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 遥感院 近景摄影测量 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摄影测量学的基础是()A. 光学B. 数学C. 电子学D. 地理学答案:B2. 摄影测量中,像片比例尺是指()A. 像片上的实际距离与像片上的距离之比B. 像片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C. 像片上的角度与实际角度之比D. 像片上的坐标与实际坐标之比答案:B3. 遥感技术中,多光谱遥感是指()A. 利用一个波段进行遥感探测B. 利用两个波段进行遥感探测C. 利用三个以上波段进行遥感探测D. 利用四个以上波段进行遥感探测答案:C4.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是指()A. 图像中最大可分辨的特征大小B. 图像中最小可分辨的特征大小C. 图像中平均可分辨的特征大小D. 图像中最大可分辨的特征数量答案:B5. 在摄影测量中,将地面点与像片上的点对应起来的过程称为()A. 内业测量B. 外业测量C. 像片纠正D. 立体测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 摄影测量中的基本要素包括()A. 像片比例尺B. 像片倾角C. 地面分辨率D. 摄影机焦距答案:ABD7. 遥感技术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包括()A. 热红外传感器B. 可见光传感器C. 微波传感器D. 多光谱传感器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8. 摄影测量中,像片倾角是指摄影机在拍摄过程中与地面的_________角度。

答案:水平9. 遥感技术中,地球表面反射的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波段。

答案:可见光10. 摄影测量内业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像片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操作。

答案:纠正、镶嵌、解析11. 遥感图像的_________与地面分辨率成正比。

答案:分辨率12. 光学摄影测量中,摄影机镜头到地面的距离称为_________。

答案:焦距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3. 请简要说明摄影测量中的基本原理。

《摄影测量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摄影测量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摄影测量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相对行高2、像片纠正3、解析空中三角测量4、摄影测量学5、航向重叠6、单像空间后方交会二、填空题(共10空,每空4分,共40分)1、相对定向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

2、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时,若像片按垂直于航带方向编号,则改化法方程系数阵带宽为_______,若按平行于航带方向编号,则带宽为_________。

3、摄影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将_________转换为__________。

4、物体的色是随着__________的光谱成分和物体对光谱成分固有不变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能力而定的。

5、人眼产生天然立体视觉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的存在。

三、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基本思想。

2、倾斜位移的特性。

摄影测量学基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摄影瞬间航摄飞机相对于某一索取基准面的高度。

2、将中心投影转换成正射投影时,经过投影变换来消除相片倾斜所引起的像点位移,使它相当于水平相片的构象,并符合所规定的比例尺的变换过程。

3、是将建立的投影光束,单元模型或航带模型以及区域模型的数字模型,根据少数地面控制点,按最小二乘法原理进行平差计算,并求加密点地面坐标的方法。

4、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想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影的对象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5、供测图用的航测相片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的重叠。

6、知道像片的内方位元素,以及三个地面点坐标和量测出的相应像点的坐标,就可以根据共线方程求出六个外方位元素的方法。

二、填空题1、模型点在统一的辅助坐标系中坐标U、V、W的求出。

2、2N+2、N+33、中心投影的像片、正射投影的地形图。

4、照射光线、吸收、反射、透视5、生理视察三、简答1、答: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以单元模型为为平差单元。

摄影测量遥感试题答案

摄影测量遥感试题答案

摄影测量遥感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摄影测量学是应用摄影技术和测量学原理,通过()来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科学。

A. 航空器B. 卫星C. 无人机D. 以上都是答案:D2. 遥感技术的主要优点不包括()。

A. 快速获取大范围数据B. 高精度C. 可重复性D. 低成本答案:B3. 下列关于遥感影像分辨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间分辨率是指影像上每个像素所代表的地面面积大小B. 光谱分辨率是指影像能够区分的不同波段的数量C. 辐射分辨率是指影像能够记录的辐射强度级别的数量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4. 在摄影测量中,立体像对是指()。

