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2015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1年韶关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韶关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韶关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敦煌艳阳下①临近开学,突然看见一个吐蕃展,是国内第一个以吐蕃文化为专题的展览。

但是,只在敦煌展出。

怎么办?九月、十月,新学期的无数事情黑云压城一样就在眼前。

跟朋友提了一句,她立刻回:机票只剩六张了,下手吧!好吧!立刻买了机票。

②飞机的舷窗下,祁连山触目可及,雪白的山头与苍黑的山脊一路延伸,无穷无尽。

地面一片苍黄,都是戈壁。

当飞机降落在敦煌时,西北的艳阳扑面而来,真是艳阳啊!那种强烈,打得人一闭眼,感觉身心都暴露于这通亮的澄澈的热烈的阳光下。

那几天,觉得自己像是被充电了一样。

③敦煌,这两个字在口腔中发声的时候,就有一种煌煌阔大的气息。

许多年前,看见井上靖的小说《敦煌》,意识到东瀛对大唐对西域的那种迷恋,持续了上千年。

敦煌,本质上来说,已经是礼失求诸野,但这是文明的交汇点。

对于爱好历史的人而言,再多的书籍研究,都不及文明的现场感。

④不是第一次来,车过戈壁,远方的山崖上陆陆续续出现一排排石窟的小黑洞时,我还是屏息沉默了。

天蓝得仿佛蓝琉璃一样,洞窟山崖是砂砾岩的黄色。

莫高窟前的沙河一如既往,只有河底断断续续一点细流,还在枯水期。

在这样的风沙偏远之地,穷尽心力、智慧与财富,为佛兴建一千年的洞窟,真是人类近乎疯狂的行为。

但也正是这样的疯狂,使得姚蝉一样的微末生命建构出了伟大的文明遗迹。

⑤上次来敦煌,就听说要逐步实现数字化观看。

果然,这次数字观看已经是很重要的一环。

即使如此,还能够实地再看10个窟。

这种机缘真是来一次少一次的福分,应该敛容珍惜。

壁画最畏惧的是光照,所以洞窟常年处于自然黑暗中。

推开石窟的门,游客按照要求分列两边,会有自然光打在主座的菩萨脸上。

这个小细节让我有点出神。

千百年来,跟我们一样有幸造访的人们,光线缓缓照亮佛陀面容的那一刻,心中刹那升腾的应该是无与伦比的敬畏与惊叹。

六校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答案

六校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答案

广东省六校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1)【文言翻译】(7分)①郡守忌妒他的才能,多次申斥指责他,陆云便辞去官职。

[3分。

“害”:忌妒,1分;“去”:辞去,1分;大意1分]②(陆云)现在果真被杀,罪行没有明确的证据,将会让众人心里疑虑,我私下替您遗憾。

[4分。

“见杀”:被动句,1分;“彰验”:明确的证据,1分;“窃”:私下,1分;大意1分](2)【信息筛选】(3分)①陆云在浚仪县令任上严肃恭敬,下属不能欺骗他,市场没有两样价格。

