宏观经济形势预判的综述回顾

要展望2009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必须回顾一下2009年初经济专家、学者及政府对上半年经济宏观形势走势的预判。因为时间已经过去半年,对年初的判断在今天有些已经得到验证或部分验证,判断是否正确,从中能感觉到判断的可信度。

2019年我国GDP总量约为28万亿元人民币,GDP增长率12%,是这一轮经济增长的最高点。2019年增长率已经开始下滑,2019年全年GDP增速为9%。6年首次跌至个位数,从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加深,国家宏观经济从上半年防过热逆转为下半年保增长。

2019年GDP增速为9%,其中四季度仅为6.8%,出口、消费、投资三大部分都面临挑战:投资、消费月度增幅在2019年四季度内均连续下滑,出口增幅罕见地连续两个月告负,源于进口的急剧下挫,进口增速与工业增加值高度一致,进口萎缩显示出企业生产停滞,固定资产投资动能不足的状况。

201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下半年出现下滑,但考虑价格因素,08年下半年实际投资增速趋稳。

2019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屡创新高,但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消费增长相对平稳。

2019年贸易顺差屡创新高,主要源于进口下滑。相对上半年,下半年贸易顺差显著增加1965亿元,比07年全年还增加328亿美元,

究其原因,进口增速的快速下降使得贸易顺差加大。总体显示: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在加深、在继续。

基于以上经济形势面,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前景如何?众多的国内国外机构、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纷纷发表预判,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颇多,但大众和主流的说法基本趋同,他们的观点是:2009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显现,全球经济环境将更加严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加深。

1、全球经济走势不确定性增强,短期内难以走出衰退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期下调0.5%,是自二战后60年来的最低水平,也是基于这种看法和原因。

2、外需不振,我国出口形势难以根本好转。

3、消费需求增长保持平稳,但大幅增长的难度加大。

4、固定资产投资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速(但政府必须有作为)。

5、在政策调整和市场调节双重作用下,房地产交易量有望增大。

6、社会就业矛盾将更加突出。

我国经济形势面临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但是,作为大国经济体,在通货膨胀初步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我国有较好的条件和回旋空间,去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冲击和缓和国内矛盾,使基本面继续保持在良好的态势上。并且经济增长的适度减慢正是解决经济增长过快时期积累的问题的机遇,适时进行积极的结构调整,可以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蓄能量。

措施是:

1、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2、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积极扩大内需,缓解外需减弱的影响。

4、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5、深化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以上观点基本代表了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走势的分析判断。

二,2009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评价

2009年初的纷争和预判。2009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到解答,那么2009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7 月16 日上午,在国内外各方的关注和期待中,200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拉开了帷幕,至此,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尘埃落定。

整体上来讲,此次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普遍好于市场预期,但我们也能够看到,中国经济回升基础尚需巩固,复苏之路谨防盲目乐观。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 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用支出法核算,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 的贡献占53.4%,拉动3.8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GDP 的贡献占87.6%,拉动6.2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 的贡献占-41%,下拉-2.9个百分点。上半年中国经济的

增长主要靠内需的拉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净出口对GDP的下拉作用,尤其是在投资强劲增长的刺激作用下,最终实现了上半年7.1%的GDP增速。

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工业利润降幅趋窄;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在39 个大类行业中,36 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速明显加快,而高载能行业生产低位回升,其中包括有色、建材、化工、石油加工业。

分轻重工业来看,重工业增长6.6%,轻工业增长8.2%。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之下,重工业增速严重下滑,较轻工业增速发生逆转。然而5月份之后,重工业增速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势头,从而使得二季度的增速较一季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5.9%,中部地区增长6.8%,西部地区增长13.2%。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而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大多为内需型企业,其所受影响相对较小。我们认为,随着外需经济体的逐渐复苏回暖,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生产将有望加速回升。

自去年10 月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社会发电量连续大幅下滑。自今年二季度后,发电量开始止跌回升,在经历了4 月份和5 月份的3.55%和3.5%的降幅之后,6 月份全国发电量转负为正,达到了 3.59%。发电量作为一个经济运行状况的同步指标,其止跌回升的走势也更加坚定了我国经济复苏增长的信心。此外,用电量也出现了

较为明显的增长,尽管持续的高温和提前进入用电高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用电量的上升,但工业生产的加速回升应当是其增长的主要原因,有迹象表明,工业用电量也正在呈现复苏增长的轨迹。

由以上两个问题延展开后看待,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走势基本与年初大众主流的分析判断相接近,甚至好于预期。