A. 同一地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两张影像B. 同一地区从相同角度拍摄的两张影像C. 两个不同地区的影像D. 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张影像答案:A5. 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像片调绘是指()。

A.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地图制作B. 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C. 通过实地调查对遥感影像进行标注和解释D.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影像进行美化处理答案:C二、填空题1.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是为了消除或减少由于摄影时的()、()和()等因素引起的像片变形。

答案:相机倾斜、相对高度、飞行速度2. 在摄影测量中,()是指从地面控制点向遥感影像上的同名点传递坐标的过程。

答案:像片控制3.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和作物病虫害监测等。

答案:作物分类、产量估计、灌溉管理三、简答题1. 简述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答:摄影测量主要侧重于通过摄影机获取地面影像,并结合测量学原理进行分析和解译,而遥感技术则是利用各种传感器远距离感知目标并获取信息的技术。

两者的联系在于都是通过影像来获取和分析地表信息,区别在于摄影测量侧重于通过摄影机拍摄的影像,而遥感技术则包括了更广泛的传感器和数据源。

2. 描述遥感影像的三种分辨率及其对遥感应用的影响。

答:遥感影像的三种分辨率包括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

近景摄影测量考试复习提纲及部分答案

近景摄影测量考试复习提纲及部分答案

近景摄影测量复习提纲一、近景摄影测量的:1.定义2.优点3.缺陷4.发展现状5.主要用途归结为哪三个方面6.内外方位元素如何选择7.何种情形下不适合使用近景测量?二、1.摄影机的分类2.各类摄影机的性能与技术指标3.何谓一步像机4.非量测用像机有哪些优点和特性?5.立体摄影机D的概念、原理和形式7.彩色电视机的制式有哪几种8.夜视镜的作用和适应范围9.色温的概念和一般知识三、1.近景摄影测量的两种基本摄影方式2.正直摄影方式的精度估算公式推导3.关于景深的计算4.立体像对的摄取方法有哪几种5.为何要对某些被摄物体的表面进行处理6.构形系数与摄影比例尺分母7.回光反射标志的作用和性能四、1.近景摄影测量中实施控制的目的2.相对控制的概念3.待定点中误差的构成4.前方交会公式的导出5.前方交会的精度估算6.控制点的精度估算7.起始方向线的确定方法8.室内近景控制场的建立方法9.活动控制系统的适应场合10.“日内瓦尺”控制方法和精度估算公式11.相对控制的应用五、1.共线方程的像点误差方程式的一般式及每个符号的意义2.多片前方交会的流程和方法3.写出无控制点且外方位元素视作观测值的光线束平差解的法方程式4.直接线性变换的基本公式5.写出或导出直接线性变换的误差方程式,并说明解算过程6.直接线性变换解法的控制点布点要求六、1.角锥体原理与解法(2种)2.移位视差法的作用及变形量解算公式3.当考虑内外方位元素误差影响时,导出三系数的误差方程的解4.像机检校的概念、内容和主要方法5.底片变形的改正方法,各改正公式的应用范围,平差解算的方法6.多片空间后方交会的原理、方法和误差方程的形式7.偏心常数的概念、光学测定方法、图形。

野外测定方法、原理、公式和导出误差方程8.同步摄影的概念近景摄影测量复习提纲(部分答案)一、近景摄影测量的:1.定义2.优点3.缺陷4.发展现状5.主要用途归结为哪三个方面(1)古建筑与古文物摄影测量(2)生物医学摄影测量(3)工业摄影测量6.内外方位元素如何选择二、1.摄影机的分类2.各类摄影机的性能与技术指标3.何谓一步像机即一次成像照相机,此类相机,在启动快门一分钟后即可获得相片。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摄影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利用摄影手段获取地面信息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供学生复习使用。