②司马颖晚年政事衰废,陆云屡次以直言违背司马颖旨意。

③孟玖想让他父亲当邯郸县令,陆云执意不肯。

[3分。

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

找出的事例能体现陆云的“清正”即可给分。

]【参考译文】陆云字士龙,六岁就能写文章,性格清正,很有才思文理。

少时与哥哥陆机齐名,虽然文章不如陆机,但持论超过陆机,人称“双陆”。

年幼时,吴国尚书广陵的闵鸿见后认为他是奇才,说:“这个小孩若不是龙驹,也当是凤雏。

”后来推举为贤良,才十六岁。

吴国被平定后,来到洛阳。

刺史周浚召陆云为从事,并对人说:“陆士龙是当今的颜回。

”不久以公府掾的身份当太子舍人,出京补任浚仪县令。

该县居于都会要冲,实在难以治理。

陆云到任后严肃恭敬,下属不能欺骗他,市场没有两样价格。

有个人被杀,主犯的罪名不成立,陆云拘留死者的妻子,却不审问。

十多天后放出去,暗地里让人跟随其后,并对跟随的人说:“她离开不出十里,如有男子等着跟她说话,便把他们捆缚来见。

”而后果真如此。

一审问这人就服罪,于是一县称颂他神明。

郡守忌妒他的才能,多次申斥指责他,陆云便辞去官职。

百姓追念他,绘出他的像,与县里的灶神相配享受祭祀。

入朝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

成都王司马颖上表让他当清河内史。

司马颖将要征讨齐王冏,让陆云当前锋都督。

遇齐王冏被杀,转任大将军右司马。

司马颖晚年政事衰废,陆云屡次以直言违背旨意。

孟玖想让他父亲当邯郸县令,左长史卢志等人都阿谀听从,而陆云执意不肯,说道:“这个县都是公府掾的资格任职,哪有小黄门的父亲任此职呢?”孟玖深怀愤恨。

2019-2020学年韶关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韶关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韶关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十三推磨(节选)陈忠实李十三和他的夫人运动在磨道上。

两块足有一尺多厚的圆形石质磨盘,合丝卡缝地叠摞在一起,上扇有一个小孩拳头大小的孔眼,倒在上扇的麦粒,通过这只孔眼溜下去,在转动着的上扇和固定着的下扇之间反复压磨,再从磨口里流出来。

上扇磨石半腰上捆绑一根结实的粗木杠子,通常是用牲口套绳和它连接起来,有骡马的富户套骡马拽磨,速度是最快的了;一般农户就用自养的犍牛或母牛拽磨,也很悠闲;穷到连一条狗都养不起的人家,就只好发动全家大小上套,不是拽而是推着磨盘转动了。

人说“拽犁推磨打土坯”是乡村农活里头三道最硬茬的活儿,通常都是那些膀宽腰圆的汉子才敢下手的,再就是那些穷得养不起牲口也请不起帮手的人,才自己出手硬撑死扛。

年届六十二岁的李十三,现在把木杠抱在怀里,双臂从木杠下边倒钩上来反抓住木杠,那木杠就横在他的胸腹交界的地方,身体自然前倾,双腿自然后蹬,这样才能使上力鼓上劲,把几百斤重的磨盘推动起来旋转起来。

他的位置在磨杠的梢头一端,俗称外套,是最鼓得上力的位置,如果用双套牲口拽磨,这位置通常是套犍牛或二马子的。

他的夫人贴着磨道的内套位置,把磨杠也是横夯在胸腹交界处,只是推磨的胳膊使力的架势略有差异,她的右手从磨杠上边弯过去,把木杠搂到怀里,左手时不时拨拉一下磨扇顶上的麦子,等得磨缝里研磨溜出的细碎的麦子在磨盘上成堆的时候,她就用小木簸箕揽了。

离开磨道,走到箩柜跟前,揭开木盖,把磨碎的麦子倒入箩柜里的金丝箩子,再盖上木盖,然后扳动摇把儿,箩子就在箩柜里咣当咣当响起来,这是磨面这种农活的象征性声响。

“你也歇一下下儿。

”李十三听见夫人关爱的声音,瞅一眼摇着拐把的夫人的脸,那瘦削的肩膀摆动着。

他抬起一只胳膊用袖头抹一抹额上脸上的汗水,不仅没有停歇下来,反倒哼唱起来了:“娘……的……儿——”一句戏词没唱完,似乎气都堵得拔不出来,便哑了声,喘着气,一个人推着磨扇缓缓地转动,又禁不住自嘲起来:“老婆子哎!你说我本该是当县官的材料,咋的就落脚到磨道里当牛做马使唤?还算不上个快马,连个蔫牛也不抵……哎!怕是祖上先人把香插错了香炉……”“命……”夫人停住摇把,从箩柜里取出箩子,把箩过的碎麦皮倒进斗里,几步走过来,又回到磨道里她的套路上,习惯性地抱住磨杠推起来,又重复一遍,“命。

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详解版.

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详解版.