三. 2009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预判

(一)中央和中国政府的态度及作为力促中国经济向暖向好方向发展。

经济危机爆发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经济会议,确定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

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报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的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政府的一系列经济“组合拳”和“一揽子”计划的实施,在2009上半年经济运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将继续在下半年经济走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研究了当前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宏观政策取向不能转变,调控工作不能放松,调控重点更加突出。

会议指出,现半年将迎来新中国国成立60周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二)专家学者们的看法:(从专家层面看下半年走势)

1.内需政策效果显现

祝保良,张立群,刘旭三位学者认为:扩大投资,拉动消费,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收入、离退休人员工资、优抚对象优抚标准和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等,支持消费真信心因素增强,经济景气度提高。在政策因素诱导性作用下,汽车和房地产市场回暖,预计市场主导需求将逐步全面回升。

2. 冷静看待复苏基础

范剑平,赵晋平,梅新育,彭真怀,祝保良认为:总的来说经济好转的表现和苗头不断增加,无可否认。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经济处

于触底以后的底部调整阶段,中国经济很难马上形成底部明显稳定回升的一个态势。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下滑趋势在第二,三季度明显减缓,年内触底反弹的可能性上升。但是“作秀”和水分太大,外部国际环境没有根本性好转。从国内来看,所谓经济回暖,主要是靠中央大型项目的财政投入和地方配套资金推动,并不是消费拉动的内生型增长。据初步统计,十个产业振兴计划的关键词中,“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出现9次;“推进产业重组,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出现6次;“淘汰落后产能”出现4次。可见十个产业本身都存在生产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都出现产能过剩、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等普遍性弊端。而一些地方政府以产业振兴为幌子,掌握资源配置权利,继续投入土地和资本,营造“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不及时纠正,后果严重。

3.重视“调结构”的战略含义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看到更多体现为“保增长”的措施,而给予生产力升级转型重任的“扩内需,调结构”却执行的很不理想,可能是当前宏观调控面对的重要问题。范剑平,彭真怀,祝保良认为:经济从收缩期转为稳定复苏期要经历“去库化”和“去产能化”两个阶段,从世界经济史经验来看,就像“化蛹为蝶”一样,是一个非常痛苦也是不得不经历的过程。

4. 货币和财政政策需要继续完善

贺力平,宋国青,冯科,杨志勇认为:为了保增长,在货币政策上保持宽松的姿态,是非常正确的,而且其政策效应正在发挥和显现,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政策效力仍会进一步呈现。信贷基金在短期不会形成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担忧是存在的,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形成一定压力。关于积极地财政政策仍要继续,扩大支出仍有空间,财政收入下降,对减税政策是一大挑战,财政收入下降宜通过扩大赤子规模来解决。国内储蓄较多的显示,决定了发债仍是可行的选择。

5.充分估计国际环境的严峻性

刘煜辉、赵晋平认为:现在,最难琢磨的在于外部环境,这方面认识的深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国内政策决策。尽管近期国际环境有趋于稳定的迹象,但是不确定性仍然没有大的改观,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不可逆,所谓“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搭配在过去十年扮演着全球流动性的主“水泵”,美国消费变成中国的储蓄,然后在通过购买美国债券回到美国。在美国资金暖流顺着其复杂的金融加工系统,让美国的房产和股票水涨船高,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家庭和社会的财富,这些财富再循环到消费市场。中美合在一起,全球经济才能变得均衡,分开来看都是严重失衡的(事实上1929年美国也扮演着这种角色)这是一场典型的债务—紧缩型危机,同时也是一场全球经济长期增涨的谢幕,在这种背景下全球贸易环境不容乐观。

6.坚定信心、沉着应战

专家预测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大体上是6%、7%、8%、9%。同时建议政府:真正度过危机的良方还是“富民”,合理处理好国家、企业、居民三者关系的核心环节,经济刺激计划才能凑效。可以预期的是下半年经济增长肯定会被拉起来,但是来自政府的投资需求只可

能暂时平衡供需关系,能否刺激居民消费和社会投资成为政府刺激计划成功的关键。

三.从行业迹象来看下半年的走势

1.电力行业;发电量作为一个经济运行状况的同步指标,素有工业运行的晴雨表之称。今年二季度后,发电量开始止跌回升,在经历四月份和五月份的降幅之后转负为正,达到3.59%,其止跌回升的走势也更坚定了我国经济复苏的信心。此外,用电量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尽管持续高温和提前进入用电高峰在一定程度上用电量上升,但是工业用电的加速回升应当是其增长的主要原因,有迹象表明,工业用电正在呈现复苏增长的轨迹。