一、选择题1. 摄影测量学是利用什么手段获取地面信息的科学?A. 雷达B. 卫星C. 摄影D. 声纳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摄影测量的主要应用领域?A. 土地测绘B. 城市规划C. 航空摄影D. 深海探测答案:D3. 立体摄影测量中,立体像对是指:A. 同一点在两张不同位置拍摄的像片B. 两张不同角度拍摄的像片C. 两张相同位置拍摄的像片D. 两张不同时间拍摄的像片答案:A4. 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包括:A. 焦距B. 像主点坐标C. 像片倾斜角D. 所有以上答案:D5. 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A. 像片的倾斜角B. 像片的旋转角C. 摄影基线D. 摄影点的空间位置答案:D二、填空题6. 摄影测量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像片相对于摄影基线的方位的元素。

答案:外方位元素7. 在立体摄影测量中,通过________可以恢复地面上点的三维坐标。

答案:立体观察8. 摄影测量中,________是指像片上任意一点到像主点的直线距离。

答案:像距9. 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________原理进行地面测量。

答案:透视10. 摄影测量中,________是指摄影时像片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

答案:像片倾斜角三、简答题11. 简述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的区别。

答案:内方位元素是指像片平面上与摄影机镜头相关的元素,主要包括焦距和像主点坐标。

外方位元素则描述了像片相对于地面的方位,包括摄影基线的方向和长度,以及摄影点的空间位置。

12. 摄影测量中,如何利用立体像对进行地形测量?答案:利用立体像对进行地形测量时,首先需要通过立体观察设备观察立体像对,以获得立体视觉。

然后,通过量测像片上的像距,结合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可以计算出地面上相应点的三维坐标。

四、论述题13. 论述摄影测量在现代测绘技术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前景。

摄影测量考试试题及详细答案

摄影测量考试试题及详细答案

摄影测量考试试题及详细答案1摄影测量学 2航向重叠3单像空间后⽅交会 4相对⾏⾼5像⽚纠正 6解析空中三⾓测量7透视平⾯旋转定律 8外⽅位元素9核⾯ 10绝对定向元素⼀、填空1摄影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将_________转换为__________。

2物体的⾊是随着__________的光谱成分和物体对光谱成分固有不变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能⼒⽽定的。

3⼈眼产⽣天然⽴体视觉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的存在。

4相对定向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

5光束法区域⽹平差时,若像⽚按垂直于航带⽅向编号,则改化法⽅程系数阵带宽为_______,若按平⾏于航带⽅向编号,则带宽为_________。

三、简答题1两种常⽤的相对定向元素系统的特点及相对定向元素。

2倾斜位移的特性。

3单⾏带法相对定向后,为何要进⾏⽐例尺归化?为何进⾏?4独⽴模型法区域⽹平差基本思想。

5何谓正形变换?有何特点?四、论述题1空间后⽅交会的结算步骤。

2有三条航线,每条航线六像⽚组成⼀个区域,采⽤光束法区域⽹平差。

(1)写出整体平差的误差⽅程式的⼀般式。

(2)将像⽚进⾏合理编号,并计算带宽,存容量。

(3)请画出改化法⽅程系数阵结构简图。

A卷答案:⼀、1是对研究的对象进⾏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想信息,从⼏何⽅⾯和物理⽅⾯加以分析研究,从⽽对所摄影的对象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门学科。

2供测图⽤的航测相⽚沿飞⾏⽅向上相邻像⽚的重叠。

3知道像⽚的⽅位元素,以及三个地⾯点坐标和量测出的相应像点的坐标,就可以根据共线⽅程求出六个外⽅位元素的⽅法。

4摄影瞬间航摄飞机相对于某⼀索取基准⾯的⾼度。

5将中⼼投影转换成正射投影时,经过投影变换来消除相⽚倾斜所引起的像点位移,使它相当于⽔平相⽚的构象,并符合所规定的⽐例尺的变换过程。

6是将建⽴的投影光束,单元模型或航带模型以及区域模型的数字模型,根据少数地⾯控制点,按最⼩⼆乘法原理进⾏平差计算,并求加密点地⾯坐标的⽅法。

武汉大学摄影测量学试卷及答案

武汉大学摄影测量学试卷及答案

武汉大学2005~2006学年上学期 《摄影测量基础》答卷(A)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 像平面直角坐标系、 像空间直角坐标系 、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 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 、 地面测量坐标系 。