201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详解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60分。

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加试题40分,延时3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网络上大规模▲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

事实上,现在“蓝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

“蓝翔”两个字早已不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爆发名声大噪演绎B.爆发名声大噪演化C.暴发声名鹊起演化D.暴发声名鹊起演绎B.爆发: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巨大的声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现。

暴发:侧重来得突然而猛烈,适用范围较窄,多与和水相关的事物相连,如山洪、洪水等。

名声大噪: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侧重于之前有点小名气,突然因为某原因而被世人所知。

声名鹊起:一时名声很大,主要侧重于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突然因为某原因被世人所知。

演绎: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

演化:演变,变化发展。

查《现代汉语词典》,“暴发”有两重意思:(一)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

比如:暴发户,指突然发财得势的人或人家。

又例如,“他很善于走上层路线,没几年就暴发起来了。

”(二)指“突然发作”。

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例如:“河上本来有一座小桥,山洪暴发时,被冲毁了。

”“大水退走后,又暴发了一场传染病。

”再说“爆发”。

查《现代汉语词典》,“爆发”有三个义项:(一)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

多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例如:“这一带的火山正处于活跃期,随时都有爆发的危险。

2021年韶关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韶关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韶关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人,总要仰望点儿什么厉行濂①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向着远。

这样,才能支撑起有灵魂的生命。

②仰望就是追寻,追寻的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存姿态,是一种精神上的增长力量。

这种力量能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

它是推动生命的涌动之流,贯穿于人的躯体与心智之中,贯穿于大自然以至宇宙的一切之中,就像鲜花绽放、泉水喷涌般地无穷无尽。

③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升起。

突然,他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

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

那一刻,他的心灵得到启发,激起灵感的浪花,涌动着一种对艺术完美追求的激情。

④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深夜仰望星空。

每当我静静地凝视那浩渺深邃的夜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庄严便油然而生,使他得到某种启示,领悟到宇宙的神秘和生命的崇高。

⑤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夜幕降临时,贝多芬满怀惊奇,仰望星空,坠入沉思。

一群闪闪发光的天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无停息。

此时此刻,他激情澎湃,神采飞扬,思绪超越了群星。

渐渐地,他把那种激情转化为音乐——打开心坎的东西,来自仰望的天空!⑥仰望就是追寻崇高。

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着我们行走;让崇高穿透灵魂,直接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支柱,把匍匐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让崇高的精神支撑起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世界。

⑦有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深夜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

鸣泉、惊鸟、山岚、夜露,掩不住心中的渴望和激动。

黎明的曙光踏着朝露款款而来,苏醒了的泰山在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示出它坚实的身影。

一轮朝阳从云海中喷薄而出,光芒万丈,普照世界!喷涌,奔流,一股热流浸透我的全身,一切狂妄、贪婪、猥琐都被挤压出去。

广东省六校 2015 届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答案(定稿)

广东省六校 2015 届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答案(定稿)

广东省六校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1)【文言翻译】(7分)①郡守忌妒他的才能,多次申斥指责他,陆云便辞去官职。

[3分。

“害”:忌妒,1分;“去”:辞去,1分;大意1分]②(陆云)现在果真被杀,罪行没有明确的证据,将会让众人心里疑虑,我私下替您遗憾。

[4分。

“见杀”:被动句,1分;“彰验”:明确的证据,1分;“窃”:私下,1分;大意1分](2)【信息筛选】(3分)①陆云在浚仪县令任上严肃恭敬,下属不能欺骗他,市场没有两样价格。