2.金融证券及股市看:截至7月28日,股市已经站上3438点,经济危机中的牛市已经形成,有些业内人士预测2009年大盘攀升态势延续摸高4000点大关,也不是不可预期的事情,从股市行情来看,中国经济走势趋好回暖。

3.楼市。房地产尽管有很多诟病和瑕疵,不乏地方政府操纵和利益关联之嫌,但楼市成交量止跌回升,成交量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楼市来看经济复苏的迹象,已经显现。

4. 钢铁。7月盛夏初至,全国笼罩在高温的天气中,国内钢材价格也出现久违的同期上涨,CISA长材和板材价格指数在连续八周的上升后,又重新回到了100点以上,在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需求重启还不明显的情况下,国内粗钢产量在刷新最高记录,并且原燃材料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5月份,全国粗钢产量达4646万吨,是近11个月来的最高记录,1-5月同比增长5%,占全球粗钢产量比重提高到48.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1%,从近三个月的比重来看,3月份49.0%、4月份48.4%,5月份48.6%,比重呈减少趋势,说明国际市场需求也出现了积极的调整因素。

全国钢材结构调整方面;

①长材及铁道材受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拉动,铁道用钢增长59.6%,中小型型材增长17.8%,钢筋增长18.4%,盘条钢筋增长9.3%,1-5月长材占全部钢材产量的比重达47.9%,占半壁江山,比上年同期增长4.2%

长材需求的大幅增长,说明国家对铁,公,机投资明显,房地产回升明显,以中小型材为原材料的加工制造企业也有所作为。

②板材受产能过剩的影响,产量呈持续减少态势,1-5月份,板材产量1.06亿吨,同比减少6.2%,占全部钢材比重降至42%,比上年同期减少2.7个百分点。

板材比重下降说明:产能过剩有待消化,同时需求加大结构调整,同时也说明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家电制造业及电工产品制造业回升不明显,处于地位震荡回升期,还需要时日。

③.管材1-5月产量为0.19亿吨,同比增长14.7,占全部产量比重达到达到7.5%,比上年同期增长1%,其中焊接钢管同比增长19.7%,无缝钢管同比增长8.6%。

管材的增长说明:城镇建设中水网,热网,天然气网投资增加。

化工行业管道用材增加,其他工业加工及安装企业用量增加明显。

5.汽车业分析

(1).宏观经济层面对汽车产业的营销。

2009年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汽车市场的发展势必受到冲击,而就2009年短期的形势分析,汽车市场的发展不容乐观,首先是汽车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一方面由于各国本身受到经济衰退的冲击,消费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其次国内受到企业倒闭和失业的影响,企业和个人消费的信心指数下降,政府采购受到一定限制,投资拉动宏观经济的直接作用不大,汽车产能过剩,依然比较突出,消费层面和外部环境层面对汽车行业的双重消极影响依然不减。

(2).国家政策层面对汽车产业影响。

2009年国家政策的支持是汽车增长的关键条件,作为国家经济支柱之一的汽车产业却缺乏产业政策的系统、科学、有效的支持。汽车企业需要加强对政府的影响和游说,消费税改革,鼓励小排量车的消费,效果不明显。购置税优惠政策效果有待观察,汽车信贷可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消费,但考虑目前信用管理不完善,有一定风险,需要谨慎投资,如果汽车消费下滑严重,不失为一种备选方案。燃油税改革推出非常关键,将从根本上改变汽车使用环境,但并不能一步到位,最关键的是过路费不能全部取消,消费税改革成效会大打折扣,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要想从汽车制造大国成为汽车产业强国,就必须在汽车产品研发上取得突破,中国必须把握住这个历史机遇,而政府

政策支持是必要条件,正如政府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3G无限通讯技术一样,中国汽车制造企业集中度较低,企业面临调整整合的压力不断增加,因此借2009年市场形势严峻之际,正是政府干预企业重组的好时机。

(3)、金融风暴后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几个趋势

①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②新技术和新能源产品开发和投放是决定厂商未来发展的关键。

③三四级市场成为发展的重点市场,从而推动渠道模式的变革和区域营销模式的变革。

④中国消费者经过初期的学习阶段,逐步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预示着个性化时代的来临。