2、解求单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最少需要 3 个 平高地面控制 点。

3、GPS 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作用是 大量减少甚至完全免除地面控制点,缩短成图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间的坐标变换最少需要 2 个 平高 和 1 个 高程 地面控制点。

5、摄影测量加密按平差范围可分为 单模型 、 单航带 和 区域网 三种方法。

6、摄影测量的发展经历了 模拟摄影测量 、 解析摄影测量 和 数字摄影测量 三个阶段。

7、恢复立体像对左右像片的相互位置关系依据的是 共面条件 方程。

8、法方程消元的通式为=+1,i i N 1,1,,1,+−+−i i i i Ti i i i N N N N 。

二、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1、内部可靠性:一定假设下,平差系统所能发现的模型误差的最小值。

2、绝对定向元素:确定模型在地面空间坐标系中的绝对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3、像主点:相机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

4、带状法方程系数矩阵的带宽:带状法方程系数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沿某行(列)到最远非零元素间所包含未知数的个数。

5、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选用若干附加参数构成系统误差模型,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同时解求这些附加参数,从而在平差过程中自行检定和消除系统误差影响的区域网平差。

三、简答题(45分,每题15分)1、推导摄影中心点、像点与其对应物点三点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共线条件方程,并简要叙述其在摄影测量中的主要用途。

【答】 设摄影中心S 在某一规定的物方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为,任一地面点A 在该物方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A 在像片上的构像a 在像空间坐标和像空间辅助坐标分别为),,(s s s Z Y X ),,(A A A Z Y X ),,(f y x −和,摄影时S 、a 、A 三点共线(如下图)),,(Z Y XX tp又像空间坐标与像空间辅助坐标系满足:⎥⎥⎥⎦⎤⎢⎢⎢⎣⎡=⎥⎥⎥⎦⎤⎢⎢⎢⎣⎡−Z Y X f y x R(2)式中,为由像片外方位角元素组成的正交变换矩阵。

武汉大学遥感试题及答案

武汉大学遥感试题及答案

武汉大学遥感试题及答案《遥感原理》试题三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

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

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

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

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岀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

锐化是为了突岀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

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10、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二、填空题(10分)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量测摄影机 不是专为测量目的而设计制造,结构不严谨; 内方位元素未知且不能记录; 无外部定向设备; 光学畸变差大; 无改正底片变形的措施; 使用方便; 普及,社会拥有量大。
摄像 设备
CCD相机 数码相机 电视摄像机 高分辨率电视摄像机
几种量测摄影机简介: 作业方式:单个/立体
瑞士P31
德国UMK
1)系列
1
被测目标较小,数量较多且处在不同的位置;
2
不宜采用常规测量方法在现场实施控制测量;
3
用于长途运输后摄影机的检校。
测量方法 1、普通工程测量方法 2、三维坐标量测仪测量
3、摄影测量方法
4、使用“景深法”测定
相对控 制
定义
指在近景摄影测量中布置在物方空间的未知点间的某种已知几何关系。
明确几点 1.测站点与摄站点不一定是同一点;2.考虑实际外业工作量;3.考虑实际内业工作量;
方法
1
利用投影设备将光 栅、格网、及图案、图 象投影到物体表面,形成人工纹理;
2
利用激光经纬仪、激光笔,按一定规则将激光投射到被测目标上,形成人工纹理;
3
在被测目标表面粘 贴人工标志,形成人工 纹理
4
在被测目标表面上绘制人工纹理;
照明
1
2
3
4
使用自然光时,要照度均匀,避免出现 反差过大的现象; 使用人工光源时照明灯要布置适宜; 有些情况下要注意局部照明,如黑暗情 况下的控制点、标准尺照明; 特殊光源的使用
标在影像上的位移是否可以容忍。
1、同步快门 机械同步快门/电子同步快门 2、记时装置 3、频闪照明 主动频闪照明/被动频闪照明 4、同一物镜法 立体摄影的同一物镜法
被测物体 的表面处 理
处理目标 对近景摄影测量的大多数目标,无需进 行表面处理。 而对色调单一、缺乏纹理的目 标需进行表面处理。
目的
为了提高影像的识别能力,包 括人工识别和自动识别。
二、 基于共线条 件方程 的解析处理 方法
三、 共线条件方 程的像 点误差方程 一般式
1. 空间后方交会解法(单像空间后方交会解法、多片空间后方交会解法) 2.多片空间前方交会解法 3.空间后方交会-前方交会解法 4.光线束解法 5.直接线性变换解法
近景摄影测 量的多片 空间前方交 会解法
V = At + BX 1 + CX 2 - L 下面D、X ad 与选择的数学模型有关 如考虑各类系统误差改正,则误差方程一般式为:V=At+BX+CX+DXad-L
使用两台单个摄影机
使用单个摄影机
移动相机法
移动目标法
旋转目标法
投影标准格网法 利用分光装置法
动态目标 立体像对 的获取方 法
同步 摄影
方法
1
对动态目标拍摄立体像对,需要两台或以上的摄影机在同一时刻对此动态目标进行摄
影,即同步摄影
2
同步的标准是考察两摄影机在拍摄的瞬间,由于曝光不在绝对的同一时刻,造成运动目
景深 给定光圈和模糊圈大小,被摄 影空间能够获得清晰构像的深度范围,称为景深。
曝光时间 确定
方法
推算 比较法
经验法 使用测光表 试片法 推算比较法 定义 用一架可以自动测光的普通相机推算近景 摄影机的正确曝光时间。
分区 近景摄影测量 的第 4 页
光圈号数 的确定
立体像对 1
的获取方