②司马颖晚年政事衰废,陆云屡次以直言违背司马颖旨意。

③孟玖想让他父亲当邯郸县令,陆云执意不肯。

[3分。

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

找出的事例能体现陆云的“清正”即可给分。

]【参考译文】陆云字士龙,六岁就能写文章,性格清正,很有才思文理。

少时与哥哥陆机齐名,虽然文章不如陆机,但持论超过陆机,人称“双陆”。

年幼时,吴国尚书广陵的闵鸿见后认为他是奇才,说:“这个小孩若不是龙驹,也当是凤雏。

”后来推举为贤良,才十六岁。

吴国被平定后,来到洛阳。

刺史周浚召陆云为从事,并对人说:“陆士龙是当今的颜回。

”不久以公府掾的身份当太子舍人,出京补任浚仪县令。

该县居于都会要冲,实在难以治理。

陆云到任后严肃恭敬,下属不能欺骗他,市场没有两样价格。

有个人被杀,主犯的罪名不成立,陆云拘留死者的妻子,却不审问。

十多天后放出去,暗地里让人跟随其后,并对跟随的人说:“她离开不出十里,如有男子等着跟她说话,便把他们捆缚来见。

”而后果真如此。

一审问这人就服罪,于是一县称颂他神明。

郡守忌妒他的才能,多次申斥指责他,陆云便辞去官职。

百姓追念他,绘出他的像,与县里的灶神相配享受祭祀。

入朝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

成都王司马颖上表让他当清河内史。

司马颖将要征讨齐王冏,让陆云当前锋都督。

遇齐王冏被杀,转任大将军右司马。

司马颖晚年政事衰废,陆云屡次以直言违背旨意。

孟玖想让他父亲当邯郸县令,左长史卢志等人都阿谀听从,而陆云执意不肯,说道:“这个县都是公府掾的资格任职,哪有小黄门的父亲任此职呢?”孟玖深怀愤恨。

2019-2020学年韶关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韶关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韶关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霍乱之乱池莉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

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

在从事流行病防治工作的三年里,我们每天收到疫情卡片几乎都是肝炎。

肝炎的临床治疗就是那么老一套,枯燥的重复的日常工作消蚀了我的光荣感和积极性,三年过去,我已经变得有一点油滑和懒惰。

秦静不甘平庸,准备改行,她对病毒感兴趣,准备报考一位著名的病毒学家的研究生。

有一天,我和秦静去供应室领设备。

被值班人员敷衍。

我很生气,回来抱怨。

科室主任闻达说:“年轻人,你不能老抱怨,我们事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医疗系读几年?最多四年,可我们卫生系却要读五年乃至六年。

临床医生懂的我们都懂;临床医生不懂的,我们也懂。

我们是什么?我们是研究人员。

我们防患于未然。

我们保护人们免受疾病的侵害。

我请你们想想,孰轻孰重,这不是一目了然吗?”秦静冷笑,走掉了。

五点差五分的时候,科室里的人基本走光,只剩下主任闻达。

闻达猫在大办公室的小套间里,伏案写他永远也写不完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他头发凌乱的脑袋在满满一桌的书本、卡片和资料堆中微微摇晃,嘴唇嚅动,念念有词,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瘦骨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破皮鞋的大脚。

闻达哪里像马来西亚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学专家?传说早在一九五六年,闻达只有二十四岁的时候,就西装革履地出过国,被特邀参加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年会。

传说他戴的是金丝眼镜,穿的是乳白色的优质牛皮鞋。

传说他家里有相册证明他过去的翩翩风度和辉煌历史。

现在,闻达主任已经追踪流行性感冒二十年了,同时还不断地增加着追踪研究的项目,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等。

总之闻达主任对所有的流行病都怀着巨大的兴趣和热情,工作量极大的报告写作使他每天都要推迟约一个小时下班。

霍乱来了,在这个天气恶劣的夜晚,在它的踪影在中国消失了几十年之后。

2019-2020学年绍兴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绍兴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绍兴市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祖巷(节选)王剑冰进了村子就看到了高高的牌楼,上面写着“珠巩古巷”,吾家故乡我先见到了家乡的花,艳红艳红的,一问,洛神花。

守着花的女子说,这种花富含氨基酸,剥开花瓣泡水,对人好着呢。

八百多年的驷马桥卧在彩虹里,桥下一道水,流得更久。

石雕门楼框着悠长的古巷,巷道铺着石子,凸凹的感觉,透进脚心。

雨和尘沙,会顺着凹痕滑走,滑走的,还有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的时光。

明清时期的老宅子,有些挺立着,有些歪了肩角。

灰薄的瓦,干打垒的墙,墙上刷的白灰,掉了一半的皮。

一口“九龙井",依然清澈甘冽,酿出的酒、沏出的茶都味道醇厚,制出的豆腐也嫩滑爽口。

慢慢地发现,这些拥挤的房屋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不唯是生活功能,还有团结功能。