⑤大规模化的营销集团将加速出现。

⑥传统的营销手段已经不堪重负,作为传统的广告、公关、事件营销之后新的营销手段——以数据库为核心的整合精准营销将被广泛应用。

四、2009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对红宇集团重要民品经营影响的分析。

1、整体有利于红宇集团全面完成年度经营目标、甚至完成更好,为2019年打下基础。

总体来说,2009年下半年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向暖向好发展的因素和苗头增大,对红宇集团主要民品的生产经营利好因素增多,我们应时时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走向,准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走势,抓住

时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理由有:

(1)政府政策的刺激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并将继续下去,加之适逢建国60周年大庆,中央高度关注经济工作,在全国经济回暖向好的基本面上,政府力促今年经济工作目标实现,保“8“必争,若完成8%增长率,下半年必须实现8%-9%以上的增长才得以实现。

(2)红宇集团的主要民品并非出口型,而是内需型。尽管国际环境依然形势严峻,但对我们影响不大,几乎为“0”。只要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不变,只要国家继续刺激消费和调整产业结构,我国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依然不会变,产量和销量不仅不减,甚至会与比上半年持平,乃至扩大。

(3)中国政府要保持GDP的增长,依靠出口已不能现实,只有发挥投资和消费这两个轮子的作用。要发挥投资和消费的作用,中国政府不得不关注“三农”,不得不促进中西部发展,不得不关注民生,增加农民收入。而红宇集团的民品恰恰直接或间接与此关联,并且关联度很高。这就为红宇集团今年乃至明后两年的经营和发展奠定宏观环境基础。

(4)在经历多年市场的打拼后,各个子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已经成熟,在经历了金融风暴的锤炼后会更加成熟、战斗力会更强。

2、下半年应着重思考的几个问题:

(1)、冷保公司2019年全年新签有效合同近2800万元,而2009年1-6月份新签有效合同就达2500万元左右。7月份的热度不减,抓住后半年有利形势,就算与上半年持平的情况下,全年新签合同额

也能达到5000万元左右,甚至会更好。除全面完成当年经营目标外,为2019年上半年乃至全年打下基础。其次应加大新增能力的产出,新增能力产出还是设备制造,尤其氟利昂产品尽快形成销售收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应关注钢材的价格走势对合同成交实施过程形成的潜在风险,并加以防控。

(2)、专用汽车方面:由于公路建设、城市发展、重点工程建设爆破挖掘,矿山资源整合及生产规范要求、冷藏物流发展等因素,防爆车、冷保车、厢式车形势依然走势向上,上半年经营效果很好,下半年会更好。但要预判各类车辆市场的拐点,以便提前应对。同时也应关注钢材化工材料的价格波动和上涨,对厢式车和冷保车制造成本的压力。尤其关注市场对我们在研发的新产品的需求,尽快形成新增能力产出的准备工作和配套工作。

(3)、农机:随着“三农”政策继续落实和深化,农机优惠、补贴的渠道会逐渐顺畅,农机产品除保障互换和对接的技术性问题外,着力解决常年生产能力和生产饱和的问题。要解决这问题必须解决公司销售渠道问题,与机割区的政府、收割队、维修队等建立区域销售网点,形成线和面;以价格机制为突破口,形成非收割时间优惠价格供货(前提有一定的利润或边利空间),同时向整机制造转变或寻找新产品,,实现时间上的互补。

(4)、举升机产品:中国乘用车市场虽然增长空间没有显现,但产量和销量在近三年趋于稳定。全国汽车的拥有量会逐年绝对增大,汽保产品的用量也会增大,上升空间也会越来越大,建议尽快形成销

售渠道,拿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能否考虑因乘用车销售渠道的变化,借机寻求突破口,与大的乘用车销售集团互动,把举升机包装成对集团购车客户的礼品包,通过销售集团商的长期购买转送到客户手中使用,形成一定的市场。

同志们:虽然2009年中国的宏观形势向好转变,但全球形势依然严峻,不确定因素依然不少,我们宁可把困难想的多些、复杂些,这样我们才会遇事不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本身也是机遇,危机估计得越多,利用的机会也越多。充分认识宏观经济形势,沉着应战,充满信心,同心同德,团结拼搏,我们一定能地完成2009年经营目标,也一定能完成红宇集团的三年规划目标。