2
3
使用立体摄影机或立体摄影系统
2、测站高差的确定 a、经纬仪水准法; b、引点测高差法; c、若基座变动,须重新确定高差
室内控 制场
目的
1
2
3
布设原则 1 2 3
用于摄影机检定 用于摄影测量理论的研究 用于实测目标形状或运动状态
足够数量的三维控制点 控制点应分布均匀,在空间上有足够延伸 留有摄影空间
活动控 制系统
定义 目的
均匀分布有一定数量已知坐标的控制点的可携带框架
动态目标
近景摄影测量适合动态目标
优缺点
优点
1
2
3
缺点
1
2
瞬间获取被测目标的大量几何和物理信息,适合于测量点数众多的目标 非接触测量手段,可在恶劣条件下作业 适合于动态目标测量
技术含量高,需要较昂贵的设备和高素质人才 对所有测量目标并非最佳技术选择; ——不能获得质量合格的影像 ——带测量点数稀少
精度统计方法
待定点坐标的中误差m由控制点坐标中误差m 控 和摄影测量中误差m 摄 组成。 为使控制点坐标中误差m 控 对待定点坐标的中误差m不产生影响,应使
相对控 制
定义 如:
指在近景摄影测量中布置在物方空间的未知点间的某种已知几何关系。 已知的长度;未知点位于同一平面;
控制点 测量方 法
1、前方交会+三角高程方法
影响精度的因 素
1、估算精度 2、内精度 3、外精度
1
像点坐标的质量 影像获取设备的性能、像点坐标量测精度、系统误差的改正程度
2
摄影
摄影条件(周明、标志)、摄影方式、控制质量
3
处理
图像处理与摄影测量处理的能力、水平,如人工量测与自动量测
第二章 近景摄影测量的摄影设备
分区 近景摄影测量 的第 1 页
第二章 近景摄影测量的摄影设备
P31/45、100、200mm 焦距
UMK6.5、10、20、30/1318 (65 mm)
2)结构
镜箱+支架
镜箱+支架

3)像幅 4inch*5inch(102*127mm)
130 mm× 180mm;

4)畸变差 小于4μm;比较小
小于12微米(μm)