瞧,屋头大都贴了祠堂的名牌,这边是谢氏祠堂,那边是杨氏,旁边是冯氏,然后赵氏、钟氏、赖氏……我随脚踏进旁边的谢氏祠堂。

阳光从祠堂后面照进来,满屋亮堂。

房屋设计很讲究,会在后方为太阳留下通道,中间为雨水留下位置。

这样的老宅气韵祥和,舒适透爽。

一侧的墙上贴着红纸,上边写着人名。

一位老者从后面走出来,还没看清脸面,先见到露齿的笑,说来了,谢家的?我说是来看看。

老人叫谢崇政,七十五岁了,三个孩子都在外地,自己与老伴在这里,没什么事,就帮助谢家迎迎客人。

说话间我已经明白,墙上的名单,都是最近前来认祖的。

告别老谢出来,闪过诸多门口,前面出现了一座门楼,上面的石匾题为“珠巩楼”,门楼两旁,有不大的摊子,摆着细长的卷烟,竟然叫“珠机烟”。

摊后的女子笑意盈盈,介绍说,珠巩巷早就有种烟的历史,自家的烟叶收了用不完,便学着做卷烟,就地消化。

巷子里还有不少卖腊鸭的,一排排腊鸭挂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彩,而且都标着是“腊巷”的腊鸭,一问,腊巷就是珠巩巷的一条街。

这让我立时想起前两天遇到的老者,难道他是珠巩巷人?我来时,火车卧铺外边走廊上一个小女孩让老人跟着她学诗,老人总是说错,小女孩就一次次地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2015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三2012-05-10 13:50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2015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2012年3月2日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绸缪/荒谬脊椎/椎心裙裾/生活拮据攒钱/人头攒动B.屹立/起讫馈赠/匮乏沉疴/百舸争流间谍/间不容发C.旋律/舷梯置喙/姻缘赡养/瞻前顾后横行/飞来横祸D.饯别/栈道作揖/通缉裨益/稗官野史着装/不着边际2.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大批爱国人士毁家纾难,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坚苦斗争,慷慨为国。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移天易日,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A.风雨如晦 B.毁家纾难 C.坚苦 D.移天易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类似“石首事件”这样的热点事件,并不会因“时过境迁”而“事过境迁”,当地政府能否真正吸取教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B.把身体的器官、血液像商品一样出售,人不仅自降为物的级别,人与人之间也失去了那一种应有的尊重。

C.当前,医患纠纷频出,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有专家认为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难解的“信任死结”所导致。

D.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慈善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一代人为此付出努力,我们。

①希望社会各界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慈善②政府要完善捐赠监督机制,让捐赠者放心③广大群众也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④媒体和舆论也要积极引导,肯定捐赠者的善行⑤精心呵护慈善文化这株幼苗的成长⑥期待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尽早“破题”A. ①②④③⑤⑥B. ⑥①②④③⑤C. ①⑤②④③⑥D.⑥②③④①⑤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子贡传端木赐,卫人,字子贡。

利口巧辞。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

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至齐,说田常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今君忧在内。

鲁弱吴强,不如伐吴。

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吾兵业已加鲁矣,奈何?”子贡曰:“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子贡南见吴王,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

且夫救鲁,名存亡鲁,实困强齐也。

”吴王曰:“吾尝与越战,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

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

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

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

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

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勾践顿首再拜,遂问子贡。

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

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

彼战不胜,王之福矣。

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

”越王大说,许诺。

子贡还报吴王,吴王大说,遂发九郡兵伐齐。

子贡因去之晋,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晋君许诺。

子贡去而之鲁。

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注释】①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

5.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置齐而伐越置:安排B.越王除道郊迎除:清除C.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诚:果真D.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兵:兵器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二三子何为莫出②窃为王危之B.①子胥以谏死②重宝以说其心C.①夫伐小越而畏强齐②其志欲之而畏越D.①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②待我伐越乃可7.子贡在游说各国君主时,总在赤裸裸的利益之上,加上一层冠冕堂皇的道理外衣。

下面都属于“道理外衣”的一组是(3分)①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②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③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④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⑤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⑥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国阴谋家田常想谋反,但又担心高、国、鲍、晏四大权臣反对,于是准备发动对鲁国的战争以壮大自己的实力。

子贡临危出使,辗转于各国,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成功分化瓦解他们,保存了鲁国。

B.子贡凭着能言善辩,纵横捭阖,奔走于众多诸侯国中,最终使这些诸侯国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吴国和越国,原先强大的吴国灭亡了,原先濒临灭国的越国则崛起。

C.吴国以救鲁的名义入侵齐国,打败齐国后,与晋国争霸,但最终未能如愿。

吴军被晋军大败的消息传出后,越国趁机突袭吴国,吴国形势急转直下,曾经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也最终身死。