谢谢大家

2009-7-30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王维安: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王维安: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1月10日晚,求是金融汇举办第111期公开课。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王维安教授第五次做客求是金融汇,与大家展望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公开课要点 1. 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基本面;二是经济政策面。 2. 十九大后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两个主线:一手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手抓防范系统 性金融风险。 3.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依赖 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4.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基调下,货币政策更加强调稳健中性,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金 融监管,2018年经济金融形势会更严峻。 5. 着眼未来,中短期内宏观经济仍有下行压力,并伴有系统性金融风险,要继续把 风险控制放在第一重要位置。长期角度,待经济完成转型后,股票股权投资或许迎来趋势性机会。 做事讲究顺势而为,经济金融行业同样要判断大趋势、大方向。宏观经济影响因素众多,需要抓住主流因素。宏观经济趋势分析主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基本面;二是经济政策面。2018年作为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分析经济形势首先需要把握十九大精神,同时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等会议内容。 一、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工作重心调整 十九大提出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不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同时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经济工作重心调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表述始于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从“阶级斗争”转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后近40年发展,新时代社会矛盾已经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更加突出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共10页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判断如下。 一、深化改革: 经济政策的总纲 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

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稳定政策”是指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保持政策弹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宏观政策的波动。 “重在改调”就是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长短结合”是指政策要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

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回升转入增长与通胀并行阶段,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殊途同归于“滞胀”;“三驾马车”均有放缓,经济景气小幅回落;通胀压力上升,价格调节面临“二难选择”。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阶段,全年 GDP 增长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与 2010 年正好相反,增长 9.5%左右,比 2010 年回落 0.5 个百分点,CPI 增长在 4%左右,高于 2010年 0.7个百分点。 ●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重在“调结构”和“控物价”;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稳增长”;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注重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货币信贷回归常态。2010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 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恢复性较快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明显增强。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2011 年世界经济形势谨慎乐观。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外需乏力、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 2011 年我国 GDP 增长9.5%左右,比 2010年回落约 0.5个百分点;CPI 上涨 4%左右,高于2010 年 0.7个

百分点左右。在经济减速、通胀增压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积极稳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社会和谐;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强调审慎灵活,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信贷规模适度增长,加强利率和汇率调节。 一、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前高后低”,协调性显著增强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1.受政策效应衰减和基数两大因素的影响,GDP增长“前高后低”在外部环境改善、政策刺激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下,2010 年我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前三季度,GDP 增长 10.6%,比上年同期加快了 2.5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 4.0%,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增长 12.6%,比上年同期加快 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 9.5%,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但分季度看,经济增长则呈逐季放缓态势。第一、二、三季度 GDP 分别增长 11.9%、10.3%和 9.6%,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还将有所放缓。今年季度之间经济增长逐季放缓,前高后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数不断抬高。去年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低后高”,对今年经济走势的影响明显。二是政策主动调控。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两次房地产“新政”、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和加大节能减排等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尽管 2010 年前 11个月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1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体来看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从上半年的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首先主要的经济指标还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可以说,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在面临欧洲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放缓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1年上半年GDP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放缓是三个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一是宏观调控影响。自去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M2增速从去年底的19.7%至今年6月末的15.9%,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二是要素供给冲击。二季度以来,不少省份出现“电荒”,有关测算表明,仅用电缺口就将拉低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去库存化。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下,企业库存增加很快,远超往年同期,而新订单增加不明显。由于库存增加超过需求,且二季度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企业开始去库存。 二、上半年国内物价走势:价格全面上涨,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 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 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

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 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 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

2019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

2019年5月21日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平衡性和不充分性矛盾,预示中国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的空间和潜力。

6.1% 6.2%6.3%6.4%6.5%6.6%6.7%6.8%6.9% 7.0%7.1%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季度GDP 增速(当季值)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2月 1-3月 1-4月 1-5月 1-6月 1-7月 1-8月 1-9月 1-10月 1-11月 1-12月 1-2月 1-3月 1-4月 1-5月 1-6月 1-7月1-8月 1-9月 1-10月 1-11月 1-12月 1-2月 1-3月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现价)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2月 1-3月 1-4月 1-5月 1-6月 1-7月 1-8月 1-9月 1-10月 1-11月 1-12月 1-2月 1-3月 1-4月 1-5月 1-6月 1-7月1-8月 1-9月 1-10月 1-11月 1-12月 1-2月 1-3月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现价)

47.5% 48.0% 48.5% 49.0% 49.5% 50.0% 50.5% 51.0% 51.5% 52.0% 52.5% 2022年4月 2022年5月 2022年6月 2022年7月 2022年8月 2022年9月 2022年10 月 20 22 年 11 月 2022 年 12 月 20 23 年 1月 20 23 年 2月 2023 年 3月 2023年 4月 PMI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2019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分析16页