5)调焦 更换垫圈改变主距
连续调焦改变主距
1,立体正直摄影相对 2,可同步摄影,用于动态目标测量 3,可向上摄影,倾斜摄影,竖直安放摄影
改变 主距
1,连续调焦 如UMK,普通相机 2,更换垫圈 如P31 3,更换镜头 CRC-1,普通相机
分区 近景摄影测量 的第 2 页
第三章 近景摄影测量的摄像设备
摄像设备 各类固态摄像机,可以直接获取被测目标的数字影像
在两测站A、B安置经纬仪,
按前方交会法分别测量M、N 两点的水平角,
按三角高程法测量M、N 两点的垂直角;
5
按前方交会公式计算M、N两点的平面坐标;
按三角高程公式计算M、N两点的高程;
6
计算M、N两点间的距离,记为S’MN ;
7
计算比例尺归划系数
8
求解测量基线长度(为水平距离)
注意事 项
1、起始方向线的确定 a、对称目标法; b、内标志法; c、外标志法; d、外部定向点法; e、旋转仪器法; f、平行光管法;
摄影 方式
正直摄影方式
两摄影机主光轴相互平行 且垂直于摄影基线的摄影方式
交向摄影方式
主光轴大体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不平行、 不同时垂直于摄影基线的摄影方式
正直摄影 表达式 精度估算
以(x,y,p)为观测值
以(x1,y1,x2,y2)为观测值
分区 近景摄影测量 的第 3 页
精度估算
解释 结论 景深与 概念 曝光时间
影像获取设备 摄影 设备
格网摄影机 具备量测摄影机的性能; 还具有改正底片变形的格网
量测摄影机
专为测量目的而设计制造,结构严谨,经过严格检校; 内方位元素已知,可记录; 具有外部定向设备; 光学畸变差小; 有机械或光学框标; 采取措施压平底片;
半量测摄影机 不具备量测摄影机的性能; 具有改正底片变形的格网; (非量测摄影机加装格网)
前方交会测量控制点的平面坐标;三角高程测量控制点的高程;
测站点 确定
1
不关注坐标系的绝对位置,为自由坐标系。
2
两个测站的情况下,确定基线间长度即可确定两测站的坐标。 (平面坐标)
基线 确定
1、钢尺、皮尺 2、铟瓦尺 3、测距仪 4、标准尺法
标准尺法 定义
在测量基线的前方,水平放置一根高精度的标准尺,按前方交会方法 测得尺上两点的坐标后,计算其长度,求出它与真尺长的比值,改化基线长度。
摄影方式不同
航空摄影为近似竖直摄影方式; 近景摄影除正直摄影方式外,还有交向摄影方式
影像获取设备不 航空摄影以航摄仪为主;

近景摄影除了各种量测摄影机外,还有各种非量测摄影机,
如X光机、普通相机、CCD相机等
控制方式不同
航空摄影测量的控制方式以控制点为主,且多为明显的地面点; 近景摄影测量除了控制点方式外,还有相对控制方式, 且常常使用人工标志。
A1(x1,y1),a2(x2,y2) p:左右视差 (p=x 1-x2) k1=H/B 构形系数 k2=H/f
H:摄影距离(-Z)
B:摄影基线
f:摄影机主距
m p:左右视差中误差 m x:x方向像点中误差 m y:y方向像点中误差
提高精度 1 2 3
摄影比例尺大(摄影距离小,主距大) 大基线 提高像点坐标质量(量测质量、剔除系统误差)
6
计算M、N两点间的距离,记为S’ MN ;
7
计算比例尺归划系数
8
求解测量基线长度
如果标 准尺放 置不水 平
步骤
分区 近景摄影测量 的第 6 页
置不水 平
1
根据实际情况安置两测站A、B后,近似量取基线长度S’ AB 作为初值
2
根据实际情况安置两测站A、B后,近似量取基线长度S’ AB 作为初值
3
4
分区 近景摄影测量 的第 7 页
第六章 基于共线条件方程的近景像片处理方法
一、
1
近景摄影测
量 的三种处理 2
方法
模拟法 近景摄影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