D.越王勾践为了让吴王夫差放心前去攻打齐国,以使自己得到再次崛起的机会,除了派人给吴王送上贵重的宝物,他还在吴王面前表示,自己愿意带上越国兵马助吴王一臂之力。

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

②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定风波①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

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②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释】①作者被贬黔中所作。

②鬼门关:即石门关,今四川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蜀门户。

③两谢:谢瞻、谢灵运,二人曾在戏马台前赋诗为乐。

(1)上片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诗经·关雎》)(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一种文学史论点认为:宋明“理学”主张以“理”灭“情”,走到极端,等于灭绝了人性感情,于是引起文学的反抗声音,致力于宣扬“情”的美好及其所受的压抑遏制,如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演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故事,是其“冲破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作。

由此,遂又进而引起评论,说《红楼梦》是继承发展了《牡丹亭》,是更强烈彻底的以“情”反“理”,云云。

是这样的吗?说是说非,不由个人爱憎,应从曹雪芹书中的客观内涵来审断,即《红楼梦》一书虽曰“大旨谈情”,究其本意,是否即可从此一句话引申出一个“唯情主义”的认识结论来?事实并不十分难晓,稍加梳理,便可分明。

先说“理”到底是什么。

汉字的“理”,本是从“玉”而作,本义即玉石的纹理之美。

由此而生的引申义,即层次、条理、秩序以至规矩、规律,皆属于“理”。

那么,人类社会一旦形成而且发展,其为“众人的关系”的组织法则、管理规定、道德观念,自然要随时代条件而产生变动。

这种“理”是可以沿、可以革、可以制、可以废的,但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基本关系的必要性,却是不能一概消除的——否则结果是混乱、争夺、欺凌、吞噬……。

儒者多讲“理”,少讲“情”,用意是顾虑“情”会泛滥,“情”需要“社会、伦理、道德化”。

其实,仁、义、礼、信,哪个又不是“情”在内主呢?比如,“无情的仁爱之心”,实际上会有这么一种“纯理性”的“仁德”(观念行为)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深究此义。

他重情,但不废理。

他的小说中内证分明,不难列举。

书到第58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是全书的一大关目,作者在回目中第一次把“情”和“理”摆在了平列的地位而大书特表,非同等闲字样。

这回书说的是,宝玉病起,园中散步见藕官因悼念死去的同伴菂官在清明节这日为之烧纸受到不睦婆子的挟制。

宝玉设词救之,但又嘱他不可在园中烧纸(“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这是非理的做法。

事后,宝玉从芳官探知:藕、菂小旦小生因做戏而相爱恋,菂官一死,藕官痛不欲生,故旧情不绝,为之焚祭。

然他又与现在的蕊官相爱,一如昔时之于菂官——此又何解?盖藕官自有一番“痴理”,以为夫妻死别,不应从此独身自守,而应续娶,方合理,只要不忘了亡者的旧好就是真情了。

宝玉听了这一席话,合了己意,大为赞叹欣喜。

雪芹原文的这段文字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从作者思想上讲,都是异常重要的关节所在。

一面是“情真意重”一句要言,同时一面则是不可妨“大节”与不能“不是理”。

其次,再说与“理”密不可分的那个“礼”。

礼,居孔门“六艺”之首,与“乐”同为华夏古文化的冠冕。

礼是“仪式”——“理”的体现或形式化。

礼者何?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层次秩序交互关系是也。

所以宝玉明确指定:礼须合乎孔子之训,而祭亡者烧纸钱是“异端”。

孔子一句概括“礼”的话:“祭如在”。

宝玉则以“诚”“信”“敬”三字为之疏解阐发。

诚、信,是什么?就是一个“真”,虚伪的对立面。

所以,宝玉憎厌世俗的“峨冠礼服”的祭吊之假礼,只求一炉一水,一茶一果,便召来受者之享——佛、神、鬼三者也只享真情诚意。

以上说明,宝玉并非俗论所说的以情反理,这只是人为的“强词”和浅见,夸张了宝玉的“叛逆性”和“反封建”。

实际是什么?是反世俗,叛虚伪,但也未拒绝未轻薄孔子的古训。

宝玉再次讲情与理,是在晴雯屈死之际。

此处宝玉又有一段奇论——“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有灵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