2009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分析 一、2009年年初对宏观经济形势预判的综述回顾 要展望2009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必须回顾一下2009年初经济专家、学者及政府对上半年经济宏观形势走势的预判。因为时间已经过去半年,对年初的判断在今天有些已经得到验证或部分验证,判断是否正确,从中能感觉到判断的可信度。 2019年我国GDP总量约为28万亿元人民币,GDP增长率12%,是这一轮经济增长的最高点。2019年增长率已经开始下滑,2019年全年GDP增速为9%。6年首次跌至个位数,从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加深,国家宏观经济从上半年防过热逆转为下半年保增长。 2019年GDP增速为9%,其中四季度仅为6.8%,出口、消费、投资三大部分都面临挑战:投资、消费月度增幅在2019年四季度内均连续下滑,出口增幅罕见地连续两个月告负,源于进口的急剧下挫,进口增速与工业增加值高度一致,进口萎缩显示出企业生产停滞,固定资产投资动能不足的状况。 201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下半年出现下滑,但考虑价格因素,08年下半年实际投资增速趋稳。 2019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屡创新高,但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消费增长相对平稳。 2019年贸易顺差屡创新高,主要源于进口下滑。相对上半年,下半年贸易顺差显著增加1965亿元,比07年全年还增加328亿美元,

究其原因,进口增速的快速下降使得贸易顺差加大。总体显示: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在加深、在继续。 基于以上经济形势面,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前景如何?众多的国内国外机构、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纷纷发表预判,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颇多,但大众和主流的说法基本趋同,他们的观点是:2009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显现,全球经济环境将更加严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加深。 1、全球经济走势不确定性增强,短期内难以走出衰退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期下调0.5%,是自二战后60年来的最低水平,也是基于这种看法和原因。 2、外需不振,我国出口形势难以根本好转。 3、消费需求增长保持平稳,但大幅增长的难度加大。 4、固定资产投资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速(但政府必须有作为)。 5、在政策调整和市场调节双重作用下,房地产交易量有望增大。 6、社会就业矛盾将更加突出。 我国经济形势面临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但是,作为大国经济体,在通货膨胀初步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我国有较好的条件和回旋空间,去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冲击和缓和国内矛盾,使基本面继续保持在良好的态势上。并且经济增长的适度减慢正是解决经济增长过快时期积累的问题的机遇,适时进行积极的结构调整,可以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蓄能量。 措施是:

魏杰: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同方讲席教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 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

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

2018~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报告

2018~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报告

摘 要:一在经济处于下行周期的背景下,工业企业利润数据面临两大悬疑:统计局发布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是否反映了工业企业 的真实经营状况?在工业企业利润总体数据背后,国有企业 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分化到底有多大?分析表明,工业企业利 润在2018年的整体增速较为稳定三但是国企二民企的经营状 况确实出现较大分化,原因在于融资成本差异的进一步扩大三 同时,中小企业的相对景气指数步入近10年来的次底谷,而 且行业融资成本的分化还在加剧三这可能影响短期宏观经济 稳定,还可能影响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进而影响中长 期增长动能三面对这种结构分化,政策需要跳出短期宏观调 控的框架,回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通过构建有效的 市场机制,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精神,从而培育微观主体的活 力二增强中国经济系统的韧性三 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处于周期性顶部,之后温和放缓,

延续至今三在增速放缓过程中,出口增速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三截至2018年9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仍高达14 5%,中美贸易顺差还在扩大当中,中美贸易冲突的负面冲击尚未显现,甚至提前抢单的行为还使得短期内的出口更为活跃三因此,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面临的周期性下行压力,其主要动力来自内部因素,尤其是投资增速的放缓三 在此过程中,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仍然维持在高位,引发了一些观察者的争论三不过,即使是在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数据可信的背景下,工业企业经营状况的分化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重要矛盾三如何看待这种分化,如何理解分化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下将就这些问题尝试进行分析三 一 GDP名义增速下行,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面临两大悬疑 一一2018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41 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速为6 8%三分季度来看,2018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速为6 8%,第二季度为6 7%三实际GDP增速非常平稳,已经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 7% 6 9%的区间三最高二最低增速仅相差0 2个百分点三 但是,同一时期的名义GDP增速经历了较大波动:2015年第四季度,名义GDP增速为6 4%(上轮周期增速谷底),2017年第一季度为11 7%(末轮周期增速峰值),2018年第二季度则已经回落到9 8% 这也是最近6个季度以来,名义GDP首次回落到10%以下三在2018年第三季度,名义GDP增速进一步回落至9 6%三目前,名义增速的总体下行态势已经确立,并且仍在探底过程中三根据经济周期的过往表现,中国GDP名义增速或在2019年中后期见底三 为什么要关注名义GDP增速?其一,从观察经济周期角度来看,名义增速更有意义三从图1的数据来看,名义GDP具有更强的波动性二更为显著的周期性三如果对名义GDP增速进行分解,可以看到其由两部分构成,即:名义GDP增速=实际GDP增速+GDP平减指数通胀率三图1显示的实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 一.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 (一)世界经济态势 从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大国更是遭到世人的怀疑,是否经济从此一蹶不振。但是根据2014年的经济发展态势,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逐渐摆脱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影。2014年美国经济一片向好,并且即将成为今年世界经济的发展主力军。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化季率增长3.9%,经济可谓强劲反弹,而且这一态势在近一年两年内有维持稳定的趋势,经济发展预期良好。另外,尽管在2014年年初欧洲遭遇乌克兰危机,欧洲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是这种复苏呈现一种不均衡状态。欧洲复苏的主动力是德国。法国的表现是经济衰退放缓。像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欧债危机国家正在逐渐退出国际援助计划。虽然2014年世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新经济体呈现减速现象。例如中国2014年以来面临深层次结构性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由于金融风险和政治问题也放缓经济增长的步伐。总体来说,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良好,新兴经济体发展基本稳定,发达经济的复苏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短时期内这种良好势头有望继续保持。国际环境整体有利于中国经济稳步运行,但新兴经济体减速将对外需造成一定冲击。(二)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1)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表一表二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上表可知2014年GDP增长速度和2013年相比有所放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2019-2020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19-2020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摘要 2019 年,在内需走弱、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加大和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的 复杂局面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预计全年增长 6.1%。由于经济持续下行,失业率也较去年有所上升。总需求疲弱使得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下降,汽车销 售低迷导致消费增速延续下滑趋势,虽然房地产投资保持韧性,基建投资也有 所回升,但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幅下滑拖累整体投资增速下降,受需求走弱和贸 易摩擦影响,进出口增速均较去年大幅下降。物价方面,在猪肉供给冲击的影 响下,2019 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大幅攀升,并带动其他肉类和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导致下半年 CPI 同比增速突破了 4%。但由于总需求依然较弱,全年除食品和能 源以外的核心 CPI 增速还略有下降。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导致对大宗商品需求下降,叠加内需不振,使得全年 PPI 小幅负增长。 展望 2020 年,在中美贸易摩擦放缓和稳增长政策支撑下,预计经济增长将 保持平稳,全年可实现 6.1%的增速。失业率也将有所下降,但人口老龄化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工业增长的放缓趋势将持续,继续下降 0.4 个百分点至 5.2%。制造业投资可能维持低位,房地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基建将继续回 升,整体投资增速将上行 0.1 个百分点。消费虽然仍下降 0.1 个百分点,但下 降趋势大为缓解。出口在外部经济增速放缓下将有所下降,增速-1.2%。进口则在内需带动下回升至 2.1%。价格方面,预计 CPI 将冲高回落,尤其是下半年在猪 肉供给恢复和基期因素下同比将快速下降至 1%附近,全年为 3.4%。PPI 有望回到正增长,全年增速约 1.1%。经济基本面不支持汇率大幅贬值,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稳定在 6.8-7.0 区间;货币政策将偏向宽松,预计年内仍有两次降准,而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赤字率将达到 3%。

2019年宏观经济分析9页word文档

2014年宏观经济预测 财经传媒1班第二组 组员及分工: 111601103李春霞(从消费及政策导向分析) 111601106李哲(从消费、进出口贸易方面分析) 111601115叶爱华(从CPI角度分析) 111601116余飞婷(从就业方面分析) 111601123李其敏(从房价方面分析) 111601125邹兰(从房价、证券市场方面分析) 111601133陈美娟(从GDP方面分析) 111601140袁媛哲(图表搜集、文字整合、从汇率、就业、股市方向分析)111601145邹醒军(从消费、政策导向方面分析) 总括: 从经济周期自身的运行规律来看。周期性力量对经济拖累的势能,在2013年前后就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从2002年以来,宏观经济大致走完了3轮短周期,第一轮大致从2001年4季度开始至2005年的2季度,约44个月;第二轮自2005年2季度至2008年4季度,约43个月;第三轮从2009年1季度开始,可能在2012年3季度工业增加值最低达到8.9%的时点附近已经结束,持续时间约46个月。历史规律显示,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很强的周期性特征,我国的短周期大致在3至4年的时长。东方证券大胆的假设,2013年开始,新一轮的经济短周期已经逐步具备周期性向上反弹的动力。 国际——2014年全球经济将跨越2013年谷底,首次出现金融危机以来的同步复苏,美国增长稳健,欧元区边际改善显著,安倍经济学效果显现,东南亚经济反弹,金砖国家企稳。但多数国家经济增速仍低于潜在水平,“宽货币、稳财政”将是促增

长的政策组合。增长差异和美联储量化宽松减量将带来资本流动逆转和强势美元,印度、印尼等经常账户赤字大的新兴经济体风险再次暴露,但韩国和台湾因经济增长较好、经常账户长期保持高盈余、信贷增长有限,预计所受冲击不大。 ●消费——由于内需扩张的惯性和全球复苏对出口的帮助,我们将明年GDP增长预测 从7.4%上调至7.6%。预计消费的贡献显著上升,投资的贡献下降;通胀小幅上升,名义GDP增速反弹约1个百分点。 ●投资——在经历了近四年的疲弱市场之后,对A股在2014年的走势变得乐观。预 计上证指数有望实现约20%的年度收益。对于投资标的,许多帮助价值实现的制度性包括周期性催化剂正在悄然发生,它们使得很多蓝筹国企成为价值投资,甚至成长投资的理想标的。另一方面,在中国经济转型继续的背景下,2014年主题投资仍将活跃。 ●出口——中国常年的贸易顺差是不可持续的,到2014年和2015年很有可能出现几 百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同时,外汇储备正增长最多到2015年末很可能结束。 ●外汇——国际收支平衡表顺差规模的减小将导致存款准备金率长期结构性的下降, 人民币流动性面临紧缩压力,风险资产估值面临长期下降趋势,但也受到经济和货币政策短周期波动的影响;过去十年泡沫化明显的资产受这一货币金融长周期的影响将会较大。 一、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 在居民消费升级、政府增加民生支出等带动下,文化体育、商务服务、节能环保、批发零售等产业投资有望继续高增长。成长性行业对投资稳定增长的支撑作用尚不足,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下降。信息、文化、教育、健康、旅游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消费结构逐步改善。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上升。综合上述分析,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略高于7%的水平,这将有利于为体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 加入日期 : 2013-12-10? 行业资讯正文: 有利条件环境改善和活力增强兼具 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不断好转,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基本面良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好转等有利条件。 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总体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较快增长阶段,且一些新的增长拉动因素正在形成,经济基本面仍然良好。一方面,内需增长仍有广阔空间。从消费方面看,对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和旅游等服务类需求增长迅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信息家电等已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住房汽车等消费持续增长。网购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则有力地促进消费潜能的释放。从投资看,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治理、城市排水、保障房(包括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极为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要素供给质量明显提高。从人力资本积累看,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以上,劳动力整体素质持续提高。从研发投入看,近年来中国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保持在20%左右,2012年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绝对量为世界第二。从资本存量质量看,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装备、重要基础设施,为长期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要素供给测算,2014年我国潜在增长率与2013年基本持平甚至略高,这为2014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基础。 外部环境趋于改善。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在波动中逐步加强,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趋势得到进一步确认,发达经济体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在财政紧缩力度减小、货币条件仍然有利和私营部门活动增强等因素的带动下,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美国经济的好转将对其他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产生较大带动作用。欧洲经济近期表现超出预期,随着政策措施逐步消除尾部风险和财政拖累减少,预计2014年欧洲经济增速可达1%左右,改变数年来持续衰退的局面。受提高消费税等财政巩固措施的影响,预计2014年日本经济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仍可保持正增长。2014年,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仍低于潜在水平,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减速,预计全球通胀形势仍将保持稳定。 市场预期转好。今年以来,我国通胀压力持续缓解,价格总水平(CPI)处于调控目标%以内,这为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二季度以来中央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增长的上限、下限和底线,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对稳定市场预期产生了积极作用,促进市场主体投资意愿的回升,这一趋势有望延续,并有助于继续改善市场预期。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企业家信心普遍回升,投资意愿上升,采购活动加快。 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今年以来已经推出简化和下放行政审批权等多项改革措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势必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企业家对改革均寄予厚望,不少企业愿意借改革先行先试政策,创新企业投资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